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捡宝生涯-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子涛闻言有些奇怪,问道:“这个崔丙茂是哪位?”
程启恒说道:“崔氏珠宝现在的掌门人啊,你难道不知道?”
孟子涛听到崔氏珠宝就明白对方是为了什么事情,摇了摇头道:“我以前又没见过他,根本听都没听过。”
程启恒说道:“不认识也好,这家伙其实挺小家子气的,我都不想跟他打交道。不对啊,既然你不认识他,他干嘛让我带话?”
“还是上个星期的事情。”孟子涛把上个星期事情的经过简单说了一下。
程启恒恍然道:“我说呢,这家伙怎么拐弯抹角的向我打听你。估计是觉得你有利用价值,这才让我给你带话吧。”
王梦晗不屑地说:“这人好没诚意,他难道不会亲自打电话吗?帮忙挖出了一个蛀虫,请客吃顿饭也是应该的吧?难怪崔氏珠宝前几年声势还挺浩大的,这几年越来越没声音了,店都关了好几家了吧。”
程启恒笑道:“崔丙茂能力确实有限,不过,他不请子涛估计也是因为抹不开面子,现在咱们陵市所有崔氏珠宝的店长,都是他亲手选拔的,你说出了这么人物,他的面子往哪搁?”
王梦晗哂笑道:“活该,谁叫他自己把控不严。”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过这家伙也算是自作自受吧。”程启恒呵呵一笑,接着对孟子涛说道:“不说这了,他上午的时候,想约你星期天吃个便饭,你去不去?”
“算了,你帮我回了吧。”就像王梦晗说的,对方根本没什么诚意,孟子涛去了根本没什么意思,另外,他觉得上回给孟宏昌和小云的一对戒指,已经两清了,大家又不是朋友,根本没必要答应。
程启恒点头道:“行,那我就给你推了。”
吃过午饭,大家又聊了一会天,就各回各处了。
回到古玩店,孟子涛本来想去找何婉奕,还没等他打电话过去,何婉奕就打了个电话过来,告诉他,因为老家有些事情,她和父母一起过去处理,要两天才能回来,店里的事情已经安排好了,让孟子涛不要担心云云。
这里要说明一下,何兴怀其实并不是陵市人,在陵市结婚生子,算是已经在陵市扎根了。
先前,孟子涛打听过,何兴怀有一个哥哥和妹妹,其他人基本没什么来往了。这回回去,主要是商量老宅拆迁的事情。
既然何婉奕和父母一起回老家了,孟子涛又没有什么要紧事情,于是就待在古玩店。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孟子涛经常不来的缘故,好不容易见到人影了,一下午来了好几位熟客,让孟子涛都差点以为今天是周末了。
一转眼,就到了下午三点多,孟子涛见基本没什么客人了,就起身准备回去。
这个时候,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在他身后还跟着一位面无表情的青年,一看就知道是保镖之类的角色。
还没等胡远亮开口,中年男子首先问道:“请问孟掌柜在吗?”
孟子涛回道:“我就是孟子涛,请问你是?”
看到孟子涛居然这么年轻,中年人稍稍有些诧异,接着他上前递给孟子涛一张自己的名片:“孟掌柜您好,鄙人崔丁甸,现为崔氏珠宝的副总经理。”
孟子涛接过名片看了看,心里则有些奇怪,明明自己已经回绝对方了,怎么还派了一个副总经理过来,这是打算粘上自己了?
“崔总你好,不知道你今天来有什么事情?”
崔丁甸和颜悦色地说道:“孟掌柜,今天来呢,主要是有两件事情,一是为了感谢您先前的帮忙,让我们崔氏珠宝避免了更大的损失。第二件事情,如果您星期天中午有空的话,能否请您吃顿便饭?另外,我们还想跟您道个歉。”
“道歉应该没必要吧?”孟子涛觉得奇怪了,好端端的道哪门子的歉?
崔丁甸一脸诚恳地说道:“我认为很有必要,本来呢,您帮了我们崔氏珠宝一个大忙,我们理应尽快上门表示感谢,不过呢,我们总经理这人有些脑子有些糊涂,不知道轻重缓急,一拖就拖到了现在,所以还请您能够谅解。”
“没关系,当初那一对戒指,我觉得已经足够了。”
话是这么说,孟子涛心时却越加的糊涂了。什么意思?哪有部下这么说上司的?还是说演一出戏,弥补先前的过失,但听崔丁甸说话的语气,好像确实看不起崔丙茂啊。
“难道有什么隐情?”
