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尤做大亨-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怀鬼胎的一桌子人】

    随着服务质量的提升,建材行的生意当然一天比一天红火。再加上说是垄断性产业,在辛贾尔镇找不出第二家售卖建材的商店,生意不好那才见了鬼呢。

    那就是有人在其中捣鬼,关乎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贝尔辛格查出来谁捣鬼绝对不会放过他。在建材行里面呆了一下午,看到了营业额大把大把的收入到囊中,贝尔辛格非常的高兴。

    再加上这一段时间性格建材行的里里外外,所有人忙得脚打后脑勺,帮助自己赚取大笔的利润。自己这个老板来了当然要有所表示,要不然让员工感觉到寒心,消极怠工损失的还是自己所以贝尔辛格非常的大方。

    拿出商店的一天营业额,80%的资金平均分配给所有的员工充当奖金。20%的资金在晚上的时候请所有的员工来到镇子上最好的一家酒楼,大吃大喝一顿。让大家好好放松一下,然后第二天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

    当天晚上贝尔辛格是独自一人在镇子上居住的,虽然身边只剩下一个人肉骡子布鲁克。但是这小子现在成长的速度实在有点吓人,完全可以满足自己跟班的要求,而且做得还相当不错。

    在镇上休息了一晚之后,第二天上午贝尔辛格起来的很早,难得的亲自动手制作一顿还算是丰盛的早餐。最起码能吃白米粥再加上一些小菜,吃饱喝足之后,人肉骡子布鲁克,开着奔驰商务车,带着贝尔辛格,来到了水泥厂进行视察工作。

    其实重点观看的是走入正轨的砖头厂运营的怎么样了?今年雨水看起来有点大以前是三天一大雨。两天一小雨,天天毛毛雨,现在改了半天的时间会在下雨,而且雨水异常的丰富,再这么下去容易引发洪水。

    这样糟糕的天气,对贝尔辛格下属的一些建材公司影响不小,影响最大的就数砖头厂。万幸的是自己搭建的那些晾晒砖坯的,砖架子质量过硬,再加上场地开阔,通风条件良好,砖坯干制的速度比旱季增加了一半的时间。

    但是生产还是不耽误的,特别是生产出来的砖头质量特别的好硬度大,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所以商品砖头的销售量异常的火爆。现在砖厂附近新修建了一个不小的停车场,有一些大型的载重车辆在这里等活给那些顾客拉砖。

    每一块砖头他们都会赚取一定的运费,倚靠在辛格砖厂完全可以养活一大批。依靠在砖头厂周边生存的民众,无论大小但是可以带动一方经济,也算是给镇子上作出了贡献。

    不错,不错,巡查的效果不错,三个大型工厂全负荷的运转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供不应求。现在辛格实业下属的几家公司不在意市场的销路,而在于如何扩大生产,满足市场无情无尽的要求。

    眼看着大笔的金钱因为生产效率的低下,而,像流水一样匆匆而过,抓不住是个人都忍受不了这样的结果。大家可以说是心急如焚找到贝尔辛格商量扩产的要求,但是现在辛格家族有大动作,手里面的资金不能动。

    这些工厂要想扩展生产规模,只能往后推,但是大家要求贝尔辛格给出一个时间表。他们这些人等的实在是太急了,眼看着钱就这么从身边流过,谁受得了这样的事情啊。

    可是时间表自己改不出来,只能用强硬的手段把这些人批评一顿,有钱了难道不给你们扩产增加设备吗。现在不是没钱吗?招什么急呀?老老实实给我等着,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再扩大生产规模,在购买新的机器。

    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都敢质疑自己这个老爷了,谁给你们这样的权利。贝尔辛格发火了,被训斥一顿之后,这些工厂的经理头头们都一个个像霜打的茄子一样哀声叹气的回到了各自的岗位。

    从这群狼嘴里面逃生的贝尔辛格,感觉到一阵一阵的后怕,其实大家为了辛格家族好。这一点贝尔辛格一清二楚,现在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够卖,眼看着金钱溜走,大家心里着急。

    扩大生产够买新的设备,就可以满足市场的要求,就可以挣钱,为辛格家族崛起添砖加瓦。但是现在不是时候,自己的资金已经被塑料厂占据,这是关乎到百年大计印度版的小商品城义乌,不是这些水泥厂石棉瓦厂能够带来的利润规模,根本就没办法比较。

