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跃龙门-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子不值钱,搞到地皮摆平父母,那才是大事!
当鼻青脸肿的大毛伢听到张象枫支使毛砣传的话,当天晚上就拎着些水果来找李家明。当然,他还是避开了做作业的几个小家伙,该要的面子还是要的。
“家明,这次你真要帮哥哥一把,哥哥是真没办法了。”
不错,这脑袋本来就大,如今肿得更象猪头,李家明嘿嘿直乐道:“你说得轻巧,你以为乡政府是我开的啊?”
有了张象枫传给他的那句重话,本就没玩心眼的大毛伢更不敢跟李家明玩心眼,一五一十地把昨天的父子反目倒豆子般地说。
“家明哎,不是哥哥讲话难听,你也是当崽的人。耶娘(父母)发了狠,我们作崽的有什么办法?我姆妈上午来街上寻我,撂了句狠话,说除非我帮毛伢在街上做层屋,否则分家的事就没商量。他们不要面子可以,只要小兰也不要面子!
算了,我是怕了我耶娘,反正层把屋也就是万把两万块钱的事,就当我帮毛伢一把。省得他以后赚不到钱,讨不起老婆,又去磨我耶娘。”
李家明对揣摩人心很有经验,仔细看了看大毛伢的表情、细微的肢体动作,确定他没有撒谎之后才暗暗点头。人有点私心杂念是正常的,但为人子女要孝,当兄长的要悌。只要做到这两点,这人就值得帮一帮,何况还有个亲戚礼道(情谊)在。
“我兰姐同意了不?”
面带猪相心里嘹亮的大毛伢大喜,街上的地皮太难搞了,要是没熟人帮忙,张建军那死贪活要的人,还不知要张多大的嘴!
“同意了,同意了,这事就是以前兰妹自己讲出来的。”
也是,兰姐有什么不同意的?大毛伢骂挨了、打挨了,再闹下去大家都没面子,好歹花万把两万钱,可以分家另过。
再说,以后若是毛伢不争气、赚不到钱,要娶亲的时候,她当大嫂的还真好意思一分钱不出?现在大家手里慢慢宽裕了,彩礼是水涨船高,等毛伢结婚的时候,还不晓得要花多少钱。与其以后不知要帮多少钱,还不如现在帮他做层屋,以后不想出力的时候也有个说法。
李家明又看了看大毛伢的卖相,觉得在张建军面前更有理由了,爽快道:“带了钱不?”
“啊?哦,只有四十一、二,四十三块钱。要几多,我去象枫那先借。”
呵呵,看来兰姐说的是真的,这小子身上永远都不会超过一百块钱。
“嗯,去借五百块钱,等下买两条‘芙蓉王’。”
“哎”
十几二十分钟后,李家明拎着大毛伢送自己的水果和两条烟,带着他进了张建军的家,正巧孙大乡长也在,他俩正跟熊书记、许行长打麻将。政党一把手尿不到一个壶里,但面子上还是要维系的,今天估计就是斗争之后的缓和。
妈的,运气不好,本来好办的事,可能要麻烦了!但愿孙大乡长托人给的那包‘芙蓉王’起点作用,莫让这不熟的熊书记借机跟乡长大人过招,殃及了自己这条小杂鱼。
“哟,家明来行贿了?”
“熊叔叔好、孙叔叔好、许叔叔好、三叔好,熊叔叔,你莫笑我了。我今日是没办法了,看到没,这是我未来的姐夫,刚被他耶耶一餐狠揍!”
有意思,四人听完李家明的诉苦,乐得哈哈大笑,尴尬的大毛伢搓着手陪笑。
笑归笑,白白净净、脸上笑眯眯的熊书记,还真想借机敲打下孙乡长和张建军。不过想起这伢子不忘发包喜烟给自己,后面又站着柳本球那混蛋,这位去年才上任的一把手,还是惋惜地放弃了这个好机会。
“拿好你的烟,滚蛋!”
