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宝生涯-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坐了一会,鲁温韦就拿着三只锦盒走了回来,并放到孟子涛面前的茶几上。

    鲁温韦把盒子一一打开,说道:“你孟,这几件东西都是我挑选的,价值和你那只笔筒相差不多,你看看喜不喜欢。”

    孟子涛一一看去,发现盒子里面分别放着一只剔红印盒,一只五彩瓷笔以及一方鸡血石印章。

    三样东西都是文玩之物,孟子涛也都非常喜欢,于是他连忙向鲁温韦请示过后,就拿出那方鸡血石印章欣赏了起来。

    鸡血石,如鸡血般的色彩和晶亮如美玉般的光泽,被誉为“国宝”而驰名中外,作为我国四大名石之一它,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孟子涛手中这方昌化鸡血石章石材硕大,形制规整,颇为难得,且血色鲜活,明艳动人,颇具流动之美感,十分悦目。可惜的是,这方鸡血石印章,血量不多,当然,如果多的话,鲁温韦也就不会拿出来了。

    看过鸡血石,孟子涛就把剔红印盒拿到了手中。

    剔红,又称“雕红漆”、“红雕漆”,漆器品种之一,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华美富丽。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古漆器论·剔红》中说:“剔红器皿,无新旧,但看似厚色鲜红润坚重者为好,剔剑环香草者尤佳。”

    剔红漆色有多种多样,但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以颜色纯正、光泽明亮者为上品。

    历史上,明成祖朱棣和清朝的雍正、乾隆这三帝都酷爱剔红,剔红工艺在这三朝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永乐帝更是在京城果园厂敕建漆器作坊,将剔红工艺中心从南方移到北方,使剔红艺术达到历史巅峰。

    而拍卖市场上的最高价格,也正是永乐时期制作的,在2001年的香江以1287万元rmb成交,这也是目前为止的最高纪录。

    当然,孟子涛手中的剔红盒子,肯定不可能是永乐时期所作,但以工艺来看,应该是明代的作品。

    印盒为圆形,在盒盖中心雕婴戏图,婴戏图是我国非常盛行的题材,有连生贵子、五子登科、百子千孙的吉祥寓意。

    只见画面之中,十数子在庭院间戏玩,各式各样,整体组合成一幅带有喜庆气氛的婴戏图。圈足处,署有刀刻“大明嘉靖壬午年制”横书楷书款。

    整体而言,印盒纹饰繁复精细,刻划精细流畅,造型优美大方,无论其漆色、刀法或纹饰均代表了当时制漆工艺的水平,且保存至今品相完好,实属不易。

    孟子涛有些爱不释手的打量着手中的这只剔红印盒,他对剔红作品是仰慕已久,但以前他也只能在心里想想而已。

    这是因为,剔红的工艺实在太过复杂了。想要制作一件剔红作品,先要在胎骨上以朱砂漆髹刷多层,少则**十层,多则达到一二百层,形成非常厚的漆膜。

    等它风干到一定程度,有些像是咱们现在的牛皮糖那种状态时,工匠才可以在漆层上画出图案纹饰,然后趁着不沾刀的时候用刻刀通过刺、铲、钩等手法刻成浮雕,彻底干燥后再行打磨,最后成器。

    制作剔红的“火候”很难掌握,等它干透了就剔不动了,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一旦家具上起漆皮以后,你拿指甲盖一碰,漆就掉下来了,这种状态下,当然不能制作剔红。

    但如果在过黏的状态下剔,因为漆是非常黏的物质又会沾刀。所以必须在既不沾刀又不脆的时候迅速制作而成,因此给工匠留出的时间并不充裕。

    正因为这样,越精美、越复杂的剔红作品,价格就越贵,而这对以前的孟子涛来说,肯定是消费不起的。

    现在,孟子涛总算有一个获得一件精美剔红作品的机会,他甚至都不想再看剩下的那支五彩瓷笔,他就已经做了决定,笔筒他就换这只印盒了,哪怕还要再加个三五万(这只印盒的市场价在二十五万左右)也没关系。

    由于对这只印盒的喜爱,孟子涛又仔细打量了一番,正当他看到落款的时候,脑中突然灵光一闪,整个人顿时就好像被浇了一盆冰水,显得有些呆滞。

    看到孟子涛眼中的喜爱之色,鲁温韦心中就闪过一丝喜色,看来那只笔筒应该没问题了。但马上孟子涛又呆愣了起来,这让他很奇怪,问道:“小孟,怎么了?”

