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纯禽记者-第4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呢,心情不好……”贾森伸出第二根手指头。

    “这刚入冬呢……怎么就心情不好了?”高冷问道。

    “你想啊,夏天度假时间刚过,我们这夏天度假期间,大部分公司都是放假不上班的,这度假了一回家,钱也花没了,回家一看,一个多月的账单邮寄过来了,税单,你晓得我们法国的税收有多重吧?”

    法国的税收确实重,连看个电视,还有电视税。

    “再说了,收假了后堆积了这么多的工作,这心情能好吗?所以罢工啊,你这刚入冬更惨了,正好是罢工的顶峰,工作了一个月了,心情差到了极点。”

    ……

    高冷再一次扶住额头。

    真他娘的头疼。

    “第三,这是我们的文化,罢工文化。你看看,我们的罢工跟其他国家的罢工不一样,我们可没有悲情,没有什么人喊什么口号,也不愤怒。大家就开开心心地,蹦蹦跳跳地,就跟庆祝节日一样,一伙儿街上走一走。”

    “高总,这次开会要是没搞好,搞不好yoko杂志就要罢工了。”助理补上一句。

    ……

    高冷直接无语了。

    “那什么季节来最好?”他问道。

    “春天,只有春天,我们的工作积极性最高。”贾森微微弯腰做了个礼让的姿势,笑道:“有一句俗语,春天工作,夏天度假,这秋天罢工,到了冬天……我们过节!”

    春天工作,夏天度假,秋天罢工,冬天过节。

    这俗语虽然有些夸张,可确实是从现实中提炼出来的,优雅的法国人为何优雅而从容。

    高冷算是明白了。

    可巧了,他赶上了喜欢罢工的秋天的尾巴和庆祝节日的冬天的开头。

    “不管了,明天照常开会。”高冷将资料放到一边,他就不信了,缺几个人,应该也能把这公司的底子摸清楚,至于印刷那边,到时候邀请几个人单独聊,喝喝下午茶什么的。

    “hana在度假……”贾森叹了口子坐到高冷的身边,拿起酒杯喝了口酒润了润继续说道:“不过虽然她没说邀请您过去玩,但是她明儿晚上会参加一个派对,您要是感兴趣,也去参加那个派对,我能弄到邀请函。”

    高冷点了点头,感激地看了贾森一眼,以前,他对gay总抱着偏见,觉得娘里娘气的有点恶心。可贾森却让他对gay有了改观,这哥们除了兰花指有点娘,做事还是很仗义的。

    “那今天晚上您是倒倒时差呢,还是见我几个朋友?这几个是帝国通,有媒体这一块的,也有其他。”贾森问道。

    “我不累,他们倒时差,我跟你见见朋友吧。”高冷看了眼站在门口疲惫不堪的翻译,他看了眼助理:“还给我另找个翻译吧,我员工今儿都休息。”

    “翻译?我给你找。”贾森一听笑了起来拍了拍胸脯:“我带你认识认识正统的巴黎妹子,这妹子很喜欢帝国,在帝国交流学习了一年,她还认识您呢,很崇拜您啊,她去帝国的那一年说是看了您一个什么报道,什么报道来着?”

    贾森边说边翻了翻手机,抬起眼问道:“您看可以吗?可以的话,我给她电话。”

    “谢谢,太好了。”高冷连忙同意。

    到了巴黎这地界,有巴黎本土的姑娘做翻译,还有贾森一群朋友喝喝酒,能快速地让高冷进入到这个国家,尤其是还有媒体的朋友,这能了解到他想了解的东西。

    “安娜,高总邀请你来我们派对了,嗯,对,派对主题是东方派对,记得要穿得很东方哦,这是你成年礼后第一个派对。”

    才十八岁?!

    高冷吃了一惊。

    还以为会是三十几岁的熟女。

    “这是她成年礼后第一次派对,她很高兴能见到你,你可不要觉得她还是小孩,成年了,你要是觉得她是小孩,她会感觉受到了侮辱的。”贾森站了起来:“那高总你先休息一下,我去派对现场看看。”

    “辛苦你了。”高冷见贾森这么周到,有些不好意思了。

    “应该的,你是苏素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贾森挥了挥手,戴上帽子离开了。

第1557章 西方和东方……

    法国的派对跟帝国的派对差不多,与其说差不多,不如说如今帝国高层的一些派对几乎都西化了。

    以前旧时代,我们的派对是做什么?雅一点儿的是饮酒吟诗作对,俗一点儿的是斗蛐蛐儿或小赌怡情,人多一点的商业派对则是帮会成员聚在一起开开会,医有医帮,药有药帮,行走江湖有镖局帮。

