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跃龙门-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明,张家的婆婆没意见,但她大哥提出要两万块钱彩礼、还有父母衣(女儿出嫁时,给父母置办的衣裳)、兄嫂衣……”

    通过罗坊一帮伢子的嘴巴,李家明对未来后妈的家庭情况知道得一清二楚,不由得冷笑几声。两万块钱彩礼,张象枫的大哥、二哥可真敢开口!这是嫁妹妹,还是卖妹妹啊?他俩也真会算计,拿准了他们那煳涂母亲重男轻女,会听他俩的摆布。

    “母舅、二伯,你们跟张象松说,两万块钱彩礼钱,只要张象枫开了口我们会出。”

    “家明,这不妥!”

    李传民和游承万关心的不是那两万块钱,关心的是新弟妹那俩侄子(女)的将来。

    说媒、订亲,本来就是双方讨价还价的过程,他们开口两万,请个好点的媒人去谈,至多也就是给万把块钱的事。虽然一万块钱的彩礼很高,高到是现在农村里其他人娶亲的数倍,但自己三弟(妹夫)一个月三千多的工资又是二婚,一万块钱能娶个黄花大姑娘,只要他中意人家,这笔钱出了也就出了。可若是新弟妹还和以前一样,帮着她母亲供两侄子(女)念书,那这门亲事就太不值了。

    李家明听完笑了笑,自己把那两万钱推到张象枫身上,也就是一个讨价还价的策略,兼给人家兄妹间栽根刺,好让未来的后妈不怎么顾着娘家人。既然舅舅和二伯另有打算,那就听他们的呗,也正如他们说的,只要这门亲事顺利,还能让未来的后妈觉得脸上有光,一万块钱出了就出了。

    至于他们担心的事,李家明一点也不担忧,反而这是他计划中的事。一听到张象枫在帮她母亲供养两个侄儿(女)读书,他就认定了这个后妈人品很不错,肯定是父亲的良人。

    人心都是肉长的,作了人家的继子,也得为后妈考虑考虑,不能什么也不付出,却要求人家把自己妹妹当亲生女儿看。

    李传民、游承万虽然为人大方,但也没大方到让自己兄弟(妹夫)替外人养儿育女,连忙小声劝道:“家明,这事还是让你耶耶去跟他对象商量,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二伯,我心里有数。”

    李家明小声地将张棋与满妹的小矛盾,以及两兄妹后来又拒绝自己好意的事说了说,解释道:“母舅、二伯,那俩孩子很自尊,这样的孩子都会知恩图报的。退一步说,即使我耶耶要供他俩读书,也会等于以后多了一对孝敬他的儿女,何乐而不为呢?他一个月能赚三千多,张阿姨又一个月五六百块钱,还怕供不起我们几个读书?”

    一提到读书,刚才还担忧的李传民不反对了。自己侄子是个有本事的人,将一帮伢子、妹子都教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懂事,那俩孩子以后由他管着,也应该能有个好前途,自己三弟也等于多了两个孝敬他的侄子、侄女。再说,男人要有出息,屋里就一定要有个女子人掌家,不能三天两头闹家务。钱那东西,只要走对了路,就不愁赚不到,怕就怕男人在外头辛苦赚钱,屋里人却扯他的后腿。

    李传民不反对,李家明的舅舅也就没意见。妹夫以后的事他管不着,只要不委屈自己外甥和外甥女就行,要不是怕他俩的后妈以后对他俩不好,他一个外姓人,哪会跟着掺和这些事啊?

    今天,游承万这个去世了的弟妹的亲哥哥在,侄子本人又在,李传民也趁这个机会将一些事说开来,省得侄子阿婆屋里的人担心。

    “承万母舅(山里人喜欢跟小孩称唿他外婆家的亲戚),今天你和家明也在,我说说我们老三那三个店面、三幢砖房的事。”

    那三幢带店面的砖屋,旁人大多会赞叹李传林的本事、李传民对弟弟的友爱,可对妹夫的家事知根知底的游承万可不会那么想。妹夫再会赚钱,几个月就能做得起三个店面?自己外甥要是没帮人家的大忙,哪怕是亲二伯再亲,也不可能拿几万块钱开玩笑的!

