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宝生涯-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土瑞圭笑道:“那行,我让人把东西拿过来。”

    说着,他又吩咐了佣人,不过在佣人刚刚转身,他又把人叫了回来:“你把好件玉器也一道拿过来吧。”

    等佣人离开后,孟子涛就问道:“什么玉器?”

    土瑞圭没有直说:“就是一件雕像摆件,雕的比较有意思,你可以看看喜不喜欢。”

    “希望如此……”

    随便聊了一会闲话,佣人就把两件东西都拿过来。

    就像土瑞圭所言,那件玉器确实比较有意思,孟子涛的注意力也先放在了它的上面。

    这件雕像主题是少年献珠,一位少年单膝跪地,手里捧着一颗珠子,好像是在向某人献珠,另外有些奇怪的是,少年身上还盘着一条大蛇。

    这种题材,孟子涛还是头一次见到,但不得不说,玉器的雕工确实精湛,全器线条婉转,打磨精整,少年和大蛇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

    再加上玉质上佳,算得上是一件精品玉器。

    孟子涛打量着这件玉器,脑子里想着题材的出处,要说,少年献珠这一幕,他总觉得有些印象,但总是差了临门一脚,死活想不起来在哪看到过。

    想不起来就不想了,孟子涛按习惯用了一下异能,结果汹涌的灵气直扑而来,而且还多了一次“观宝”的机会,异变差点令他神色大变,也亏他心理素质强大,才没有令在场的两位发觉。

    这次的变故之后,孟子涛隐隐感觉异能又有所变化,不过现在并不是时候,他没有仔细体会,装作有些兴趣地把玉器翻看了一下,就放了回去:“不错,这东西有些意思。”

    土瑞圭笑道:“王少对它感兴趣吗?”

    “还行,不过这事等我先把瓷器看过再说。”

    说着,孟子涛就拿起旁边的粉彩观音瓶看了起来。

    这件观音瓶通体施白釉,釉面均匀莹润洁白,温润如玉。腹部主饰福禄寿人物图,图中红蝠轻盈,人物衣衫飘逸有致,神态形象生动。此器人物众多,敷彩亦是层次丰富,绘工精细。背面绘五子登科,孩童欢快嬉戏,有多子祝寿之意。底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然而,孟子涛发现这件观音瓶虽好,但釉面有细微的瑕疵,并且是在制作过程中形成的,这在康熙官窑成品中基本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一般会被认为是赝品。

    孟子涛仔细鉴定,确实此瓶是真品,瑕疵应该是在制作过程中,因为工艺等方面原因造成的。

    照理说,这样的瓷器孟子涛是不能要的,因为它是真品不符合计划目标,但孟子涛注意到坐在旁边的万莫里时,心中一动,想起了先前的一些事情,隐隐有了一些想法。

    于是他装作有些不悦,指着观音瓶上有瑕疵的地方,说道:“这瓶子有些不对劲啊,怎么这里还有瑕疵啊?”

    这句话让正在闲聊的土瑞圭和万莫里都愣了愣,随即朝孟子涛指的地方看了过去。

    土瑞圭讶然道:“咦,还真有瑕疵啊,我以前还真没注意啊。”

    “你骗鬼呢,这么明显的瑕疵居然都没有看到?”孟子涛嗤笑一声,接着说道:“行了,东西你收回去吧,肯定是赝品!”

    土瑞圭说:“王少,你这么说就有失偏颇了吧,有瑕疵确实不好,但赝品肯定是不可能的。”

    孟子涛哂笑道:“这又不是小的瑕疵,如果是干隆时期那还有可能,但康熙时期那就有问题了吧?”

    据史料记载,自雍正七年始,遂“将次色脚货按件酌估价值,造成黄册,于每年大运之时一并呈进,交储内府。有可以变价者,即在京变价,可有供赏赐者,即留备赏用”,至干隆八年初“总属如此办理”。

    而康熙官窑次品没有明确这方面的记载,所以孟子涛的说法也是正常的。

    土瑞圭摇了摇头道:“你说的是次品,但这么一些许瑕疵应该还不到次品的程度。”

    孟子涛说:“呵呵,那我就要问你了,如果这样的东西呈给康熙,他看到瑕疵会有什么后果?”

    土瑞圭反驳道:“那就算它是次品,但这种程度显然没有达到就地销毁的地步,说不定存进了库房幸免于难呢?”

    “让我看看呢?”

