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跃龙门-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饿都快饿死了。”

    大人们不懂但懂藏拙,儿子(侄子)都是天才,这些事自己不懂没关系,只要他们自己懂就行。可张绍龙不同,他来是想不明白、搞不清楚的就问老大,“家明哥,你们说的这是什么呀?”

    以前总有些不服气的柳莎莎也服了,看向李家明的眼神里也全是星星,不满地瞪了张绍龙一眼,不屑道:“你懂什么?你要听得懂,明年也能考清华!”

    平时张绍龙对柳莎莎这位校长千金退避三舍,遇到长知识的时候可不会相让,反唇相讥道:“切,你听得懂?”

    柳莎莎就是个还不满十二岁的小女孩,她哪懂这些啊?只是她的家庭背景不同,听父母拿这些事开过玩笑,立即拿她不懂的东西,来打击得罪过她的人。

    “我当然听得懂,家明刚才说的是‘哲学三问’。家明,你的意思是,只有相信有这么一位神灵,才能解答这三问?”

    聪明!难怪人家能轻轻松松上北大,这就是天分,老天爷给的。

    李家明暗赞一声,也笑笑道:“或许吧,我又不是哲学家,既然那么多哲学家都无法给我解答,我只能信神了”。

    顿了一下,李家明又怕这孩子误入歧途,连忙又补充道:“莎莎,宗教只能给人心灵上的宁静,别把宗教看得过于神圣,更不要对它痴迷,明白吗?”

    “明白”,柳莎莎得意地又瞪了张绍龙一眼,让李家明不禁莞尔,自己高估了这孩子。人家这是在打击龙伢的信心,压根就听不懂这些东西。也是,十一岁半的孩子要是听得懂这些,那还有没有天理?

    “龙伢,不要去想这些东西,这些对我们平时的学习是没有用的;想多了,反而有害。如果有兴趣的话,等你考上大学以后再来想都不迟。”

    “哦”

    商人家庭出身的就这点好,做事、想问题都务实。张绍龙知道这些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索性就不去烦恼,扒完饭就跟毛伢商量去哪玩。估计不把身上百多块钱糟蹋干净,这小子是不会罢休的,结果让毛伢一巴掌扇在他后脑勺上,骂道:“临阵磨枪,不快(锐利)也光(好看)!你脑子聪明就多读点书,跟我瞎混什么?想玩,等你考上了大学,什么没得玩?”

    “哦”,张绍龙委屈地答应了一声,毛伢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也很高,以前在学校吃完他的东西,转头又会骂他浪费钱,早将他收拾得服服帖帖。

    柳莎莎捂着嘴直笑,为这倒霉蛋的境遇觉得痛快,李家明则欣慰地冲毛伢点点头,这小子注定是要在道上混的,可不能带坏了龙伢这样的读书种子。农村人不容易,别看张绍龙家有钱,他三叔还当个小官,可他父亲和叔叔做梦都想他能替家里争口气,能走出这片大山成为真正的人上人,而不是当只井底的青蛙。

    一会,二伯也吃完了饭,关心了几句家里的事,跟大伯、大婶打了个招唿就去工地。

    “家明,晚上我有事,不过来吃饭了。跟你们陈校长说一声,明天振国有事要进去,你们正好坐他的车,省得你们去坐班车。”

    “哦”

    李家明答应了一声,猜想是收账的事,工程队没确定能接到纤维板厂的工程之前,也在街上接了几家的活以防万一,基本上都没收到尾款,尤其是那个王丛树欠得最多。过年没几个月了,正是上/门催账的时候,否则过年去问的时候,人家就有推脱之辞。这年头,做生意难啊,收欠账就更难,幸好山里的人都要面子,但凡能筹集到,一般不会故意拖欠。

    大伯吃完了饭也准备去店里,今天若不是侄子来了,又带了三个小客人,他也不会回家吃饭的,可他刚起身却被李家明扯住了。

    “大伯,上午来店里问装修的那个瘦子是组织部的?”