    听完李传民的解释及由他们伯侄商量好的说法,游承万放心了,连声感谢道:“传民,这事你办得好,这下我们就放心了。”

    不过,谢完了,游承万也直言不讳道:“传民,你大哥是靠不住的,有些事你要作主。传林的性子我晓得,但有些话你要去跟他挑明来。以后他帮老婆供侄子读书,我们游家不管,但明伢、文文是他的亲生崽女,要是亏待了他们兄妹,我们游家可不会不管的。”

    游家在银子滩是大姓,从村支书到民兵连长都是他们游家人,而且还有人在乡上当官,游承万的话里有威胁之意,可李传民一点也不觉得难堪,反而对这事非常赞同。

    “呵呵,你放心吧。家明是我亲侄子,以后我还指望他给我披麻戴孝,哪会亏待他?行,你们俩母舅外甥聊,我去寻三妹写封信去广东。我这个当哥哥的能帮老弟作主,但也要他自己没意见才行。”

    “那就好,那就好。明伢去看书,母舅去收猪了”。

    游承万满意地笑了起来,自从妹妹去世后,家里人就一直担心妹夫再娶后,后娘会对外甥、外甥女不好,现在总算有了个圆满的结局。外甥、外甥女手里有两幢半带店面的砖屋,即使妹夫在广东打工,他们兄妹俩也不用看后娘的脸色。

    李家明将舅舅、二伯送出家门,转身回了阁楼监督弟妹们读书,可刚到门口听到里面毛砣和三姐的议论声,不禁皱起了眉头,打断道:“三姐,你从哪听来的?”

    “你不知道?不但是家德,还有莎莎都准备跳级!”

    三姐这才想起自己堂弟每天忙着教大家读书、他自己读书,还要帮工地上做账,哪会关心这些事啊。

    “家德真的准备跟三伢同时参加中考,我昨天去老师办公室交作业时,亲耳听到姜老师在跟柳校长说这事。”

    毛砣也连忙补充道:“嗯,昨天大扫除时,我和细狗也听初中部的伢子在议论。”

    柳莎莎想跳级,李家明一点也不在意,那就是个不服输的妖精,屡次败在自己手里,她要不想着扳回点面子才怪,他在意的是四哥。

    提前参加中考,确实要通过校长批准,可四哥这是为什么啊?他以前不是说,人的一生应该有个完整的童年、少年、青年吗?他现在提前参加中考,恐怕明年就会直接参加高考。当然,以他的水平,即使现在去参加高考,也能考得上清华、北大,可这到底为什么呀?

    李家明看了下外面的日头,估摸着四哥、三哥应该考完回家了,给三姐交待了几句,连忙去大伯家。自己虽然跟大婶有过龌龊,跟大伢、二伢也打过架,但四哥对自己不差,不闹明白这事,心里总觉得不对劲。

    可是,当李家明下了楼,走到堂屋大门口时,又停下了脚步。

    四哥是个内心极骄傲的人,也是一个极孝顺的人,他提前去参加中考,恐怕没那么简单。这段时间,四婶寄衣物回家,侄子(女)哪个都有,唯独没有他们兄弟的;二伯替父亲张罗婚事,也绕开了大伯,也许四哥是想替他父母争口气,让他们能脸上有光!

    哎,这事得想办法解决,四叔四婶帮了自己家这么大忙,得帮他们解开与四哥三哥的结。(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妻要互补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心愿,李传林接到自己儿子的长信后,非但不觉得儿子瞒着他做了三幢带店面的砖屋,伤了他大男人的脸面,反而为儿子的早慧而骄傲。可张象枫从对象那看到未来继子的信,心里开始有点七上八下。身处社会底层的人都很现实,张象枫也不例外,她深知自己没有一技之长,更不象那些白领丽人样有文化、有气质,如果想过上好的生活,除了象一些姐妹样变坏之外,最有可能摆脱贫困的路就是嫁个好丈夫。

    可东莞这地方女多男少,长相好点的、嘴巴甜点的、会吹牛的男人,在哪都是抢手货,被众多的女孩围得团团转。张象枫没工友们那么眼皮子浅,而且她还有过家庭变故的心理阴影,她一直觉得稳重的男人最可靠,当然稳重之余还要有本事。

    什么叫有本事?能赚钱!

