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跃龙门-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小不点的远大理想,让李家明嘿然直乐,带着几个半大伢子、小家伙跑向正开饭的食堂。
谁说理想一定要高远,那种好高骛远的叫妄想!
第九十四章 伯侄情深( 上)
小学生是不用上晚自习的,崇乡中小学的小学生们也不例外。不过,小学生也要做家庭作业的,因此初中生的第一节晚自习,这些小学生要做作业,第二节晚自习就自由了,只要不出敬老院的围墙,他们可以自由、愉快地玩耍。
别的小学生做完作业,都可以愉快地玩耍,只有李家明不行。第一节晚自习,大家做作业他也要做作业、看书,第二节晚自习他得替大家检查作业,还得按每人的进度布置明天额外的作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在学校不比在家里,小学部到了时间就熄灯、关门,而且宿舍里不得点蜡烛。
没办法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自己这些弟妹的天资并不出色,只能以勤补拙。话是这么说,其实李家明是非常享受这种劳累的,因为他能看到弟妹们的进步。
至于同学们异样的目光,李家明并不怎么放在心上,既然走上了这条异于常人的路,就得忍受周围异样的目光。现在的李家明,已经开始向四哥学习,除了王老师、张老师及自己兄弟姐妹外,对其他同学都是笑笑而过,不是不想跟他们在一起玩,实在是大家共同感兴趣的东西几近于无。
同学们虽然仰视李家明,愿意跟在他后面耀武扬威,但也并不怎么喜欢跟他聊天、玩。用他们的话来说,家明越来越象王老师,跟他聊天、玩,一点意思都没有。哪怕是银子滩村小并过来的老同学,也只有作业拿摸不准时,跑过来问一问答案,免得做错了挨阎王菩萨的小竹梢。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本班的同学不喜欢跟李家明聊天、玩,隔壁班上的张绍龙却喜欢过来往他那凑,即使每天都要帮他改作业,还照样乐此不疲。
“家明,跟你说个事。”
“说“,正帮三姐改卷子的李家明头都懒得抬,随口应了声,等着这家伙说事。
“我想请你明天晚上去我家吃饭,能去不?”
“嗯?”
李家明放下手里的笔,抬头看着这个聪明伶俐的家伙,这小子什么意思?这年头请客吃饭都是大人的事,哪有小孩请小孩吃饭的?
张绍龙虽然聪明,可毕竟年龄太小,见李家明神情古怪,连忙解释道:“我明天过生日,请你和毛砣哥他们去吃个饭。”
原来是这事啊,这小子交朋结友没眼光,交的都是些有好处就来、有难处就跑的损友,好不容易交到自己这样既会读书、又有威信的朋友,还不得好好巴结一番?
“跟你家里说了吗?”
“啊?还没呢,你放心,我家里肯定没问题的。你不知道,我耶耶(爸)只要我成绩好,他才不管我的事呢。以前我过生日,也经常请同学、朋友回家吃饭的。”
这倒也是,上次大雪天的,这小子父亲就借了辆车去花山接人,生怕这宝贝儿子冻着。这小子性格象他父亲,喜欢交朋结友,就是这张破嘴损了点,经常得罪人。
“行,先说好来啊,我可没钱给你买生日礼物。”
“生日礼物?象电视里那样的?”
李家明拍了下脑门子,这年头哪流行送那玩意,何况这还是农村。
“别做梦了,老子家里穷得响叮当,你又不是没见过老子穿破衣烂裤!”
张绍龙还真想起了,当初李家明去县城参加竞赛时的穷样。出门总要穿得体面点吧?可自己这朋友虽然衣服上没补丁可也太旧了,一眼就知道肯定是捡他堂哥穿剩下的穿,还有那双雨鞋,居然在脚后跟那打了个补丁。要不是听毛砣他们说,家明的父亲出去打工了,工资还非常高,恐怕现在他还穿着当初那身旧衣烂鞋。
“嘿嘿,你真要送,我也不好意思要啊。行了,我去叫下毛伢、告伢,明天记得带你姐姐她们一起来。”
坐在一边等的毛砣,从来不知道客气是什么东西,见李家明答应了,连忙提醒道:“哎,叫你家里多炒些肉!嗯,要肥的不要瘦的!”
“放心吧,保证撑死你们!”
