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捡宝生涯-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孟子涛这么说,大家又争先恐后的涌了上去,好在有人维持秩序,才没出了乱子。
过了片刻,率先观察的丁志国讶然道:“胎质还真有些不同。”
丁志国的话,让大厅之中一片哗然。
“不是吧,真有两件同个尺寸,而且又有相同纹饰的天球瓶?”
“这个也是有可能的吧。”
“有可能是有可能,但流传到现在,一只坏了下半部分,一只坏了上半部分,你说可能性有多少?”
“可能性确实不大,但如果不是这要的话,那你怎么解释这一切?”
“你们别忘了,还有次品呢?”
“你就扯吧,那些次品不都砸了吗?”
“老钱,我劝你还是多读读书比较好,你要说是明代早期的官窑瓷器,次品确实一般都直接砸了,很少有流传到民间,但这可是乾隆时期,次品可都是在本地处理的。”
“还有这种说法?”
“什么叫还有这种说法,这是有历史明确记载的好不好……”说话那人就讲解起来。
话说,乾隆七年六月,乾隆专门下了了一道谕旨,说:“嗣后脚货,不必来京,即在本地变价。钦此。”
唐英担心如果每年将次品在本地销售,一些民窑会借机仿制,最后对官窑不利,于是于乾隆八年建议:“落选之黄器,五爪龙等件照旧酌估价值,以备查核,仍附运进京”,而其他瓷器,“不妨在外变价”。
针对唐英奏折,乾隆的批复是:“黄器如所请行。五爪龙者,外边常有,仍照原议行。”
乾隆这么批复,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就地变价可以节省长途运费及减少途中破损;二是在次色落选瓷公开变卖之前,已有不少落选瓷流散在社会上,连“五爪龙者”亦“外边常有”,再强调“尊体制”、“防亵越”已毫无意义。
于是,自乾隆七年以后,官窑生产的次品,以及落选瓷器就地变卖就成了常制,官窑落选瓷器源源不断流入市场,与民窑形成了“官民竞市”的局面。
直到清朝末年,这一制度一直在执行。这从造办处的档案中,记载的历年御窑厂上缴变价银的帐册中可以得知。
听了那人的讲解,周围不知道这件事的人,才恍然大悟。
“这么说,像现在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喽?”
“结果都已经证明了孟掌柜的说法,还说什么有可能有意思吗?”
“嘿嘿……”
周围的议论声,就好像一把尖刀一样,插进了卢长代的心脏,真是痛彻心扉。
另外,让他难以接受的是,自己输了就要花一千六百万买下孟子涛的那件梅瓶,哪怕暂时只损失了四五百万,对他来说也够心疼的。
更何况,这里代表着陵市的古玩界,在这里丢了脸,相当于在整个陵市的古玩界丢了脸。而且,这个赌还是他自己要求的,这完全诠释了那句老话,自作孽不可活。
一时间,卢长代羞愧的无地自容,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自己怎么就输了呢,而且还是输给了孟子涛,这怎么可能!”(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丢人
“我吃过的盐,都比那小子吃过的饭还多,我怎么可能输给他!”
卢长代心里歇斯底里地吼叫,越想,他越觉得不甘心,更不想就此跟孟子涛认输。
于是他连忙拔开周围的人,来到桌边,对着正在用放大镜观察胎质的与会者,说道:“能不能让我先看看?”
看到卢长代的状态有些不对,那人并没多说什么话,直接就让开了。
过了片刻,卢长代看似冷静地说道:“这胎质看起来有些差异,但就么一点差异,好像还不足以证明,上下两部分并不属于同一件瓷器吧?”
见卢长代这么说,大家脑子里闪过三个字“不要脸”,都这个时候了,还想着狡辩。
程启恒冷笑一声:“某人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大老板呢,打不起赌就不要提出来,免得丢人!”
卢长代现在的心态就是破罐子破摔,既然已经丢了人,再丢大一点也没关系,如果反转的话,那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就算不能反转也无所谓,反正他手里有钱,想要买什么东西,还怕没人送上门?
大不了,他不在陵市古玩界混总可以吧。
于是,他就好像没听到程启恒的话一样,淡淡地说道:“如果孟掌柜能给出让我信服的证据,那我二话不说,立马就给你转帐!”
