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宝生涯-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代龙泉窑小罐。”

    “好,明代龙泉窑小罐一个!”

    拍卖师没有多做介绍,直接给出起拍价五十元的价格,在整场拍卖会来说,已经不低了。

    那个古董商,拿着罐子在台上走了几,算是做展览,但却无人响应。

    “五十元最后一次,还有没有人?”拍卖师大声说道。

    “二十元!”老肖笑嘻嘻地举了牌,他只是想要凑个热闹而已。

    那个古董商有些无奈,不过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价钱。

    “好!成交!请问这件物品的号码是多少?”

    “什么号码?”古董商有些傻眼了,他忘记参加拍卖会还要登记号码,但现在登记处忙得不可开交,哪有时间帮他登记。

    古董商急眼了,直接走到老肖面前,想要交易。但对老肖来说,他只是想要凑个热闹而已,现在搞的这么麻烦,他就不想要了。

    而这个时候,孟子涛注意到了这件小罐,它形体匀称,端庄典雅。罐的圈足较为宽厚而露胎,罐底涂挂红釉,釉下花纹精美,雕工细腻娴熟,外壁肩部云气纹舒展,下腹部菊瓣纹修长挺拔,腹中密布缠枝莲花纹。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翠淳厚,釉面有冰裂状纹片。

    以他的经验判断,这分明就是一件明代早期的龙泉窑官窑瓷器啊!

    龙泉窑是宋元时期著名的青瓷窑口。由于考古资料的欠缺,长期以来人们对龙泉窑的认识并不充分,一直认为它只是民窑。

    直到前几年,随着明永宣时期生产宫廷用瓷的龙泉窑官窑遗址的发现,学术界、收藏界始将精力和目光投注到明代龙泉窑青瓷的生产历史和工艺成就上来,并从海内外的公私收藏中甄别出属于明初官窑的龙泉窑青瓷。龙泉官窑才得以肯定。

    但现如今想要找到一件龙泉官窑可并不容易,孟子涛都没有机会遇到,没想到居然在这里遇到一个不说,还是捡漏价。

    于是,孟子涛说:“这只罐子转让给我可好?”

    “必须拍卖。”拍卖师说道。

    “那我加十块,三十。”孟子涛说。

    “起拍价是五十。”

    “那就五十块。”

    “好的。”

    “您是多少号?”拍卖师问孟子涛。

    孟子涛举起手上的牌子。

    “您呢?”拍卖师问道。

    这让古董商有些苦恼了,孟子涛灵机一动,用英语说:“000号。”

    “好。”拍卖师对着孟子涛微微一笑,赞扬他的机智。

    于是,孟子涛以五十美元的超低价格,买下了价值四五百万的一件明初龙泉官窑瓷器。

    拍卖会继续进行,在离规定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的时候,五百多件拍品居然拍的差不多了,其中还有几件是临时加进来的,不得不说拍卖师效率挺高的。

    临近尾声,孟子涛觉得应该没有自己想到的东西了,没想到,一件清乾隆粉彩螭龙纹象耳孤突然出现。

    随着这件瓷器的出现,古玩协会的会长等人也都走到了台上,纷纷表示这件瓷器是一件官窑真品。

    现场顿时沸腾了,清三代官窑瓷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不用多说,这件瓷器如果是真品,价值至少有三十万美元以上。

    于是,老肖激动地站了起来,想要上前一睹拍品的风采,不但是他,其他人也都有这样的想法。

    协会会长安排大家一个个上台鉴赏,很快就轮到了孟子涛。

    “果然如此!”孟子涛看了物主一眼,就返回了自己的坐位。

第九百六十八章 青铜冰鉴

    孟子涛坐回原位之前,去找小周打听了一下,那个卖家是谁,小周表示不认识这个人,应该不是旧金山的古董商或者收藏家。

    于是,孟子涛回到自己坐位上,问坐在他旁边的老肖:“老肖,你知不知道这个卖家是谁?”

    老肖说:“这个人是纽约聚古斋田又奇,没想到今天的拍卖会居然能够吸引到他。”

    “果然!”

    孟子涛暗道一声,看来幕后黑手的线索就在此人的身上了。这时,他见老肖的情绪颇为兴奋,便小声提醒了一句:“我建议你看看就好。”

    “你说什么?”

    老肖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半响,他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你的意思是说?”

