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宝生涯-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子涛本来打算婉言回绝,毕竟做为他们离婚的导火索,他去那边实在太尴尬了,只是朱女士在电话里说,就只相信他,还苦苦哀求,他有些推脱不过,只得同意了。

    孟子涛再次来到朱女士家,感受到的气氛和那天截然不同,显得剑拔弩张。

    另外,除了夫妻俩,客厅还坐着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子,和朱女士长的有些像,应该是他们的女儿。

    此时,女儿和朱女士坐一起,对父亲没什么好脸色,这更加应证了孟子涛的猜测。

    不过,面对孟子涛的到来,父女俩都相当不待见,他也知道因为什么,宗易峰不用说,至于女儿嘛,想必也是因为他无意间破坏了自己的家庭,心生不满,这也是他不愿意过来的原因。

    “既然孟先生到了,东西可以开始鉴定了吧。”朱女士冷冷地说道。

    宗易峰拒绝道:“再等会,我请的专家还没到呢。”

    朱女士哼了一声,没说什么,不过等了半个小时后人还没到,她就有些不太耐烦了:“你叫的是什么专家,都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过来!”

    宗易峰一脸不爽地说:“急什么,你说叫专家过来,我都没有吭声,到我这你就急?”

    朱女士冷着脸说道:“好,那我再等十分钟。”

    又等了十分钟,在宗易峰的电话催促下,对方才姗姗来迟。

    孟子涛一看居然还是熟人,来者正是姜皓炎。

    姜皓炎看到孟子涛也在,神色微微一怔,皮笑肉不笑地说:“没想到能遇到孟老师,还真是巧。”

    “我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姜老师。”孟子涛打了个哈哈,心道,真是冤家路窄啊。

    说起来,自从姜皓炎在孟子涛面前出了两个丑,大家知道他人品有问题后,现在他的名望也是大降,和以前相比差了好几个档次。

    做古玩这一行的,名望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姜皓炎现在都恨不得孟子涛去死,只是他这人比较阴,哪怕心里再恨,也不太会表现出来,当然,态度肯定不会好。

    宗易峰能看得出两人有矛盾,这对他来说是个好消息,至少在鉴定的时候,不用太担心藏品的价格被低估。

    “人都来了,现在总能鉴定了吧。”朱女士说道。

    “行,你请的专家从你那边开始看,我请的从我这边,然后把价格都写好了,再进行对比,没问题吧?”

    “没问题。”

    桌上放着一排盒子,盒子里面正是夫妻二人这些年收藏的各类古玩,说是都是从正规渠道买来的,真伪的问题应该不大,主要是估价。

    孟子涛和姜皓炎对视了一眼,而后更开始鉴定。

    夫妻俩以前购买的藏品中,大部分都是小件,其中又以玉石器类较多,当然,基本都是软玉,没有翡翠。这些软玉基本都没有什么问题,价格还算适中。

    除了玉器之外,还有几件瓷器,除了一件是嘉靖时期的婴戏小罐,剩下的都是清代中后期的官窑作品。

    清代的瓷器经过鉴定并没有问题,剩下一件嘉靖时期的作品也可可点,特别是画中的童子,姿态各异,活泼可爱,三三两两相簇,或坐而刻苦攻读,或嬉戏游玩,有的拖车,有的斗蟋蟀,有的骑竹马,形象地表现出儿童在嬉戏中生动活泼的姿态,各个生动传神。

    除了绘画,青花小罐的其它方面看起来也比较符合嘉靖官窑的特点,如果换一个专家来,很可能会认为它是一件开门到代的真品。

    但现在正在鉴定的是孟子涛,他的眼力已经被那些使用高仿青料的瓷器提高过了,因此,青花小罐到他手里没一会,他就发现了青料有问题。

    嘉靖时期所生产的大量青花瓷,其钴料系按一定比例,用西域回青料掺和国产石子青料配制的,故青花一反成化的浅淡和正德稍浓而带灰的色调,呈现一种蓝色浓重而微泛红紫、鲜艳的色调。

    由于嘉靖青花基本不带永乐、宣德青花之黑铁斑,也少有正德青花的灰黑色泽,而又比成化青花料显得浓艳,因此,在明、清之际,就已经获得好评。正由于回青料所具有的独特色调,所以,现代的仿制技术尽管高超,但仍然无法把仿嘉靖器物做得惟妙惟肖。

    就像这件青花小罐上使用的青料,看起来已经和真品所差无以了,但如果是对嘉靖时期青花瓷很有研究的专家,还是能够看出问题来,具体来说,青花发色稍显黯淡,并且和真品相比神韵不足。