    最重要的,女子不入帮。

    所以,以前但凡商界人士聚会,是不会带自己婆娘的,如果非要带的话,也只是带风尘女子。真正的深闺少女不会以进入这种场合为荣。

    如今的派对不一样了,西方传过来的唯有一定身份的女子才能参加的派对在国内也兴起来了;西方平民百姓私底下开的派对,尤其是酒吧为了迎合顾客刻意浓的主题酒会,也在国内遍地开花。

    这是高冷第一次参加国外的派对。

    星光集团过来的团队整个都在房间里倒时差,高冷精神抖擞呆不住又到了街道上逛了逛,一条短短的街道,他踩到了一坨狗屎,看到两坨狗屎,不由地纳闷,难道环卫工人罢工了?

    好在贾森的解释,这会子刚入冬,估计赶上最后一波罢工,也就见怪不怪了。

    巴黎是一座很奇怪的城市,哪怕踩到了狗屎,却依旧觉得这座城市浪漫得不行。高冷环顾了一周,金发的法国女郎其实并不算多,更多的是栗子色的,可能是因为每个人的穿着比较有档次,看上去品味很高,也可能因为骨子里透着一股子悠闲的味道,会让人觉得这个城市的人似乎是真的为了自己在活的,是可以慢下来享受爱情的。

    也可能,是因为这条街的书店很多,高冷才走了二十分钟,就看到了大大小小五家书店,而咖啡馆里坐着边喝咖啡边看书的人也很多。或许是这种氛围吧,文化的氛围。

    附加有一个旧书摊,在国内也有,一般都是一些盗版书,什么《乡下村长和五十个女人的故事》,《xx战争秘籍》之类的。可在这个旧书摊上的书似乎不同,高冷虽然看不懂法文,他挑了几本英文书籍看了看,赫然发现居然是哲学书。

    不得不感叹,法国人对哲学的喜爱远超国人,什么样的哲学类别都有。其实帝国也有这种哲学书,什么类别的哲学书也都有,可是看的不多。

    不像这里,围在旧书摊挑书的有很多年轻人,也有一些中年人,穿着考究却沉迷于其中。

    而另一大类则是数学书,这类书籍看的人也非常多。

    这也不难解释,毕竟法国人数学好,是众所周知的。

    翻开微积分的教材,查一查里边的定义,定力,公式设计的数学家的国籍,你会发现大部分是德国人和法国人……

    而且在法国,向来有数学家从政的传统,可以说,如果你想从政之路走得还不错的话,那么你的数学一定要好。数学怎么可能不学呢?那几乎等于没有了空气;数学怎么可能没有用呢?这种想法在法国人的眼里更是匪夷所思。

    就拿电影来说吧,好莱坞的大片很多是运用了数学的原理才能够完整地制作出来并震撼全球。典型的例子,如电影《地心引力》,影片中所有事物都得通过计算来重现。方程式、等式、包括像演员的脸都是通过数学算法模拟出来的。

    是数学让这个电影成为可能。

    更不用说《阿凡达》之类的了。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好莱坞大片一直走在我们前面的原因,我们关于数学,哲学等方面的大师太少了。

    “以后星光集团招募人员,数学系得捞一批。”在去年,高冷在星光集团招募人才的要求中就加上了这么一条,数学系出来的孩子聪慧,这是人力资源部反馈过来的数据。

    “妈妈,我要买这本。”一位法国小男孩伸出手从旧报摊上拿过一本数学书。

    “好的。”

    高冷虽然听不懂法文,可他看在了眼里,而这位母亲随手拿了两本哲学书一起放入布袋。

    在酒桌上有个笑话,说帝国人数学好,别说1+1等于几了,一个学前班的孩子能知道很多数学知识,而你问法国小朋友1+1等于几,他很可能会摇了摇头。

    可是,接下来一句话却会让人汗颜:“虽然我不知道1+1等于几,但我知道整数和加法构成交换群。”

    所以,不要在法国人面前吹嘘你的数学好,更不要在法国人面前谈哲学,这两方面,德国人可以跟他们杠一下,帝国人真的得继续学习,当然了,顶层的厉害学者不说,就普通百姓来说,这两块我们是远不如人家的。

    “这么多书店……”高冷环顾一周,感觉到了压力,身为帝国一个旗下有出版业务的大佬油然而生的责任感。

    他拿出手机查了查,既然这么多书店能存在,说明可以运营下去,那么就说明他们的民众是会买这些书的。这一点高冷早就知道,帝国人看纸质书的数量不及法国人的十分之一。

    他查了查出版社,吓了一跳。

    跟四川大小差不多的法国,这么小的法国,居然有6000多家出版社!

