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跃龙门-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汉华很强大,但再强大的公司在国家机器面前也是弱小的,只要民粹主义泛起,我们将是第一波倒霉蛋。”

    储君同志笑了笑,把话题扯开,开始关心起汉华的发展、在美国工作的同胞们的生活等等。李家明也配合着,用一种很平等的口气述说,而非电视里的汇报。

    汉华已经成气候了,不需要权贵的庇护,也一样能搅动科技界、企业界的风云。每年缴纳数十亿美元的税收,贡献数百亿的出口额,汉华也早有了跟政府平等对话的资格。

    总而言之,只要自己不作死,不去干人神共愤的勾当,即使得罪了这位太子殿下也无妨。何况能爬到如此高位的人,又岂是心胸狭窄之辈?

    还是那句话,想让别人尊重你,除了尊重别从之外,最有效的办法其实是反对他。李家明现在已经不是十几年前那个穷小子,已经不需要变相给官员送礼、拍马屁,既然有了挺直腰杆的资本,又为何还要对权贵谄媚?

    做人嘛,能昂首挺胸就不要低三下四,那不值当。

    在员工餐厅里用完餐,李家明一干人送走了来参观的一行人,各自去忙各自的。

    可是,等到晚上时,总领事来了。今天李家明的表现太怪异,一反平时的人情练达,究竟这是为了什么?

    大家都是老朋友了,但该不直说的话依然不能直说,让妻子将领事夫人请去了看古董,李家明无奈道:“张叔,身不由己。我们去年净利润的70%来自欧美市场,希拉里那老妖婆又在国会鼓吹重返亚太,未来会怎么样?

    我怠慢了首长,无非是说我李家明不尊重长辈,可得罪了那帮华府的混账东西,保不齐给我下什么绊子!”

    “编,你就编吧!家明,我是为了你好,别太意气用事。”

    确实是编,但也不无顾忌,李家明起身拿来酒和杯,倒了半杯威士忌酒递过去,小声道:“张叔,不瞒你说,apple也推出了无线办公解决方案,还宣称比我们的安全系数更高。这个骨节眼上,让那些记者造谣一二,我们会损失巨大的。

    两害相权取其轻,我也是没法子。”

    瞒得了谁?

    张领事虽然久居海外,但国内的事照样门清,或许这小子有顾忌之处,但能说没有其他的想法?

第三百三十五章 彼此忌惮

    酒是好酒,blue label威士忌的酒质晶莹,醇厚芳香,很得来访的张领事喜爱。喝酒的两人是忘年交,平日里无话不谈,但这一次,张领事总不信李家明说的是实话。

    不相信也没办法,李家明无奈地打趣道:“张叔,确实是实话,我不是你们这样的官员,没那么多弯弯绕。”

    弯弯绕?抿着酒的张领事琢磨了一下,好笑道:“我们有那么不堪吗?”

    酒是好东西啊,两杯下了肚,说话也就随意了些,反正说过了可以推作酒话。李家明相信以张领事的世故,知道什么话可以递,什么话应该委婉地说。不过他就奇了怪,一个小小的领事,论行政级别即使高配也不过是正厅,至于这么屁颠屁颠地为储君跑腿?

    再者,自古以来,最难当的是太子。那位储君同志能从人堆里冲杀出来,除了其出身红二代、上层人脉深厚,肯定自身也是俊杰,不可能不知现任最高首长的忌讳,他会如此着急收拢一个连大使都不是领事?

    摇晃着酒杯的张领事古怪地笑起来,好奇道:“家明,你在北平呆了几年又那么有路子,对上层的秩事一点也没听说过?”

    这次轮到李家明愕然,京城的出租车司机都是地下组织部长,那些人的嘴也能信?不对,李家明突然知道了问题所在,自己调侃道:“张叔,大学四年,我是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好不容易把sohu、利方折腾成功了,又来了美国求学,照旧是过苦日子。等我再回到国内时,那帮孙子会给我鬼扯?”

