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才相师-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东平受不得封况一嘴子烟味,往外推了推他,有些不相信的问道:“收破烂也能赚钱?还能做古董生意,当你叶叔是小孩吗?”

    在叶东平的印象里,北京那几家老字号古玩店,可全都是些青砖红瓦、雕梁画栋古sè古香的建筑,进去后筝声绕耳,环境优雅,哪里会像这里一般?

    “叶叔,您还别不信,我干了半个月,您知道赚了多少钱吗?”

    看见叶东平不相信,封况的嗓门也大了起来,jī动的从腰间mō出把钥匙,将收购站的大门打开,招呼叶东平父子俩进去后,拿出了一个账本,说道:“叶叔,您自个儿看,我封子可不是说大话的人!”

    “这记得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叶东平打开账本,顿时感觉一阵头大。

    在这个应该是小孩子作业本的纸张上,歪歪扭扭的写着密密麻麻的字体还有各种数字,“红同一百四十八斤,西三十五斤,书料五百五十五斤,铁三百四十二斤……”

    叶东平看到账本最底下的汇总时,更是mō不清头脑了,一把将封况拉到身边,指着上面的字问道:“封子,这是红铜吧?不过这个西是什么玩意儿啊?还有这个……书料,是塑料吧?”

    封况挠了挠头,点头说道:“对,就是红铜,嗯,那个是塑料,西就是西啊,叶叔您不知道?”

    “废话,还东呢,哪有西这种金属?”叶东平简直无语了,“就这水平还想着赚钱?连帐都不会做,不把老本赔掉就不错了。”

    封况有些委屈的从房间一角翻出了个水壶来,递给叶东平说道:“叶叔,就是这个,他们都说叫西啊……”

    接过封况递来的东西,叶东平一看,是个锡壶,不禁有些哭笑不得,说道:“这……这,这是叫锡,不过不是东南西北的西……”

    “叫西不就完了吗,管它是什么西,叶叔,您看看,我这半个月的时间,就赚了两百八十多块钱呢……”

    封况对这“西”字怎么写,并不感兴趣,叶东平说完之后,他用手指指向最下面的数字,示意叶东平去看。

    “书料三分钱一斤,卖出四分五里,红同XXX钱一斤,卖出XXX钱,铁……”

    叶东平原本没怎么在意,danshi看着这一个个细账,脸sè逐渐的lù出了吃惊的神sè,过了好大一会,才将手中的本子合了起来,看向封况,问道:“封子,这些价格,你没弄错吧?买进卖出的价格zhende是这么多?”

    由不得叶东平不惊讶,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就这一斤几分钱的东西,居然能有这么大的利润?

    别的不说,那塑料一斤三分多钱收上来,转手卖出的价格,就要高出收购价的一半,这……这简直就是暴利啊。

    “叶叔,您……您这是什么意思啊?”

    封况没弄明白叶东平的意思,他还以为叶东平是说他从中赚钱了呢,连忙开口说道:“我敢骗您吗,您可是那什么大……大股东啊,我要是骗了您,老舅还不打死我呀?”…;封况是个能吃苦的人,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danshi明白一点,自己这乡下娃想要在城市里立足,就必须要能吃城里人所不能吃的苦。

    所以这大半个月的时间,封况拉着个板车起早mō黑走街串户,几乎将整个县城都跑了一遍,现在院子和屋里的东西,都是他往国营收购站卖完剩下的。

    “这是zhende?”听到封况的话后,叶东平陷入到了沉思中,脸sè震惊的神情一直没有消退。

    要知道,去年的时候,县城里的那些工人们的年人均收入,才900多块钱,也就是说,大多数的人,一个月只有几十块钱的工资。

    即使是北京,去年的人均收入也不过是2000多块钱,一个月还划不到200块钱,而像河北河南那些省份,年人均连700块钱都到不了,顶多五六百。

    就是叶东平在高校任教的老同学,一个月什么都算上,也不过就是一百五六十块钱,而听他所言,他们系主任的月工资,也就是一百八十块钱左右的样子。

    叶东平怎么都无法想象,这平时为人所看不起的收破烂的,半个月赚的钱竟然比在高校里教书的教授还高,这种强烈的反差,让叶东平一时间有些无法接受。

    “叶叔,喏,这是您开始给我的一千块钱,这二百多是咱们赚的,老舅说钱都给您管,我可交给您了啊……”