    存在即道理,能存在这么多家出版社,说明能消耗这么多的书籍,这么小的国家能容纳6000家出版社,而偌大的帝国居然连最大的几家纸媒报刊都只能取消纸质印刷,包括星光集团!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高冷顿时觉得自己在国内的布局得调整了,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纸质书籍不但不会消失,反而在未来的十年内会在帝国蒸蒸日上。

    得在这里购买出版社,除了购买纸媒,还得购买出版社。当下,高冷做出了这个决定。

    他又查了查资料,法国这6000多家出版社里,较大的有331家,其中51家图书出版量占了全国的83%。

    “看来买独立书商的出版社,应该不会贵。”这个数据让高冷判断出了大概的价格。

    人民币一两个亿就能买下几家小一点的出版社,小意思了。

    他掏出手机给杨关关打了个电话。

    “喂,杨关关啊,你明天上班写一份法国出版社的调查报告,嗯,你调查调查,还有跟简总那边沟通一下,我在法国这边除了预留的二十亿购买媒体,再拿个两三个亿……哦不,三四个亿吧,对,再多一点儿。”

    钱都归小单管着,每个月进进出出的到底有多少,高冷不太清楚,所以这种大头的钱,他都得跟小单商量。

    不过也就多三四个亿,这么一点点,应该能拿出来,高冷心想。

    “嗯嗯,就多一点点儿,我想买几家出版社。”

    挂了电话后,高冷自个忍不住笑了起来,难怪那些大妈来了巴黎会大肆购买包包,买香水,买各种奢侈品。

    高冷自己也忍不住买买买……

    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是有这个购买**。

    “不管了,才几个钱而已,买几家。”高冷把手机放入口袋,笑了笑走向贾森提供的地址,走过三条街道后的一个地下酒吧。

    走在巴黎的街头,两种文化的不同所带来的利弊不同。在帝国,如果动车的员工动不动罢工,恐怕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儿,我们可以举国家之力办大事,办明明目前烧钱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大手一挥就行;而这里则繁琐很多很多,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发展,这也是这几年法国发展放缓的原因之一。

    都说帝国崛起了,在高冷看来,帝国不是崛起,是复兴。

    而如何在这两国不同文化里寻求到商机,尤其是高冷感兴趣的文化类的商机,这是高冷来法国之行要做的。而贾森帮他做的这个派对,能让高冷在短时间内了解这个国家,毕竟他邀请的很多人是媒体这一块的。媒体人员往往是信息接收的最多的一类人,尤其是能出现在贾森邀请函里的媒体人员,都非等闲之辈。

    一到酒吧门口,高冷出示了邀请函,很顺利的走了进去。

    酒吧并不大,可以说,比起他去过的帝国的几个酒吧,这只能算是小型酒吧,分上下两层,约莫五百多平。

    而不同的是,一进去就发现里面放着大大小小的床,一些人半躺在床上边喝酒边交流。

    贾森走了过来,举了举酒杯:“欢迎欢迎,这是为你准备的东方派对。”

    ……

    高冷有些恍惚……

    这床……跟东方有什么关系?!

    “丝绸,丝绸。”贾森看出了高冷的异样,连忙伸出手在床上摸了摸,哦,原来床单是丝绸的……

    “还有日本嘛,说到日本,不能离开床的啊……亚麻跌……”贾森的跨往前拱了拱:“来来来,里面去,这些都是朋友,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一会儿人就多了。”

    看来,这派对各国都差不多,什么主题只是个幌子,大家开心才重要。什么邀请函也仅仅只是分阶层而已,你邀请我,我邀请你,朋友的朋友邀请朋友的朋友,只要你的身份足够,就可以进来。

