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宝生涯-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子涛说道:“昌教授,冒昧的问一句,您这四系罐应该是在北方购买。或者说北方出土的吧?”

    “对,我是在西北买到的。”昌华荣并没有隐瞒。

    孟子涛接着说道:“既然出土的地方是北方。那肯定是黄土沁,但您看这土沁。看上去颜色是不是有些微微发红?”

    昌华荣仔细观察,发现确实有孟子涛说的现象,土沁有些发红,他当即就明白了过来,埋在地里的黄土沁颜色可不会有这样的变化。

    不过,他还是有些想不明白,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孟子涛说:“其实很简单,这件东西是使用复烧法作旧的。”

    “复烧法?这是什么意思?”昌华荣问道。

    孟子涛说道:“复烧法,是近几年新发明的作旧方法,就是使用黄土中的石结核物碾成细粉,和泥罩于仿器外表,再入低温窑复烧,所得效果极类出土物,甚至连土浸都有,而且还没有火气。”

    “至于鉴定的方法,其实也简单,就像你的这件东西一样,黄土经过火烧之后,颜色会微微发红,如果是南方出土,作伪者会使用红土,如果入火烧的话,颜色同样也会发生变化。”

    “所以,你只要看到土沁的颜色有变化,这件东西,你就需要小心了。而且,自然形成的和烧上去的土沁,还是有些不同的,至少,自然形成的土沁,不会像你这件东西,每个地方的土沁深度看起来都一样。”

    听了孟子涛的解释,昌华荣沉默了片刻,苦笑了一声,这才站起身,拱了拱手:“孟掌柜,真是抱歉让你见笑了。”

    孟子涛连忙表示没关系,说道:“咱们这行打眼是很平常的事情,就像我,以前不还是一样打眼。”

    “哎,在这行买东西,还真是擦亮了眼睛才行,不然一不小心,就会吃药。”

    昌华荣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孟掌柜,一会你还有事吗?”

    孟子涛问道:“您是有什么事吗?”

    昌华荣说道:“没什么,只是我最近需要钱急用,如果你没事的话,我准备回家一趟,再去拿件东西过来。”

    孟子涛说:“行,那我在这里等你,其实如果不急的话,你明天再过来也可以。”

    “不了,我家离这不远,来回一趟还是挺快的。”昌华荣呵呵一笑,接着收拾了一下东西,就告辞回去了。

    等昌华荣离开后,孟宏昌苦笑道:“我现在算是知道你们的辛苦了,就像刚才那个四系罐,在我眼里就是传了上千年,一直被埋在土里的真品,下次遇到,估计还是很有可能打眼,你说像我这样,我能进拍卖公司吗?”

    孟子涛笑着说道:“先不说你进的不是鉴定部门,你之所以有这种感觉,也是因为你没有学过,当然会把赝品当成是真品了。如果学过了,知道了个中的原理,你看到那上面的土沁,马上就能看出它是赝品。”

    看到孟宏昌有些不明白,他接着说道:“我跟你简单说一下吧,首先,瓷器上的釉它是一种高温材料,耐腐蚀性比较强。但古代烧制瓷器,并不像现代这样,有那么好的条件,而且窑也比较简陋。”

    “因此,烧制一件瓷器的时候,器身的受热温度并不是很均匀,有的部位可能高一些,有的部位可能低一些。由此,烧制出来的釉,温度底的,它的耐腐蚀性就应该差,温度高的呢它耐腐蚀性就应该强。我说到这,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孟宏昌听到这,哪能不明白孟子涛所说的含义,说:“我明白了,照你这样的话,它在埋藏的过程当中,即使有那个土……土沁,也是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鉴定的时候,可以凭这一点,来判断它的真假,是不是这样?”

    孟子涛笑道:“对,就这样,其实,古玩鉴定,你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很容易举一反三。我觉得就凭你的脑子,只要有兴趣,肯定会学的会的,现在,你应该不会担心了吧?”

    孟宏昌说道:“容我再考虑一下吧。”

    孟子涛闻言,摊了摊手道:“你这样可不像我记忆中的宏昌哥。”

    孟宏昌笑骂道:“你这小子,拐弯抹角的说我是胆小鬼,不过,实话跟你说,就算你激我,我也要好好考虑一下才行,就像我先前说的,我年纪也不小了,可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就算选错了职业,也还可以再换。”

    听了这话,孟子涛觉得自己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总不能为了让孟宏昌帮自己的忙,就牺牲他个人吧。

    他道歉道:“宏昌哥,抱歉啊,是我太心急了,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

    孟宏昌哈哈一笑道:“这有什么,咱们兄弟俩可别说什么见外话,我相信你不会害我的!”