    看到这件瓷器,孟子涛心里有些不好的感觉,因为这种青料很像是以前一直在追查的高仿青料,但细节方面却有不同,至少用鉴定那种高仿青料的方法,是发现不了问题的。

    孟子涛担心这上面用的正是改良后的高仿青料,如果确实是这样,那就有些麻烦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发明和使用高仿青料的那个团伙没有打掉之前,这种苦恼一直会存在。

    好在,现在也有了一点线索,经过调查得知,索的堂弟子青和高仿青料的团伙大有关联,而且从他手里还流出过不少相关的瓷器,只是因为隐蔽,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知情人士,根本没人知道更别提他的家里人了。

    虽然得知子青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人物,但因为担心打草惊蛇,现在还只是进行暗中调查,而且马上就调查到了一件事情,当初索输了上亿财产,居然是子青设计的局。

    当孟子涛得知这个消息时,惊讶万分,要知道,当初子青给他的印象,只是一个没多少本事的好色之徒,根本没想到,背地里的索居然这么阴险狡猾,什么好色,只是子青的伪装而已。

    言归正传,嘉靖时期的青花小罐虽然有问题,但由于仿的太过逼真,打眼也是情有可原,当然对夫妇俩来说,就是一个比较大的损失了。

    瓷器都鉴定过了,剩下的则是一幅山水画,它的作者相当有名,正是明代著名画家蓝瑛。

    蓝瑛是明末画坛异军突起的一个杰出画家,人称浙派殿军。但与其他浙派画家如吴伟、张路、汪肇等相比,其画路显然开阔得多。他一开始学画就越出浙派樊篱,从黄公望入手,并参王蒙、吴镇、倪云林、赵孟诸家长处,更上窥李唐、董源、范宽各家,融洽贯通,终于别开生面成一大家。

    在明末清初学他的人很多,如陈老莲、孙、刘度以及他的儿子蓝孟等,蔚然成风,影响极大。

    这幅蓝瑛创作的山水画,景致主要由主山、辅山和平台、砚头、树木、房舍组成,造型均较精道,山峦多勾少皴,砚头多方折棱角,树木多减笔空勾,房舍亦寥寥几笔,物象简单,抽象,呈平面化趋向,且重复出现。

    画作的构思也简洁,多空白,山脉呈现曲折运转的体势,近s形,即所谓“龙脉”,虽少奇异却富磅礴气势;笔墨亦精练而苍劲,线条多方直,皴笔和渲染均少,设色以淡精为主,显得明亮。

    整幅画符合蓝瑛的创作风格,只是有趣的一点是,这幅画的印泥没有透过纸背,而且钤印看起来也有些问题,再加上这幅画其实是蓝瑛而立之年的创作,和他后期风格有些不同,但又没有留下明确的纪年,于是加上有问题的钤印,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它是赝品。

    等到孟子涛和姜皓炎把桌上的东西都一一鉴定,并在纸上写下鉴定的结果和估价后,就开始进行对比了。

    一开始并没有问题,两人估的价格也都相差无几,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但到了那件嘉靖青花婴戏图小罐时,结论就有差别了,姜皓炎的鉴定结果说它是真品。

    宗易峰当时就火起,怒斥道:“你说它是赝品?这可是我从国营的文物商店买下来的,你觉得你比得上那些老专家?嘿,真是笑话!”

第八百七十九章 假作真来真亦假(续)

    孟子涛懒的和宗易峰一般见识,淡淡地说道:“你可以去打听一下,有哪位专家一辈子没有打过眼?哪个能保证自己独自鉴定过的东西,一点问题都没有?”

    姜皓炎说道:“这世上确实没有不打眼的专家,但你也得有证据,不能空口无凭吧。”

    “我是有证据啊,但你们给我说的时间了吗?”

    孟子涛嗤笑一声,接着他有理有据地把瓷器上有问题的地方指了出来:“当然,如果你们觉得不信,也可以另请高明,或者相信这位姜老师的判断,他也是‘明师高徒’哦。”

    姜皓炎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淡淡地说道:“确实是我看错了,不过,我有一点觉得有些奇怪,这件瓷器我和几位老前辈都看过,他们也都没有看出问题,怎么孟老师就这么容易就能看出其中的破绽了呢?”