    “哦,徐副部长,怎么了?哦,你是问柳校长和学权的事吧?定了,学权当高桥乡乡长,柳校长到林业局当副局长,昨天晚上常委会已经通过了。”

    人情练达的大伯又看了眼张绍龙,犹豫了一下,还是告诉他道:“龙伢,你叔叔没有过,具体的原因我没打听清楚。”

    哪知张绍龙不乎道:“没过也好,我三叔最喜欢收礼,当官也是贪官!”

    这孩子真不会说话,气得李家明赏了他脑袋上一巴掌,骂道:“嘴巴干净点!以前说话过过脑子,那是你三叔!”

    “哦”,刚说错话的张绍龙脖子一缩,闭上了那张臭嘴。(未完待续。。)

第三十七章 变态的竞赛

    1、‘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的优美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晏殊《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

    ……

    刚看前两题,不用看后面的题目,即使前世没参加过什么竞赛的,李家明也知道今年遇到的出题老师是个变/态。这样超出课本范围的题目不要说是初一的学生,恐怕高中的理科生来做,也没几个能做出来。这哪是竞赛,分明是打击参赛学生的自信心!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李家明一边腹谤一边往下做,直到用一大通美好之词,写完一篇《美好的一天》才住笔。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李家明起身交卷子走人,没几分钟柳莎莎也出来了,崇乡中学来参赛的三个学生只剩下王聪菊还在愁眉苦脸。

    “莎莎,怎么样?”

    娇纵的柳莎莎迟疑了一下,没回答陈副校长,反而问李家明道:“家明,‘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谁说的?”

    “韩愈,出自他的《送孟东野序》”

    “什么?这样的题目也出?他们脑子有病吧?”

    李家明倒不认同,这就是‘物不平则鸣’的出处,平时多注意一下成语的来,应该是能答出来的,反而是拿《浣溪沙》这样没学过、而且初一的学生无法理会其中意境的古文来考,明显是为难考生。

    “家明,你全部都会做?”

    柳莎莎希冀地看向李家明,换来他的默默点头,要换成前世三十二岁以前,这张卷子的古文部分能做出一半就不错了。他也是家庭出现变故,悲痛之后开始变得沉静,才开始认真体味古人的离愁别绪、悲欢离合。

    好胜的柳莎莎脸色一黯,身为语文老师的陈副校长叹了口气,揉了揉她的小脑袋瓜子,安慰道:“没事,这次的题目太难了,你只有一道没做出来,第二名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哦”,柳莎莎低落地回答了一声,从去年来县里参加数学竞赛开始,她算是习惯了被李家明这样的妖孽打击,没有象上次那样失态。

    李家明也笑笑道:“莎莎,放心,我敢保证以后中考不会这么难。”

    柳莎莎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还要你说?”

    不错,神经粗大点比脆弱好,李家明指了指二中校门口,怂恿道:“龙伢去了买健力宝,我们去宰他一刀?”

    柳莎莎对与张绍龙的梁子一直记在心里,而且对他的避让当成了畏惧父亲的权力,更是对他相当的鄙夷。现在李家明给她一个出气的途径,可她刚想答应又拒绝,这不是出气而是仗势欺人。

    “不去,矮冬瓜。”

    李家明见她跃跃欲试又口是心非,好笑道:“嘿嘿,以我的名义,你看中了,我压着他请客!”

    有时候掩耳盗铃也得掩,柳莎莎立即高兴起来,“行!陈校长,您想吃什么?”

    陈副校长见李家明两三句话,就将这位懂礼貌又娇纵的小女孩哄得高高兴兴,忍俊不禁。

    张绍龙对李家明确实是没有反抗余地的,三人在二中门口的小店里一通扫荡,算是把他那百多块钱全部糟蹋干净了。末了,柳莎莎才心满意足地拎着两大包零食,蹦蹦跳跳地去请陈副校长和刚出考场的王聪菊吃。

    “家明哥,你也太狠了!”

    李家明恨铁不成钢地小声道:“蠢牯,每天被人盯着好玩吗?扫地还没扫够?”