    孟子涛说道:“那还用说吗?”

    孟宏昌笑了笑,不过,他马上就想起了一件事情,有些没好气地说道:“你还好意思说,我问你,二爸(这里是第二个父亲的意思)得了那个毛病,你怎么不跟我实话实说?”

    孟子涛讪讪一笑道:“当初不是听说你想在京城买房嘛,京城的房价多贵,而且你这么大了,还没结婚,我们怎么好跟你家说这件事情,而且当时不是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嘛。”

    “屁!”孟宏昌气得眼睛都有些红了:“先不说买房的字八字还没一撇,二爸的命难道比我结婚还重要啊!我告诉你孟子涛,下回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不告诉我,我跟你绝交!”

    “行行行,我答应还不行吗?”孟子涛说道:“不过,你难道不觉得说这话有些丧气嘛?”

    “呸!都是被你气得……”

    孟宏昌的火来得快,去的也快,孟子涛说了几句好话之后,没一会,就又有说有笑了。

    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昌华荣又带了东西回来,可能是担心自己选的东西又有问题,他这回带来的两件,这两件东西都是瓷器,一件是雍正时期的青花龙纹罐,另一件是乾隆时期的粉彩花卉碗,两件瓷器都是真品,也都是精品之作。

    本来,孟子涛有心把两件东西都买下来,不过昌华荣却舍不得,考虑了良久,他才把粉彩花卉碗以四十五万的价格,转让给了孟子涛。

    完成了交易,孟子涛就孟宏昌一起回了家。孟舒良夫妇看到孟宏昌居然回来了,全都惊喜不已,一时间欢声笑语不断……(未完待续。)

    ps:  感谢“77白熊”“秋风9868325788”“songchao1999”投的月票,

    “秋风9868325788”的打赏!

第一百八十四章 赌瓷片

    孟宏昌足足考虑了两天,才给了孟子涛答复,他愿意加入拍卖公司工作。

    这让孟子涛高兴不已,其实,他到并不是想要在拍卖公司安插人手,并且他原本也没有想过这件事情,而是张景强主动提起来的。

    张景强之所以主动提起这件事情,还是基于亲兄弟,明算帐的道理。这世上,有不少朋友的友谊都是“栽”在了这一点上,别说朋友,就算是骨肉至亲,因为钱而闹翻的也不少。

    正因为如此,张景强极力要求,孟子涛他们最好派一位知根知底的人来拍卖公司上班。

    恰好,孟宏昌从京城回来,又不愿意从事先前的工作,孟子涛就有了这个想法。

    当然,孟子涛这么决定,也是因为自己从事这个行业,能做为孟宏昌的领路人,如果孟宏昌有什么事情要解决,他也容易帮上忙。

    既然孟宏昌答应了,孟子涛就带着他去了张景强的公司。

    等孟子涛说出了来意,孟宏昌客气地说道:“张总,抱歉啊,我以前没有学习过古玩方面的知识,还请您担待一下。”

    张景强笑着说道:“谁都是从不会开始的嘛,你既有孟老弟这位良师,又是高材生,我相信你肯定会在咱们公司有一番作为的。”

    孟宏昌宠辱不惊地说道:“张总,您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张景强哈哈一笑:“我就喜欢你这样的态度,另外,你既然是孟老弟的兄弟。那就不要太见外,我托大。叫我声张哥就行了。”

    “张总,我肯定不会见外。”孟宏昌笑着说道。

    “呐。既然不见外,那怎么还这么说?”张景强装作不悦地说道。

    孟宏昌呵呵一笑:“这里毕竟是公司。”

    张景强看了孟宏昌一会,就又笑了起来。

    闲聊了一会,张景强站起身来,对孟子涛说道:“你们今天来的正好,咱们一起去新建成的保险库看一下吧。”

    “这么快?”孟子涛讶然道。

    张景强笑道“这有什么快的,这年月,只要有钱,平常点的事情。基本上要不了多久就能帮你办成。而且不但保险库建成了,里面已经有了一些藏品。”

    看到孟子涛惊讶的模样,他嘿嘿一笑道:“当然,只不过是一些比较普通的藏品,至于那些精品或者珍品,可不是那么容易搞到的。这事你作为公司的股东,可得费点心啊。”

    孟子涛笑道:“那还用说。”