    “就是你理解的意思。”孟子涛轻轻点了点头。

    “不会吧。”老肖有些半信半疑,说到底,还是因为孟子涛年轻,而且田又奇的聚古斋在纽约华人古玩界名气不小的缘故。

    孟子涛说道:“这行再厉害也有打眼的可能,当然,或许我也有看错的可能。”

    老肖呵呵一笑:“哪里的话,我还是挺相信的老弟的眼光的。”

    话是这么说,不过等到拍卖开始,老肖跃跃欲试的样子,心里的真实想法还是一目了然。只不过,老肖没想到,现场的竞争居然这么激烈,一些人甚至还联合起来参与竞拍,老肖虽然有钱,但面对激烈的争夺,以及孟子涛的判断,最终还是觉得不合算,放弃了。

    这件瓷器拍卖结束,整场拍卖会便到了尾声,随着最后一件拍品“尘埃落定”,大家前去交钱取货。

    一切都比较顺利,孟子涛交了钱取得了他拍到的两件瓷器,虽然数量比起老肖差远了,但光是一件瓷器赚得的钱,就比老肖一堆东西赚的都多。

    本来孟子涛还想向老肖打听一下田又奇的情况,但他要取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且他多少有些顾虑,放弃了这个打算。

    只不过,孟子涛没去找田又奇,田又奇却找上了门来。

    “先生你好,本人田又奇。”

    “你好,请问有什么事?”

    “是这么回事,我想问一下,你刚刚拍得的龙泉窑小罐有没有出手的想法?”

    孟子涛笑着微微摇了摇头:“我打算自己收藏。”

    “抱歉打扰了。”田又奇并没有多说,转身离开了,不过没走一会,他的脸色便阴沉了下来:“他怎么到美国来了?要不出门转转吧。”

    孟子涛也察觉到田又奇应该是来试探的,这让他也非常苦恼,因为这里是美国,他不可能立马就派人把田又奇抓起来审问,只能找到了足够的证据,然后以外交手段把人引渡到国内,这无疑是一件既麻烦又耗时间的事情。

    现在田又奇警觉了,那么寻找证据无疑会困难不少,而且如果被他发现自己这边在暗中查探,那就更加麻烦了。

    孟子涛考虑了一下,觉得这事自己得小心行事,调查是必须调查的,不过先盯紧了人再说,自己也不能贸然行动。原本,他打算易容去接触,现在看来也得能先放放了。

    “那就好好渡完这个蜜月吧。”

    做了决定之后,孟子涛把调查的事情先放到了一边,跟何婉奕在美国好好游玩。

    几天之后,一行三人到纽约上州的冷泉小镇游玩。

    这个小镇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的地理位置,冷泉镇位于哈德逊河岸边,靠近断头岭这个艺术家和户外活动人士的梦想之地。从19世纪就热闹至今的街道上,当地人喜欢在路边摆摊售卖各种新奇的小玩意,河畔的餐厅供应着各种美味餐点和酒水,背包客们可以在探索万哈德逊高地后在小镇上栖息,享受一下悠闲时光。

    另外,这里还有一点能够吸引孟子涛,就是它的古董店,一个小镇上有十几家年代悠久的古董店,很是能够让孟子涛提起兴致。

    说起来,美国东海岸的小镇迥异于其他城市,由于这里是早期欧洲移民落脚的地方,它们一直保持着一股独特的欧洲风味,这里的人们有自己的姿态和语言,是一种独特的味道。

    三个人来到小镇的时候正巧是周末,但即便是周末,街上还是见不到什么人,商店门口门可罗雀,不知道在样的环境里,商家是如何能够维持日常生计的。

    孟子涛走进古玩店之前,其实是抱着也许能在哪个角落,突然看见远从国内漂来的古物的期待,但最终却发现,逛过的每一家古玩店,都没有什么东方风味的稀奇之物,这无疑令孟子涛大为失望。

    不过,何婉奕和舒慧洁却没有失望,这些古董店的一些首饰令她们大感兴趣。

    比如何婉奕淘到的一条项链和一个胸针,是美国的一个首饰品牌kirks folly,的产品,这个品牌的首饰以梦幻女神著称,不过已经停产了,市面上只有它的古董首饰了,是实实在在的老货孤品,而且质感极佳,搭配衣服,能够提升何婉奕的气质,确实有一股仙气。

    因此,孟子涛虽然没有买到自己中意的东西,帮何婉奕挑到不少满意的首饰,这趟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逛了几家古玩店之后,也不知是由于眼界高了,还是那些小小古玩店里货架上的东西的确不如人意,大家加快了浏览的速度,几乎是进去就出来。

