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宝生涯-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司马月澜想到了一件事情,说道:“今天上午宣跃山过来了,好像是什么慈善晚会的事情,他有没有给你打电话?”

    “打过了。”舒泽说道:“这家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慈善晚会居然放在下个星期的周四,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这事我知道。”钟锦贤嗤笑一声:“你又不是不知道猪头宣这人有多不靠谱,他之所以把晚会放在周四,完全是因为和华子他们几个打赌。”

    “什么赌?”

    “如果周四去的人能够达到他们约定的人数,并且捐款能够达到他们约定的数额,猪头宣就赢了。”

    舒泽说道:“我记得晚会是他哥哥组织的吧,怎么会答应的?”

    钟锦贤笑道:“很简单,如果华子他们输了,就各自捐三百万,他们一共有五个人,就有一千五百万了,你说他哥那个财迷能不答应吗?”

    舒泽呵呵一笑:“要赢也确实容易,到时多拿点好东西出来,或者多抬抬价也就行了。”

    “我看他们就是吃饱了没事做,闲的。再说了,就猪头宣他们家的德性,谁知道那些拍卖成交款最终能有多少真的用来做了慈善。”

    田萌萌撇了撇嘴,又看向了钟锦贤:“到那天你不要拍什么华而不实的东西,而且价钱过的去就行了,太贵宁可不要。”

    钟锦贤连忙点头称是。

    司马月澜去拿了东西过来,说道:“这是他带过来的邀请函,还有这个是他带来的一幅黄宾虹的山水画。”

    “黄宾虹的山水画?”大家闻言都有些诧异。

    舒泽也很意外:“他在电话里怎么没跟我说起这事?”

    司马月澜说道:“他跟我说,这幅画是他今早上,一位朋友送给他的,想请他帮忙办事,他对这玩意不懂,想到正好要过来,就带过来请你看一下,说是晚上他会过来取。”

    舒泽嗤笑一声:“这家伙到是看的起我,而且,我觉得是他朋友送给他请他帮忙办事是假,想请我帮忙办事是真吧。”

    司马月澜之前也没多想,现在马上就明白过来,如果不是想求舒泽帮忙,宣跃山怎么可能会这么放心把黄宾虹的作品放在这里?她眉头微微一皱:“那还是推掉吧,用黄宾虹的画来求你办事,估计事情不会小。”

    “呵呵,这事一会再说,咱们先来欣赏一下黄宾虹的大作。”

    大家先把桌上的翡翠收好,接着舒泽戴上专业手套,把作品从书画卷轴中拿了出来并展开,一幅大气磅礴的山水作品立即就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京城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浙省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

    早年的黄宾虹是新安画派的疏淡清逸一路,游历皖省后转而学习吴镇的黑密厚重的积墨风格,并以此为转机,黄宾虹开始由“白宾虹”逐渐向“黑宾虹过渡。以真山水为范本,参以过去多年“钩古画法”的经验,创作了大量的写生山水,在章法上前无古人。

    在我国近现代画坛上,黄宾虹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画家。其画风与丰富多变的笔墨,蕴涵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与自然内美的美学取向。几十年来,黄宾虹的绘画一直受到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影响着当今中国画坛。

    黄宾虹的作品之中,雨山、夜山是其最擅长、最经常的绘画主题,这幅画正是以雨山为主题,只见画中重峦幽谷、密林陡壑、隐舍悬瀑、岫云山径,层次颇多,山川浑厚,草木华滋。

    舒泽正准备大声说好,眼角的余光却注意到了孟子涛嘴角微微扬起,表情有些怪异,他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连忙问道:“子涛,这幅画是不是有问题?”

    孟子涛点头道:“对,这幅画不出意外,应该是一幅仿作。”

    “啊,不是吧,我看这幅画和我家里的一幅黄宾虹的作品风格很相似啊,而且山川也给我一种十分磅礴的感觉,怎么不是真品呢?”

    钟锦贤闻言十分吃惊,关键是他知道孟子涛应该不会无的放矢,如果这幅画是仿作,那他家里的那幅会不会也是仿作呢?