    大家走出办公室,在张景强的带领下,往保险库那边走去。

    快要走到保险库的时候。张景强为大家介绍道:“保险库是咱们公司的重地,你们别看咱们今天没经过多少检查,不过是由于昨天才装好,所以暂时管理还没有那么严格。等整理好了之后,就算是我,也不能随随便便就进去了。”

    孟子涛说:“张哥你办事。我放心。”

    张景强说道:“今天还有几位我邀请到的掌眼师傅在那里,咱们一会认识一下。对了。我可是在公司里给你安排了一个总监的职位。”

    孟子涛愣了愣,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年纪。把我放在这个位置,你是想把我放在火堆上烤啊!我想想要不要溜之大吉!”

    张景强笑道:“有道是人才不唯年龄,而且我相信你肯定能够镇的住他们的。况且,我相信你应该不是那种容易退缩的人吧?大不了,我一起陪你丢回人嘛。”

    孟子涛说:“得,你都说成这样了,真跑了我可就没脸见人了。”

    说说笑笑间,大家就来到了保险库,虽然公司还没有步入正轨,但保险库这边已经安保措施已经相当严格了,哪怕张景强是公司大老板,检查也分外严格。

    经过检查后,大家走进了保险库,其实,真要说的话,这里也没什么神秘的,就一个房间,里面放着一些单个的保险箱用来放置贵重的古玩,其它地方摆着整齐的博古架,分门别类地放着藏品。

    此时,房间里除了几位正在小心整理的工作人员之外,还有一位中年人以及两位老者,一看他们的穿着和气质,孟子涛就知道这三位应该是行里人,就是张景强说的邀请的掌眼师傅。

    而且,中年人和其中一位老者,孟子涛还在前几天的交流会上遇到过,中年人名叫庆强,是本地有名的青铜器、钱币专家;另一位老者名叫孔月东,是本地著名的杂项专家,对各类雕刻的作品尤为擅长。

    至于剩下的一位老者,看起来六七十岁,头发花白,长得比较魁梧。这人孟子涛先前并没有见过,应该不是陵市古玩圏子的人。不过,从庆强和孔月东对他的恭敬程度,想必也不会是什么无名之辈。

    看到孟子涛他们进来,那位老者带着庆强和孔月东走了过来。

    张景强先是为双方做了下介绍,孟子涛才知道,原来这位老者正是金陵非常有名的瓷器鉴定专家,刘宝元,难怪庆强他们会对他这么客气。

    刘宝元笑着和孟子涛握了握手,接着说道:“孟总监,我这人喜欢有一说一,说句实在话,你的年纪作为公司的总监,就以我个人而言,肯定是不会放心的。”

    “来了。”孟子涛原本心里就有这样的准备,不过没想到这么快,对方会这么直接。不过,他本人也不喜欢拖拉,有问题早解决,无论对谁都是有好处的。

    于是,他朝张景强做了个小动作,让张景强稍安勿躁,就笑着对刘宝元说:

    “刘老,您的想法我觉得很正常,换成是我,被一个小青年压一头,心里也会不舒服。不过,有问题,咱们就要找个解决的办法,您觉得怎么样才会让您放心?”

    刘宝元微微一笑:“这样,咱们打个简单的赌吧。”

    “您想赌什么?”孟子涛问道。

    刘宝元说道:“就赌瓷片,一会麻烦张总准备一些真假各半的瓷片,谁鉴定出的真品多,谁就胜。当然,我痴长几岁,而且听说你主要研究的是文玩,我不占你便宜,让你三片,如果这样,咱们还是平局,我也算输!”

    孟子涛摆了摆手道:“刘老,这对你可不公平,我也不需要你让我三片,只要平局或者以上就算我赢,怎么样?”

    “这可是人你说的!”刘宝元眼睛一亮。

    “对!”孟子涛淡淡一笑。

    刘宝元说道:“好!既然是赌局,那我也得有所表示,如果我输了,那这枚玉猪龙就转让给你。”

    “玉猪龙?!”大家听了这话都是一惊。

    这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的典型玉器,其猪首蛇身,被认为是猪与蛇的拼合。玉猪龙体肥、蜷曲成c形。有的嘴与尾相连,有的嘴尾断开,民国时有人称之“兽形玦”。它是迄今为止所知的最早的龙形器物之一,因此被认为是龙的最早雏形。