    “这家伙还真够阴险的。”孟子涛心里有些恼怒,他能听出姜皓炎到底是什么意思,无非是说,这件高仿可能和他有关。虽说就算传出去,也是信者寥寥,但总会有一些脑洞比较大的人会相信,或许会给出他带来一些麻烦。

    而且,就凭宗易峰对他的敌意,孟子涛也相信,姜皓炎说的这番话一定会传扬出去,甚至姜皓炎还会在暗地里推波助澜,到时对他的声誉肯定有影响,这件事情必须要重视起来。

    这么想着,孟子涛反讽了一句:“没办法,谁叫我师傅教的好。”

    姜皓炎冷哼一声,便不再言语。

    这个时候,朱女士开口了:“宗易峰,我记得这件瓷器是你死活要买的,当时我还劝你说太贵了别买,你就是非要买,现在怎么说吧。”

    宗易峰冷笑道:“那你怎么不说,这几件玉器也是我非要买的,现在都已经涨价了,你是不是把涨出来的价钱都给我啊!哦,合着赚了就平分,不赚就是我的问题,哪有这样的道理!”

    朱女士怒道:“呸,你还有脸说,你也不算一下,涨的能有你亏的多吗?再说了,当初那笔钱我本来是打算用来炒股的,就是因为买这件瓷器,少赚了一波行情,少赚了至少好几万!现在到好,没赚到股票的钱,还亏了一大笔,你说不是你的责任?!”

    “事情还有你这样的说的啊……”

    宗易峰也是暴脾气,说话一点都不客气,三言两语,两个人就大吵了起来,最后还是因为女儿也发飙,他俩才停下来。

    女儿沉着脸说道:“爸,离婚这事,你属于不对的一方,按理说,你分得的财产应该减少吧,你也别跟我说,家里大部分钱都是你赚的,要不是看在我妈的面子,你有赚钱的机会吗?”

    宗易峰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行了行了,谁叫我倒霉,娶了你妈这么个女人,这样,当初多少钱买的,我算三分之二,总行了吧。”

    朱女士对此无意见,虽说宗易峰是过错方,但现在家里的钱财大部分都在宗易峰手里,她属于弱势方,真要闹到法院,指不定会怎么解决呢,还不如见好就收。

    争执过后继续看鉴定结果,瓷器下来的几件东西也没有任何问题,直到那幅蓝瑛的山水画,鉴定结果正好和青花小罐相反,孟子涛认为是真品,姜皓炎认为是仿作。

    孟子涛呵呵一笑:“这回要请姜老师谈一下见解了,你怎么就觉得这是一幅仿作呢?”

    “看来孟老师对书画一道还有些欠缺啊。”

    姜皓炎讲解之前,还不忘贬低一下孟子涛,之后和拿出了理由,不过这个理由对孟子涛来说并不新鲜。

    孟子涛笑道:“看来姜老师是觉得一个人天生就是国手,从来都有什么学习过程,早年和晚年的风格是一个样子。”

    姜皓炎说:“对,画家早中期的风格确实不同,但总有一些影子在吧。”

    孟子涛淡淡地说道:“怎么就没有影子了,只是你眼力不行,没有看出来而已。”

    姜皓炎冷笑道:“好,我到要听听孟老师有什么高论。”

    孟子涛清了清嗓子,没有废话就侃侃而谈:“此卷作于蓝瑛而立之年,仿宋人范宽、郭熙、赵伯驹、李唐诸家画法,尚处在对北宋人的学习中,作风以严谨工细为主。特别是斧劈皴的使用,还相当生硬,全无后来自出己意的挥洒。然而与有限的笔墨造诣不同,在丘壑经营上,却已经基本定型。”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蓝瑛同时期所作的大幅作品《春阁听泉图》,很好体现了蓝瑛驾驭画面,深入刻画的能力。山石树木的形态质感表现深入,丘壑营造体现了来自北宋,特别是李唐风格的影响。丘壑经营先于笔墨成熟,以精细刻画和复杂的画面见长。同是早期作品,所有这些特点,在这幅画中都能得到应证。”

    “在这幅画中,表现出从山峰到山脚的整个过程,一路往下的泉水和蜿蜒向上的路径构成了画面的两条线索。因为山形、山脉必须保持一定的完整度,所以立轴的宽幅程度,决定了山峰的险峻程度。因此,在窄幅立轴中,山脉隆起几乎达到了严重变形的程度。这也符合了蓝瑛在丘壑营造上的特点。”

    “纵观整幅作品,用笔出规入矩,一丝不苟,与晚年苍劲沉雄气象虽有不同而笔致一贯,是其早年力学期极为用心之作。蓝瑛早期作品传世甚少,此作绚丽多姿,已有大家风范,是研究蓝瑛艺术成长历程的重要作品,拥有极高的市场价值和收藏价值……”

