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捡宝生涯-第3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游同样也打趣道:“师弟还真够了解我的,如果你是女人的话,我肯定娶你为妻。”
俞铭笑骂了一句,接着说道:“行了,快带我们进去吧,别让师傅等急了。”
说着,他为双方做了介绍。
双方握了握手,随即走进了四合院。
这四合院外墙看起来很是老旧,但里面却别有洞天,周围被绿叶鲜花包围着,景色十分别致。
孟子涛打量四周,马上就看到了坐在院中的一位戴着眼镜的斯文老人,不用说,此人应该就是俞铭的师傅龚老了。
寒暄客套了一会,龚老请大家入座,随后在每个人的面前,放了一只小杯,五只杯子造型规整优美,胎质乳白、器薄如纸、晶莹剔透,杯身上还绘有花卉,其旁各题五言、七言唐诗佳句,末钤“赏”字篆文印。
秦游看到这几只杯子,顿时一怔,连忙把椅子往后面移了移,站起身小心地端起其中一只茶杯,把杯子翻过来,下面刻有“大清康熙年制”两行六字楷书双圈款。
再看杯壁,他顿时惊呼道:“居然是青花五彩桂花杯!”
孟子涛等人也都一怔,急忙朝秦游手中看了过去。
大家的反应之所以这么大,是因为康熙朝的花神杯近代百年时间,到目前为止(2010年),都未出现过十二只青花五彩全套原品,即使在几年后拍出一套,也只是青花而已。
为此业界内曾经在不同历史时期组成过不少“花神杯研究协会”,协会的主要成员是收藏专家和爱好者,他们收集所有历史资料、地方志以及文物档案,研究花神杯的真伪、不同时期仿制花神杯的区别,尤其是寻找遗失的花神杯,走遍了世界各地花巨资从国外购回,但直到现在大陆博物馆和私人收藏都未聚齐12只花神杯。
因此收藏界没少拿出这事说事,每次说起这事的时候,都吵得沸沸扬扬的,众说纷坛,一百个人有一百个说法,谁也拿不出一个让所有人都信服的说法,但不管怎么样,大家都知道康熙朝的青花五彩花神杯根本凑不出成套的,因为八月的桂花杯已经绝迹了,至于为何绝迹了,那就是一个谜团了。
越是这样,无疑就越是把康熙朝青花五彩花神杯价格吵得越高,吵来吵去的,到了现在,成套的康熙青花五彩花神杯已经被吵出一个天价了,但天价是天价,迄今为止,却依然没有出现过成套的,以至于,让这个天价只存在于传说之中。
在这种背景下,龚老拿出的花神杯中,居然有青花五彩桂花杯,也难怪会引起大家这么大的反应了。
秦游抬起头来,对着龚老说:“师傅,您用这么珍贵的花神杯泡茶,是不是有些暴胗天物啊?”
龚老笑呵呵地拍了拍秦游的肩膀让他坐下,一边给他冲茶一边说,“要记住,瓷器重要的不是它的价格,而是给咱们带来的美,如果一件实用瓷器只能用来观赏,那就是它的悲哀了。”
龚老这番话让孟子涛有些钦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古董收藏完全沦为了一种投机、炒作,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懂得一件古董是否值得收藏,不是因为价格,而是因为它能够带给大家心灵的冲击呢?
等大家又重新入座后,龚老已经给大家面前的杯子里都倒了茶。
孟子涛拿起杯子在手中转了一圈儿后,接着轻轻地抿了一口茶,茶香弥漫口鼻间,再配以精美的花神杯,简直就是一种人生享受。
“子涛,不知道你对这几只花神杯有什么评价?”龚老望着孟子涛笑了起来。
孟子涛看着手中的杯子说道:“我刚才喝茶的时候看了一下,这只花神杯应该不是康熙年间的吧?
“哦?为什么会这么说?”龚老笑眯眯地问道。
“康熙青花五彩主要色料有红、黄、绿、蓝、黑、紫、金等,青花五彩的工艺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罩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按图案的不同部位,根据所需填人不同的彩色,一般是3至5种,最后入彩炉低温烧成。”
孟子涛指着杯子上的图案解释着:“虽然同样用釉下青花配合釉上彩料,但在斗彩中,釉下青花是构成整体装饰的决定性主色,诸多釉上彩色都是附于它,所以两者是不同的。而这些杯子在工艺上,就有问题,怎么可能是真品呢?”