    孟子涛回过神来,干笑一声:“没什么,刚才想到一些问题。”

    “哦。”鲁温韦点了点头,但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对劲,而且还有一股不详的预感,这让他心里嘀咕道:“难道这只印盒有问题?”

    鲁温韦马上就摇了摇头,觉得这事肯定不可能,就凭自己的眼力怎么可能出问题?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嘛。

    孟子涛不动声色地把印盒又打量了片刻,就放了回去,又把剩下的那支五彩瓷笔拿到了手中,观察了一番之后,又放了回去。

    最后,他指着那方鸡血石印胚,说道:“鲁师傅,我就换这方印胚吧。”

    鲁温韦对孟子涛的选择很奇怪,他没有开口答应,说道:“小孟,如果我刚才没看错的话,你应该是很喜欢那只剔红印盒吧,为什么你最后反而选择了这方印胚?”

    “这……”孟子涛干笑了一声,显得有些迟疑。

    鲁温韦摆了摆手,正色道:“小孟,你放心大胆的说,就算说错了,我也不会怪你的。”

    孟子涛开口道:“鲁老师,那我直说啦,这只印盒我有些看不准。”

    “果然!”鲁温韦心里暗道一声,不过他并没有动怒,平静地问道:“那你能不能说一说原因呢?”

    孟子涛说道:“鲁老师,您先看一看这只印盒的落款。”

    “落款?”鲁温韦拿起印盒看了起来,结果字迹一入眼,他也和刚才的孟子涛一样,表情呆滞了起来。

    孟子涛心里叹了口气,看来鲁温韦应该是大意了。

    事实上,绝大部分剔红都无款,包括清宫造办处“油漆作”的真品。有款识的分为两类,明代宣德年以前是在剔红器底部用针划出款识,这叫“针划款”;宣德之后采用刀刻楷书年号,然后填金,叫“填金款”。

    这只印盒其他看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问题就出现在这款识上。如果是真品,肯定是填金款,但这只印盒,却根本没有填金,不用说,肯定是有问题了。

第四十章 交流会

    ps:祝大家元旦快乐,2016年万事如意!

    “大意了!哎!真是大意了!”

    鲁温韦双手紧紧地抓着印盒,有些颓然的往沙发上一靠,嘴里发出一声长叹,喃喃地说道:“当初我怎么只看了做工和包浆,连这么明显的破绽都没有看出来呢!”

    孟子涛心道,这就叫做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吧。

    说起来,这只剔红印盒做的确实太逼真了,就说包浆,一般来说,真品即使保养再好,几百、上千年的空气氧化以及汗水之类的物质,依然会在表面留下一层包浆。

    而现在作伪,一般是用草酸做出包浆,这种包浆触手轻滑浮躁,没有真品那种自然的感觉,甚至在放大镜下观察还能看到鲜艳的红漆。

    所以,对一位经验丰富的专家来说,一件剔红器作旧的手法无论多么高明,漆皮入手的感觉绝对不同。

    但鲁温韦的这只印盒,却并不是用的草酸做出来的包浆,而且草酸也做不出来这么逼真的效果。

    孟子涛如果没有判断错误的话,作伪者应该是使用的包浆液、文玩油、把玩液之类的东西。使用这类东西虽然耗费时间,但做出来的包浆就显得自然,更难令人察觉,别说普通人,就算是专家一不小心可能就走了眼。

    包浆逼真,再加上工艺上乘,而且就鲁温韦这样的表现,孟子涛估计他很可能是在熟人那购买的,走眼了到也正常。

    当然,这是孟子涛的想法,对于鲁温韦来说,他很难接受自己犯这样的错误,一时间颇有些无地自容的味道。

    呆愣了一会,鲁温韦突然惊呼一声:“糟了!”

    话音刚落,他就从沙发上一跃而起,随后向里屋跑了过去。孟子涛猜想,应该是还有一起买的东西吧,不知道结果怎么样。

    过了片刻,鲁温韦黑着脸走了回来,结果不言而喻,他按下心中糟糕的情绪,对孟子涛说道:“小孟,这枚印胚的价格应该在十九万左右,我再给你三万,怎么样?”