    确实有道理,张领事也连连点头。以这小子崛起的速度与此时的地位,即使跟老黄、老方他们吃顿饭,也成了半公务接待,他那些官面上的朋友谈不上谨言慎行,也不会嘴里跑火车。

    “算了,我来跟你鬼扯鬼扯吧,他以前是四九城里的带头大哥,带着一帮小萝卜头横冲直撞。那个时候的四九城跟现在不一样,男孩子以打架为荣,明白了吗?”

    这不是跟自己小时候一样吗?李家明附和着,想再听听亲历人嘴里的江湖传闻。孩子的世界也分圈子,储君是个孩子王,有一帮从小玩到大的红二代兄弟,那肯定还有其他的孩子王,说不定这就是一些派系的最初渊源。

    可张领事说到这就不说了,他跟那帮小土八路不是一伙的,他祖父是著名的张文白将军。与那位储君同志的交集不是小时候,而是后来人家老爹倒霉了,被轰到陕省当农民时才认识的。

    ‘啧啧啧’李家明咂了咂舌头,仗着酒意调侃道:“这就是离离原上苗啊,我岳父干了那么多事,快到四十才熬了个副县长。人家二十七八便是书记,还有人拍部电视剧捧臭脚。”

    这话里透出酸味和辣味,但大家身处言论自由的美国,说这些酸话的又是李家明,替人跑腿的张领事也不以为意,反唇相讥道:“你那朋友小布什,要不是有个好老子,他有机会当总统?”

    “不对哦,你这是跟我站一阵线了哦”。

    是说错了话,但张领事将错就错道:“我跟谁都不一个阵营,我信奉的是君子群而不党。国内的官场废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必须要有个人来纠枉过正。”

    这话的信息量就大了,李家明琢磨了一下,迟疑道:“张叔,你?”

    酒意上脸的张领事举了举杯子,若有所指道:“这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只有相对正确。”

    借着倒酒的动作,李家明又想了想,把话题又扯了回去,认真道:“张叔,知道无线办公的市场有多大吗?据我们初步估算,会不下3000亿美元,而我们最担心的是美国政府会以妨碍国家安全的借口,阻止我们进入美国市场。美国人干这些破事熟门熟路,说不定还会怂恿欧洲也这么干。

    不瞒你说,apple公司的解决方案与我们不相上下,在有些性能上还优于我们,只不过我们在智能手机的研发、销售上领先他们,暂时有优势。”

    苹果公司一直被他们压着,能威胁到他们?

    “真的?”

    当然是真的,李家明让kyle去出风头,自己退居幕后,在当时是激流勇退之举,如今看来却是无比正确,自然也就理直气壮。可就因为李家明的理直气壮,张领事反而迟疑了,能把事业做到这么大的人,虽说是抓住了几次机遇,但能连续抓住几次机遇的人又岂是凡人?

    “家明,我们今天只是喝酒聊天,你觉得呢?”

    这帮当官的也太多疑了,李家明无奈道:“当然,我又不是党员更不是公职人员,难道你跟我还会有公事?”

    “嗯,我给你一个建议啊,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得这么好,遍地都是投资机会,何不多在国内投点资?”

    这个可不是建议,sohu能源虽然是挂着sohu的牌子,其实是自己在幕后提供资金,还有国民银行那一摊子。这些事,也就是瞒一瞒不了解内情的世人,能瞒得过这些手眼通天的人?

    当官的人说话永远不会说满,尤其是当大官的人。现在,张领事给出建议,那又意味着什么?李家明放下酒杯,正色道:“张叔,你确定给我这个建议?”

