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跃龙门-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家明,你可是出了名的公私分明。我们阿里脱离出来,对国民银行是个损失,但不会影响到你们汉华,你该不会针对我们吧?”

    当然不会针对,只是会收取费用而已,既然要搭汉华的船,船票总要买一张吧?也不愧是成功者自有成功之道,单这种能把面子塞裤裆里的能耐,这丑货在什么时候都能比常人混得更好。

    费用没有问题,天下本就没有白吃的午餐,现在卓越系统垄断了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再来对企业用户收费也在情理之中。听到了准话的马郧大喜,连忙道谢致歉。

    漂亮话谁不会说?

    早没了脾气的李家明也换上笑脸,谦虚道:“谈不上,当年送你房子,那是因为你给我们搭了至远的线,帮了我们大忙。给你投资,那也是看中了你的团队,事实也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看着人家这么大度,心愿达成了的马郧突然有丝后悔,或许自己这一次错了。

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见相左(上)

    冬雨淅沥,寒风习习,冬日的浔阳繁华日盛,摩天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整个城市欣欣向荣。

    来了这个城市快五年,sohu能源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王铁,仍然不习惯这种入骨的阴寒,但深爱着这个他参与了建设的新兴都市。作为一个商人,用深爱这个词汇,很有些别扭却是他的真实情感。这一点,来视察的李家明能看出来,也能理解这种改天换地的参与感、成就感。

    听完王铁的工作汇报,又稍稍翻看了下即将公布的年报,临窗而坐的李家明看着对面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幽幽道:“铁子,你怎么看阿里收购极速案?”

    这问题不好说,而且很让王铁心绪复杂。以前在学校时班头和桂铭他们三个是死党,现在却正式成为了对手,可谓人生际遇之难料。借着递茶的时间,人情练达的王铁想了想,犹豫道:“头,这事得看你怎么想。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怎么说?”

    陪坐在沙发上的王铁知道,自己这位带头大哥其实不需要他回答,问这问题可能是念旧的老毛病又犯了。自己这位老大什么都好,就是象个老人样太念旧。

    “头,人生不如意十之**,很多事不能太执着的。”

    ‘呵呵’,李家明露出个落寞的苦笑,自己一直在避免与老同学、老朋友相争,最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怪这世界太小,还是怪自己当年太重情义?

    他苦笑,王铁也苦笑。当年的事,王铁也算是亲历者,从根子上说马郧、桂铭他们都是靠李家明起的家,到最后他们却走到了对立面,这让重情重义的李家明情何以堪?

    抿了口半烫的云雾茶,李家明苦笑道:“铁子,你说我干得都是些什么破事?”

    好像是那么回事,但作为旁观者的王铁不那么认为,迟疑地劝解道:“头,也不能这么说,起码从投资的角度上来说,你当年的决定是正确的。”

    是啊,当年不过是想搭顺风船,事实也证明历史惯性的强大,不仅让自己的投资增值近万倍,还在阿里身上打下一个老马想磨都磨不去的烙印。只不过,人是一种矛盾的生物,即使是知道历史有强大惯性的李家明,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想,如果当年象搞ipod、iphone一样搞电子商务,现在还会不会有阿里这头怪物?

    可惜的是,这种假设终归是假设,李家明不禁自嘲道:“我是不是很矫情?”

    有点,但老大到了这个高度,也只能矫情。老大与自己这样的人不同,往前看没人,往后看还是没有人,没有对手的日子,除了矫情之外还能干嘛?

    “呵呵,起舞弄清影呗。”

    正喝茶的王铁附和了一句,又迟疑道:“头,你不会真的准备找个对手吧?”

    “为什么这么问?”

    这可不是小事,三个庞然大物厮杀起来,不管输赢都是火星撞地球。这事也容不得王铁袖手旁观,抛开李家明的利益会受损外,他的利益也会受损。

    “头,如果你真要这么做,除了老章他们会获利外,百害无一利”。

    是啊,不光是自己的个人利益受损,还会牵累到公司,还不利于整个集团的稳定。李家明不相信,如果老顾有了足够的实力,就不会试图挑战自己和汉华。如果汉华与阿里爆发战争,换来的是sohu易购的崛起,李家明宁愿放任马郧那丑人。

    王铁相信李家明早有定计,但仍然建议道:“对,我觉得可以学英国人的大陆政策”。

    “呵呵”。

    李家明笑了起来,王铁也跟着笑起来,伸手拿起旁边的电话打给宋常务,准备三人小酌几杯。

    “头,我听到一个风声,说老宋要走了。”

    “去哪?”