龚老哈哈一笑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没想到子涛你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出处。”
“原来只是一件品,害我都不敢举起杯子喝茶。”秦游说完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茶,之后随意地把杯子放到了桌子上。
俞铭笑着说道:“你好好享受这杯茶吧,这杯子虽然不是真品,但也是十分难得的高仿,制作者的水平非常高超,这么一只杯子,也要大几千吧。”
秦游愣了愣,随即看向了师傅。
龚老笑着说:“我当初买的时候,可不止大几千哦!可惜我没有打听出这几只杯子的主人到底是谁,不然肯定会去拜访一下,问问他有没有真正的桂花杯。”
孟子涛笑着摇了摇头:“他手里可没有桂花杯。”
龚老闻言一怔:“你认识作者?”
孟子涛点了点头:“他是我的朋友,当初他一共制作了两套桂花杯,制作的时候,他穷的要死,哪有钱买得起真品。”
龚老惊讶道:“那他当初是怎么制作的,不会只看照片吧?”
孟子涛说:“这到不是,当初他也去博物馆参观过,当然,主要还是靠他自己揣摩吧。”
接着,他简单介绍了肖利凯的情况。
龚老赞叹道:“民间还真是藏龙卧虎啊,要不是今天听闻,很难想象有这样的仿瓷高手,关键他还没有把自己的手艺用在邪路上。”
孟子涛笑了笑,心道,如果他敢用在邪路上,现在应该也进去了吧。
大家闲聊了一会,龚老问起了孟子涛的来意,于是孟子涛把那枚玉璇玑拿了出来,放到孟子涛的面前。
“咦!”
龚老看到玉器的一刹那,嘴里发出了轻咦声,他拿起玉器打量,眉头时而轻皱,时而又放松,手还不时比划了一下。
片刻后,龚老抬起头来,问道:“子涛,这枚牙璧你是从哪得来的?”
孟子涛把上午的事情说了一下,秦游顿时一脸懊恼:“我也听到消息了,但一直没有抽出时间,早知道这样,我怎么也得去一趟啊。”
龚老看了他一眼:“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没想明白么?事上那么多珍贵古玩,难道你还得每件都上手啊?”
秦游嘿嘿一笑道:“这不是因为觉得没抓住机会,心里有些懊恼吗?”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记住这句话。”
龚老摇了摇头,接着对孟子涛说道:“子涛,你师傅应该也跟说过牙璧的作用吧,他是什么判断?”
孟子涛说道:“我师傅判断它是一种祭祀的礼器。”
根据众多古籍,诗词等的记载,现在有关玉璇玑(牙璧)用途的线索非常多。有人认为玉璇玑就是我国最早的天文仪器,即观测星象用的工具。有的则认为是天文仪器上的部件。而今天的不少天文学者却对此说法提出完全否定的论据,还有学者认为玉璇玑是机械器材上的齿轮或者古代的兵器,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他是祭祀的法器,种种说法不一而足。
龚老笑着说:“英雄所见略同啊!我也认为这是一种礼器,而且从你这枚牙璧更能证实这一点。”
“还要向您请教。”
龚老侃侃而谈道:“我现在还没有找到牙璧是从何时完成从实用工具到礼器的转变的证据,但是这种转变我认为应不晚于龙山文化的后期。当牙璧中间的穿孔越来越大,而刀刃逐渐消失时,它作为礼器的特征就越来越明显。”
“如同牙璋一样,最初出现在鲁东半岛的沿海,突然之间,距今4300年前,牙璧开始出现在三秦的神木石峁遗址。在神木,既出土了龙山文化的牙璧,这与鲁东半岛出土的牙璧几乎完全相同,而后,在神木又出土了夏代早期的牙璧,这种牙璧开始有了夏代牙璧特有的驵牙饰……随着时间的推移,牙璧的形状变化越来越明显,我认为玉、玉璜等等器形,都来源于此。”
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蛟精
孟子涛很赞同龚老对玉璇玑的分析,认为它是礼器的可能性比较大,然而,对于自己的这枚玉璇玑,他认为其中的含义不一般,总感觉这枚玉璇玑不太简单,正因为这样,他才过来请教龚老。
只不过,龚老对玉璇玑的分析很精彩,然而,却并没有回答他心中的疑问,这令他稍稍感觉有些失望。
龚老的兴致很高,一下午的时间,一直在讲述自己多年对高古玉的研究成果,这些知识无疑是相当宝贵的,即使孟子涛都感到受益匪浅,更别说其他人了。
晚上,龚龙又非常热情地请大家留下来吃晚饭,大家盛情难却,也只好同意。
饭后,孟子涛等人告辞回去,秦游说他没有开车过来,一起上了俞铭的车。
“孟老师,能不能再把你那枚玉璇玑给我看看?”秦游笑着问道。
孟子涛拿出玉璇玑递给了他:“你以前见过吗?”