孟子涛忽然想到,崔氏珠宝主要职位都姓崔,那么十有**就是一个家族企业了。家族企业有好处,当然坏处也不少,比如说,家族成员一多,因为利益方面的原因,导致成员之间的不和,产生冲突。
这么一想,孟子涛觉得这个可能性确实很大,副总经理想要更进一步,不是总经理主动退位,就要把总经理给拉下来,如果家族内部没有援助,请一个外援当然是很有必要的。于是就把目光放到他的身上了。
那么,双方会不会势均力敌呢?当然也有这样的可能,但如果这样的话,也就不用来拉拢他了。
不过,还有一点孟子涛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崔丁甸会在自己拒绝了崔丙茂之后才过来?是觉得先前自己没机会,还是因为先前不在陵市,亦或是苦肉计而已?
脑子里转了好几个念头,孟子涛马上又放弃了思考,现在情况不明,连崔家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又何必胡思乱想,更何况,他又没有参合到这种家务事之中的打算,现在嘛,干脆来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
虽然孟子涛脑子里已经转了好几个念头,不过时间只是过一瞬而已,只听崔丁甸笑道:“哪里哪里,对我们来说,这些实在太少了,这份薄礼还请您能够接受。”
说完,他身边的一位保镖,把一只手上拿着的锦盒,放到了孟子涛面前。
孟子涛连看都没看,就直接推了过去,摆了摆手道:“崔总,客气了,我觉得已经够了,还份礼物还请你收回去。”
崔丁甸又劝了几次,但孟子涛态度很坚决,崔丁甸只能作罢,笑道:“那好吧,东西我就收回去了,不知道您星期天有时间吗?没别的意思,就是单纯想请您吃顿便饭。”
孟子涛又以自己有事为由,婉言拒绝了。
崔丁甸见孟子涛油盐不进,到并没有显出什么不满,至少表面上是这样,至于他心里怎么想,那就只有了自己知道了。
本来,孟子涛以为这样一来,崔丁甸应该要告辞了,不过,他却让保镖又拿出了一只锦盒,放到了桌上。
孟子涛有些疑惑地看了过去,就听崔丁甸解释道:“孟掌柜,这是一件古玩,麻烦您能看一下真伪。”
崔丁甸拿东西来鉴定,孟子涛当然不好拒绝了,他让崔丁甸把东西拿了出来,却是一只墨盒,打开一看,只见里面还放着一方墨。
第一眼看到这方墨的时候,孟子涛有些惊讶,因为这方墨看起来十分精湛,第一印象就是一方好墨。
孟子涛先问了一个问题:“崔总,不知你能否说一下这方墨的来历?”
崔丁甸如实说道:“这方墨其实是抵债得来的……”
当今社会,“三角债”是相当常见的事情,不过抵债一般都是用汽车或者某种商品之类的物件,就算是用古玩抵债,用瓷器的多一些,古墨还是比较少见的。
崔丁甸拿来的这方墨就是抵债来的,虽说,崔氏是做珠宝生意的,不过,总有一些货临时断货,或者别的商家因为急需求到头上来,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所以有时同行来提一些货也是很正常的。
这方古墨的主人,正是崔氏珠宝的一位商业伙伴,他因为亏了一笔生意不能补货,手上暂时又拿不出现金,走投无路只能去求崔氏珠宝,大家都是长年的商业伙伴,合作的时间也有好几年了。
所以,此人提货之后,并没有马上结款。
结果,之后此人又出事了,过了好几个月都结不到钱,崔氏珠宝的人去讨要,此人还是拿不出钱来,不得以拿出了这方古墨,说要用此物抵货款。
此人说,这古墨是他家祖上传下来的,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肯定不会有问题,让崔氏珠宝的人放心。后来,有人作主收了这方古墨。
听了古墨的来历,孟子涛并没有发表什么看法,上手仔细观察。
此墨造型规整,呈矩形,墨式为明代程君房所制飞龙在天式,正面为龙纹,背面题刻诗文,其文为《飞龙在天颂》,文后署“原任鸿胪寺序班臣程大约谨颂”。墨身四周有阳文款识,分别为:“万历壬寅年墨”、“大国香”、“君房聘衮监制”此三款。
第三个款识中的“君房”,正是作者的别字,他本名程大约,为明代万历年间时人,字幼博,别字君房,号筱野,又号玄玄子、守玄居士,墨隐道人等。
程氏是徽州的制墨名家,被誉为李廷跬后第一人。其既好蓄墨,又精墨法,并有墨坊“还朴斋”贩制其墨,所制墨曾贡入宫中。
君房制墨,不受陈法约束,博取众家之长,讲究配方、用料、墨模,首创超漆烟墨制法,制品坚而有光,黝而能润,舐笔不胶,入纸不晕。与罗小华、方于鲁、邵格之并称为明代制墨四大名家。
程氏曾自言:“我墨百年后可化黄金”,董其昌在《程氏墨苑序》中亦言:“百年之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可见其所制之墨的珍贵程度。
也正是由于程君房制墨名声举世闻名,后世冒名顶替,鱼目混珠者甚多,以致传世程墨,赝多于真。
过了十多分钟后,孟子涛把古墨放了回去,崔丁甸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孟掌柜,不知道这方墨怎么样,是真是假?”