    到了中午,大家选了一家美式小餐厅。餐厅分成两部分,外间临窗,摆放小桌子。里面一间的深处有一个小舞台,据舒慧洁介绍,这里晚上常有乐队演奏。

    这里的食物还算不错,再加上环境也不错,大家惬意地享用了一顿午餐。

    休息了一会,大家继续逛古玩店,只是逛了两家店,都没有特别的东西。

    第三家店看起来比其它店要古老一些,打开门,一股灰尘的气息扑面而来,诺大的屋子里,只有一个戴着老花镜的白人老头坐在椅子上看着书籍。

    老人抬起头来看到他们,微微点了点头,示意他们自便,随即又看起了书籍。

    大家在店里慢慢地看着,不过却并没有看到有好货出售,不过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这里不像是国内,东西都是由那些家有藏品的人寄卖或者托卖,没有时间性,全看运气好不好,能不能碰上。

    一眼扫过去,明面上并没有抢眼的东西,都是只是一些普通的西洋古董,甚至连古董都算不上的器物。

    这个时候,老人合上书,站了起来,和气地问道:“你们是从东方古国来的吗?”

    孟子涛笑着点头称是:“老板,不知你这有没有东方的宝贝。”

    老板笑着打开了一个上锁的柜子,从里面拿出来一面玉器套接的水银玻璃手镜,放到玻璃柜上:“你看看吧。”

    孟子涛把手镜拿了起来,一般来说,这类利用贵金属银将玉器套接的水银玻璃手镜,大致是在清末、民国时期外销至欧美的,镜背原为三件式如意首部,镜柄系由玉带钩构成。上述两件玉器级别非一般人可使用,多出自富贵官宦人家。两件玉器皆由和阗白玉制成。

    镜背玉瓦以压地隐起工法,浅浮琢刻蝙蝠、树叶、荷叶、奇石,分别有福气降临、蓬勃生机、清风侠骨、根基稳固等寓意。玉带钩题材则是常见的苍龙教子,意思是望子成龙。带钩与玉瓦衔接处,则以两只银制蝙蝠托住,隐含福无双至今日至的美意。

    “呀,这镜子好可爱啊。”舒慧洁看到这面镜子的时候,便喜欢上了。

    孟子涛笑道:“要不让给你吧。”

    舒慧洁有些犹豫,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还是算了,我可买不起。”

    “老板,这面手镜需要多少钱?”孟子涛问道。

    “八千美元。”老人微笑着说道。

    “不能便宜一点吗?”孟子涛问道。

    “抱歉。”老人摊了摊手。

    “太贵了,我可买不起。”舒慧洁眼中有些不舍,她的家境虽然不错,但她不是乱花钱的人,觉得老用父母钱不好,到了美国就自己打工,所以手头并不怎么宽裕。

    “我送给你。”孟子涛笑道。

    “啊,这不太好吧。”舒慧洁摆了摆手。

    何婉奕笑道:“这有什么不好的啊,你给我们免费当导游,我们可不好意思。”

    “可是有我哥……”

    “他是他,我是我。”孟子涛打断了舒慧洁的话,直接做了决定。

    舒慧洁嘻嘻地笑道:“那我就不客气啦。”

    老人见孟子涛同意购买,也很高兴,把东西打包好。当孟子涛拿出信用卡准备付款的时候,老人眼中闪过莫名的色彩。

    “先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你们国家的青铜器?”

    “你这有青铜器吗?”孟子涛环顾四周,并没有任何发现。

    “请你跟我来。”老人又说道:“两位漂亮的女士,请在这里稍等片刻。”

    老人带着孟子涛来到库房,里面堆满了杂七杂八的古董,其中东方的古董只占了一个角落,在那里,孟子涛看到了一件半米高的圆形青铜器。

    孟子涛走近一看,惊讶地发现,这居然是一件冰鉴,也就是古代的冰箱。

    可能大家觉得的奇怪,古代会有冰箱吗?事实上,最早的冰箱“冰鉴”可以追溯的战国时代,虽然它使用冰块来实现冷藏的功能,但是其作用与现今的冰箱丝毫没有区别。

    《周礼凌人》记载:“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器物是古人用来冰酒的。

    此件青铜冰鉴整体为圆鉴内套方形的缶的形式,上有镂孔盖,盖身正中有圆形孔,正好套住圆形的壶口。鉴作外套,缶在其中,缶的外壁和鉴的内壁之间有很大的空间,放置冰块,具有冰镇、加温酒浆的双重功能,在春夏之季就可以喝到冰爽的酒。