    正当妙龄的张象枫相中年过三十的李传林,除了觉得这个男人忠厚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能拿三千二的月薪,还不时能得到大老板们的打赏。三千二啊,张象枫在生产线上累死累活,一个月才赚五六百块钱,三千二的月薪已经让出身贫寒的她非常满意了。如果李传林不是这样的条件,她一个长得还算不错的黄花闺女,年龄又没到着急嫁的时候,会听人怂恿去倒追一个比自己大十几岁,而且还有两个儿女的老男人?

    …………

    李家明的四婶曾金华吃饭时,喜欢端着两荤一素的干部餐去工人餐厅跟张象枫一起吃,除了让同乡的小姐妹吃得好一点外,潜意识里恐怕也有高人一头的优越感。不容易啊,为了不当餐厅里的服务员、生产线上的操作员,初中毕业的曾金华咬着牙花了半年工资学电脑,在文印店里处处讨好老板、师傅,终于学会了使用、维护那些昂贵的电子设备,这才挤进全是高中生、大专生的办公楼。

    “华姐,家明来信了”

    曾金华从小姐妹张象枫手里接过了这封长信,匆匆扫了几眼,就还给了她。

    李家明常给这个四婶写信,家里的事也不瞒这个精明的四婶,这上面的事她都知道,只是一直瞒着这三人而已。特别是李家明从王老板那讹来三成股份,替李传民和他自己家做了一排六个店面的砖屋,更让她觉得自己这侄子是个人物。

    “你呀,咸吃萝卜淡操心”。

    坐在张象枫旁边的曾金华一边与旁边的工友打招唿,一边将餐盘里的韭菜炒蛋、青椒炒肉片分给张象枫,又从她餐盘里分了点白菜、萝卜,用家乡话打趣自己未来弟妹道:“以后你和三哥在这打工,一年有几天在家?家明再聪明、再有心计,还不是我三哥的崽,有我三哥镇着,他还敢跟你无理取闹?”

    “金华姐!”

    张象枫的娇嗔,让曾金华停止了打趣,拉着她坐到角落里,小声劝慰道:“你放心吧,我三哥跟传田说过,以后他的钱一分为二,一半供家明兄妹读书,一半交给你保管。我们李家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男子人只管赚钱不管家里事的。”

    这话张象枫信,她跟李传林突破最后一层关系之后,连工资折密码都主动告诉了她。只是折子上的钱,跟他的收入差距太大,让她心里有些担心。

    “不是”,张象枫脸上一红,嗫嚅道:“我是觉得家明太厉害了,他才十三岁吧,就能帮家里做起三个三层的铺面屋?”

    曾金华非常精明,一听就知道自己这小姐妹的意思了,好笑道:“三哥工资多少,你算不到?我跟传田做了幢砖屋,工钱不算还没装修都花了三万出头,靠三哥不到一年的时间能做得起三幢?”

    存折上是能看出存取记录的,李传林突然取出一万八,又正好在俩人正式好上的前夕,这不能不让张象枫多想,沉默了一阵红着脸道:“华姐,不是我多心,传林前段时间突然花了一万八!”

    曾金华也吓了一跳,但她对李传田太了解了,明白这是三哥在补偿儿女。

    突然间,曾金华有些后悔了,后悔不应该将这姑娘介绍给三哥。这小同乡并不象表面上那么温婉,家里又有个精明过人还死强的侄子,以后家里可怎么办哦?要是两人合不来,这不是给三哥添乱吗?

