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宝生涯-第4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没有这么巧啊!”孟子涛心里犯起了嘀咕,难道彭路超的朋友就是这个人?

    后来经过介绍,孟子涛才知道自己想多了,广告公司的老总和彭路超的朋友也是朋友关系,他正好来做客。

    广告公司的老总叫徐宣,孟子涛跟他握了握手,心想,“正好”两个字应该打一个引号吧,他可不太相信,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接着,彭路超的朋友林文潜也出现了,模样温文尔雅,很有气质,很像是一天到晚从事艺术品工作的。

    大家寒暄了片刻,便谈起了正事。

    林文潜笑呵呵地说:“孟馆长,咱们先去看看我的藏品,看看最终能得多少名,如果达不到孟馆长的要求,那就一要休提了。”

    孟子涛很喜欢这么爽快的人,他跟着林文潜来到他的收藏室。

    林文潜的藏品,大部分都是书画作品,只有小部分是其他种类,这里的分类很科学,也很有层次感,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

    孟子涛打量着橱窗里的藏品,不时发出惊叹,这里的每一件藏品,都是精品之作,很有吸引力,哪怕有问题的藏品,看起来也都可圈可点。

    很快,孟子涛走到那幅疑似有问题的画作前。

    这幅画主要表现水仙和牡丹两种花卉,取阶梯状布局,层层推远,豪宕逼人,气魄高浑。水仙是吴昌硕画中的常见题材,多作双勾叶、圈圈花,此幅也不例外,难得的是虽然繁密一片,却笔笔交代清晰、层次分明。

    要不是得了提醒,这幅画给孟子涛的第一印象,肯定和仿作无关,但既然得了提醒,再鉴赏这幅画,他就能发现一些有问题的地方了,特别是钱松园说的地方,特征十分明显。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又有任务

    一个多小时后,等孟子涛把林文潜收藏室内的藏品都鉴赏过了,林文潜向他请教藏品的真伪。

    “孟老师,您直说就行了,我也不奢望我的藏品没有一点问题。”

    既然林文潜这么说,孟子涛说话也没有太过委婉,谈到吴昌硕的《春意图》时,林文潜显得有些惊讶。

    “啊!孟老师,您是说我这幅画有问题,是仿作?”

    孟子涛摆摆手:“也不能说它是仿作,准确的说,这是一幅有问题的真迹。”

    “什么意思?”林文潜有些不太明白。

    孟子涛说:“林老师,你听说过揭画儿吗?”

    林文潜恍然大悟,他对书画这行的作伪方法也很了解,明白孟子涛说的是夹宣揭层作伪这种方法,高明的装裱师将其揭开,一分为二,画色往往已经渗透到了下层。如果墨色稍淡也可以添色还原,重新装裱。

    “孟馆长,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那我这幅作品是第一层,还是第二层?”林文潜虽然有所猜测,但还是想从孟子涛嘴里得到确认。

    “不出意外应该是第二层。”孟子涛解释了原因,其实很简单,如果是第一层,也不会有那些明显的差别了。

    听了孟子涛的解释,林文潜多少有些感叹,这么多年,他一直在研究仿作,自认为已经不输于国内知名专家了,没想到还是着了道。

    孟子涛和彭路超宽慰了他几句。

    正在这个时候,徐宣的手机响了,他起身向大家道歉,随即走到门外接起了电话。

    “唐家定,不是让你别打我的电话吗!”徐宣虽然尽可能的降低了声音,但还是可以听出他的愤怒。

    “宣子,我这也是没办法,走投无路才给你打电话的。我现在手上没钱了,你快打点钱给我。”

    “你这人怎么回事,走的时候就已经打给你两万块钱了,这才几天啊,怎么钱又没了!”

    “我也要打点啊,否则我一个大活人,怎么可能跑得过警察的追捕?说实话,钱我还自己贴了一些。”

    “麻痹的,是你自己犯的事,现在到成了我的不是了?”徐宣忍不住骂不起了娘。

    “对不住,是我口不择言,不过你从我这搞了不少好处,这是事实吧?好了,这事咱们就别说了,你快打钱给我,否则我没钱用,可就麻烦啦。”

    “你……”徐宣很想把电话挂了,但最终他还是忍住了心头气,问道:“你要多少钱?”

    “十万。”

    “什么!”徐宣声音提高了不止一倍,等他反应过来,往四周看了看,见没人注意自己,他又压低了声音说:“开口就要十万?你怎么不去抢啊!”

