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梦时代-第6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负责房地产买卖法律的顾问,有负责和政府土地买卖部门沟通的退休政府资深专员,有负责收集各种伦敦市的土地、房产资料的分析师,有负责和银行打交道的金融专员,有负责为他们提供各种后援保障的人员……

    就这么着,“恒信投资公司”的架子完全就搭建了起来,刘大头随时可以动手。

    萧奇的50亿美金,现在就在公司的账户上,想着有这么多的钱可以供自己使用,刘大头连呼吸都是紧促的。

    但他毕竟也是一家数百亿港币市值的大公司的董事长,50亿美金虽多,但他也不是没有见过。……嗯,不过单论现金方面的话,还真没见过。

    经过了资料的收集分析,刘大头第一时间把第一个炒高房价的地方,定在了威斯敏斯特区。

    说起威斯敏斯特区,大家可能不知道,但如果说位于这里的一个场景,大家就明白了。

    有没有看到过一个空中俯瞰的画面,在泰晤士河的一座大桥的旁边,有一个标志性的英国大本钟,然后旁边就是英国的国会大厦的古老建筑,然后泰晤士河对面就是伦敦眼?

    这些著名的建筑物,包括女王及家人们居住的白金汉宫,包括唐宁街11号,包括大英博物馆,都是位于威斯敏斯特区的。

    由此可见,这个也是横跨了伦敦泰晤士河的区域,就是伦敦的中心地带。

    这里的房价理所当然的最高,但也是整个伦敦房价的风向标。

    如果威斯敏斯特区涨价了,那么周围的兰贝斯、萨瑟克、肯辛顿?切尔西等地方,就肯定会跟着涨价。

    3月初,刘大头就开始了第一步的计划。

    他先自己在兰贝斯、萨瑟克、肯辛顿?切尔西这三个区域,大量的开始购买土地。

    一时间,有着布兰森支持的他,一个月时间就拿下了10多块大大小小的土地,50亿美金的资金,直接花掉了10亿。

    与此同时,杨华、侯木泰和关山塘三人,也开始在助手的帮助下,分批次的购买起了威斯敏斯特区的高档楼盘和高端新房。

    文州炒房团一贯就是这样的招数。

    不去找什么廉价房来炒,要炒就炒知名度大,非常有价值的好房子。

    价格炒高了之后,名声也会很大,带动的效应自然就大。

    至于说左手卖右手,右手换左手这样的手段,那更是玩得出类拔萃,以英国这个房地产监管的力度,恐怕是很难阻止的。

    买土地买房子很容易,但这个炒作的过程,却是需要时间来发酵的。

    不可能说我这个月买了房子,第二天卖出去就以12%的利润成交,那只能哄小孩子,大人一听就知道里面有鬼。

    而且数量少了还不行,一两套房子的涨价,根本没法形成效应。

    另外收买报纸、杂志、记者等等,吹嘘房子的紧缺、房价即将暴涨,推高人们对于涨价的预期,也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文州炒房团做一个炒作,那也是非常有耐心的,绝对不是大家想象的三五两下搞定。

    而现在,他们就在慢慢的布局中……(未完待续……)

第二三七七章 回家吃饭

    在逍遥武馆吃饱喝足,外加被陆琴再次狠狠的训练了一把,萧奇晚上的时候,回到了家里。

    嗯,是萧旭和陈玉莲的房子,市委大院里面。

    陈玉莲正在摆碗筷,帮佣阿姨正在厨房里为最后一道菜努力,至于老爹则是坐在沙发上看内。参。

    看到萧奇,陈玉莲下意识的一愣,然后点点头,“稀客啊,奇少。”

    “妈,瞧您说的,我哪里是客啊?”萧奇一听这语气就不对,赶紧的露出了阿谀的笑容,“您坐,您坐,我去洗了手后,来帮忙端菜端汤,儿子好久没有孝敬你们了。”

    “滑头。”

