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跃龙门-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回到家里,二婶她们已经煮好了饭、炒好了几个菜,只等着捉来的鱼。吴建国对餐条鱼、青鱼没兴趣,但对那些背上长刺的桂鱼独有情钟,收拾完那条最大、足有一斤多的大桂鱼,就到厨房里笑道:“嫂子,这鱼我来做。”
“那怎么好意思?”
“没事,以前我在修水插队时,最喜欢吃这桂鱼了。”
“你在修水插过队?”
“嗯”
吴建国应了一声,开始在桂鱼背上剖花刀,再将鱼的两面和肚子抹盐……。
桂鱼学名叫鳜鱼,‘桃花流水鳜鱼肥’指的就是这种体色棕黄,腹灰白,体侧有许多不规则斑块、斑点的鱼。鳜鱼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味道鲜美,只是崇乡的做法与吴建国的大相径庭,他们习惯红烧,还得放最辣的辣椒。
李家明拿着收拾好的其他几条鳜鱼进来,见吴建国在做清蒸鳜鱼,打趣道:“吴伯伯,入乡就得随俗,您在修水插过队,就没习惯我们这的饮食?”
“别提了,你们这的人简直是吃辣椒不要命,我在修水一年,就没吃过几顿好饭。从萝卜、青菜到鱼、肉、蛋,也就是汤里不放辣椒。行了,我吃我的清蒸,你们吃你们的辣椒炒鱼。”
“什么叫辣椒炒鱼?我们这叫红烧好不好?”
李家明玩笑了一句,开始动手做红烧鱼,鳜鱼可是好东西,二婶那种做法可不行。
将姜蒜切片放入大碗中,再加入酱油、米酒调成汁……,等李家明做好两大盆红烧鳜鱼时,吴建国也腌渍好了他的大鳜鱼。对李家明手艺有信心的董昊,拿起双尝咸淡的筷子夹了块放入嘴中,赞叹道:“家明,现在我是越来越想拉着你去开饭店了。就你这手艺,到我们那去开店,绝对能发大财!舅舅,你尝尝,真不辣。”
“真的?”
吴建国接过筷子,刚想去夹看着很诱人的红烧鱼,李家明连忙笑着阻止道:“吴伯伯,您尝昊哥刚吃的那盆,那盆清淡些。”
“嗯?”
“盐生百味,我们乡下人口味重。”
吴建国笑了笑,看看菜盆里的鱼,又伸筷子到另一个盆里夹了块鱼尝了尝,点头夸奖道:“不错,除了辣之外咸淡合适,可以到饭店里当小工了。”
旁边人都听不懂,可李家明听得懂,却没再接话了,只是站在旁边嘿嘿直乐。自己将能说的都说给了董昊听,以人家的精明,能屈尊来一趟,已经非常看得起自己了。不对,应该说是人家想起了夭折的幼子,才心软来这一趟。李家明还没有自大到,会以为吴建国真把自己当成了他夭折儿子的化身,若这大人物如此重感情,也不可能日后有那么大的成就。
“点解?”
吴建国笑而不答,指了指站在旁边傻乐的李家明,自顾自地去蒸他的鱼。
“阿明,为什么啊?”
“这个这个”,李家明挠了挠头,迟疑道:“可能是不好看吧?我听电视上说,做菜要讲究色香味,我们乡下人哪有那么多讲究?”
“对喽”
吴建国赞了一句,指点自己外甥道:“昊仔,你要多向阿明学一学,做什么事之前都要考虑周全,尽力将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我们做企业的,虽然不需要象商人那样钻营,可一样要注重细节。做企业就是做人,除了要追求产品的品质,还要时刻为顾客着想。要记住,我们赚的每一分钱,都是来自于顾客,顾客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这些话很散乱,甚至有文不对题的感觉,可落在李家明耳里,饶是‘纵横商海多年’,也不由得脸上微微一热,也幸好厨房里灯光不甚明亮,看不出他的异样。这是在敲打自己啊,自己这些小伎俩,哪能瞒得过人家的法眼?或许是因为自己年龄还小,人家才不介意被自己利用一把,当成看戏样看自己如何表演。
不过,一个比李家明会钻营的人来了,门外响起了吉普车的引擎声,那位无孔不钻的王大老板来了,老远就听到他的大嗓门。
“家明,滚出来迎接你王叔叔!”
