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跃龙门-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欣慰的张老师连连点头,他将这小子当成最得意的学生,并不是这小子比李家德还会读书,而是这伢子对长辈孝顺、对兄弟姐妹友爱。在他的眼里,这样的孩子可以说是完美无缺,若是性子没这么硬就更好了。

    沉默了几秒钟,李家明才沉声道:“张老师,你自己的堂孙、堂孙女,您应该更清楚,他们兄妹极度自尊、敏感。我耶耶、阿姨可以供他们读书,甚至带去银子滩跟我们一起生活,但他们会愿不?”

    张老师也叹了口气,默默点头。

    “若是两个人就是自尊、敏感,我最多是借阿姨的名义,送点米、送点钱、送点衣服之类的,顾着亲戚礼道(情谊)就行。现在阿姨回来了,那更与我无关,她自己的侄子、侄女,当然她自己去管。

    可他们不是!

    张老师,伢子、妹子只要不蠢,愿意吃苦读书,总有希望考出去的。说实话,我自己也是读书人,就盼着我们山里人能凭本事考出去。和伢、棋棋有这个希望,我就不想他们因为钱米的事,耽误了学习上进!”

    哎,三父(母)子齐齐叹了口气,旁边的伢子们也纷纷称是。

    和伢还好一点,棋棋就是只刺猬,除了她婆婆、哥哥、姑姑能讲她两句,谁都讲不得。由她姑父出钱供她读书?若是旁边有人讲几句闲话,那妹子会宁愿不读也不受那气的!

    将这破事说开了,两师生之间又象从前样,天南地北、古今中华地乱扯,听得旁边的伢子们不时直乐,也佩服这位偶像的学识渊博。

    不渊博?没看到,有时候连张老师都说不过他,称他说的有道理?

    屋檐下的话,既然说了就让被人听见了,让这帮伢子听见了,自然就会在村里传扬开来。

    李家明有霹雳手段不假,可他那人是菩萨心肠,干不出那么恶的事;象枫姑姑(姐姐)也是菩萨心肠,受了那么大的委屈,万多两万块钱说孝敬娘就孝敬了;和伢那伢子是不错,倔是倔了点,但人家爱护妹妹,又努力读书,有李家明那样的天才带着,以后应该能考得上大学吧?(未完待续。。)

第八十九章 总算教出个妖孽

    人嘴两张皮,死倔死倔的张仁和在李家明当众肯定之后,由一个闷着脑壳读书的学生伢子,俨然成了有志气、有骨气、懂得兄妹友爱的道德模范。

    山里人纯朴、没有多少城府,连看个电视都要分出好人、坏人,喜欢好人痛恨坏人。一旦他们认定了这是个好人,就会主动去亲近,人家有困难的时候就会主动帮助。当张仁和成为了村里人口中的好人后,日子就好过多了,砍柴的时候有人帮着挑,种菜的时候有人帮着挑粪,他干不了的话,都有叔伯或是堂哥帮忙。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把山上能砍的树全卖给张卫民后,张仁和拿到了六千七百五十块钱现金,连忙带着他妹妹来找姑姑。这么多钱,放在家里肯定是不安全的,只有放到姑姑这才保险。

    “家明哥哥,以前我借过你七十四块钱。真不好意思,拖了你这么久。”

    “哦”,正在揉太阳穴的李家明接过钱,随手扔进抽屉里。以前张仁和十块、八块地借钱,不是给他妹妹看病,就是给他婆婆买药,李家明还真没怎么算过。

    无债一身轻,仿佛轻松多了的张仁和瞄了眼,那张放在书桌上没有叉叉的试卷和答案,不禁吐了吐舌头,轻手轻脚地出了书房。家明哥哥真厉害,才读初一就做中考试卷,还能得满分,难怪人家都说他是天才!

