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都市天书-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件事情,有没有可能是欧伟奇使诈?”

    “使诈?”方少杰听了老向这么一说,愣了一下,他压根没想到这一点,不过随即摇摇头说道:“不像……在农业部,如果没有伟奇帮忙,我的那点说辞肯定是几下就被别人辩倒了。伟奇还是很替咱们着想的……至于车祸,应该也不是。那车经过检查,是刹车失灵,原本是撞向我的,只不过那个驾驶员竭力躲了过去,没想到撞到了伟奇的车上……”

    “另外,在医院里,我看了,医生的诊断写的很明白,icu那玩意儿应该做不了假。”方少杰说完,又补充道:“不过既然向先生你有所怀疑,明天我再去医院看看。先前我给医院说明了我不是家属,把钱交好后我就不准备去了,他的家人今天也到了。明天我去看看,到时如果真是做假的话,也容易发现。”

    老向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说,他说道:“既然你有打算,那我也就不多说了,你自己把握,毕竟这个项目耗进去这么多钱……你最好有所准备。这一次农业部的事情没办好,我现在尽量想办法,不过你要做好两手准备,那些资料都要备好,国内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就往国外的方向想想办法……”

    方少杰眼睛一亮,这倒的确是个办法,真要把这个项目甩到国外,不说能挣到多少钱,至少那些实验室里的实际情况加上数据资料什么的,回个本什么的应该没问题吧?至于最后结果——先把人忽悠过去再说,不然光刘先生投进去的这些钱,把自己卖个十几遍,恐怕也还不回来啊!

    第二天一早,方少杰就去了医院,欧伟奇的父母和上大学的弟弟已经到了,都在icu外面看着欧伟奇,面色焦急。

    隔着玻璃看着躺在病床上插着管子的欧伟奇,方少杰心底里被老向勾起的那点疑虑也消失掉了。安慰了一下欧伟奇的父母,便离开了。

    其实方少杰心底里其实还是有些遗憾的。欧伟奇这一年多来一直跟着实验,专业水平还是有的。如果真去忽悠老外,有了他的存在,成功率肯定会大大增加。即使忽悠不成,在刘先生那里,欧伟奇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替罪羊。

    但现在呢?就算把事情推到欧伟奇身上,恐怕也无法完全熄灭对方的怒火,毕竟一个植物人,能做什么?难道还能把他叫起来还钱吗?

    虽然欧伟奇有点钱,但明面上的几乎都投入到实验室里了,剩下的那点儿连塞牙缝都不够,别说刘先生,就连方少杰自己都看不上,压根起不到作用。

    看来,得另想办法啊!

    ……

    欧伟奇出事的三天后,农业部致电天田股份,他们的申请报告没有批复,这个项目的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最终落到了神农集团的头上。

    理由很简单,实验数据不足,无法支撑整个项目内容。

    农业部还是留了些面子,没有直接说他们的项目是从别人家里偷来的。不过这个结果,对于方少杰和老向来说,无异于一盆早就悬在头顶的冷水,最终泼到了头上!

    ps:感谢书友天地人神鬼你我打的百币打赏,感谢书友忧郁ぁ葑芯、states、天翼痕迹、aa3785210、怜香公子、欠丙等书友的月票支持,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四章 复杂的卫星测试

    长缨大厦顶楼的操作工间里,林栋手里拿着前两天送过来的订制工具,小心翼翼的安装着一个零件。

    这一套工具是用合金打造的,光材料费就好几万,而加工费也不便宜。

    好在用这玩意安装的是价值贵上上百倍的卫星,倒也不算什么了。

    卫星安装原本就是一个精细活儿,在能够制造卫星的国家里,这应该是一个个精英团队通力合作的过程。而卫星的制造,同样也是一个国家顶尖实力的代表。

    如果把林栋一个人制造组装卫星的事情传出去,肯定会被人当笑话看的——就算林栋是订购零件,然后自己输入软件并进行安装,那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

    尽管这个卫星,对于几十上百年后的人来说,只是发烧友级的大玩具,但是,那对于现在人来说也是有着不可跨越的技术障碍的,就如同现在人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华夏搞出来的东方红卫星,谁都知道,那个卫星技术水平相对于现在来说相当的低,但你拎出一个普通人,即使是现在上过大学的普通人,让他解决卫星在天上释放信号,能够让地面上的人通过收音机接收到《东方红》的音乐,他能解决吗?