李家明苦笑几声,低声道:“吴伯伯,您别介意啊,我真没通知他。”
“没事,去招待客人吧。”
“谢谢”,李家明低声道了声谢,出了厨房去迎接特意带来一堆礼物的王大老板。
哎,王老板这人不坏也会钻营,可就是格局不够。自己跟他感情没那么好,却偏偏要熟不拘礼,显示与自己关系的多亲密,在吴建国这样的人面前玩这样的心眼,这不是让人贻笑大方吗?
不过腹谤归腹谤,出了厨房门李家明照样满面笑容,将故作亲密的王老板迎进堂屋,替他沏了杯热茶,还伸手勒索了二百块钱菜钱。这一顿饭就花了四十多块钱买菜,虽然是昊哥出的钱,但也不妨碍自己沾点小便宜啊?
真正熟不拘礼的董昊站在厨房门口直乐,李家明得意洋洋地掸着两张百元大钞,推开他进厨房拿菜篮子,去大伯家送菜、请客。
“阿明,你可真够奸!”
“切,这叫愿打愿挨好不好?”(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九章 最后的表演
天色将暗未暗,李家明拎着装满菜的竹篮子,又来了他鄙夷的大伯家。
“大伯、大婶,”
李家明招唿都还没打完,刚进厨房的三伢扫了眼他手里的竹篮子,鄙夷道:“家明,有意思吗?”
“有意思,我李家明做人很讲究,以前你和四哥把我当弟弟看,我就把你俩当兄长敬重!现在我们三兄弟闹翻了,你们有你们的立场,我有我的原因,谈不上谁对谁错。”
李家明神色不变地说完,不紧不慢地将菜肴从篮子里拿出来,看都不看嘲弄他的三哥,又缓缓道:“亲无三代,族有万年。三哥,我们李家满打满算就十六个男子人,我们之间再有矛盾,关起门来打生打死都没关系,但李家要兴旺起来,不要让外姓人看笑话。
说句难听的话,太公名下靠自己能出头的子孙,也就是我们三个。以后你们两兄弟帮不帮我,我不在乎;但要是你们有用得到我的地方,尽管开口。”
菜端完了,话也说完了,李家明拎起空篮子,施施然地离开这间昏暗的小厨房,刚走到厨房门口,迎面碰到头发湿漉漉的李家德。
“家明,谢谢了。”
“嘿嘿,这有什么谢的?”
等外面的脚步声远去了,被堂弟呛得红面涨颈的李家道沉声道:“耶耶(爸),他真有这么大度?”
没有,肯定没有,这畜生只是看到了自己两个儿子会有出息,才不计前嫌主动来示好,但城府颇深的李传健不想再闹下去了。他本质上就是个懦弱的人,否则也不会凡事让老婆冲在前,他躲在后面出谋划策。李家明这个侄子在他眼里就是头凶兽,自己两儿子虽然算得上天资聪颖,可要是跟那混蛋扛上了,十有**讨不了好。何况这种理智的狠人,比只凭冲动的狠人更可怕。
“三伢,要说读书,他比家德差得了多少?他求得到我们吗?”
