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宝生涯-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价格都是成百倍、千倍地往上翻,他也发财了。

    不过,昌华荣是真心喜欢古玩,除了满足生活需要,还有让手头宽裕一些之外,一些他觉得珍贵的藏品还是被他留了下来。另外,他平时还喜欢去比较大的古玩市场,或者拍卖会拍下一些心仪的藏品。

    去年春夏之季,儿子把他认识的朋友杜奕然,介绍给了昌华荣。昌华荣看人的眼光也不错,接触几次之后,他认为这杜奕然这人面善,说话办事沉稳,不张扬,断定这是个可交的朋友。

    其实,昌华荣心里还有盘算,一是,这个杜奕然也是古玩爱好者,两人之间平时可以有个交流;二是,杜奕然有自己的生意,人源广,手上宽裕,今后也许有用得着杜奕然的时候,多个朋友多一条道嘛!

    而且,这个机会没多久他就遇到了,去年夏天,昌华荣到金陵参加一个拍卖会,相中了一对嘉靖年间的青花龙纹小缸,几经较量,被他拿下。不过,他手上缺了十来万。

    思来想去,昌华荣给杜奕然打电话,说他拍冒了,手上缺钱,杜奕然让他,马上给您打到卡上,而且杜奕然也是说办就办,很快,这钱就到了他的账上。

    其实,昌华荣完全可以让老婆或者儿子把钱打过来,他这是在考杜奕然,结果觉得这个朋友可交。

    说来也巧,拍卖会刚刚结束,就有昌华荣的朋友想要他拍的青花龙纹小缸,并且还加了百分之十的利润,这转一下手就能赚百分之十,又能增进朋友之间的感悟,昌华荣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回去几天后,杜奕然来陵市,昌华荣就约他吃饭,酒席上,昌华荣表示了感谢。杜奕然摆了摆手表示不用,并表示这钱其实是那天正好和朋友喝茶,他找朋友临时借的。

    昌华荣一听这话连忙表示按规矩办,以月息返还,月息多少?杜奕然说,这是他非常要好的朋友,不过几天时间,不用利息。

    昌华荣表示这么做可不行,无论怎么样,都得加点利息。杜奕然最后只得同意,就说以同期银行的月利息算吧。

    这事过了没多久,杜奕然和昌华荣一起喝茶。杜奕然突然对昌华荣说,他的一个朋友订购一套设备,资金一时周转不开,他手上的钱都在生意上,拿不出来,请昌华荣借20万给他,借期一个月,月息5%。

    昌华荣大方的表示没问题,回头就银行给杜奕然转了账,也没要他什么东西做抵押。不过杜奕然还是表示,双方一定要签个借款合同,这样稳当。

    昌华荣大笑说,才一个月,我信得过你!其实,这是他又起了考杜奕然的念头。

    一个月还没有到期,杜奕然的朋友就把本金和利息全还了。

    昌华荣觉得很讲信用,心里就更加放心了。而且他还发现,民间借贷也是一条生财之道,比把钱放在银行里强多了。而且,都是短期拆借,又是朋友之间,比炒股的风险小多了。另外,买卖古玩虽然也挺赚钱,但一般赚不到这样的快钱。

    这之后,双方好像发现了新大陆,杜奕然经常找昌华荣借钱,时间也越来越久,从一个月到三个月,一直到半年一年不等。

    另外,杜奕然还拿了一些抵压物过来,像什么金银饰品,还有古玩之类的东西,由于昌华荣非常相信杜奕然,他从来都没有怀疑过东西的真伪。

    听到这里,孟子涛算是有些明白了,难怪昌华荣的儿子在金陵开公司,不是缺钱的主,那两次,昌华荣为什么还要拿东西到他店里去出售,原来都拿去入贷了。

    不过也是,月息百分之五,年息就是百分之六十,而且又是借给自己认为信用好的人,这样的钱实在太好赚了。

    然而,这钱如果真有这么好赚,也就不会发生现在的事情了。

    等到一期借款没有还,昌华荣就觉得心里有了一丝怀疑,后来从孟子涛那得知,杜奕然拿来抵压的兽面纹牌饰其实是赝品之后,就给杜奕然打了电话,杜奕然在电话里明确表示,马上会过来解决。

    然而,接下来一个月,杜奕然以各种理由推脱,到最后,昌华荣打他手机,关机了。他问儿子。儿子说,我也好久没见他了。

    此时,昌华荣和儿子意识到不对了,连忙去昌华荣的公司去找他,结果公司早就倒闭了,人也早就不知道哪去了。最后两人连忙回家,把抵押的金银首饰以及古玩,都请人鉴定了一番,结果发现,所有的东西都是半真半假,或者干脆就是赝品。