    绝对不能!

    这就是技术的专业性。

    好在林栋脑子里有着全套的卫星制作的安装的视频及资料,每一样零件的材质、尺寸、纸面上的三视图以及立体图形都有,不然的话,林栋还真不好给那些军工厂介绍自己所需要订购零件的具体要求。

    这一段时间,林栋对于集团的其他事情一概不管,工具到手后,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卫星的安装上。

    由于每安装一个零件,他都会测试零件的匹配度、稳定性,所以安装的进度并不快。这其中还要反复的比对零件的适用性,加上是第一个卫星,自然要慢了些。

    把零件安装好后,林栋直起腰,轻吐一口气,这是这个卫星的最后一个零件,安装完后,就可以进行整体测试。如果测试过关后,就可以进行全功能软件测试——卫星的芯片里,那些软件都是在安装前就贯注进去了,只要测试过关,就可以往天上射了!

    看时间还很充足,林栋很干脆的叫来助手,帮着把这安装好的卫星小心翼翼的搬到实验室里去。助手离开后,林栋直接打开电源开关,在另外一个房间里,用模拟软件开始测试。

    这个卫星的功能可不止一个,因此林栋测试起来也很小心。

    看着随着模拟软件指令的输入,卫星缓慢张开了太阳能翼板。

    林栋的这个卫星的太阳能翼板和普通的太阳能板不太一样,这是他把工艺交给厂家专门订制的。虽然华夏的光伏产业世界一流,技术自然也是世界一流,但用在外太空的东西,自然是越先进越好,光能的利用率越高越好——林栋的卫星用的是比0108厂核废料电池工艺还要先进的超小型核电池,这玩意儿如果只是维持卫星的正常运转,那运行个几百年不成问题。

    但是,卫星在外太空运行的,谁也不清楚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所以,太阳能翼板还是要用的,而且是必须的。

    至于电的作用,可不仅仅是卫星的自体运行、发射信号,林栋觉得作为自己长缨集团旗下的产品,适时的展示一下武力基础,也是必须的——所以,这个卫星可不仅仅是一个大的信号发射器和中继站,更是一个大号的激光枪和动能武器!

    看到太阳能翼板正常展开,并且通过测试软件能够清晰的感觉到,翼板正在吸收可见光里的能量,并转化为电能,林栋微微点点头,这第一项小功能,那是通过了。

    太阳能充电并不是主要功能,林栋不是很在意,他看中的是接下来的另外一项功能测试。

    毕方平台目前还主要是在互联网上运行,想要大面积铺开,恐怕只是通过互联网,必然是受制于人的。

    想一想,当初种花搜索才那么一点的时候,就因为竞争的事情,被别人断过网,林栋可不想在关键时候被人阴一把——当年台海危机,gps的事情不会在华夏的军事上重演,所以才会有北斗系统,而林栋自然也不希望自己被坑一次的事情再次发生!

    这种事情,如果放在其他国家,那是难以避免的,毕竟互联网的根服务器在老美那里,如果他真的不希望你用,随便找个借口,都能给你把网断掉,理论上讲,他也能够随意的拦截你的信息。

    太不安全了!

    自家的命脉掌握在别人的手里,这种感觉相当的蛋疼!

    几台电脑同时运行,其中一台充当主服务器,毕方平台安装在其中,通过信号发射器,向卫星发射信号,然后实时中转,反馈到另外一台电脑上。

    而作为客户端存在的另外一台电脑,几乎同时接收到了信号。

    毕竟没什么距离,这样的同步也就没了作为验证的必要——不过林栋也不在意,重点要的是能够连通。毕竟虽然脑子里东西都很全,但这玩意他可是第一次搞,理论必须结合实践才有用,但那实践,想想都不容易,这玩意可不像理论上堆黑火药一样,只用把三样原料称重一一配比然后试验就行,测试这东西,环境、数据、软件、系统没一样是简单的,林栋能够把这个做出来,已经相当不错了。