    孟子涛本来想客气一番,不过就鲁温韦的样子,到了嘴边的话,还是咽了回去,点头答应了下来。

    鲁温韦付了钱,孟子涛就告辞了,本来,如果是别人的话,他还想劝解几句,但鲁温韦这个性格,他都不知道怎么说,最后说了几句没营养的话,他就离开了。

    走出别墅,孟子涛有些感慨,古玩这行骗子实在太多了,而且其中不乏放长线钓大鱼的。就像鲁温韦这次,他觉得肯定是骗子博取了鲁温韦的信任,然后找个机会再把高仿的东西出手,坑了鲁温韦一把。

    这件事情,也让孟子涛提起了警惕之心,鲁温韦这样的高手都受了骗,自己更应该小心谨慎,哪怕自己拥有异能,万一马虎大意,也不是没有上当的可能。

    孟子涛走出小区门口,就准备打的去古玩街,当他坐上出租车的时候,却突然看到不远处,那个叫宋逸明的少年和他的表妹走进了小区。

    “咦,他们也住在这个小区?”

    孟子涛稍稍有些惊讶,不过从两人的言行来看,住这里也正常。反正这事和他没什么关系,他也就不再多想。

    …………

    9月12号星期六,小雨。

    早上,孟子涛和父母打了招呼,就坐出租来来到位于古玩街附近的清风茶楼。

    这段时间,孟子涛过的很惬意,每天不是在家,就是去古玩市场逛一圏,捡个小漏,喝喝茶,和朋友联络一下感情。

    用一句话来说,有钱又有闲,生活乐无边。要不是为了尽快让自己强大起来,他真想一直待在家里,练练拳,看看书。

    到了清风茶楼,孟子涛就看到了站在茶楼前的程启恒和王梦晗。

    看着眼前柔情蜜意的一对,孟子涛就笑着说道:“我说程哥,你昨天打电话叫我过来,不会是准备让我当电灯泡的吧?”

    程启恒贼嘻嘻地笑道:“我到是想让你当电灯泡,不过我家梦晗就是不答应啊。”

    “你这说的什么话!”王梦晗在程启恒腰间轻轻拧了一下。

    程启恒转头轻吻了王梦晗一下:“和子涛开个玩笑嘛。”

    孟子涛无语道:“有事快说,别在我这孤家寡人面前秀恩爱啊,不然我可就走了。”

    程启恒嘿嘿一笑:“行啊,有本事你就回去,不过我告诉你回去了可别后悔啊!”

    孟子涛听了这话,突然开口问道:“对了,程哥,去年夏天咱们喝洒的时候,你跟我说过一件什么事来着,我好像有点忘记啦。”

    程启恒愣了愣,说道:“去年的事情谁还记得啊。”

    孟子涛又问道:“你不是说你印象挺深的吗?”

    程启恒挥了挥手:“喝洒说的话还能当真啊,行了,这时间也不早了,咱们快出发吧。”

    说着,他就拉着王梦晗的手,向停车的地方走去。

    王梦晗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之色:“喂,我怎么感觉你们话中有话啊?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程启恒苦笑道:“以前的事情,我不是跟你交代过了吗,怎么会还有事情瞒着你?”

    “真的?”

    “千真万确,不信你问子涛。”

    “和梦晗你确实没什么关系”

    孟子涛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心里贼笑一声,小样,跟我斗。

    其实,当初程启恒跟他说的也不是什么大事,无非是说他高中和大学追女朋友的事情。这种事情和别人说没关系,跟王梦晗提起,那程启恒少不了要吃些苦头了。

    当然,大家就开个玩笑,孟子涛也不可能会把事情真说出来。

    车上,程启恒把今天的事情跟孟子涛说了一下,事情也简单,就是一起去参加一场古玩交流会。

    说是交流会,其实就是一场小型的拍卖会,上面会拍卖一些来历可能有些问题的拍品,但不像古玩黑市那样,一般问题都不大。用程启恒的话来说,自从他知道有这种交流会,就从来没出过事。

    当然,如果孟子涛觉得有危险,不想参加也没关系。

    孟子涛当然不可那么傻,会拒绝程启恒的邀请,况且这种交流会他以前也偶然听说过,想要参加可必须有介绍人才行。

    说实在的,打从孟子涛知道有这种交流会时,就一直想要见识一下,但这对以前的他来说,根本不太可能,没想到今天居然有机会,这令他非常兴奋

    但高兴过后,他又想到一个问题:“我说程哥,我听说交流会好像用的是现金吧,你不早点跟我说,我也好提前去取一些。”

    程启恒说道:“没事,我今天带了二十万,一会分你十万。这交流会虽然看着挺安全,但最好还是买金额小点的东西。”

    孟子涛觉得这话说的不错,这年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况且,像他们这种没什么背景的,带的钱多了,也容易被人盯上。

    程启恒开着车来到市郊的一座加油站,就上来一个模样憨厚的青年,程启恒叫他二愣子,和他的外貌到也挺般配。

    当然,外号归外号,从二愣子眼中闪过的精明之色来看,他可不是真愣。

    二愣子上了车,程启恒就问道:“二愣子,今天咱们去哪?”