    正在隔壁为一道代数题伤脑筋的毛砣,听说自己堂弟考初三的数学得了满分,将笔一扔叹气道:“人比人气死人,要是我有家明一半聪明就好喽。”

    旁边正咂着冰棍的张绍龙嘿嘿直乐,“你比我都比不赢,还跟他比?无知者真无畏!”

    毛砣羡慕堂弟的聪明,李家明还妒忌他堂兄的天才呢,人家初二跳级读高一,高一做高考的试卷就能超清华、北大分数线几十分,自己两世为人读过高中、念过大学,认真复习了两年,照样被道代数题卡半天。

    哎,人比人气死人啊!

    李家明叹着气起身出了书房,这两天一直关心这事的毛砣立即蹿了出来,紧接着是小妹、满妹她们,还有在客厅里择菜的二婶。

    “怎么样?”

    自从姜老师将去年的中考试卷送过来,从二婶至小妹都关心这事,李家明无奈地苦笑几声,玩笑道:“真不好意思,让各位失望了,数学超了五分钟时间。”

    “100分不?”

    小妹紧张地看向哥哥,在她脑子里,哥哥就应该得满分!

    “应该吧”。

    “哇!哥哥太厉害了!”

    小妹尖叫一声,蹦到了哥哥身上,接着是瘦了一些可还是象皮球的满妹。

    “五哥哥太厉害!”

    兴奋的二婶连忙拉开冰箱,从里面拿了根绿豆冰棍剥开纸,塞进李家明嘴里,夸奖道:“厉害!我们家明就是厉害!”

    嘴里咬着冰棍的李家明转念一想,前世才勉强考个重点高中,现在能考数理化三科满分也不错了。何况还有五年时间,五年时间磨铁棒也能磨成针。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可李家明的好事没五个钟头就传遍了整个学校,功臣就是嘴巴不把门的毛砣和张绍龙。

    “真的?”

    “这还有假?家明什么时候撒过谎?”

    “也是,人家是天才嘛。以前李家德也是这样的,初一就看高中的书。”

    连一直埋头读书不问旁事的三姐,被同学们追问到时,都与有荣焉道:“莫眼红,我们公公婆婆的坟葬得好!”

    学生之中的八卦传到姜老师耳朵里,连忙把李家明交上来的试卷扫了一遍,又把正上晚自习的张绍龙、毛砣抓来仔细问了一番,立即到校长室去打电话,把他的学生王成林叫了过来。

    “成林,家明不能再这样了,他更听你的话,你去跟他谈一谈。”

    心急火燎跑来的王老师吓了一跳,连忙道:“姜老师,家明怎么了?”

    也正高兴着的陈校长扔了支两块钱一包的‘南方’烟过去,乐呵呵道:“老姜让家明做去年的中考试卷,除了没做政治试卷,语文考91,数理化、英语都是满分。厉害,厉害!少读两年,五门的成绩,还比李家道高了二十二分,这伢子跟李家德一样聪明,以后少不了又考个清华、北大喽。”

    “啊?”

    天才!

    这对于以教书育人为理想的王老师来说,无异于一个天大的喜讯。大喜过望的王老师哆嗦了一下,狠抽了几口烟,才回答道:“姜老师,你的意思是让他去县里读书?”

    “嗯,以前我根本就教不了家德,只是他家里太穷,没能力同时送三个伢子去县里读书,还不如先让他自学。现在家明也一样,学堂里哪还有老师能教他?”

    道理是这道理,可那强种会听?

    正为天才学生高兴的王老师,无奈道:“姜老师,我去试一试,估计他不会听我的。你又不是不晓得,那家伙带着弟妹们读书,要是不能全部去县里读,他不会愿的。”

    正为这事高兴的陈校长有点舍不得这样的尖子生,可也不能耽误了人家的前程,叭了口烟骂道:“蠢货,说不通,你就去寻李传林啊!他们李家又不是没钱,又不是供不起他们去县里读书!胡局长还没退,安排几个伢子、妹子去一小、二中读书算什么?”