    最原始版本的测试完成,林栋仍然没有兴奋,接下来,才是比较关键的。

    卫星升到天空中,信号的传输可不像现在这样,暴露在空气中,没有什么阻隔,且不说玩家玩游戏的时候都是在屋子里,重重的水泥墙保护之下,那信号想要穿墙可不容易,更重要的是,地球大气层内部不可能都是万里无云的天气,厚云层、沙尘暴等复杂天候条件下,信号仍然需要正常传输,这考验的可不仅仅是卫星的质量和头盔信号接收程度了,更重要的是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以及强大的适应性。

    毕竟每个玩家不可能都在窗外放一个跟雷达一样的信号接收器不是?(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五章 过关

    放置卫星的实验室里,四角有喷孔,慢慢往里面喷射着烟雾,不一会儿功夫,房间里已经满是烟雾,肉眼根本看不清东西了。

    林栋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脑屏幕。虽然是模拟测试软件,但卫星接收的发射的信号都是真实的。这只是第一步的测试。

    看着测试软件信号接收正常,林栋略微松了一口气,又扭头去看旁边的作为客户端的电脑。

    毕方平台客户端里的游戏也运行正常,林栋拿起头盔戴在头上,打开开关,选择卫星接收服务器,平台运行正常,没什么延迟。

    正常的话当然不会有延迟,毕竟这距离太近了。

    只要卫星发射的信号能够正常穿过烟雾水汽后不被削弱,那信号自然会正常接收。

    接下来,林栋逐一测试了各种环境下的卫星运行情况。

    除了中间发现有两个小故障,林栋很快就查到了原因,排除掉了。

    等把一系列需要测试的项目搞完,已经到了深夜。

    林栋这才感觉到浑身僵硬,肌肉不是一般的难受。

    这才是测试的第一步,毕竟距离短,只是测试软件和接收发射装置是否正常运行,下一步就要测试远距离接收信号的可行性了。

    不管怎么说,第一步完成的不错,虽然累,但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第二天开始,林栋让人拉着新组装的卫星开始远距离进行各个项目的测试。

    这一轮测试下来,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虽然时间拖的长,但效果却非常明显,林栋也是异常高兴:他压根没想到,自己第一次组装的卫星,竟然通过了各种测试!

    也就是说,现在这个卫星只要发射上天,就能够正常运行!

    看着面前,仍然崭新如初的卫星,林栋放下心来。仅仅这一颗卫星显然是不够的,要想全球覆盖,理论上至少需要三颗同步卫星,但实际上真正算起来,三颗同样不够。想一想华夏的北斗导航系统,那可是用了二三十颗卫星才形成一个系统,虽然最初林栋不打算一次性把所有的卫星都搞全,但至少三颗是不够的。

    不过有了第一颗的成功,林栋的信心是有了,接下来就是订购零件继续组装了。

    虽然第一颗卫星从组装到测试完成,花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但后面的肯定就会快起来,毕竟有经验有工具了,安装起来自然是容易的很。

    而且,林栋并不打算把这件事情留给自己一个人做,这活要一个人做,就算是再熟练,也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现在隔几天夏龙海就会跑过来抱怨一番,林栋的耳朵都磨出老茧了,他可不想继续听下去。

    至于人手问题?那基本上不是问题!自从长缨集团的科研力量成体系后,要什么样的人才,都是一抓一把——理论研究的有几个堪比院士的老教授带着,那是一茬茬成长,而实验室那边更是老中青三代一代带着一代,腾蛟集团的操作工间里,和徐晓峰一样大的大学生,包括一些硕士、博士,还有从技校里出来的年轻小伙子,从一些退休工人中返聘回来的老技工,论手艺,林栋的这点本事,还真不算什么。

    路子趟开了,剩下的自然有人来干。接下来的几颗卫星,林栋则指点着一个新成立的小组开始了卫星的组装。

    分工协作果然是比较快的,林栋一个人装了好久,这个小组有了林栋的指点,加上流程都记熟悉了,半个月便组装起来一颗卫星。更重要的是有了规范后,故障率比较低,这样效率就大大增加,而林栋便主要负责起测试的工作。

    赵恒过来的时候,林栋正在测试一颗新装好的卫星。

    电脑间不需要封闭除尘,赵恒是直接被秘书带到这里来的,看着林栋隔着玻璃门在电脑前操作着,赵恒好奇的往里看,然后就看到了那颗卫星。

    “小赵来了啊!”林栋看到赵恒,打了声招呼,“你等会儿,我把这一阶段测试完,咱们再聊。”

    “你忙你的!”赵恒到基地前就在长缨集团总部,他是跟着何冲来的第一拨人,和林栋很熟悉,所以说话比较随意,“我看看你新搞的这个东西……这是个卫星?”