    看到叶东平不说话,封况从墙角一处不起眼的破麻袋里,掏出了一个塑料袋,里面鼓鼓囊囊的放的全是几毛一块的票子,还有许多一分两分和五分的硬币,

    双手捧着这真金白银,叶东平才算是反应了过来,当下也顾不得这一屋子的灰尘,走到桌子边打开那作业本,就在上面记起帐来。

    “这里是什么?这个数字是多少?”一边询问着封况,叶东平一边重新画格子做账本。

    虽然不是财会专业毕业的,danshi这简单的出入账,对叶东平来说还是没有任何难度的,被封况画的像天书一样的账目,在叶东平手里,很快就变得清晰了起来。

    清理完账目后,叶东平开口问道:“封子,这个收购站一个月的承包费是多少钱?”

    “每个月要交给他们六十块钱……”

    似乎怕叶东平嫌多,封况接着说道:“这六十块钱里面包括水电费了,都是他们出……”

    PS:第一更,推荐票老是不上不下的,拜托兄弟们多多支持下相师,话说咱们也一万五的收藏了,每天能有五分之一的朋友把票给相师,也不至于这么少啊,拜托诸位了!

    C!。

新章已更,求支援!

    我发现了,叶天同学说的不算啊,给多少推荐票,还得诸位点头才行。

    好吧,今儿的第一章已经更了,大家的推荐票可以投出来了吧?

    话说相师的收藏现在也过一万五了,这推荐票委实少了点儿,算上很多VIP的几票,投票的人连五分之一都没有。

    大哥大姐们,咱可是新书啊,需要你们的呵护,没有习惯或者懒得登陆的兄弟们,麻烦你们几十秒的时间,小手那么抖一下,给咱们相师投上一张推荐票吧。

    拜托诸位了!

第二十八章 暴利(下)

    《天才相师》

    “暴利啊,这简直就是暴利!”

    听到封况的话后,叶东平长长吁了一口气,他没想到原本自己压根就没看上眼的废品收购站,居然是一个聚宝盆。

    “嘿,叶叔,您同意在这干啦?”

    叶东平没说话的时候,封况心里一直比较忐忑,他怕叶东平不愿意留下来,现在才算是放下心来,脸上lù出喜sè。

    “太好了,以后您就在这看着,我出去收东西,这些帐太难做了……”

    对于封况来说,累一点苦一点都不打紧,但就是做账这事情,让他头疼不已,每天回来都要记账到半夜,那鬼画符般的本子,有时候他自己看的都感觉mí糊。

    “封子啊,别看这生意小,以后做大了,可了不得呀……”

    叶东平感叹了一声,经过这么多年来的磨砺,他再也没有往日少年时的学生意气了,虽然这活不是很体面,但收入可是非常丰厚的啊。

    而且现在只是封况一个人在跑,如果日后能多招收一些拾破烂的人,将东西卖到收购站里,那赚的钱还要成倍的往上翻。

    想到这里,叶东平开口问道:“封子,这县城里拾破烂的人多不多啊?”

    “不多,但是也不少,县里人金贵,不干这些活,拾破烂的都是外地人,叶叔,您问这个干吗?”

    封况有些奇怪叶东平的问题,他可是收破烂而不是拾破烂的,从骨子里来说,封况还有些看不起那些拾破烂的人呢。

    “疯子哥,你真笨,我爸问你这个,就是想让你告诉那些拾破烂的,把拾来的东西都卖给咱们,这样你也不用每天往外跑了……”

    叶东平还没说话,叶天就在一边笑了起来,从刚才父亲脸上神sè的变幻中,叶天就知道,老爸对这里是动心了。

    “咦?我怎么没想到这点啊?”听到叶天的话后,封况一拍大tuǐ,jī动的差点没跳起来。

    封况在这行当干了一个多月,早已把收购站里面的门道给mō清楚了,他知道,这sī人去国营收购站卖废品,和他这些承包收购站的人去卖,价格是不一样的。

    打个比方说,封况去国营收购站卖塑料是一斤四分五厘钱,但是那些收破烂的去卖,只能买到三分八厘或者是四分钱,这也就是承包的益处了。

    所以只要封况能稍微提高一点收购价格,即使比国营收购站高出一厘钱,想必那些拾荒者也会趋之若鹜的,自己一转手,等于是白赚了中间的差价。

    “叶天你说的没错,虽然收他们的东西价格要高一点,但架不住他们人多废品多啊,嘿,我这就去找他们去……”

    对于做生意,封况的脑袋瓜不是一般的好使,被叶天这么一点拨,马上就明白了过来,当下也顾不得叶天父子俩了,兴冲冲的就要往外面走。

    “封子,你小子怎么也是个急脾气啊,先等等,我们爷俩这睡什么地方呀?”