    “是哦”,正高兴的王老师转身就走,将正在闭着眼睛听磁带的李家明叫了出来。

    “家明,你真比家道还高二十二分?”

    正莫名其妙的李家明,这才知道老师来找自己的原因,玩笑道:“王大校长是不是觉得,以后骂我不好骂了?”

    “臭小子!”

    王老师一巴掌扇在学生后脑勺上,正经道:“家明,姜老师跟我商量了一下,我们觉得你不能在这读书了,得去县里读。你们家现在有钱了,供得起你们都去县里念。”

    这事李家明考虑过,家境变富裕后,甚至还考虑过跳级,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作为‘参加’过两次高考的人,李家明深知高考是怎么回事。对于自己来说,高中的基础知识掌握得相当不错了,剩下的就是多做各种习题,昊哥费了大力气,帮自己弄了一堆名校的参考资料,上面有标准答案,自己又不是看不懂,何必去县城舍近求远?难道说县中的教育质量,还能干得过羊城中学、黄岗等名校?

    再者说来,黄老师的水平教小妹足够了,自己也有足够的时间去给父母挣脸,那还不如按步就班地来,没事时多陪陪年迈的阿公阿婆。

    自学怎么能与有老师教比?这孩子太倔,认准了的事不会轻易改变主意,对学生了解甚深的王老师劝说几句,见没有什么效果,又去了陈校长的办公室。

    “本球,哦,你在开会?行,我跟你讲简单点,家明考去年的中考卷子,比李家道还高出二十二分。对对,数理化、英语满分,连语文都考了九十一!你去寻下李传林,让他把家明搞到县里去读书。”

    正在跟几个下属商量事的柳局长愕然,半晌才放下电话,旁边的下属连忙道:“柳局长,怎么了?”

    正为今年林业规费收取不利而烦恼的柳大局长古怪地笑了起来,越笑越大声,兴奋地拍着自己的办公桌,得意洋洋道:“操,老子教十五年书,总算教出个妖孽来了!”(未完待续。。)

第九十章 名门的野望

    俗话说,钱在黄莲树下,不苦不得来,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做工,只要吃得了苦就能赚得到钱。

    李家明的父亲开着一家有三四十工人的小家俱厂,还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家俱店,在县城的生意人里小有名气,可其中辛苦他自己知道。上次一场洪水,让他损失一下十几万,若不是以前的老板通融,兄弟们又筹钱给他开工,搞不好这厂子说垮就垮了。

    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华居’家俱厂里还是机器隆隆、灯火通明,正在紧张地为广东的客商生产家俱构件,这也是这家厂子目前最主要的业务。靠着人工、原料成本的低廉,以及李传林以前在东莞家俱行业中的人脉,接到的订单让厂子每天忙得不可交,他这当老板也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

    “老板,林业局的柳局长来了!”

    正在教授新工人使用台锯的李传林头都不回,随口道:“你自己安排就是了,这样的事也来问我?”

    见老板没听清楚,精干的新助手连忙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声道:“老板,柳局长找您有事!”

    “啊?”

    正忙碌的李传林终于反应过来,连忙转过身来摘掉护目镜,手还在工作服上擦了两下,才去与柳局长握手。

    “柳老师,您怎么来了?”

    “嘿嘿,闲着没事来转转呗”。

    柳老师眼睛看着车间里紧张有序的生产场面,随意与李传林握了下手,大声玩笑道:“李大老板,又扩产了?”

    “见笑了,见笑了,实在是忙不过来,只好再招点人。这里太吵了,您这边请。”

    正开工的家俱厂,哪有安静的地方?

    柳老师不在意地摆摆手,在几个车间里转了一遍,才跟李传林去到办公室里说话。精干的新助手拿来两瓶矿泉水,又将办公室门关紧,室内瞬间安静多了。

    有李家明那座桥梁,李传林与柳大局长关系很好,从抽屉里拿出待客的‘芙蓉王’敬了一支,又帮他点上,玩笑道:“柳老师,这么晚了,你跑我这来,不是跟钟老师吵架了吧?”