    “宣子,十万确实有点多,不过现在不正好是关键时刻嘛,如果没这么多钱,我早晚得被孟子涛抓住。”

    “你还知道你惹的是孟子涛啊!”徐宣气不打一处来,他很想说,孟子涛就在里面,不过还是忍住了,要是说了,今后唐家定被抓到,不敢找孟子涛,但肯定会来找他的麻烦。

    “我真没想到这么一个年轻人,能耐这么大,你怎么也不知道事先提醒我一下?”

    “那你怎么不知道事先跟我说?”

    “呃……这话就别说了,你现在快给我打钱吧。”

    “为什么要十万?”

    “你听没听说过一个叫猛爷的人?”

    “没听说过,这人是谁?”

    “你没听说过就算了,我这么跟你说吧,猛爷的能量很大,警察抓了他好几年了,他还在外面逍遥。”

    “你的意思是说,你用十万块钱,让猛爷保你不被抓到?”

    “用钱多俗啊,我是花十万块钱买一件古董,再送给猛爷。事情就这样,你快把钱打给我,我马上带着东西去找猛爷。”

    “你不会被人骗了吧?”徐宣皱着眉头说。

    “这世界只有我骗人,还没有人敢骗我呢!”电话那头唐家定笑了起来:“宣子,打不打钱你说句话,这钱算我欠你的。”

    “算了,钱我打给你,但咱们说好了,这是最后一次,今后你别想再从我这里要钱了。”

    “没问题!”唐家定一口答应下来……

    收起手机,徐宣想了想,用另外一部手机给一位朋友打了电话,让他给唐家定转十万块钱,反正只要查不到他的头上就行了。

    回到房间,徐宣又跟大家道了歉,他看到孟子涛向自己微笑示意,看似一切正常,但他总觉得这个笑容好像不太正常。

    跟林文潜商量好合作展览的事情,孟子涛婉拒了留下来吃饭的邀请,独自一人告辞回去了。

    从小区出来,孟子涛先发了一条短信,之后给三号部门的同事打了电话,询问猛爷那边的情况。

    事实上,自从上回得知猛爷在香江有妻儿之后,对猛爷的调查一直有序进行着,他的行踪也尽在掌握,如果还能跑掉,那就见了鬼了。只不过这段时间,猛爷一直没有经手太贵重的东西,所以想要等等再抓。

    令孟子涛没想到的是,居然还通过猛爷钓了一条鱼,也算是意外之喜了。至于,他能够听到徐宣打电话的声音,原因也很简单,在他看到徐宣就有了主意,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在徐宣身上按了一个微型窃听器。

    孟子涛有些好奇,唐家定到底想买什么送给猛爷,猛爷可不是那么容易“喂饱”的。

    这事孟子涛其实也不太在意,反正要不了多久,应该就能抓到唐家定,到时就知道是什么玩意了。

    …………

    孟子涛回去之后没多久,师傅郑安志打电话,让他去一趟。

    孟子涛去了师傅家,才知道原来是从埃及带回来的长生配方有了一些眉目,查出配方中的某些成分。

    郑安志叫孟子涛过来,就是让孟子涛去一趟秦岭,在那里有一株丹木,需要他去查看。

    《山海经西山经》:“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食之不。”

    郑安志说的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丹木,但这种植物已经绝迹了,这回还是三号部门一位成员追查盗墓团伙,偶然之间注意到的,不过对方也不能肯定到底是不是丹木,只是觉得很像。

    孟子涛这回的任务就是去辨别真假,如果确实是传说中的丹木,必须要保护起来。

    既然有紧急任务,孟子涛只能尽快出发了,安排好事情,他坐了第二天的飞机,前往西京,之后又坐车来到西岐。丹木正是在靠近西岐的秦岭山区发现的。

    到了西岐,孟子涛见到了当初发现丹木的同事阿鸣。

    阿鸣的姓读(kē),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王室辅弼大夫阿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阿者,亦称可者,是西周时期所设置的内宫官职,类似如今的幼儿园老师。在阿者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阿氏,读音作(kē)。

    阿鸣是个毛发旺盛的中年男子,穿着打扮比较随性,看起来就像是一位艺术家。但事实上,他跟艺术家半点关系都搭不上,嘴里经常说些粗鄙之语,和他的形象完全不同。

    虽然阿鸣说起话来不怎么讨喜,不过他的性格确实比较豪爽,有什么说什么,性格比较外向,这种人还是比较好打交道的。

    由于到西岐已经是晚上,阿鸣得知孟子涛只是随便吃了点东西,邀请孟子涛去吃宵夜。

    阿鸣喜欢喝酒,酒量不小,身边没有朋友喝的过他,喝畅快的时候不多,碰上孟子涛,完全是千杯不醉。于是乎,阿鸣来了兴致,啤酒一杯杯地喝下肚,没一会,喝掉的啤酒了,让服务员都惊心了,连忙去把老板叫来,别喝出了事。