孟子涛回道:“看不好。”
崔丁甸说:“什么意思,我对这方面不太懂,您是说这方墨有问题吗?”
孟子涛说道:“我个人意见,这方墨应该是仿制的。”
崔丁甸沉默了片刻,诚恳地说道:“孟掌柜,不知道您能否解释一二啊?”
孟子涛点头道:“这没问题,你对程君房有了解吗?”
崔丁甸说:“我来之前只是查了一下程君房是什么人,其它我就不太清楚了。”
“那好,我跟你详细说一下吧,邢太朴曾以十六个字概括了程墨的特色,即‘坚而有光,黝而能润,舐笔不胶,入纸不晕’。”
孟子涛解释道:“程君房制墨,大都邀当时著名画家丁云鹏、陈洪级等作画,再聘歙县名工巧匠雕刻墨模,刻工纤巧,有的细如毫发,故墨上文字和图案都以精细见长。但这方墨,从墨面镌刻的图案来看,却没有具备精细、逼真、神态生动等特色。”
“从漆衣看,此墨虽也是通体漆衣,可是漆衣上没有蛇皮断纹,只有断裂纹。从墨的质地看,此墨磕缺处和漆皮剥落处,虽然墨质还算细腻,但和真品相比,相差太远。”
“最后,咱们再看这三个款识,款识是对的,但刀法和真品相差有一些距离,我曾经看过一方真品,刀法深厚,字体雄健,阳文字锋芒峻厉,圭角崭然,以雕刻手法体现了明代书法的遒劲,然而这方墨上我也没有看出这一点。”
“综上所述,这方墨应该是清代的仿品,但仿的不错,墨质较佳,虽然和真品没法相比,但多少也是有些价值的。”
崔丁甸问道:“那这方古墨能值多少钱?”
孟子涛说道:“大几千块钱吧。”
“如果是真品呢?”
“那就要大几十万了。”
崔丁甸有些无语,大几千块钱和大几十万,可是相差了足足百倍,如果是真品抵货款没问题,但现在这个嘛,崔氏珠宝肯定亏到姥姥家了。
不过,对崔丁甸来说,这个结果正合他的心意,于是对孟子涛表示感谢之后,还给了孟子涛一些辛苦费,不少不多正好一千,孟子涛没有推辞,收了下来。
出了店门,跟着崔丁甸的保镖,有些不满地说道:“这人还真够拽的!”
崔丁甸瞪了保镖一眼:“会不会说话?他有背景,有眼力,拽又怎么了,再说了,他又不是傻子,明知道我们有问题,还参合进来,换你的话,你能答应吗?”(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梅瓶
“我问你,换你的话,你会参合到刚认识的人的家事中去吗?”崔丁甸有些没好气地说道。
“那肯定不会。”保镖马上变成了孙子,没办法,谁叫崔丁甸是他老板又说的对呢。
“哼!”崔丁甸冷哼一声,淡淡地说道:“虽然没有能够和孟子涛更进一步,不过,咱们这回来的任务也算完成了,我到要看看,这块石墨他崔丙茂怎么解决!”
话分两头,等崔丁甸他们离开之后,孟子涛也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孟子涛觉得自己经常三天两头往外跑,再加上父母不想去别墅住,等结婚了,相处的时间,可能比现在还少,因此,他一般没事的话,不太会住在别墅。
今天也是一样,孟子涛回到家,发现父母居然也回来了。
这让孟子涛有些意外,问道:“你们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啊?”