    萧旭头也不抬,给了一个评价之后,继续的看文章。

    萧奇的脸皮比他可厚多了,装作没听见,去洗手间洗了手之后,去厨房把菜肴给端了出来,四菜一汤,外加一锅玉米稀饭,

    帮佣的阿姨已经拿着饭菜去了外边小屋,她们那边有三个人一起吃饭,待会儿才会过来收拾饭桌。

    其实陈玉莲和萧旭并没有什么讲究,刚开始还叫她们三个一起吃,但她们三个哪里敢,和市委书。记一起吃饭,肯定是浑身不自在,根本就吃不好,还不如端到外面去吃。

    所以多几次过后,萧旭和陈玉莲也不去强求,一般就是两口子吃饭。

    可是,他们两口子一起吃饭的时间也不多。

    一方面萧旭要经常开会,要去各个单位、各个区县视察,晚饭经常是在外面吃的。

    另一方面陈玉莲也很忙,光蓉城就有五个儿媳妇,都是陆续的生孩子,她这个当婆婆的。自然要去探望和关心一下。

    这么算起来,两口子一周能有两三天相处的时间,都算是不错了。

    有两三天能在一起吃饭聊天,这还多亏了萧旭从来不喜欢工作以外的应酬,除非是推不掉的,否则他肯定是回家。

    别看萧旭现在升官到了副省。级。但他的品格和心性都从来没有变过。

    在他身上,从来没有过权钱交易,从来没有公私混淆,从来没有私相授受,这是闻安平经常赞赏的地方,通过他,首都的那几位也知道了萧旭的坚持不变,对这位大器晚成的官员,是越发的重视和报以希望。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萧旭本身的能力出众,无论是在国际大势的判断上,还是在治理蓉城市的过程中,都是出类拔萃的优秀。

    否则上面的人就算欣赏他的品行,你没有实际的能耐,那最多也只会给你一个清流的职务而已。

    今儿萧旭开会结束的时间早点,跟老婆说了一声,自然是回家早点休息。

    没想到儿子居然回了家。这在萧旭来说,都是最近比较少有的事情。——萧奇这段时间不是往国外跑、首都跑。就是在五个儿媳妇的家里,让萧旭觉得,儿子能在这么忙碌之中,还不忘了公司发展,已经是老萧家的种很优秀了。

    陈玉莲其实也挺高兴的,不过她的嘴巴向来不饶人。

    坐在饭桌上。太后大人冷不丁的道,“我说你这从外面回家,也没想到给我带个儿媳妇和孙女回来?或者多带几个儿媳妇和孙女儿也行啊,明明是一大家子人,怎么反而显得冷清呢?”

    “妈。我的亲妈,她们现在基本上连门都不出,怎么过来啊?”萧奇道,“除了琴儿之外,她们几乎就没有出过小区。再说了,我想着有那么多抱着孩子的年轻女人进入咱们的家里,不是给老爸在添麻烦吗?”

    “可不是给我添麻烦,大家可都知道你和我的区别。”萧旭撇清自己道。

    萧旭的人品大家都知道,如果频繁出现漂亮女孩子抱着孩子出现在他的别墅,那就只能有一个解释——全都是他的儿媳妇。

    原因很简单啊。

    蓉城是仙女公司的总部,萧奇有多少老婆的事情,早就传遍了整个蓉城的官场。

    据说首都的牛副总都曾经说过,萧奇这个人就两个地方不足。

    第一就是太小家子气,小农意识非常强。

    第二就是太过贪恋女色了,这一点也不好。

    不过民间的人们,对于世界首富的女人多,并没有什么鄙视的地方。

    因为萧奇的财富,早已是他们一辈子都比不上的了。

    正因为差距得太远,所以他们不会把萧奇当成普通人,反而觉得这是风流多情的表现。——嗯,你该没有看过,古代有人觉得皇帝女人太多,就很鄙视很不满的吧?那是天经地义的啊!

    陈玉莲自然知道萧奇说的是理儿,再加上儿子难得回家吃饭,心情也很好,稍微的叮嘱了他两句,也就没多说什么。

    饭后,陈玉莲去收拾整理家里的东西了,萧奇则是和寻常一样,跟老爹来到了书房。

    萧旭泡上了两杯浓茶,边泡边笑道,“我这个市委书。记,应该是全国最舒服的了。就连首都的市委书。记,恐怕在生活上也没有我这么享受吧?西湖龙井、黄山猴魁、洞庭碧螺春、安溪铁观音、彩云普洱。光是一年喝茶,每个品种我可能要喝掉一个山头的好茶吧?”