    面对这个结果,父子俩傻眼了,要知道,这段时间,昌华荣借给杜奕然的钱,都有好几百万,儿子也被他借走了50万。

    这之后,父子俩急忙报警,然而,到现在都还没有找到杜奕然,估计钱也找不回来了,可以说都打了水漂。。

    昌华荣儿子因为这件事情,十分郁闷,生意做的都不安心,出了几次错,差点把多年奋斗的公司给毁了。

    而昌华荣的老伴,因为这件事情,经常跟昌华荣吵架,前几天更是因为吵架突发脑溢血住了院,昌华荣昨天卖如意的钱,就是为治疗准备的,不过昨天的二十万还远远不够,这才邀请孟子涛过来。

    讲到最后,昌华荣喟然长叹道:“哎,其实这事说到底,还是我自己识人不明,而且还贪快钱,这个教训实在太深刻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三章 败兴而归?

    孟子涛暗自摇了摇头,被骗的经历对昌华荣打击太大了,再加上老伴因为社件事情,突发脑溢血,也难怪昌华华荣忽然间苍老了许多。

    不过,这件事情确实像昌华荣说的那样,他自己的问题也不小,哪怕这个过程中他警惕那么一分,就算最后有损失,也不可能搞成现在这样。

    当然,这样的话,孟子涛肯定不能说,于是就捡了几句好听的话,安慰了昌华荣,接着问道:“昌教授,你说杜奕然的真名,其实叫做曹进?”

    “对。”昌华荣苦笑道:“直到报了警,警察调查之后,我们才知道,杜奕然其实是个假名,他真的名字叫做曹进。”

    “现在我也了解了一些情况,曹进他先是接触了我儿子的朋友,通过我儿子的朋友了解了我儿子的的财产情况和家庭情况,最后就把目标定到了我的头上。”

    “这之后,他就一步一步的精心谋划骗局,决定放长线钓大鱼。待到“收网”的时候,抵押的东西基本都是假冒的。唯独我和儿子的钱被骗走了,也不知道花到哪去了,现在人还找不到,我想想都觉得憋屈。”

    孟子涛正准备开口说话,坐在旁边的于为刚突然踢了他一脚,眼睛对他眨了几下。

    孟子涛轻轻点了点头,知道这是于为刚在提醒他,别告诉昌华荣自己认识曹进。

    其实,孟子涛也没有告诉昌华荣这件事情的打算,就以昌华荣现在的状态,自己说了,还真有可能惹祸上身。

    过了片刻,昌华荣长长地舒了口气:“算了,事情既然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我估计损失的那些钱也找不回来了,不过,让曹进这么逍遥法外,我就是不甘心。”

    孟子涛说道:“昌教授,你能不能跟我描述一下曹进的相貌,回头我也发动朋友帮你注意一下。”

    “太感谢,真是太感谢你了!”昌华荣连连表示感谢,接着说道:“这曹进长得……这么说也说不太清楚,当初我要了几张曹进的照片,我去拿给你。”

    “好的……”

    等昌华荣离开之后,于为刚小声说道:“哎,你怎么问他要照片啊?这事你做了又没什么好处。”

    孟子涛说:“大家毕竟相识一场,能帮就帮一下吧,况且,我也只是要他的照片,发动一下群众,又不用花多大的功夫。”

    于为刚说:“嗨,我看你呀还是和以前一样心肠太软,觉得老头挺可怜,再加上先前没把消息告诉老头,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孟子涛笑道:“行行行,我心肠太软总行了吧。”

    于为刚摇了摇头:“你这样心肠太软可不行啊,做生意你这样怎么能赚钱?”

    孟子涛笑道:“人情归人情,生意归生意,这一点我还是知道的。”

    于为刚看起来并不相信:“我看你说的轻巧,真要做起来就难了,别的不说,一会收他的东西,你肯定就不会怎么还价。”

    孟子涛想了想,说道:“亏本的事情我肯定是不会做的,你放心好了。”

    于于刚手指朝孟子涛点了点:“你小子就是太傻,虽说昌华荣的遭遇确实挺可怜的,不过谁知道他是不是故意说的这么可怜,想要博得你的同情心啊?”

