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跃龙门-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皮伢子都有被野蜂追的惨痛教训,立即答应道:“肯定听你的,你怎么说,我们怎么做!”
那就好,李家明把任务布置好,“等下我一个人去,你们站在这等。万一情况不对,你们就往回路跑。”
“那你呢?”
“我没事,穿那么厚、又戴着头盔,最多被钻进去的蜂子蛰几下,死不了人的!”
两人都答应了下来,“嗯,听你的!”
三人先小心地砍掉两棵挡路的漆树,又清理掉石洞旁边的枯枝、落叶,全部堆到蜂巢旁边,免得引发了山火。巨石旁边的枯枝、落叶不多,三人清理完又到旁边找来更多的枯枝、落叶、用冰冷的泉水打湿,小心翼翼地堆到那块巨石之下。
见差不多了,李家明将从这里带来的干艾草、干除虫菊,堆在小柴火堆上点着了火,这才退回到石渠边。等到巨石之下浓烟滚滚时,毛砣和狗伢帮忙用小麻绳,把李家明棉袄棉裤的袖口、裤脚全部绑紧,再仔细检查一遍,最后戴上从四叔房里‘借‘来的摩托车头盔、皮手套。
李家明在头盔里嗡声嗡气道:“再检查一遍“。
“哦“,两人又检查了一遍,这才道:“没问题了。”
“走远一点”
“哦”
等全副武装的李家明,拿着那个改缝过了的硕大的尿素袋、菜刀,咳嗽着、流着眼睛来到那个巨大的蜂巢下时,才发现自己实在是过于小心了。
几分钟的烟薰火燎,早让那群凶残的野蜂离巢而去,在上空十几米的地方嗡嗡盘旋,只剩下一个巨大的蜂巢孤零零地悬挂在石壁上。只是,浓烟薰走了野蜂,也把闷在头盔里的李家明,薰得眼泪鼻涕一起流。
管不了那么多了,李家明快手快脚把还在冒着浓烟的柴火堆,全部移进巨石下的小山洞,让那些浓烟继续从小山洞里往外冒。山里的野蜂机警又顽固,如果这没了浓烟,正在上空盘旋的蜂群会立即扑下来。要是让那些野蜂发现老窝让人端了,自己可能逃过一劫,脑袋上没头盔的毛砣他俩,绝对在劫难逃!
鼻涕眼泪一齐下的李家明,难受地咳嗽着移完柴火堆,最后才踮起脚用菜刀沿着山洞顶壁,切割那个巨大的蜂巢。
这也是有讲究的,蜂巢最顶上一般都是蜂蜡、石蜜(多年积累的固态蜂蜜),从这里切蜂巢,不容易流出液态蜂蜜。要是不小心让蜂蜜流出来了,沾到了尿素袋外面或身上,闻到了香味的野蜂就会如影随形地跟着你跑,真到它们将可怕的尾针刺入你体内,真可谓是不死不休。
很好,很顺利,蜂巢没有破一点,完整地被李家明从洞壁上剥离了,被他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
重啊,真他/妈的重!
李家明抱着巨大的蜂巢打了个趔趄,连忙蹲了下去,小心翼翼地将它装入里面衬了塑料薄膜的尿素袋里,然后迅速将袋口扎上。
太重了,李家明试了试重量,确信自己无法提着它走路。这才将战利品留在原地,一边流着眼泪鼻涕,一边咳嗽着,还得透过模糊的有机玻璃面罩辨认着路,慢慢地一步步往回走。要是走快了,那些野蜂肯定会顺着风追过来的,这也是李家明捅蜂窝多次的经验。
一步步地挪,差点把肺都咳出来的李家明,终于到了没烟的地方,也听不到耳边令人畏惧的嗡嗡声,整个人才算松懈下来,拉开头盔上的有机玻璃面罩,一屁股坐在枯黄的蕨草丛里,冲毛砣他们的方向作了手势让他们过来。远处的毛砣、细狗伢见蜂群还在巨石周围盘旋,没追在李家明后面,也立即跑了过来,急切道:“怎么样?”
“咳咳咳咳!咳死我了!”
鼻涕眼睛糊满了一脸的李家明已经取下了头盔,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立即从身上解下那些细棕绳,示意细狗伢赶紧帮毛砣扎紧袖口、裤脚。
“咳咳咳咳,我拿不起,你去拿!小心一点,别把蜂巢弄破了,尽量慢一点,晓得不?”