    可事已至此,曾金华只好劝解道:“枫妹,你要这么想,男子人都是要面子的。家明帮家里做了三幢砖屋,晓得三哥在外头找了对象,还坚持将一幢放在他和文文名下,三哥心里就真能要得心安理得?三间铺面屋总要装修一下,也总要添置点家俱之类的吧?”

    张象枫在外打工几年,早学会了察言观色,见曾金华脸色有异,也知趣地不再说这事。曾金华也选择性地忘记了,当初李家明跟她允的诺,说会把后妈家当外婆家、会带着后妈家一起发达的话。她虽然跟张象枫关系不错,以后还会成为妯娌,但张象枫毕竟只是侄子的后妈不是亲妈,当婶婶的没有让自己侄子去帮外人的道理。要是以前张象枫心存顾虑,家明那些话她会说,但如今两人都睡到一起了,再提那些事自己不就成了蠢牯?

    两人吃完饭,曾金华回到宿舍,就给李家明写了封信,让他忘了以前说的那些话,估摸着学校放假了,还特意寄到家里去而不是学校。自己侄子是个人情练达的小天才,能明白自己的意思的。

    李家明接到信已经是一个星期以后,家里正热闹得象个菜市场,几个婶婶和几个姐妹叽叽喳喳个不停。

    可能是县里财政吃紧,李家明‘印象’中的义务教育没有如期实行,可毛砣小升初考试考了78和81,稳稳地升入初中。凭自己的本事考上初中,这对毛砣及他父母的意义非同小可,这证明他以后只要努力,成绩就能保持在中等水平,考体育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四个小不点三个读一年级的考了双百分,读三年级的桂妹数学满分、语文89,也让婶婶们非常满意。更让她们高兴的是三姐李欣华,她居然又考了全年级第三,而第一则是柳莎莎那妖精。

    至于细狗伢和李家明,他俩都是正常发挥,该拿第一的继续拿第一,该中不熘秋的继续中不熘秋。

    大家正高兴着,外面响起了邮递员的声音,“李家明在家吗?有你的信!”

    正被婶婶们夸奖的李家明小跑出去,接过信拆开草草扫了眼,玩味地笑了笑。他与四婶的想法不同,夫妻之间之间最好是互补,他不想让父亲娶一个太忠厚本分的后妈,若是两个忠厚人凑在一起,指不定会让人如何算计。在家还无所谓,大家不是兄弟就是乡里乡亲的,凡事都不会做得太过分,可父亲在东莞打工,要是没个精明点的后妈帮着他,那怎么能行呢?

    不过,四婶的暗示也是有道理的,张家除了张仁和兄妹有点人样子外,其余的人都太势利又太贪心要不就是那个煳涂婆婆,不值得自己去浪费精力。

    “家明,谁来的信啊?”

    李家明随手将信揣进口袋,笑道:“昊哥的,我托他买的东西都买到了,等东西送过来后,我们就装修房子。”

    正高兴的二婶看了眼粉刷一新的泥巴屋,白墙青瓦很漂亮了,咂舌道:“家明,这已经够好了,你别不把钱当钱!”

    “二婶,我说的不是全部,我就想装修两个好点的房间给小妹她们住,她们读高中还要**年呢。”

    二婶刚想劝,娇憨的满妹立即问:“五哥哥,有龙伢哥哥的房间漂亮吗?”

    “嗯,比他的更漂亮!”

    满妹立即扑过来抱住他的大腿,央求道:“五哥哥,我要跟文妹住!”

    李家明脸往上一仰,逗她道:“别问我,文文的房间由她自己说了算!”

    张绍龙家在这几个小不点眼里,那就跟皇宫一样,她们听李家明这么说,立即去搂着小妹的脖子商量,看得几个婶婶直乐。家庭和睦、兄妹友爱,哪个大人不喜欢?花点钱就花点钱吧,反正传林工资高,装修两个房间能花得了多少钱?