    “是啊!”林栋一边测试一边说道:“互联网不保险,受制于人,咱们要想发展壮大,就得学业北斗系统,自主的东西,自己掌握的技术,才能保证不受威胁!”

    这个道理,赵恒自然懂,他不再说话,看着林栋在那里测试。

    大约十几分钟后,林栋停下手,站起来对赵恒说道:“走,去我办公室吧!”

    到了办公室,秘书给赵恒泡上茶,退出去后,赵恒说道:“这一次来,主要是向你汇报一下前期神农集团的一些事情。”

    前段时间神农集团发展中遇到的事情,赵恒在电话里说了一些,现在尘埃落定,赵恒自然是要总体汇报一下的。

    林栋笑着说道:“我听说你们把那个什么天田股份搞的够呛,看来当初选你到神农集团,还真是没选错人,做的不错!”

    赵恒笑笑,然后便开始汇报起来。

    事情说的很简单,不过结果却很明显,拿下了农业部的扶持项目资金,这笔钱不算多,几百万,神农集团倒不是很看重。但农业部还会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包括当地相关部门配合进行项目推广,对农民种植的相应补贴,收购保护价等等一系列的后续政策,都会带动农民进行的种植的积极性。

    而这些优惠政策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业部在确定这个扶持项目后,国家西大开发办公室听说了这件事情后,同样通过农业部联系到了神农集团,要把这个项目列入到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推广项目之中。

    要知道,西北,特别是边疆地区,稳定是大局。而边疆地区的很多少数民族,之所以不稳定,一方面是“三股势力”的反动宣传,另一方面就是贫穷造成的后果。如果能够因为这个项目,使一批贫困少数民族致富,那起到的作用,绝对是巨大的!

    所以,神农集团这一次是正式进入到了中央决策层的眼中,而因此能得到的扶持,更是让田民杰和赵恒感觉到巨大的意外和惊喜!

    ps:感谢天地人神鬼你我他的百币打赏!感谢戴主义、dalangtaosa。脩冥闇书友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六章 怎么射?

    伴随着神农集团的成功,相对的则是天田股份的失意。京城的圈子里,已经开始流传起“神手刘”碰到神农集团,失手而归,损失几个亿的传闻。

    神手刘自然指的是刘先生。虽然行事低调,不像高恒那样的人在二代圈子里有名声,但京城顶级的投资人那儿,刘先生的大名还都是知道的。

    更重要的是,以往很多人,特别是一些因为炒地产、挖矿暴富的急想着转行的富商们,手头的资金自己运作不太保险,一般都搞这样的有能力有信誉,战绩又比较好的高级投资人。

    两边一边有钱,一边有手段,通常是一拍即合,赚了钱之后按分成比例分账,这样的合作以前占据了刘先生的大部分,毕竟他手头的资金,有些时候看到好的项目,也会因为钱不凑手而望而失叹。

    因为每有斩获,而且分成大方,所以“神手刘”的招牌还是很有信誉,很招人气的。基本上听不到神手刘有什么失败的项目。毕竟如果正常手段搞不定,刘先生不介意会用一些不在阳光下的手段,因为行事做的不留痕迹,虽然有些人会猜到,但却不会传开——毕竟没有证据。而只要赚到钱,那些投资人管刘先生用的什么手段?

    但是,这一次是真的亏了。

    由于太在意这个项目,又觉得自己的资本够用,不需要融资,所以这一次的投资是刘先生自己的钱。

    没想到,原本看得很准的项目,竟然搞了个大乌龙。不仅在实验中出了问题,还在和别人的竞争中给败下阵来!