    二愣子呵呵一笑,手一指:“程少,你顺着这条路直开就行,到了地方,我会跟你说的。”

    这种交流会,程启恒也参加过几次了,只要照着二愣子的吩咐做就行,汽车发动之后,他又问道:“二愣子,今天有没有什么好货?”

    这回二愣子并没有含糊其词,说:“听说有只鼎。”

    “什么,你们居然连鼎都拿出来了?”程启恒声音突然变高。

    二愣子呵呵一笑道:“程少,你放心,不是青铜鼎,我们还不至于干那种掉脑袋的事情。况且,就算是青铜鼎也得看年代不是?”

    程启恒顿时放了心,如果是青铜器,他心里还真会打退堂鼓,这不是他胆小,实在是这东西现在抓的很严格,他可不想冒这个险。

    “那是什么鼎?”

    二愣子说道:“好像是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吧,具体的我也不是太清楚。”

    程启恒眼睛一亮:“铜胎掐丝珐琅?那可是好东西。”

    铜胎掐丝珐琅就是大家常说的景泰蓝,其以浑厚持重,古朴典雅姿态,很久以前就进入国内外艺术市场,颇受人们喜爱,价格当然也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起的。

    以鼎这种形式制作的景泰蓝,又是乾隆时期的,再加上很可能是压轴拍品,不用说肯定是件宝贝。哪怕孟子涛他们很眼热,估计也买不起,但见识一下也好。

    在二愣子的指引下,程启恒在陵市的几条主干道上转悠了几圏,这才在一家宾馆的停车场停了下来。

    下了车,孟子涛有些无语,因为这根本就是陵市很有名的一座星级宾馆,而且离先前那座加油站也不过十几分钟的车程。现在,他们居然花了三四倍的时间才赶到,也真是挺无语的。

    二愣子带着大家来到三楼的一间大型会议室,只见四周监控众多,基本没有死角,而且在主要位置,还有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可谓是戒备森严。

第四十一章 拍卖进行时

    此刻,会议室里面已经坐了二十几个人,不过掌眼师傅和保镖加起来有将近半数,而且他们除非是坐在一起的熟人,一般都不交流。

    二愣子在门口就和大家告了辞,接着,他们就一起走了进去,刚走进大门,就不少人对他们行了“注目礼”。

    程启恒和几个认识的人点头示了意,就带着孟子涛他们,找了个视线还可以,但又不太起眼的位置坐了下来。

    接着,程启恒先是给孟子涛普及了一下拍卖会的流程。

    由于这里的拍品事先大家都没见过,所以就有一个上台鉴宝的环节。不过,想要上台鉴宝你也得有相应的实力才行,不然东西可不会给你看,而且鉴宝的时间也只有一分钟。

    孟子涛讶然道:“一分钟能看什么啊?”

    程启恒笑道:“嘿嘿,不说看久了太浪费时间,这里的东西可比市场价便宜,如果每个人都有充裕的时间,那老板还赚什么钱啊?”

    孟子涛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无非是其中还夹杂着一些赝品。

    这也正常,商人嘛,做生意怎么可能会想要亏本,而且还花了那么多钱和精力,总要多赚一些。只要不是太过分,想必大家都不会计较。一方愿打,一方愿挨嘛。

    鉴宝这个流程之后,就是拍卖了,这个过程,当然是价高者得。而且成交之后,就必须马上就交钱。

    介绍了拍卖会的流程,程启恒就把他认识的人给孟子涛介绍了一下,这也正和孟子涛的心意,毕竟他想要拓展人脉,总要先把人给认识了才行。

    程启恒在给孟子涛介绍的时候,又陆续进来了五六个人,让孟子涛有些不爽的是,薛文光居然也来了,这回他是陪着另外一位肥头大耳的中年人一起过来的。

    这中年人就像暴发户一样,居然大部分手指上都戴着戒指,脖子上那根金项链更有手指头那么粗。这让孟子涛心里有些犯嘀咕,也不怕戴着难受。

    而且这中年人一手抱着一位妖娆女子,身后还跟着一位黑衣保镖。那模样,简直和九十年代的香江电影里的土豪形象一个模样。孟子涛都觉得这人是不是这种电影看多了。

    “这家伙到底是谁啊?”王梦晗轻声问道。

    “朱大昌。”程启恒回道。

    王梦晗有些目瞪口呆地问道:“什么!现实里还有人起这个名字,他爹妈是不是和他有仇啊?”