    孟子涛笑道:“你就别瞎想了,我看人还算可以,他不会故意这么做的。”

    说到这里,两人就看到昌华荣拿着几张纸从书房里出来,放到了孟子涛的面前:“我刚才复印了几张,你看看行不行?”

    孟子涛看了一下:“没问题,回头我就给朋友看一下。”

    昌华荣感谢道:“麻烦你了。”

    孟子涛笑道:“没事的,对了,昌教授,咱们现在能去看你的藏品了吗?”

    “没问题,你们跟我来……”

    昌华荣带着大家来到摆放藏品的房间,房间到是不小,不过显得空荡荡的,架子上就摆着二十来件东西,而且大部分给孟子涛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

    昌华荣有些歉意地说:“孟掌柜,说起来有些不好意思,我刚才不是说了嘛,我儿子犯了几次错,差点公司破产,当时因为急着要钱,正好有那种拍卖会,我就托朋友上拍了。”

    孟子涛笑着表示没关系,毕竟东西是昌华荣的,他想卖给谁就卖给谁,就算只留下几件不怎么样的东西,他也会表示感谢,更何况,他还看到其中至少有两件不错的精品。

    和昌华荣打了声招呼,孟子涛就走过去鉴定,一件件仔细看过,其中有十七件都比较普通,加起来估计也就五六万而已。

    剩下五件,其中两件成色还不错,不过有磕碰的地方,价钱要打一些折扣,另外三件都是不折不扣的精品。

    孟子涛把东西都看过之后,问道:“昌教授,你是怎么想的?”

    昌华荣沉思了片刻,说道:“孟掌柜,这些东西我也不想收藏了,如果你想要的话,我五……”

    “爸,您在哪呢?”昌华荣还没把话说完,就听到外面有声音传来。

    昌华荣说道:“你们等一下,我儿子好像回来了。”

    孟子涛笑道:“没事。”

    昌华荣连忙走出了房间,于为刚小声说道:“哎,他刚才说多少,五万?”

    孟子涛笑道:“你傻了,这些东西五万能卖吗?我估计他说的是五十万吧。”

    “五十万?值吗?”于为刚问道。

    孟子涛点头道:“差也差不多。”

    于为刚说道:“那不就是说,你没得赚了?”

    孟子涛笑道:“赚肯定是有的一些赚的。”

    于为刚说:“哎,这样可不行,一会我帮你压压价。”

    这个时候,昌华荣带着两个人走了进来:“孟掌柜,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儿子昌智杰,旁边这位是梅老板……”

    双方客气了几句,昌华荣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孟掌柜,真是不好意思,事情有了一些变化,这位梅老板也对我的藏品有意思。”

    孟子涛听了这话,心里有些不舒服,你昌华荣一个电话把我叫了过来,现在儿子又找了别人过来跟我竞争,哪还有这样的道理?

    昌华荣很不好意思地说:“孟掌柜,我知道这事是我做差了……”

    孟子涛摆了摆手:“昌教授,现在是怎么解决,要我们竞价吗?”

    这时,梅老板说话了:“孟掌柜是吧,我这横插一杠确实不对,不过,我因为有事,急需一些古玩,咱们商量一下,这些东西都归我,等回头,我到你那多做几笔生意,你看行吗?”

    孟子涛看了看一脸歉意的昌华荣,以及并不怎么在意的昌智杰,呵呵一笑道:“行,既然梅老板急需,那我就让给你了。”

    说完,他就干脆提出了告辞。

    电梯门关上,于为刚就火了:“我说你是怎么回事,咱大老远的跑过来一趟,就这么轻易回去了?就算你不憋屈,我还憋屈呢!”

    孟子涛心情也不好,说道:“不然怎么办,明眼他们就想要把东西卖给那个梅老板,我们还在那里干嘛?”

    于为刚说道:“那咱们也得搅和一下啊!”

    孟子涛说:“你想怎么搅和?抬价吗?到最后,不还是便宜的他们?”

    “……”于为刚吐了一口气:“真是气死我了,还是老话说的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说你啊,下回可就别再好心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咱们在商言商,还有那个人也别帮忙找了。”

    孟子涛笑着点点头:“行行行,我听你的。”

    三人走出单元,走了没几步,就看到前面有搬家公司的车停着,一些员工在帮忙搬着东西。

    走到车前,于为刚说道:“咦,这里还有青花瓶,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不会是古玩吧?”

    孟子涛看了一下,说道:“还真是古玩,虽然是民窑的,不过品质确实不错。”

    “哎哎哎,你们是谁,干嘛呢?”孟子涛正说着,不远处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就一脸警惕地跑了过来。

    孟子涛笑着说:“大姐,这些东西都是您家的吗?”