这孩子可真不会说话,李家明摇了摇头,将三姐的卷子改完,又看起毛砣的作业来。虽然毛砣、细狗他们的作业给张绍龙去改了,但传猛伯他们帮自己交了学费,自己就得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
不错,全部都正确。这家伙只要题目的难度不大,一般性的题目都会做,而且也不马虎了。只要他能坚持下去,以后凭他自己考个大学也应该问题不大。在李家明‘印象’里,六七年之后的高考不难了,只要成绩有个中等,考个一般性的大学都容易,何况这小子准备考体育生,那应该更容易。
“我去下二伯那,等下你送文文她们回宿舍,另外把三姐的卷子带给她。”
“哎”,毛砣答应了声放好作业、试卷,自己玩去了,李家明则挎起自己的书包去了工地上。
李传民的房间依然没生火盆,不过两伯侄坐在里面也不觉得冷,因为地皮已经买到手了。
这次崇乡未来的小学五幢楼,他们多报了一百五十吨钢材、二百吨水泥。按与柳校长私下的协议,只要帮中学多建个球场、铺百多米水泥路,再老师宿舍前的空地打成水泥的,多出来的全归他们。水泥要建球场、铺水泥地还要修路,多也多不出多少来,可那一百五十吨钢材,分到两伯侄头上,那就是四十五吨!这四十五吨钢材可全是自己赚的,按市场价去卖至少也能赚五六万;还有那工程管理费,交完税费之后,他们伯侄也能分到30%,那就是两万多块钱。
**万块钱,加上传猛伯、传祖叔他们答应借的,足够他们买四五百平方米的地皮,做上三幢宽敞的三层砖房。
现在只差跟王老板通知一下,就能从县里拉钢筋、水泥过来开工做。自己家里有三个泥瓦匠、一个木匠,再在工地上喊两个钢筋工帮几个晚上,不用请人就自己四兄弟晚上加班,有几个月的时间,做那三幢房子都跟玩似的。
“二伯,我们不能省这点钱,得做得越快越好!”
“为什么?”
第九十五章 伯侄情深(中)
做泥巴屋容易,没多少技术要求,只要有个大师傅带着几个木工就行。砖屋可不同,扎手脚架、扎钢筋、砌墙,那样不是技术活?山里面,有几个人懂这些?也就是李家是修水迁过来的,太公那边的兄弟有人会干泥瓦工,当年公公婆婆才咬着牙让二伯、传猛伯他们都去老家那边学了门手艺,好农闲时干点零工补贴下家用。
技术工人的暂时性短缺,这就是一个赚钱的机会!
李家明压低了声音,小声道:“二伯,现在工地上将附近两三个乡的手艺人都请完了,街上的人想做房子,都得等工程完工后才能动工,也就是说最早也得等到九月份才能动工。你想啊,我们的房子装修完了,人家的才动工,街上会多缺店面?”
“是哦,你的意思是?”
哎,二伯一辈子就是个二老板的命。
“小学的工程八月底必须完工,这之前大家都请不到人手,等九月份一完,马上就是国庆,那些找不到店面的生意人,还不得急疯?嘿嘿嘿,到时我们手里有店面,想怎么租还不是由我们说了算?”
“要的,你这脑子就是聪明!”
二伯大喜,工地上最不缺的就是人,自己当着二老板,多买几斤散装酒、几条烟给工友们,哪个不会帮忙?有这么多人帮忙,那三幢房子,钢筋混凝土干得有多快,墙砌得就会有多快。到时候,人家的房子才开始做,自己家的店面都能往外租了!
不,还有更好的事,到时候工程完工后,本地的房子肯定也要请人做,只要能给工程队找到活干,王振国还敢轻易将二伯踢掉?做工程赚钱是赚钱,可若是揽不到工程,老板上吊的心都会有。手下那么多人,若是没活给他们干,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队伍说散就散。
“对哦!”
二伯一拍大腿,咧开了嘴巴笑,若是街上都做成三层的砖屋,这得赚多少钱啊!他现在觉得这二老板的位子,坐得又稳当了不少,帮私人做房子虽然没有帮公家赚得多,可架不住房子多啊!
李家明等二伯高兴了一阵,才问道:“二伯,私人做屋材料上赚不到钱,最多是人工上赚一点钱,这还能赚大钱?”
说起老本行,二伯得意道:“家明,你这就不懂了。私人做砖屋,最耗人工的就是梁柱的浇铸,得等钢筋混凝土干了才能砌墙,那几天时间,泥瓦师傅可是光拿钱不干活的。”
明白了,二伯是想包人工!工程队承包建筑不同,这边的框架刚浇铸,那边的已经干了,各个工种都没有闲的时候,省下来的人工就是利润!