    “好像是他爷爷给他起的吧。”程启恒笑着说道:“你们别看他名字起的不怎么样,作派也太张扬,但这人可非常精明,做起生意来很有一套。”

    “或许这就叫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吧。”

    说着,孟子涛回头看了一眼,发现薛文光也在看着他,还给了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见此情形,孟子涛想道,薛文光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雕像的事情事发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可得做好防范的准备。

    不过,再想想,他觉得这种可能性也不大,如果卢长代得知了雕像的真伪,他会倒霉,薛文光作为掌眼师傅,更不会好到哪去。到时,薛文光肯定会把他恨之入骨,哪会以现在这种态度来对他。

    “算了,这事多想无益,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

    时间靠近早上十点,就见拍卖师从主席台旁边的侧门走了出来,在他的示意下,服务员准备把大门关上,这个时候,又有两人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

    让孟子涛他们有些惊讶的是,其中一位不是别人,正是张景强。

    张景强看到孟子涛等人也是一喜,连忙带着他身边像是保镖一样的男子,走到他们身边的座位上坐了下来,小声地打着招呼。

    程启恒有些好奇地问道:“张叔,你不是对这样的地方不太感兴趣嘛,怎么今天会过来?”

    张景强说道:“这不是听说这次压轴大戏是一件乾隆时期的景泰蓝鼎吗,我觉得挺感兴趣的,就过来了。”

    说到这,他抬起头四处张望了一下,当他看到朱大昌的时候,眉头就是一皱,说道:“朱大昌这家伙怎么也会过来?”

    “怎么,张叔你跟朱大昌不对付?”程启恒好奇地问道。

    张景强说道:“我和他是一个行业的,前段时间我们的公司还一起竞过标,不过这家伙手段太脏,被他抢去了。”

    虽然张景强说的轻描淡写,但三人还是听出了张景强对朱大昌的愤怒,老话说的好,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更何况朱大昌做事还不地道。

    大家说了几句,台上的拍卖师就开口说了起来:“能来这里的朋友,想必对拍卖会的流程应该不会陌生,那闲话我也就不多说了,咱们直入主题,有请第一件拍品……”

    拍卖师说话期间,就有一位服务员,把拍品抱到了主席台上的一张桌子上,却是一只棒槌瓶。

    “清康熙青花人物故事图棒槌瓶。”

    拍卖师开口介绍道:“棒槌瓶为康熙时新创器形,因形似旧时洗衣用的棒槌而得名。此瓶胎白质坚,浆白釉地,青花绘饰,颈部饰几竿翠竹,器身通景青花绘《郭子仪祝寿图》。”

    “此瓶形制高大,青花发色浓淡皆宜,绘画细腻传神,分水熟练,画面富有很强的立体感,人称‘翠毛蓝’,其青翠之美,显出康熙“青花分五色”之魅力……”

    拍卖师讲的很细致,把瓶子的特征都说了出来,不过台下许多人都不动声色,担心竞争者从自己的表情中看出什么来加以利用。

    “清康熙青花人物故事图棒槌瓶,起拍价五万,请诸位上台鉴定!”

    一般来说,拍卖会第一件东西的选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如果拍品的价值高了,虽然能够提高拍卖会的气氛,但等到拍品成交了,肯定会影响后面的拍品的成交价格。而如果拍品的价格低了,则起不到提升拍卖气氛的作用,更有可能会流拍,那就尴尬了。

    因此,一般拍卖会都会选择一件价格不是太高的代表性作品。就像眼前这只清康熙青花人物故事图棒槌瓶,不但是现在的热门,清三代的瓷器,而且品相完整,升值潜力巨大,肯定没有流拍的可能。

    “走,第一件拍品谁都能去鉴宝,咱们也去凑下热闹。”

    程启恒让张景强的保镖看着他的钱箱,接着就带着大家走向了主席台。

    由于时间的限制,很快就轮到了孟子涛,他就把棒槌瓶拿到手中。

    棒槌瓶器身描绘的是唐代汾阳王郭子仪祝寿的情景。郭有七子、八婿在朝作官,其中一子是当朝驸马。每逢其寿辰,七子八婿均携子前来祝寿,可谓官高位显,子孙满堂,富贵长寿。此图又被称颂为“大富贵亦寿考”。

    光是看着这人物的画工,孟子涛也知道这很可能是一件大开门的好东西,又用异能鉴定了一下,果然如此。

    走到座位上,张景强就轻声问道:“东西怎么样?”