    讲解期间,孟子涛还拿出手机,调出了几幅蓝瑛早期作品进行对比。

    听了孟子涛的解释,姜皓炎不屑地笑了笑:“孟老师,你讲再多也不能否认钤印有问题的事实,难道蓝瑛的作品连钤印都没有,那不是笑话吗?好,钤印的问题咱们先不提,就说绘画风格和用笔。”

    “你说的确实有道理,但难道就没有人能够模仿到这种程度吗?实话跟你说,我手上就有一幅和蓝瑛早期风格极为相似的作品,那幅画就是一幅地地道道的仿作。因此以我的观点,并不认可这是一幅真迹。当然,如果宗先生你相信孟老师的判断,我也无话可说。说起来,孟老师到底研究了多少年蓝瑛作品了?”

    “这……”一家人都显得有些犹豫起来。

    这书画鉴定,是所有古玩鉴定中非常困难的一种,就连一些个国内书画鉴定的泰山北斗对某幅作品还有争论呢,更别说其他人了。

    而一位书画鉴赏工作者想要有所成就,必须要长期、认真、刻苦、专心地去反复深入研究某一个历史时期的或者是某几位画家、艺术家的作品,如此才能较全面地熟悉和把握某一个历史时期作品的时代特征,或者是某几位画家的运笔习性、笔墨个性与神韵。

    如果说一个书画鉴赏工作者什么都能看,无论是古代的还是近现代的,或是当代的真伪真假都能看,那他一定是一个“伪专家”,至少也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或者是缺失严肃态度的所谓专家。

    而这,也正是孟子涛不怎么令人信服的地方,说到底他还是太年轻,按正常情况,除非是从小开始研究书画鉴赏,不然他这个年纪能有多少成就?

    宗易峰考虑了一会,问道:“姜老师,如果我们拿去做科学鉴定,怎么样?”

    姜皓炎说:“科学鉴定也不错,但你也要知道,近几年出现的高科技造假,如用4亿像素的成像制版印刷技术仿制造假,并采用老纸、古墨、旧印泥及相应的矿物质颜料,科技鉴定方式也很难鉴别真伪。”

    “而且万一作者和蓝瑛差不多一个时期的呢?所以,科技检测对书画鉴定目前也只能是一种辅助性手段,而传统的‘经验学’‘眼学’,也就是目鉴法,仍然是书画鉴定中的主要手段。”

    这时,朱女士开口道:“我相……”

    “妈。”女儿拉了一下朱女士的衣服,示意她别乱说话。

    姜皓炎哂然一笑:“你相信这幅画是真的?那这样好了,把这幅画折成现金,你拿画我拿钱,这没问题吧?”

    朱女士听了这话,又犹豫起来,说到底她哪怕再相信孟子涛,涉及到钱的方面,还是要顾及个人的利益,不可能随随便便就答应。

    “我有个办法。”

    孟子涛微笑着说道:“我认为这是一幅真迹,估的价我自己当然会认可,所以我也相当愿意,以我估的价钱买下这幅作品,这样也方便你们分割,你们觉得怎么样?”

    孟子涛这个办法对自己很有利,朱女士当然非常愿意了:“行,就这么办。”

    “不行,我不同意。”宗易峰却明确表示了反对。

    朱女士火大了:“你什么意思,刚刚你明明都说了,拿一半的钱,现在又反悔,哪有这样的道理!”

    宗易峰指着孟子涛说:“很简单,我不相信他!”

第八百八十章 接触(上)

    见宗易峰指着自己说不信任自己,孟子涛笑了,心道,还真是一个很好的理由。

    朱女士怒气冲冲:“我还说不相信你请的这个人呢!”

    “妈,别意气用事,事情总要解决的。”

    “是我的不想解决吗?你爸有解决的态度吗?”

    “爸,你到底是什么意思,给个说法呢?”

    宗易峰看向姜皓炎道:“姜老师,如果这幅画是真迹,你能不能给估个价?”

    姜皓炎表示了拒绝:“抱歉,我这里没有如果,我也不会给赝品估价,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好吧。”宗易峰点了下头:“这样,我们再去找几个专家鉴定,再根据鉴定的结果,来决定这幅画,你同不同意?”