    老板到了之后,见两人面不改色,心不跳,暗中乍舌不已,不过,他认识阿鸣,也知道他的酒量很大,也就见怪不怪了。

    “老板,一起喝一杯再走。”阿鸣是这里的老顾客,见到老板拉着他就要喝一杯。

    老板也很豪气,直接对着瓶吹,一会功夫,一瓶啤酒就下肚了。阿鸣笑着给他鼓掌。

    “鸣哥,你这位朋友看着有些面熟啊。”老板把心里的疑问问了出来。

    “这位是孟老师,你应该是在电视上见过他吧。”阿鸣笑着说。

    提到电视,老板马上就反应过来,惊喜道:“我说怎么这么熟悉,原来是孟老师,我是您的粉丝啊!”

    说话间,他向孟子涛伸出双手,孟子涛也伸出手跟他握了握。

    阿鸣笑话他:“得了吧,你又不玩古玩!”

    “我是不玩,但我老婆玩啊。”老板说的理所应当:“孟老师,难得您光顾我们小店,我敬您一杯!”

    说是一杯,其实也吹了一瓶。喝完之后,他笑着说:“孟老师,您能否帮我老婆签个名啊。”

    孟子涛笑着答应了,拿了笔和纸,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老板心满意足地告辞了,孟子涛和阿鸣继续喝酒,没一会,服务员又来上菜,说是老板点的,而且今天他请客。

    现在如今,孟子涛一个签名都能值不少钱,更别说其他了,老板请客,两人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让服务员带声感谢。

    阿鸣今天喝得高兴,要不是明天还有事情,否则一定不醉不归,但就算这样,也已经有些小醉了,反观孟子涛,来时怎么样,走的时候还是怎么样,阿鸣竖起拇指说了两字:“佩服!”

    走出包间,孟子涛看到老板带着一位和他年纪相仿,而且长着一张夫妻脸的妇女,不用猜就知道是谁。

    “孟老师,这是我妻子,江晓霞。”老板为孟子涛做着介绍。

    江晓霞看到孟子涛非常激动,握手的时候,手心都出了一把汗,说话一开始也有些磕磕巴巴,但马上就利索了。

    双方寒暄了一会,江晓霞说道:“孟老师,今天过来只为见您一面,就不耽误您休息了。”

    “不用客气。”

    客气了一下,孟子涛和阿鸣就告辞回酒店了。

    饭店离酒店不远,走路也不过十分钟左右的路程,俩人没有打车,走着回去。

    一路上,他们边走边聊,走了七八分钟,孟子涛停下脚步,回过头,看向一位长得像瘦竹竿的男子,说道:“朋友,跟了我们一路了,不知有何贵干?”

    阿鸣闻言,立刻警醒了,回头一看,还是个熟人:“燕小二,你偷偷摸摸地跟着我们干嘛!”

    燕小三满脸堆笑:“鸣哥,我有笔生意想跟您和孟老师谈。”

    阿鸣讥笑道:“是不是又是从哪个‘大墓’里挖出来的东西?”

    他跟燕小三接触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每次都是燕小三拿出一些所谓的‘大墓’出土的东西,这些东西假是不假,但都是些歪瓜裂枣,根本没有多少研究和收藏价值。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家伙从哪里捡来的。

    几次三番下来,阿鸣知道燕小三不太靠谱,要不是阿鸣不想打草惊蛇,早就把他给抓起来,问个一清二楚了。

    不过,阿鸣到也从燕小三身上弄来了一些好处,比如说丹木的地址,就是阿鸣从燕小三身上得知了盗墓团伙的线索,在追踪时遇到的。

    “没有没有,我对天发誓,这回一定都是好东西,如果不是,我就是这个!”燕小三比了一个乌龟爬的手势。

    “得了吧,你每回都是这么说的。”阿鸣对燕小三的发誓不屑一顾。

    “真的,我不骗你们!”燕小三环顾四周,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咱们要不还是换个地方吧,我手在的东西真的不方便在这里拿出来。”

    “跟我们走吧。”孟子涛开口了。

    走进自己的房间,孟子涛让燕小三把东西拿出来。

    燕小三小心翼翼地把东西拿了出来,孟子涛看过之后,眉头一皱:“你说这是生坑?”