骂就是好事,若是领导笑眯眯地皮笑肉不笑,反而是麻烦事,李家明连忙惫赖道:“熊叔叔,我****喊您叔叔,您可从没不让我喊过。既然是叔叔,这点小忙,您总得帮吧?”
“让你滚蛋就滚蛋,再不滚蛋,莫说地皮,你的皮都会让我扒掉!”
“哎,谢谢熊叔叔、谢谢孙叔叔、谢谢三叔。”
感谢完的李家明连忙将两条烟放在领导面前,陪笑道:“熊叔叔、孙叔叔,上个月给二位准备的喜烟,正巧赶上了村上来闹事,被孙叔叔发给村上的人了,今天当我补上。”
这伢子还真是块滚刀肉,难得的是还极会读书,以后有出息是肯定的。本就不想为难李家明的熊书记,拿起麻将桌上的两条烟递还给他,语重心长道:“家明啊,你会读书就好好读书,这些事少花心思。你喊我跟老孙当叔叔,我们还会不帮你的忙?你要是以后有了出息,帮我们山里人争了光,那就是对叔叔最大的感谢了,晓得不?”
“书记讲的没错,家明好好读书,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叔叔们会帮你处理好的。我们山里伢子,想要有点出息,也只有读书这条路,晓得不?”
投资潜力股是人之常情,可人情依然是人情。人情练达的李家明束手而立,恭敬道:“谢谢熊叔叔、孙叔叔,家明一定努力。”
基层领导没有大领导的风度,但私下场合更有人情味,觉得满意了的熊书记扇了李家明后脑勺一巴掌,笑骂道:“行了,明天去找建军办手续,现在给我滚蛋!”
“哎”,李家明脸上适时浮起感动之色,留下一大袋水果,拿着两条烟带着大毛伢走人。(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六章 泼辣的新媳妇
虽然人有七情六欲,可实际上还是利益动物,除了极少数情况下感性会占上风外,绝大多数时候还是理智地趋利避害。
黄泥坪李家已经不是当年王红英、王诗梅嫁过去的李家,虽然人丁还不是很兴旺,可叔伯辈个个会赚钱、孙辈个个有出息,还一年考了两个大学生。这样的人家,只会越来越兴旺,日后成为全县有名的家族也是板上钉钉的事。跟这样的家族攀亲,只要不是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父母,都不会拒绝的。
大毛伢顺利地买到地皮,在土地证上标明与兄弟合伙建房,跟从县城回来的李小兰,当着父母、姐姐、姨娘、叔伯们的面,允诺会独力承建、第三层给还是个伢子的毛伢以后当婚房,他们的婚事总算是过了父母那一关。
按常理,男方家里如此为难没进门的媳妇,女方娘家要是在彩礼方面不难缠才怪,可发财立品已经成了李家大人们的共识。用心里多少有些不高兴的王红英的话来说,忙生意都忙不过来,哪有闲心斗闲气?儿女自有儿女福,由她们自己去吧,反正日后莫回来哭就行。
不过,不为难有时候也是一种为难,李家的妹子嫁出去不能不要彩礼,不要彩礼那不就是女儿不值钱,更不能受冤枉气!充当媒人的张象枫开口就是五万,还有五千块钱的父母衣、兄妹衣,迎亲的红包最少得一百,接亲要用小车……
男方父母吓了一跳,帮着张罗的姐姐、姨娘们更是气得七窍生烟,可人家张象枫说得有理有据,李小兰一年能拿至少三万的分红,五万块钱的彩礼多吗?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就算是李小兰本人不计较这些东西,可她后面还有七八个妹妹,带这么多嫁妆、妆嫁钱嫁出去,总不能太没面子了吧?