    玉猪龙的用途,到底是佩饰或图腾、族徽,众说不一。后来经过相关的发掘研究来推断,摆放在祭司胸前或握于手中的玉猪龙、玉龟,应是祭司生前祭祀时,与神沟通的道具。

    正是由于玉猪龙贵为人神沟通的媒介,应用范围限祭司专享,而红山文化又已经距今五六千年,沧桑变迁之下,导致玉猪龙现今存世数量非常稀少,价值不菲。

    刘宝元从口袋里拿出一件玉器,边放到旁边的博物架上,边说道:“这是我五年前以四十多万得到的,一直带在身边,如果你赢了,我就以当初的价钱转让给你。”

    猪首龙玉质青黄色,器身大部分地方布满褐色沁,造型浑厚,身体卷曲,首尾相接。其面部雕琢逼真,神态炯炯有神。眼及猪吻采用减地起凸法雕成,双耳耸翘,耳缘呈刃状,背有一系穿,造型为红山文化玉雕代表作。

    看到大家盯着玉猪龙猛看,刘宝元心里也不无得意,他微笑着说道:“东西可以呆会就看,不知道孟总监觉得怎么样?”

    孟子涛摇了摇头:“必须是现在的市场价才可以,否则我可不会同意。”

    现在的赌斗和跟卢长代的赌斗可不一样,可以往死里坑,他于情于理都必须要大肚一些。

    刘宝元呵呵一笑:“行,既然你没意见,那就这么说定了,麻烦张总去准备吧,不过,可别搞一些一眼货啊。”

    见孟子涛给了自己一个放心的眼神,张景强笑道:“那是当然,不然我可就没脸在这个圈子混了。”

    说完,他就去给王之轩打电话,让王之轩帮忙准备瓷片,至于说王之轩会不会帮孟子涛作弊,就凭王之轩的风评和了解,他就一点都不担心。而且,他还真希望王之轩能够帮帮忙,免得输了,自己和孟子涛的脸面都不好看。

    在张景强打电话的时候,孟子涛把玉猪龙鉴赏了一番,发现,无论是从玉质、雕工、器形、纹饰、以及沁色,这五个方面来看,都没有一点问题,确实是开门到代的真品。

    而且,由于刘宝元经常的把玩,玉器表面的包浆喜人,让孟子涛颇为爱不释手,价值的话,最少也得有两百万左右。(未完待续。)

    ps:  感谢“kpkkan”投的月票!

    缺的字数会在下一章补上!

第一百八十五章 赌瓷片(续)

    由于瓷片的准备还要一会,孟子涛和大家打了声招呼,先把保险库里现有的藏品鉴赏了一番。

    要说,现在保险库里的藏品,确实不算太珍贵,但也不算普通,就以瓷器来说,官窑的器物虽然只占五分之一,但剩下的民窑瓷器,却基本都是民窑之中的精品,在市场上都是比较受欢迎的,价格也比较不错。

    另外,这里的东西都是大开门的真品,估计负责征集的人,也是花了一番心思的。

    一般来说,目前新设立的拍卖公司因为还没建立起自身信誉,名气较小,通常都是先聘两三名在拍卖界工作时间较长,有一定客户资源的人士来负责征集拍品。

    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如果拍卖委托圈内对这家拍卖公司口碑良好,这样就会积累一定的自身信誉。

    到这时候,除了对一些珍品,或者特殊的拍品,其它一般性拍品卖家就会自动上门,这个时候,就用不着再投入初期那样大的人力去征集拍品了。

    而这个阶段是所有新设立的拍卖公司的必经之路,除非烧钱,在业内挖一大批专业人才,否则只能老老实实一步一步来。

    孟子涛他们商量过了,不做烧钱的事情,一来他们是真正想把拍卖公司做大做强,希望通过白手起家,积累相关的经验。另外,有舒泽在,人脉方面不用担心,甚至可以说,有些公司烧了不少钱,也比不上舒泽一个人带来的效果。

    由于公司草创,现在公司里负责征集的专业人士一共有两位,都是张景强高薪挖来的。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们的工作还是对的起他们的高薪。

    “嗯?”