    难道自己要丢了西瓜捡芝麻,那自己二到什么程度。匆匆忙忙的从狼嘴里面跑了出来的贝尔辛格感觉到一阵后怕,以后还是少出现在工业园区为妙。自己一直能够否决他们扩大生产的要求,难道否决两次三次,找不出理由啊。

    只能是减少露面的机会,让这些人抓不着自己的人影,没办法烦自己就可以了。逃回到镇上的贝尔辛格眼看就要吃午饭了,这么时间没有和自己的几个盟友取得了联系,大家出来拱固一下感情还是必须的。

    保护伞要时刻维护才可以啊,要不然不得生锈啊,生锈就不好使了。大家说对不对?再好的朋友,再好的亲戚也在于互相走动,互相联络感情。

    要是长时间不联系,双方的感情自然而然地会下降,到时候自己以前的努力可就白费了。反正今天有时间把几个朋友请出来吃一顿饭,大家高兴高兴联络一下感情还是必须的。

    所以回到镇子上房间的贝尔辛格,拿起边上的电话,率先打给了自己的坚实盟友卡塔镇长。得知卡塔镇长,今天下午还真有空,出来喝酒那是必须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带着性格在电话里向镇长说明了,自己还要请,新上任的阿克苏局长出席此次盟友联谊会。

    至于贝尔辛格和这个阿克苏的关系,卡塔镇长一清二楚,但这不妨碍他和辛格的关系。这个阿克苏虽然是自己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但是他是自己盟友的盟友,也是间接自己的盟友。大家又在一个镇子上工作,地头不见抬头见,搞好关系那是避免不了的。

    所以欣然同意当天下午3点多,三个人在酒店会合,这两个镇子上的大人物,每一个都带着自己的核心手下。凑了一大桌子又吃又喝,畅聊非常开心,但是坐在桌子上面的人,每个人心里面可都是较着劲儿。每个人心里面都怀着各自的想法,表面看起来和和气气的,其实背地里一团龌龊。

第二百二十六章 【反馈回来的消息】

    和这些老狐狸坐在一起吃饭,那叫一个累呀,表面和和气气的互相敬酒。喝的很高兴聊天的内容也非常的轻松,听说贝尔辛格又找了三个年轻美丽的老婆,让这些半大老头非常的羡慕。

    酒宴一直喝到了下午,七八点钟这才慢慢的散去,因为是贝尔辛格是发起人结账的时候当然有贝尔辛格负责。小钱倒是不在意,可是贝尔辛格精神感觉到非常的疲劳,骂骂咧咧的回到家里倒头就睡。

    第二天还在睡梦当中的贝尔辛格被电话的铃声吵醒了,拿起来一看,居然是阿尔穆沙尔给自己打来的电话。这小子以前犯过过错,被自己打得死去活来,但是自从成家以后彻底变了一个样子。办事稳重,是辛格家族不可多得的一个全方位的人才。

    也是一个小组的负责人,外出已经有几天时间了,给自己打电话肯定有了结果。赶紧接起电话,点燃一支烟,笑着问道。

    “阿尔,你这个臭小子这么早给我打电话,是不是有什么发现呀?说说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说实在话,阿尔穆沙尔今年已经是21岁了,比贝尔辛格大得多,被自家老爷称呼为臭小子。虽然是一个昵称,但是让阿尔感觉到哭笑不得,正事重要,只是笑了笑说道。

    “老爷好消息,绝对是好消息,整个拉贾斯坦邦没有一家塑料制品工厂。只有几个小作坊,机器也不过五六台,但都是英国上个世纪60年代的产物,生产效率实在是太低下了。”

    “最大的一个小作坊,工人不超过15个,年产值也没有超过1000万卢比,对咱们家形成不了任何的威胁。”

    这是自己最近几天听到最好的消息了,没想到拉贾斯坦邦还真有塑料生产企业。只不过都是小苍蝇小作坊,这些零零星星的小企业根本就对自己产生不了任何的威胁。

    最大的也只有五六台机器,而且还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英国老物件能翻得起什么?大浪来呀。太好了,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贝尔辛格哈哈大笑的说道。“是吗?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你这个当领导的应该负责任。”

    阿尔穆沙尔辛格在电话里面哈哈大笑,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老爷,你还以为我是以前那个阿尔吗?自从你那一顿鳄鱼皮带把我抽醒之后。我就彻底变了,放心统计出来的数据绝对准确,每一个厂房我都去亲自验证过。”