这话还真没说错,农村里妹子出嫁时,男方彩礼的多少,关系到她在娘家姐妹们中的面子与地位;谁的嫁妆客气、妆嫁钱多,又关系到她们日后在夫家妯娌间的面子与地位。这才有当初张象枫出嫁时,见妆嫁钱没有、自己辛辛苦苦存的私房钱也被兄长昧了后气得直哭。
当张象枫的小跟班李家明,非常恭敬地双手将一张李小兰名下五万块钱的存折,放在大毛伢父母面前时,哪怕是最泼辣的女人都闭嘴了,一时间不知所措。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
大家都是从妹子过来的,相亲订亲时争彩礼、嫁妆的事又不是没经过。人家女方兄弟拍出五万块钱的妆嫁钱,日后每年还有两三万块钱的生意分红,男方要是五万块钱彩礼都不出,莫说是女方不愿意,就是男方都会颜面扫地,落个吃媳妇饭的臭名声。
早有心理准备的大毛伢见状,还是站在那红面涨颈,可在旁边装害羞的李小兰心里解气啊。当初好言好语跟这帮小姑子、姨娘讲,当我是耳边风,现在服气了吧?
哎,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啊。面子与实利之间如何选择,理智的大毛伢父母也知道如何选择。
“象枫婶婶、家明,表叔难啊。莫说是去借,就是把表叔、表婶杀了卖肉,也凑不出五万块钱啊。”
差不多了,只要低了头就行,真要是闹得大家都心里栽了刺,兰姐嫁过来还能落个好?家和万事兴,要是家里天天吵吵闹闹,这日子过得还有意思吗?
暗暗发笑的李家明退了下去,不经意间给了阿姨一个眼色,示意她火候差不多了。有些事不能由着兰姐小孩气的,得懂见好就收。
精明的张象枫也晓得要见好就收,见男方服了软,好声好气道:“理友表叔,你莫误会,我们不是那个意思。传勐哥早就说了,男子人穷点不要紧,怕就怕好吃懒做又好酒好赌。大毛伢虽说有些贪玩,但玩得也有分寸,做事勤快还有志气。只要他勤快有志气,以后还会没有出息?
这样吧,我没嫁人之前,跟大毛伢、兰妹在一起打工玩得又好,也承蒙他们照顾蛮多,我跟金华姐姐商量好了,我们来借钱给大毛伢。结婚的事,父母帮得了几多就帮几多,没道理讨个媳妇让耶娘(父母)脱层皮。”
有理有节还有利,哪怕是王家知道李家是有备而来,而且是故意折自家面子,可实力、道理都在人家那边,也只能服了这个气。真要说起来,李家做到这个份上,旁人晓得后只会夸人家大度,不会说他们不顾亲戚情面的。
不过,大毛伢该丢的面子还得丢。李小兰本来就是王家人的外甥女,从小就在这混大的,而且跟这里的表哥、表弟没少干架。现在大家长大了,她又要嫁入王家当嫂子、弟妹,一帮以前的玩伴或对头,还不得取笑她和大毛伢几句?
等走完相亲的程序,送走了充当媒人的张象枫,成了家的表哥们还能保持礼貌,那些当初挨过表姐揍的表弟们可不会放过这机会。笑以前的表姐、以后的嫂嫂没胆子,但笑大毛伢哥哥吃老婆饭还是敢的,没想到刚才还装羞涩的李小兰立即翻脸。
“放你妈的屁!大毛有本事一个月能赚一千二三,你们有这本事不?没出息的憨货,累死耶娘都讨不了亲的东西,还有面子说别人靠老婆!”
好男不跟女斗,何况李小兰从小就在阿婆屋里混,泼辣的名声无人不晓,那些昔日的对头、发小赶紧认输,可她依然得理不饶人,连带着看热闹的表哥们一起骂。
“不是我说你们,平时一个个牛皮哄哄,脑壳一个比一个蠢!你们没大毛聪明学得会手艺,还不会出去打工赚活钱啊?成天不是吹牛皮,就是耍钱赌博,女子人嫁给你们,算是倒了八辈子霉!”
这话骂得一帮看热闹的年轻后生灰头土脸,却让泼辣的李小兰得到未来妯娌们的拥护,还没进门就成了王家富字辈媳妇的主心骨。男子人就该去外头赚钱,每日守着田土过日子有什么出息?没看到大毛伢学到了本事赚到了钱,能在街上开店、做屋吗?