“嗯“,毛砣在摩托车头盔里嗡声嗡气地应了声,也走进了那片滚滚浓烟里。
一会,身材高壮得多的毛砣,双手吃力地提着那个巨大的尿素袋,咳嗽着趔趔趄趄从浓烟里走出来了。李家明和细狗伢立即迎上去,用一块塑料薄膜,将尿素袋再裹上一层,然后将袋口扎死,大家才算彻底放松了。
“咳咳咳,咳死我了!”
毛砣取下了头盔,鼻涕眼睛糊满了一脸,比刚才的李家明好不了多少。
“家家明,洞顶上还有些石糖没刮下来,我再回去一趟。”
“不要了“,李家明一把拉住这傻大胆,沉声道:“够了,别太贪心!给野蜂留一点,看明年还会结窝不?”
“哦“,毛砣答应了一句,不再不舍地看那股浓烟了。
李家明麻利地在袋口挽了个绳扣,将带来的扁担穿了过去,跟毛砣扛着大塑料袋,又钻进了密不透风的杂树林。
个把小时后,趾高气昂的毛砣和细狗伢,扛着巨大的白色尿素袋回了村,后面还跟着个兴高采烈的李家明。
“家明,什么东西啊?”
“蜂窝!”
这么大的蜂窝?整个屋场都沸腾了,都跑到李家明家看稀奇,当蜂窝从尿素袋里倒出来时,所有的人都惊呆了。看着大家的震惊目光,毛砣、细狗伢得意洋洋地解说,他们三人是如何将这蜂窝弄到手的。
“……家明昨天打了电话,那个吴老板明天下午就会来买,嘿嘿嘿。”
两个皮伢子一炫耀完,大家都盯着李家明,两人的母亲红英婶、莲英婶更是目光中透出热切。这么大的蜂窝最少也有二三十斤野蜂蜜,能值不少钱呢。
第四十六章 塞给李家明的茶钱
那位县政府的客人吴建国先生,来得比他自己在电话里说的时间慢得多,直到过了一星期后的星期天,快到太阳下山时,才坐着一辆八成新的‘三菱‘越野车进村。正在晒谷坪里的李家明一看到吴建国,连忙让毛砣、细狗伢去叫大人,几百块钱在农村里已经是很大的钱了,他可不想惹什么闲话。
让特意从外地赶来的吴建国意外的是,李家明卖给他的价钱是按那个乡上干部给的价,而不是他自己主动提出的50块钱一斤石蜜。吴建国在农村插过队,知道几百块钱对于一个农村伢子意味着什么。
“小朋友,你确定是15块钱一斤?”
“嘿嘿嘿,细狗伢,上次你母舅卖的是多少?”
细狗伢的外婆家就在隔壁的游沅村,上次卖的价格是14块,但不妨碍这皮伢子立即肯定道:“15块,叔叔,这个价格很低了!”
“那就15块吧!”