    “扯淡,我们是模范夫妻!传林,我今天来,有两件事。”

    “你说”

    “一件是公事,局里把你们厂报到政府那边去了,要求列入重点扶持企业。”

    这可是大好事,要是能进入名单,以后三年单单税收就会省下一大笔钱,已经在生意场上磨砺出来的李传林大喜,连声感谢道:“谢谢谢谢,什么时候得请各位领导好好吃个饭。”

    “这事不急,待龚局有了空,我再来安排。还有件事,家明那小子做去年的中考试卷,数理化、英语都是满分,比家道还高二十二分,跟家德分数一样。也就是讲,今年他直接参加中考,也肯定是全县第一。”

    “啊?”

    李传林这次比大喜更大喜,他这么辛苦开厂赚钱,还不就是为了老婆孩子?

    等朋友高兴了一阵,柳老师才打趣道:“高兴完了吧?高兴完了,我可要讲正事了。”

    “您讲您讲,读书的事我不懂。”

    柳老师也为弟子的天才而高兴,商量道:“成林给我打电话,让我找路子,把家明和家虎他们全部转到二中、一小来读书。家明自学到了这个程度,崇乡已经没人能教他了,再在那呆下去,只能耽误他的学业。”

    “行啊,这是好事,只是又要麻烦您了。”

    “放屁!那是我学生,他有出息,我也有面子的!”

    也正笑着的柳老师笑骂一句,正经道:“安排他们来县里插班没有问题,现在关键是家明自己不愿意,还拿借口敷衍成林。你也知道家明那小子倔,成林都讲不听,我们就更没办法了。要不等你忙过这阵子,回去一趟跟他好好谈谈?”

    正在笑得合不拢嘴的李传林一听儿子不愿意,哪会由得了儿子耍性子,连声答应道:“要的要的,忙完这阵子我回去一趟,这是关系到前程的事,可不能由着他的性子来。”

    “那行,时间不早了,我还要去趟店里,还有份文件明日上班就要交到政府去的。”

    “我送送你”

    送走了柳老师,李传林按捺住满心欢喜,查看了遍车间里的情况,才回住处去给兄弟们商量。柳老师讲得对,家明有了这本事,就不能耽误他学习。再说了,现在屋里又不是没钱,有路子把伢子、妹子送到更好的学堂读书多好?

    回到住处,李传勐他们也刚刚收工,正在吃宵夜,见三弟回来了,大嫂连忙帮他盛粉丝。

    跟家人关系很融洽了的大嫂见小叔子洗脸都在笑,好奇道:“老三,看你笑成这样,什么事这么高兴?”

    洗完手脸的李传林接过大嫂的粉丝,兴奋道:“嘿嘿,多谢大嫂。传勐哥、大哥,要不我们换个地方吧,这地方太小了。”

    正吃着煮米粉的李传勐四周看了下,笑骂道:“赚了点钱就作烧吧?这是赚钱,又不是住家,有个地方住、吃饭就行了!”

    “不是,刚才柳局长来寻我”,兴高采烈的李传林一边吃,一边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商量道:“有柳老师帮忙,伢子、妹子们去二中、一小读书肯定没问题,这地方太小了,”

    “什么?”

    刚才没听清的李传勐打断道:“你说家明考了461分,什么461?(此时中考化学为七十分,加上生理卫生三十分,合起来算一百分)”

    “柳老师说家明做去年中考的卷子,没做政治试卷都考了461分。他讲家明除了语文只考91、政治卷子没做之外,其余的都是满分,即使今年考高中也会是全县第一。他的意思是,家明不能再在崇乡读书了,要来县里读,才有人教得了他。”

    “啊?”