    “杭城,你说”

    一听是杭城,李家明不禁眼睛眯了眯。宋小军是浔阳奇迹的干将,脑门上刻着个柳字,调过去是重用还是调虎离山?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尤其是马郧那丑人背离之际。

    搭在沙发扶手上的指头敲了几下,李家明猜不透其中用意,小声道:“还有呢?”

    “西南邀请我们去投资,管道煤气、水电都可以。头,上次清查之后,那几个在建的大型水电站一直搁在那,连华能和国电都进不了场。”

    这就有意思了,李家明想了又想,示意王铁把卫星电话拿过来。

    一阵电流声后,谨慎的王铁把反窃听设备都打开了,李家明这才给正在海南度假的岳父打电话请教。

    熟悉规则的柳本球将前因后果都问清楚后,站在临海的窗前思考了一阵,沉声道:“别乱动!”

    “爸?”

    “文文结婚的时候再谈。”

    李家明猜到了几分,王铁可是吓出一身冷汗,敢情上次的事还没完?

    “妈的,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是啊,什么时候才是个头?等到喜忧参半的宋小军到了后,也是如此感叹,可他感叹完后又是庆幸。

    “家明,谢了”。

    举着杯子的李家明心里一惊,压低声音道:“出事了?”

    “嗯,刚给我们吹风,估计要去秦城养老。”

    “什么?”

    震惊的王铁低声惊呼,连忙又不自觉地瞟了眼房门,小声道:“军哥,牵扯大吗?”

    话音刚落,王铁自己都苦笑起来,一棵参天大树倒下,不知要压折多少枝枝桠桠、砸死多少猢狲,怎么可能牵连得少?

    “头,不会影响到我们吧?”

    应该不会,sohu能源的底子不太干净,但背后是汉华和利方。只要不是想对这两个实力超群的大集团下手,没人会去轻易碰这样一个外围企业,尤其是这家企业还是美国上市公司。

    这个道理不用李家明解释,久历商海的王铁也清楚,但他就是这么问了,问得来小酌的宋小军举杯会意一笑。城关变幻大王旗,各领风骚十余年,走仕途的人与做生意的人一样,都要成大事便要目光放长远一点。

    不过,宋小军与他的仕途领路人柳主任的看法不同,他觉得sohu能源应该抓住机会开拓西南市场。

    李家明神色如常,身处局中的王铁立即住杯不饮,疑惑道:“怎么说?”

    宋小军瞄了眼李家明,见他面色如常,只好迟疑道:“我不知道说得对不对,仅作为一个参考。我认为象我们这样有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强干弱枝和纠枉过正都是必要的,但最终是要走向法治的。可能我们会走一些弯路但那不要紧,只要我们多耐心一点,终归会找到一条适合我们的道路。”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

    深思之后,李家明默默点头。作为政坛中坚的宋小军如此看,那便代表着法治是所有人的共识,只是如何实现法治需要商榷、博弈,但大势是任何人都改不了的。

第四百七十四章 意见相左(下)

    人心如秤,半两之差,心明如镜。

    正当李家明在浔阳视察公司业务时,受人之托的桂铭和水仔远道而来,给他带来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这话不简单,模棱两可又发人深省,关键是听到这话的人如何去理解其中深意,李家明端着茶杯坐在临窗的椅子上开始沉思。

    听雨轩,听的其实不是雨而是风。

    领着水仔过来的王铁拍了拍老同学的肩膀,示意三人去窗外的回廊上走一走,让他的带头大哥独自去琢磨琢磨。

    深冬的浔阳很冷,尤其是江风夹着毛毛细雨,吹在人脸上便是一阵寒意。

    出了温暖的茶楼,站在寒风习习的回廊上,裹着黑色羽绒大衣的王铁打了个寒颤,遥望着江对面繁忙的码头感慨道:“老桂,我现在理解了,为什么班头当年扔下如日中天的sohu远渡重洋。做实业苦,但那种改变世界的成就感,远不是赚多少钱能比拟的。”