    这一下贝尔辛格放心了,好好的勉励阿尔几句话让对方赶紧回来,还有任务需要完成。这才挂掉电话,等待着另一对什么时间给自己带回来自己想要的消息,另一队人马是大部队,将跑遍整个印度次大陆,没有半个月时间根本就完成不了。

    自己不着急,辛格家族不着急,可是阿尔穆沙尔,打来的电话就像是一个药引子一样。引来了一连串的反应,就在贝尔辛格打算起来到卫生间洗澡的时候,电话又响了起来,这一次来电话的是小贾马尔。

    小贾马尔被自己派到了华夏的义乌去考察市场,这小子头脑灵活,记忆力非常的强悍。完全可以胜任此次工作,给自己打来的电话肯定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赶紧接起来,不用问小贾马尔在电话那头就笑着说道。

    “老爷,我猜您肯定是刚刚起床是不是打扰你睡觉了?哈哈哈哈,但是我的报告您一定要听一听,关乎到咱们家族的钱景。”

    贝尔辛格无奈的苦笑着说道,“小子,你以为你抢了一个头功啊,其实你是第二名,我早就起来了,说吧到底有什么好消息。”

    小贾马尔站在酒店的窗前,看着车来车往的马路笑嘻嘻的说道。“老爷你交给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我已经把义乌周边的市场全部考察了一遍。和您所料的不错,义乌售卖的那些塑料小商品几乎60%都是本地制造。”

    “只有超过40%外包给了别省的企业,然后通过铁路运输到义乌进行售卖。义乌所卖的塑料制品小商品种类实在是太丰富了,大大小小达到了两千多种,这个规模实在是太庞大了,咱们家族吃不下去呀。”

    没错辛格家都吃不下这么庞大的商品种类,大大小小达到两千多种,这得多大规模的厂房。多少机器才可以完成这么多产品的生产任务,再说了这么多产品生产出来,难道每一样都很畅销吗?万一有一点库存就把自己的资金压在了上面。

    虽然塑料制品可以回收利用,但是随着塑料制品的颜色不同根本就不可能混为一谈。所以这么多塑料制品肯定会进行阉割,贝尔辛格心里面有数,即使辛格家族的塑料厂增加到一千台各种机械。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只能占有600种上下,这600种商品必须都是畅销商品,不能积压货物。

    所以贝尔辛格直皱眉头,对着电话里面的小贾马尔说道。“两千多种产品,咱们都生产根本就不可能。你接下来要做的任务就是观察,义乌小商品城,哪些塑料制品销售最好?罗列出来一个清单,数量应该在600种上下。”

    “然后具体观察一下,印度在义乌购买商品活动的细节问题,也别怕花钱,把这些信息搞到手。我倒要看一看印度大陆的商人在义乌到底在做什么样的生意?规模到底有多大。”

    小贾马尔点头笑着说道,“放心吧老爷,我会拿出详细的报告,会把义乌所有的事情都跟你调查清楚,但是时间会非常的长希望您耐心等待。”

    时间长短无所谓,只要把自己想要的搞清楚,花费多少代价都可以。挂掉小贾马尔的电话之后,看到手机终于安静了下来,这才来到洗了一个澡。然后收拾利索坐着,人肉骡子布鲁克开的奔驰越野车,回到了拉加尔山谷。

    回到家的时候,刚刚赶上早饭的开始,特别是粤菜厨师制作的早餐,那叫一个品种丰富。比如说最经典的叉烧包,粉肠,各种各样的小点心光样数算起来就超过了40种。

    所以一家人吃得非常开心特别是丽娜有着父母和自己的丈夫陪伴,再加上即将成为人母的喜悦感,让小丫头感觉非常的幸福。

第二百二十七章 【威廉姆斯公司】

    两天之后小贾马尔又打回来了,电话激动地对贝尔辛格说道。“老爷,这一次我打听的内容绝对准确,而且还非常的详细。虽然义乌本土出产的塑料制品达到60%,但是本土的塑料制造公司虽然数量少,但是规模很大。”

    这不是废话吗?义乌那可是小商品批发城市,其中60%的供货商是本地厂家供应的。如果规模不大生产效率不高,能够满足义乌的要求吗?没想到华夏这些年发展的这么快,在义乌周边的塑料制品厂已经初具规模,完全可以满足义乌的需求。

    贝尔辛格皱着眉头的说道,“他们那些塑料制作公司,规模怎么样?使用的是什么样的机器。”