    孟子涛说:“你家里的那幅我没看过不好定论,不过这幅画肯定是有问题的。”

    相比之下,舒泽马上就相信了孟子涛的判断,不过他也看不出这幅画的问题,于是说道:“子涛,你给我们讲解一下这幅画的问题吧。”

    孟子涛表示没问题,就给大家解释了起来:“看一幅画的真假,总是从全图到局部,全图给人总体信息,读者得到总体感受,熟悉黄宾虹作品的人往往看到画作的第一眼心里便有了数。”

    “因为一幅画能流露出作者的气息,这一点往往被熟悉画家的人最先感受到。我这里说的‘气息’,泛指流动于画面之上的时代与个人风格及构成这一风格的笔墨气韵的综合感觉。简单说,气息是指画家的笔墨风格发出的信息。”

    “咱们以黄宾虹来说,他代表性的笔墨风格是‘黑、密、厚、重’和‘浑厚华润’。他运用技法已出神入化,有法归于无法,作画不是玩弄技法,而是展示心境。心象墨象合二为一,画出神形兼备的作品,磊落大方,静穆渊深,笔墨纯真自然。”

    “这幅画作表面来看颇像黄作,笔墨密集分明,但给人的综合气息不对,总体风格有些轻浮躁动,这一点一般外行是感觉不到的,只有熟悉黄作的人才能体会的到……”

    孟子涛给大家讲解到这里的时候,舒泽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拿出来一看,指了指桌上的画作道:“主人来了,你一会再说吧,免得还要说一遍。”

    过了片刻,在佣人的带领下,宣跃山从外面走了进来。孟子涛打量了一下他,二十七八的样子,很胖,估计有两百几十斤,长着一张大饼脸,耳朵也奇大,再加上朝天鼻和大阔口,难道会被钟锦贤会叫他“猪头”。

    宣跃山小跑了过来,本来他就胖,走起路来嘭嘭响,孟子涛都怀疑地砖会不会被他给踩碎了,而且他跑过来的时候,还带来一股风,风中带着一股有些刺鼻的香气,让孟子涛都忍不住打了喷嚏。

    田萌萌首先就受不了了:“猪头宣,你又去哪里买了劣质香水,比上回的还要难闻,给我死远一点啊!”

    宣跃山抬起胳膊嗅了嗅,憨笑一声:“我觉得还可以吧。”

    “可以个鬼啊!”舒泽皱着眉头说道:“我说你一个大男人,至于一天到晚喷香水吗?”

    宣跃山呵呵一笑:“这不是我身上的味道有点重嘛,不喷还要难闻。”

    钟锦贤没好气地说:“那你就不能喷淡一点的,或者去医院看一下?”

    宣跃山连连摇头道:“我又不傻,怎么没去过医院?医生跟我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减肥,但减肥吧又要控制食量,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田萌萌嗤之以鼻道:“那你就变成一只猪吧。”

    宣跃山傻笑一声:“其实变猪也挺好,吃了就睡,睡了就吃,这根本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

    司马月澜有些无语:“你这人没救了。”

    “人生在世几十年,活的不痛快有什么意思?”

    宣跃山肥手挥了挥,接着看着孟子涛,笑呵呵地说:“舒少,这位兄弟有些面生啊,以前好像没有见过啊,能不能给介绍一下啊。”

    舒泽为他简单介绍道:“这位是孟子涛,我叔公的关门弟子。”(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九章 汤老师相邀(35/60)

    “啊呀,失敬失敬,果然是耳闻不如一见,真个是仪表堂堂呐。”

    听了舒泽的介绍,宣跃山赶忙上前抓着孟子涛的手摇了摇,热情的眼睛都好像要放光了。

    这种感觉让孟子涛有些吃不消,客气了几句之后,稍稍一用力把手抽了回来。

    宣跃山有些意外地看了孟子涛一眼,接着又指着桌上的画作,笑呵呵地问孟子涛道:“孟老弟,我这幅画怎么样啊?”

    钟锦贤抢先说道:“一点都不怎么样,和真迹相差大了去了。”

    宣跃山的笑容顿时凝固了,接着收起了笑容,皱着眉头问:“你说我这幅国是假的?”

    钟锦贤嗤笑道:“你的东西难道就一定要是真迹?”

    宣跃山板着脸说道:“你知道这幅画我是在哪里买的吗?”

    钟锦贤老神在在地说:“别管在哪里买的,假的就真不了。”

    宣跃山冷笑一声:“理由呢?”