    朱女士有些犹豫,向孟子涛看去,孟子涛点了点头,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正在这时,孟子涛的手机响了,拿起一看是姜京平打来的电话,他到一边去接。

    姜京平在电话里说,经过联系,那颗珠子以前的主人已经联系到了,对方说珠子也是他无意间从一个村民手里得到的,不过事情在电话里也说不清楚,孟子涛想要了解情况,最好还是去一趟。

    姜京平的朋友住在三燕市,京城有直达的飞机,去一趟还是比较方便,孟子涛决定明后天便去。

    之后,姜京平在电话里说,刚才护工在照顾姜唯娟的时候,发现她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也不知道这是护工的错觉,还是她自身的反应,所以想请孟子涛尽快去一趟。

    到底是病人重要,挂了电话后,孟子涛就以有急事为由,跟朱女士提出了告辞。

    朱女士把孟子涛送到门口,并塞给他一个红包,算作今天的鉴定费,孟子涛也没怎么客气就收下了。

    “孟老师,能不能再给我介绍一位专家?”朱女士请求道。

    孟子涛想了想,说道:“我在京城认识的书画鉴定专家不多,这样,等回头帮你联系一下,再跟你说吧。”

    没办法,他在京城认识的书画鉴定专家都是老前辈,总要先联系,对方同意才行。

    朱女士表示没有问题。

    “你记得小心一点,有什么问题打我的电话。”

    说完,孟子涛便下楼去了,期间他又打电话找人调查宗易峰和姜皓炎,他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一路无事,孟子涛到达姜京平家中,经过诊断,虽然他没有发现姜唯娟的手指在动的迹象,但情况确实比一开始有了很大的好转,至少表象和以前相比,有了天壤之别。

    得知情况大好,姜京平夫妇异常兴奋,庄婉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照旧做了一次针灸,孟子涛提出告辞,他现在实在太忙了,去三燕之前,还必须要去一趟西京。

    马不停蹄坐中午的飞机到达西京,给病人做了诊疗,又坐晚上的飞机经京城转机到达三燕。

    下了飞机,孟子涛不由想道,也亏得是他的身体,如果是普通人肯定累的够呛。今后自己还是不要再接什么疑难杂症了,除非自己有分身术,不然哪来得及啊!

    另外,异能的升级或许也是一个解决办法,到时可以运用更多的灵气,或许对治疗病人有很大的效果,治愈疑难杂症就不用花太长的时间了。

    但孟子涛再一想,觉得就算确实如此,他也不可能花较少的时间就治好疑难杂症,他现在的医术就已经够令人震惊的,如果再厉害一点,他都怀疑自己会不会被关起来研究。

    而且,关于异能的升级,孟子涛也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怎么这回从故宫的藏品中吸收了那么多的灵气,却没什么反应,好像石沉大海一样,要不是他能清楚的感觉到,灵气还在自己的体内,还会以为从什么地方漏掉了呢。

    到了这个地步,孟子涛也只能猜测异能的升级已经到头了,或者还缺少一个契机,不过这就只能靠“水到渠成”,不是对异能一知半解的他所能知道的了。

    从机场出来,孟子涛叫了一辆出租车前往姜京平的朋友家所在的小区。

    这个小区有些老旧,看样子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小区的墙面已经非常老旧,设施也很陈旧,不过许多老小区都有的情况,也没什么奇怪的。

    根据姜京平给的地址,孟子涛走进了一幢单元楼,爬到301前敲了敲门。

    片刻后,就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开了门:“小伙子,你找谁呀?”

    孟子涛微笑着说:“我是姜京平师傅介绍过来的,找程师傅,不知道他在不在啊?”

    老太太恍然道:“哦,你姓孟吧。”

    “对,我就是孟子涛。”

    “快进来吧,老程在等你呢。”

    老太太热情地邀请孟子涛进屋,由于屋里有暖气比较热,老太太让孟子涛脱掉外衣,并仔细收好。

    姜京平的朋友程新夫是位看起来才五十多岁,身材魁梧的老人,但实际年龄已经六十有五了,之所以看起来这么年轻,也是因为他是个练家子,练了几十年的五行通背拳。

    孟子涛做了自我介绍,程新夫笑着请他入坐:“抱歉,我现在腿脚不便,不能起身相迎了。”

    孟子涛客气地说:“程师傅您客气了,不过腿是怎么回事啊?”

    程新夫笑着摇了摇头:“也算是天罚吧,不过我平日里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啊。”

    前些天,程新夫和往常一样,一早起来锻炼后返回家中。当他走到小区自己这幢单元楼下时,突然听到“啪”的一声轻响,他也是风机的快,往前跳了一步,但随即脚踝还是感到一阵剧痛,鲜血涌出时,他还有点懵,好好走在小区里,怎么突然受伤了?