    毛砣、细狗不关心房子,反正那六幢带店面的砖屋封了顶,以后还会少了他们住的,他们更关心暑假里能休息几天。去年过年放了十天假,这次也得放个把星期玩玩吧?

    也是,大家都放假了,自己也得带小妹去看看阿公阿婆了,李家明痛快道:“从明天起,放一星期假!”

    几个小不点都眉开眼笑,毛砣、细狗也笑了出来,可刚回家的二伯一张嘴,又打破了他俩的美梦。

    “红英嫂,学校里的房子做完了,估计做完球场、水泥路后,还有百把包水泥多。这几天你们带着几个伢子去筛点沙子,什么时候我们抽空回来一趟,把各家屋里打成水泥地。”

    毛砣、细狗哀号起来,大人要贩菜哪会帮忙?四家人的地面得用多少沙子,这是要累死自己啊!

    莲香婶扭着已经比自己高半头的儿子耳朵,教训道:“叫什么叫?工地上的水泥比市面上一包便宜不晓几多钱,现在不打水泥地,以后得多花多少钱?”

    苦着脸的毛砣等他娘教训完去了洗菜,小声商量道:“家明,要不你去叫毛伢他们来帮几天?”

    看着毛砣可怜巴巴的样子,李家明没好气道:“你自己不会去叫啊?”

    这时,公路上传来了公共汽车的刹车声,毛砣看着从车上下来的大伢、二伢,立即将要筛沙的事扔脑后了,小声道:“家明,你说这次大伢、二伢考得上不?”

    李家明仔细看了看刚从学校估分、报志愿回来的那俩兄弟,见他俩如丧考妣,就知道史的惯性依然强大,这俩混蛋名落孙山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七章忤逆不孝

    把这年头的高考,说成是难于上青天有些夸张,但绝对是百里挑一。就拿赣省来说吧,十七八万经过了‘小升初’60%左右录取率、‘初升高’10%左右录取率两轮淘汰之后的学生参加考试,最终只录取两万人左右,这其中还要剔除近1/4的定向、委培、自费生,这不是百里挑一,那又是什么?

    李家仁、李家义兄弟很不幸,他们就是那被淘汰掉的十五六万中的一员,不管他们在小学、初中如何优秀,付出十余年的努力后,又回到了让他们绝望的农村。这种失败后的绝望,李家明‘品尝’过,因此毛砣他们的兴灾乐祸,他没有参与反而劝诫他们别落井下石。

    “家明,你也太好心了,要换成是我,不放几挂炮竹才怪呢!”

    来帮着筛沙子的告伢,也连声附和正挑土箕回来的毛伢,“就是,做人就要恩怨分明,那两只畜生还值得同情?”

    满头大汗的李家明眼睛盯着正在河岔里捉小鱼、小虾的几个小不点,麻利地将毛伢土箕里的沙子添满,直起腰来打趣自己这两个玩伴道:“你们还不如大伢、二伢,他们好歹还有个理想,想考大学。我看你们就是两个蠢牯,连以后的事想都没想过。”

    两个半大伢子愕然,告伢有王老师镇慑,好歹挤进了初中大门,毛伢可考得一塌煳涂,准备先跟二伯他们去工地上做半年小工,年后再跟大哥、表姐他们出去打工,以后的事他俩还真没想过。工地上有长辈盯着,出去后又有大人看着,哪轮得到他们作主?

    李家明嘿嘿直乐,告伢也许还能走正途,毛伢就是个混社会的坏胚子。王振国没揽到吴伯伯的大工程,却在他的力荐之下拿到了县胶合板厂的改建工程,连街上的民居都看不上。毛伢去了县城做工,工地上头是喜欢他能说会道的王振国,外面又有昊哥那样喜欢玩又吃得开的人罩着,还会不去混社会?若是没有自己这个桥梁,这小子可能出头慢一点,如今能借到自己亲友们的势,还会不去走捷径?

    “不明白?”

    “不明白!”

    “不明白就多想,想明白自己到底想干什么?想要什么?十五六的人了,连那几个小妹子都不如,她们好歹还晓得要读书、以后考大学!”