    没等封况走出门去,就被叶东平一把给拉住了,“还有,小天上学的事情是怎么安排的?这还差几天可就要开学了呀……”

    废品收购站固然很赚钱,但是叶东平来县城的目地,却是想让儿子受到更好一点的教育,在他心里,叶天上学的事情可是排在第一位的。

    听到叶东平的话后,封况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伸手把地上的被裹拎了起来,说道:“叶叔,看我这脾气,咳,你们就住在后面,这堂屋后边还有一个房间,本来是我住的,以后我就睡外面……”

    这间废品收购站虽然从外面看着tǐng破旧的,但是由于以前是国营收购站,里面的水电各种设施还是很完善的。

    进了门后,除了面积不小的大堂屋之外,还有一个二十多平方米的内间,里面摆着两张chuáng和一张方桌,不过此刻却是乱七八糟堆积着各种杂物。

    封况把东西放到了里间之后,开口说道:“叶叔,叶天上学的事情都安排好了,这不还十来天吗?等下个星期咱们带他一起去报道,把学杂费和书本费交了就行了……”…;于浩然帮叶天联系学校的时候,刚好封况在县里跑店子的事情,也就顺带着把事情交给他办了。

    “那就好,这是可不能耽误……”

    叶东平点了点头,见到封况动手帮自己收拾起屋子来,连忙说道:“行了,封子,你去办事吧,这里我来收拾就行了……”

    “哎,我这就去……”

    封况答应了一声,右脚刚迈出了门,忽然又缩了回来,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叶东平,说道:“叶叔,那啥……能给我点钱吗?我想请那帮拾破烂的喝酒……”

    把那些拾破烂的人聚集到一起,将会产生什么样的能量,封况早已在心里盘算清楚了,既然是有求于人,他就想把事情给办瓷实了,这喝酒自然是最能快增进感情的办法了。

    “好,这钱不能省,封子,你多买几瓶酒,告诉那些拾荒的,把东西卖到咱们这里,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叶东平做人也很大气,当下把封况交给他的那两百多块的散钱还给了他,又交代道:“我对具体废品的收购价格不了解,封子你去先别说提高多少收购价,等回来咱们商量后再决定……”

    叶东平比封况想的还要深远一点,收购站现在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抢占市场,只要能笼络住这些拾荒者,他们完全能垄断这个小县城的废品回收业务。

    封况接过钱后大声说道:“叶叔,您就等好吧……”

    “这臭小子,xìng子还真急……”看着封况到院子推出个自行车,飞一般的消失在眼前后,叶东平不禁乐了起来。

    虽然入眼处满是废品,气味也不是那么好闻,但叶东平的心情却十分的舒畅,他能感觉得到,如果经营好这个收购站,他和叶天的生活,也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个体户又怎么样?想开了的叶东平根本就不在乎,按照目前社会的发展,说不定再过上那么几年,当教授的还不如卖茶叶蛋的呢!

    看到老爸心情不错,叶天在一旁笑着说道:“爸,疯子哥鼻不漏孔,准头下垂,这类人类人精于计算善于理财,最是适于经商得财……”

    不过叶天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封况的鼻梁到鼻头斜线很大,这种面相的人一般都是爆发户居多,而叶天脑中卦象也是如此显示的。

    PS:第二更,咱们这推荐票真是小二黑过年,一天不如一天啊,总有那么一些朋友,任你怎么要,哥们我就当没看见,唉,拜托大家多支持吧,不花钱的事情,打眼顺心了您也多看几章不是吗?