    “啊?是哦,她吃了我这么多东西,以后应该不会再那样了吧?”

    聪明,钱没了,再问他爸要就是,被人随时当面给老师告黑状可就痛苦喽。

    刚考完的王聪菊比李家明想象中的更坚强,问完她不会的题目后,还能庆幸道:“还好,这只是竞赛不是中考。”

    不错,不愧是前世能干翻三年初中独占第一的龙伢,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师范的王聪菊。

    师生四人说说笑笑去吃饭,下午要继续竞赛,全部回来陪陈副校长的叔伯们也没劝酒,只跟来凑热闹的王振国喝了点。

    王振国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当初收回李家明的股份那是生意。如今看着这孩子出个主意,就让几个泥瓦匠折腾出一个红红火火的装修公司,不禁又想着以后也多沾沾光。这世上是有天才的,光看人家这生意眼光,就知道以后还能想出发财路子。

    “家明,还有兴趣来帮叔叔的忙吗?”

    迟了,当初要你送老子股份,你费尽心思拿了回去,现在再送就迟喽。二伯今年都四十三了,等自己成年的时候,他都快五十了,应该回家享清福喽。

    “王叔叔,我不正在您那兼职做会计吗?再说了,二伯在您那,您还操空心?”

    端着酒杯的王振国苦笑几声,不再提将股份还给李家明的事,做生意讲时机,当初是这小子穷,现在人家有钱了,自然不想再帮自己出力。这小子是个倔种,说不要就是不要的,好在他二伯还在自己手下,以后借重他的时候多花点代价而已。

    吃完饭,叔伯们没有立即回工地,都陪着陈副校长聊天,直到送完他们去二中,这才各自去忙活。这不能怪他们势利,现在几个子侄都有希望考大学,当然要对老师更敬重。何况,陈副校长的事已经定下来了,只差柳校长的任命正式下达后,他就接手崇乡中学校长的职务。

    下午的数学竞赛没有象上午那样离谱,李家明和柳莎莎前后脚交卷,对了下答案,她就在操场上又跳又叫,新毛线帽两侧的毛线球一跳跳的,慌得陈副校长连忙将她按住,免得打扰了其他考生。

    柳莎莎是胡大局长的心头肉,又是教师子弟,教育系统的人谁不认识?见她如此娇憨可爱,旁边的老师玩笑道:“陈校长,恭喜恭喜!”

    “呵呵,同喜同喜”。

    “切,你以为我是恭喜你当校长啊?我是恭喜你教出两个第一!”

    跟语文老师说数学第一,这几位老师也够狭促的,不过陈副校长也笑眯眯道:“你们就眼红吧,本球一高升,这几个孩子就全是我的学生。”

    “你倒是会摘桃子!”

    “什么话?要不是本球过来当校长,家明他们这个班,本来就是我当语文老师的。”

    说笑间,王振国开着他的吉普车来了,一听两人都考了满分,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忙将准备好的七八块新潮电子表塞给李家明他们,“嗯,漂亮!叔叔奖励你们的,等你们考上了大学,叔叔还得重重奖励!家明,这两块等下给龙伢和你三姐。”

    善于钻营的生意人啊,知道人家父亲要当副局长了,立即来提前拉关系。看来,他去山里收账是一方面,拉关系恐怕是更重要的事。

    电子表是个稀罕东西,好像还挺贵的,家教不错的柳莎莎看着这东西想要又不敢接,王聪菊也一样。

    哎,小孩太聪明了也不好。

    李家明笑了笑,把手表全部拿过来在自己手上戴了一下,脱下来又塞她俩手上,安慰道:“没事了,这是我送的!”

    这样也行?