    嘴角还挂着粉丝的李传勐愣了一阵,突然一巴掌拍在饭桌上,大喜道:“要的!祖宗保佑!要的要的,以后要是家德、家明都能考个清华、北大,我们李家想不出名都不行!

    传健,你明日到处寻下子,看有没有更大的屋,价钱贵些没关系。这地方是太小了,七八个伢子、妹子都来读书,得找个安静些、条件好点的地方。”

    已经完全融入了家族的李传健也喜笑颜开,其他的孩子还没把握,但最起码有五个是考大学靠得住的。一家出五个大学生,还有两个是铁定的清华、北大,这是多大的体面?要是,要是后面七八个都能考得上,公公耶耶(爸)在土里都能笑得出来!

    “传健,以后我们李家就是电视里所说的名门?”

    ‘砰’的一声轻响,瘸着腿的李传健将一瓶‘四特老窖’打开,分给几个兄弟,失态道:“嗯,以后家德、家明考上清华、北大,伢子妹子们又能考上大学,我们李家就是同古的名门!哈哈哈,家明那伢子不比家德、家道只晓得一门/心思读书,那伢子心思灵动有手腕、有城府,以后一定能带着我们李家,成为全地区甚至全省的名门的!”

    “干!要的,以后要是我们李家真能成为名门,我就是死了也高兴啊!”

    楼下的热闹,让刚吃完宵夜准备再看完书的李家仁、李家义兄弟好奇,两人走到扶梯口听了两句,心里有些五味陈杂。天分这东西,真是老天爷给的,自己辛辛苦苦读八年,连个师范都没考上,人家随随便便就考四门主科满分,这成绩也只有老四那妖怪才考得出来。

    同样被惊动了的李家道也从房间里探出头来,见两个哥哥脸上有些怪异,好奇道:“大哥、二哥,伯伯叔叔他们在说什么?”

    “呵呵,家明做去年的中考试卷,数理化外都是满分。”

    “啧啧,连语文都考91,也不知他那脑壳怎么长的?”

    “啊?”

    手里还拿着本书的李家道愕然,早晓得那家伙厉害,没想到一个学期没看到,就厉害成这样子了。自己算是聪明又用功的了,可去年的数学试卷照样拿不到满分,没想到他居然把最后那道题给做出来了。那道题,全县都只有老四才做出来了的!

    跟在后面出来的李家德也愣了一下,紧接着又释然,去年的卷子又没什么难度,家明能考到那分数很正常。

    “大哥、二哥,莫讲闲话了,时间不早了,早点去睡觉。还有几日就考试,现在学习不是最重要的,重要是休息好。”

    “嗯,你们也早点睡,都快十一点了。”

    回了房间,李家道还在咂舌头,他算是服了自己堂弟。

    “家德,你说家明会跳级不?”

    这两兄弟又不用高考,自然晚睡一点也没关系,正铺床的李家德想了想,摇头道:“应该不会,家明其实去年就自学完了初中内容,成绩还相当不错。他要是想跳级,去年就可以跳了。”

    “什么?那那”

    “那什么呀”,李家德好笑地坐在床沿上,玩笑道:“三哥,你一直就让那小子骗了。你以为当初他做错的那些竞赛题,他真的不会做?那小子滑着呢!”

    李家道无法理解堂弟的藏拙,愕然道:“为什么呀?”

    “鬼晓得,那家伙老说出头的檩子先烂,做什么事都要留有三分余地,也不知他那脑壳里装了什么!”(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章 道义放中间(上)

    勤劳致富这玩意儿,正盯着黑白屏幕飞快打字的曾金华是嗤之以鼻的,她父母一年到头起贪黑地忙碌,可连给公公婆婆看病的钱都挣不到;她在外面打工够勤快了,可每个月的薪水还不够她们老板请小姑娘吃餐饭。

    那怎么才能发财?

    做生意或当官!