厉害,当年几乎是和李小兰一起长大的小姑子也心里发紧,以前在娘家只会吵嘴的她可没少挨这表妹的石头。这姑奶奶说是妹子,可性子火爆得吓人,打起架来比伢子还勐,不知多少次抡着棍子、拿着石头到处追大毛。
刚才还红面涨颈的大毛伢倒不在乎,小兰虽然性子爆,可人好心善,自己不嫖不赌的,怕什么?那两个大学生妻弟还没什么,家明、家德那两个妻弟可了不得,肯定会鹏程万里的!以后沾老婆家光、让人取笑的时候多着呢,只是不知道到时候,人家是羡慕自己还是妒忌自己呢!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
山里的日子单调可也过得飞快,仿佛昨天还是酷热难当的盛夏,转眼就是寒风凛冽的深冬。
开学、期中考试,伢子妹子们的生活平淡无奇,可黄泥坪李家的喜事却是一件接着一件。除了军伢、小兰订亲之外,小妹她们三个代表小学三年级去县里参加竞赛,虽然最终和去年的桂妹一样空手而归,但在学校里风头照样出尽,让叔伯们笑得合不拢嘴;李家明代表学校去竞赛,再次拿下全县语文、数学第一、英语第二。这是预料之中的事,可在家的二婶、红英婶她们依然杀鸡杀羊,犒劳犒劳这个带着弟妹们勤奋向上的大功臣。
最重磅的当属李家德那不折不扣的天才,他代表全县高二学生去参加全地区的数理化竞赛,破天荒地为县中接二连三拿了三个全地区第一回来,在学校里轰动三时,每次回到家里也让叔伯们欣喜若狂。他母亲激动之下,不但每次在供在窗台上的观音菩萨面前多磕了几个头,还每次都嚷嚷要回崇乡,去苦竹滩观音殿还愿。
山里人信神鬼,要不是李家德参加完地区里的竞赛,马上又要代表地区里去省里参加全国的竞赛,叔伯们也真会集体回家祭祖、拜神还愿。去省里竞赛啊,听三伢说要是再能考得过别人,就被被选拔到北平集中训练,以后能代表国家参加全世界的奥林匹克竞赛呢。
啧啧,去北平啊,代表国家啊!
有了李家德这种连县委、县政府领导们都震惊的喜事,在家的李家明又开始复制兄长的奇迹,两门亲事多少显得有些暗淡无光。大毛伢和军伢这对姐夫、妻弟先后订亲时,主角本应是他俩,可亲戚朋友谈论的先是李家明后是李家德。
“厉害,又是全县第一!”
“这还要你说,街上人都说家明是懒鳞(潜龙),以后会化龙的!”
“啧啧,李家的祖坟真葬得好啊!”
“真厉害,今年刚出两个大学生,后年又要出两个,等家明他们这帮伢子、妹子长大了,黄泥坪还不成了大学生之家?”
……
“啧啧,李家德真是文曲星下凡啊!”
“就是就是!”
“啧啧啧,三个全地区第一!不得了不得了,大毛伢也命好,居然攀上一门这么好的亲。”
按说订个亲去祖宗面前报喜,最多是在祖厅里杀只大公鸡,可最后订亲的李小兰和大毛伢愣是去了祖坟前跪拜。高兴过头的李传勐还特意扛了头猪上山杀,带着准女婿去上坟报喜时,只是礼数性地先报儿女亲事,接就是对两个侄子的荣耀大书特书,鞭炮香烛烧了整整一担。
按说,这样报喜是不合礼数的,可即使在大毛伢家的定婚酒上,除了他父亲多谢了几句张象枫这个媒人之外,大家在席上说得最多的就是李家兄弟如何不得了。
当然不得了,全县第一肯定是名牌大学,全地区第一那就是板上钉钉的清华、北大。在见识不广的农村人嘴里,正牌子的大学就是以前的进士,清华、北大就是老辈人口里的状元。这要是搁在前朝,黄泥坪李家的牌坊,得修几多座?自崇乡有记载起几百年,也只有游家人出过举人、中过进士、立过牌坊!