秦游翻看了玉璇玑,这才说道:“对,我以前还真见过这玩意。”
前面开车的俞铭接过话道:“让我猜一下,是不是在老蛟精那里看到的?”
秦游有些诧异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俞铭呵呵一笑:“我猜的,也只有老蛟精,你才不敢在师傅那提起吧。”
老蛟精是一个古玩贩子,因为名字里有个蛟字,而且为人精明,就起了这个外号。他这人路子野,而且只要赚钱的东西,什么都敢接,当初龚老家失了窃,有几样东西就是被他收去的。
龚老得知了东西在老蛟精那,想要去把失物收回来,但一转眼的功夫,老蛟精就把东西给处理了。
为此,龚老十分生气,还动用了关系让老蛟精吃了一些苦头,这之后,老蛟精到也吃一堑长一智,做事不敢在明目张胆了,但他和龚老之间也结了怨,在龚老面前提他的名字,完全是自讨苦吃。
说起来,也不知怎么回事,秦游和老蛟精的关系到还不错,但这事肯定是不能告诉龚老的,不然秦游不死也得被扒层皮。
秦游对孟子涛说:“孟老师,不瞒你说,这枚玉璇玑我先前确实在老蛟精那看到过,也确实是被那柏东买去的。你是不是想打听它的来历?”
孟子涛点点头:“不知秦先生方不方便为我引荐一下?”
“这是小事而已。”秦游笑着摆了摆手,接着问道:“孟老师,我有件事情想要麻烦您一下。”
“什么事情?”孟子涛问道。
秦游说:“我想请你帮我介绍一下你的那位制作高仿瓷的朋友。”
孟子涛问道:“你是想请他仿制瓷器?”
“是的。”秦游又问:“不知方不方便?”
孟子涛考虑了一下,直言道:“秦先生,实话告诉你,我和我的朋友一起开设了一家瓷器研究中心,所以如果方便的话,能否说一下你要仿制瓷器的用途?”
“这个……”秦游犹豫了一会,迟疑道:“孟老师,能不能容我想想?”
“当然没问题。”孟子涛微微一笑,心里已经认定,秦游想要仿制瓷器的用途肯定不正常,如果没有一个令他信服的理由,这事肯定不会答应。
把孟子涛和孟宏昌送到酒店,秦游约好明天一起去见老蛟精,就跟着俞铭一起回去了。
俞铭边开车边说道:“师兄,我记得你也认识高仿专家吧,为什么还要让别人帮忙?”
秦游一脸郁闷地说:“你以为我想把这种机密事交给别人帮忙吗?”
“怎么了?”
“哎,被人摆了一道!”
秦游苦笑着说:“你也知道,我平时制作高仿都落的我公司的款,只有给武明善的东西,偶尔夹了一件高仿……”
听到这,俞铭立马打断了他的话:“你是疯了还是怎么,居然在他的货里搞鬼。”
秦游有些讪讪地说:“我这不是心里不舒服嘛,咱千辛万苦搞来的宝贝卖给他必定压个一两成价,但他卖给老外却至少加一倍。”
俞铭怒道:“无论他卖多少,那是他的本事,你觉得不合算,你可以不卖啊!明知道他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你还搞鬼,是不是不想活了!”
秦游讪讪地说:“我确实想差了,这不就吃到教训了,先前一批货中,我夹了一件乾隆时期的御制掐丝珐琅宝相莲纹扁壶,我用了高仿,本来武明善也没看出来,结果张强那孙子居然搞事,把事情给捅了出来,于是我就倒霉了!”
“张强怎么会捅出这事的?”俞铭皱着眉头问道。
“他因为佣金的事情跟我吵了一架,觉得我亏待了他。”
秦游长叹一声:“哎,也是我做事不密,这事被他知道了,就摆了我一道!”
“你呀!”
俞铭摇了摇头:“武明善让你做什么了?”
秦游愁眉不展地说:“他让我找到一件多穆壶,而且还必须是金胎掐丝制作的,这可要了我的老命了!”