    高冷连忙跟着往二楼走,二楼的楼梯那守着几个保镖,看来二楼并不是谁都能上来的。

    一到二楼,上头放着三张床,其中一张上躺着一个金发姑娘,看到高冷来了后很是激动地站了起来,举起酒杯迎了过来。

    这个姑娘穿得很东方:一条黑色的紧身裤子,一件肚兜。

    嗯,上身就穿了一件肚兜,很东方的红色肚兜。

第1558章 非要弄得这么尬

    “你好,我叫安娜,你可以叫我安安,或者娜娜。”肚兜少女伸出手,高冷握了上去,感觉到她的手都在抖。

    不用介绍,这应该就是贾森给自己找的翻译了,刚满十八岁的安娜。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她不说自己十八岁,高冷会以为应该二十几岁了,主要是外国人到底多大,他看不太出来。可能就跟老外分别不出帝国女人谁好看谁不好一样吧。

    看上去倒挺漂亮的,一头黄色秀发很亮眼,尤其是法国人褐色头发居多的情况下格外出挑。发育的程度,西方人比东方人本就丰满。当然了,也跟她的肚兜有关……

    “你好,这身很漂亮,很东方。”高冷有些违心,很性感漂亮是真的,很东方,那可就……

    虽然肚兜是帝国的没错,可就这么只穿一个肚兜就出来见人,还是比较少见的,尤其是这肚兜中间还挖了一个洞,若隐若现的。要说这含蓄的性感,还是帝国女人诠释起来比较对头。

    老外一穿,就是开门见山型的性感了。

    “谢谢。”安娜笑盈盈地坐到了床上,拍了拍身边。

    这派对不错,聊天就在床上,喝酒也在床上,有创意。高冷坐了下来,拿过一杯酒喝了一口。

    “那边是几个日本媒体的朋友。”贾森指了指一楼左侧一张床的位置:“格子衬衫那个,韩国的著名主持人,你应该认识吧,他玩文化交流玩得很不错,做美食推广很厉害的,自己还在巴黎开了三家餐厅,特别火爆。”

    高冷定眼一眼,别说,那格子衬衫的韩国人还真有几分眼熟。只是虽然是韩国著名主持人,可高冷很少关注韩国,所以这个人姓什名谁就不怎么知道了。

    “xx栏目的主持人韩三先生。”贾森提醒道。

    “哦……对对对。”贾森这么一提醒,高冷认出来了,不但认出来了,还颇有耳闻呢。

    韩国电视台xx栏目的当家主持韩三,主持多档综艺节目,他有个特点,特别喜欢吐槽帝国,也因为如此从而获得一大批韩国粉丝。

    只是除此之外,高冷对他其他的就不得而知了,但想着既然能把文化交流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的人,跟他取取经也好。

    “他们电视台在法国跟ioc电视台深入合作一档美食节目,在法国要拍七八天,我没有邀请他,我跟他不是很熟悉,估计是我一个好朋友邀请的。对了,跟韩三聊天的那个是日本媒体人村上久,你也知道的,法日两国关系一向很好,他父亲在日本媒体界颇有名望,村上久定居法国有五年了,买下了法国好几家服饰工厂,在法日两边都进行了宣传,对这一块的合作也很了解。”

    法日两国关系一直很好,日本人特别喜欢法国,近年来一个特殊的病症也是引人注意:巴黎综合症。

    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症状轻一点的会恶心,难以名状的恐惧感、自卑感、蒙羞感失眠,严重一些的会抽搐以及被迫害妄想症,甚至是有自杀倾向。

    这种疾病的主要患者就是日本人,尤其是日本旅游者来巴黎旅游后,发现他们对巴黎的浪漫看法于现实无法调和导致的一种心理疾病。

    所以,说巴黎综合症是日本人专属病症,一点也不夸张。尤其可见法日的文化交流是多么地深厚。

    也没见帝国人在踩到了巴黎街道上的狗屎后,会因为失落引发这种病症。

    日本媒体人在法国是很多的,因为他们除了在时尚方面需要媒体互通之外,在科技领域也需要媒体协作,毕竟两个国家都是顶尖的科技大国。

    帝国媒体人也挺多,可领域比较单一,主要聚集在时尚领域,说白了,红毯的时候一堆媒体涌来,红毯没了,就只有政府官方的文化交流了。

    “我几个法国媒体的老朋友要过二十几分钟才过来,你跟他们两个先聊聊,他们法语英语都很好,法语就要安娜翻译,英语的话…… ”

    “英语我自己来。”高冷点头道。

    贾森连忙走了下去,刚进来一波人,他还得去招待一下。

    “嘿,哥几个,楼上我朋友高总,帝国星光集团知道吗?” 贾森到了韩三和村上久的面前,伸出手指了指二楼,高冷朝他们挥了挥手。

    虽然这两位都是来参加贾森的派对,可是实际上他们并不是贾森邀请来的,派对嘛,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反正都喊了过来,一起热闹而已。