    这好比今天的暖水壶,有个外壳,还有个内胆。不同的是暖水壶的外壳和内胆之间距离很小,而这冰鉴的外壳和内壶之间则是个很大的空间。

    而且,孟子涛发现这件冰鉴的制作非常玄妙,在鉴底内层和壶底相接的部位,有呈品字形的三个弯钩,其中一个弯钩带有可以活动的倒钩。而壶身外侧近壶底部分有三个长方形榫眼。

    当内壶放入鉴中即将触及底部时,便会同时触动活动弯钩,一待内壶落到铜鉴底部,那三个长方形榫眼恰好与铜鉴的三个弯钩相套合,其中的活动弯钩也自动倒下,从而使壶身稳定不移。若要从铜鉴中取出内壶,则需将活动弯钩搬起。

    当时的酒是米酒,存放时间一长,便发酵过度而变味。该鉴使用时壶内装酒,在鉴内放入冰块,可使酒凉,阻止它的发酵变味。

    观工艺,这件青铜冰鉴的制作时间应该在春秋战国时期,比先前发现的两件战国曾侯乙楚墓冰鉴还要早一些,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冰箱,也是当时祭祀中一种重要的礼器。如此奢华的器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只能是贵族才享用得起,能够完整地流传到现在,价值无可估量。

    孟子涛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能够遇到价值连城的青铜冰鉴,好在他现在已经见多识广,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肯定不能自已。

    “先生,这应该是你们国家的青铜器吧?”老人看着孟子涛问道。

    孟子涛适时露出了些许喜悦的情绪:“确实是我们国家的青铜器,也不知道它是怎么漂洋过海来到这个国度的,我想把它带回家。”

    老人点头道:“哦,是的,虽然文化是不分国界的,但我们这里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欣赏它,我觉得这样的东西还是让它回国的好。”

    孟子涛可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顺着说道:“请问,我需要多少才能把它带回家?”

    “三十万美金。”老人比划了一下。

    “这么贵?”孟子涛没有一口答应,免得对方怀疑。

    老人笑着说:“不不不,古老的青铜器能够传到现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用三十万买一个奇迹很合算,不是吗?”

    孟子涛反驳道:“并不是所有古老的东西都值钱,咱们得考虑到它的工艺和精美程度,在这件青铜器上,我并没有看到特别精美的纹饰,难道不是吗?你如果不肯改变主意,那我就只能说声抱歉了。”

    老人犹豫了一会:“那你说多少?”

    “二十万。”

    “不行,最少二十九万!”

    一阵唇枪舌剑,最终孟子涛二十七万两千美金的价格,买下了这件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冰鉴,两人都十分满意。

    完成了交易,孟子涛急忙想要把青铜冰鉴运回国,不过这样的器物想要安然运回去,也是件麻烦事,于是孟子涛打电话给三号部门驻纽约总部的办事人员,让他们尽快派人来处理。

    等到一切都弄好,冰鉴也在顺利运回国的路上,时间已经到了晚上。

    此时,大家已经返回了纽约,他们找了间餐厅吃晚饭。

    大家边吃边聊,舒慧洁看着窗外飘落了雪花,说道:“时间过的可真快,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

    “是呀,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何婉奕问道:“你今年不回去过年吗?”

    “不回去了,我准备毕业之后再说。”舒慧洁有些感慨道:“回想去年的时候,我还在家里和爸妈一起过年呢。人总是要长大的,早晚得脱离父母的怀抱。对了,我说这些话干嘛!说说你们吧,什么时候抱个大胖小子啊?”

    提起这个话题,何婉奕还有些不好意思,孟子涛大方的多,笑道:“这种事情急也急不来,顺其自然。”

    舒慧洁向何婉奕眨眨眼:“有了就跟我说一声哦,我给他准备礼物。”

    何婉奕笑道:“那是一定的。”

    “那我就等着好消息了。”舒慧洁笑了笑,接着问道:“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回国啊?”

    孟子涛说:“婉奕后天先回去,我在这边还有事情,要再待一两天再回国。”

    “哦,需要我帮忙吗?”