    这也不是问这问题,张领事也正色道:“当然”。

    然而这事不好轻易答应,汉华集团单iphone1就卖出去1亿出头,但回国的资金只有不到二百亿,大部分都沉淀在国外了。还有ipod、以及hh公司的收入呢?这些海量的资金,政府不可能没点想法的。对于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最忌惮的便是这种不受控制的势力,尤其是富可敌国的经济势力随时可能与某股政治势力合流。

    犹豫良久,同样忌惮对方权柄的李家明才斟酌道:“张叔,这事太大了,我得跟家人和朋友们商量商量”。

    对方的顾忌,张领事也明了。以李家明,或者说是以他为核心的那一帮超级富豪,掌握的财富过于庞大,而国内又迟迟不修宪,不以法律条文的方式保护个人财产,如何让他们安心将大部分资产留在国内?这种隐性的承诺或许他们会相信,但现在是任期制了,椅子大家轮流坐,这一任的承诺到了下一任还能不能有效?

    可是,上头也难。如果修宪,政府如何征收土地,如何对被征收对象补偿?说是说人民最善良,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时,你看他们还善良不善良?

    ‘钉子户’这个名词,看似是弱势群体的专用名词,很多时候也代表着胡搅蛮缠。国内的建设方兴未艾,如果按欧美的作法,政府什么事都不用干了,天天跟那些农民、市民打口水仗算了。

第三百一十六章 夫妻同心

    夜晚来拜访的张领事走了,走的时候将信将疑。李家明夫妻俩礼数周全地将张领事夫妇送到大门口,还冲那辆挂着国旗的大奔车挥挥手,直至车子消失在私家公路的远处。

    月色如水,偶尔鸣叫的夏虫,反而让这么一个偌大的庄园更显静谧,也让在月光下散步成为一件雅事。

    可身材重新窈窕了的柳莎莎没有那雅兴,挽着老公的胳膊往回走时,担心道:“家明,张领事来干嘛?”

    妻子虽然聪慧过人,但毕竟还是太年轻,经历的事情太少,即使她有个副部级老爸,对这些事也不甚了解。既然不了解,那就不要了解,只做她喜欢的事就好。不想让妻子为这些事烦恼的李家明笑了笑,托辞道:“估计是上次打笔仗的后遗症,他可是你们学堂里的法学博士。”

    肯定不是那事,但家明不说,肯定有他的道理。抱着老公胳膊的柳莎莎撇了撇嘴,鄙夷道:“家明,我不聪明我承认,没想到你也是个蠢货,读个博士要六七年,还累得象条狗。”

    ‘呵呵呵’,李家明会意地笑了起来,两人相拥着走向灯火通明的家。可柳莎莎太了解他了,送点心时也听到了他与张领事的只字片语,不禁好奇地问起那些说辞究竟是真是假。以前自己太拗,总觉得家明赚的钱是家明的,生了女儿后才晓得儿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自己夫妻越好,新新的未来才会更好。

    “是真的”

    “真的?”

    其实李家明跟张领事说的,都是非常现实的大实话,也是此时汉华的处境。apple没有采用汉华的‘卓越’操作系统,用他们自己开发的iso系统,也研发出了质量应该相当不错的智能手机,而且在无线办公解决方案方面与汉华不相上下。

    商场如战场,为了赢,谁不在台下干点见不得光的脏活?面对未来数千亿美元的市场,kyle他们都想把汉华总部迁到韦尼尔森市,变成真正的美资企业。在双方商战一触即发的这个关节眼上,李家明哪还敢跟国内的政治人物走得过近?

    “你是讲汉华要准备上市了?”

    要上市喽,只有在纽约上市,将自己的股份降下来,才不落美国媒体的口舌。美国人民是好的,美国政府里的那帮孙子可没几只好鸟,那帮孙子最擅长的,便是以国家安全为由折腾除盟国以外的跨国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

    “恭喜你”,李家明揽着妻子的脑袋,调笑道:“你将成为世界首富,请问柳莎莎小姐有何感受?”