    “废话,不是我家是谁的?”中年妇女挥挥手:“走走走,我们还要搬东西呢。”

    孟子涛连忙拿出名片递给对方:“大姐,您先看看再说。”

    中年妇女皱着眉头接过名片一看,有些讶然道:“你是做古玩生意的?”

    孟子涛笑道:“对!不知道您这青花瓶卖不卖?”

    中年妇女愣了愣,接着对不远处的一位中年男子喊道:“他爸,他们要买咱家的东西。”

    “什么,买咱们家东西?”中年男子跑了过来。

    孟子涛笑着把名片递了一张给中年男子。

    “你的意思是说,我家的这个瓶子是古董?”中年男子看了看名片,接着问道。

    孟子涛点头道:“确实是古董,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出售的想法?”

    “这……”夫妻俩对视了一眼,中年男子问道:“那能值多少钱?”

    孟子涛笑道:“东西我还没有细看,暂时不能给你一个准确的价钱。”

    “哦,既然这样,那你先看看吧。”中年男子说:“可要小心一点,别磕坏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四章 鎏金琉璃胆瓶

    孟子涛笑道:“这位大哥,你放心好了。”

    说完,他就拿起青花瓶仔细打量了一番,另外,盒子里除了青花瓶之外,还有一些碗盘,他也一一仔细看过。

    这个过程中,妻子张罗着员工搬东西,丈夫则在一旁看着,之后问道:“怎么样,能值多少钱?”

    孟子涛看了看四周,说:“你看,这里人太多,要不要找个安静点的地方谈谈?”

    丈夫说道:“小兄弟,不好意思,你也看到了,我家今天搬家,上面还乱的很,要不,咱们去那边谈吧?”

    “行……”

    一行人走到一旁,孟子涛问道:“请问大哥贵姓?”

    “免贵姓张,张正奇。”张正奇说道:“好了,该说的也说了,你能不能说下这东西能值多少钱了?”

    孟子涛摆了摆手,笑道:“张大哥,咱们在商言商,东西我说值多少钱也不合适,关键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意思。”

    张正奇说道:“我又不懂,你让我开什么价钱?我要十万,你也不会同意是吧?”

    孟子涛笑道:“十万那肯定是不可能的,要不这么着吧,这只青花瓶再加上这几只盘碗,就算八千块钱,怎么样?”

    “八千啊。”张正奇眼珠转了转,显得有些心动,不过,他马上说道:“等一下,我跟我老婆商量一下。”

    “没问题。”

    过了片刻,张正奇把老婆找了过来,他老婆直截了当地说道:“你想要的话,一万二拿去。”

    孟子涛摇了摇头:“这个价钱有些高啊,买下来我就亏本啦。”

    张正奇老婆说道:“亏什么本啊,我也是做生意的,你们收东西,哪个不至少对折的?况且,我们又不懂古玩不古玩的,谁知道这东西到底值多少钱?我没直接翻一倍就已经够可以的了。”

    孟子涛笑道:“大姐,你这话说的就太绝对了,我这人吧,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像我刚才和大哥说的,咱们在商言商,我压价肯定是有的,但你要说对折甚至更低,那肯定就没有了。”

    “这样,我再给你加一千,就算九千吧,你觉得怎么样?当然,咱们今天算是萍水相逢,你们也不了解行情,如果觉得太少的话,可以拿去熟人或者古玩街那边先问一下。”

    听了这话,夫妻俩又商量了一下,张正奇说道:“小兄弟,就像你说的那样,咱们第一次见面,谈不上什么相不相信的。要不这样吧,你把这几件东西介绍一下,我们再考虑是不是把东西卖给你,不过你放心,就算不卖,我们也给你一千块钱酬劳。”

    孟子涛坦然地说道:“这个当然没问题,我先说一下,这几件瓷器,都不是官窑,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只值这些钱了……”

    接下来,孟子涛对这几件瓷器,逐一进行了介绍,这个期间,正好有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路过,就好奇的凑了上来,反正也不是什么机密的事情,大家并没有让他离开。

    孟子涛说道:“情况呢,就是这样,你们可以去别的地方问一下,如果不对,你们可以去我的店里找我,我会把钱退给你们。”

    夫妇俩对孟子涛的信誓旦旦有些半信半疑:“真的?”