    万莫里拿起瓷器打量了一会,接着说道:“以我的经验判断,这件观音瓶应该是真品,从胎釉、器形、色料等方面都没有问题,至于瑕疵的问题,我觉得也应该到不了残次品的地步。当然,毕竟有了瑕疵,价值方面肯定要打些折扣,另外,王少对这此有顾虑也是正常的,咱们可以以合同来约定嘛,王少你看如何?”

    说完,他就给孟子涛使了一个眼色。

    孟子涛显得有些不太乐意,考虑了片刻后,说道:“行,只要价钱合适,合同上也能够保证它是不真品,那我就买了。”

    土瑞圭犹豫片刻后说:“这个嘛……行吧,那就签合同!”

    孟子涛说:“先说价格,这观音瓶我最多出三十万!”

    土瑞圭苦笑道:“王少,你这价格我肯定办不到,三十万的话,我血亏了,你如果诚心想要,我给个实数120万。”

    “得了吧,你这个可是有瑕疵的,还要120万?”孟子涛嗤之以鼻:“最多给你50万,你爱卖不卖!”

    土瑞圭连连摇头:“恕我不能答应啊。”

    “那就算了。”孟子涛摆着一幅油盐不进的模样。

    土瑞圭踌躇片刻,说:“王少,要不这样吧,咱们各退一步,80万,行咱们就成交,不行就算了。”

    孟子涛也犹豫了一会,说道:“80万也可以,但你得把这件玉器送给我。”

    土瑞圭苦笑了起来:“能送的话我肯定送了,但实在是没办法啊,你再意思一下加五万,让我也捞回点本钱,可不可以?”

    “唔……那好吧。”孟子涛同意了下来。

    土瑞圭笑着点头道:“好,那我起草一份合同。”

    “别,他做中间人,让他起草吧。”孟子涛指着万莫里说道,他注意到,自己这么说的时候,万莫里脸上闪过一丝异色,这让他心里冷笑了一声。

    接下来,大家三言两语起草了一式两份简单的协议,孟子涛拿到手中看了一下,心里又冷笑了一声,因为他一眼就能看出来,协议分明是用过段时间字迹就会彻底消失的墨水书写的,这种墨水他家里都有,而且还是同一种型号的,根本瞒不了他。

    既然如此,万莫里的身份就唿之欲出了,他根本就是无间道,说是帮伍允雄,其实根本是和土瑞圭一伙的。

    如果不是他的灵机一动,很可能要等到伍允雄发现自己上当了,才会发觉万莫里的真面目。

    不过,土瑞圭和万莫里这回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他们以为这件观音瓶是赝品,事实上它确实是真品,因为瑕疵的原因,价值可能会低一些,但也有一百二十万左右了,有四十万的利润,也能够挽回伍允雄的损失了。

    孟子涛在合同上签了字,因为土瑞圭这里就有移动式pos机,于是直接刷卡付了钱,之后就拿着东西告辞了。

    上了万莫里的车,孟子涛说道:“没想到土瑞圭居然舍得拿真品出来,没有完成伍掌柜的目标,有些忏愧啊!”

    万莫里呵呵一笑道:“还行吧,虽然没有达成所愿,但观音瓶是真品也算赚了,能够挽回老伍的损失了。”

    孟子涛点头道:“这到也是,回头问一下伍掌柜,看看他的想法吧。”

    上了万莫里的车,孟子涛说道:“没想到土瑞圭居然舍得拿真品出来,没有完成伍掌柜的目标,有些忏愧啊!”

    万莫里呵呵一笑道:“还行吧,虽然没有达成所愿,但观音瓶是真品也算赚了,能够挽回老伍的损失了。”

    孟子涛点头道:“这到也是,回头问一下伍掌柜,看看他的想法吧。”

    (16/62)(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八章 异能的变化

    既然看清了万莫里的为人,孟子涛也就提不起和他交谈的兴趣,干脆就闭目养神起来,正好也能感受一下异能的变化。

    说起来,从上一次异能发生变化,获得“观宝”能力后,到现在时间也不短了,期间孟子涛更是从古玩中吸收了不少灵气,包括在京城期间,去各大博物馆吸收馆藏中的灵气。

    不过,就像一个池子早晚会被灌满,孟子涛能够吸收的灵气也有一定的限度,在京城期间,孟子涛就感觉体内的灵气已经饱和了,异能虽然还能吸收灵气,但体内已经不能再增加一丝实质的灵气。