    要是没有新新那宝贝,柳莎莎肯定会不乐意,但有了女儿便夫妻同心,不再纠结谁赚的钱。反正不管是谁赚的钱,最后都会是新新她们姐弟或姐妹的钱。因此,老公来这事来开玩笑,她也拿这事来自嘲道:“难怪那么多妹子想嫁豪门,还真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这不同,多少女人嫁入豪门后得低三下四?柳莎莎同志可是昂着脑袋嫁首富,连家里的钱都得求着她花,也就是准备签婚前财产协议时,被双方的父母训了两句才老实。

    “你是讲我命好?”

    “我命好!”

    回想起自己贩香菇时,莎莎每天晚上帮自己挑选香菇,后来做菌棒又跑前跑后地帮忙,李家明感慨道:“莎莎,其实我的事业里有你的一份,只是你自己不觉得而已。要是没有山里人家,哪来后面的sohu?老章那人精得很,要是我掏不出现金,他会跟我打伙?”

    “你这是安慰我?”

    还真不是安慰,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当年莎莎帮自己,纯粹就是喜欢自己、想帮自己,没想过要回报。那种感情是最纯净的,钱确实可以买到很多东西,唯独买不来纯净的感情。

    柳莎莎心里一甜,却依然道:“我们设计室中标了”。

    意思是自己又要每星期倒时差喽,但李家明仍然高兴道:“恭喜恭喜,什么时候的事?”

    “毛伢刚打电话过来报喜”,柳莎莎也很高兴,更紧地抱着老公的胳膊。

    这次招投标有李家明的干预,评标的专家组是从沪市、北平请去的第三方,完全保证了招标整个过程的公平竞争。她的设计室在旅游景区、度假村开发招标中都败落,但在酒店招标中赢了,获得了那家四星级宾馆的设计业务;连专攻古典建筑的三哥都不如她,他公司的设计方案在招标中全面败落。

    这也是李家明除了爱之外,还很敬重妻子的原因。自己这老婆自立、自强,虽然会刷自己的卡了,但仍然不放弃她自己的事业,更没想过回家相夫教女当自己的附庸。这一点很重要,家庭地位是决定于经济地位的,即使两人两小无猜、感情深厚,她有她自己的事业、经济来源,她便能只把自己当丈夫而不是倚靠。

    可是,说完了高兴的事,两人相拥着快走到家门口时,李家明又为大姐的事头疼。邓灏他们回国,大姐没有同行,听两个在四哥那读书的外甥讲,他们第一次看到父母吵架。为什么事吵架,那两小子不知道,但李家明清楚而且很感动,还勾起了已经逐渐淡漠的姐弟之情。

    这几年两姐弟因为退股的事疏远了一些,但大姐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与伉俪情深的邓灏吵架,已经非常难得了。毕竟以老家的传统观念,她和邓灏、两个外甥才是真正的一家人,跟自己已经是两个家庭了。

    然而,邓灏要自己帮的忙没法帮,让他进入董事会,自己如何向近十万的员工交待?汉华即使要引进独立董事,也只会引入那些科技界、经济界的知名人士,不可能让一个地产商当独立董事。要怪只能怪他目光短浅,当初自己想转让一部分sohu股票给他,他舍不得正处暴利期的网吧,错失了真正成为sohu董事的机会,紧接着又错过了利方、汉华。

    旁边的柳莎莎见老公脚步有些迟疑,不禁好笑道:“家明,你是大姐的老弟,又不是大姐夫的老弟,白操什么闲心?”

    “哪有你讲得这么简单?”

    关心则乱,没想到做事干脆的家明也会有这样的时候,柳莎莎好笑地小声道:“你呀,总是喜欢把简单的事复杂化。大姐没住在四哥那,而是住在我们这,不就是没生你的气?以她那种性子,要是真见怪了,能搭理你才怪。

    莫操心了,大姐是个大气的人,你有你的难处,她能不理解?”