    C!。

第二十九章 文征明

    “叶天,我不是对你说过了吗,以后少给人看相,这……终究不是正道……”

    听到儿子的话后,叶东平叹了口气,这小子最近像是着了迷似的,动不动就拿人面相说事,李庄的那些老街坊们差不多都被他看遍了。

    只是县城里可不比农村,人们所受到的教育程度,相对要比农村高的多,叶天再这样神神叨叨的,说不定就会招惹什么麻烦。

    而且在现代的主流社会中,看相算命始终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叶天如果沉迷在这里面,对他今后的发展也很是不利。

    所以临来县城之前,叶东平就和儿子约法三章,以后不得在人前透露他懂风水相术的事情,也不得用这个来赚钱,所以眼下听到叶天又看了封况的面相,叶东平心里自然不高兴了。

    叶天对老爸这类说教的话,向来都是听完就忘的,当下摆出一副很沉重的模样,说道:“爸,我知道了,我去学校之后,再也不提给人看相算命的事情了……”

    “你这小子,别拿老爸的话当耳旁风,去到学校里也老实些,再让老师喊家长,看我怎么收拾你……”

    叶东平说着说着自己也笑了起来,儿子是什么秉性,他比谁都清楚,反正就是大祸不闯小祸不断,叶东平自个儿小时候也是个淘气包,对这个倒不是很在意。

    看着儿子还要拍胸脯打保证,叶东平摆了摆手,说道:“行了,以后……这里就是咱们家了,把这些东西都收拾一下吧,对了,金属的物品可以放到院子里,不过废纸和书籍都要放到屋里面,省的被雨淋了……”

    叶东平也不知道封况的怎么归类这些物品的,屋里是什么都有,从搪瓷缸子到塑料脸盆,还有那漏了底的烧水壶,杂七杂八的摆满了一屋子,在门口的地方居然还堆了几个痰盂。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父子俩将被裹放到床上之后,就开始忙碌了起来,杂乱无章的物品被一一归类,分别放到了外屋和院子里。

    足足忙活了四五个小时,才算是将里外两间屋子都打扫干净了,父子俩又开始擦洗里屋的床铺来,这可是日后睡觉的地方。

    “咦?爸,你来看看,这是什么东西啊?”

    叶天端着盘水正在擦洗那张大床的时候,忽然发现,在床底堆了许多破旧不堪的书籍,里面有一个卷轴,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个卷轴的横长大约在六十公分,中间有一个木头轴承,两头的轴杆十分的圆润,像是经常被人把玩抚摸,和老道所说的包浆倒是有几分相似。

    听到儿子的喊声,叶东平走了过来,从叶天手里接过卷轴打量了一番,有些不确定的说道:“这……应该是幅字画吧?”

    虽然跟着老道恶补了几天古玩字画的知识,不过很显然,这父子俩火候还差得远。

    如果放在行家眼里,一眼就能认出,这绝对是幅画,而不是字,原因很简单,一般字的条幅,是没有这么大尺寸的。

    叶天抢过父亲手中的卷轴,说道:“打开看看不就行了吗?”

    “哎,你小心点,说不定就是古董呢……”

    看到儿子毛手毛脚的样子,叶东平把卷轴又拿了回来,想了一下之后,走到床边,把卷轴放在了床上。

    不知道是不是保管不善的原因,在卷轴的边上,有些虫蛀的痕迹,叶东平拉开绑着卷轴的丝线,很小心的将其平铺在了床上。

    卷轴打开一半,叶东平就愣住了,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幅画,色泽有些沉暗,触手摸在画上,却不是纸质的,而是有一种绢丝的感觉。

    “这个……是绢本画,应该是幅古画了……”

    叶东平把从老道那里得来的知识说了出来,也算是现学现卖了,接着他打开这幅古画的动作,又轻柔了几分。

    老道曾经说过,由于纸质字画难以保存,所以古代画家作画的时候,喜欢将其作品绘在绢、绫、等丝织物上,这种作品也被称之为绢本。;

    字画的保存是古董里最困难的,本身要防腐防虫,再加上天灾**,古代流传下来的字画,几乎是十不存一,所以只要是绢本字画,那都是弥足珍贵的。

    将整个卷轴打开后,画面跃然眼前,这是一幅山水人物画,画的背景是一座怪石嶙峋的高山,在山脚下有一颗青松,溪水从松树边流过,两个头戴方巾的文人,正端坐在树下对弈。

    整幅画笔墨苍劲淋漓,于粗简中见叠叠层次和韵味,磅礴大气的山体绘画中,又见清雅素淡和温润秀劲,饶是叶东平和叶天这两个半吊子鉴定师,也看的心旷神怡。

    “是幅对弈图,叶天,你看看这上面写的都是什么字?”