    孟子涛拿到一枚“阜昌重宝”折三楷书大钱,表情有些惊疑。

    “阜昌重宝”是南宋时期,伪齐铸造的钱币。

    宋金交战之际,刘豫叛宋降金,于建炎四年七月被金人封为傀儡皇帝用年号阜昌。豫为齐帝八年其间,通行辽钱、宋钱,后觉旧钱不足,乃仿大观钱铸行阜昌钱。

    阜昌钱的铸行结束了金代初期40余年不铸铜钱的历史,可以将其视为金代首次铸钱。阜昌钱书法甚美,铸造精整,钱文清秀美丽,不亚于北宋崇宁、大观、宣和诸钱。

    不过,由于刘豫伪政权存在时间不长。加之阜昌钱的流通区域基本上与伪齐政权区域相同,仅限于北方局部地区,故其钱币铸造发行数量不多,存世更是稀罕。

    像“阜昌重宝”折三楷书钱,如果是现在孟子涛手中这样品相的,最少也值四五万左右,而大钱就更不得了了。

    大钱是较普遍铜钱大,价值也比普通铜钱高的一种钱币。这大钱如果在钱币发生量多的年号,到也算不上什么。但在“阜昌重宝”折三楷书钱上,那就由不得孟子涛惊疑。

    因为孟子涛先前根本没见过,也没听说过,“阜昌重宝”折三楷书钱有大钱存在。

    想想看,冷不丁出现一枚以前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钱币,如果是真品。无论是市场价值还是研究价值,都相当惊人,也会引起古泉界注目,对公司的名气积累十分有利。

    于是,孟子涛连忙仔细观察。看字体,看材质,看工艺,发现制作都还算精良,而且文字深峻,就好像以前没有使用过一样。

    “不对!”

    孟子涛突然意识有问题,因为这枚大钱,在穿孔的位置,还有用绳子穿钱时,长期磨损的现象,但文字的表现,又像以前没使用过一样,那不是自相矛盾吗?

    由于对钱币并没有多少的研究,孟子涛就使用了异能,而异能给出的结果正是他猜测的那样,这枚大钱确实是赝品,而且是清末民初时期制作的。

    得知了结果,孟子涛恍然大悟,难怪他看不出任何的作旧痕迹,原来时间已经把一些痕迹抹去了。

    正当孟子涛在寻找这枚钱币上的其它破绽时,其他人也注意到了,这是因为先前孟子涛并没有在一件东西面前,站过这么长时间,这让大家意识到其中的不太寻常。

    于是,张景强连忙带着大家走了过来,询问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现在这种环境,有些古玩界的规矩也就不需要了。

    因此,孟子涛把手上的钱币,放在面前的博古架上,很直接地对着庆强说道:“庆老师,这枚‘阜昌重宝’折三楷书大钱,您有没有看过?”

    庆强见孟子涛这么问,心里就有些忐忑,点头道:“先前我已经看过了,不过暂时还没有发现问题,不知道孟总监您是不是发现什么了?”

    张景强接过话道:“这枚‘阜昌重宝’折三楷书大钱,我前天也仔细看过,同样也没有发现问题,原本我还想把它当作重要拍品进行宣传。”

    孟子涛说道:“张总,这枚钱币是从哪里征集来的?”

    听了孟宏昌先前的话,他也意识到,公是公,私是私,在公司还是最好使用正式的称呼比较好。

    张景强说道:“这枚钱币是李经理从xx那的老乡手里征集到的,老乡说是出自以前的墓葬,后来经过调查,发现他说的是事实,确实有这么回事,而且还从周围的村民手里,征集了不少钱币,你面前的这些古钱币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从那征集的。”

    钱币不同于青铜器,管理上并没有那么严格,而且事情已经过了几年了,风险不高。另外,孟子涛相信张景强应该能够处理好相关的问题,哪怕来历确实是这样,他也不想多说。

    他想了想,说道:“一般来说,墓葬出土的钱币,大部分都是真品,但如果墓主人正好是位古泉爱好者,那就不一定了。东西的真伪就要看墓主人的眼力而定。”

    “打个比方,墓主人如果是民国时期的人,他殉葬的钱币,无疑是他民国以前的,然而,民国的时候也有伪造钱币。更别说以前了。如果这人生前水平高,那基本不太可能有假,但眼力不行,那就不好说了。”

    “其实,这种例子也不少,比如,七十年代那会,发掘唐代邠王的住宅遗址,就发现了不少钱币。一开始大家以为都是真品,但后来有工作人员发现,其中一枚新莽钱,其实是后人仿制的。”

    听了孟子涛的这番话,大家都表示了赞同,接着,众人的视线,又回到了眼前的这枚‘阜昌重宝’折三楷书大钱上。

    庆强说道:“孟总监。您说的我都认同,不过在这之前。我们也拿它和其它折三钱做过对比,可是并没有发现问题啊。”

    孟子涛微微一笑:“这枚钱币的做工,确实很逼真,不过,咱们先不说别的,你们不觉得这钱孔处的痕迹。画蛇添足了吗?”