    那些大大小小的领导,工资不过四五百块钱,可抽的是二十三块钱一包的‘芙蓉王’,而且每天还两包!没有当官的命,那就做生意。她现在跟人合伙开的文印店,一个月能赚三万多块,让她在梦里都能笑出来。

    不过,这并不妨碍曾金华用‘勤劳致富’的道理,激励她店里六名打字员。她不是对面那个徐眼镜,她是见过世面的人,文印店一开业就招学徒工,教会那几个小妹子打字后就拿在厂里学会的激励机制,套在她们脑袋上,激动得几个小妹子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盯着电脑狂热地敲打键盘。

    “华姐,华姐”。

    等去政府办送完材料的小妹子拍了她的肩膀,打字入神的曾金华才起身让位,叮嘱道:“打完后,送到县委办去找孙秘书对稿,如果没问题就马上印,他们明天开会要用的。”

    “嗯。”

    站在这小妹子后面看了一阵,小腹微微隆起的曾金华满意地点了点头,撑着有些发酸的腰准备上楼,正好看到从楼上下来的柳老师。

    “柳大局长?这么晚才来接嫂子,你这模范丈夫可越来越不模范了哦。”

    刚在二楼蹭完夜宵的柳老师边擦嘴边下楼,指了指店门口那辆连塑料薄膜都没扯掉的新踏板摩托车,玩笑道:“金华,你可够大方啊,五六千块钱的摩托车说送就送?”

    前几天刚还清贷款、欠账,就给小侄子买辆五千三的踏板车,说不心痛是假话,可曾金华依然笑眯眯地鄙薄自己侄子。

    “我不送行吗?我侄子是个惫赖货,以前他讨传田的车子,我们说他太矮了骑不了没给。现在那小子长得比我还高了,再不给他买一辆,以后见我十次会九次笑我这个婶婶小气。”

    正坐在电脑前吃宵夜的小女孩们吓了一跳,她们都以为那是嫂子自己骑的,不禁惊讶道:“嫂子,你对你那侄子,也太大方了吧?”

    不大方行吗?那小子上次跟老公说的那些话,老公当成是一个玩笑话,曾金华可不敢怠慢。那小子可不是普通伢子,人家既然那么说,心里肯定就是那么想的。钱财是小事,可不能因为几千块钱,让侄子和叔伯们心里不舒服。同古太小了,做生意其实是做人、做人脉、做口碑。再说了,自己的店面是大哥帮着盘的、店里的装修是哥哥们送的,于情于理都应该表示表示,送侄子摩托车就是表示,而且会让哥哥们都高兴的。

    不过李家明也确实出色,出色到挺着肚子的曾金华虽然有些肉疼那几千块钱,可依然非常骄傲有这么一个天才侄子。

    “琴妹,我那侄子可是天才,初一能自学高中课程,还能考全县第一、帮老师上课的呢!”

    “啊?不可能吧?”

    做生意的人,明明口袋里只有一百块钱,都能摆出身上有一万块钱的范,何况侄子在读书方面,让曾金华确实有炫耀的资本。

    “这有什么不可能?我四侄子更厉害,高一做高考卷子,能超过清华、北大分数线三十多分咧!”

    在外面见过世面的曾金华并不怎么管束这帮小姑娘,只要她们认真做事,生活中还与她们姐妹相称。听曾金华如此吹嘘,正吃炒米粉夜宵的几个小姑娘乐了,打趣道:“嫂子,你就吹吧,我敢保证,税务局绝对不会收你牛皮税!”

    店里的几个小姑娘都笑,可刚下楼的柳老师连忙问道:“金华,家德真的有这么厉害了?”

    “是啊,去年家明来参加竞赛,他自己说的。家德从来不撒谎的,他说考得上那就肯定考得上!”

    ‘啪’的一声响,兴奋的柳老师用力拍了下桌子,赞叹道:“金华,你们李家的祖坟真葬得好。晓得今天成林给我打电话,告诉了我什么吗?家明刚做完去年的中考试卷,比你们家道还高二十多分,啧啧,就是去年中考都是稳当的全县第二!”