“厉害!”
李家明的马屁让二伯大乐,得意洋洋地从抽屉里拿出土地证递给侄子看,考究道:“家明,好好看看,看你能看出什么门道来没?”
“哦”,李家明笑嘻嘻地接过二伯手里的土地证,扫了一眼就大惊,这可是有钱都难买的风水宝地!
这地皮离街中心不远,算得上是黄金地段,可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它的形状。由于河道的关系,那是一块狭长不规则丿形的地皮,左边一大半的面积进深不够,不适合做住房只适合做店面。店面与住房的价值差距,只要是个生意人都知道,这样的地皮居然落到二伯手里了?
不对!
李家明现在天天做几何题目,对各种图形敏感,仔细回想了下那块地皮,虽然一边靠河堤的一边深凹进去,但应该远不止四百平方米?嗯,搞不好,那块地皮应该有五百多近六百个平方米。
李传民知道瞒不过自己这聪明透顶的小侄子,小声道:“家明,土地办的张主任就是张卫民的堂弟找了我,想买点钢筋。我答应了卖给他六吨,他和孙乡长一人三吨,以指标价卖给他们,再帮他们联系水泥预置板,足够他们一人做一幢砖混结构的三层楼。”
这就说得过去了,土地办主任可是个权力不小的实缺,手稍稍松一松,一百平方米就成了七十,何况是狭长不规则的地皮。更重要的是,那个孙乡长是隔壁高桥人还是乡政府的二把手,二伯帮他买到了现在有钱都难买的钢材,他帮二伯搞块好地皮、少算点面积,那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
这地皮好啊,看似不合适做房子,可店面比房子更值钱!
‘啪’的一声,二伯拍了下侄子的后脑勺,赞叹道:“家明,还是你聪明,一看就知道其中奥妙。你是不知道,就刚才张建军让我选地方的时候,我总觉得这地方好,可就是说不出哪好,还不敢让人家晓得。等我跑到现场上去看了一下,才知道其中的好来!
你不晓得,张建军那人死贪活要的,要是让他晓得这块地皮比他自己的还更好,哪轮得到我们啊?”
张建军能看不出来?不对,那家伙是奸滑,压根就是嘴里说得好,其实是将没人要的东西往外扔。
李家明想了想,摇头道:“二伯,张建军不是看不出来,他是不想要这块地皮。”
“啊?为什么?”
不为什么,这样一边宽一边窄的地皮只适合做店面,不适合做住房,而且只适合一家人来做,才能做得成。乡上的要求是三层高的砖房,左边的地皮勉强能够做出套结构稍好点的小住房,延伸过去的地段做出来的房子,连筒子房都建不了,只能象旅馆样留一条走廊,卧室、卫生间、厨房并成一排。这样的住房,别说卖,即使用来自住都觉得不方便。也就是二伯准备的钱多,可以买下一片来,否则单买一个铺面的面积,楼上的房子连扶梯都不好建。这样的地皮,除了自己家,还有谁会要?
对于不愁搞不到好地皮的张建军、孙乡长他们来说,还不如在街上最中心的地方,建楼下店面楼上住房的房子。别忘了,他们都是本地人,而且对未来看不得那么清楚,还想着店面之上做两层住房起来,以后不当官了,可以自己住也能给儿女当婚房。
正高兴的二伯想了想,还确实是这么回事,象他们那些当官的,不就占着街上最中心的地段?
“嗯,是这个道理,要是我不准备以后卖屋供三妹、满妹读书,这样的地皮我也不想要。不方正,做出来的房子根本没结构,连个客厅都没办法做。特别是最右边那三个店面,连扶梯都要占七八个平方米。”
这就是小富靠勤勉,大富由天定,二伯无子自然不会考虑住房结构的问题,只会往赚钱上去想。自己则是眼光‘精准’,知道未来经济会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更知道如何为自己谋取到最大的利益!
一铺能养三代人,一两套结构好的房子算什么?
见侄子明白自己的想法,本还准备耐心解释的二伯更是高兴,开始按照他的经验比划,这不可再是三个店面的事,而是五六个店面的问题。其实不用二伯比划,懂点建筑的李家明也知道,他一看到这土地证就知道这大好事。
“那就这么建呗,这些东西我又不懂。”
“你呀”,二伯拍了下他的脑袋,慈祥道:“还记得当初的协议吧?你占三成里的一成,我占两成,但你是保底一幢砖屋。我估摸着,这一排房子中间都共用梁柱框架,建六个店面是没有问题的。
我今天特意回家,跟你婶婶商量了一下,店面、房子都一人一半。”
啊?这等于送自己一个铺面兼两个大房间,房间不重要,关键是店面!别看现在铺面不值钱,等两三年以后,一个铺面卖七八万都好卖。
李家明愣了一下,急切之下用上了敬语,“这怎么行?当初说好我只拿一成,那就只能拿一成。二伯,我只出个主意,事情全是您在张罗的。”
“蠢牯!”