求不到,确实求不到,不但李家德兄弟和他们母亲这么认为,就连董昊那外人也这么认为。当李家明拎着空篮子回到家时,董昊冲他竖了下拇指,暗赞自己这细佬仁义。
李家明回到家没几分钟,吴建国的清蒸鳜鱼也火候刚刚好,他亲自端着这盘他自手做的菜去堂屋,还热情地与王老板、李传民歉意道:“振国兄、传民兄,失礼了失礼了。我们广东人好吃,这野生鳜鱼而且是清水鱼,太难得了太难得了。”
生意人都是眉目通透的人,王振国能拉起一支工程队,也是个心思灵动之人,哪会介意这点失礼了,连忙帮着挪菜盘子腾位置,凑趣道:“千金难买心头好嘛,我就经常被家明那臭小子取笑,除了赚钱外什么爱好都没有,简直是白活了几十年”。
自己说过这话吗?李家明嘿嘿直乐,吴建国放好他亲爱的清蒸鳜鱼,与王老板、李传民重新握了下手,还不忘跟红英婶她们陪罪:“各位嫂子,让你们见笑了啊。我们这种好吃的人,看不到浪费珍贵食材,我在修水插过队,知道各位的口味与我们不同,所以只做一盘清蒸鱼,失礼了失礼了!”
主人哪会介意贵客的失礼?一时间,堂屋里宾主俱欢、气氛融洽。
成功者自有成功之道,一顿饭下来,大家在吴建国的气场影响下,都觉得如沐春风。连想钻营的王振国,都不知不觉跟着他的谈话节奏走,只顾着喝酒、聊天,将他的正事扔到了脑后。
等到吃完了饭,二姐、三姐给客人端上茶,堂屋大门一开一关,清冷的山风一吹,半醉的王振国才勐然清醒。厉害,大人物就是大人物,大家喝得这么高兴,愣是让自己一句正事都没说出来。可让他没想到的是,酒都喝完了,吴建国反而主动提起了这事。
“传民兄、振国兄,我跟家明这孩子投缘,上次他帮我找到石蜜,可算是帮了我的大忙。你们二位是做建筑的,按理说我该帮忙,可我也有我的苦衷。
振国兄,你跟县一建、二建的头头们都很熟吧?我们做企业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不能马虎的,还请二位多多见谅啊。”
不愧是大人物,连拒绝都透出坦诚,吴建国的话让有些心理准备的王振国失望,可心里又觉得比较舒服。人都是这样的,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对自己坦诚,就会觉得受到了对方的尊重。
“是是,我也就是想认识下您这样的实业家,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哎,我们同古地方小啊,我们这些的民营企业,哪敢跟政府的企业抢饭吃啊?”
吴建国笑了起来,拍着王振国的肩膀玩笑道:“振国兄,这话我可不敢苟同,崇乡中小学的工程,还不是被你们腾达公司抢到了?相信我,暂时的成败不代表未来!”
这是答应带自己进圈子了,灵醒的王振国大喜,没口子地一个劲道谢。
帮着妯娌们收拾桌子的二婶,还有在陪着客人喝茶聊天的李传民,他们听得懂吴建国前面的话,却听不懂他后面的暗示。不过,他们并不失望。自从李家明决定不再给他们暴富的机会,以免招来家庭变故,就一直跟他们吹风,给他们分析其中的利益关系,他们也早就接受了这个现实,而且还对现状很知足。工程队一成的股份,一年少说也有万把块钱吧,再加上李传民在工地上的工资,在全县范围内也已经是富裕人家了。
人要知足啊!
只是在楼上看小家伙们做作业的董昊,难为情地跟李家明说完工程泡汤这事,听到他如此低声解释,听得一愣一愣,半晌才小声道:“阿明,你也想得太多了吧?”
李家明提起开水瓶,帮董昊续了点水,戏嚯道:“昊哥,你也别把我当人事不知的小孩,我虽然不懂你们大人的事,但电视剧里有这事,肯定生活中也会有。”
“犀利(厉害)!”
董昊对自己非常坦诚,李家明也不想玩那么多心眼,可又不得不继续表演下去。楼下的吴建国是大人物,能为自己屈尊一趟,以后肯定也会求得到人家。自己还太年幼,跟人家允诺回报太荒唐,但总得把自己干的这些事给出个合理解释吧?