    燕小三呵呵笑道:“我可没说这是生坑,不过肯定是好东西,您看看这雕刻的细节,再有这包浆,肯定不是凡品。”

    孟子涛冷笑道:“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

    燕小三注意到孟子涛的表情,有些语塞:“呃……反正是好东西,不骗你们!”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小道观

    孟子涛呵呵一笑:“再问你一句,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燕小三轻咳了一声:“咳咳!这是古代祭天地时候用的。”

    孟子涛不再跟他打哑谜,说:“这东西叫手炉。”

    “手炉?”燕小三有些狐疑地看了一眼桌上的东西。

    孟子涛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这个东西,应该是你从道观拿出来的吧。”

    燕小三立刻跳脚道:“你可别血口喷人啊!”

    “叫什么叫!”阿鸣狠狠地瞪了燕小三一眼:“有没有血口喷人,你自己心里没点数!要不要我现在打电话让警察过来?”

    “鸣哥,你这是想仗势欺人?”燕小三语气立刻弱了不少。

    孟子涛对着阿鸣摆了摆手:“知道我为什么能猜到东西的来历吗?这种手炉,又称持炉,是道士行斋醮法事时手持的手柄的香炉。”

    据《道书援书契》称:“古者灌献之礼圭瓒,瓒之形如盘,柄象圭,盛酒其中,执瓒则不执圭。”今天的道士执手炉则不执简,即渊源于此。道教仪式有上炉香科仪,法师执手炉燃香,以行祭仪。

    燕小三带来的手炉雕工精细风雅,炉身呈莲花状,并雕刻有龙形衔炉样式,表面有淡淡的香的味道,说明它不久之前还使用过。

    手炉其实也是一种法器,一般不会出现完好的情况下,被丢弃的情况,燕小三拿出来的手炉,是怎么得来的,无疑很清楚了。

    阿鸣表情严厉地质问道:“燕小三,老实交待,这东西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东西的来历是清白……”

    阿鸣打断了燕小三的话:“我告诉你,别给我打马虎眼,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燕小三一脸不满地说:“鸣哥,你这样不好吧,明明我一不偷,二不抢,怎么就一定要逼我呢!”

    “叫警察来吧。”孟子涛看得出燕小三很心虚,手炉是偷的可能性估计有九成。

    燕小三一见孟子涛说要报警,嘴里虽然为自己辩解,但行动却很实诚,想要带着东西走人。

    孟子涛可不会让他走人,直接把人扣了下来。

    燕小三在孟子涛手中跟一只鸡没多少差别,他见自己跑不了,又开始扮可怜,什么上有老下有小,涕泪直流,要不是孟子涛知道这家伙是什么样的人,还真会泛起同情心。

    但现在嘛,燕小三的样子,只会让孟子涛更觉得他恶心,更加不会放过他了。

    之后,孟子涛采取了一些措施,不过几秒钟的时间,燕小三就倒豆子一般,把事情手炉的严厉说了出来。

    就像孟子涛猜的那样,手炉确实是燕小三从一家道观里偷出来的。

    那家道观在通往丹木的途中,阿鸣也有些了解,道观里只有三个人,他们都是虔诚的道士,虽然生活比较清苦,但如果遇到游客遇到困难,他们还是能帮则帮。事实上,他们有机会让道观的香火钱更多,却并没有这么做,说是不想让物质把精神腐朽。

    阿鸣对那三位道士还是挺佩服的,没想到燕小三居然去那里偷东西,气得他狠狠地把燕小三揍了一顿,打的燕小三哭爹喊娘。

    把燕小三交给警察,并搞清楚了事情的经过。

    手炉对道观来说比较珍贵,但除非有特殊需求,价值也不会很高,燕小三就算被判罪,也不会在牢里待多久,不过,阿鸣已经琢磨着,等燕小三出来,就给他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

    手炉被留了下来,明天孟子涛和阿鸣一起送回去,这个意见是阿鸣提出来的,他告诉孟子涛,道观之中,听说收藏有一幅黄公望的真迹,说不定可以借此机会,欣赏一二。

    事实上,道观里面有黄公望的书法也很正常,黄公望中年当过中台察院椽吏,后皈依“全真教”,成了著名的全真派道士,曾住持万寿宫,提点开元宫。后往来松江、杭城等地,卖卜为生。《道藏》收入金月岩编、黄公望传《纸舟先生全真直指》一卷、《抱一函三秘诀》一卷,阐述全真派内丹原理和功法。