第九十六章 伯侄情深(下)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国人的传统观念。除了这个大义之外,其实更多的是担忧养老送终、及百年后的祭拜。
李传民夫妻无子,养老送终倒不是很担心,两口子最愁的还是百年后,无人给他们夫妻披麻戴孝、上坟、祭拜。女儿、外甥是靠不住的,他自己也是当外甥的人,一年到头会去阿公阿婆坟前拜几次?
在农村里,儿子可以继承田土山林的承包权、及包括房产在内的一切遗产,而女儿只是出嫁时准备一份嫁妆。
小侄子几次说以后会给两人养老送终,但那只是孩子话,当不得真作不得数。以前大哥想把二伢过继给自己,可那只畜生根本就带不亲,哪有家明有良心?诗梅说得对,带不亲的过房崽,还不如有良心的侄子!以后自己两公婆就葬在老三旁边,家明和他的子孙以后上坟扫墓,还会漏了自己两口子?
李传民暗叹一声,感慨道:“家明啊,亲无三代,族有万年!二伯又没儿子,赚下来的钱,以后还不是给了外姓人?等我跟你婶婶过了世,还能指望外甥来扫墓上坟?
家明,二伯有三间店、一层屋足够了。三间店给你三姐、满妹读书用,一层屋除了自己以后老了住一间外,其余的给你大姐、二姐妆嫁。”
李家明黯然点头不语,他知道二伯的意思,送自己一个铺面、两间房,就是想让自己以后给老两口披麻戴孝、上坟、扫墓。
哎,其实二伯不必如此,自己也会这样的。
见自己侄子点了头,李传民心里乐开了花,养老送终他们两口子不担心,四个女儿都很孝顺。可没有儿子送终、披麻戴孝、端灵牌、上坟扫墓,一直都是他们两口子的一个心病。如今算是没了心病,再也不用为这些事发愁了。
“还有件事,那就是房子的粉刷、装修。乡上有规定的,做完后必须要粉刷、装修,不能扔个光框架在那。我问过张主任和李乡长,最起码第一层的铺面和面街的外墙要粉刷,这样才会好看。”
李家明知道二伯的意思,做屋的人工肯定是叔伯们帮忙不要钱,按这种共用承重墙的建法,七八万块钱建这一排房子是勉强够了,但要加上粉刷、装修肯定是不够的。二伯虽然手头上没多少钱,但他可以找亲戚们借,至多是给点利息,自己这一半可就难办了,谁敢借上万块钱给一个十三岁的伢子啊?要二伯去借他自己的装修钱都会很吃力,要他再帮自己去借,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能力,除非自己跟父亲说实话,让他寄钱回来。
“没事,到时候房子做好了,您去帮我贷款就是了。”
“贷款?”
没错,李家明可不象他二伯那么保守,现在银行贷款利息又不高,好像针对农村的小额贷款,利息只有千分之五六左右吧?若是将房子抵押出去贷款装修,靠三个店面的租金,支付利息肯定是绰绰有余的。
“嗯”,李家明拿出钢笔,随手在旁边拿了张报纸,给二伯算起账来。
李传民仔细看了一遍报纸上算出来的数字,暗赞小侄子的聪明,自己还要去借什么钱?自己三个铺面,一个月的店租至少也有三百块,足够付三四万钱的利息了。有这三四万块钱,都够自己把房子全部粗略粉刷一下,再租出去收房租,何必去借钱欠人情?这年头的人,可没什么房子装修的概念,将墙壁刷白、电线布整齐点,这就是装修。
二伯心满意足了,还憧憬着房子全租出去,一个月多赚几百块钱租金,可李家明不满意。这样的发财机会,要是不充分利用,简直是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慷慨的乡政府!
李家明拿起笔,又重新在报纸上写写画画,最后小声道:“二伯,你想过将房子全部抵押出去,用银行的钱再做几幢吗?信用社那帮人,只要送个礼,肯定会愿意估高房价,多贷款的!”