孟舒良说道:“今天店里不怎么忙,我和你妈就决定早关门,回来休息一下。”
孟子涛听父亲这么说,反而紧张起来:“爸,你们不会身体不舒服吧?”
徐苹笑了起来:“你这孩子,难道我们还不能休息啦?”
孟舒良接过话道:“你就放一百个心吧,自从经常吃了珍珠粉,我们身体非常好,就算我没生病之前,我都没觉得这么好过。”
孟子涛看了看父母的气色,也确实不像是生病的样子,心里松了口气,嘿嘿一笑道:“那就好,不过,我觉得吧,你们真的不用老待在店里,凭我现在赚钱能力,完全能够养的起你们,如果觉得太闲,你们干脆去旅游得了。”
这时,徐苹突然问道:“小涛,我们开店,是不是给你带来困扰了?”
“没有啊,您怎么突然这么问?”
孟子涛一开始还有些奇怪,但马上就想到了一个可能:“是不是你们听到有人嚼舌根了?”
一家人也没什么不好说的,孟舒良叹了一声:“咱们小区有几个爱八卦的老娘们,说你赚了大钱,我身体又不好,还让我们开店。我不就闲不住嘛,开个店怎么了,吃她们家饭,碍她们家事啦!”
说到最后,他显得有些忿忿。
徐苹说道:“行了,她们那是嫉妒,你管她们干嘛。”
孟舒良气愤地说:“我就是看她们不舒服,自己没能力,一天到晚专门张家长李家短的,特别是那个汪秋菊,自己儿子管不好,还有脸说别人,真是笑话!”
孟子涛也知道那个汪秋菊,她儿子嗜赌如命,输的钱都有上百万了,现在外面还欠了一屁股债,躲在外面也不知道身死,为了还债,汪秋菊差点把房子都卖了,还是他老公死活没有同意才没卖。
要说,汪金菊确实也挺可怜的,但就这么一个人,却特别喜欢说别人坏话,而且说起来还趾高气扬,这个时候,她的儿子往往就成了透明人。用一句老话来形容,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不过,对这种人孟子涛也拿她没办法,面对一个五十多的老太太,总不见得打骂一顿吧?
不过,今天这事孟子涛觉得也是一个契机,他本来就想让父母休息了,却拗不住他们,正好趁今天这个机会,把水果店关了得了。觉得无聊就养点花花草草,或者小动物之类,隔段时间就去旅游,欣赏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孟子涛劝道:“爸,您和这种人置什么气啊,气坏了身体可多不值得,就像妈说的那样,他们只是嫉妒我能赚钱而已,咱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熟悉的哪会不知道?不过,有一点我很认同,我觉得你们确实应该在家享清福了。”
“我这人在家呆不住啊。”孟舒良摇了摇头,徐苹也是这个意思。
孟子涛笑道:“这简单啊,我给你们规划一下啊,你们早上可以出去锻炼身体,这样可以认识很多的老年朋友,然后回家做饭,中午午息一会,下午可以上上网,吃了晚饭可以看电视,晚上十点睡觉,这样一天就过去了。”
“另外,你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种植花草,养小动物,这两个方面也是挺费功夫的,想要做好也得花不少时间,我看到时你们还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呢,你们看怎么样?”