    有钱了之后,生活自然要过得好一点。

    那些有营养有助于身体的东西,自然就是多多益善。

    所以平日吃的穿的用的,萧奇和老婆们,一天到晚都往家里送。

    比如这个茶叶就是余珊珊负责的,公关部在采购礼品的时候,知道公公喜欢喝茶的余珊珊,自然让他们不惜本钱的收购好茶。

    于是最好时节的最好茶叶,就都到了萧旭的茶杯里。

    萧旭也是懂茶之人,知道自己喝的这些名茶,还不是市面上卖的那些,而是真真正正的初展一芽一叶特级茶,一斤卖个十几万块是轻轻松松的。

    一座山头的茶树固然是很多,但每颗茶树只采摘一芽一叶,而因为茶叶太嫩了,所以一般是五斤鲜茶出一斤成品茶,这么算下来,余珊珊每年单是送过来的西湖龙井就是五十斤,二百五十斤的一芽一叶鲜茶,一座小山头的产量也是差不多了。

    “呵呵,你工作都那么辛苦了,多犒劳犒劳自己,也是好的。”萧奇笑着道。

    “其实也用不着这么讲究。”萧旭说了两句,也不多说。

    他不是矫情的人,儿子和儿媳妇们都是孝敬自己,才买这么多好东西过来。

    他们的钱都是正正当当的赚来的,有什么不好用的?挣得又多,难道不许买好的东西孝敬老人啊?

    所以萧旭也仅仅是感慨一下,并没与什么别的意思。

    坐在沙发椅上,萧旭道,“这几天省里在开会,张省。长主持,主要是商讨震后地区重建的问题,事情很是麻烦啊。”

    又来了。

    萧奇暗自叹了一口气。

    不用多说,老爹可不仅仅是在感叹,肯定要自己出力了。

    萧奇倒不是说拒绝出力,之前他才在那里想着,富裕了就至少要惠及家乡人,这个家乡人至少包括了全蜀川的老百姓,所以他愿意出钱出力来帮忙家乡人摆脱穷困。

    但问题是,如果一遇到困难就想到世界首富,自己这边还好,如果是自己的儿女子孙们,他们厌烦了这样的索取,又该怎么办呢?

    “你那是什么表情?敢情我们就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等着你的美金?”萧旭轻咳了一声,“我只是想告诉你,情况很严峻,你能帮忙想点办法来,就想点办法出来。钱虽然很重要,但一个正确的方案,一个正确的决定,却能节约很多钱,还能惠及许多老百姓。”

    “您说吧!”萧奇只能点头。

    “情况是这样的,距离地震过去,差不多已经一年了。震后地区现在的建设,仍旧是有着非常大的困难。”萧旭道,“遭受灾害严重的地区,山区外面的城区和县城比较好办,但问题是那些处在山区的县城和乡镇,尤其是贝川这个地方,这儿才整理完毕。由于地形复杂,又要考虑到以后的防震防灾需求,县城和乡镇如果要原地重建的话,恐怕得花数千亿啊!

    现在全国上下的捐款和国家的拨款,其实倒是还比较充足,可大家现在有两种意见倾向。第一是贝川本来就是地震、泥石流灾害多发区,如果再花那么多钱修建,下一次几年、十几年再来一次灾难,再次毁掉了这个县城,那几千亿打了水漂不说,人员伤亡情况怎么算?

    另一种说法是,那里是贝川居民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他们自己也愿意迁移回去。我们把那里重新修建一次,既是满足了老百姓的需求,又是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表现了我们政府对他们的关怀,是好事儿一件。”

    “好事个屁!”萧奇直接就骂道,“说第二种说法的人,完全就是拿民众的生命财产当儿戏,完全就是坐在办公室里面胡扯!他们有去现场考察过?有去实际调研过地质情况?有真正计算过,要花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做好这个事情?问他们敢不敢立军令状,如果十年之内,原地再次发生大地震、大泥石流灾害的话,拿他们去抵命,行不行?”(未完待续……)

第二三七八章 分担责任

    “你个小子,这么激动干什么?”萧旭愣然的看着儿子,“怎么?你觉得以后还会发生大地震?就在原处?不现实吧?那些专家不都说了,已经释放几百年累积下来的能量吗?”