    孟子涛笑道:“那是当然,如果你们觉得不放心,我可以给你们写张条子。”

    张正奇看了看那个凑上来的男子,对方到也识相,马上就笑着离开了,接着说道:“既然小兄弟说的这么敞亮,那这些东西我们可以卖给你,不过,你能不能再加一千,算是凑个整数。”

    孟子涛迟疑了片刻,这才说道:“说实在的,这个价钱确实有些高了,不过,我也不想白来一趟,那就这个价钱吧,你们想要现金,还是转账?”

    “转……”

    张正奇拉了拉老婆的衣服:“还是现金吧,正好把搬家公司这边的钱给结了。”

    “好,那就现金吧……”

    完成了交易,孟子涛笑着说:“你们有数码相机没,可以拍一下这几件东西的照片,今后可以请朋友看一下,觉得没问题的话,如果以后有什么老物件要出手,可以拿我那去看看。”

    张正奇笑道:“看小兄弟说话,就知道是个敞亮人,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找你。”

    “行,那就不打扰你们了……”

    客气了两句,孟子涛就提出了告辞,拿着东西向车子走去。

    孟子涛边走边笑道:“嘿嘿,这不,没有白来一趟吧。”

    于为刚说道:“嘿你个头,你这几件东西,顶多赚个四五千不得了了吧,如果算上你的房租,精力等方面的消耗,基本就赚不了几个钱,不知道有什么好嘚瑟的。”

    孟子涛笑道:“能赚几个就赚几个嘛,再怎么样,今天的油钱肯定有了。”

    “哎,兄弟,你们是不是收古玩的?”

    孟子涛的话音刚落,就从旁边窜出来一个人,正是刚才听孟子涛他们讲解的青年。

    孟子涛微笑着点头道:“是的,你是有什么老物件想要出售吗?”

    青年说道:“我家有几件祖上传下来的东西,不过也不知道值不值钱,方便的话,能不能帮我看看?”

    孟子涛问道:“你是想鉴定,还是想转让?”

    “鉴定的话,你需要多少钱?”青年问道。

    孟子涛说道:“说实话,我平时基本不接鉴定的活,鉴定费用我还真不好说,就说刚才吧,那位大哥给我一千块钱鉴定费,当然,最后东西被我买了,我也没要鉴定费。”

    青年说道:“可是,如果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我光请你鉴定,那不就亏了?”

    于为刚笑道:“你这人也挺好笑的,如果都照你这么想,那些古玩鉴定专家不都饿死了?”

    孟子涛不想麻烦,说道:“我出个主意,如果东西价值一千以下,我就只收两百鉴定费,如果一千以上,我就买了,鉴定费也不要你的,当然,如果东西你不卖的话,可得给我一千块钱鉴定费。”

    青年想了想,就答应了下来,接着就把大家带到了他的家里。

    青年名叫赵响,一家五口,父母和妻子都还在上班,儿子上学,他刚刚辞了工作,正准备找工作,说是如果祖上留下来的老物件能值大钱的话,他就用来做生意。

    “啊,找到了!”赵响翻箱倒柜,找出来了一面铜镜。

    “呼呼!”

    赵响拿着铜镜走了过来,并把铜镜上的灰尘吹了吹:“一直放在犄角旮旯有些脏,我去拿东西擦一下。”

    孟子涛连忙制止道:“千万别,不小心会擦坏的。”

    赵响把铜镜放到了桌上:“这方面我真不太懂,那你先看看吧,我家里还有别的东西,我再去找一下。”

    “行,你忙你的。”

    等赵响回房间之后,于为刚忍不住说道:“我说,这东西也太破了吧,你看上面的贴的东西,不是破了就是掉了,表面还锈迹斑斑,一看就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

    孟子涛笑道:“你还真说错了,这面铜镜可是比较少见的嵌琉璃铜镜,以器形和式样来看应该是隋朝所制,虽说以品相来看,不是太珍贵,但也算一件精品了。”

    就像孟子涛说的那样,这面铜镜为圆形,圆钮,钮上饰蓝色琉璃,柿蒂纹纽座,花瓣上饰琉璃。方形琉璃环饰两圈,琉璃五彩相间,艳丽美观。

    琉璃双环之间,青龙、朱雀、玄武、白虎四神相对,云气环绕,纹饰立体,主次分明。大冠朱雀长尾摇曳,青龙身伴小龙,玄武匍匐细蛇环绕,白虎有翼奔于其间。

    此镜纹饰精湛,琉璃色彩斑斓,华贵异常,在当时肯定是皇宫贵族所用,可惜因为年代久远,琉璃破损脱落,导致品相不佳,影响了价值,但也算是不折不扣的精品之作。

    于为刚有些好奇地说:“哦?照你这么说,这东西难道还挺值钱的?”