“多穆”原意为盛酥油的桶。其口沿加僧帽状边,又添把和嘴,遂成为壶。多穆壶为藏人拌、盛酥油茶的器皿。由于清代大量册封和法事需要精美的法器和摆设配合,造办处生产了许多这类器物,同时也供清帝赐高僧之用,多穆壶更加流行。
金胎掐丝多穆壶肯定是御制精品,俞铭作为拍卖公司的征集经理,对拍卖市场十分了解,他清楚的记得,08年的时候,拍卖过一件清乾隆御制金胎掐丝开光式画“仕女花鸟”图多穆壶,成交价是五千多万rmb,两年过去了,价值肯定要上升一两成或者更多。
秦游虽然有钱,但资产也不过才这么多,更别说流动资金了,让他购买这样的多穆壶肯定够呛,更别说这么珍贵的多穆壶完全是可遇不可求的宝贝,碰都不定能碰到,更别说买了。
俞铭觉得有点说不通:“他总不见得要让你赔这么贵重的东西吧?”
秦游哭丧着脸说:“他只让我半年之内找到,到没说要让我赔给他,我也赔不起。但以他的德性,肯定会压价,压一成就是五六百万,我也吃不消啊!”
“你也是咎由自取!”俞铭没好气地说道:“不过这事你找孟老师认识的高仿专家又有什么用,他高仿的瓷器,又不是金胎掐丝。”
秦游苦笑道:“我这也算是病急乱投医吧,也想通过他的关系,看看有没有人能够帮我。”
“我看这事你还是别找他了,不然是自投罗网。”
“什么意思?”
秦游有些诧异,等他从俞铭嘴里得知孟子涛的身份后,他又苦笑起来:“看来这事只能靠我自己了!”
“我帮你打听一下吧。”到底是自己师兄,虽然做了混账事,俞铭还是能帮则帮。
翌日九点多钟,师兄弟带上孟子涛和孟宏昌弟兄俩,出发前往老蛟精现在的住所。
汽车开出了市区,最后驶进了一个村子,在一个独门独院的民居前停了下来。
路上,秦游给孟子涛解释说,老蛟精因为放弃不了一些偏门生意,为了避免打击,只得经常东躲西藏,居无定所,也只有一些他的熟人才能联系的到他。
所以秦游话里话外暗示孟子涛,如果没有必要,最好不要把老蛟精抓起来。
孟子涛暗自摇头一笑,没事的话,自己干嘛跟老蛟虫这类人过不去,至于那柏东完全是因为他太过张狂的缘故,不然就凭他的人脉当天就能出来,也不用没收那么多藏品,完全是他咎由自取。
不过,得了秦游的提醒,孟子涛心里也在反思,今后类似抓捕那柏东的命令,还是不要用他的口发布,这种事情做多了,古玩圈子中的一些人肯定会排斥自己,这样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考虑到别让老蛟精误会,孟子涛干脆给自己易了容,换了一个身份,从现在开始,他就是来算京城的阔少了。
“……”
秦游上前连敲了五记门,才有一个声音从里面传来:“谁呀?”
“老蛟精,是我。”
里面的人把门打开了一条缝隙,朝外面看了看,发现是秦游,把门打开了一些:“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秦游笑着介绍道:“这位是京城过来的王少,听说你这有好东西,想过来看一下。”
说到这,他又上前一步,小声说了一句:“是我师弟认识的大客户。”
老蛟精向孟子涛看了过去,从孟子涛的穿着和气质,显然非富即贵,他眼睛微微一亮,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上前跟孟子涛握手道:“王少,有失远迎啊!”
孟子涛淡淡一笑,有些倨傲地问:“听说你这里有些市场上难得一见的好东西?”
老蛟精哈哈一笑道:“是不是好东西,得您看了才知道,我说了不算。不过每个来我这里的客人,都没有失望而归的。”
孟子涛点了点头:“希望是这样吧。”
接下来,老蛟精带着大家进了屋,又重新把门给关上了。
一走进院子,孟子涛轻轻一嗅,感觉有一股淡淡地臭味,好像是什么东西腐烂的味道,很难闻。
“老板,你这里的环境有些不太好啊。”
老蛟精有些纳闷:“不知王少对这里有什么不满意的?”
“你有鼻炎吗,臭味闻不到?”孟子涛皱着眉头说道。
老蛟精怔了怔,马上就明白过来,他心里微微一动,笑道:“看来是我没处理干净啊!”
说话的时候,老蛟精还向秦游使了一个眼色。
多年的接触,秦游稍稍一想,就明白老蛟的打算,心里有些想笑:“站在面前的可是一尊大神,想用你那一套骗人的方法,可是行不通喽!”