    在画的右上角,有好几个印章和几行小字,不过都是篆文书写的,叶东平虽然是早年的大学生,但是对篆字却是一窍不通,只能求助于儿子了。

    “爸,这字写的是:嘉靖甲寅春二月既望西窗写之也,上面的印是个叫文征明的,下面这个题跋写的是:位园主人王世贞识,印章上刻的是“元美”二字……”

    这些篆体字自然难不倒叶天,经过一番辨认后,他很快就将其用简体字写到了本子上,递给了叶东平。

    “文征明的画?这可是好东西啊,封况也不知道从哪搞来的,一点不知道爱惜……”在本子上看了一眼后,叶东平眼睛一亮。

    文征明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在历史文坛上,可是一位大大有名的人物。

    以前叶东平在北京做红小将的时候,就曾经亲手烧过一个清华老教师收藏的文征明作品,他还清楚的记得老教授看到那幅画化为灰烬后,脸上悲痛欲绝的神情。

    回想少年时的荒唐事,叶东平不禁有些赫然,把文征明的来历给叶天讲解了一遍,小心的将画重新卷了起来。

    “哎,封况,你来的正好,这幅画是怎么得来的啊?”

    刚刚收拾好卷轴,院子外面就响起了自行车的铃铛声,叶东平连忙迎了出去,这小子还真没说大话,敢情废品收购站,还真是能收到古董啊?

    ***************************

    PS:第一更,朋友们看完书后顺手投下推荐票吧,您的举手之劳可以让咱们相师走的更远,打眼作揖感谢大家了!

第三十章 检漏

    “叶……叶叔,你……你说的什么画啊?”

    封况明显在外面喝了酒,把自行车靠在院墙上之后,从前面的篮子里拿出一个塑料袋,摇摇晃晃的往门边走了过来。shouda8。更新

    “臭小子,怎么喝那么多啊?”

    隔着老远,叶东平就闻到了封况身上的酒味,再一看他那红的像猴屁股般的脸,不由摇了摇头,对叶天说道:“打盆水,让你封子哥洗洗脸……”

    由于收购站地处县郊,自来水还没有扯到这里来,使用的还是压水井,那冰凉的井水在这八月大热天里,透着一股子凉气。

    “唉,叶叔,不喝不行啊,对了,你和叶天还没吃饭吧?我给带了点,你们先吃饭,别管我……”

    封况站在那里的身体都有些摇摆,愣是拿着那包熟食向叶东平脸上递去。

    “行了,洗把脸,清醒点再说……”叶东平哭笑不得的接过封况递来的塑料袋,把他拉到了水盆前面。

    将头全部埋入到了水里,憋了好一会气之后,封况才抬起头来,湿漉漉的头发贴在额前,嘴里还打着酒嗝,“啊,舒坦啊,这帮龟孙太能喝了,下次给他们酒让他们自己去喝……”

    这年头,外地来的拾荒者也都是拖家带口的,一家老少都要出去拾破烂,封况去到他们住的地方一看,好东西还真不少,每家门口堆积的废品,都赶得上他前次卖的那么多了。

    封况找了几个没出门的人,把事情一说,他出的价格比收购站是要多出那么几厘一分的,一顿酒喝到一半的时候,那几家就都答应把东西卖给他了。

    虽然那会已经喝的迷迷糊糊了,但封况心里清醒的很,这大致一琢磨,敢情只要将这几家的废品收过来,最起码能赚到500块钱以上,是以也不顾自己的酒量,当时就喝多了几杯。

    这些拾荒者大多都是河南安徽两地来的,酒量比封况这生长在江南水乡的人强多了。

    封况一共买了六瓶本地产的高度白酒,只有五个人喝,他喝了三两不到就不行了,剩下的全被那几个人喝光掉了,别人喝完酒还照样背着袋子去拾破烂。

    “不能喝也不知道少喝点,来,擦把脸,先去睡一觉吧……”在叶东平眼里,封况其实也就是个大孩子,二十出头的年龄,比叶天还没大出十岁呢。

    “别,叶叔,我没事,洗把脸就醒了……”

    封况拿着毛巾胡乱在脸上抹了一把,有些兴奋的拉住了叶东平,说道:“叶叔,城西这五家拾破烂的,我全都谈妥了,明天去城东,争取把那边也拿下来……”

    中午这顿酒连上菜钱,总共才花了不到二十块。

    可是等明儿那些人将废品送过来后,一转手就能赚500,这让封况心里像猫爪似地,恨不得今天就将整个县城的拾荒者都给搞定。

    “行了,这事儿不急,你这样子出去我也不放心,先去睡觉吧……”

    眼瞅着封况走着模特步要去推自行车,叶东平一把拉住了他,虽然这年头马路上的汽车不是很多,但也架不住找死往上面撞的呀。

    这酒喝多了的人,一般是有两种表现的,一是喝多倒头就睡地震了都惊不醒的人,第二种就是化身话唠,那嘴一刻都闲不住。

    封况就是属于第二种的,在叶东平的命令下去到内屋的床上躺了五分钟,忍不住又跑了出来,嚷嚷道:“叶叔,我睡不着啊!”