虽然这样共用承重墙建房比常规建能便宜多了,可一幢普通一百二十平方米的三层砖屋造价也要近四万,一年下来一幢房子光利息就要近三千块钱,三幢就是**千块钱。这可不是光靠房租能承担得了的,二伯哪敢冒这风险?
“开什么玩笑?你晓得一个月要付多少利息吗?万一以后房租涨不起来,光利息都会拖死人的!”
这样的发财机会可不好找,李家明费心口舌劝说:“……,看到没,二伯,我耶耶和大姐的工资,再加上店面出租的租金,付利息足够了!街上的房子肯定会涨价的,我们等过两年房子价一高,再卖掉一两幢,不就连本带息全赚回来了?”
纸上的数字确实很有诱惑力,可欠亲戚账欠怕了的二伯依然不愿意,“那也不行!家明,钱是赚不完了,人要知足。你不要老想着多赚钱,好好读书才是正道!”
二伯这么说,李家明只能作罢。自己倔,二伯也不差,他要是拿定了主意,连二婶都只能骂他是头牛。要是二伯不同意,自己一个十三岁的伢子,还能去信用社跑路子抵押贷款,还能搞得掂做屋的那些事?
也对,知足者常乐,自己原来以为只能在家门口赚一幢房子,现在能赚幢街上的三个铺面、两层房也该知足了。
“就是,我们能赚这么多还不够?要是你们几个都能考上大学,店租又能涨上去,以后即使不卖屋,光收店租都够你们的学费和生活费喽”。
“嘿嘿嘿嘿”,李家明挠着头傻乐起来,要是父亲今年回家过年,突然看到家里多了一排三个店面的砖房子,而且还是在街上的,不知会是什么表情?
“别笑了!明天我去乡上办手续,土地证(农村建房没有房产证)上写你的名字,你自己也最好是到下场。”
“我?”
李家明指着自己的鼻子,见二伯不象是说笑,哭笑不得道:“二伯,你直接写我耶耶(爸)的名字,我一个十三岁的伢子,要房子干嘛?要是有人问起,你就说你借钱给我耶耶做的呗。”
二伯见李家明不象是跟自己开玩笑,也狐疑地暗道:这伢子心思没那么重?
李家明的心思还真没那么重,哪怕是二伯耐心给他说道理,他还是摇头道:“我不要,二伯,要是房子在我名下,别人会怎么看我耶耶(爸)?再说了,我和妹妹以后要读大学、在外工作的,家里的东西要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给我耶耶、后妈养老。
二伯,你也晓得,我耶耶是闲不住的人。以后我和妹妹想让他们跟我们去城里生活,十有**也会住不惯。这幢房子即使他们自己不住,也可以租出去,免得他们缺钱了不好意思向我们张口。”
李传民默然无语,小侄子的意思他明白,这是在顾着老三的脸面。农村人把脸面看得很重,要是让人晓得了老三的房子是他儿子做的,脸上就不好看。小侄子帮自己拿下工程,自己赚了钱‘借’给老三做屋,那大家就没什么闲话好说。
沉默了一阵,李传民替自己侄子作主了,沉声道:“家明,这事不能由着你乱来,以后的事谁说得定?要是你后娘不好呢?这样,最旁边那个店面和房子放在你耶耶名下,就说是我借钱给他做的,这两个铺面放你名下,就说是伯伯和王老板感谢你的。”
这样也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工程队的股份是靠不住的,还是多做手准备好,二伯这是老成的想法。
后妈是嫁给父亲当老婆,又不是嫁给自己兄妹当母亲,要真是后妈对自己兄妹不好,或是她自己有了儿女后偏心,自己还去跟父亲告状?还有,天有不测风云,万一自己有个什么意外,也得给妹妹一个保障,免得她去看后妈的脸色,尽量不要让父亲跟后妈闹家务。
沉默了一阵,李家明商量道:“二伯,要不这样。日后若是我没出什么意外,你那间铺面我要;若是我出了什么意外,你那间我不要,给军伢哥。他是个有良心的人,也答应过婶婶,以后会给你们披麻戴孝的。我的那间铺面、房子全部给我妹妹,麻烦你跟我母舅、王振国都到场,大家在土地证上注明来。”
好端端的,怎么能说这种不吉利的话?二伯的脸立即板了起来,沉声训斥道:“家明不要乱说话!”
这才是自己二伯嘛,该骂的时候骂,该打的时候打。从过年到现在,一直觉得跟二伯、二婶有了些疏远的李家明心里一暖,却依然坚持道:“二伯,你说得对,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以后的事谁能说得定?