不过,秦游还是照做了,说道:“我说老蛟精,你不会又搞那些玩意了吧。”
老蛟精笑了笑:“这也是没办法嘛,好东西哪能天天看到,就算遇到了,也得留给你们这些老朋友,不搞一些副业,我一家老小吃什么?”
孟子涛脸上适时地露出了疑惑的神色,老蛟精让大家跟着他,边走边说:“王少,实话跟您说,如果您不是老秦带来的,我肯定不会给你们看我这些东西了。”
一行人走到水池边,只见水池里放着几件玉器,玉器上还带着一些血污,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孟子涛手捂着鼻子,朝水池里看去,只见那几件玉器看起来都非常精美,好像散发着晶莹剔透的灵气,让人忍不住想要拿起把玩。
老蛟精也不怕血污,拿起一件玉器,用水冲了冲,对着光端详,只见赤红的玉器上面,有着丝丝的血沁,美不胜收。
老蛟精感叹道:“谁能说这是赝品!分明就是出水芙蓉,是一件顶级的工艺品啊!”
秦游看到这玉器,也忍不住有些惊叹:“啊!这工艺实在绝了,老蛟精,这是你从哪里搞来的?”
“是我朋友研究出来的技术,步骤和传统的狗玉差不多,但采用了新技术,用时也短。”老蛟精脸上露出了自得的笑容。
“什么你的朋友,这是你自己做的吧!”
孟子涛腹诽了一句,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些血玉做的确实好,而且雕工也仿到了一定的水平,一般的专家都很有可能上当受骗,当然,具体细节,他还要上手观察,只是他现在扮演的是阔少,总不能马上就上手。
老蛟精看到孟子涛好奇又嫌恶心的表情,暗自一笑,说道:“王少,您稍等一下,我帮您处理一下。”
说完,他拿起一块玉璧,用水清洗干净,接着又用干净的白布擦拭,这才交给孟子涛。
孟子涛拿过之前,还戴了手套,这才符合他的身份,随即拿起玉璧,对着亮光仔细观赏。
在阳光的照射下,玉壁闪着暗红的光,其中又有一丝丝的血线,好像在随着光线跳动,真是赏心悦目。
可惜这不是真正的血沁,而是狗玉,想到这玉壁埋在狗尸里,孟子涛心里就有些不舒服,哪怕这玉璧再美丽,都不能令他有一丝一毫的好感。
第一千二十章 金钟
老蛟精可能是感觉到了孟子涛心中的不喜,问道:“王少,如果喜欢的话,我送你一两件。”
孟子涛把玉璧还了回去,淡淡地说:“还是算了吧,这玩意我拿回去又有什么用?”
老蛟精呵呵一笑,既然孟子涛不要,他可不会勉强,这玩意值不少钱的。
随后在老蛟精的招呼下,众人慢慢地走进了屋,只见里面有些狭小,家具杂物之类的东西几乎堆满了房屋空间,有些东西上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孟子涛马上就分辨出来,这是使用化学药剂做旧的味道。
老蛟精带着大家一直走到里面的小厅,屋里的情况才有些好转,也没有刺鼻的异味了。
见老蛟精准备请大家入座,孟子涛直接说道:“不用麻烦了,直接给我看东西吧。”
“好的。”
老蛟精也没怎么犹豫,又带着大家来到里面一个房间,用钥匙打开房门之后,他顺手打开了屋里的灯光。
孟子涛顺着门口朝屋里看去,只见里面的东西摆放也有些凌乱,只是比外面好一些,而且东西五花八门,什么瓷器、玉器、青铜器等等,简直是应有尽有。
老蛟精脸上带着一丝得色,随即招呼大家走进屋里。
一进门,孟子涛就看到旁边放着的一些刀剑,其中大部分都是青铜器,表面长着红斑绿锈,一股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
秦游看到这些青铜器,表情有些古怪:“我说老蛟精,你是不是又忘记先前的教训了,怎么又收青铜器了?”