    “当然由专业人士跟你说了。”钟锦贤朝孟子涛看了过去。

    宣跃山向孟子涛抱了抱拳:“还要请教,这幅画哪里有问题。”

    别看宣跃山表现的很客气,但以孟子涛的眼光来看,就好像一座快要喷发的火山,如果他说的不对就要喷发一样,不过他心里可没什么压力,侃侃而谈,先把先前跟大家解释的内容讲述了一遍。

    “接下来,咱们再看用墨。黄宾虹用墨有七法,即‘浓、淡、破、泼、积、焦、宿’,黄宾虹用墨结合用笔,主张墨从笔出,这与涂、抹、染出者不同。用墨效果灰暗无光,最多只能得形之似,神气不可得。而且画中的款书更是很拘谨,缺乏浓淡干湿与大小快慢等变化,显得呆滞不活泼……”

    宣跃山摆了摆手,打断了孟子涛的话:“我不是什么专业人士,你说的什么感觉啊,意境啊,统统都感觉不到,能不能拿出一点过硬的理由出来?”

    孟子涛微微一笑道:“你说的对,上述综合气息、笔情墨韵不像黄宾虹,也是赝品的证据,但够不上是铁证,因为眼睛感觉的尚有争议余地,正方说不像黄宾虹,反方说很像黄宾虹,没有标尺可以衡量。”

    “因此,对综合气息、笔情墨韵有了怀疑之后,最好找出更有力的证据。而这幅画最大的破绽就是留的钤印不对……”

    “等等!”

    宣跃山又插话了:“你说的这点不可能吧,这上面的钤印我可是和真迹对过的,尺寸什么的都完全一样,怎么可能不对呢?”

    “印章的各项数据都对也不代表就是真迹。”

    孟子涛说:“你看,画中写明作画时间是‘壬午之秋’,即1942年,而这里盖的可是‘冰上鸿飞馆’印。作伪者不知道此印是黄宾虹为庆祝抗日胜利于1945年之后才制作的,你说45年后的印怎么可能跑到42年去呢?”

    宣跃山张大了嘴巴,完全找不到其它说辞,总不能说印章也穿越了吧?

    孟子涛接着又抬了一手:“不过呢,这幅画的作者确实很有功底,有些方面也确实做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应该是一位对黄宾虹研究的很透彻的画家所作。”

    宣跃山感觉好像要咆哮了:“再好有什么用,假的就是假的亏我花了三百多万在拍卖会上买的,麻痹的,居然敢明目张胆的卖赝品,真是活的不耐烦了,我现在就算账去!”

    说完,他直接把画一卷,用胳膊夹着,跟大家说了一声就匆匆走了。

    钟锦贤嘀咕道:“这家伙,越来越粗鲁了,真像猪一样!”

    舒泽笑道:“你如果真把他当成猪的话,有的是吃亏的时候。”

    钟锦贤呵呵一笑:“我又不傻,当然知道他喜欢扮猪吃虎。”

    这一点,其实孟子涛也看出来了,这宣跃山表面上装傻充愣,其实也是个精明人,这一点从他刚才虽然显得很气愤,但却没有说出拍卖公司的名称上就能看的出来。

    钟锦贤说道:“不过他这家伙应该不会去小拍买东西吧,怎么大拍也有黄宾虹的仿作?”

    孟子涛说:“事实上大拍不能保证没有赝品出现,只不过相对而言少一些而已,现在黄宾虹的伪作已经充斥市场,上当的人很多,在拍卖会上出现也并不少见,比如2004年有个拍卖公司春拍的时候,就推出了5件黄宾虹山水画作,却全是伪作,并且全都被买走。”

    钟锦贤讶然道:“那个公司想必名誉扫地了吧。”

    孟子涛说:“差不多吧,反正这样的拍卖公司我是不会去了。”

    舒泽说:“那是肯定的,我也不敢去。行了,时间不早了,咱们先吃饭吧,那只猪走了也好,省得一会饭都不够吃。”

    大家相继莞尔一笑。

    …………

    转眼到了周三,和这两天的行程一样,孟子涛正准备去部门的看书,走到半路上,却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

    接起电话,孟子涛才知道是那位汤老师打来的电话,这让他有些好奇他有什么事情。

    汤老师在电话里告诉他,他那里有一件宝贝,问孟子涛有没有兴趣过去一观。

    对于这位汤老师,孟子涛总感觉他有些神秘,再加上上回那位土夫子又搬走了,于是他也想去会一会,就答应了下来。

    走进汤老师的古玩店,孟子涛看到汤老师手里拿着一本书在看得津津有味,注意到孟子涛进来,他站起身放下手中的书,跟孟子涛打了招呼。

    邀请入座之后,汤老师给孟子涛倒了茶,面带笑容地说:“冒昧请你过来,没有打扰到你吧?”