“昊哥,读书可以明智”。
李家明在小方桌上扒了扒,找出从柳老师那顺来的《儒林外史》,调侃道:“有兴趣读读吗?这可是古典名着,看懂了这本书,世间百态就全懂了。”
还有这种书?好奇的董昊接过陈旧的《儒林外史》翻了翻,看着里面的繁体字就头疼,泄气道:“算了吧,这些字都认识我,我可跟他们不熟。”
董昊不想看,李家明也不劝,他也就是这么一说,给自己很多行为找个合理的解释而已。又聊了会天,等时间差不多了时,李家明听到楼下二伯的叫声,连忙下楼去送客人。
目送着后备箱里装了小半木桶鳜鱼的越野车在月光中远去,婶婶们带着做完了作业的小不点们回家。酒醒得差不多了的王振国跟李传民商量了一阵工地上的事也告辞,刚才还热热闹闹的屋子冷清了下来,只剩下阁楼上还在做作业的三姐和毛砣他们。
已经表演完了最后一幕,李家明也上楼看书,问问三姐、毛砣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赚钱、待客、钻营都是杂事,只有读书才是正事。吴先生愿意帮自己,恐怕除了自己跟他亡子有几分相象之外,更多的是看到自己带着弟妹们上进,出于对寒门子弟的同情与怜悯才伸手帮一把。(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章 可怜的兄妹
天气越来越热了,地里的小菜苗终于结出了青南瓜、丝瓜、黄瓜,长成了绿油油的青菜,农村人终于熬过了青黄不接的时候,迎来了瓜菜满园的初夏。随着农村里蔬菜的增多,婶婶们的贩菜生意又做得红红火火,李家明兄妹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每天能吃到家里顺道送来的新鲜菜肴。
二婶虽然泼辣可却是个善良的大方人,十几年前看着年幼的小叔子被大哥、大嫂嫌弃,经常饱一顿饿一顿,就把他带过来当儿子养,还一直供到他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为止。如今家里有钱了,而且两个女儿又争气,小女儿每次考试都是双百分,连三女儿李欣华期中考试居然考到全年级第三,更是变着法炒好菜送来学校,生怕女儿、侄子(女)受苦。
李家明也不是小气人,每天吃饭都由着同学们蹭菜吃,不够的时候又派人去宿舍楼下花几毛钱打几份上来,更是受到所有同学的爱戴与推崇。不管什么学生,都喜欢跟大方的同学交朋友,如果这大方的同学还非常会读书、人又稳重,那更会得到所有同学的敬重与推崇,何况他还是大家公认的小学部老大。
小孩子都喜欢吹牛、显摆,以显示自己或自己朋友、老大有多了不起,跟在李家明后面混的一大帮伢子也不例外。李家明的大方、天才、成熟,就这样通过一帮小学生的嘴传遍了崇乡中小学,甚至还传到了全乡的每一个角落,连一些忙着毕业考试、中考的初三伢子,都以跟他交朋友为荣。每天李家明去端饭、或是到三姐教室辅导她时,跟他打招唿的高年级伢子数不胜数。
随着李家明的名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好,毛伢、告伢他们一帮小学伢子也跟着水涨船高。毛伢去初二打过一架,现在老大李家明又如日中天,他和告伢两个皮伢子也开始跟初中的皮伢子们称兄道弟,俨然象社会上的混混们一样。
这只是伢子们的世界,妹子们的世界也发生了变化。
李家明的二姐李国华,虽然以自己堂弟为荣,却没再象以前样仗势欺人了。上次大姐走后,姐妹俩受尽同学们的鄙视,妹妹跟人吵过几次架可从没吵赢过,还间接因此事惹火了耶耶(爸),被他臭揍一顿。这些都是教训,让开始懂事想着以后去开店的李国华知道,以前那些仗势欺人的事不能再干了。不管是堂弟还是大姐,都只能护着她一时,不可能护着她一世的,要想不再让人鄙视,自己就要学会做人。
可李家明的姐姐不惹事,可他的妹妹们却是一伙小惹事精。不对,应该说娇憨的满妹是惹事精!