    小贾马尔听得出贝尔辛格的担忧,笑着说道,“老爷,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最大的厂家工人不会超过500人。机器也只有300台,日消耗塑料颗粒达到了50吨,效率相当高啊。”

    这就是华夏的奇迹,人少但是干出来的工作却令人感觉不可思议的高效率,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根本就没有任何怨言,不像欧美国家工人那么矫情,这也是为什么华夏能够在短短时间之内崛起的真正秘密勤劳的人们弥补了一切。贝尔辛格虽然内心很自豪,但是颇为担忧地说道。

    “是啊,亲眼看到了华夏的效率,500人每天消耗的塑料颗粒达到了50吨,这得生产出多少塑料制品华夏人的工作效率。你也见到了,你认为咱们辛贾尔镇子上面的居民能够比得了吗?能赶得上华夏工人一半的工作效率,我就谢天谢地了。”

    小贾马尔哭笑不得的说道“老爷,没办法的事情啊,你也知道那些该死的奴隶有多么的懒惰。要不然他们怎么可能被咱们这些高等种姓的少数人压了几千年,而不敢反抗呢。”

    “另一个效率低下的原因,那就是因为文化程度,华夏采用的是九年义务教育。除了一些书本学费之外,没有别的学习费用,可是咱们国家不一样啊您也是受过教育的,知道教育体制有多么的落后和**。”

    可不是吗虽然印度教育采用的方法和华夏不一样,但是因为政府大额补贴,学费也不多但是这个费用不多,是画引号的。在别的发达国家来看,根本就是不值一提,可是在印度乡村,这些学杂费用已经是一个家庭,超过80%的生活支出。甚至超过了200%,哪里那么多闲钱去供养自己的子女去上学。

    再加上印度没有什么计划生育,每一个家庭生个十个八个孩子很普遍。这么多孩子上学光学费就是一笔天文数字,他们的父母能够支撑得了吗?这也造就了印度文盲那么多的原因所在。上不起学没有文化知识,你让他怎么操控精密仪器呀。

    就是一个工人的素质还赶不上华夏工人的1/3,生产效率能高到哪里去。生产效率不高,怎么能产生竞争力?人家生产两个塑料碗,你才生产半个人家已经把货源发出去了,你这还在打包效率低别人当然,懒得和你合作。

    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改变印度社会的现状,聘请那些受过教育。达到初中文化水平的人,一个个鼻孔朝天,甚至比自己这个贵族老爷还牛,你让这些眼高手低的货色来到塑料厂给你起早贪黑的干活现实吗?这得花费多少代价才能请得起他们呀。

    贝尔辛格愁啊,就是为了工人而犯愁,一边揉着脑袋一边苦笑着说道。“没办法只能一点一点的来吧,再不行就打,就罚钱。面对自己工资60%全部扣除的危险,他们还不学不会机械操作,那才是真正的废物,留着他们也没用。”

    “对了,华夏那些塑料制作公司的机器都是哪里来的?是美国货还是日本货?机器的性能和效率怎么样。”

    小贾马尔哈哈大笑,总算是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的说道,“老爷,是日本二手产品虽然是二手的,但是效率还挺高。完全可以满足这些塑料制作公司的需求,只有一家达到满负荷运转。”

    “其他的公司达到80%的运转程度,而且还有富裕,但是日本的机器实在是太贵了。我建议咱们使用美国的或者是德国的,不光效率提高了,而且价钱还便宜得多。”

    贝尔辛格又安排了一些事务,让小贾马尔去完成然后挂掉电话,然后打电话让老贾马尔管家。提前购买飞往德国科林的机票,小贾马尔说的没错,日本货不光价格贵,而且生产效率还比较低,世界上最好的机械出产自德国。

    再说了贝尔辛格准备要招收的工人素质低下,如果机器简单易学还可以,满足生产效率的需要。如果太过精密,这些废物根本就弄不懂,到时候怎么生产产品。怎么给自己创造利润呀?德国生产的机械简单易懂,非常好上手是贝尔辛格采购的第一目标。

    第二个购买德国机器的原因,那就是贝尔辛格不想使用二手货,二手货虽然便宜,工作效率也高。但是容易出毛病,一点小问题,就可以导致一台机器一天都不能运转,这样一来自己的损失多少钱呀。

    可是新机器就不会出现这种毛病,特别是德国出产的新机器,更是结实耐用。虽然价格不菲,但是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完全可以弥补价钱的差距,自己为了生产产品拿出去卖,机器越好自己赚的钱也就越多。