    “工作上的事情,就不麻烦你了。”

    “好的,有需要我的地方就给我打电话。”

    西餐厅的文化,上菜一般是先开胃再主食再甜点,而且是一人一份,吃完一道菜,盘子收走再上另一道,不像国内是摆满一桌,转着轱辘吃,这样一般不需要包厢,当然,关于包厢还有其它一些原因,但不管怎么说,西餐厅是很少有包厢的,而且说话声音也比较小,尽量不打扰到别人。

    正因为西餐厅很少有包厢,私密性就不是那么好,就比如孟子涛,一餐饭的时间,他总感觉到有人时不时地注视自己,他装作不经意地朝视线来向看去,发现是两个外国青年。

    孟子涛心道:“是田又奇派来的人,还是其他?”

    孟子涛心里有些不安,毕竟这里不是主场,而且又不是他一个人,他可不想遇到危险的情况,因此,必须尽快把这两个人是怎么回事给搞清楚了。

第九百六十九章 虚与委蛇

    半响,孟子涛记起自己还带着一个微型监听器,本来是打算拿来用在田又奇身上的,现在可以先用着,打探一下他们的情况。

    因为那张桌子正好在通往洗手间的路旁,于是,孟子涛假装说要上个洗手间,算好了时间,正好等一个服务员上菜经过那张桌子的时候,他也到达那里。

    孟子涛侧着身子让服务员先过,自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监听器粘到了桌子下面。

    等服务员离开后,孟子涛对着两位青年笑了笑,随即离开了。

    孟子涛没走几步,就从耳机里听到了两个人的对话,只是说话声音比较小,需要集中注意才能听清楚。

    其中一个说:“迈克,你说他会不会注意到咱们了,毕竟他……”

    “不过是随便看了他几眼,他怎么可能会注意到咱们。说实在的,我可不相信这个世界真有那么厉害的人。”

    “不要大意,这个世界是神秘的,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

    “约翰,我觉得你太神神叨叨了,要相信科学!”

    “你信你的无神论,请不要干涉我。”

    “好吧,咱们换个话题,你说咱们应该怎么处理他?”

    “随便他,只要他不来惹咱们就行了。迈克,你不要以为在美国,就能够轻松解决他,如果你这么想,肯定会倒霉的。而且,咱们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如果搞砸了,头儿怪罪下来,你应该知道会是什么后果。”

    “好吧……”

    两个人说到这里,就开始讲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等孟子涛从卫生间出来,他俩已经结账离开了。

    孟子涛把窃听器收走,返回自己的座位。

    通过两人的对话,他可以肯定这两个人应该是黑火的成员,因此,他非常好奇,是什么事情让这两个人放弃对付他?

    只是,现在他不是孤身一人,不能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不然真想亲自去打探一下。现在嘛,他只能给同事发个短信,把情况做了一下说明。

    第二天是周日,由于何婉奕要先行回国,于是这天便定为购物日,在舒慧洁的建议下,买了不少东西,数量多的连何婉奕都记不住了。

    第二天一早,孟子涛把何婉奕送到了机场,因为担心黑火的人对何婉奕不利,他还安排了一个女保镖,护送何婉奕回国。

    另外,为了掩人耳目,孟子涛也买了这趟飞机的机票,不过进了机场后,他退票了,走出机场的时候还易了容。

    “老板,那个人走了。”

    “哦,你没看错吧。”

    “那肯定不可能。”

    “哦,那就好,”

    华人青年收起手机还没走几步,孟子涛就凑了上去:“兄弟,能不能借个火?”

    青年看了一下孟子涛手里捏着的熊猫烟,拿出手机递了过去,笑着提醒道:“从元旦开始,这里的吸烟室都关掉了,改在室外吸烟处了,你要吸烟去那边。”

    “谢谢提醒,要不我还真不知道。”

    孟子涛呵呵一笑,接着递了根香烟给青年:“要不一起?”

    “那我不客气了。”

    两人走到吸烟处,点上烟,青年吸了两口,神色有些陶醉:“这烟太好了,烟气饱满、柔和、香醇、迷人,而且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香甜,是我抽过的烟之中,最好的烟。”

    孟子涛笑着向他竖起拇指道:“哥们,行家啊!”

    “什么行家,只是抽的烟多了而已。”青年说完,又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再轻轻的吐出。只觉得迷人的烟气充斥在自己的口腔与鼻腔中,浓浓的烟气伴随着醉人的香醇缓缓的扩散在了空气里。

    沉默着品完了一整支烟,青年笑道:“兄弟,这烟应该不便宜吧。”

    孟子涛说:“还行吧,不过具体多少我还真不太清楚,都是朋友送的,我平时不买。你喜欢的话,这盒送你了。”

    青年摆了摆手:“这多不好意思啊。”

    “相逢便是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而且我吸烟也只是牛嚼牡丹而已。”孟子涛硬把烟盒塞到了青年手里。

    “哈哈,那就不客气了。”青年心里美滋滋地收起烟盒,接着问道:“兄弟,你来纽约是商务还是旅游?”