    江对面的码头是sohu能源的专用货运码头,这几年sohu能源发展迅猛,几乎垄断了江南数省的天然气市场。在给民众提供廉价、清洁能源的同时,总部设在浔阳的sohu能源不但给股东们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还给当地带来每年数十亿的财政收入。换而言之,今日浔阳的繁华,sohu能源和王铁是有巨大贡献的。

    三人是老同学不假,但当年在学校时关系不怎么样,眼看着以前瞧不上的人有了如此成就,桂铭和水仔心里多少有些五味陈杂。如今混得更好的王铁说话又透出其它意思,以前便与他不对付的水仔刚想反唇相讥两句,却让洞明了世事的桂铭抢了先。

    “铁子,我明白你的意思,你也要明白一件事。虽然我们跟头的手下有些对立,但那只限于公事与私人感情无关。”

    或许吧,别人说这种屁话,王铁是十成十的不信,但这话从桂铭嘴里说出来,而且涉及到大家公认的老大李家明,他会信那么三四分。

    “我知道,才这么提醒你。以前在学校里时,头教训我说等我上了社会便会知道,与同学情谊比起来,当时的荣誉、党票其实不值一提。”

    这话更难听,但公司都被人家收购了,以前风光无限的桂铭还能说什么?

    “王铁,我们分得轻重!”

    那就好,政坛与商场太商海太云诡波谲,以诚待人得分时候、场合,若没有防人之心,迟早会成为猎枪下的猎物。这两同学带来的或许是机会,但也可能是陷阱,不得不防啊。

    三人话不投机地聊了一阵,又回到了幽静的茶室,还在琢磨的李家明被冷风一吹,这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看着昔日风风光光的两位老同学如今沦为了替人带话的人,一直以老大自居的李家明多少有些嘘唏。

    眼看老大又有心软的迹象,客串服务生的王铁连忙端了两杯茶过来,跟他那位老同学、老对头开玩笑道:“水仔,张勇身家一百多亿美刀了,后悔吗?”

    水仔本能地有种恼怒,却不敢当着老大的面反击回去。况且王铁也说中了他的痛处,但又能怨得了谁?

    当年自己的小弟如今成了硅谷的风云人物,而自己却困守在中关村里,已经胖得象个球的水仔苦笑起来,落寞道:“老大,我觉得我最大的毛病就是太聪明。”

    不单是水仔,包括桂铭他们也一样,都是太聪明了,或者说他们只合适做生意不适合做企业。现在混得非常不错的王铁,以前其实也太聪明,只不过是他是该摔跤的时候摔了跤狠的。

    喝着茶的李家明看着以前的小兄弟,感慨道:“人啊,是要点敬畏之心的。你们就是成功得太快,没有了敬畏之心。”

    老大也变了,说话开始转弯抹角,受托而来的桂铭暗自苦笑。

    世事在变,人也没法不变。

    李家明陪他俩吃了顿饭,再陪他俩四下转了转,三人非常默契地没谈那句话的意思。

    等桂铭和水仔走了,王铁也没主动问那话应该怎么理解,只等着李家明下决心。可是,李家明也拿不定主意,主动询问道:“铁子,你怎么看?”

    “不知道,太复杂了。头,我不认为马郧有那么大能量,他还达不到那层次。”

    马郧确实没那能量,但与他有了利益交集的张领事有,为了避免汉华针对阿里,对方是有可能在某些领域妥协的。尤其是扔出来的利益,原本就是别人的利益,这种慷他人之慨的事何乐而不为?

    要这么看,王铁也觉得非常有理,小声建议道:“头,要不你打个电话给张领事?”

    李家明摇了摇头,这种事是问不到的,即使对方坦诚,自己又敢轻信?

    “他的能量在于他超脱?”

    对,超脱就意味着很多事不能亲自参与,只能通过别人的手、借别人的势做自己的事。

    “头,还有一种可能。”

    李家明点了点头,还有一种可能是闵局他们那一帮人的原因但可能性不大,对于他们那样的职业官僚来说,权力永远比经济利益更重要,不太可能去趟这种混水。

    “头,桂铭他们将公司卖了,套现了一大笔钱。”

    “我知道。”

    见李家明知道这事,有提防之心的王铁也不好再说什么,连忙起身打电话安排车,送他上庐山找高参。

    两辆防弹奔驰车沿着风光秀丽的盘山公路而上,没多久便到了老蔡居住的别墅。这位浔阳的老书记与他的继任者柳书记不同,柳本球是哪舒服去哪逛,他却喜欢经常来庐山住一住,看着山下那座他曾经辉煌过的城市日新月异。

    听完李家明的讲述,不显老态的蔡伯沉思良久,建议道:“本球说的有道理,但我还是觉得事有可为。”

    到了李家明这个层面,万事都求稳,不会轻易再激进,否则他不会套现大量股票,可套现来的资金要解决流通性的问题。前几天宋小军的话也有道理,但那不足以让李家明下决心,原因宋小军还没达到蔡伯和他岳父这个层次,看不透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可现在蔡伯和岳父的意见又相左了,本就拿不定主意的李家明更犹豫了。

    “蔡伯,我是当局者迷,您给我仔细说说?”