    至于被吸收的灵气到底去了哪里,孟子涛也研究过,却并没有研究出个所以然来,不过他一直觉得,随着积累,肯定会有结果的。

    而就在刚才,这个瓶颈被突破了,孟子涛明显感觉到现在体内又可以积蓄灵气了,而且容量扩大了不少,打个比方,原本像池子,而现在则是湖泊。

    除了容量扩大了,能够容纳更多的灵气之外,孟子涛发现自己居然可以控制灵气深入东西内部查探了。

    比如,孟子涛现在坐在汽车上,手贴着车体,就可以控制灵气深入车体内部查探,随着灵气在汽车内部延伸,孟子涛的脑海里也随着反馈回的信息,逐渐模拟出了车身内部的结构,甚至于材质的密度等等,好像身处在微观世界里一般。

    孟子涛沉浸在这种新奇的感觉之中,但随着查探的深入以及时间的推移,他突然感觉到了一丝疲惫。

    孟子涛连忙回过神来,立马就吓了一跳,原来刚才那么一会的时间,体内的灵气至少用掉了五十分之一。

    这可是灵气,不是能够通过修炼恢复的内力,用掉了就用掉了,而这五十分之一的灵气,至少相当于价值上千万的古玩内部的灵气。

    孟子涛暗叹一声:“哎,这种能力虽好,但消耗也太大了,看来只能在关键时刻使用了。”

    一转眼的功夫,万莫里驾车来到了西京古玩城,下车后,万莫里带着孟子涛走向伍允德的古玩店。

    西京古玩城是西京最大的两个文物市场之一,这里有固定营业的文物商店500多家,另外有两个交易大厅。而且古玩城逢周六有早市,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古玩交易早市,其时临时摊位有300多户,一些南方城市的商户也来此交易。

    在整个古玩城,瓷器、玉器、字画、像章、书籍、古币等都有专门的店面,另外也有商店属于小而全类型。在这些店里,几乎每家都出售古陶、青铜器、玉器、唐三彩、宋元明清瓷器、古旧家具乃至字画收藏等等,应有尽有,只要你想找的,每家商店的古董商人都可能给你拿出来。

    当然,是不是真品,那就得看买家自己的眼力了。

    由于要去伍允德那,孟子涛只是走马观花看了看,准备先熟悉一下,等有时间再来这里转转。

    走到半路的时候,万莫里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他接听之后,就抱歉地对孟子涛说:“孟老师,我有些急事,我先带你去老伍那就要去办事了。”

    “行。”

    对于万莫里提前离开,孟子涛早就有心理准备,并没觉得奇怪。

    万莫里带着孟子涛走进一家古玩店,只见伍允德正在给一位客人介绍一件壮罐。

    伍允德看到孟子涛和万莫里进来,笑着打了声招唿,让俩人先坐着,并让店里的伙计给俩人上了茶。万莫里马上就表示他有急事要去处理,随即就告辞了。

    片刻后,那位客人空着手走了,伍允德走到桌边,孟子涛问道:“没看上?”

    “眼高手低,精品买不起,一般的又觉得太次。”

    伍允德笑了笑,看着桌上的锦盒,来了兴趣:“这是成了吧?”

    孟子涛有些歉意地说道:“伍掌柜,真抱歉,事情有了些变化……”

    听了孟子涛的讲述,伍允德笑道:“我对结果的要求不高,能够赚四十万的话我也满意了,能不能让我欣赏一下?”

    孟子涛笑道:“这是你的,当然可以。”

    伍允德打开锦盒,看到观音瓶的时候,眼前一亮,连忙小心地拿到手中鉴赏起来,片刻后,他有些可惜地说:“可惜有瑕疵,不然就完美了。”

    孟子涛呵呵一笑:“如果没有瑕疵的话,他就不会便宜这么多了。”

    伍允德点了点头,不过他马上反应过来,奇怪地说:“不对呀,就凭土瑞圭的性格,他应该不可能只是因为瑕疵就卖这么便宜吧?”

    孟子涛微笑着说:“单是瑕疵当然不可能,但如果他因为这个瑕疵就把它当成是赝品了呢?”

    伍允德摇头道:“这更不可能啊,既然他当成是赝品,怎么可能会答应签订合同呢?而且合同还量老万草拟的。”

    孟子涛把那份合同从包里拿了出来,放到了桌上:“万事皆有可能,我给你一个信息,这纸上的字比刚才要淡了不少。”

    “什么!”