    孟子涛说道:“反正肯定比刚才买的那些值钱,具体的,等回头再说。”

    于为刚反应过来,现在他们还在主人的地盘,这事确实不太方便说,于是就换了一个话题。

    过了片刻,赵响抱着一只盒子走了回来:“真是对不住,东西被我爸藏起来了,一时半会没找到。

    孟子涛心里一动:“赵先生,这几件东西你有没有决定权,不要最后东西我买了,你们家人不同意,结果来我那边吵着要要回去。”

    赵响连忙表态道:“你们放心,这个家我做主,如果我决定把东西卖给你们,肯定不会发生你说的事情的。”

    孟子涛说:“那就好。”

    接着,赵响问道:“孟掌柜,这面铜镜你觉得怎么样?”

    孟子涛说:“还不错,你是想现在听我介绍呢,还是等所有的东西都鉴定完了再说?”

    “全都鉴定了再说吧。”赵响把盒子放到孟子涛面前,并打了开来,只见里面放着两只胆瓶。

    胆瓶,因器型如悬胆而得名,这两只胆瓶,通体鎏金,华美异常,不过,可能是年代久远的关系,表面有些地方的鎏金有少量脱落,露出了瓶的胎体,却是呈紫色。

    孟子涛拿起胆瓶,发现两只胆瓶其实都是琉璃所作,而且看起来还是古法琉璃。

    古法琉璃前文也有过介绍,一般人都认为琉璃就是玻璃,琉璃是玻璃的古代称谓,其实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玻璃是工业化的产物,琉璃是古代手工作坊的艺术品。

    用个简单的比喻,琉璃就像画家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而玻璃就是印刷品了。因此,琉璃比玻璃值钱也是正常的,特别是古代,由于工艺因素限制,琉璃器产量不高,存世量远比青铜、陶瓷、玉器低。

    直到十五世纪以后,西方传教士进入我国,他们带来一些精美的玻璃制品,西方的玻璃和东方的琉璃相互影响交融,形成了一个繁荣期。从此以后,琉璃与玻璃间的界限才模糊起来。

    言归正传,孟子涛掂量了一下两只琉璃胆瓶的重量,发现比起明清时期的琉璃作品,手感较重,这说明其很可能是明清以前的琉璃作品,这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铅和钡的缘故。

    看到孟子涛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两只胆瓶,赵响多少有些紧张,等孟子涛结束,连忙问了起来:“孟掌柜,这两只瓶子应该是琉璃制作的吧?”

    “对,确实是琉璃。”

    “是古法琉璃?”

    孟子涛笑道:“赵先生,看起来你以前应该有过研究吧?”

    赵响听了孟子涛的话,心里松了口气,笑道:“以前确实研究过,不过跟你们这些专家应该是没办比了。”

    孟子涛笑道:“那我现在跟你说一下?”

    “麻烦你了。”

    “不用客气,咱们先从这面嵌琉璃铜镜开始吧……”接着,孟子涛先后把他对铜镜和胆瓶的判断都讲述了一番。

    赵响问道:“也就是说,这两只胆瓶很可能是宋代的东西?”

    孟子涛说:“从器型和工艺等方面来说,我认为是宋朝的,但也不是很确定。”

    “哦。”赵响沉思了一会,说道:“麻烦你们坐一会……”

    说完,赵响又回到房间去了,于为刚说道:“我说你也真是的,说的那么详细,也不怕他不把东西卖给你。”

    孟子涛笑道:“咱们做的是长久生意,这种时候骗他没必要,万一他那还有宝贝,我这么做不就失去了吗?就像刚才,我之所以愿意花一万买下那些东西,不也是千金买骨嘛。”

    于为刚挥挥手:“得了吧,那家有什么骨好买啊?”

    “哎,不信我给你分析一下。”

    孟子涛说:“这年头,应该没几个人不知道古玩可能值大钱吧?”

    “那肯定的。”于为刚点头道。

    孟子涛接着说:“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他们还把那几件东西,就这么随便的放着?也不怕磕坏了。另外,你难道没有发现,那个张正奇刚才表现太生硬了,我看他根本就是知道他的东西的价值。”

    于为刚反驳道:“不对吧,就像你说的,如果他知道东西的价值,怎么还那么随便的放着?”

    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