夫妇俩对视了一眼,孟舒良说道:“我们再考虑一下吧。”
孟子涛听到父亲的答复,心里高兴起来,看来父母意动了,估计这事能成。
接下来,徐苹去做晚饭,父子俩则在客厅聊了一会天。
晚饭后,孟子涛回到房间,打开电脑上网,他先浏览了古玩论坛,接着逛了一会国内一家古玩交易网站。
这家网站信誉度很好,但网上出售的古玩,除了看卖家的信誉度之外,最主要还是靠自己的眼力,毕竟就几张照片,给的信息不多,就算是高手,万一遇到照片拍的失真,也很容易失手。
先前,孟子涛自觉眼力高,在上面买了三件古玩,分别是两件瓷器,一件玉器。结果两件瓷器一件是高仿,一件是接底瓷,而玉器他是按和阗玉买的,结果拿到手却是俄玉。
从这以后,孟子涛基本是只看不买,好在东西不贵,而且他因为经常不在家,把快递的接收人写成了父亲的名字,不然被人知道了,多少有点丢人。
本来,孟子涛今天也只打算看看,然而,当他翻到一件正在拍卖的瓷器时,却被吸引住了。
只见,图片上显示的是一件青花梅瓶,但这件梅瓶的器型却和他以往看到的梅瓶并不相同,其瓶口微微外撇,瓶肩极为饱满,至瓶下部渐渐收拢,看起来就好像一位上端丰腴,下端敛约的丽人,十分有特点。
另外,此瓶肩部饰如意云头纹,其内各饰花卉一枝,腹部饰青花“四爱图”,即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描绘了古代名士悠然自得的风度与超凡脱俗的情操。
这一题材自元代始,流传不断,是历代最为经典的青花瓷器纹饰之一。所绘人物形神兼备,衣纹用笔潇洒自然,陪衬的景物结合主题,四组画面情景交融。
画工看起来也十分精湛,照片上的瓷胎看起来也十分坚密,再加上包浆等特点,看起来很像是真品。
孟子涛来了兴趣,先看了一下卖家的信誉,发现是一位新卖家,成交笔数很低,这多少让他有些犹豫,不过马上他还是相信了自己的判断,交了保证金开始竞拍。
刚拍了一次,孟子涛就愣了神,因为东西居然被撤回了,这让他有些想不通了。
因为和参加竞拍一样,物品上拍也是要交保证金的,随意撤拍,不但保证金没了,还会扣分,只要一年累计扣三次分,就会影响店家的信誉,同时上拍要交更多的保证金。(虚构)
所以,除非是没办法,不然的话,没有卖家会这么做。
对方为什么这么做?很有可能是因为听了谁的建议,知道了这件梅瓶的价值,觉得上网拍卖不合算,于是就撤回了。这么做虽然会扣分,并且没收保证金,但和真品被拍卖出去的损失相比,肯定撤回更加合算。
有人觉得,这么做会不会有些傻,直接一口价拍了不就得了?还样既避免扣分,损失的钱可能还不多。但道理是这样,万一有人觉得东西入眼,同样也一口价拍下来呢,要知道,一口价只有付了款才会显示成功的。
言归正传,孟子涛对这件梅瓶可谓是一见倾心,现在撤回了,他心里就好像猫挠似的,别提有多难受了。
“不行,得想个办法得到那件梅瓶。”
想是这么想,但现在是在网络拍卖,孟子涛根本不知道店家的地址,也不知道店家的电话号码,这些只有网站才有,但他总不能问网站去要吧?
孟子涛想了想,先点开店家的网上店铺,一番寻找之后,那只梅瓶并没有再出现。另外,联系方法到是找到了,不过一打电话,却是关机状态。
孟子涛拿着手机十分无语,确实,网页上写着,联系时间上午9。30到下午5。30,但你也不至于把手机给关机吧。
孟子涛有些没辙了,关键,这家网站有一点不好,如果要给店家发消息,必须加好友才行,要说留言吧,现在拍品又没有,只能在店里留言,但一些店家没有看店内留言的习惯,注意到的时候可能已经好几天之后了。
没办法,看来只能等明天对方上班之后再打了。
孟子涛有些遗憾地放下手机,这个时候,他突然又有了一个主意,连忙使用店名在网上搜索,这一搜还真被他找到了对方的电话。
原来,此人刚刚在网上开店,为了宣传自己,在多个古玩论坛,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此人留下了两个号码,一个是刚才没打通的,孟子涛连忙拔通了另外一个号码。
电话没响几声,主人就接了电话,一口鲁省口音传了过来:“请问是哪位?”
“请问你是xx网xx店的店主吗?”孟子涛问道。
“对,请问有什么事情?”生意人说话还是比较客气的。
孟子涛说:“我刚才拍了你的那件梅瓶,怎么一会功夫就撤回了?”
对方先是说了一声抱歉,接着说道:“实话跟你说,我朋友刚才看了那只梅瓶,说我开出的底价太便宜了,而且东西也不适合在网上销售,让我千万不要轻易出手,所以我就撤回了。”
孟子涛见果然和自己的想的一样,心里多少有些感慨,要是自己快一点,直接一口价把东西拍下来,也就不会有这种事情了。由于一口价也不贵,就算东西有问题,他也亏不了多少。
不过再一想,孟子涛觉得自己想多了,这可是网上交易,不是付了钱对方就一定发货,对方觉得不合适,还是会反悔。
于是,孟子涛又问道:“那只梅瓶你还有出手的想法吗?”