    伍允德大吃一惊,拿起合同一看,果然发现字迹比较淡,隐隐约约的好像快要消失了一般。

    伍允德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感慨道:“那家伙可真狡猾啊,居然做这种手脚!不过还好,他不知道自己看走眼了,赔了夫人。”

    说到最近,伍允德轻笑了起来,心里非常痛快。

    这个时候,孟子涛开口道:“伍掌柜,你刚才可能没听清楚,我是说,笔是你朋友自己的。”

    他还特意把“朋友”两字加重了语气。

    伍允德顿时一怔,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你是说老万……这……这不可能吧!”

    孟子涛说:“这事要你自己判断了。”

    伍允德右手扶额:“等等,你让我捋捋,老万从我这里得知了我和土瑞圭的事情,表示要帮我的忙,结果到头来,他其实是和土瑞圭一伙的?这可能吗,我和他可是七八年的老朋友了!”

    孟子涛说:“人都是会变的,你也可以想想,他家里没有没出什么事,或者急用钱,当然,他原本就和土瑞圭是一丘之貉也是有可能的。”

    伍允德显然有些难以接受这件事情,他又找到了一个理由:“那有没有可能,老万其实知道这是一件真品,故意跟土瑞圭说它是赝品?”

    孟子涛说:“你这个想法到也有可能,但他是不是在临走之前跟你说一声呢?况且,他刚才在车上可一点口风都没有吐露给我。当然,这些都只是我的猜测,到底怎么回事,还要由你自己判断。”

    伍允德沉默了起来,以常理来分析,万莫里的嫌疑确实很大,但如果以感情来分析的话,他显然不太相信这是事实,一时间心里有如一团乱麻。

    孟子涛和伍允德算不上熟悉,也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安慰他,在这种情况下,他打算告辞,让伍允德自己静静。

    “伍掌柜,我还要拜访朋友,就先告辞了,如果有事的话,你可以打电话联系我。”

    伍允德回过神来,本来,结果虽然有差别,但他的损失还是挽回了,按道理他应该好好谢谢孟子涛,但现在出了这个事情,他心情全无,于是说道:“孟老师,今天的事情真得谢谢你,本来我准备请你吃顿便饭,不过现在我心里就像团乱麻,因此想改个日期,还请你见谅。钱下午打给你,我先给你写张欠条。”

    孟子涛表示可以理解,拿着欠条就告辞了。

    走出古玩店,孟子涛琢磨了一下,觉得还是先回酒店,把玉器时的宝贝拿出来再说,至于古玩城今后有的是时间来逛。

    有了决定,孟子涛就向古玩城外走去,正走着,一位三十岁左右的青年气冲冲地走到前面不远处的古玩店。

    青年手里捧着一只盒子,站在门口就大声朗朗起来:“高掌柜,我虽然刚入行才两三年,但怎么着咱们也算是同行吧,咱们平日你抬头不见低头见,你不应该蒙我,这根本不是永乐釉里红!”

    孟子涛原本急着回酒店,听到“永乐釉里红”顿时放慢了脚步。

    这家古玩店的掌柜是一位五六十岁的老人,闻言之后眉头轻皱,问道:“你找哪位行家看的,他有什么根据说不是永乐釉里红?”

    “是瓷语轩的叶掌柜帮我看的,他说这把执壶的绘画风格和永乐时期的不同,肯定不是永乐的。”

    说话的时候,青年还把盒子打了开来,孟子涛眼尖,正好可以看到盒子里的执壶。

    高掌柜冷笑了起来:“叶语期说的你说信,我说的你就不信?”

    “叶掌柜是咱们西京子里有名的瓷器鉴定专家,他说的话我能不信吗?”

    “叶语期也就骗骗你这样刚入行的,我高某人不蒙人也不骗人,是正经的买卖人!”

    “行,既然你说你是正经的买卖人,那就退货吧!”

    “东西我认为没问题,凭什么退货!”

    “既然你认为东西没有问题,那退货又有什么问题!”

    “咱们这行有退货的规矩吗?”

    “高掌柜,你这话就没意思了,我信你才买的,结果给我搞这一出,实在太没意思了吧!”

    接下来,两人你一言我一句的吵了起来,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个时候,孟子涛走了上去,笑眯眯地说道:“两位,能不能听我一言?”

    两人看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其实心里也有些后悔了,毕竟一个货可能有问题,一个要求退货,这在古玩这行都是有些忌讳的。不过,他们都是不服输的性格,谁也不肯落入下风,局势就僵持了下来。

    因此,现在孟子涛插足,虽然是个不认识的年轻人,但也能顺势让局势缓和一下,于是就停下了争吵。

    “小兄弟,你想说什么?”高掌柜问道。

    孟子涛笑着对青年说:“大哥,你手里的执壶能不能给我看看?”