    既然这俩懵懂伢子没想过以后的事,李家明训了两句也不多说,看看时间差不多快吃午饭了,招唿着大家收工回家。很多事,自己只能在玩伴煳涂的时候提点一下,最终还是要靠他们自己去争、去抢的。

    午饭轮在二婶家吃,她家的伙食可比红英婶家的好,桌上有肉有蛋,饭甑里白米饭管够,细狗和毛砣也总算不用端着饭碗,躲在厨房里开小灶了。

    大家刚端起饭碗,门外传来摩托车声,满头大汗的李传勐回来了,还带着同样大汗淋漓的李传民。俩人在厨房里洗了把脸,到堂屋里坐下扒了一大碗白米饭,才跟李家明商量道:“家明,你耶耶(爸)的事不能拖,你觉得呢?”

    七八个小孩听不懂,李家明却知道两位伯伯的意思,农村里的媳妇大多是大着肚子过门的,后妈大着肚子过门没事,总得先给人家一个名分吧?在农村里,两人结婚不是以结婚证为准的,而是以媳妇进门没进门、交没交彩礼为准的。

    父亲远在广东,他俩来回一趟就是千多两千块钱,这些事只能由二伯和传勐伯来做主张罗。父亲上次寄了一万八给自己,估计他的钱也差不多了,俩人是想让自己先把彩礼钱垫出来,还得是自愿的。父亲是二婚,若自己不愿意先垫钱,他俩也不好多说话,毕竟自己阿公、母舅他们还在旁边看着呢。

    “二伯,我一个小伢子,又不懂这些。钱都在二婶那,你和传勐伯商量着办就是了。”

    李家明这么说,二伯是早有预料,可传勐伯正色道:“家明,钱给了你就是你的,以后伯伯会让你耶耶还给你的。”

    农村里后妈薄待继子女的事太多了,传勐伯这话让李家明哭笑不得,可又不好说什么,只能感谢他的好意。

    知道自己侄子底细的李传民也不好说什么,边扒着饭边岔开话题道:“传勐哥,我大哥腿脚不方便,这事得你来牵头,他帮你打下手,你觉得呢?”

    农村里办场象样的婚事得五六千块钱,有了上次喂猪潲的事,李传勐也不放心再让大堂弟去张罗,痛快道:“嗯,传林过了房(过继)就是二房里的,这事也该由我作长房长兄的来牵头。吃完饭,我们去跟传健商量一下。”

    农村里办红白喜事,牵头的‘提调’掌管钱物,传勐伯这说法好,堂堂正正地让所有亲戚都无话可说。两人匆匆忙忙吃完饭,到李传健那里一说,他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答应给李传勐这位长房长兄打下手。

    可是,刚从高考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一心想去补习的李家仁兄弟,却象打了鸡血一般兴奋。父母贩菜赚了点钱,他们知道那是要供两个更聪明的弟弟读书用的,二叔做了几幢屋肯定欠了账;但三叔的脾气好,现在他能赚大钱了,肯定会愿意借钱给自己兄弟补习的。

    等李传勐兄弟一走,李家仁就迫不及待求自己父亲:“耶耶(爸),你写封信给三叔吧,他肯定会愿意借钱的。”

    已经吃好了饭的李传健叹了口气,无奈道:“大伢,你三叔以前说过,要是你们考得上,他才会帮的。”

    李家仁急性子,李家义可更沉稳一些,心里的弯弯绕也多一些,反问道:“耶耶,你都没去问,怎么就知道他不愿?还有二叔,他都当二老板了,砖屋都做了一排,还差这千把两千块钱?”

    头发花白的李传健颓然叹气,借钱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啊?说是兄弟之间打断骨头连着筋,可那只是一句话,当不得真的。从来都是锦上添花的多,可有几个会雪中送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李家道知道自己大哥、二哥从小就自私自利又刻薄,笑军伢‘结巴子’、笑大姐、二妹她们‘木脑壳’、笑大狗毛砣他们‘蠢牯’……在叔伯们心中极为不堪。以前是黄泥坪只有自己四兄弟会读书,叔伯们才捏着鼻子借钱,现在小堂弟带着一帮弟妹上进,叔伯们还会那么好说话?