孟子涛呵呵一笑:“如果我能给你找到证据,你无论做什么都愿意吗?当然,我肯定不会提什么强人所难的要求。”
卢长代并没有答应,说道:“孟掌柜你光明正大的说就行了,如果我能够做到,肯定义不容辞!”
孟子涛心里一声冷笑。说的他好像不光明正大一样,他说道:“就怕我这个主意卢总不同意啊。”
卢长代说道:“你都不说,怎么知道我不同意?”
孟子涛笑着说道:“行,那我就直说了,办法很简单,只要把天球瓶砸了。对比一下两边上下两部分的胎质就可以了。”
卢长代愣了愣,怒道:“你要砸了我的天球瓶?亏你想的出来!”
王之轩他们也觉得毁掉这件天球瓶有些可惜,虽说有弄虚作假的可能,但也有可能是某人因为兴趣,修补之后聊以自娱。
但现在关系到上千万的赌约,就算觉得可惜,他们也都没有开口说不要砸了,因为别说是孟子涛,换成是他们。也不可能放弃这么一块到嘴的肥肉。
孟子涛说道:“我这个要求难道不能解决问题?大不了如果我错了,以市场价两倍的价格,再赔给你嘛!如果你还是不愿意的话,那我也只能按照协议上写的办了。”
由于刚才卢长代担心孟子涛爽约,所以还写了相关惩罚,并且规定的还很严格,代价不比输了之后来得低。
以协议上写的要求,如果真要打官司的话。卢长代觉得自己很可能赢不了。
想到这,他真想给自己两巴掌。这完全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心里要多憋屈,就有多憋屈。
左思右想,深思熟虑,对比了违约和输了之后的损失,卢长代只得在孟子涛的催促声中。答应了下来。
前文说过,古玩这行永远不缺看热闹的,看到要把瓷器砸碎,有好事之徒,在卢长代还没有答应之前。就去问工作人员要了一把铁锤,递给了孟子涛。
孟子涛说道:“卢总,是你来还是我来!”
卢长代咬了咬牙:“我来!”
说完,他就从孟子涛手里夺过铁锤,又深吸了一口气,微微转过头,手中的铁锤就像砸在了他的心窝一样,砸到了天球瓶上面,“砰”的一声,碎片就四散开来。
这个时候,孟子涛上前挑了几块瓷片,递给周围诸如王之轩这类的行家,大家一对比,结果不用多说,确实和孟子涛的判断一致。
这个结果,让卢长代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整个人就好像傻了一样,呆立着不动。
如果是不明原因的人,说不定还会对卢长代表示同情,但现场的诸位可不会同情心泛滥到卢长代身上。这一切可都是卢长代自己惹出来的,有这个结果完全是他咎由自取。
作为胜利者,孟子涛并没有催促,直到卢长代回过神来,他才问道:“卢总,不知道咱们签定的协议,什么时候执行啊?”
既然结果已经不能改变,自己也丢人丢到了姥姥家,卢长代反而有些冷静了下来:“放心,我不会懒了你的,你要支票,还是转账?”
“我这人最怕麻烦,还是直接转账吧。”孟子涛心道:“谁知道你会玩什么花样啊!”
“行,那咱们网上转帐……”
卢长代让孟子涛带着梅瓶下了楼,去他的车上拿了笔记本电脑,用无线上网转了账。
两人全都没有和对方多说几句的兴趣,交易完成后,孟子涛转身向茶楼走去,这时,他就听到身后传来了争吵声。
卢长代咆哮道:“你这老不死的,***收了我的钱不做正事,还有脸坐我的车,给我滚一边去!”
朱田华指着卢长代怒斥道:“你这人什么态度,我先前不都说了,会把钱一分不少还给你!”
“呸!”卢长代骂道:“我因为你输了几百万,还有买天球瓶的钱,你的鉴定费才几个钱啊!我没问你赔钱就已经够客气了!”
朱田华冷笑道:“你有本事就让我赔钱嘛,再说了,如果不是因为你没有告诉我你又去鉴定中心做了科学鉴定,能有今天的事情发生吗?”
“你个臭不要脸的,东西是我的,我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需要告诉你?我告诉你,今天这事咱们没完!”