    实力,因为李家明有了参与博弈的实力。

    “家明,地位是自己争取的,别人不可能主动给你。当然,前提是你不能去踩红线,否则便是众矢之的。”

    经济是政治的集中体现,那政治的核心又是什么?或许西南市场是个解决资金流通性、资产增值的绝佳机会,也或许是块把自己绑上船的饵,李家明不禁默然。

第四百七十五章 先天的劣势(上)

    过年了,平时冷清的大山里突然热闹起来,各色小车、摩托车呼啸而过,开车、骑车的都是回过年的人。

    城市就象是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无数向往更好生活的年轻人,也产生了无数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崇乡这个大山里的乡镇也不例外,比其他乡镇好一点的是昔日破旧的县城变成了繁华都市,年轻人不用再背井离乡,但也不可避免地让本就不热闹的崇乡变得更冷清。

    这个大山里的小镇唯一例外,也就是黄泥坪这个只有七家人的小村落,年节时热闹平时也不冷清,还经常有直升机起落的轰鸣声响起。

    坐在老旧不破旧的阁楼上,儒雅中透出威严的柳本球遥望着对面山上的宽阔公路、以及公路上呼啸而过的车流,回想起二十年前这片大山的贫困不禁五味杂陈。家乡变得富裕是他多年前的梦想,但这片大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又觉得陌生了不再是他魂牵梦绕的老家。

    唉,回不去喽。

    暗叹了一声,风采更胜当年的柳本球回首看了看正沏茶的女婿,幽幽道:“家明,你那句话是对的”。

    双手递了杯刚沏好的茶过去,仍然象十年前样黑丑的李家明嘿嘿直乐,打趣道:“爸,不批评我了?”

    “呵呵,我就是搞不懂,十年前你才二十多岁,怎么会有我这种年纪的人的心态。”

    自己这岳父兼老师直觉太敏锐了,李家明只好拈着素瓷杯托辞道:“爸,我们的职业不同。”

    “怎么说?”

    “你是官员,发展经济、民生是你的抱负也是本能,我是商人又是教书匠,有现实的一面也有犯酸的时候。”

    “还有呢?”

    岳父是另所有指,李家明也不得不沉吟道:“我学的是经济,做的是企业,了解顾客的需求是职业本能,只有经常把自己当成普通人去思考,才能创造出迎合市场需要的产品。”

    “对,你只要考虑顾客的需求,我们不但要考虑百姓的需求,还要考虑上级、同僚、部下的需要。所以,你十年前就能感慨回不去的是故乡,我却要等到位高权微的时候才会这种感触。”

    这可不是那个熟悉的岳父,李家明不禁打趣道:“爸,这可不是你的风格。”

    “我的风格是什么?”

    自踏入仕途之日起,便以强硬面目示人的柳本球反问了一句又严肃道:“家明,任何圈子都有规则。任何人想干成点事,就要熟悉那一套规则,学会如何在那个圈圈之内玩,想打破那个圈圈的人,都会死无葬身之地。如果我们真象我们表现的那样强硬,早被官场淘汰掉了。”

    “你的意思是?”

    没错,柳本球就是那意思。有人把官场与商场相提并论,其实官场比商场复杂得多,也有人把官场与妓院类比,其实官场比妓院还更脏,远不是圈外人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算是运气好的,碰上了一个以gdp论英雄的大时代。如果把让我年轻三十岁再从科员干起,可能不要三天,我就要交辞职报告了。”

    仔细倾听的李家明默然,他听得出岳父的意思,这是在劝他不要去趟政治的混水。大时代即将落幕,以后会是个平庸年代,而且会越来越平庸。这个大时代是历史任务是发展经济,要的是开拓进取,而平庸年代是利益再分配,要的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功夫。

    “家明,恕我直言,你和我、老蔡是一类人,大开大合的事我们擅长,但不会做水磨功夫。这么多年来,你的习惯是给你的手下指明一个方向,然后用各种手段激励他们前进。你自己想想看,如果让你去管理利方、汉华,能否做得比马桦腾和kyle更好?”