    孟子涛摆了摆手:“说句实在的话,你这有好东西,我就算在国外都会赶过来。”

    汤老师哈哈一笑,接着把放在桌上的两样东西推到了孟子涛面前:“这是前两天得到的小玩意,不值什么钱,贵在有趣。”

    孟子涛把东西拿到手中,这是两件琥珀小挂件,雕工到是挺不错的,不过却总给他一种不太自然的感觉,但一时又看不出不自然在什么地方,不禁让他感觉有些奇怪。(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章 长流匜和黑漆圆盘(36/60)

    这是一对黄琥珀挂件,看品质还是挺不错的,雕琢也很有水平,一段枝杈上结三颗饱满桂圆,喜鹊栖落于枝,名为“喜报三元”。

    古代科举制度的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为解元、会元、状元,“喜报三元”即指解元、会元、状元连续及第,是对参加科举的人的吉利赠言或贺词。

    这一对琥珀挂件品质精良,再加上巧工细作,可以算上品。孟子涛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这对挂件到底有什么问题,只是由于汤老师的提醒,他细看之下感觉有些不自然。但一时又找不到哪里出了问题。

    孟子涛观察了一会,从他的包里拿出了一些工具,又仔细研究了好一会,才摇头失笑道:“这对挂件的作者水平还真够高的,贴上去的外皮居然能够如此浑然天成,肉眼实在是难以分辨,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看到接合的现象。”

    说这话的时候,孟子涛也感慨作者真是有心了,居然能想到这样的作伪方法。

    琥珀形成过程中,由于风化作用致使其表面形成一层颜色较深的外皮,在加工雕件时可利用其俏色,使得作品更加生动。

    而这两件作品,应该是在琥珀成品在雕刻时出现不可去除的瑕疵时,或者本身的原料就有一定问题,便利用天然石皮在瑕疵处粘贴上外皮,如一片树叶,一朵花,或是一个小动物,使作品“锦上添花”。

    这种方法虽然能美化琥珀的外观,毕竟留下了人工的痕迹,或许一些人能接受这种美的改善,但一般国人还是喜欢天然之纯粹。

    当然,只要商家把商品情况如实相告,以供琥珀爱好者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也还是可以的。然而总有一些奸商为了多赚一些钱故意这么做,或者知道了也不说,这种东西就相当的头疼了,估计有不少人要在这上面上当。

    好在,孟子涛相信手艺像这对挂件这么高超的人应该不多,不然的话肯定有不少人会上当。

    “那还是过不了你的火眼金睛。”

    汤老师哈哈一笑,心里则多少有些诧异,说实在的,他还是听了朋友的指点才看出外皮的问题,虽说孟子涛也是听了他的提醒,但够凭自己的眼力就能看出来,眼力也很厉害了,不过这一点也证实了他的猜测,孟子涛应该师出名门,这也正是他拿出这对琥珀挂件的原因。

    孟子涛摆了摆手,谦虚道:“哪里,要不是得了你的提醒,我肯定也不定能看得出来。”

    说到这,他有些好奇地问道:“汤老师,不知道这对挂件是什么来历啊?”

    汤老师说道:“这对挂件其实是我朋友让给我的,据他说,这种东西,市面上已经零星出现了,好些藏友都上了当,而且他那还有一件琥珀摆件,贴皮的技艺更加精湛,接合面十分紧密,仅仅留有一条十分细小的缝隙,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清。”

    “好在,由于与雕件恰好匹配的外皮可遇而不可求,因此市场上目前见到的都是在雕件较为平整的地方贴皮,比较好认。说起来,现在各种作伪方法日新月异,如果不经常在市场上逛逛,过不了多久就能把赝品当真品买。”

    说到最后,汤老师不禁感慨起来,看起来对这种形式颇为忧虑。

    孟子涛也不管他的情绪到底是真是假,接过话道:“说起来,我在不久之前也得知一种琥珀作伪的方法,在琥珀表面涂上一种特殊的黄颜色蜡,这样可以使琥珀的颜色变得更鲜艳,但与天然琥珀的颜色相比显得不自然。”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有色蜡用红外光谱仪是不易检测出来的,因此稍不留神就会成为漏网之鱼。”

    汤老师有些惊讶:“还有这种办法?那怎么鉴定呢?”