    也只能这么想了,李家明松开揽在妻子纤腰上的大手,进了正热闹的客厅。两个正逗新新玩的外甥,见舅舅回来了,连忙叫了声舅舅、舅妈,便象见着猫的老鼠样想开溜。可能是被满妹、婉婉吓多了,加之李家明平时太忙、成就又过于骇人,这帮外甥、侄子都怕他。

    看到这两半大小子,李家明突然心里一动,冲他俩招了招手。好象可以装作没看到,但已经溜到扶梯边的两小子不敢,老老实实地回来站到舅舅面前。

    看着这开始抽条的两小子,李家明不禁想起当初抱他俩玩的时光。转眼间,他俩再过两年就要考sat和act了。

    “你们就这么怕我?”

    “嘿嘿嘿嘿”

    “走,陪母舅去喝茶”,当人舅舅的李家明,给一人后脑勺上赏了一巴掌,按着两小子的脑袋瓜子上楼。

第三百一十七章 姐弟终归是姐弟

    世上多有不孝的子孙,少有不慈爱的父母,因为儿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总是希望儿女好,希望他(她)们过得比自己好、有出息,为人子又为人父的李家明很明白这一点。因此,他这个大忙人开始抽出时间,去和在帕萨迪纳市求学的外甥聊天、教他俩打领结、带他俩参加自己或朋友的party,甚至教他俩挖地、种菜、种花。

    两个十五六来岁的孩子没那么难搞,何况他俩又被四哥夫妇教育得很好,没一个月的时间便与李家明这个母舅很亲热了。一到周末,哥俩便坐车来五母舅这玩,顺便帮正忙着准备参加sat考试的小姨养鱼。婉婉养的鱼可不少,除了以前那个泳池外,还在旁边那幢房子里摆满了各色鱼缸,平时都是佣人帮着打理的。

    两个儿子与堂弟越来越亲热,让已经回国的李忠华很欣慰,仿佛又看到了堂弟带着弟妹们奋发向上;也让与他疏离了的邓灏看到了缓和关系的机会,等李家明回国参加一个奠基仪式时,主动来请他回家喝酒。

    因为大姐的缘故,李家明也想缓和关系,不让大姐和二伯、二婶夹在中间为难。到了大姐家后,知道如何与人沟通的他喝了个半醉,仗着酒意一通埋怨,又给邓灏留了七分颜面。

    矛盾来自误解,误解来自不了解,而不了解来自于不沟通,把问题往坏处想,把别人按照自己的思维往坏想。世事洞明的李家明不会误解邓灏,已经变了的邓灏也不会误解李家明,但彼此都需要这个误解的理由当台阶。

    渐行渐远的郎舅俩,最后喝得酩酊大醉,喝得两人又哭又笑,但彼此都非常清楚回不去了,即使他们都想修复也无济于事。可是,看着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把心结解开了,心思远没有两人重的李忠华终于放下了压在心头几年的巨石。

    挺好,只要大姐高兴就好,大姐这么一高兴,也给李家明说出实话。上次她们夫妇去美国求他帮忙,也是情非得已,灏华集团的资金链紧张,但也一直控制在红线之内,问题出在了官面上。

    今时不同往日,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价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难拿,灏华集团不可避免地要向官僚输送利益,留下了不少的把柄。他们不比那些人脉深厚的地产公司,在政坛上并没有过硬的靠山,偏偏摊子又铺得那么大,不可避免地引来了各方势力的觑觎。

    大姐说起这些烦心事,叹气道:“幸好你搞得越来越好,那些人还有所顾忌,没往死里整我们。上次是真没办法了,沪市出了大案子,牵连到了我们,才想借你的势。”

    沪市那案子可不小,还涉及到相当层面的政治斗争,李家明连忙小声道:“解决了吗?”

    大姐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疑惑道:“不是你解决的?”