一辈子在山里的老人、没出过县的大人们由着性子吹捧,反正都是老辈人说的,那还会有错?年轻人见过世面,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可也不去败兴。李家的伢子、妹子确实了得,不但几个兄弟会读书,连几个妹子都是在中心小学前几名。也就是毛砣、细狗伢差些,可听人说他们是要考体育生的,看他俩的体格,还真是练体育的料。
不过,李家德的奇迹,到快期末考试时也嘎然而止。虽然他天资出众,可同古的教育水平毕竟太落后,又没有专门的人训练他,还提前一年去竞赛,最终还是没能干过那些大城市里的天才们,成绩比李家明的前世差了不少。
一个全省三等奖、一个二等奖,虽然让学校里的老师欢欣鼓舞,可叔伯们欣喜之余多少有些失望,连一直习惯了拿第一的李家德都若有所失,成天闷闷不乐。
虽然多少有些失望,但这也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照例要上坟祭祖,还得去苦竹滩观音殿上香还愿。为此,叔伯们又齐齐回家,连怀胎六七个月的曾金华都挺着大肚子回来了。按说虽然没有希望中的圆满,但也是大喜事了,可李家明心里长松口气的同时,也隐隐约约有些发慌,因为自己这只小蝴蝶肯定影响了四哥。
四哥没有象前世样光彩夺目,日后自己读高中时表现差一点,应该不会让父亲、小妹过于失望,这让李家明松了口气。可这也给他敲了警钟蝴蝶的翅膀扇动的动静有点大了,学术上的创新或发现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四哥没有那种幸运的偶然性,或许就无法象前世一样令人炫目。
青烟袅袅,信女们在菩萨面前跪拜、虔诚祷告,连只敬祖宗不信佛的李家德和李家明都勉为其难地拜了拜。
跪完拜完,两兄弟站在天井里晒太阳,看着殿里的长辈们求签、解签,脸上古井无波。
“四哥,你有没有一种感觉?”
“什么?”
李家明佯装犹豫了一阵,小声道:“我觉得啊,当初你决定跳级是错的。你既然觉得人要有完整的童年、少年、青年,就不应该抱着功利目的跳级。
要是我没猜错的话,如果不是大伯能赚大钱了,恐怕今年你会参加高考对吧?”
“嗯”。
跟过于聪明的人说话有一个好处,只要你给他启了个头,他就会不由自主地往下想,而且越想越复杂。四哥是个偏执的人,这一点李家明心里非常清楚,要是给他心里种下的这颗种子没用,那一切都只能说是天意了。上天只给李家这么多,有了富贵荣华,就不能再有旷世荣耀。
礼佛与敬菩萨不同,不烧纸不放鞭炮也不能大声喧哗,大人们的还愿终于完了,可这两兄弟还在那发呆。一会,跟着婶婶们凑热闹的小妹、满妹跑过来,拉了拉正发呆的李家明兄弟,小声道:“四哥哥、(五)哥哥,大婶婶喊你们过去。”
“哦”,虽然不信佛,但长辈信,李家明兄弟也就要陪着,醒过神来的两兄弟连忙去佛像前。
居养气,移养体。虽然终日劳碌,可生活富足、诸事顺心又儿子争气,昔日尖酸刻薄的大婶依然头发斑白,可人白净富态多了,还隐约有了一丝雍容。
“家明,这是我让你大伯在省城法圆寺求的,你一个、家德、三伢一人一个,观音菩萨会保佑你们平平安安的。”
李家明看着大婶手里的玉观音发了下愣,玉不是什么好玉,青白玉而已;雕工也不甚精致,甚至还有粗糙之嫌,可腿脚不便的大伯,为了区区几个观音像,居然去了法圆寺?他前世在省城读过书,知道法圆寺在哪,那是一座深山古刹,下了公路还要走十四五里山路。
“谢谢大婶婶!”