    当然行,李家明送的,柳莎莎就能理直气壮地收,她父亲还收了他的烟、鱼,她凭什么不能收?大不了,以后教文文她们学英语再认真点呗。

    王聪菊见柳莎莎收了,也眉开眼笑地收下。她又不傻,自己家又没个当官的,送上/门的便宜不沾白不沾。(未完待续。。)

第三十八章 夜归人

    九十年代初期的小县城破旧、简陋,初一的学生参加完竞赛就得拿东西回家,给初二的学生腾旅馆。李家明将帮三姐买的手套、帽子还有一块电子表给了她后,坐着王振国的吉普车回家。

    四十多公里的山间公路坡陡弯急,又要照顾晕车的王聪菊,新吉普车开了近一个半小时才到崇乡,被张绍龙摇醒的李家明,一眼就看到在车站前空地上玩闹的小妹她们。

    “哥哥!”

    正玩得高兴的小妹见哥哥从车里出来,尖叫着扑向李家明,紧接着是满妹。李家明刚蹲下抱住了兴高采烈的小妹,背上又爬上了个娇憨的满妹。

    “五哥哥,买了蛋糕吗?”

    “嗯”

    “哥哥,买了面包吗?”

    “哦,好象没买。”

    “嘻嘻,你还想骗我?”

    三兄妹闹了一阵,这两小家伙才跟着跑过来的桂妹去叫人,去后备箱里拿给她们的礼物。

    “哥哥,这是什么?”

    “莎莎姐,这是什么?”

    等娇俏的柳莎莎帮两小家伙戴好漂亮的毛线帽子、半指手套,两个小不点高兴地又叫又跳,居然忘记了她们念念不忘的蛋糕、面包。

    “菊妹,这是给你的”,李家明是大方人,等三个妹妹挑完了,随手从柳莎莎背包里,拿了顶帽子和一副手套递给脸色有些发白、眼神中有羡慕之色的王聪菊。

    山里妹子泼辣也腼腆,王聪菊不好意思道:“家明哥,我”

    张绍龙倒一点都不客气,自己也从柳莎莎背包里挑了双手套戴上。在县城的时候,看到柳莎莎戴着这些,还以为是她买的,既然是老大买的,那就不客气喽。

    “没事,家明哥有钱!”

    “谢谢家明哥,我先回家了,陈校长、王叔叔再见。”

    “嗯”

    今天是周末,天色又不早了,她是得赶紧去找她姐夫送她回家,她哥哥是不敢再回那个被他连累得家徒四壁的家的。沾惯了便宜的张绍龙翻了一遍吉普车的后备箱,见没什么东西看得上眼,跟陈副校长打了招唿,急忙跑回家去‘报喜’。管它考得怎么样,反正先搞点钱花花再说。

    “家明,陈校长好、王叔叔好”。

    正在远处玩的毛砣、细狗也跑了过来,帮着提灯具盒子、拿背包,更懂事的桂妹连忙拉住想去拿蛋糕盒子的满妹,“满妹莫闹了,今天诗梅婶婶生日,我们还要回家呢。”

    “哦”,两眼放光的满妹眼馋地看了下盒子,又和小妹抱着柳莎莎的胳膊摇晃。

    “莎莎姐,去我家玩不?哥哥(五哥哥)买的蛋糕有奶油的,很好吃很好吃的。”

    放养的孩子就是不同,喜欢热闹的柳莎莎被满妹、小妹稍一摇,转身把两根长棍面包递过去给陈副校长,笑靥如花道:“陈叔叔,这面包您和周阿姨也尝尝。您跟我爸妈说一下,我去银子滩玩,星期天再跟李家明他们回来。”

    “嗯”,陈副校长笑着点了点头,接过两根没见过的、硬邦邦的长棍面包。这孩子太聪明了的,估计是不想带王老板去她家。呵呵,等到消息传来,恐怕小柳同志的门槛都会让人踏破喽。

    李家明歉意地冲想拉关系的王振国笑了笑,婉拒他想用车送,带着一帮喜笑颜开的兄弟姐妹们回家。

    大家都是生意人,当初拿股份、拿分红,那是基于小学的基建工程。如今再想通过自己或是柳莎莎接近与未来的柳大局长关系,那就得再多拿出点诚意来,光几块廉价的电子表可不够哦。那玩意也就是县城里卖得贵,在沿海可不值什么钱。林业县的林业局副局长哎,给个普通局的局长都不换,而且还是高学的副局长,以后指不定还能当局长呢。听说前前任林业局长,调到外县当了副县长,就连前任局长也当了个政协副主席呢。

    回到在街上的家,毛手毛脚的毛砣、细狗开始拆灯具盒子,李家明连忙阻止道:“那一盒别拆,那是莎莎的。”

    “哦”

    “哎,家明哥,那不是少了一个?”