    “大开门。”程启恒言简意赅。

    孟子涛接过话道:“寓意不错。”

    张景强听了两人的话,也有些意动,稍稍想了想,就做了决定。

    很快,主席台上就只剩下了拍卖师,他环顾了一下四周,说道:“清康熙青花人物故事图棒槌瓶,起拍价五万,每次加价不得少于一万!”

    一般大家都知道,像这样的拍卖会第一件拍品,不太可能是赝品,再加上起拍价又不贵,使得许多人都参与其中。

    “八万!”

    “十万!”

    “十五万!”

    “十六万!”

    很快,价格就到了三十二万。以古玩市场上的价格来说,三十二万相当于捡了个小漏,但在这种拍卖会上,这个价格就不便宜了,出价的人也少了不少。

    这个时候,张景强开始出价了:“三十五万!”

    一看到张景强出了价,坐在另一边的朱大昌就嘿嘿一笑:“三十八万!”

    “四十万!”张景强淡淡地看了朱大昌一眼。

    “四十一万!”朱大昌给了张景强一个挑衅的眼神。

    张景强呵呵一笑,突然不跟了。这个时候,其他人也都不再加价,价格就定在这里。

    朱大昌收起了笑容,回头问了薛文光几句,就冷哼一声,让保镖去把瓶子拿回来。

    张景强嘿嘿一笑,四十一万虽然算不上贵,但市场价也差不多这些,因此,在这里就有些贵了。况且,一个人也只能带那么多钱,朱大昌前面花的越多,后面重要的东西就越买不到。

    台上很快换上了一块玉璧,拍卖师简单介绍了一下,是块汉代的玉璧。

    这回,孟子涛等人也都上台鉴宝。只见,玉料为青玉,大部有土沁,整体以谷纹做为纹饰,刻功细腻精致,形制优雅,包浆自然古朴,内孔与外圈比例合宜。

    由于时间的关系,孟子涛并没有细看,看了看几个特征之后,就使用了异能,结果却令他相当惊讶,这块玉璧居然是件赝品……

第四十二章 交手

    ps:祝大家新年新气象!

    孟子涛不动声色的回到座位上,想了想,觉得这方古玉的包浆之所以显得自然,很可能同样也使用了包浆液之类的东西。至于土沁,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方法可以仿制,也能达到现在这样的效果。

    猜测了几个细节之处的制作方法,孟子涛就抬起头来,看到周围不少人眼中露出了兴奋之色,暗自摇了摇头,心道,这交流会的老板还真够贼的,居然第二件拍品就拿出了赝品,而且还是一件高仿,一般人很难想象的到。

    这时,张景强又小声问道:“这东西怎么样?”

    程启恒刚想开口,孟子涛就给了个隐晦的眼色,这让大家都微微一怔,眼中多少都露出了一丝诧异之色。

    张景强马上明白了其中的猫腻,轻轻摇头道:“胡利这家伙,心还是这么黑!”

    “狐狸?”孟子涛有些好奇地问道。

    张景强说道:“古月胡,利益的利,不过这家伙脑子好,心又黑,道上也叫他狐狸。如果你以后和他接触,一定要小心一点。”

    孟子涛表示明白,不过这样的人物现在也不可能会来接触他这样的小人物。

    马上,拍卖开始,结果就像孟子涛想的那样,许多人都没有看出这块玉璧的真伪,争先恐后的报着价,最后玉璧以三十一万成交。

    孟子涛看到拍下玉璧那位买家兴高采烈的模样,心道,等会他的脸色就有可能不会这么好看了吧。

    果然,等第三件拍品拿上来的时候,那位买家的脸色顿时变了,眼中充满了怒火,要不是交流会的规矩就是这样,他非得破口大骂不可。

    见此情形,周围的人哪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有些愕然的同时,也庆幸自己没有中招。

    因为玉璧的关系,接下来大家表现的更加谨慎,有些拍品甚至以起拍价成交。

    而之所以没有流拍,那也是因为这里没有流拍一说,如果拍品没有人开价,就不会拿出下一个拍品。好在,那些东西一般也只有千把块钱,对于大老板来说,不过是毛毛雨,让主办方赚去也没什么。

    当然,主办方这边也不会做的太过分,一眼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