我耶耶是大人,再怎么样也能顾得住自己。文文不同,她胆子小又敏感,万一以后有个什么变故,她也有足够的保障。”
这话越说越不吉利了,可又不得不说是正理,天还有不测风云呢。
二伯犹豫了一阵,沉声答应道:“要的,明天王老板就会来崇乡,我去找你母舅,大家一起在土地证上立个字据。有个外人在场,以后你后妈也没什么闲话说得。”
第九十七章 张绍龙的生日
张绍龙家是幢白色的三层洋房,屋后是几棵参天巨樟,再后面则是苍翠的大山,门前还有口小池塘。能听到鸡鸭的鸣叫声,却是圈养在小池塘里或是山边的鸡舍里,院子里干干净净的,看来张绍龙母亲是个非常勤快的人。
张绍龙家确实很有钱,最起码在一帮孩子心里是这么认为的,在他们眼里皇宫也不过如此。水磨石的地面光可鉴人,石膏吊顶、仿水晶吊灯、墙壁上还做了墙裙,冰箱、彩电、洗衣机、录像机这些昂贵的家电应有尽有,连贴满了漂亮瓷砖的卫生间里,都是他们只在电视上看过的抽水马桶、淋浴器、洗漱盆。
穿着拖鞋的张绍龙,带同样穿着拖鞋的大家到处参观,心里多少有些得意和显摆的意味。这个很正常,显摆是小孩的天性,要是这小子不喜欢显摆,那才是不正常的。
让张绍龙觉得有些怪的是,从毛砣到最小的文妹都是好奇、羡慕,甚至还有点拘束;可他老大李家明却非常沉静,好象是走在宿舍里一样,全然没有半点好奇与拘束,甚至还有点好象是鄙夷的味道。
没错,李家明确实看不上这房子的装修,从头顶的石膏吊顶、仿水晶吊灯到墙壁上的墙裙、脚下的大理石,在他眼里几乎都是一无是处。今天中午他和王振国、舅舅、二伯他们一起立了字据,将自己的铺面写在了妹妹名下。等等妹妹的房子做好了,得给她装修间漂亮的闺房出来,柳老师说的没错,女孩子就得富养。
三层小洋楼参观完了,张绍龙带着大家到一楼客厅里玩、看录像、等饭吃,他父亲张卫民也从外面回来了,李家明连忙带着大家叫人问好。
“张叔叔好”
“家明啊,快坐快坐,把这当成自己家里就行。”
“二伯?(耶耶!表叔!)”
穿着一身质地不错的西装却连衣袖上的商标都没取掉、手里还拎着个摩托车头盔的张卫民非常热情,笑着跟自己儿子的一帮同学、朋友打招呼,他身后居然还跟了个穿着整齐、拎着一袋水果的李传民。
也对,崇乡就这么大,二伯请人情练达的张老板吃过饭,现在又掌管着一个大工程,要是他的女儿、侄子都在这吃饭,张老板不去叫他一起过来吃饭才不正常。生意人嘛,讲的就是多个朋友多条路。
乐呵呵的李传民放下临时买的水果,打量了下这房子,由衷地赞叹道:“卫国,你这房子可真不错!”
“客气客气,也就一般般。传民,你才叫大手笔,一次买那么多地皮,不得了啊,以后你就叫李半街得了!”
正换拖鞋的张卫民嘴里客气地恭维着,心里多少有些得意和显摆,农村里做幢屋就很不容易了,何况是这样装修豪华的洋房。这些豪华装修,还是去年下半年,花高价从省城请师傅来做的,本县可没这样的手艺人!
不过,张卫民嘴里的恭维也是由衷的,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李传民可真有实力,一次性要建一排六个店面的三层砖屋,这在崇乡也是头一个了吧?还真没看出来,以前在他家吃饭时,以为他就是个在工地上混饭吃的泥瓦匠,没想到手头上有那么多现金。六个店面啊,哪怕是那地方不好做住房,也够有实力的了!
娇憨的满妹不知道地皮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张叔叔说的李半街是什么意思,但她知道自己父亲能赚大钱了,等他一换好拖鞋就拉着他的大手摇晃,央求道:“耶耶(爸),以后我们也做一幢这样的屋,好不好?”
准备一口气建一排三层砖屋的李传民,正是豪情满怀,满口答应道:“好,只要你考得上大学,耶耶就做幢这样的屋给你住。”
“耶!耶耶万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