    回想了一下沪市的案子,李家明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连忙拿起放在茶几上的手机,打给杨国庆感激道:“国庆兄,我姐的事谢谢了”。

    正在办公室的杨国庆要的便是这效果,乐呵呵道:“家明老弟,这么说就见外了,我们是朋友!”

    “对对,还有件事,我们家婉婉考上了uc b,又正好成年,我想给她开个party。你这当大哥的,可别忘了送礼哦!”

    “什么大哥?我是她叔叔!不信你问她自己,每年来讨红包的时候,可都叫的叔叔!”

    连杨国庆的红包都去要,婉婉还真财迷,活脱脱的满妹第二,李家明也乐道:“各交各的,下个月十六号,跟我姐她们一起坐飞机来,帮你省张机票钱,就这么说定了啊。对对,还有,我晚上在我姐这请几个朋友吃饭,有时间过来吗?”

    “你家明老弟的饭局,老哥就是打飞的也得来。哎,别再搞什么四特糊弄人,得上特供茅台!”

    “行,上次你老板赏的还没喝完,这次全部干掉!带嫂子一起来,省得她以为你去花天酒地了。”

    俩人又说笑了几句,李家明才挂了电话,而大姐已经从他身上拿走了钥匙,指挥着佣人去他家搬酒。可当大姐准备打电话给邓灏,想让他从深城马上赶回来时,正给黄秘书长、司马书记他们打电话的李家明拦住了。

    “大姐,过犹不及。”

    电话打到一半的大姐只好暗叹着作罢,她只是心思没有老公、弟弟重,在商场上打拼十几年,哪不明白这里面的门道?来的人不是一号的老秘书,便是京系的中坚力量,来自己这吃饭纯粹是因为弟弟的面子。出面招待的是自己,而不是自己老公,那就表示以后只有自己开口,他们才会看在弟弟的面子上帮忙。

    就象上次的事,如果不是那位杨总出面周旋,那帮吃人不吐骨头的权贵会轻易放手?

    大姐想的也没有错,李家明就是这么想的。人心易变,现在大姐跟邓灏伉俪情深,以后呢?身家百亿的人,即使他没那花花肠子,也有无数年轻貌美的女人往他身上扑,这些人脉资源掌握在大姐手里,邓灏就不得不顾忌七分。

    一圈电话打完,等佣人准备好了菜,俩姐弟亲自下厨房。来的客人里,除了杨国庆是后来结识的外,黄秘书长、司马还有闵局他们都是多年的老友或忘年交,以前李家明起家时多蒙他们关照,现在又要托各位照顾大姐一二,于情于理也应该请他们吃家宴。

    昔日的小兄弟、如今的斯坦福大学系主任兼世界首富请客,已经官至副部、正厅的客人们也高兴地携家属而来,看到李家明居然亲自下厨更是高兴。大家都是名利中人不假,但这是个人情社会,任谁都想在交易、合作之余还是朋友。当年大家扶持、帮助李家明,除了看好他的潜力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这小子义气、念旧。

    职务最高的黄秘书长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很象模象样的李家明就觉得亲热,打趣道:“家明,手艺行不行?”

    来陪客的桂铭倚小卖小,替李家明自夸道:“黄叔,别看你们市委的大师傅手艺好,跟我们头比起来,还真差了三分。”

    “小桂,别吹牛皮!”

    站在外围的桂铭也不怵,张嘴便道:“还真不是,当年我们头把做事分成三个层次,下等是用手做,中等是用脑做,最高境界是用心做。”

    这马屁拍得好,正炒菜的李家明夸奖道:“这马屁收了,等下你陪黄叔他们喝好。黄叔,等会别客气,这小子酒量好得很,一定得你随意他干杯”。

    这么多酒精考验的领导在这,酒量吓人的桂铭照样不怂,自夸道:“头,你把我叫来,不就是干这活的吗?”