“没完就没完,我还怕你啊……”
看着两人一阵大吵,最后分道扬镳,孟子涛十分高兴,暗爽道:“还真是狗咬狗,一嘴毛。”
原本,卢长代冷静的表现,他还有些担心,“咬人的狗不叫”,现在这一幕,让他心里多少放下了一点顾虑。
而且,他现在并不害怕卢长代的报复,这一点,也是舒泽给他的底气。上次舒泽听说了他和卢长代之间的事情,就说过如果卢长代还搞什么幺蛾子,就直接用实力碾压。
孟子涛回到楼上,因为刚才的表现,许多人都和他热情的打着招呼,孟子涛当然不会摆架子,也热情地予以回应。
见孟子涛表现的很得体,王之轩彻底放了心,同时也感到很欣慰,从今往后,孟子涛不但在陵市古玩界站稳了脚跟,而且算是一飞冲天了。还有多少事比自己看上的晚辈,被同行认可更高兴的事情呢?
孟子涛走到自己的座位,不远处的老杨就笑着问道:“孟掌柜,你的梅瓶是不是有问题?”
孟子涛笑着问道:“杨老您可别这么说,我怕卢总听见了,来找我拼命。”
张景强笑着说道:“那是他请的掌眼师傅不靠谱,和你有什么关系?不过,听你话里的意思,你的梅瓶还真有问题喽?”
“张哥,我要纠正一点,现在可不是我的梅瓶了。”
孟子涛笑了笑,并没有直接回答问题,问道:“杨老,想必您刚才那么说,应该是有些发现吧?”
老杨笑着说道:“从梅瓶上我并没有什么发现,但我向张总和小程他们打听了一下你的情况,所以觉得如果是真品的话,你应该不会拿过来让我们欣赏吧?”
孟子涛笑道:“杨老,您这话说的,好像我是葛朗台一样。”
“哪里。”老杨摆了摆手:“我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听了小程他们说你很谦虚、低调,既然如此,我觉得你为了现宝把那只梅瓶带过来的可能性非常小。”
程启恒接过话道:“行了,子涛,你就揭开谜底吧。”
见大家都看向了自己,孟子涛也就不再打哑谜,说道:“那件梅瓶确实有问题,和天球瓶一样,都是拼接起来的,是半真半假的货色。”
“什么!这不太可能吧?”
孟子涛的答案,又让大厅里一片哗然,是赝品就不说了,但如果说它是拼接起来的,所有人都有些难以接受,因为刚才大家都没有发现,上面有一丝拼接的痕迹。
丁志国压了压手:“别吵,大家别吵,让小孟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家马上都安静了下来,眼巴巴地看着孟子涛,想听他到底是怎么说的。
孟子涛当然不可能给大家说实情,于是把早就准备好的说辞说了一遍:“其实,一开始,我也以为自己捡了个漏,而且还是捡了个大漏,但仔细看过之后,却总觉得哪里有点问题,就是死活看不出来。”
“后来,我不放心,就拿给王叔看,王叔也有我一样的感觉……”
王之轩打断了孟子涛的话,笑道:“小孟,你就别往我脸上贴金了,我也是得了你的提醒之后,才感觉不对的,但就像小孟那样,我一时也找不出哪里有问题,接着,我就和小孟一起去了郑老那。”
“郑老仔细看过之后,才发现了色料方面的一点小问题,但证据还是不够充分,于是我们商量之后,就去做了科学鉴定,才发现它是上下拼接起来的。”(未完待续。)
ps: 感谢“宁乡。县东山村刘利金”的打赏!
第一百六十五章 讨论
彭大川问道:“难道取样的地方就是瓶口的擦痕?不过看着好像时间已经不短了,不像是刚刚形成的啊。”
孟子涛笑着说道:“取样的是瓶底的边缘处,当时怕这是件真品,取样的时候很小心,所以痕迹不太明显。”
“也就是说,上半部分是真的,下半部分是补的?”梅志明显得十分惊讶。
前文介绍过梅志明,他是陵市古玩界很有分量的收藏家,长得有些瘦弱,但人显得十分精神。
孟子涛点头道:“确实是这样,这是鉴定报告。”
说着,他从包里把鉴定报告拿了出来,放到了桌上。
老杨眼疾手快,一把就把鉴定报告拿到了手中,翻阅起来,周围的其他人也都争相凑了上去。
看了报告之后,梅志明感慨万分:“如果说上半部分有问题,我还能授受,但下半部分的胎、釉、青料,无一和真品不同,实在难以想象。关键作伪者的水平太高了,一点拼接的痕迹都看不出来,这一点我觉得有些太不可思议了。”
“是啊。”大家都表示认同,这样的水平惊为天人,完全是大师级别的工艺。
但正是这种大师级别的工艺,对大家来说却是噩梦,连郑老这样人物,都只能看出一点青料发色方面的差异,何况是他们呢?