这天中午,李家明吃完饭,习惯性地去教室睡一会。十二三岁的农村伢子没午睡的习惯,精力又太旺盛了,宿舍楼里吵得跟菜市场样,有习惯午睡的他来都是在教室里睡。
进了教室,李家明刚把几张长凳并一起想小睡一会,一个衣着陈旧、补丁摞补丁、脸上神色紧张的瘦弱小伢子,半拖着一个同样衣着简朴、小脸发白的瘦弱小妹子进来了,结巴道:“李李家明,能能帮个忙吗?”
李家明打量了一下这个眼生的伢子,确定他不是自己认识的,迟疑道:“你是哪个班的?什么事?”
“我我是二(三)班的张仁和,你妹妹经常欺负我妹妹,你能不能能让她别欺负我妹妹了。”
啊?李家明再看看旁边那个害怕得快哭的小妹子,知道这个张仁和没有说谎,穿着这么差肯定家庭条件不好,这样的孩子一般都很老实,根本不会去惹事生非。相反,桂妹和满妹继承了二婶和莲香婶的性格,不但胆大而且泼辣,搞不好就是她俩欺负了这个可怜的小女孩。
“小妹妹,别怕,跟大哥哥说说,到底是谁欺负你了?是李满华,还是李霜桂?”
“我我”,这个害怕的小妹子结巴两声,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滚落而下,却说不出什么话来。
可怜的孩子,最见不得小女孩可怜的李家明,心里酸涩难当,一时慌了手脚,连忙道:“仁和是吧,快让你妹妹别哭了。”
旁边的张仁和也慌了,连忙抱住他妹妹安慰道:“妹妹莫哭了,莫怕莫怕,李家明是好人。”
张仁和这一抱、一安慰,更让李家明心里酸楚难当,这伢子虽然胆小,不敢替他妹妹去找自己妹妹算账,却比‘以前’的自己更会照顾妹妹。
等张仁和哄得他妹妹不哭了,李家明小心冀冀道:“仁和,你说说,到底怎么回事?我哪个妹妹欺负了你妹妹?”
“李李满华,她笑我妹妹是叫化子,我妹妹叫张棋,她就给我妹妹起外号叫张棋丐,还说就是叫花子的意思。”
棋丐?李家明一听这个词,就知道人家张仁和没有撒谎。崇乡人没有称叫化子作乞丐的习惯,这个词也要到初中才能学到,满妹肯定是听自己讲故事听多了,见人家叫张棋,就在后面加个丐字!
可为什么啊?
李家明不敢问了,怕这胆小的小女孩继续哭,连忙从抽屉里找了包上午张绍龙孝敬的多味花生,塞在张棋手里,柔声道:“张棋,这事是李满华不对,哥哥会批评她,让她向你道歉的!”
“我不要!”
又瘦又小的张棋突然哭叫起来,象躲瘟疫一样扑进她哥哥怀里,刚才还害怕的张仁和居然对他怒目而视,这让李家明站在那一头雾水。
看着这对可怜又可气的兄妹,李家明拿着手里的多味花生,无奈道:“好了好了,我怕你们了。这样吧,你先带你妹妹出去玩一会,等她不哭了,你再来跟我说说,这到底怎么回事。”
张仁和的眼神柔和了一些,抱着他妹妹小声安慰道:“妹妹莫哭了,莫哭了,哥哥带你回去。李家明是好人,不会让他妹妹还欺负你的。”
看着两兄妹瘦弱的背影,李家明呆坐在那五味陈杂,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这个张仁和给触碰到了,不由得想起当初小妹乌黑的小手、小脸、破烂的衣服、乱蓬蓬的黄头发……。
这个张仁和不是胆小,而是畏惧自己的势力,怕连累他最心爱的妹妹,否则不会在他妹妹哭叫的时候,敢对自己怒目而视。他一个二年级的小伢子,这么疲弱又家境贫寒,妹妹受了人家欺负,除了鼓起勇气来找自己这个元凶的哥哥外,他还能有什么办法?莫非还让他去找满妹理论,再让满妹支使毛砣或是细狗揍他一顿,连带着再往死里欺负他妹妹?