    “啊?家明也这么厉害了?”

    老板大嫂可能开个玩笑,位高权重的柳局长可不会开这种玩笑,那几个小姑娘立即道:“柳局长,你不是开玩笑吧?”

    “我开什么玩笑?去年我在崇乡当校长,李家德是初二跳级读高一,中考成绩全县第一,除了语文92分外,其余的都是满分,比第二名他哥哥高出二十三分;他们堂弟李家明就是我班上的。”

    想起来了,去年中考出了个大天才,文印店里一片惊唿声,“妈呀,嫂子,那个天才就是你侄子?”

    “天哪,嫂子,你们家出了一个天才还出一个?你们还让不让别人活啊?”

    为天才侄子高兴得合不拢嘴的曾金华,鄙薄道:“切,大惊小怪!你们问问红红,我那侄子就是她表弟。”

    “红红,真的?”

    “嗯,明伢从一年级开始,就没考过第二名。”

    “哇!”

    又是一片惊唿声,接着就是拿游小红开玩笑,表弟这么会读书,找个对象连初中都没读过,简直是丢了她天才表弟的面子。

    “切,你们知道什么,军伢就是明伢堂哥,他跟红红是一起玩大的!”

    “柳局长,这叫青梅竹马不?”

    “不错,这成语用得好!”

    笑闹归笑闹,等钟老师对完账、她们夫妇离开了店里,曾金华立即骑着新摩托回了住处,命令丈夫立即赶夜路回崇乡,去给李家明送新摩托车。

    天都这么晚了,刚去三哥装货回来的李传田犹豫道:“金华,晚两日送不一样吗?”

    “晚什么晚?你明天要送货去广东,又得等那边的货,这一来一去要几多日?”

    这倒也是,去广东送货,肯定要等有货往回运才能回来,否则油钱、过路过桥都吃不消。往常跑一趟广东,没十天半个月是回不来的。

    “那让别人带回去就是,这么晚了,你看”

    曾金华不乐意了,送人东西哪有还托人的道理?

    “传田,我跟你说,家明答应过了的,以后我们有了崽女,他会带在身边读书的。”

    刚洗完澡的李传田觉得老婆太那个了,可曾金华并不那么认为。赚再多的钱,也是为了家里和以后崽女的前途,家明那小子读书是天才,教弟妹更是比老师还厉害。要是他以后真能说话算数,几千钱的摩托车算什么?家里还欠着贷款,可店里一分红还完欠账,她立即去买辆贵得吓死人的踏板车,就是想让小侄子替自己教孩子。

    “传田,人是会变的。以后我们的崽女读书时,家明都快大学毕业了,七八年以后的事,还能不能作数?要是他不想,你还能逼着他带?

    你莫以为家明上次要你的摩托车是玩笑话,那伢子心里比谁都精明,要不然也不会借钱给我们的时候,讲出那一番话的。你以为我舍得花这么多钱,买这辆车子?我要是不买,以后会让二嫂她们都讲闲话!连小兰、大妹她们都会看不起我们的!

    人活一张脸,要是没了脸,赚再多的钱,又还有什么意思?”

    上次李家明的玩笑话,着实在李传田耳朵里就是句玩笑话,如今听老婆旧事重提,心里不禁很不舒服。叔叔侄子之间的事,怎么就跟辆摩托车扯上关系了?当初自己对三哥、明伢可不坏。帮他们家还债,帮三哥找工作,听大妹说文文需要营养,自己出手就是百多块钱的鸡蛋,还允诺以后会帮三哥供他们兄妹读书!

    别姓人的叔侄自己不晓得,但银子滩自己几兄弟之间,对侄子这么好的,也只有二哥了。难道自己做了那么多,还当不起帮自己想个主意?

    “你懂个屁!”

    气急的曾金华骂了一句,压低声音道:“传田,还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