    庆强先是有些不明所以,接着脸色大变,后退了几步,向大家深深的鞠了个躬,说道:“对不起。是我疏忽大意了,我会马上提出辞呈!”

    张景强连忙走上前,说道:“庆老师,你这样就太过了,打眼嘛,这行里谁没有过啊,总不能大家都因噎废食吧?”

    庆强摇了摇头,苦笑道:“我到不是因噎废食,只是觉得我水平太差,居然连这样的破绽都没有看出来。我觉得,就我这样,还需要多加学习,不应该在公司任职,免得让公司因为我造成损失。”

    孟子涛说道:“庆老师,灯下黑嘛,许多人都会遇到,您鉴定的其它东西,我看过,都没有任何问题,总不能因为一件事情就否定您吧?”

    说起来,孟子涛心里一点都没有让庆强辞职的想法,先不说庆强的能力确实不错,关键他第一天来公司,就有人因为他的话而辞职,给人的感觉实在不太好。

    接下来,张景强又劝了几句,这才让庆强暂时打消了走人的念头。

    对庆强来说,以公司开给他的工资,他也不想走,不过,今天孟子涛第一次来,就发现了他的疏漏,这让他脸上无光,这才动了辞职的念头。

    张景强问道:“孟总监,现在你能说说你刚才说的到底是什么问题了吧?”

    孟子涛笑道:“其实很简单啊,你看钱币的钱孔是磨损的,表面的字却没有磨损的痕迹,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当然,如果单单是这样,也有人为恶作剧的可能。”

    “但像这些地方,就有些对不起阜昌重宝的名头了,大家应该知道《永乐大典》里有阜昌的记载,说,‘金史,天会八年,济。南太守刘……当时所铸钱,凡六,大重宝……制作颇精’……”

    接下来,孟子涛接连指出了钱币上的几个小问题,但小问题积累起来,就成了大问题了。

    看到大家对自己的见解都很认同,孟子涛心里也松了口气,幸亏旁边还有一枚“阜昌重宝”楷书折二钱作对比,不然他还真没有可能,找出几个小问题来。

    听了孟子涛的讲解,张景强不用说,一直对孟子涛抱有信心,而庆强和孔月东则在交流会上,看过孟子涛的出色的表现,现在这样,只是让他们更加佩服而已。

    轮到刘宝元对孟子涛的印象就大为改观了,毕竟,在古玩这行,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做到样样通,样样精,但孟子涛却已经有了这么一点意思,关键,他还只有二十多岁,仔细想想,就觉得挺惊人的。

    也正因为孟子涛出色的表现,让刘宝元心里也有了些许紧张,毕竟他这么一大把年纪,如果输给了孟子涛这个小年青,那就有些丢人了。

    处理了钱币的事情,孟子涛又把剩下的几件东西鉴定了一遍,这回就没有问题了,这让张景强长舒了一口气。

    之后,大家一起来到公司的会客室,等待王之轩带着瓷片到来,这一等,就一直等到了下午,王之轩才和程启恒一起,拎着两只箱子一起走了进来。

    孟子涛先是为大家做了介绍,双方客气了几句,比试就正式开始。

    两只箱子里面,各有二十五块瓷片,由于瓷片已经做好了编号,两人之间的比试可以同时进行。

    考虑到公平起见,两人分别拿着瓷片到两个房间里进行鉴定,而且不能有任何人陪同。

    临走之前,孟子涛给了程启恒他们一个放心的眼神,程启恒也给了他一个加油的手势。

    打开箱子,只见里面放着大大小小,颜色不一的瓷片,如果是普通人,光是看着,都会眼花。

    虽然有异能的帮助,而且孟子涛也已经有了作弊的打算,但他并不想现在就使用异能,毕竟这种机会并不多,他可不想浪费学习的机会。

    把瓷片一片片从箱子里拿出来,放到桌子上,接着,孟子涛从左到右,开始鉴定起来。

    不过,第一块瓷片,就给了孟子涛一个“下马威”,因为这块瓷片的表现,赫然就是元青花。

    说起元青花,自2005年7月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的元代青花瓷器在佳士得以约合2。3亿的价格成交之后,就在古玩圈子变得家喻户晓。之后,元青花市场就一路高歌猛进,不断有藏品以高价在拍卖会成交。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元青花都值钱,真正值钱的,是那些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