“当然,只要价格合适就行。”
“不知道你现在在哪个地方,如果方便的话,我想当面看一下。”
“对,当面交易比较好,我是泉城人,现在在泉城开了一家古玩店。”
“还真是巧了。”
孟子涛心里一乐,何兴怀就是泉城人,自己去泉城,说不定还能跟一家三口在泉城游玩一番。
想到这,他马上说道:“那行,我明天出发去泉城,麻烦你把具体的地址告知一下。”
“好的……”
对方报了一下地址,约好了时间,孟子涛就挂了电话。
第二天一早,孟子涛和大军一起坐火车去泉城,到达泉城的时间快要十一点了。
泉城是座美丽的城市,泉水众多,因此而得名,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只不过,由于时间比较紧,孟子涛暂时没有游览的打算,准备先把正事办完了再说。
俩人行吃了一顿便饭,接着就照着昨天给的地址,来到那家古玩店。
古玩店的位置有些偏僻,另外,离附近的古玩市场也有一段距离,孟子涛估计,都不会有多少人来到这里。可想而知,这里的生意怎么样了。
果然,走到店门口的时候,孟子涛就注意到店里冷冷清清,虽然和此时正是中午有关,但本身这里的地理位置,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
当然,古玩这一行,只要手上有好东西,店铺的地理位置不好也能做成大生意,但从这家店的摆投来看,就知道有好东西的机率不高。
只见整个店,门口放着一个柜台,再往前,左边放着几个博古架,右边堆了一些凌乱的瓷器,看起来就好像一座小垃圾山一样,让人没有进去看一下的兴致。
孟子涛暗自摇了摇头,接着就走进店里,往左边柜台看去,只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坐在柜台后面正吃着盒饭,眼睛盯着桌上的电脑屏幕,一只手按着鼠标划拉着。
注意到有人进来,青年抬起头来,看到孟子涛穿着比较考究,连忙换了一副笑脸:“先生,请问有什么需要?”
孟子涛回道:“你是令掌柜吗?我姓孟,昨天晚上跟你在电话里联系过。”
令尹云马上反应过来:“孟先生您好,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了,请稍等片刻,我先收拾一下。”
孟子涛笑道:“不用,你先吃饭吧,我可以先看一下贵店的东西。”
“那行,你先看吧。”令尹云呵呵一笑,做了一个请势。
孟子涛先把博古架上的器物浏览了一番,发现基本都是比较普通的物件,没什么他感兴趣的。
至到旁边的一堆破烂,孟子涛其实更加没多少兴趣,不过,破烂也不能小视,不少宝贝其实都是从破烂里面淘出来的,孟子涛到也没有放弃,当然,一件件翻找他肯定不高兴,直接用上了异能。
“咦?”
孟子涛心里轻咦了一声,装作翻找了一会,接着就从中拿出了一只青花盘。
这是一只青花盘缺了好大一块肉,但还能看得清纹饰,盘内口沿饰有缠枝菊纹,内壁绘缠枝牡丹、石榴、菊、山茶花等花卉纹。盘心为折枝莲纹,外有四个如意云头形开光,其内饰有折枝菊纹,开光外绘缠枝忍冬纹,纹饰虽层次繁多,但花形各异,反显精致。
这件青花盘,从纹饰来看,和明洪武时期的纹饰风格类似,但却使用的回青料,而且做工方面,比起洪武时期的真品,明显要差了一个档次。
然而,孟子涛又能看出这件青花瓷是老的,而且异能也给出了相同的结果,他稍稍一想,心里有了一个答案,不出意外,这应该是李朝青花瓷。
朝鲜半岛与我国毗邻,自汉唐以来,就通过海上和陆路交通与我国往来并传入中国文化。宋元时期,中朝两国交流更为广泛深入,我国的制瓷技术也因此首先传入朝鲜。朝鲜陶瓷的产生、发展深受我国陶瓷烧造技术的影响。
所谓的李朝,指的是朝鲜李氏王朝。据目前所发现的文献资料,朝鲜青花的出现应不晚于十五世纪中期的李朝早期。据史书记载,宣德三年(1428年),明朝使节尹风献青花瓷给世宗(在位1418…1450年),青花瓷就成了李朝宫廷用瓷,并进行了仿制。
李朝的青花最初使用的青料是从中国输入的回青,因青料价格昂贵,故产品数量稀少。
早期李朝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多效仿中国的明代青花瓷器,比如,据《慵斋丛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