    “星光集团?哦,我知道。”村上久立刻点头,微笑着朝着高冷也挥了挥手。

    “高冷?我认识。”韩三脸上露出一丝不爽,他冷笑着看了看高冷:“只是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

    “来,一起上去聊聊吧。”贾森热情地招呼,随后就到门口迎接其他人了。

    “你认识高总啊,那就是故友相逢了。”村上久说道。

    韩三没说话,只是似笑非笑地嘴角扯动了一下。

    这可不是故友相逢,高冷当年弄腐肉案的时候,把韩三的大伯也卷入进去了,他大伯给帝国一位官员行i贿,这下好了,这位官员被关,他大伯虽然是韩国人,可帝国跟韩国那边卷宗一交接,他大伯也进去了。

    “高总,您好。”村上久弯了弯腰,很是礼貌,英语十分流利。

    “您好。”韩三轻轻弯了弯腰。

    这个韩国盛名的主持人似乎有些傲气的感觉,高冷本能地觉察到了韩三身上散发出来的敌对气息。

    “难得啊,中日韩三国会面似的。”高冷哈哈笑了笑,开了个玩笑。

    原本是一个小玩笑,大家打个哈哈就过了,高冷没想到的是后面的气氛会因为这么一个小玩笑,那么尬。

    “奇怪,为什么是中日韩呢?”韩国人韩三坐到床上,似乎对这个排位有些不满地扬长了声音:“应该是韩日中。”

    看来,这韩三对我有意见啊,难道有什么过节?高冷心想,他这第一句话就透着火气,谁都听出来了。

    “高总说中日韩很正常啊,媒体报道中都是把自己的国家放在最前面嘛。”安娜到底年轻,没听出来韩三话中的刀子。

    村上久同是亚洲人,这亚洲人说话就是拐着弯的,他也习惯,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接话。

    “那也不应该是中日韩,高总应该说中韩日吧?高总,你这方面可不太专业啊。”韩三推了推镜框,笑着说道。

    三位都是媒体人士,媒体人士有媒体人士的职业毛病,在帝国的新闻,只要提到和其他国家的时候,“中”字肯定是在最前面,同理,韩国提到类似的时候,“韩”字会在前面,会说“韩中”。

    而当有三个国家的时候呢?

    比如,当亚洲国家帝国,日本,韩国的同时出现的时候,在帝国会说“中日韩”,“中日韩”很顺口吧。

    韩国人这么一问,高冷怔了怔。

    改成“中韩日?”很不顺口。

    韩三有些傲慢地推了推镜框,做出一副不理解的表情,看了高冷一眼。

    这一眼,让高冷有些不爽。

    可事儿吧,不能做太绝,毕竟是人家的摊子上,于是高冷礼貌地微笑了下,说道:“可能是因为按照建交时间的不同来排序的吧,我们跟日本是1972年建交,跟韩国是1992年建交,根据建交时间来的话,中日韩。”

    这事儿,本来到这就完事儿了,高冷说这么一句“中日韩”三国会谈,本就是开个玩笑,现在解释也解释了,应该一笑而过。却没想到这韩三火气十足地瞅了高冷一眼,不依不饶。

    “我觉得您这话不对,帝国这排序很不规范啊,按照建交时间来?那怎么没见你们把非洲排前面呢?你这个不对,中日韩这个排序啊,你们媒体不够专业。”

    这厮是来找事儿的啊,高冷摇了摇牙。

    高冷可不是一个什么好脾气的人,尤其是这么一个主持人上赶着来怼,虽然他是韩国知名主持人,国宝级的,那又怎么样?不吃他的不喝他的,犯得着忍吗?

    忍不了,也犯不着忍。

    “不是按照建交时间来排序的话,那就是按照国力来排序了。”高冷以专业的口吻缓缓说道,伸出手指头:“国力,国家综合实力,在国际上,你韩国也是排在帝国的后面啊,自然也是排在日本的后面了,中日韩,这个排序没问题。”

    大拇指是帝国,二拇指是日本,小拇指是韩国。

    韩三一听,瞬间尴尬了。

    “你看看你,非要把气氛弄得这么尬,来,喝酒。”高冷淡定地举起酒杯。

    原本给了你一个台阶,你不下,按照建交时间排序这个台阶多好啊,你非要自己找不爽,怪谁?