    孟子涛回道:“如果有经验的话,可以用针尖轻轻拨推,即可有黄色蜡状物位移或脱落,在表面微裂隙、凹坑等处也可见颜色较深的黄蜡富集区域。”

    “原来如此,多亏了你,今天又学了一手。”

    “我也是啊。”

    俩人相视一笑,接着又东拉西扯地闲聊起来,汤老师不说邀请孟子涛过来的来意,孟子涛也不问,两个人就那么耗着,看谁先提起。

    不过最终还是汤老师可能等不及了,让孟子涛先坐着,他起身去里屋拿了东西出来。

    东西被放在一个硕大的锦盒里,汤老师让孟子涛先看,孟子涛客气了一下,就打开了锦盒。

    只见里面里放着一件玉器,但器形有些少见,是一件长流匜。

    匜是中国古代两周时期王公贵族举行祭祀典礼及重要礼仪活动之前盥洗浇水的用具;《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37年)就有“奉匜沃盥”的记载。早期匜为青铜制。汉代以后出现了作为酒具的金银匜、漆器匜、玉器匜。

    1968年出土的西汉时期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一件银制匜。这是一个与此玉器类似匜带长嘴流的小壶,壶身作扁圆形,有鋬,有盖,这件银制器具,几经考证,最后确认是为危重噤口病人灌药之用的“灌药器”。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医学文献中,就有灌药救治昏迷病人的记载。这说明早在西汉时期古人从盛水盥洗的器具“匜”的型制上受到启迪,创造发明了抢救病重张不开口或者不听话的小孩灌药用的用具。

    这种东西的使用方法是捏住患者的下巴,用那个又长又尖的喙,从患者上下牙中间撬开道小缝,然后手一抬,药就灌进去了。后世的中医医疗器具中,也有银制、铜制及瓷器等类似匜的灌药器给昏迷病人灌药用。

    但玉质的长流匜,说实话以前孟子涛真没见过,只见这件玉匜身为椭圆扁壶状,有细长流和鋬,盖上有纽有鋬,圈足底;玉匜通长,20厘米左右,其中流长占差不多一半的长度,匜壁厚度薄如纸片。

    盖纽顶面上浅浮雕四瓣柿蒂纹,柿蒂纹中心阴线刻三叉云纹;盖面饰一圈阴线回纹;盖鋬为螭龙首。

    匜身及长流外侧同样饰一圈阴线回纹;鋬手为螭龙双身对称镂空盘踞匜口;匜内光素无纹;圈足底略有外撇。

    古人用整块白玉不惜工本精雕细琢,勾撤线条流畅,打磨细腻光滑,工艺精湛。深入肌理的斑斓沁色记载着两千多年岁月流逝的沧桑。孟子涛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是一件开门到代的出土玉器。

    不过,这东西出土的时间应该不短了,表面已经有了一层包浆,说明应该是传世出土玉器。

    汤老师笑眯眯地问道:“想必老弟应该能够认出这是什么玩意吧?”

    孟子涛把东西放回盒子里,回道:“这是长流匜,铜质的比较多一些,玉质的我以前还真没见过。”

    “哦,那人认为开不开门?”汤老师目光烔烔地看着孟子涛。

    孟子涛喝了一口茶,笑道:“这个嘛,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知道这件东西你要价多少?”

    汤老师微微一笑,孟子涛既然那这么问,答案显而易见了,他笑着说道:“其实下面还有一件器物,其它的等你先看过之后再说吧。”

    孟子涛本来还有些好奇,怎么一件并不大的长流匜放这么大一只锦盒里,拿出中间层的木板,发现里面是一件比长流匜还要少见的器物。

    这是一件黑色漆器圆盘,木质,分上下两部分。两盘中心有圆孔相通。上盘正面针刻六圆点,与盘心孔连成北匕斗七星图像。过圆有轻痕十字线,将圆盘四等分。盘边密钻一周小圆孔,共365个,皆不穿透。下盘逆时针不等距针刻二十八宿星名及距度,其星宿名正与上盘小圆孔相接。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汝阴侯夏侯灶汉墓出土过一件类似的漆器,该盘所刻星宿及距度,与《甘石星经》和《开元占经》记载的数据及名称相符,是我国天文考古学的新发现。

    想必这面圆盘也是差不多时期的作品,不过和早前发现的那面相比,这件除了尺寸要大一些之外,品相实在太完美了,看起来好像被制作出来没多久一样。

    不过,孟子涛显然不会这么简单的认为它就是一件赝品,因为如果以前埋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里,保存环境良好,出土时间又不长的话,也会有这样的表现。

    而且,孟子涛一眼看到这面二十八宿圆盘的时候,就感觉圆盘之中好像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吸引着他,但当他使用异能的时候却没什么反应,那种感觉就好像你面前明明有一样东西,想要伸手去抓却就是抓不到,十分郁闷。