    这是成正比的,谁喜欢收购二手破烂儿?前两天老贾马尔管家。应把世界上最主流的塑料制品相关机械的生产厂家的资料传了回来,辛格拿着资料仔细的筛选了一下。选择德国科林的一家叫威廉姆斯塑料机械制造公司,打算现场考察一下,好的话就签约购买机器。

    万幸的是前一段时间和丽娜一起外出度蜜月的时候办理的护照,现在倒是省了很多麻烦。当天中午和家人简单的吃了一个午饭,然后坐车来到了乌代布尔,然后在孟买转机直飞德国科林。

    十几个小时之后早上6点多钟,贝尔辛格和老管家走下了飞机,来到了德国科林机场停车场打上了一辆出租车。来到市区居住,下了一家五星级宾馆,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和已经在网上聘请的翻译见了面。

    当天下午一点钟在塑料机器生产公司和他们的销售部经理取得了联系,来到了厂房进行参观。德国生产的机器果然简单易学,只有一个操作面板,就可以控制一台机器,24小时不停的生产,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

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手笔的采购】

    因为塑料制品生产的过程当中需要加热,所以演示车间的温度比较高,但是这点温度对于印度人来说小儿科。可是当在自己身边的几位德国壮汉却大汗淋漓可是还非常敬业地为贝尔性格讲解这些机器的制造原理还有先进程度。

    德国人做事认真,那是世界公认的,这些机器虽然操作简单只有几个按钮。还有一个操作面板设定好程序,它就会自动运转,但是要想让印度那些文盲。把这些机器搞懂搞明白,非得弄碎几台不可。

    一台机器价格超过了一千万卢比,怎么可能让这些废物弄碎几台呢?那还不得赔死。再加上这些生产塑料的机器分门别类,专门制作各种规格大小颜色的塑料袋机器,有制作各种塑料餐具的机器。有制作一次性塑料杯的机器,还有制作各种小件塑料产品的综合性机器。

    比如说塑料笔,塑料的绘图工具一次性打火机等等等等。术业有专攻,机器也不是万能的可以制作所有塑料产品,也是分种类的,而且大小不同,价格也不同。

    比如说生产各种规格塑料袋的机器,重量达到了三吨,有四五个冰柜那么大,生产效率是每小时生产5万只塑料袋。而且还是各种规格的哦,最大的塑料袋达到了一立方米的容积小型的塑料袋也只能装下一只苹果。

    每小时生产5万只塑料袋,可是非常的高校价钱也便宜,包括这台机器的附属产品总价值达到了1500万卢比。相当于百万人民币,而且可以24小时不停的运转和生产,一天生产出来的塑料袋达到上百万只。

    如果有五台这样的基线完全可以满足印度超过三个帮的塑料袋需求数量,这可是三个联邦相当于三个省的面积。可以想象一下德国生产的机器效率有多么的高效率,非常的漂亮,非常的完美,贝尔辛格当场就采购了五台这样的塑料袋生产机器。

    另外还有五台塑料餐具的生产机器,这些机器不光能够生产杯子碗盘子勺子。还可以生产一些各种规格的塑料桶,反正和厨房沾边的塑料制品都可以生产,但是这样的机器价钱相当于塑料生产机器的两倍,超过3000万卢比一台一彩购可就是五台呀,绝对的大手笔。

    然后又采购了两台生产各种规格管道的,制作机器机器生产出来的塑料管道,最大的直径超过了20厘米,最小的直径只有01厘米。生产出来的这些管道各有用途,超过十厘米直径的白色管道可以连接在楼房上面作为雨水通道。

    至于最短的01厘米的管道可以满足,静脉注射的针管使用,各种材质各种规格的。塑料管道都可以生产相当的完美啊每台价格超过了两千万卢比,另外采购了十台有拥有着各种磨具的塑料生产机器。

    生产出各种颜色,各种不同规格塑料模具,这些塑料膜就可以组装一架塑料台灯。可以制造一件塑料盒,一次性打火机。凡是人类能够使用到的塑料构件都可以用这台机器进行生产,然后互相拼接,就成为一件非常漂亮的塑料材质工具。

    这样的机器,因为磨具过多配件也多,机器的体量也大,价格超过了5000万卢比一台。是这台机器虽然价格昂贵,却是塑料生产当中的万能手,没有它不能生产的,只要有磨具什么都能生产。