心里一暖的李家明深深一躬,低头让大婶帮自己戴上,小心地放进棉毛衣里贴肉处。(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八章尽人事听天命
放寒假了,又考得非常不错的妹妹们,每天穿着大姐半买半送的熘冰鞋,满屋场乱蹿、大唿小叫。也幸好叔伯们将几幢泥巴屋、晒谷坪全铺上了水泥地,连屋与屋之间的泥巴路也换成了水泥地面,否则那几双熘冰鞋没多久就得报废。
忙于生意的叔伯们没回来,放了学但要打寒假工的大哥、二哥也没回来,但他俩托回家过年的大姐、二姐送了五盆水仙球回来,说是给五个妹妹的新年礼物。
五个小玻璃盆装的水仙球叶片翠绿,还顶着白色的花骨朵,着实让三个小家伙两个半大妹子喜欢。经过李家明的教训、大伯的教育,俩人终于有了些当兄长的样子,不管他们是流于表面还是发自内心,总是不错的转变。
而李家明则依然闷着头学习,董昊又给他送来一批名校参考资料,不得不说大城市里的有钱人就是好,居然连北平四中的资料都搞得到。李家德兄弟也天天呆在堂弟书房里,这些资料可太珍贵了,连县中的老师都搞不到。
不过,三兄弟都没有将这些资料与人分享的意思,赣省不比北上广那些大城市,这是个高考重灾区。若是把这些资料给了老师,指不定会泄漏出去,将来高考时会帮了竞争对手、亏了自己。李家德不用这些东西,也能考得上清华北大,李家明和李家道可不行,好大学一年在本省的招生名额就那么多,没道理为了旁人的利益,让自己兄弟去冒风险。
李家明闷着脑壳做完一张数学试卷,抬起来一看,他四哥已经做完两张了,不禁赞叹道:“四哥,你这脑壳怎么长的?这道立体几何,足足费了我半小时,才想出个最笨的办法。你居然解题方法这么简单,厉害厉害!”
沉静的四哥笑了笑,感叹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也就是做题目厉害了点。要说起来,你小子才叫厉害,看你做的那些事,有时候我们看着都觉得眼晕。”
“莫,你就莫捧我了,再捧就得起鸡婆肉喽。”
四哥还是不喜欢开玩笑,笑笑着喝了口大姐倒的蜂蜜水,讨教道:“家明,我正好有件事,要问问你的意见。”
“你讲”
这个半妖半仙的怪物又想跳级了,明年上半年直接参加高考。
“我仔细想了想,我以前的想法就是个笑话,我不喜欢跟同学玩,连看着他们玩都没兴趣,哪有什么少年与青年之分?自学到现在,我也觉得吃力了,还不如到大学里去。”
李家明脸上笑眯眯的,心里却有种无力感,上次种的种子发了芽,却长出了自己不想看到的果实。
能阻止吗?阻止不了的!
这是个偏执狂,他说是问自己意见,其实是怕他自己考虑得不周全,想让自己帮着拾遗补缺。
算了,这一切都是命啊,老天爷多给李家一点东西,就要收回点什么东西。
“呵呵,我觉得你也是没必要再磨蹭下去了,就你这性子,算了我不损你了。四哥,你要是决定了,我个人认为你别去清华去北大。清华是所纯理工学校,你理科够吓人了,最好是去沾沾北大的人文气息。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意见,也不知道对错,你自己考虑。”
深思一阵,四哥轻轻点头,“有道理,现在不是追求术有专攻的时候,而是打基础的时候。”
或许吧,反正李家明尽量将四哥往老路上推,至于能不能让他认识四婶,能不能还走老路,那就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做完了作业,一直陪着他们的大姐,将两人轰下楼去活动活动,正赶上毛砣、细狗伢在拿锄头、背蒌,准备上山去挖冬笋。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崇乡的山上不是木头就是毛竹,挖冬笋也是山里人赚钱的门道之一。李家明的几个叔伯中,挖冬笋最厉害的是大伯,他每年挖冬笋能赚几百块钱呢。这两小子去挖冬笋,除了供家里吃之外,还是他们赚零花钱的途径,运气好的话一天也能赚十来块钱,比工地上的小工还赚得多。
冬笋?李家明隐隐约约觉得有些什么事,可仔细回忆了一阵,还是摇了摇头,有些事情太‘久远’了,‘久远’到已经想不起来了。
“家明,你们去不?”