孟子涛笑着说道:“其实,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只要小心一点,还是可以避免的。”
有人反驳道:“这又怎么避免?总不能每次都去鉴定中心做检测吧?”
王之轩说道:“梅瓶下半部分使用的材料。可是真正的高岭土,你觉得如果不是清三代的精品之作。作伪者会舍得使用吗?但如果像梅瓶这样的宝贝,小心一点也不为过吧?”
高岭土因为最早开采于瓷都的高岭。村而得名。由于它是一种质地极纯的优质高岭土矿,因为含铁量极低,是瓷都制高级细瓷坯和釉的最好原料。正因为有这样优质的瓷土资源,才造就了世界闻名的瓷都。
虽说,瓷都的制瓷历史才千多年,但历史开采高岭土的时间已长达1700余年,正因为开采时间太久,使得如今在高岭。村已经没有任何瓷土资源。
所以,现在真正的高岭土。就算有钱也很难买的到。国家制瓷,想要使用真正的高岭土,都要批准才行。就算在民间还有留存,一般情况下也舍不得使用。
听了王之轩的话,大家也都反应了过来,这么珍贵的原料,确实不太可能会轻易使用。也就是说,像刚才那样的梅瓶,肯定是凤毛麟角。这么一想,许多人都松了口气。
因为就算遇到了,这样的精品也会慎之又慎,做个科学鉴定也是正常的。
老杨有些苦恼地说道:“不过。咱们这行机会稍纵即逝,万一有了这样的机会,卖家因为嫌麻烦。就不卖了怎么办?”
彭大川嗤笑一声:“老杨,先不说你拿不拿的出几百上千万。就算有这么多钱,就因为这一点。你就下决心买了?不坑你,坑谁啊?”
坐在老杨身边的一位藏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老杨,做人不要太贪心,就以你这样的心态,肯定会吃亏的。”
老杨苦笑道:“道理我明白,不过真要遇到了,就这么错过了,我实在不甘心啊!”
旁边有人笑道:“得,你这家伙真是没救了,我要和你老婆打个电话,让她把你的钱袋子看紧一点。”
老杨听到这话就有些急了:“张右年,你敢打电话,我就跟你绝交!”
张右年哈哈一笑道:“为了不让你误入歧途,就算绝交我也认了。”
老杨冷笑道:“张右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一直在为那件鸟食罐怀恨在心,你这是打击报复。”
张右年说道:“老杨,你这话没意思了,如果要这么说的话,绝交就绝交!”
王之轩有些哭笑不得地说:“喂,我说你们两个,别像小孩子一样好不好,动不动就说什么绝交。”
“哼!是他先那么说的。”老杨说道。
梅志明没好气地说:“老杨,你这么说我就要说你了,难道你年纪这么大,好坏还不分啊!”
老杨苦笑道:“你不知道,我那老伴管我管的多紧,如果再让她管紧一点,我就别买东西了。”
梅志明摆了摆手:“行了,你家那点陈谷子烂芝麻的事谁想听?反正道理你也明白,怎么做,就靠你自己了。”
老杨长叹了口气,以他对瓷器的热爱,是真的想要得到一件清三代的精品之作,遇到机会也很难放弃。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花了大价钱,买到一件赝品,那他死了的心都有。
这时,孟子涛开口道:“其实,刚才那件梅瓶还是有一个破绽的。”
“什么破绽?”大家的注意力又转了过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梅瓶的包浆?”孟子涛问道。
“对,包浆不对!”不少人微微一怔,恍然大悟。
要知道,那件梅瓶口沿处还有一些陈旧的擦伤,虽然看起来并不像年代很久远的样子,但至少不是这一两年搞出来的。
那么,梅瓶上包浆的表现,或多或少就有那么一点问题了,虽说不能肯定地说,凭这包浆就一定是赝品,但至少能够引起警惕之心。
彭大川说道:“包浆应该不是问题吧,毕竟还有不少贡品一直放着都没有打开,例如故宫的多穆壶,烧好以后,放在箱子里面就没拿出来,哪来的使用痕迹?那东西的光泽还跟新的一样。”
孟子涛说道:“你说的对,但那类东西又有几件流传到了民间?就算有,其中的精品又能有多少?如果看到包浆不对,长个心眼也是正常的吧?”