    做不到,李家明自认没有马桦腾和kyle那种本事。上次错误地逼走kyle后,他曾经有过亲自出马的打算,但很快便打消了念头,改由让雪莉出任ceo。不是他不想,而是他发觉他无法食若甘饴般地疯狂工作。

    两世为人的特殊经历,给了他超出常人的眼光和最珍贵的记忆,让他能最终脱颖而出站在了世界之巅,但也让他的心老了。那种繁杂的日常事务,他或许能应付得来但从心底里就不愿意干,一项不愿意干的工作又如何能把它干好?

    见李家明若有所思,正喝茶的柳本球也总算是松了口气。与想将李家明推上这条路的老蔡他们不同,柳本球看得很清楚,这条路对于自己这女婿来说就是一个跳下去便爬不出来的火坑。

    综观世界各国的现代史,可曾有超级富豪从政成功的先例?不是说超级富豪们的能力不如职业政客,而是他们在公众面前天然地处于劣势。

    你代表哪个阶层、为哪个阶层说话?政客可以说他代表最广大的民众,为了最广大民众的利益而奋斗,超级富豪说这话有人信吗?

    当然,更重要的是利益。

    如果李家明成功了,老蔡能获得参与创造历史的成就,而柳本球失去的将是女儿、外甥们的幸福。他自己就是政治人物,太了解政治人物的生活,镜头前的光鲜背后其实是种种不堪,要命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种种不堪迟早会被公之于众。

    连英明神武的太祖尚且被拉下了神坛,日后又还有谁能呆在神坛之上?

    “家明,你现在的想法其实是这山望那山高,等你真的到了那座山上回首再看,是否又会觉得这座山比那座山更高呢?”

    有道理,说的都在理,可李家明觉得好笑,反问道:“爸,你今天怎么了?我问的是西南的事,你却给我说这些,莫非你觉得我可能有政治野心?”

    “家明,你不觉得你已经不谦逊了吗?”

    “怎么说?”

    敬茶的人笑意盈盈,接茶的人也在笑,但柳本球那颗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这混账小子就是个见了棺材也不掉泪的犟种,要是执意往那火坑里跳,谁又能把他拉得回来?

第四百七十六章 先天的劣势(下)

    婚礼都要图个热闹,也要图个脸面。常人结婚即使手头拮拘,也要办得风光体面;对于钱多得没处花的富豪们来说,花几百上千万嫁女、花几百上千万娶亲,更不算是个什么事。

    作为世界首富的亲妹妹、国内知名画家李文,她的婚礼即使想低调也低调不了。随着婚礼的临近,本就不冷清的黄泥坪越发热闹。收到请柬的老章他们来了,远在大洋彼岸的杨至远、张勇他们来了,连与李家明渐行渐远的马郧听到风声后也专程从杭城赶来,小小的黄泥坪俨然成了it巨头们的party。

    随着这一大帮超级富豪的到来,本应喜庆婚礼开始变味,这多少让想让这场婚礼单纯一些的李家明有些不满,但他见小妹很开心地帮着妹夫交际,也开始主动带着妹夫去与自己的朋友们交朋友。将与小妹生活一辈子的是妹夫,不是他这个亲哥哥,这一点李家明心里清楚得很。

    古时候外戚能封侯,现代的裙带关系也不差。有了李家明这个舅兄的引荐,不入流的小商人孙志宏与一帮超级富豪成了朋友,也经常被赵世清他们那些京油子或毛伢他们一伙灌得舌头打结才作罢。

    好事,人都说酒品即人品,酒桌上不偷奸耍滑又能控制着不过量,自己这妹夫非常不错。同样被灌得半醉的李家明回到卧室,这样给妻子说起妹夫的事,意外地发现房里除了妻子外还坐着欲言又止的小妹。

    “怎么了?”