    青年或许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站在自己这一边,并没有拒绝,把手里的盒子放到旁边的货架上,说道:“你看吧。”

    孟子涛把盒子里的执壶拿到手中察看,此壶流与颈部有云形横板相连,曲柄。制作工艺复杂,所有纹饰均先暗刻后绘釉里红而成。颈、肩及流饰缠枝灵芝纹。腹饰菱花形开光,内绘折枝葡萄,硕果累累,藤蔓翻卷。开光外饰折枝花纹,近足处饰蕉叶纹,足墙饰海水纹。

    此器釉里红发色浓艳,胎质坚硬,底足无釉,细砂底,无款识,露胎处呈现火石红色。

    孟子涛心里有了数,笑着对青年说:“大哥,你是不是想要退货?”

    青年点了点头,对高掌柜说道:“高掌柜,我要求也不高,你只要把我的货款还我就行了。”

    高掌柜嗤笑一声,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孟子涛抢先说道:“这位大哥,这把执壶你是多少钱买的?”

    “136万。”

    “那行,钱我给你,东西转让给我可好?”

    “你真要?这可是叶掌柜鉴定过的。”青年有些愕然。

    “当然,你是要去银行转账还是现金支票?”

    “我……不是,我答应了你可别后悔。”

    “你放心,肯定不会的。”

    青年盯着孟子涛看了一会,这才看了一下时间,说道:“快中午了,现在去银行转账也来不及了,就现金支票吧。”

    孟子涛表示没问题:“高掌柜,借你的桌子开张支票可以吧?”

    高掌柜还要谢谢孟子涛帮忙,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掉链子。

    青年拿着孟子涛开的支票仔细检验了一番,并没有发现问题,又在孟子涛的建议下立了一份协议,完成了交易。

    看到这个结果,围观人群中就有人议论起来:“这小伙子还真是挺好玩的,都听说了叶掌柜的鉴定结果,居然还把东西买下来,也不知道是无知者无畏呢,还是根本没听说过叶掌柜。”

    旁边的人笑嘻嘻地说:“除非他不是咱们西京人,或者是新入行的,不然哪能没听说过叶掌柜啊?”

    “呵呵,现在的年轻人狂妄自大是再正常不过了。”

    “什么狂妄自大!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当代草圣,郑安志郑老的关门弟子,会看不出真伪?”

    (17/62)(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九章 建文官瓷

    说话那人的声音很大,周围的许多人都听到了,现场马上安静下来,都向孟子涛看了过去。

    虽说,那天的节目算下来收视率其实并不高,但那是因为感兴趣的只是书法爱好者或者相关的从业者,基数算下来不多的缘故。

    因此,或许在别的地方,没多少人能够认得出孟子涛,但这里可是古玩城,就算不是节假日,现场也有几位观众看过那天的节目,得了提醒之后,也马上认出了孟子涛。

    于是当即有人兴奋地说:“真的是孟老师,没想到居然有机会见到本人了。”

    说着,此人三两步走到了孟子涛面前,一脸激动地说:“孟老师,我是您的粉丝,能不能帮我签个名啊?”

    孟子涛根本没想到,自己居然也有明星一般的待遇了,有些不知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对于眼前第一位向自己要签名的粉丝,又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的要求,他还是答应了。

    “你要我签在哪里?”孟子涛和气地说。

    老人翻了一下自己的口袋,却没有找到纸张,表情有些尴尬起来,他想起以前在新闻上看到情节,就看向了自己的衣服。

    孟子涛猜到了他的想法,他可不想在好好的一件衣服写字,说道:“我这有便签,可以吗?”

    老人连连点头道:“当然没问题,麻烦您了。”

    孟子涛从包里拿出笔和纸,问了老人姓名之后,就用草书写下了“祝某某阖家幸福”最后落下自己的名字和日期。

    老人有些激动地接过孟子涛递给他的便签纸,虽然纸张不大,但上面的字迹还是吸引了他的目光,看过之后连连叫好。

    有了老人这个率先吃螃蟹的,其他人一看孟子涛这么好说话,也都跃跃欲试想要获得孟子涛的签名,不过先前说话那人反应却比大家都快,直接拉着孟子涛走了。

    看着孟子涛离开,高掌柜和青年都不约而同的有些后悔,因为得知了孟子涛的身份之后,他们也都不太相信孟子涛会看错,而且连价都没还就直接买了,并且还要求签了转让协议,从这两点来看,孟子涛肯定认为那把执壶的价值很高。

    所以高掌柜后悔自己卖的便宜了,不过想到自己不过是花两万买的,能卖一百几十万已经是捡了大漏了,所以他很快就摆正了心态。

    而青年就不一样了,虽然没有亏钱,但也没有赚钱,而且名气还可能受损,可以说是吃了大亏,所以他当即就把叶语期给记恨上了。

    话分两头,孟子涛跟着那人走了没几步,就笑着问道:“冯大哥,你今天怎么会来古玩城的?”