    凭借孟子涛他们的身份,阿鸣的这个提议并没有人反对。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后,俩人做好了准备,便出发去寻找丹木,他们先乘坐汽车,不过汽车只能通过三分之一的路程,接下来的路,全靠走路了。

    在阿鸣的带领下,孟子涛来到那座道观。

    道观确实很小,看起来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充满了沧桑感,不过此地风景秀丽,两相结合,别有一番韵味。

    阿鸣上前敲了敲门,很快就有一位中年道长出来开了门,面带笑容道:“两位贵客请里面请。”

    孟子涛和阿鸣面面相觑,因为道观没有电话,他们事前没有通知,怎么对方好像一副知情人的样子?

    “徐观主,不知你说的‘贵客’是什么意思?”阿鸣不禁问了起来。

    徐观主哈哈一笑:“请两位进来再说。”

    徐观主不是歹人,俩人虽然心中好奇,还是没有多问,跟着徐观主进入观中。

    一行人来到会客室,就见已经有一老一少两位道士在房间里等着他们了。

    这两位分别是观主的师兄和师弟,他们三个都姓徐,当初都是孤儿,由老观主收养,在道观长大,对道观的感情很深。

    徐观主的师兄看起来已经有六十多岁了,不过听介绍才知道,他已经快八十岁了,而小师弟才刚刚二十岁。

    据徐观主后来介绍,小师弟被收养的时候才一岁多一点,一直到十八岁那年,老观主才去世,再想想徐观主师兄的年纪,老观主去世的时候应该有一百多岁了吧,还真是长寿。

    入坐之后,大家寒暄了几句,俩人问起了观主刚才那句话的意思。

    徐观主笑道:“我们观里前天失窃了一把手炉,说来惭愧,发现的时候我非常紧张,担心在观里传了好上百年的手炉在我手中被偷。本来我打算报警,没想到师兄却摇了摇头,告诉我今天会有贵客上门,没想到被他一语中的。”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茶树

    “道长好本事。”孟子涛和阿鸣纷纷称赞。

    老道长微微一笑,摆了摆手:“不过小道而已。”

    这时,孟子涛把手炉拿了出来,放到徐观主面前:“观主,请看看有没有问题。”

    徐观主拿起手炉看了看,笑道:“没有问题,感谢孟居士帮忙找回。”

    “不客气。”孟子涛微笑着摆了摆手,并把昨天的事情讲了一遍。

    徐观主长叹一声:“哎,这燕小三我们都认识,是我师傅一位朋友家的晚辈,原本我就见他不学无术,也劝他几回改回来,只是江山易改性难移,现在他还是改不了自身的惰性啊!”

    阿鸣说:“那小子就不是好东西,一天到晚总想着不劳而获,以前还经常赌钱,老婆都差点被他输了,就因为这件事,他老婆后来就跟他离婚了。所以说,这种人劝也是白劝,他如果会听,事情就根本不可能到现在这地步。”

    徐观主师兄弟三人全都一愣,他们还是头一次听说此事。

    半响,徐观主摇头一叹:“是我识人不明啊!”

    阿鸣说:“观主你毕竟是修道之人,一直在山上修行,没有听说过他的事情也很正常,而且那小子也挺善于伪装自己,很会骗人。”

    徐观主坦言道:“我师傅以前告诉我,不经历世事,怎能看透世事?而我却总想着在山上清净,现在固然是清净了,但看不破人心,又如何得道呢?”

    老道长开口道:“师弟,不要由一个极端走进另一个极端,万物皆法,万法皆自然,入世悟道没有问题,悟自然得道也不无不可。”

    “谢师兄指点。”徐观主向老道长行了一礼。

    大家聊了片刻,徐观主的师弟起身出去,片刻后,他端了一套精致的茶具进来。

    徐观主为孟子涛和阿鸣介绍道:“这是观中后院一颗茶树上的茶叶,经过两天秘制而成,请俩位品尝。”

    徐观主的师弟以优雅的冲泡手法泡出茶汤,分别递给孟子涛和阿鸣。

    孟子涛朝杯中看去,只见此茶汤色泽清澈翠绿,仿佛碧绿的一汪春水,与徐观主招呼了一下,他轻轻端起杯子,闻其味,一股独特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深吸一口,感觉整个腹腔都清新起来。

    之后他慢慢地把茶汤分做三口品下,他只觉茶汤好似琼浆玉液一般,连他都觉得神清气爽,周身之中,更有一股鲜活之气涌出,好似得道成仙了。

    足足有五六分钟,这种意境才渐渐淡去。

    阿鸣回过神来,看着茶壶,两眼都放出光来,恨不得把茶壶抢到手中。

    徐观主呵呵一笑:“这茶虽好,但一个月只能饮用一次,每次就只能饮用一小杯,而且此茶泡过之后,必须在一分钟之内喝完,否则就不用再有效果了。”

    “观主,你这是害我啊!”阿鸣愁眉苦脸地说:“你让我今后怎么喝得下别的茶叶啊!而且这茶居然一个月只能饮一次,想想都觉得痛苦啊!”