    “哦,我们自己用的,桂妹她们有。”

    正盯着蛋糕盒子流口水的满妹立即看了过来,见新台灯比旧的好象更不漂亮这才作罢,催促着哥哥们回家。姆妈、婶婶都在家,要是不回家,这么好吃的奶油蛋糕,五哥哥肯定不会让大家吃的。

    “饿了?”

    “嗯,我跟妹妹都等了你们,等了你们四个小时!”

    开什么玩笑?四个小时前,你们连下午第一节课都没上。

    放好东西的李家明蹲下去抱小妹下楼,被拆穿谎言的满妹立即扑到他背上,他乐呵呵地蹲下去象平时样抱一个、背一个,招唿大家回家。

    一帮孩子骑着车、跑着步,在满妹的不停催促下回家,路过银子滩时,李家明带着大家去看了看阿公阿婆,将从县城买来的面包、蛋糕分了一半留下,在邻居们的夸奖声中又匆匆上路。

    回到家时已经是暮色苍茫,幽静的大山脚下灯光明亮,小妹她们跳下自行车就往家里跑,累得小脸通红的柳莎莎推着李家明的女式自行车跟在后面,突然小声道:“家明,你今天为什么不让王叔叔送?”

    “你不知道?”

    “我不知道啊,我还以为你让家虎、家龙跑步呢。”

    哦,她是应该不知道,十二岁都没满的孩子再聪明,哪会懂这些?

    “那你说说,王叔叔为什么送我们电子表?”

    “切,你帮过他啊!”

    李家明犹豫了一下,还是没告诉她真正的原因,这么小的孩子还是别懂大人的世界更好。

    “知道上次他和我二伯在街上,帮两三户人做了房子的事吗?”

    “知道啊。”

    “他进来是讨账的,他要是先送陈副校长去学校,再把我们送回家,这一来一去得浪费多少时间?那些欠账的还不赶紧避开?”

    欠债还钱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李家明暗自苦笑,若是家里有钱,谁愿意欠账啊?若是当初自己家经济状况好,父亲能背井离乡地出去打工?

    “也是”。

    柳莎莎洋气、娇纵,一年也有个把月呆在农村里,叔伯们也是农民。她家两个老师拿工资,至今还看黑白电视机、没冰箱、没洗衣机、没摩托,都是因为除了自己家的开支外,还要帮着家里的大伯、姑姑。

    “家明,我觉得书上说勤劳可以致富是错的,我伯伯、姑姑那么勤劳,不一样穷得要死?”

    “也不能这么说,只是大家勤劳的方式不对,我叔叔伯伯不就是勤劳致富?这两天你也看到了,他们哪个不是辛辛苦苦赚钱?”

    “那你呢?”

    这还真是个好奇宝宝,李家明将车推进堂屋还没来得及解释,戴着毛线帽子、洗好手面的小妹、满妹在二婶家的厨房前,已经扯直了脖子在喊:“莎莎姐,快点快点,我们吃蛋糕喽!”(未完待续。。)

第三十九章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哇,真好看!”

    等毛砣将蛋糕盒子打开,小妹、满妹她们都惊唿一声,奶油做得玫瑰、叶片在日光灯下栩栩如生,蛋糕上的‘生日快乐’字样,更让正招唿柳莎莎吃饭的二婶眼睛一红。

    “毛砣哥毛砣哥,莫切,我们再看下子。”

    “不切不切,诗梅婶婶呢?”