    “是吗?”韩三很不爽,也有些不服,他转过头问村上久:“请问贵国是怎么排序的。”

    村上久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们会说“日中韩””

    ……

    韩国依旧垫底。

    “我们这边召开活动,会说’法中日韩’……”安娜见机补刀。

    韩国还是在最后。

    高冷心中扬起一阵自豪感。

    说实在的,看到欧洲媒体集体黑帝国的报道,脸上是无光的,可好在国家的硬实力摆在这,再怎么黑,你韩国日本也是排后头。

    大国,崛起来是很可怕的。

    韩三伸出手推了推眼镜,无话可说。

    高冷也不再看他,留他一人去尴尬。

    “hana?你在附近吗?那你过来,欢迎啊,特别欢迎!”贾森拿着手机挂了电话后激动地跑了上来,靠近高冷低声说道:“太好了,hana说闲的没事过来玩玩,一会引荐一下,你问问她,比问这一群人都管用。”

第1559章 大陆规模【一】

    hand的临时起兴过来喝酒玩乐让高冷的巴黎之行能省去很多麻烦,不必这个打听那个打听。

    要不怎么说朋友多了路好走呢,这老祖宗的话世界各地都管用。而一旁的贾森也是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介绍到hana认识高冷,他这个朋友算是当得很够份量了。

    毕竟,法国跟帝国有一个最大的相同点:官僚。

    高冷买下yoko杂志这都几个月了,很多流程还欠着几个政府部门的章呢。找政府部门盖章在法国也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情,稍微复杂一点的事情就耗时很长。

    尤其是对于帝国人,或者说非欧盟的人以及这些地方过来的企业。

    而高冷最迫切的就是速战速决,毕竟这边开个会都还缺了个口子,罢工的罢工,请假的请假去了。hana 如果愿意帮忙,将会让高冷的法国之行顺利起来。只是hana帮不帮,那就要看缘分了。

    出外靠朋友,得有人脉,如果要在法国呆下去的话,得请一个法国通的人做高管,用他的人脉打通各界。

    这也是为什么hana会有那么牛的公司用那么高的薪水,那么客观的股份来请她的原因:人是幕僚能人,人脉能量惊人。

    “你放心,她人很好,而且我家跟她家是世交,我引荐的话应该不会有问题。”贾森说到这里脸色严肃了起来:“但是有一件事你要注意。”

    “什么事。”高冷也严肃了起来。

    “千万不要有种族歧视的话语出现,她是犹太人,你不能有任何的种族歧视,包括对黑人。”贾森压低了声音:“她有个黑人助理,一会儿你可别拿西瓜给黑人助理吃,怕人敏感了就不好了。”

    贾森指了指水果区的西瓜,提醒道。

    邀请黑人吃西瓜,不是一件儿很好的事儿,这是种族歧视。

    当然了,如果在帝国国内你送黑人西瓜,黑人一般不会这么敏感,毕竟帝国跟黑人兄弟的关系是很好的,而且绝大多数帝国人并不知道黑人吃瓜这个梗,谈不上歧视。可在欧洲或美国就不一样了,都知道黑人吃瓜这个梗,你要是送瓜,别人会以为你挑衅的。

    美国黑奴的生活中,西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奴隶主们一般会允许他们的奴隶种植和贩卖西瓜,夏天时甚至会专门放他们一天假让他们吃西瓜。而之后的独立战争期间,自由的黑人种植、吃、贩卖西瓜,并通过这种方式将这种水果打造成了自由的象征,这让南方的白人感到备受威胁,

    所以,西瓜跟黑人跟种族是挂钩的。

    美国人有个段子,说如果在黑人聚集多的欧洲部分区域高喊一句’西瓜’,就会有黑人瞪过来。

    如今这个社会的美国和一些欧洲阶层依旧会把西瓜与乡巴佬联系在一起,而这乡巴佬多指黑人。

    高冷连忙记在了心里,入乡随俗,该忌讳的还是忌讳点好。就像你去回族区,就不要捣鼓着吃猪肉了,哪怕现在很多回民都汉化了。这种基本的忌讳还是上点心。

    在高冷的心里,对这种从政之后退下来从商的人一向是退避三舍的。因为从政是需要很多谋划的,带着一股子我为官你是平民的高傲劲,那种腔调高冷很不喜欢。

    可犹太人,高冷骨子里一直是很敬佩的,尤其是对犹太人的教育,尤其仰慕,一个之前从政之后从商,能在欧洲的媒体界做到如鱼得水的这么年轻的女人,让人很是好奇。

    “hana!”

    “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