老蛟精笑道:“我又不是猪,这些青铜剑都是我从一位兵器藏家那收来的,就算要找麻烦,那也应该找那个藏家。”
“这些兵器的品质不错呀,好端端的怎么会卖掉?”秦游有些诧异。
“人这一生,谁没点难处?”老蛟精耸耸肩膀,不过具体的他并没有细说,估计是不想泄露货源吧。
孟子涛走上前,挑出一把青铜剑打量了一下,这把剑长约55厘米,两头窄中间宽,最宽处约5厘米,最窄处约2厘米,重约0。5公斤。剑体呈蓝绿色,中间有些地方呈灰黑色,刀刃比较锋利,剑身上有老虎形状的图腾。
从器形等方面来看,这应该是巴国的柳叶剑,人们一直说巴蜀地区,其实巴国和蜀国是两个地方,巴国大致在山城周边地区一带,而蜀国则指蜀都周边一带,两个地区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有些地方还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是这青铜剑就不一样,柳叶剑是巴人特有的,这种剑注重的是近身的刺杀,而不是远距离的劈杀,因此往往能在只有冷兵器的数千年前,起到一招致命的效果。
这种剑不式样,也非常符合以崇山峻岭地形为主的峡江地区,因为在许多狭窄地带,并不利于长兵器的施展,相反,适合近身搏斗的短兵器,更能在肉搏战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孟子涛检查了这些兵器,都比较出色,保存的也很完好,应该是使用比较专业的手段处理过。
“原来的主人应该对青铜兵器比较有研究啊。”孟子涛说道。
老蛟精笑着点了点头:“这到是的,这一点我也挺佩服他的。”
“这些兵器我都要了。”孟子涛突然说道。
“啊!”老蛟精闻言一怔:“您都要了?”
“你这买东西还有限制?”孟子涛淡淡地问道。
老蛟精马上换上了笑脸:“王少您误会了,我只是一时没反应过来。”
孟子涛说道:“我比较喜欢冷兵器和高古玉。”
老蛟精脸上露出恍然的神色,或许是感觉到孟子涛是个大客户,老蛟精还给了一个比较大的优惠,最终的价格两个人都还算满意。
老蛟精很开心,笑容都真诚了一些:“王少,冷兵器我这里也就只有这些,不过高古玉还有几块,我带您过去瞧瞧。”
孟子涛点点头,说道:“不是先前那样的货色吧。”
老蛟精连忙摆摆手:“那肯定不会,咱再怎么样也不至于拿那些货糊弄您,保证都是大开门的宝贝。不信您拿去给龚老看,不对让他来揍我!”
“那就好。”
孟子涛没有多言,让老蛟精前面带路,几步路的功夫就看到了老蛟精说的那些高古玉。
“咦!”孟子涛看到其中一件玉器时,心里有些讶然,还记得当初他从京城的刘佳鹏那里得到柄形玉器,而眼前这件玉器和器形和那件一枚一样,纹饰都没有任何差别,只是小了一些,不过这件玉器正是西周时期的,显然就是仿的这一件。
孟子涛拿起玉器看了一下,发现玉器表面有一层厚重的包浆,应该是一件老坑。
“老板,能不能讲一下这件玉器的来历?”孟子涛问的直截了当,这也算符合他的身份。
见老蛟精有些迟疑,孟子涛又接着说:“没别的意思,只是我家有一件相同的玉器,不过那件是明朝的仿器。”
老蛟精不知道孟子涛说的是真是假,不过孟子涛刚才很痛快地买下所有冷兵器,让他有些了一些好感,只是犹豫了一下后,他就说了出来。
孟子涛记下信息,在查看其它玉器之前,他让孟宏昌也去看看其它器物,有没有喜欢的。
除去那件柄形玉器之外,剩下还有四件高古玉,其中一对还是汉代“宜子孙”玉璧,不过孟子涛扫了一眼,就把它们放到一边,只是拿了剩下的两件玉器。
老蛟精见此情形,心里有些奇怪:“王少,这对玉璧您不要吗?”
孟子涛冷哼一声:“你还是自己收着吧。”
孟子涛这样的态度,让老蛟精愣了愣,小心翼翼地问道:“王少,您是觉得东西有问题吗?”
“这么明显的破绽你看不出来?”孟子涛冷冷地说道。
老蛟精朝玉璧看了看,回头向孟子涛拱手道:“王少,还请您指点一二。”
孟子涛看了看老蛟精,这才说道:“玉器发展从夏商周三代经秦汉到唐宋元明清,玉成了帝王、贵族垄断使用的物品。玉工们在有权势人员的驱使下,诚惶诚恐,小心碾琢,唯恐出现差错。”
“因此,他们倾尽全力通过碾琢来反映作品所饱含的神气和精神。他们在工作时十分清楚,如果出现差错,轻则被鞭笞,重则遭杀头。你觉得这种这种被生死逼出来的敬业精神,是那些制作假冒伪劣的,能够比得了的吗?”
“呃,确实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