    李家明轻轻抱着亦婶亦母的二婶肩膀,将她推到圆桌的上首坐下,从夹在蛋糕盒上的塑料袋里拿出蜡烛,佯装虎着脸道:“满妹,今天谁生日?”

    “姆妈!姆妈,生日快乐!”

    “二婶婶生日快乐!”

    “诗梅婶婶生日快乐!”

    一帮半大孩子、小妹子七嘴八舌地祝二婶生日快乐,已经开始点蜡烛的李家明还不满意,继续道:“一、二、三”

    “姆妈(婶婶)生日快乐!”

    这下整齐划一了,李家明满意地点点头,开始一丝不苟地插蜡烛,将一个漂亮的蛋糕插满三十八根蜡烛。有了些眼色的毛砣将厨房的灯关了,烛光之下的小脸洋溢着幸福、婶婶们脸上则是高兴与欣慰;柳莎莎也领着大家唱英文版的《生日快乐》,童声童气的英文歌让二婶扭过头去抹眼泪。

    “姆妈(婶婶),你怎么了?”

    红英婶婶她们很高兴孩子们的懂事,连忙解释道:“没事,诗梅婶婶是高兴。诗梅,许愿、吹蜡烛了!”

    电视是个好东西,连红英婶婶都知道洋式生日怎么过。

    “嗯”,抹去了感动的眼泪,豪爽的二婶也象电视里那样,默默向菩萨许了个孩子们个个有出息的愿,吹蜡烛、切蛋糕,开心地将切好的蛋糕装在纸盘子里递给大家。

    “吃蛋糕喽!姆妈,你快吃,这种蛋糕可好吃了!”

    “嗯”

    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蛋糕,连不怎么喜欢吃甜食的李家明都接过二婶的蛋糕,开开心心地吃。这是自己给二婶过的第一个生日,以后若是有机会,得年年都给她过。

    哦,对了,阿婆的生日也快了。以前是没钱,现在有钱,也得让老人家过过洋式生日。其实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让长辈高兴、觉得幸福!还有,得问妖精,不对,是柳莎莎同学借个相机,给阿公阿婆拍点相片。

    几十块钱的生日蛋糕,婶婶们是舍不得吃的,都只吃一小块,其余的都想留给孩子们吃。李家明也不劝阻,长辈有长辈们宠爱孩子的方式,若干年后孩子们长大了,想起父母是如何留好东西给自己吃,对于已经长大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都是一种温馨、幸福的回忆。

    “哥哥,我还想吃一块。”

    “五哥哥,我也还想吃!”

    李家明笑着将蛋糕盒子盖上,拒绝两个最小的妹妹的央求,“不行,明天再吃,现在得吃饭了。”

    “哦”,俩个贪吃的小家伙嘴里答应着,可四只眼睛还是看着那盒子不转眼。

    “家明,让她们吃吧,难得大家高兴。”

    “嗯”。

    正高兴的二婶发了话,李家明又打开盒子,给四个妹妹和柳莎莎切了一小块。至于毛砣、细狗伢就没份喽,他们是伢子、哥哥,哥哥就应该让着妹妹,好吃的她们先吃、好玩的她们先玩,这是李家明给他们定的规矩!

    等大家吃完了饭,桂妹给大家沏茶,顺便得了个价值五分钱的签名时,柳莎莎才突然想起了礼物,连忙推了推李家明,小声提醒道:“家明,你求的佛珠呢?”

    “等一会”

    等吃饭最慢的满妹吃完了、又洗干净了手,回到家一直没机会送礼物的李家明,从短大衣里拿出那个古色古香的盒子,牵着满妹、小妹走到二婶面前。三人鞠了躬,双手恭恭敬敬地递给二婶,“二婶,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祝您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啊?”