    “咳咳,我只是觉得,这些人太想当然了。”萧奇连忙笑道,“再说了,这些专家什么的话,你也信?还不如把美国那群专家给请来,再让他们仔细的考察一次呢。反正农门山脉是最严重的地震带之一,小心一点总没错。”

    他可不会告诉老爹,仅仅是几年之后,就在农门山脉的另一头,又再次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再次引发了不小的伤亡损失。

    然后地震一出,无数的网民就上网寻找那些前几年说“几百年之内不可能再有地震”的专家,把那些家伙给骂得狗血淋头。

    所以说,许多华国所谓的专家,是没有多少的具体能耐的,全都是上面想听什么话,他们就说什么话,这样久而久之的,就能得意洋洋的挂上专家的牌子,出去坑蒙拐骗了。

    这一世刚开始找美国地震专家来的时候,许多国内的所谓地震专家、地质学家,张口就怀疑他们别有用心,然后随意就否定说不可能这边有大地震,全部是凭主观想法来判断,却最后落得脸面尽失的下场,丢尽了科学工作者的脸。

    “嗯,你这么说起,倒是有必要再次让联合工作团队来看看。”萧旭对这个是很赞同的,“还是你出钱赞助,没问题吧?”

    “没问题。”萧奇很干脆的答应道。

    “那么说回之前的话题吧。”萧旭道,“你的意思是,贝川县干脆就在现在的地儿继续存在,或者直接合并了事?这样也有很多矛盾啊。”

    因为被摧毁得太严重。贝川县已经搬迁到隔壁的县份上,暂时借用别人的地方来安置民众和办公。

    长期下去这样是不行的。

    所以要嘛他们回到原址重建,要嘛干脆就合并到别的县份。

    贝川县的官员当然不愿意合并,这样一来,他们大部分都会被边缘化。

    贝川县的农民们也不是很原因,因为他们眷恋故土。

    现在暂居的这个县份青莲县。原本的民众们,心里也有些疙瘩,毕竟人多了,地就少了,本来他们自己也不富裕,这下子日子恐怕更难过。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反对的声音,所以省里才在考虑要不要迁徙回去的事情。

    萧奇听着老爹这么说,沉吟着点头道:“困难是很多,但这只是暂时的。现在的那个青莲县。荒地是很多的,大小的群山也多,其实开垦出来,也是够用的。而且安置他们的费用,也肯定比不上重修贝川县来得多吧?一旦等到他们安定了下来,一代两代过后,对谁都是一个好事儿。”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问题就是在于这一两代的生存空间啊!”萧旭道:“青莲县是最穷困的县份之一。人均耕地也不足。你光是说得这么轻巧,具体怎么操作?人们要吃饭要生存的事情。可是不能凭空想象就觉得可以的。”

    “老爹你说得也对。”萧奇道,“不过你只看到了他们贫穷的一方面,却没看到他们有值得发展的另一方面。”

    “你不会又说,让青莲县也加入你的现代化农场计划吧?”萧旭对儿子搞的那个“物联网农业公司”,还是很感兴趣的,具体的也去了解了很多。

    “他们现在想要加入。那可不是时候。”萧奇摇摇头,“我先要在远殷市试点,然后再去单曲县那边,接下来才能轮到他们。”

    “为什么?”萧旭不解的道,“远殷市那边还缺钱吗?那边的农民的年均收入可是位于蜀川省上百个县市的第一啊。拿到全国去比,都能排到20以内的。你怎么还要把好事儿先往那边搬?难道分不清轻重缓急吗?”

    “老爹,我把你这话传到远殷市,你说你会不会被骂?”萧奇笑道。

    “少在这儿插科打诨,说正经的。”萧旭作势要敲儿子的脑袋。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啊,因为目前阶段,只有远殷市最适合我的农业物联网公司试验。”萧奇说道,“农业物联网最需要的三个必要优势。第一个是完整的产业链条,农牧果蔬等等都要有,这样试验出来的数据才有意义。第二是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土地,这一点远殷市这两年都在实施,大面积集中农田、大牧场、大蔬菜基地,只有规模大了,才能减少农业物联网铺设和采集数据的难度,才能降低成本,得到更多的好处。第三是必须经济比较发达,至少是3G网络要通畅,这样才能保证农户在田间地头都能接到信息,都能进行手机遥控操作。”

    萧奇说完,萧旭就没有意见了。

    萧奇说的东西,特别是第三点,就只能注定在远殷市当试点。

    因为早在今年的年初,华国电讯就屁颠屁颠的把远殷市的所有村镇,都安装好了接收信号基座,保证没有一点死角——远殷市周围也没有大山的阻碍,信号可以确保畅通。

    “不过呢,我说的不能加入农业物联网的计划,也只是说他们现在。但他们现在完全可以做生态农业啊,顺带发展一下原生态的农村旅游,让大家吃上农家菜,在大自然之中畅快的呼吸玩耍,这不挺好的吗?”萧奇又道,“恰好国家是优先修建了蓉城等大中城市通向青莲、文川、雷县等地方的国道公路的吧?我问了问,说是大部分路段都是双向四车道,基本上2个小时就能到,很适合汽车过去嘛!”