呆坐了一阵,李家明没等来张仁和,自己起身了。帮亲不帮理是山里人的劣性,李家明也有这种劣性,但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坐视那对可怜的兄妹,继续被满妹那不懂事的小妹子欺负。(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一章 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句《聊斋》里的话很有名、流传也很广,还让人引申出各种解释,最有名的则莫过于二月河先生在《雍正皇帝》中的演绎。李家明也知道这话,而且对这话嗤之以鼻,做事要看结果也要看过程,哪是简单的‘有心与无心、善与恶’说得清的?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了解事情缘由之后,拿这话来替自己小堂妹开脱。
满妹与张棋的矛盾很简单,一个家境优越、大方惯了想分给她好吃的,潜意识里想享受那种高人一等的虚荣;另一个家贫导致自卑,自卑又导致极度的自尊坚决不要,被旁人取笑了两句‘假模假样’就恶言伤人。
六七岁的小女孩,你能指望她懂多少人情世故?何况满妹在家娇憨惯了的,也就是李家明能收拾得了她,见自己的好意屡屡被人拒绝,觉得在同学面前非常没面子,接下来的事就不难想象了。
“仁和,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的,不管李满华刚开始是如何的好意,但后面的事确实是她不对。她不该取笑你妹妹,更不该给同学取侮辱性的外号,我已经批评她了,还让她以后不准再欺负你妹妹。”
瘦小的张仁和不吱声了,他妹妹对他说得很愤慨,但事情经过就如李家明所说的那样。他也只是一个八岁的小伢子,哪能象李家明这样分析得条条是道?要认真说起来,李满华有强人所难的错,自己妹妹也有不对的地方。人家好心好意送你吃的,不要就不要也不能那么生硬地说‘你有钱就了不起啊?我不是讨米的!’的吧?这一点点人情世故,他在学校呆了快两年,心里非常清楚。
沉默了一阵,张仁和艰难道:“李家明,谢谢你了。”
“没事,我先走了。”
李家明起身,象个小跟班样的八伢也连忙站起来,将这位老大的老大送到宿舍门口。李家明刚走到门口,又想起刚才在教室里这老实伢子对他妹妹的爱护,不由得心里一软,回过头道:“仁和,满华以后不会取笑你妹妹了,但我不敢保证其他妹子不会取笑。你也晓得,那些小妹子经常给人取外号,其实并没有多少恶意,就是为了好玩。就象王强生让我们叫成鼻涕鬼一样,从小叫到大叫了五六年,有时候我都会习惯性叫他鼻涕鬼。”
宠爱妹妹的张仁和一听就急了,从床上蹦了起来,急切道:“那怎么办?”
“这样吧,等下吃晚饭的时候,你带着张棋在女生宿舍楼下等我,跟我一起吃饭。那帮小妹子都怕我,张棋跟我在一起吃饭,以后她们就不敢再取笑她了。”
“哦,谢谢你,李家明。”
这是张仁和第二次感谢,李家明仔细看看了这个贫寒家庭的孩子,微笑地冲他点点头,吩咐道:“八伢,跟我去下工地上。”
“哎”,比张仁和粗壮点的八伢,立即屁颠屁颠地跟着李家明出了宿舍楼。
没十分钟,两人来到小学工地上。工程队的进度比计划中还更快,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已经将一幢新教学楼盖好了,正忙着清理室内的建筑垃圾,等装饰外墙的白石子、白水泥到货,就可以粉刷外墙了。这也正常,有了学校的监管,工资按时发,平时吃得又好,工人们的干劲自然也就高,比在其他地方干活更尽心尽力。
李家明带着六伢进了到处乱七八糟的新宿舍楼,一路上工人叫他‘家明’,或是戏嚯称他为‘李会计’,他也一路笑呵呵地‘叔叔、伯伯’地打着招唿。
进了二伯的临时卧室兼办公室,李家明示意八伢去玩一会,自己开始整理桌上的发票、收据之类的。拿了工程队三百块钱的工资,李家明就成了会计兼出纳,每天下午都得过来做账。刚开始柳校长、陈副校长和王大主任还不放心,但看过他对照学校账本记的工地账本后,取笑王振国、李传民几十年活到狗身上了,记的账还不如个五年级小学生有水平。
工地上的账简单,特别是建筑材料、伙食都由学校监管之后,李家明几分钟就把事情处理完了,把在外面玩的八伢叫了进来。
“八伢,那个张仁和的情况你晓得吗?”