    穷困的农村里不比城市,成年人不上六十岁不做生日酒,而且不重视散数生日,最多是生日那天吃碗长寿面,有些家境困难的甚至不过生日。正喝着茶的二婶从没收过生日礼物,一时间愣在那不知所措。

    李家明将木盒子打开,里面是一串古朴的龙血木佛珠,在明亮的日光灯下晶莹通透。这是他托董昊从粤省南华寺求来的,二婶信观音菩萨、时常将李家明和满妹他们的懂事归功于观音菩萨。

    李家明并不信佛,但他将晶莹通透的佛珠恭敬地取出,交给满妹示意她帮二婶戴上,解释道:“二婶,这是我托昊哥从庙里求来的。您对观音菩萨那么虔诚,观音菩萨一定会保佑您福满门,寿无疆。”

    “家明”

    二婶看着手腕上的佛珠,感动的眼泪夺眶而出,慌得满妹连忙伸出小手去擦,焦急道:“姆妈莫哭,姆妈莫哭。”

    幸福的眼泪越擦越多,急得满妹也哭起来,转过身来用脚踢哥哥、用手打他。

    “你是坏人,你是坏人,你让我姆妈哭了!我踢死你!我打死你!”

    脸上挂着眼泪的二婶连忙抱住对侄子拳打脚踢的女儿,几下擦掉眼泪,露出个幸福的笑脸,安慰道:“满妹满妹,姆妈是高兴,姆妈是高兴。五哥哥对姆妈这么孝顺,姆姆高兴还来不及呢!”

    “真的?姆妈,你莫骗我。”

    “真的”,幸福的二婶在满妹挂着泪花的脸上重重亲了一口,笑容满面道:“当然是真的,姆妈是高兴得哭,姆妈从来都没今天这么高兴过!”

    二婶高兴,满妹就高兴,李家明和小妹、满屋子的婶婶、兄弟姐妹也高兴。大家高高兴兴地喝着茶、烤着火,笑眯眯地看着刚刚还对哥哥拳打脚踢的满妹,在他脸上重重亲了一下以示歉意,拉着小妹站在椅子上洗碗筷,赚她们每天的一毛钱。毛砣和细狗则站在旁边,侍候着两个姑奶奶换干净热水、倒脏水。

    上个月她们洗碗、扫地,一人赚了六块钱,加上金妹和桂妹的,她们买了个新皮球,正准备攒钱买副乒乓球拍。传祖叔答应了的,等过年的时候帮她们做张球桌,以后就可以在家也打乒乓球。

    等满妹、小妹洗完了碗筷,金妹、桂妹扫完了地,李家明也起身带着她们回家做作业,婶婶们则继续坐在厨房里,围着温暖的火塘烤火。

    几年都没到小堂妹掉眼泪了,红英婶拍了下还在笑的二婶一巴掌,打趣道:“诗梅,这下不愁了吧?”

    火塘里的火苗熊熊,映在二婶脸上分外红火,对侄子的孝顺感到非常满足。

    “不愁了,家明比亲生崽还有良心!”

    “就是,大嫂早就跟你说,家明这伢子有良心,你还怕以后没人养老送终、披麻戴孝?”

    “呵呵,明日要去苦竹滩拜拜,都是观音菩萨保佑得好。”

    回到家的李家明也在笑,能让二婶高兴,也是他的幸福。前世二伯、二婶为了帮父亲送他去读自费大学,连他们最看重的屋都不做,自己总算是让亦婶亦母的二婶幸福了一回,也替亦姐亦母的大姐尽了回孝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未完待续。。)

第四十章 拜佛其实是求心安

    晨雾如纱,飘荡在群山之间如烟。

    没吃早饭的二婶、红英婶她们带着一帮孩子,步行到了三里之外的苦竹滩,这里有座时常有些香火的观音殿。孩子们这么懂事又有良心,都是观音菩萨保佑的,今天得早早来感谢她老人家。

    观音菩萨是佛,不喝酒、不吃荤,带来的供品都是水果、素饼。李家明他们三兄弟拿着扫把,在殿内殿外轻手轻脚打扫、拔枯草,几位婶婶则带着几个觉得好玩的小不点虔诚地跪跪拜拜。

    观音殿是一前一后两间泥巴屋,中间有个小天井,还是前人用青石板铺就的。佛门清静,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