    “农家乐?那能有多少人啊?”萧旭对这个想法不感兴趣,“如果真的合并了,青莲县就有150多万人,这么多的人靠农家乐吃饭?你想得要不要这么天真?”

    “农家乐只是一个普通的称呼,当农家乐开在山上山下,河畔湖边的时候,这种就是休闲度假山庄了。”萧奇道,“现代人们的生活压力大,在远离城市喧嚣的青山绿水之间休假方式,未来肯定会更加的流行。青莲县穷是没有错,但正因为他们穷,所以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持得很好,完全就是自然的环境,最让都市的人们喜欢。而且一家农家乐如果生意好,完全可以带动上百户的农民的收益增加。要是能发展出几个农家乐聚集地带,那么成千上万的农民就能因此得利。

    然后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觉得农家乐不够,那还有现代生态农业,就像是前几年远殷市做的那样。他们也不用担心收益的问题,仙女公司可以跟他们签署10年的购买合同,只要质量过关,我们就以不低于远殷市的采购价格收购,怎么样?”

    “这个还不错。”萧旭点了点头,“不过只有青莲县也不好啊,周围文川、雷县等等地方,可都是嗷嗷待哺啊!你能不能有实力把这些地方的生态农业产品都给收购了?”

    “可以。”萧奇颌首道。

    他答应得太爽快,反而让萧旭有些不确定了,“儿子,你可别吹牛,几个县份数百万人的产品,你一个仙女公司怎么消化得了?浪费可是最不好的习惯!”

    “老爹你想哪里去了。”萧奇道,“我不是有一个公司叫做逍遥物流吗?现在逍遥物流正在试验搞冷冻冷藏的储藏和运输,如果这个能试验成功,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在白天采摘青莲县的蔬菜,通过一两天的冷冻冷藏车辆运输,把蔬菜运到东方去销售。只要你把整个市场放眼在全国,这点东西算什么?很快就会被消耗完的。”

    萧旭对生态农业产品的销售前景,倒是不怎么担心。

    因为蓉城人、渝州人、湘水人、湘北人等等,已经用最直接的消费告诉了大家,只要东西好,贵点也能被一抢而空。

    西南可不算是繁华地带,连这些地方的人都如此了,那么北上广深这些城市的居民,自然就更能接受和消费生态农业产品。

    但他还有担心的,“你说得这么好,别忘记一路上的高速费、汽油费等等,可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你这么运过去,成本该有多高啊?如果是这边两三倍的价格,你能确定还能一抢而空?”

    “这是一个生鲜冷藏冷冻链条的重要现实问题。”萧奇正色的道,“所以我打算直接去跟牛大叔、余伯伯他们说,看看能不能把这个生鲜农产品的运输费用,帮忙降低一些,实行什么免费通行之类的。”

    “恐怕不行吧?这关系到各省公路的交通收入。”萧旭表示怀疑。

    “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不行的话那青莲县这些地方,我也帮不了忙了。”萧奇摊开了双手道。

    萧旭嘴巴一动,最后还是忍住了不去呵斥儿子。

    想想也是,如果全要萧奇担当一切的困难,显然是太苛刻了。

    既然青莲县那边的民生问题是国家需要解决的,那么在萧奇提出办法的时候,适当的给点政策,帮衬一下,这也绝对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二三七九章 不能白给

    萧旭可不知道,其实这个农副产品绿色通道的事情,几年后就会成为现实。

    过几年的那个物价啊,特别是人们餐桌上的相关物价,涨得可叫是一个欢腾,几乎达到了全民痛恨的地步。

    为什么这么高的物价?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高速公路收费高,各种莫名其妙的罚款多,却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为了平抑菜、果、蔬的物价,为了方便偏远地方的菜果蔬等农副产品运向大城市,降低生活成本,国家就出了规定,凡是这些蔬菜水果之类的农副产品车辆,一路通行一路顺畅,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来收费和罚款。