    众人大乐,尤其是进步速度已经落后了的闵局更乐。

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太们的饭局

    华人世界是个人情社会,但经历了三十年的经济大潮的洗礼后,也正由人情向契约转型,这才会有‘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的无奈之叹。厨艺不错的李家明毕竟不是专业厨师,做不出两桌能让这些吃遍天南地北的客人惊艳的菜肴,但已经光环无数的他能亲自下厨房,那份珍惜友情之心就尽到了。

    尽朱者赤,家里有三个学建筑的博士,李忠华的家衿贵中透着典雅,低调中透出奢华。剁椒鱼头、豆角炒茄子、梅菜蒸扣肉、苦瓜炒腊肉……,都是些夹杂着湘省口味的赣西家常菜,称得上色香味俱全,也让这些可能很久没做过菜的女宾们交口称赞。

    然而,今天虽是家宴也是交际的机会。准备一醉的男人们被轰到了餐厅里,喜欢情调的女人们则独占了那个典雅的露台,吹着轻柔的晚风、喝着真正的82年拉菲、聊着她们的话题。

    人与群分,虽然李忠华是大富之家,但仍然难融入这个京城官太太的圈子。作为女主人的李忠华虽热情洋溢,也难免被只顾着奉承黄秘书长夫人的女宾们冷落。原因无它,只因为黄副书记又要升了,据说是调往西南某省任省长。短短十年间,黄副书记从海淀的区委书记,升迁为一省之长,可见其背景与人脉。

    可是在一片奉承声中,桂铭的姐姐逮住了一个赵姨夸李家明厨艺的机会,声音略大一点道:“忠华,听说家明是跟你学的炒菜?”

    虽然家明跟这些人关系非常好,但自己结识的朋友才是自己的朋友。今天这机会太难得了,陪着女宾们坐一桌的大姐很感谢桂姐的帮忙,顺着话头感慨道:“他从小是个神仙,什么事都看一遍就会了。你们是不知道,他从小就死犟死犟的,我三叔出去打零工,留下他跟文文在家,我妈让他俩去我家吃饭,他就是不肯。

    那个时候他才十岁多一点,我就想帮他做饭,可他还是不听,一定要学着自己做饭。还说我能帮他一时、帮不了他一世,当时气得我想打他。”

    女人皆有八卦之心,尤其是李家明平时很低调,不喜欢在镜头前和报纸上抛头露面,他的秩事很能满足她们的八卦之心。有了这个话头,这一桌的焦点便顺利地到了大姐这,哪怕这些女宾全是官太太还有红二代。

    回想起往事,已经富贵了的大姐也嘘唏,陪着客人们一边吃饭,一边从贩冬笋、香菇聊起,挑些能体现弟弟天才、重感情、姐弟情深的事讲,听得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官太太们津津有味。

    寒门出才子,也出贵子,更难得的是那小子居然这么重感情、讲义气。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用打骂的方式逼着兄弟姐妹们上进,能帮着大人出主意赚钱,还能自己领着姐姐、姐夫创业,不愧是天才中的天才。

    感叹完李家明,女宾们也恭维女主人几句。那小子跟各自的丈夫关系莫逆,既是世界闻名的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的教授、系主任,还是公认的世界首富,以后还指不定会要他帮忙,李忠华跟他感情这么深,恭维几句也是应该的。

    开始融入这个圈子的李忠华很高兴,也拿出在商场上历练出的交际功夫,周旋于这些官太太之间。

    “谢谢赵姨夸奖,但真当不起。要论起来,我们这些姐姐、哥哥都是沾了家明的光。要不是家明一直帮衬着,哪有今天的灏华、千百味、梦幻网络?”

    “这有什么当不起?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女中豪杰,你们灏华集团我知道,家明是帮衬了不少,但你跟你丈夫也确实有能力!”

    正聊着高兴时,李家明领着跟班桂铭过来了,先得体地与黄秘书长夫人碰杯再依次碰杯,大着舌头道:“赵姨、白姐……桂姐”

    话还没说完,当过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