“不去,等下还要跟大姐去趟母舅屋里,红红姐分到了新屋,也不晓得什么时候过屋。”
“真的?啧啧,三四万块钱呢,还是当干部好,连屋都有分!”
两个扛着锄头的伢子羡慕地直咂舌头,传健伯这次走关系在农机局集资买了两套房子,准备给大家以后去县城读书住,单集资款就花了七万四。那些干部不出一分钱就能得套砖屋,难怪大家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别啧啧了,赶紧去挖冬笋!”
“哎”
毛砣和细狗伢连忙拿着家伙上山,自从放寒假后,李家明就规定他俩每人每天至少挖五斤冬笋,倒不是要吃那口冬笋炒腊肉,更不是稀罕那四五块卖笋的钱,而是让他们知道赚钱不容易。几个妹妹尚且做家务赚零花钱,他们凭什么不能干活赚钱?
“家明家明!”
正准备去找小妹她们回来做作业的李家明回头一看,告伢正骑了辆自行车来了,看样子还有点焦急。
“怎么了?”
“有事”,告伢把自行车支在晒谷坪里,小跑过来将李家明拉到旁边去,低声道:“毛伢打电话回来了,想向你借点钱回来过年。”
呵呵,那小子在店里干了七八个月,拿了两千多块工钱说想去学武,现在大半年过去了,听说学费就交了一千多,居然才打电话回来借路费,也算是个能人了。
“多少?”
“八百,他说他在那边还借了七百块钱。”
那还差不多,李家明带着告伢进屋,找张象枫拿了一千三百块钱,交待他道:“莫跟大毛伢提这事,晓得不?”
上次订亲的事,告伢又不是不知道,毛伢打电话给自己而不打电话找他哥哥大毛伢,估计就是他姐姐打了电话过去,告诉了他那些事。毛伢那人平时嘻嘻哈哈的,但也是很要强的人,他亲哥哥提出结婚就分家,他心里会舒服?要是毛伢现在赚得到钱作得了主,估计他一回来,就得找他哥哥,把那层屋给还回去。
“晓得。”
“多的钱,让他买件礼物回来,不管怎么讲,他们也是亲兄弟。”
“嗯,那我去邮电局寄钱了。”
“去吧”
告伢走了,一直不管继子事情的张象枫有些明白了,小声道:“家明,大毛伢的弟弟是不是心里有气?”
当然会有气,这也是当初李家明刚开始,不愿意帮大毛伢出主意的原因。亲兄弟不比堂兄弟,一个娘肚子里爬出来的,弟弟没结婚之前,怎么能就急着‘明算账’呢?
哪怕是当年的大伯,没摔瘸腿之前还养了四叔近一年呢。要不是后来出了意外,很有可能大伯、大婶会把四叔拉扯大,最多是弟弟与儿子之间的待遇上有点区别而已。
虽然很精明,但本质还纯朴的张象枫急了,连忙道:“家明,那你怎么不跟他们讲?”
“怎么讲?你以为大毛伢会听?莫以为他屋里的事是兰姐说了算,那家伙就是‘面带猪像,心里嘹亮’的人!再说,这是人家的家事,我们一个外人,怎么去管?”
“也是哦”。
张象枫叹息一声,从柜子里拿出一袋吃食,递过去交待道:“这是给继耶(干爹)继娘(干妈)的,天太冷了我怕婉婉吹冷风,就不过去看他们了。”
“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