    孟子涛连连点头,哪怕舒泽送给他的茶叶,与之相比,也是黯然失色,更别说其他了。

    徐观主摇头失笑:“当初我师傅说,就是因为此茶太好,所以才有种种限制,否则和毒。品又有什么区别呢?”

    两人一想还真是这个理,换作常人,肯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我听孟居士刚才所言,似乎对古物鉴定有所涉足?”老道长开口问道。

    “我确实是做古玩生意的。

    孟子涛行了一礼:“我之前听说,观中有一幅黄公望的作品,不知能否让我欣赏一二?”

    徐观主坦言道:“观中确实有一幅一峰道人的真迹,不过这幅作品是我观传承之宝。”

    孟子涛忙道:“观主请放心,我只求一观。”

    “可以,两位请跟我来。”徐观主带着大家来到后院。

    一走进后院,孟子涛就看到一颗年代悠久古茶树,然而,此树虽然枝叶茂盛,但在孟子涛眼中,好像快要进入暮年,已经没有多少年岁月了。

    阿鸣啧啧称赞道:“这就是观主刚才说的茶树吧,果然不同凡响,刚刚靠近,就有一股清香之气扑面而来。”

    老道长看着孟子涛说:“孟居士,不知你对此树有何见解?”

    孟子涛犹豫了一下:“不知是否是我的错觉,此树看似葱郁,但细看好似已经进入暮年。”

    徐观主一叹道:“孟居士,你说对了,这棵茶树其实当初被天雷击中过,由我师傅护理才续了一命,而且已经看不出雷击的痕迹了。然而,最近几年,此树外人觉得没问题,但像我们每天看着它的,还是能够看出它的‘精气’每天都在消耗,可能再有三五年,它就大变样了吧。”

    阿鸣看着茶树,说道:“这么神奇的茶树,如果就此死去,那也太可惜了。”

    徐观主师兄弟三人,也伤感地看着茶树。他们来到道观的时候,这棵茶树就已经在了,甚至可以说和亲人差不多。现在眼睁睁地看着它即将老去,却没有一点办法,心中充满了无力感。

    “孟居士,不知你有没有听过治疗此种情况的好办法?”老道长向孟子涛行了一礼。

    “道长,您太客气了,说实话,我也不想让此树死亡,但关于树木的治疗办法,我是真的无能为力。”

    说到这里,孟子涛顿了一顿,因为突然的气机感应之下,茶树好像和他身上的一件东西,产生了共鸣。

    他想了想,拿出随身带着的一块墨龙玉:“三位道长,不知你们见过此物吗?”

    师兄弟三人看到孟子涛拿出的墨龙玉,全都怔了神,随即徐观主声音有些颤抖地说:“这是墨龙玉?”

    “对,这是墨龙玉。”孟子涛点头道。

    “真的是墨龙玉,而且还是顶级墨龙玉!我怕不是做梦吧。”师兄弟三人看向墨龙玉的目光都有些呆滞,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对于三人的品德,孟子涛暗中称赞不已,明明墨龙玉对他们非常重要,但他们的目光之中,却没有一丝贪婪之色。

    片刻后,他们陆续回过神来,期间,孟子涛也向阿鸣解释了墨龙玉,不过他对这种怪玉并没有多少研究,没办法详细解释。

    孟子涛开口道:“徐观主,冒昧问一下,不知墨龙玉对你们的修行有什么帮助?”

    徐观主解释道:“此物主要是配合师门秘法帮助我们炼心,越纯正的墨龙玉,效果也最好。只是此物太过难得了,我师父在世的时候,千辛万苦也只找到两块,一块被他用掉了,另一块我们三个轮流着用,但在去年也已经用完了。”

    说到这里,他看着孟子涛手中的墨龙玉,非常纠结。

    孟子涛能够猜到徐观主的想法,不过他挺好奇,墨龙玉是怎么用来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