    当程新夫看清发生的一切后,心有余悸,原来是一个水泥块从天而降,落在他身边摔成几块,其中一块从地上反弹而起,因为锻炼身体没装厚实的衣物,脚踝被砸出一个大口子。也是他反应快,如果没有跳那么一步,水泥块砸中自己头部,后果不堪设想。

    程新夫说:“好在我平时锻炼勤快,身手还算敏捷,不过去医院诊断为右踝损伤,右踝撕脱骨折。打上石膏接受治疗,我不得不拄拐杖、坐轮椅在家休息一段时间了。”

    孟子涛问:“有没有报警?”

    老太太回道:“报警了,警察说是小区外墙的水泥涂层脱落。”

    孟子涛说道:“那应该是小区物业的责任吧?”

    程新夫气道:“可不就是,不过物业还在抵赖,不行的话,只能上法院了。”

    老太太也气呼呼地说:“这个物业公司,真不是东西,平时收费时到挺起劲的,现在要他们负责了,就开始推三阻四了。要我说,有他们没他们都一个样。”

    “那我这次受伤,可就找到索赔的人喽。”

    程新夫笑了笑,接着对孟子涛说:“小伙子,我这腿脚行走不便,所以只能让我儿子陪你一块儿去了,没关系吧?”

    孟子涛说:“程师傅不用这么麻烦,你把地址给我,我一个人去就行了。”

    程新夫说:“你一个人去的话,他根本就不会跟你说实话的。”

    孟子涛有些奇怪,难道其中有什么隐情?

    程新夫解释了原因:“因为他是个倒斗的。”

    孟子涛讶然问道:“难道那颗珠子也是倒斗得来的?”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他自己说珠子是从他的地里捡来的,鬼信哦。”程新夫瞥了瞥嘴。

    孟子涛呵呵一笑:“说不定确实是有人把珠子掉进他的地里了。”

    老太太接过话道:“小伙子,你是不知道,那小子就是个盲流子,平日里就知道偷鸡摸狗,就他还能有捡到宝贝的机会?老天爷都过意不去。”

    程新夫嘀咕道:“别提老天爷了,我平日里经常做好事,还受这无妄之灾呢。”

    老太太说:“这是你年轻时期,学了点功夫逞凶斗狠的报应。”

    “得,不跟你说了,反正再怎么说,也是我的错。”

    程新夫摇了摇头,跟孟子涛说道:“我和那小子以前是一个村的,亲戚也都住那边,过年的时候回去就提起过那小子,他现在活的滋润的很,家里都起了洋房,还说是自己做生意赚的,不过大家眼睛又不瞎,平日里又不是看不到他家经常有不三不四的人出没。”

    “不过,那小子还不傻,从地里掏出来的东西,不会放在家里,上回就有人报警说他是倒斗的,警察查了一段时间,没有查出什么,最后就不了了之了。而且经过警察调查后,他就警觉多了,平时也不吹牛、显摆了。”

    孟子涛点了点头,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贸然上门,肯定不可能问出什么结果来。

    闲聊了一会,程新夫的儿子程小超来了,他西装革履的,身上还有上位者的气势,一看就知道是个成功人士。

    程新夫为双方做了介绍,程小超跟孟子涛寒暄几句,便对父亲说道:“爸,那边的房子我已经安排好了,您和妈一起搬过去吧。”

第八百八十一章 接触(中)

    程新夫表示不同意儿子的提议:“搬什么搬,都在这个小区住了这么久了,老伙伴都住这边,搬走了我平日里找谁去说话啊?”

    程小超劝道:“咱们家如果是一楼,我也不会让您搬,关键咱们家是三楼啊,您腿脚不方便,出去还得靠妈帮忙,我也不是说什么晦气话,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可怎么办?”

    程新夫倔脾气上来了:“不用你们管,我自己拄着拐杖会下楼。”

    老太太劝道:“老头子你能不能别抬杠了,儿子让你搬也是为了你好,再说了,等你腿脚好了,再搬过来不就行了,就相当于一次长途旅行了。”

    程新夫沉默了一会,对着儿子说:“你快把小孟送过去,别给我出了差错,知不知道?”

    “知道了。”程小超知道父亲这是同意了,心里也松了口气。

    老太太把儿子和孟子涛送到门口,临走的时候,程小超让母亲把要带走的东西收拾一下。

    上车之后,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