    这倒不是刘先生手段不够高明,实在是他根本没有在意竞争对手。只是觉得有老向出马,这个项目原本就不错,实验又进行的顺利,根本不需要自己过多的关注。

    没想到,前头太顺利,导致了后面出问题,老向又不太敢向他如实汇报,想着自己私底下解决,搞了两次,一次是去抢神农集团的数据,另一次则是直接到农业部,让人找到了负责项目申报的小佟。

    如果在以前,这样的手段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毕竟类似的项目也搞过,尽管不是在农业部,但大体上流程是类似的。

    但是,没想到神农集团这一次的针对性这么强,而他们申报的风声又被漏了出去——假使如果没有神农集团跟着同时申报,他们这个项目过关的可能性会很大,毕竟那个实验室的数据在那里摆着,很多专家都是亲眼见过的。数据链都很清晰。

    但是,神农集团一出现,直接打断了他们的顺利流程,打擂台,又在比较公正的李处长的手底下,想做点什么手脚,很难。

    结果,便是申报失败。

    原本老向和方少杰是想把责任推到欧伟奇那里,加上欧伟奇是植物人,一推六二五,根本死无对证。

    但是,刘先生在得知项目申报失败,立刻便重视起来,亲自去查,这一查就明白过来,不仅仅是对手强大,更重要的是手下办事的,以及合作的方少杰比较蠢。跳了一次坑,又跳了第二次。

    几亿打了水漂,这种事情刘先生最初是想瞒住的,毕竟这关乎到自己的信誉。如果这事没人知道,后面等经济波动,有了合适的项目,只要找到合作者,一轮计划下来,肯定是可以赚回来的。

    然而,不知道怎么回事,刘先生这一次项目的失败消息被漏了出来,很快就传遍了京城的投资圈子。

    一时间,被众人追捧的“神手刘”失败的消息,让很多人吃惊,同时也让很多有意向找他投资的人犹豫了。

    毕竟一旦失败,那投入的钱可就收不回来了。

    比如这一次,几亿的投资就打了水漂。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很多的钱,一想到几亿都打了水漂,那些人则立刻捂紧了钱袋子。

    毕竟现在经济情况不是很好,投资项目虽然多,但能够挣钱的却不好分辨。

    这些人不会去想这一次的项目是老向他们做的,刘先生并没有多管。他们只知道,刘先生投资失败了,亏了几亿。

    这一下子,以前排队找刘先生,还需要找关系送礼才能找到刘先生同意融资的,现在可好,没人来了。

    资本社会就是这么残酷!

    刘先生自然大怒,一方面严查漏了消息的,一方面把方少杰和老向整的挺惨——虽然不至于送到非洲食人族部落里,但这两个人的损失却不小。

    这消息传到神农集团,大家倒是很高兴——这么一个对头出事,他们自然高兴了。

    这些消息都是后来赵恒才知道的,他报告完后,便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林栋。

    “原来是这样……”林栋略一沉吟,把这件事情记下来,他可不打算就这么放过这个刘先生。打蛇不死,必受其害。先前对于高子恒和庞成就是太软了,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悔,好在他们两个现在自顾不暇,根本顾不上继续骚扰长缨集团,不然的话,林栋都想着怎么再去报复一下了。

    这一次听了赵恒的话,林栋倒感觉到比较解气。对于天田股份那边的行动,赵恒丝毫没有顾忌,计划周密,大胆出击进行报复,事后对方还没办法,这样的行事才算的痛快。

    对于刘先生这样的狠辣的人,就必须时刻盯着。现在他落魄,如果林栋这边手软,之后对方如果缓过来,肯定是会再对神农集团乃至长缨集团下手的。

    不过怎么报复,就得仔细的计划一下了。

    “对了,你这个卫星搞好了,怎么射到天上去?”赵恒见林栋不说话,自己这边也汇报完了,便转换了话题:“卫星咱们自己能做,火箭不好搞吧?”

    赵恒想着也只是不好搞,并不是不能搞。

    在神农集团时间也不短了,对于自家的这个老板,赵恒还是很佩服的,这也是为什么看到林栋这边搞卫星,他不会太过于吃惊。如果哪天林栋真的做出了射天火箭,他也不会太在意。

    逆天的事情做多了,赵恒这些人也会习以为常的。

    此时赵恒只是好奇,卫星怎么射上去?(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七章 和航空航天集团谈一谈?

    “火箭自然不好搞。”林栋笑了,赵恒心还真大,听他语气,长缨集团好像是真要搞火箭一样,尽管火箭的技术,刚才赵恒在说的时候,已经在林栋的脑子里闪出一片片数据,大片大片的,从简易的气候探测火箭,到搭载卫星、航天飞机甚至空间站的大型运载火箭的技术,几乎要把林栋的脑子闪晕掉!