    “我们想跟你谈谈”,哄睡了小儿子的柳莎莎塞了杯热牛奶过去,很严肃地指了指窗边的椅子,搞得李家明很莫名其妙。

    还是那事,但柳莎莎的想法变了,以前她抱着默许的态度,现在仍然不反对但也不赞成。她只是在表明她的态度,她讨厌没有人身自由,更厌恶被被人介绍成李太太。

    “家明,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宁愿我们穷一点,住一个小房子,每天按时上下班,一起买菜做饭。”

    这话听起来很矫情,柳莎莎自己也承认,但却是她的真实想法,李家明也非常理解。人这种生物很矛盾,贫贱时想富贵,富贵后又怀念贫贱时的粗茶淡饭,反正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最好、失去的东西最值得怀念。

    “你呢?”

    本就欲言又止的小妹不知如何说是好,哥哥想干什么是他的自由,可嫂嫂讲的也有道理,而且她也见过钟老师的生活。自从柳校长当大官后,钟老师其实过得并舒心,喜欢教书却只能去行政单位工作;想做点工作,却被大大小小的领导当菩萨供起来,而且一言一行都要注意影响。官太太的生活,对于平常女人来说是种荣耀,但对钟老师那种有独立人格的人来说是种折磨。

    钟老师尚且如此,比她更独立的嫂嫂呢?

    有些事是旁观者清,李家明两夫妻结婚六七年来没争吵过什么,很大程度是因为一个在大学里任教,另一个随她的意在开建筑设计所。如果哪天因为李家明的原因,需要柳莎莎放弃她的工作回来当家庭主妇,估计家里会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

    “哥哥,你讲我讲得对不?”

    对,很对,但也是可以避免的,可李家明知道没这么简单,他们是青梅竹马的夫妻,哪会不清楚妻子的手段?这只是从家庭的角度来说服他,接下来肯定还有可能性之类的。总之一句话,他犟他老婆也不差,都是那种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人,况且这事她认为是对的。

    果不其然,等小妹表明完她的态度后,柳莎莎便给他动之以理。与他岳父那种点到为指的分析不同,柳莎莎的分析是事无巨细,只差象他平时那样建数学模型了。

    当然,最有力的理由还是那个代表谁的问题!

    林林总总列举了一大堆,柳莎莎成功地证明了,李家明是不可能代表平民的。到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最重要的是利益再分配,给平民多分一点,富人阶层就会少分一点,李家明能背叛他所属的阶层吗?

    不能,李家明的实力来自汉华和sohu,即使他是两个集团的主要创始人,只要他触动了其利益,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众叛亲离。这无关于忠诚,而是基于利益的选择,就象马郧跟他私人关系再好,涉及到两个集团的利益时,照样会跟他分道扬镳。

    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华国有大一统的传统,又经历过近代的百年混战、百年屈辱,谁能结束战乱、屈辱,谁就拥有了天然的执政合法性,受到绝大多数民众的拥护。正基于此,能代表士农工商四民的,其实只有士即庞大的官僚集团。这也是为什么二十多年前,四通老万他们试图挑战现有体制时,只要中央的决定一下,再好的形势也会瞬间反转的原因。

    风韵极佳的柳莎莎轻言细语,准新娘李文坐在床前轻拍着熟睡的小侄儿,紧锁眉头的李家明则在耐心地听。这些东西不是他妻子能想到的,只可能是岳父的观点,再通过妻子的嘴说出来而已。

    说了很久,口渴了的柳莎莎拿过丈夫手里的杯子,将小半杯冷牛奶喝完,又小声道:“家明,这些都是我爸跟我讲的,我觉得他讲的有道理,你觉得呢?”

    “嗯”,李家明点了下头,刚想逐一反驳时,对他太了解的柳莎莎又道:“我也觉得爸爸讲的有理,但他那是站在官僚的立场上讲的,不能算是持平之词。”

    嗯?

    李家明古怪地看着妻子,好奇道:“你也这么觉得?”

    “当然,屁股决定脑袋,谁都不可能背叛自己所属的阶级。他当官,当然要帮当官的讲事。”

    有意思了,疑惑的李家明作了个请的手势,示意这次谈话算是学术探讨与夫妻感情无关。

    “家明,你真觉得搞这事划得来?”

    李家明不禁愕然,他万没想到妻子没有继续长篇大论,问得还如此简单。

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错特错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这种愚民的屁话,李家明是不信的。即使人性本善,再虔诚的基督徒也不可能象爱家人、朋友那样爱陌生人。李家明不信,他老婆柳莎莎也不信,就如她会同意丈夫给小姑子准备丰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