    这样一来,南方的蔬菜就更加凶猛的涌向了北方,着实的缓解了北方的菜价贵的问题。

    接下来,各省市之中,也多多的选择了这种方式,在省内也都选择了这样的绿色通道方案,也成了控制打压物价的一种好手段。

    当然,平心而论,萧奇现在提出的想法,还是有着不小的实际困难。

    不说是时间提前了好几年不说,单是说逍遥商城的农产品想要免费通行全国,并不是季节性的,而是一年四季都如此,这就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会牵涉到了方方面面的实际利益,并不是说很简单就能行的。

    以后的绿色通道,也是在菜价水果价格高涨数年,多方面的诉求之下,无数老百姓的殷切希望之下,才能通行的一个政策。

    现在虽然也是金融危机时期,但物价上涨得并不那么明显,也就是刚刚才开始。

    民众们对菜篮子的埋怨,并没有多大。

    在这个时候把逍遥商城的产品全部免通行费。让它可以低价去和当地、附近的农民们竞争,无疑是对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一种利益损害。

    所以就算知道萧奇这个是好法子,既能让灾区的民众们获得安居乐业的机会,又能发展生态农业,把蜀川建设得更加美好,还能丰富大家的菜篮子。让大家有更好的选择……恐怕上面的巨头们,也不敢轻易做决定。

    萧奇当然知道现在要求免费通行,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可困难不代表着自己不去做。

    本来为青莲、贝川、文川、雷县、泽县等等地震灾区规划生机,已经是他额外的帮助了,如果还要承担起完整产业链条,负责收购和销售,那他就成了地震灾区的保姆。

    萧奇不是不愿意为困难的人们做事儿,但问题是还有国家啊。

    国家的职责就是在危难的时候帮助这些民众,负责为他们解决问题的。如果萧奇把这些责任担当了过去,那又算什么?

    有些事情,你做多了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

    比如别人看到你帮了这么多人,立刻就觉得,啊,原来萧奇这么有钱啊,那好吧。吐蕃、新江、黔州等等穷困地区的事情,也都交给你了……什么?你还有余力?那修建道路、整理水利等等。也都你来吧!

    因此,萧奇就算是要做这些好事,都要做出一副斤斤计较的商人模样儿来,非要让国家也付出一些东西,才会让人们觉得,这样的帮助来得不容易。

    这样也能算一种交换。即使是国家给萧奇的,并没与萧奇付出得多,但是总不是无偿的给予。

    免费的东西谁不想要?

    要得习惯了,那可就是一个灾难!

    所以萧奇不但要提出这个免费通行的要求,而且必须是很强硬的。就算不能把全国道路给我开通了,你也得把周围几个省先给我开通,然后税收什么方面也要有好处,否则我就只提出建议,他愿不愿意做和我无关,逍遥商城更不会全部收购,一切按市场的机制来。

    萧旭很明白儿子的心理,对于萧奇这样的考量,他没有任何反对的理由。

    更何况这事儿用不着他去出面,由儿子这个商人直接和闻书。记、牛副总他们商量,讨价还价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暂时放下了这事儿,萧旭又和儿子说起了刚才提及的农业生产。

    其实大家对于生态农业有一种误解,那就是觉得生态农业,特别是大米小麦玉米等等主食的生产,一点化肥都不能用。

    实际上按照欧洲的规定,你可以用一些经过验证过的农药,但农药必须保证安全,必须要利用率很高,尽可能的减少农业残留。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完全不用农药的生产,只能是小规模的发展,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对于防灾防虫的要求更高,完全靠老法子来做,也不大现实。

    远殷市现在对于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就是属于不用农药,但这样太耗费人力物力,于是萧奇在去年年底就专门请了农业专家过来,在试验大规模种植农作物的同时,也实验着怎么有效率的高效使用农药。

    经过数百个农业专家几个月的试验,在这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今年夏粮收割之后,就会开展第二轮的试验。

    萧旭对这个感兴趣,纯粹也是现实环境的忧虑。

    众所周知,华国用世界上9%的耕地,养活了这个世界上21%的人口。

    虽然里面有许多比如大豆之类的粮食,已经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但主产的大米、小麦和玉米,还是很能挺得住的。

    为什么产量会这么高?

    原因就在于华国的化肥施用量是世界第一,有一大半的产量都是靠化肥催出来的。

    如果一旦不使用化肥,那么土地很容易就陷入欠收的窘境。

    但问题还在于,华国实用的化肥太多,其利用率几乎只有别人的一半不到,这就显得很伤害土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