    “我是过来拿沉香的。”

    拉走孟子涛的那位正是冯正生,他接着假装有些不悦地说:“我说子涛,你可真不够意思,到西京来居然都不跟我说一声?”

    “这不正好有事嘛。”孟子涛把之前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本来我已经准备去拜访你了,没想到居然在这里遇到了。”

    冯正生拍了拍孟子涛的肩膀道:“那先前的事情就不说了,这回可要在西京多呆几天,让我尽尽地主之谊。”

    孟子涛开玩笑道:“没问题,混吃混喝我最喜欢了。”

    冯正生哈哈一笑,接着就把话题转到刚才那把执壶上:“子涛,你刚才是不是又捡漏了?”

    孟子涛笑着直言道:“确实,不过那个姓叶的也没说错,这把釉里红执壶确实不是永乐时期的。”

    “哦。”冯正生提起了兴趣:“那是什么时候的,洪武还是宣德?”

    孟子涛摇了摇头:“都不是。”

    冯正生诧异道:“那不对呀,再晚的话应该写款了吧,难道是元朝的?”

    孟子涛没有直接回答,反问了一句:“洪武和永乐之间是什么年号?”

    冯正生稍稍一想,恍然道:“你是说建文?可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发现建文时期官窑瓷器的记载吧。”

    孟子涛说:“这事咱们暂且不说,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建文在位四年,你说官窑有没有给他烧制瓷器?”

    冯正生说:“那肯定不可能没有,应该是都被损毁了。”

    孟子涛点了点头,众所周知,朱棣为了使自己抢夺到的皇位能够“名正言顺”,他必须彻底消灭建文在南方以至整个民间的号召力,他上台后不但擅改和不承认建文史,继而毁灭建文文化,而且通过其掌握的宫廷锦衣卫在全国四处搜寻建文下落。

    为了皇权的巩固,朱棣对建文旧属进行了惨无人寰的极刑,建文时期一应文化痕迹被大肆破坏,消失的烟灰云散,在整个明朝期间由于朱棣的极端的阻断和毁灭,是不可能允许建文文化痕迹存在的,建文时期的官瓷也不可能留在宫中继续使用。

    另外,纵观瓷器史,还有一种寄托前朝年号的寄托瓷,因为做皇帝的都是朱棣的子孙,也不可能生产“建文”寄托瓷的,民间更不会仿造,那是官吏与窑工掉脑袋的事!

    虽然进入明朝晚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官瓷生产技术泄露,朝廷再无法顾及建文史文化的存在,但由于常年来的惯例,也不可能生产相关的寄托瓷,而且史上也没有这样的记载。

    至于清王朝时期,更不可能让一个类似南明王朝“朱三太子“的幽灵文化,来影响满清政权的稳定,所以在清朝也不可能有建文寄托款瓷器出现。

    综上所述,建文文化在明朝史上是神秘的,为何建文官瓷在数百年之中不见踪影,史上也鲜见建文官瓷的生产资料,大概也不难解释了。

    孟子涛说道:“建文官窑肯定生产过贡瓷这个事实是不可否认的,而大面积的销毁,也不可能说百分之百就没有漏网之鱼存在,而这把执壶我认为应该就是幸运遗留下来的建文官瓷。”

    “至于原因,首先是瓷器的制作工艺和处理方式与与明初永宣时期烧制的青花和其他品类的瓷器十分相似,另外在绘画方面,即像洪武时期的特点,又有永乐时期的影子,这种特点符合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

    孟子涛侃侃而谈,把执壶的工艺特点等方面分析的头头是道,让冯正生大为认同。

    冯正生笑道:“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如果真是建文官瓷的话,那价值太大了。”

    孟子涛颇有些兴奋地说道:“那是肯定的,先不说物以稀为贵,它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和鉴别明代初期的官窑瓷器十分重要。在重新认识‘建文瓷器’的同时,也对之前的洪武时期和其后的永乐和宣德两个时期的无款瓷器如何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