    等这些信息都慢慢消下去后,林栋才继续说道:“我们目前暂时没有发展火箭的计划,先把卫星搞好吧。至于怎么射,那只能是找华夏航空航天工业总公司了。毕竟咱们国家那么高的发射成功率,值得信任。”

    赵恒点点头,这一点倒是没错。看看国外的卫星,发射失败的经常出现,就是现在经常在风头上的那个可回收的火箭发射,也时灵时不灵的。而老美那边的航天飞机则已经失败好几次了。华夏的卫星发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失败过,澳星是一个痛,但后来,基本上再没有听说过失败的事情了。

    所以,找华夏的航总发射,是情理中的事情。

    赵恒走后,林栋继续进行卫星测试。

    一连几天,林栋都窝在实验室里进行测试。他发现,和自己当初组装的第一颗卫星相比,后面这几颗由小组组装的卫星,小故障相对多了些,不过没有大的问题,测试发现问题后,进行调试,故障都能排除。

    这边的卫星数量稳步增加,那边夏龙海也在不断的催促林栋加快步伐——他的飞狼头盔的国际版已经存货有近三千万了,这算起来,可是几百亿的资金,按市值算上千亿了,这压力绝对不小!

    林栋看卫星的大致测试差不多了,便把何东成叫到办公室。

    “去华夏航空航天集团?”何东成愣了一下,这一段时间林栋在忙的事情,他有所耳闻,不过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在了各实验室、操作工间里。现在长缨集团的事务虽然大部分集中在几个子集团,总部的事务不算太多,但摊子铺开,经费上的事情还好说,子集团的经费通常比较充足,但人才培育和使用上,各子集团跟不上,只能通过总部的招聘输血。

    所以看着总部虽然没有大项目,唯一的大项目还是林栋自己亲自动手,但何东成照样忙的不亦乐乎。

    “是的。”林栋也知道何东成这一段时间忙,不过这件事情他还真只能交给何东成办,毕竟自己走不开,一些卫星的远程测试,让别人去办他不放心——那玩意儿是要放到太空里去的,不是说在隔壁实验室,出现问题了你直接拿过来就能修,这一旦放上去,那出故障,想修就不容易了——同步轨道可没有林栋的空间站。

    现在满太空就一个半空间站,外国的那个过两三年就退役,要落下去了,华夏的天宫二号才射上去,还在实验阶段,想要修个卫星,人上不去就只能靠卫星自己了——再发射一颗?

    那可不是窜天猴,说射就射?发射一颗卫星,不说卫星本身的费用,光发射卫星就得几亿美元,毕竟那大推力火箭、燃料钱可都不便宜!这还只是成本,没算场地费用和人工钱!

    所以,谨慎是必须的。这也是林栋离不开的原因。

    何东成知道林栋一旦决定,轻易是不会更改的,不过想想长缨集团要发射卫星了,这么重大的事情,自己亲自去谈,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他点点头,问道:“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没有?”

    华夏航空航天集团是对外承包发射卫星任务的,这一点华夏人都清楚。毕竟上个世纪就发射过澳星,前两年又和巴西合作发射过卫星,这种商业谈判很正常。

    “没有具体要说的。”林栋对这个也不太清楚,“尽量要求尽早安排,经费什么的不用考虑,咱们也不缺钱,只希望两个要求:一个尽快,一个安全。”

    想了想,林栋又说道:“发射的具体方案,等对方同意了,你跟我联系,我会给他们一个具体的方案。对了,咱们要求的是一箭多星的那种,一次要发射六颗卫星,至于卫星要达到的轨道高度、运行办法,我会在方案里告诉他们。”

    这其实就相当于减轻了不少发射方的任务量,算起来是不错的。

    “好的,我明白了。”何东成拿过林栋交给的资料,说道:“还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会给你打电话的。”

    林栋点点头,继续进行卫星测试了。如果何东成那边谈判顺利的话,他这边就得加快节奏了。毕竟六颗卫星虽然已经造出来了,但测试任务还没有完全完成,另外后续的发射方案,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是自己公司的卫星,他会尽量把方案做详细,以避免之后出问题。

    然而,何东成出去没两天,就打来了电话。

    “什么?他们暂时不接任务?”林栋听了讶然,不会吧?好歹华夏航空航天集团有四个发射场,怎么可能不接任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