    它的价值可比那些塑料袋生产机器塑料管生产机器要高得多,当然操作起来也非常的复杂。维护起来更是令人头疼,好在德国人做买卖还是比较讲究诚信,比较讲究后勤服务。

    再加上贝尔辛格采购的机器数量,大大小小加在一起超过了上百台,已经成为科林塑料,机器制造公司的vip客户。只花费了一半的价钱购买了这些机器的所有零配件,还有维修工具,经过贝尔辛格的请求。

    公司决定派遣超过20个技术工人,长期驻守在贝尔辛格的塑料厂,负责培训当地工人。时间为期两年,当然在两年之内,这些工人的所有工资和开销都由贝尔辛格来负责。

    当双方签署价值超过850万美元的,机械采购合同的时候,几乎称霸整个印度南方的塑料制品厂终于诞生。当然贝尔辛格手里面只有相当于一个亿人民币的流动资金,850万美元的采购合同,一时间没办法凑齐这么一大笔钱。

    万幸的是双方两家公司做买卖,可以提供40%的资金,就可以拿到机器,剩下的资金可以货到支付。贝尔辛格还有超过20天的筹够这笔资金的时间,如果回到家里把几家子公司的流动资金全部抽上来,这笔850万美元的采购款项还可以凑齐。

    一直在德国呆了三天,留下了老贾马尔管家现场监督这些机器的打包过程,一直到装船之后。老管家才会坐飞机回到印度,但是贝尔性格先走了一步,回到家里面第一时间就开始凑钱,几乎把整个辛格实业集团下属的子公司全部搜刮了一遍。

    除了留下当月的工资之外,所有的现金全部抽了上来,又向自己的老丈人借了一大笔钱,这才凑足850万美元。大家看到这里肯定会以为作者算术是不是又错了?一亿人民币就算是1:8兑换成美元的话,也超过了上千万美元。

    为什么还要凑钱呢?因为贝尔辛格必须留下足够的资金建造厂房,要不然机器回来,没有厂房安置日晒雨淋的。还不得报废啊,建造厂房虽然使用的水泥和砖头都是自家生产的,但是工人不花钱啊。

    还有办理公司的各项相关手续,又是一笔钱,因为印度政府贪婪成性,效率低下,不花钱,根本就办不下来营业执照还有各种各样的相关文件。别看这些当官的办理文件的速度可以用蜗牛来形容,但是你要是没有这些相关文件投入生产的话,他们会第一时间来罚你。

    甚至会把你的厂房贴上封条,把你的机器拉走,扣在这些相关部门的手里。到时候可不就是贿赂,办理文件的那些官员,使用的资金那么点点钱了,这些政府官员黑着呢,眼睛里面全是钱,让他们盯紧你绝对没好。

    所以贝尔辛格宁可花钱贿赂这些官员,赶紧办下相关手续和执照,也不会留给这些官员下手的机会。所以贝尔辛格回到家里忙来忙去,总算是把所有资金全部筹措到位。

    得知机械已经装船运输和老管家,电话确认之后,第二笔资金这才支付到账。第三笔资金会在机械安装调试完毕之后,试运行15天没有任何问题,这才会结算尾款。

第二百二十九章 【塑料颗粒原料供应商】

    把资金筹措到位的贝尔辛格刚刚松下了一口气,就开始着手准备,塑料制品公司的另一个供应商的联系工作。这个供应商就是塑料颗粒供应商,相当于工厂的原材料供应商,没有这些塑料颗粒,自己的塑料制品工厂就等于没米下锅就会被饿死。

    但是整个印度所有的塑料制品厂的,原料塑料颗粒全部都是进口的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日本,另一个是美国。因为塑料是石油的副产品,质量最好的还是美国产品,但是价格昂贵,其次是日本的。

    但是要想把自己的塑料生产基地变成,印度版的小义乌,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一定要过硬。这关系到自己工厂的信誉问题,坑害客户就等于自断财路,你的产品质量不好,人家上一次当两次大,还能长时间的上你的当啊。

    人家不会再找一个质量过硬的产品供应商,客户流失掉之后,你的工厂还怎么生存呀?忽悠客户就等于忽悠你自己的钱包。做买卖咱们得讲诚信,得讲质量过关,所以自然而然的,否决掉了日本的塑料颗粒供应商的名额。

    再加上,贝尔辛格对于日本人实在是不太感冒,所以选择了美国的塑料颗粒供应商威尔公司提供塑料原料。联系好了威尔公司之后,贝尔辛格带着自己的老管家马不停蹄的来到美国西部城市旧金山。

    和威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