对孟子涛的话,大家连连点头表示认可。
“小孟,你这次带来的梅瓶,很有意义,我们协会举办交流会的目的,就是通过这种形式,想让大家能够共同成长进步。希望小孟以后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说完,梅志明就笑着带头鼓起掌来。
热烈的掌声中,孟子涛连忙站起身来,受宠若惊地向大家谦逊地说了几句,最后说道:“不管怎么说,我愿意为咱们陵市的古玩界添砖加瓦!”
掌声落下,见时间已经不早,大家就开始交流会的正式步骤。
大家先是请几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从大家带来的藏品之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物件,接着就摆到台上,让大家一一点评,畅所欲言。
古玩界之中不缺尔虞我诈,在座的不少人,相互之间也有死对头,交流会却可以让大家暂时消除了彼此之间的不和,只在学术领域争锋。
这种氛围,正是孟子涛喜欢的,同时,他也理解了,为什么协会成员,除非有脱不开身的事情,哪怕离得再远,也会回来参加交流会。
一天的交流会结束,孟子涛请王之轩他们几位相熟的朋友吃晚饭,席间气氛相当热闹。
程启恒笑着问道:“子涛,你那件梅瓶是怎么得来的?”
孟子涛笑道:“怎么说呢,我是从骗子手里买下来的。”
程启恒一怔,惊道:“啊?怎么回事,快说说!”
孟子涛说道:“其实事情也简单,那家伙并不是头一次去我店里,第一次,他带去了一件生坑,我当时担心有问题,就没买,被老牛那家伙捡了一个便宜……”
孟子涛说的那人,正是前一阵子,上门来推销出土龙泉窑的那位西部口音的中年男子。(132章)
三天前的上午,老牛又带着这人来孟子涛的店里,当时孟子涛就猜到,这人肯定又是向老牛推销东西了,说不定就是一件高仿或者赝品。
不过,那人完全打错了算盘,老牛这人完全是看到糖衣炮弹,把糖衣吃了,炮弹打回去的主。他在古玩界混了这么多年,行行色色的人见的太多了,对自己有很清晰的认识,想让他上当受骗,不说没可能,但肯定不容易。
这回,正是因为那人带了一件老牛琢磨不透的东西过来,老牛觉得自己搞不定,就把他带到孟子涛这。
孟子涛一开始也被这件东西给唬住了,然而他有异能这个鉴定神器,无论什么“妖魔鬼怪”都能现形。
虽然知道了结果,但这件梅瓶做的实在太逼真了,孟子涛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一丝破绽,于是就动了把梅瓶买下来,当作“教材”的念头。
之后,孟子涛就说了几个似是而非的理由,在老牛的配合之下,一番尔虞我诈,讨价还价,就以五万块买了下来。
当然,为了不让老牛乱想,孟子涛在做了鉴定之后,也把报告给老牛看了。
这让老牛惊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他一开始,确实有砸锅卖铁,想买下梅瓶的想法,幸亏没有这么做,不然的话,就只能等着破产了。
听了孟子涛的讲述,大家纷纷感慨,如果是他们遇到这种事情,说不定已经着了道了。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案例,知道在遇到这种精品之作的时候,要更加的小心谨慎。(未完待续。)
ps: 感谢“龙观居士”“傳説仲de亾”投的月票!