    现在他们自己不争气,考不到大学想补习,还如此逼父亲去求人,加上过年时他俩逼自己过继的事,李家道不禁愤然道:“大哥、二哥,你俩醒醒,上次家明是看在家德的面子上,才帮你们的。旧债都没销,你们还指望二叔、三叔他们会借?”

    对于溺水的人来说,旁人眼里的稻草就是他们所有的希望,谁泼冷水谁就是他们的敌人,性子更急的李家仁将碗筷一扔,怨恨道:“老三,你喷什么粪?要不是当初家里要我们考小中专,你以为我们考不上重点高中?要不是怕家里供不起,你以为我们自己想去考小中专?”

    这话捅到李传健的痛处,四年前二弟被派出所抓了,欠下一屁股的债,三弟本来就是一屁股债,在外打工的四弟又只想着学开车、谈恋爱,没寄一分钱回来。他知道凭自己夫妻,没办法供四个孩子读高中考大学,甚至两个大的都供不起,这才跟肯定能考得上重点高中的大儿子、二儿子摆事实讲道理,让他俩去考小中专。

    见父亲低头不语,老大又起了头,李家义也沉声道:“耶耶,老四平时一个人吃白米饭、蒸蛋,我们也不眼红,但这是读书的事,关系到我们前程的事!我跟大哥也是你亲生的,你跟姆妈贩菜赚了钱,总不能只顾着老三、老四吧?”

    这话说得过分了,一直默不作声的李家德将筷子往桌上一拍,沉声道:“家义,怎么跟耶耶说话的?”

    平时李家仁兄弟让着四弟,那是知道这个弟弟极得叔伯们的宠爱,以后自己即使考上了大学,也得向叔伯们借学费,不敢跟他交恶,可并不是怕他。现在父亲连向三叔开口都不愿,他们哪还会管会不会得罪叔伯们?李家德不作声也就罢了,现在他出言训斥李家义,同胞哥哥李家仁也不甘示弱了。

    “老四,老二说错了吗?一家人都吃薯丝饭,你吃的是什么?我们也是娘生爹养的,凭什么啊?

    行,屋里你最小,这些我们不计较,但读书的事就得公公平平来!当初我们不想考小中专,想读县中、考大学,那是家里让我们考的,说家里送不起,想让我们早点出来工作,好供你跟三伢读大学!”

    小儿子是李传健梦想的延续,也是他一生的骄傲,若是大儿子不冲小儿子嚷嚷,他会想尽办法去搞钱不让大儿子、二儿子抱憾终身,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

    可现在大儿子触到了他的逆鳞,平时对四个儿子从不打骂只讲道理的李传健终于愤怒了,咆哮道:“畜生!我送你读书还送坏了是吧?家德吃白米饭是我们省出来的,吃蛋是三伢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你姆妈每次把家里的蛋分四份,该你们的都给了你们!你们这两只畜生,自己考不上还怨别人?”

    被平素不发火的父亲怒斥,李家仁兄弟本能地一哆嗦,随即又梗着脖子也大叫道:“我就不服!”

    “你不服又怎样?”

    李家仁兄弟涨得脸红脖子粗,也豁出去道:“行,我们不求你,我们自己去打工赚钱补习!以后老三、老四读书,也不关我们事!”

    不过四十岁出头却苍老、黑瘦得象花甲之年的李传健怒极而笑,指着这两个不孝之子直哆嗦,说不出一句话来。他万没想到夫妻俩辛苦半辈子,到头来却是个兄弟阋墙、忤逆不孝的结果,突然眼前一黑,软软地倒在小饭桌上。(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八章 亡灵的情面

    烈日当空。

    李传健家厨房里的争吵,正在堂屋靠山的背面乘凉的李传勐兄弟,一个是不好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