    不过,孟子涛知道直觉应该是不会欺骗自己的,另外从圆盘的各种表现来看,这也应该是一件真品。至于这件东西的来历,就凭汤老师的另外一层身份,不用说也能知道,应该是从哪个古墓里挖出来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一章 晚会变动(37/60)

    孟子涛其实很想知道,这件黑漆圆盘是从哪里出土的,不过这种事情,问了肯定犯了汤老师的忌讳,而且问了他也不会说,那还不如不问。

    孟子涛把黑漆圆盘放回盒子里,抬起头来说道:“汤老师,东西的来历我就不问了,两样东西麻烦给个实价吧。”

    汤老师明白孟子涛话中的意思,微笑着说道:“咱们一回生,二回熟,我凑个整数,算一百万如何?”

    如果以市场价值来说,一百万这个价格不能不说太便宜了,但关键其中一件黑漆圆盘明显是生坑器,无疑要比正常价格要低上不少,所以一百万这个价钱并不能说很便宜。

    当然,这个价格也算不错了,再加上那件黑漆圆盘是孟子涛一定要拿下来的,于是他也没有多问,就同意了这个价钱。

    孟子涛拿着东西和汤老师一起去银行转了账,在门口的时候,正好碰到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

    老人看了看孟子涛手上拎着的锦盒,笑咪咪地说道:“小汤啊,今天又做了什么大生意啦?”

    汤老师称呼老人为何教授,显得十分热情,他笑着摆了摆手:“什么大生意,只不过混口饭吃而已。”

    “小汤你就是太谦虚,小生意还能来这里?今后记得给我介绍几个生意啊。”何教授呵呵一笑,语气之中好像还带着一丝酸气。

    “一定,一定!”

    汤老师笑着应了下来,两人随便闲聊了几句,就告了辞。

    走了没几步,汤老师回头看到何教授已经没影了,笑着摇了摇头:“这人真有意思,手里一大把的赝品,居然还想让我介绍生意给他,真是好笑。”

    “怎么回事?”孟子涛好奇地问道。

    “他的事情吧,说起来还真有些好玩。”

    汤老师讲述了起来:“他以前是做物理研究的教授,也不知道为什么喜欢上了瓷器,于是就开始搞收藏,他搞收藏是出进不出,陆陆续续地收了一屋子的瓷器,据他说价值上亿。”

    “咱们这行你也知道,一般人哪有只进不出的道理,他一个老教授退休了也没有多少钱,几年下来积蓄花的差不多了,于是就起了卖一些藏品的念头,不过找了不少人,一件东西都没有卖出去。”

    “前段时间我去他那看了,他的那些东西,一上手就能断出个八发不离十,东西死沉死沉的,再看器物表面,有的只是火气十足的贼光。再仔细看,瓷器表面的划痕,都是人为做出来的。什么平等青、苏麻离青,都是清一气的现代化学料。就这种东西,你觉得卖的出去吗?”

    “更有甚者,他那居然还有三十多件宋代的汝窑瓷,你说夸不夸张?”

    孟子涛笑着点了点头,要知道,现在有明确记载的汝窑完整器,仅发现六十余件,大部分放在世界各大博古馆,那位何教授手里就有三十多件,真实性可想而知。

    汤老师笑着说道:“而且更好笑的是,我把这件事情跟他说了,他还笑着说,他要超过世界纪录。”

    孟子涛听了之后也有些惊讶了,惊讶的是那个何教授实在太离谱了一点,连基本常识都不顾了,要说,古玩这一行,也不缺一根筋的傻子,但一位教授这么说,实在和他身份不符。

    “那他的那些藏品现在怎么处理了呢?”

    “能怎么处理,遇到同样的傻子就卖出一两件,剩下的还摆在家里。”

    何教授的事情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事后,俩人回到古玩店坐了一会,中午一起吃了午饭。

    期间,孟子涛以对奇门遁甲感兴趣为由,跟汤老师做了一下探讨,汤老师到也没有怎么藏技,基本上能说都说了,也算是给了孟子涛不久之后的探宝之行一定的帮助。

    虽然如此,孟子涛还是决定,今后跟汤老师还是能不接触尽量不接触为好,实在是汤老师拿出来的东西有些吓人,虽说以他现在的身份并不用怎么担心,但真要被查到了,多少会有些尴尬的。

    下午还是照样去部门看了一些藏书,回到舒泽那,看到舒泽还没回来,不过钟锦贤他们俩口子已经到了,并且孟子涛还从他们那听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