今天有事,剩下一章可能要晚一点。
第一百六十六章 开始之前
第二天,对陵市古玩协会的人来说,今天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大多数古玩协会的成员,都会呼朋唤友一同前来参加拍卖会,就算不参与,看下热闹也不错。
说起来,今天的拍卖会,并不要求一定是陵市古玩协会的成员,但必须要由协会的成员为其背书,并且,第一位成员最多也只能给两个背书,并且不能带外国人士进来,拍品的品行方面也不能太差。
如果违反这两条,并且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古玩协会会直接把违反纪律的人开除。
拍卖会还是在清风茶楼举行,六点刚过,大军就带着孟子涛驱车来到茶楼,之所以来得这么早,是由于孟子涛需要把参加拍卖会的拍品,提前拿过来做个鉴定。
鉴定的过程比较简单,只要不是一眼假,或者有明显的破绽就可以了。
但话又说回来了,请来鉴定的专家,都是陵市有名有姓的人物,除非一些以假乱真的高仿,一般情况下,基本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再加上,这又是古玩协会组织的拍卖会,一般大家也不太会带赝品或者仿品过来拍卖,不然丢了自己的脸,也丢了整个陵市古玩界的脸面。
所以,拍卖会上的拍品,除了少部分无意或者有意的高仿之外,大部分都是真品。
正因为这样,对陵市以及周边的城市来说,这一年一度的拍卖会,就好像一场小型的盛宴。
不过。对孟子涛来说,他今天除了希望自己带来的藏品能有一个满意的成交价之外。就是抱着来看热闹的目的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昨天表现的实在太亮眼了。可谓是出尽了风头,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怎么可能不注意他的一言一行?
正因为这样,他就算看上了一件拍品,也不能轻易开口,不然搞不好会引起一阵争夺。
好在孟子涛现在朋友不少,如果真看中了一件拍品,可以请朋友帮忙代拍,对他来说。到也没多少烦恼。
孟子涛和大军一起,把他带来的东西拿到鉴定处,当即就让那些负责鉴定的专家表情一愣,实在是孟子涛和别人相比,带来的东西太多了。
“我说小孟,你是准备把今天当成是你的专场拍卖会啊。”
等孟子涛把一件件东西,分门别类地放到负责鉴定的专家面前,负责鉴定瓷器的梅志明,就笑着打趣了一句。
孟子涛笑道:“梅老。您这话太夸张了,我一共才七八件东西,连开办专场的边都没有达到吧?”
昨天得了一千六百万,孟子涛手上的钱已经不那么紧张了。本来,他完全可以不带这么多东西过来拍卖,但这种一年一次的机会实在太难得。
而且其间会有不少大老板前来捧场。这样就有可能让东西拍个好价钱,孟子涛想想还是不愿意放弃这样的机会。就把自己不太舍得的藏品留了下来,其它都拿过来拍卖。
坐在旁边专门负责鉴定书画作品的吕老。笑着说道:“老梅虽然说的夸张了一些,但小孟你也别妄自菲薄,你想想你才多大年纪,现在就能有这么些不俗的藏品了,我相信你早晚能够像一些收藏大家一样,举办专场拍卖会。”
孟子涛笑道:“那我就借您的吉言了,如果晚辈真有那一天,一定邀请您老参加。”
吕老哈哈一笑:“那我就等着了……”
说说笑笑间,孟子涛的八件藏品都通过了鉴定,随即签订了各种协议,并且由孟子涛和专家等签了字,工作人员这才把孟子涛带来的拍品,拿到临时准备的展厅。
孟子涛和梅志明他们打了声招呼,就带着大军前往展厅。
别看孟子涛来得算早了,一些人比他来的更早,而且展厅里也已经有了三十多岁的拍品,加上他的,已经有四十多件了。
孟子涛看到几位熟人,就上前打了招呼,说了几句客气话后,就开始自顾自地鉴赏了起来。
已经拿来的拍品,大部分都是比较一般的东西,只有少数几件,属于精品,至于珍品,也就孟子涛带来的那几件中的两三件算是。
因此,当孟子涛拿来的几件藏品,被工作人员摆放好了之后,许多人都一拥而上,争相鉴赏。有两个平时不对付的,甚至因为位置的关系,吵了起来,直到工作人员出面调解,才停了下来。
孟子涛对此有些无语,不过,这和他可没关系,回头看了几眼,就又转回了注意力。
把三十多件东西看完,这些拍品确实像孟子涛先前得知的那样,绝大部分都是真品,有问题的只有两件,其中一件还不能说有问题,因为那是修补瓷。
在这个过程中,又有不少拍品和人陆续前来,其中就包括程启恒小两口。
看到孟子涛一早就过来了,程启恒带着王梦晗连忙凑了过去,问道:“子涛,有没有什么发现?”
“你刚才从门口走过来,自己难道就没有发现?”孟子涛笑着反问了一句。
程启恒笑道:“我是看上了几件,不过暂时还不知道是真是假,所以过来问问你。”
孟子涛问道:“哪几件?”
程启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