    “主要是旅游,另外还准备参加一场迎新年拍卖会。”

    “哦,兄弟对古玩感兴趣?”

    “现在古玩市场这么火,准备玩玩,也不知道纽约有什么比较好的古玩店。”孟子涛装作苦恼的样子。

    青年心中一喜,说道:“我正好认识几家,各个类型的都有,不知你喜欢哪一个类别?”

    孟子涛高兴地说:“只要是好东西我都喜欢,当然,我只对瓷器有些研究,哥们你有什么好的介绍?”

    “行,我带你去一家非常不错的古董店,那里专营瓷器。”

    “那还等什么,走吧……”

    路上,孟子涛跟青年闲聊着,得知别人都叫他小赵,职业是个古玩顾问,说白了就是一掮客。

    这小赵很是奸滑,本来孟子涛想要把他当作突破口,打探田又奇的消息,没想到提起这个话题他就顾左右而言他,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孟子涛也就不问了。

    本来,孟子涛已经小赵会把他带到田又奇的店里,没想到把他带到了另一家古玩店。

    这家古玩店的布局,也是典型的美国风格,店家是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姓陈,留着一把山羊胡子,穿着一身唐装,很像是旧社会的师爷。

    小赵给双方做了介绍,客气了几句之后,在孟子涛的要求下,陈老板去把他的珍藏拿了过来,一件康熙五彩瓷。

    从某种意义上说,清康熙时的五彩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彩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明代五彩,如不使用釉下青花,实际上就是釉上红彩、绿彩、黄彩等;而康熙五彩的最大特点是运用了釉上蓝彩和黑彩,形成了红、绿、黄、黑、赭、蓝等多种颜色的搭配和运用。

    陈老板拿来的是一件看起来很典型的康熙五彩山水人物象腿瓶,这种器型因为造型如粗壮的象腿,故而得名。

    此件五彩瓷整器纹饰运笔大气流畅,精工古雅,色彩古拙厚重,艳而不俗,颇具康熙瓷画精髓。

    只是,孟子涛看了一眼,便暗自摇了摇头,如果这是一件真正的康熙五彩瓷,无疑是相当珍贵的,但这件瓷器上,有一点却被仿制者忽略了。

    那就是瓷器人物山水的画法,真正的康熙五彩瓷画中,人物模仿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陈洪绶画法,山水多仿清初画坛的“四王吴恽”等,其绘画风格应大体相近。人物脸部都不端正,只勾轮廓不填色。

    然而这件象腿瓶虽然笔触老练,且构图精妙,釉面光泽也十分灵动,可唯独这一点却被他忽略了。或许这是仿制者为了显示自己的绘画功底故意为之,因为这件瓷器的绘画水平也已经到了一定的境界了。

    不过,虽然画的是好,但就像成语画蛇添足一样,把这样的风格,放在这么一件瓷器上,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陈老板问道:“蒋先生(孟子涛取的假名),不知这件东西你还喜欢吗?”

    孟子涛微微一笑,正准备开口的时候,不远处传来一个声音:“嘿,老陈,你太不够意思啦,前几天叫你拿这件象腿瓶出来欣赏一下,你说已经卖掉了,怎么现在又出现了,难不成被卖家退回来了?”

    孟子涛转头看去,发现说话的人,是个满脸横肉,皮肤黝黑的矮个子华人,这人模样颇为凶相,晚上不经意能把小孩子给吓哭了。

    陈老板见是他,也有些尴尬,说道:“蓝总,不是我故意不给你看,当初确实是别人先定下了,没想到他又不要了,所以我才拿出来的。”

    “行行行,反正嘴长在你身上。”蓝总说话有些不客气,接着对孟子涛说:“小兄弟,不知这件瓷器能不能让我看看?”

    孟子涛表示没问题,他刚刚挪动了一下位置,将那康熙五彩象腿瓶让出来,蓝总便猴急似地扑了上去,一边看,嘴里一边还啧啧赞叹。

    过了十来分钟,蓝总对着孟子涛说:“小子,这只象腿瓶让给我,怎么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