“晓得”
二(三)班住宿生就十几个伢子,大家住在一个宿舍三四个月,哪会不清楚各自的底细?何况张仁和的情况比较特殊,六伢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张仁和是罗坊人,母亲是二婚,听说头婚是嫁在柏木。张仁和的父亲是个浪荡子,在柏木走人家时,跟张仁和的母亲勾搭上了,被人家老公发觉后打了半死。后来,张仁和母亲跟前夫离了婚,就嫁到罗坊张家,没想到张仁和父亲又在外面偷人。这一次,对方不是大姓人家,蛮横惯了的张仁和父亲被捉奸后,恼羞成怒失手之下打死了人、三年前被判处、执行死刑。
在农村里,唾沫星子也能杀人的,张仁和的母亲本就名声不好,平时受尽了旁人的指指点点,只是她老公会哄人,又有了一双儿女,才能将日子过下去。哪知老公故态复萌背叛了她,更是觉得伤心欲绝,结果喝了农药,只剩下这两兄妹和一个年迈的祖母相依为命。
“哦,听说他还有个姑姑在广东打工,他和他妹妹读书,就是他姑姑寄钱回来供的。家明哥,仁和很可怜的,每天吃的都是薯丝和辣椒酱,有点米和霉豆腐都省给他妹妹吃。”
哎,大人作孽,孩子受苦。李家明暗叹了声,难怪那个张棋那么自卑、敏感。
“你们班上有人笑他吗?”
“没有,你说了不准欺负人,哪个敢啊?”
吃饭铃声响了,李家明将桌上的账本放进抽屉上锁,吩咐道:“你去找下张仁和,就说我很敬重他,想跟他交个朋友。”
“什么?”
八伢愕然,李家明拍了他后脑勺一巴掌,笑骂道:“出身是无法选择的,也不是他的错。他这么小就知道护着妹妹,比你们这帮皮伢子强得多!走,吃饭去。”
“哦”,八伢连忙跟在李家明屁股后面去吃饭,到了食堂门口找到正排队的张仁和,小声道:“仁和,家明哥哥说你护着你妹妹,很了不起。他还说,他很敬重你,想跟你交朋友。”
啊?习惯了被人嫌弃、鄙薄的张仁和愣了下神,紧接着就觉得胸膛里热流涌动。李家明可是天才,而且还是大好人,他会敬重自己?敬重啊,那是大人才配得上的字眼!
张仁和感谢地看向五年级的队伍,却只看到李家明正拿着一个大包裹和王老师聊天,还不时被旁边的老师取笑、打趣什么。(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二章 无巧不成书
仲夏的天气已经很热了,即使是傍晚依然热浪滚滚,崇乡中小学女生宿舍楼下,胖乎乎、娇憨的满妹向黑瘦的张棋道歉,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还是当着经过身边的小妹子们的面,向黑瘦、衣着破旧的张棋说了句‘对不起’。
被她哥哥教育了一遍的张棋接受了道歉,也很有礼貌地小声向李家明道谢,眼神里充满了感激涕零。
“谢谢家明哥哥。”
“没事,张棋,你有个很了不起的哥哥。”
李家明象大人样摸了摸头发枯黄的张棋的小脑袋,旁边道完歉的满妹已经催促了:“五哥哥,快给我看看,四婶寄了什么东西?”
这妹子还是改不了好吃、喜欢漂亮衣服的毛病,李家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