    “你小子,过来坐吧……”

    叶东平摇了摇头,放下了刚拿起来正准备吃饭的筷子,拿起旁边的那幅画,说道:“睡不着你就说说这物件是怎么来的吧?”

    “这……这是什么玩意儿?”

    封况伸手要去拿,被叶东平一把给打开了,“你自己收的东西,自己还不知道啊?和那些书放在一起的……”

    封况想了一会之后,一拍大腿,说道:“我想起来,叶叔,是不是画上有个土疙瘩山,两个老头下棋的那幅画?”

    对这画的来历,叶天也很好奇,抢着答道:“对,疯子哥,就是这幅画,你是怎么得来的?”

    “收来的呗,对了,叶叔,你看这画是不是古董呀?”;提到这幅画,封况的酒倒是醒了几分,本来就准备开的是古董店,虽然阴阳差错变成了废品收购站,但封况一直留意着这些有年头的东西呢。

    “是古董,而且还是明朝的,距离现在四五百年了呢,封子,你是怎么收来的?”听到封况翻来覆去的询问,就是不说这幅画的来历,叶东平也有几分不耐烦了。

    “嘿,还真让我蒙着了,回头我一定要告诉老舅……”封况兴奋的样子,让叶东平恨不得在他头上敲上一记,怎么就不说正题呢。

    封况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的说道:“叶叔,你猜,我是怎么得来的?”

    “小天,再去打上一盆水,让他清醒下……”叶东平彻底暴走了,这小子还拿上劲了。

    见到叶东平发火了封况连忙说道:“别,别,叶叔,我说还不成嘛,这幅画,是一老太太卖给我的……”

    这事情就发生在前儿,那天封况拉着板车去西城收废品,一群老太太正在一排平房处纳鞋底呢,听到封况扯着嗓子收“酒瓶子旧书烂塑料”后,都起身去家里翻腾废品去了。

    话说这年头收废品拾破烂或者“强刀子磨剪子”的,每天像是过筛子一般,将各个住家户都差不多掏干净了,老太太们拿来的,也就是一些废旧书籍和用坏了的塑料脸盆等物件。

    封况将这些东西过了秤付了钱,正准备走人的时候,忽然看到一老太太纳鞋底的筐子旁边,放了一个卷在一起的物件。

    他当时以为这东西是纸呢,就问那老太太卖不卖,谁知道老太太说那玩意里面是布的,用来剪鞋样的。

    看着这卷轴两边的木头,都被磨得有些光亮了,加上这段时间封况脑子里都在念叨着古董的事情,当时就花了一块钱,把这掂量着还有点沉的卷轴给买了下来。

    PS:第二更,今儿的推荐票有点少,朋友们要是方便的话投上一张推荐票支援一下,打眼谢谢大家了,嗯,凌晨有更。

    C

第三十一章 败家

    回到收购站以后,封况也曾经装模作样的把画打开仔细琢磨了一下。

    不过古代的画讲究的是个意境,这幅画的山不像山水不像水的人还长着个大脑袋的画,还没家里过年贴的年画好看,让他顿时失去了兴趣,将其和那些旧书仍在了一起。

    当然,封况也没对其完全失去信心,上午接到叶天父子俩的时候,他所说的收到的古董,就是这幅画了。

    听完封况的话后,叶天倒是没感觉什么,因为他对古董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知,但叶东平却是傻了眼,有些不敢相信的喃喃自语道:“这……这样也行?”

    在决定要做古玩生意以后,叶东平给一些还有联系的同学写了信,针对各地的古玩市场做过一番调查。

    相比八十年代初期,也就是四五年前,现在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已经开始慢慢复苏了,有些眼光超前的人,正在大肆入手各种类别的古董。

    就像北京有个姓马的床铣工,在几年前就开始鼓捣古董,那会压根就没人在乎这些东西,像上好的黄花梨红木桌椅,到旧货市场全部都是五块钱一张,而且还附带送货上门的。

    那位马先生虽然钱不多,但几年时间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