吴建国笑着揉了揉李家明的头,由着二婶她们将巨大的蜂窝切开,将蜂糖、冬糖、石糖一一分开过秤,金黄色的蜂蜜、雪白的冬糖、杂着新鲜苔藓的石糖散发诱人的香甜。给李家明留下了准备送人、自用的约摸**斤蜂蜜,其余的过秤后,总共是363块钱,二婶和红英婶她们主动免了零头。
“小家明,谢谢啊“,吴建国笑眯眯地示意司机搬东西,自己将钱付给李家明,又揉了揉他的头。
对二婶不给四叔留蜂蜜很遗憾的李家明,笑起来跟个傻小子没区别,“嘿嘿嘿,我还得谢谢吴叔叔能买我们的蜂蜜呢“。
这是一个朴实的山里孩子,吴建国接过小妹新换的热茶道了声谢,“呵呵,叔叔的名片你留着。叔叔明年要在你们县城里开个厂子,以后有空去叔叔那玩。”
“谢谢叔叔“,李家明道了声谢,拿着钱乐呵呵地走向三个婶婶。
对于一个生意人来说,钱货两讫就可以告辞了,可吴建国付了三百六十块钱后,端着茶杯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幢南方山区里常见的泥巴屋。
干净,一般农村里的屋子,基本上都有点脏,地上总有些鸡屎、鸭粪痕迹,可这房子虽够不上一尘不染,也称得上窗明几净。他手里端的白瓷茶杯也很洁净,虽然制作非常粗劣而且瓷面有了损伤,茶也只是山里人自己做的粗茶,但端在手里、喝到口里让人觉得很温暖很舒服。
“红英婶、金凤婶,石糖(蜜)是15块钱一斤、冬糖8块……总共是360块钱,一家120块钱。我自己留了九斤半,还要另外给你”
“120就可以了,那几斤糖算婶婶送你舅母的。”
红英婶、莲香婶连忙打断李家明,眉开眼笑地接过120元钱,还难得夸了自己儿子两句,夸得毛砣、细狗伢鼻子都冲天了。山里人朴实,对男人的要求就是能养家,俩皮伢子帮家里赚了钱,自然会得意洋洋。
把240块钱给了两位婶婶,李家明又给了自己留了5块钱,当作去县城参加竞赛的零花钱,剩下的全给了二婶,笑道:“二婶,正好给满妹、文妹做两身新衣服。”
二婶乐了,拿着钱冲李家明后脑勺就是一巴掌,笑骂道:“大人的事,小伢子少操心!婶婶给你存起来,明年去乡上读书后,再给你用。”
“嘿嘿嘿“,李家明挠着头,傻笑了几声,小嘴巴歪了歪、眼睛眨了眨,示意背后的吴建国他俩还不走,二婶连忙会意道:“吴老板,天也不早了,在我们这吃个饭吧?”
“不了,谢谢嫂子,我们告辞了“,吴建国摆了摆手,将茶杯轻轻放在八仙桌上,又摸了摸李家明的头,玩笑道:“家明小朋友,叔叔只有一个女儿没儿子。要不,你给我当干儿子?”
这位吴老板可不是普通人,未来成为响当当的大人物,同古、修水只是他发迹的地方,但李家明也不想高攀,自己有父亲还要认个干爹干嘛?
“吴叔叔,您太看得起我了,我就是一个不懂事的山里伢子,可不敢给您丢脸。”
这个大老板吴建国也不知怎么的,居然叹了口气,从大衣口袋里拿出支旧钢笔递给他,郑重道:“家明,送你个礼物,好好读书!”
这种黑色的派克金笔肯定非常贵重,因为它的旧色表明是几十年前的老物件,但李家明还是恭敬地接下来。人家是有钱人不在乎一支笔,李家明也一样不在乎一支小小的派克笔,只当是长辈给小辈的礼物。
李家明双手接笔,微微躬身道谢:“谢谢吴叔叔“。
“再见“,吴建国笑着点了点头,又摸了摸李家明的头,这才叹着气带着他的司机走了。
送走了客人,二婶回家炒菜准备吃饭,在堂屋里站了半个多钟头的满妹、小妹,眼巴巴地看着李家明将剩下的蜂蜜装进罐头瓶,一瓶、两瓶、三瓶、四瓶,就是没有泡一杯给她俩喝。
“别看了,以后谁认真读书,蜂糖就给谁吃,不认真的人就没有!”
“哦“,两个小不点一步三回头地走了,李家明放好三瓶蜂蜜,拿了一瓶去了大伯家。
“大婶,这是给三哥、四哥泡水喝的蜂糖。”
已经吃完了饭正煮猪潲的大婶,刚才还在跟大伯说李家明没良心,现在见他来送蜂蜜了,连忙笑着接过罐头瓶,小心地放进破旧的碗柜里,夸奖道:“还是我们家明有良心,你四哥没白疼你。”
“嘿嘿嘿,大婶,我明天去县里参加竞赛,要我给大哥、二哥带东西不?”
“不用了,好好考,给家里争口气!”
眯着眼睛笑的大婶回答得挺快,李家明也‘嘿嘿‘傻笑了几声,出了小厨房去对面的二婶家吃晚饭。
父亲临走时有交待,自己家的田土都交给二伯,他还会每个月寄生活费回来。既然在二婶家吃饭不是吃白食,李家明也就不倔了,带着妹妹在二婶家吃。再说天冷了,自己又要上学,总不能让小妹中午吃冷饭、冷菜吧?
进了厨房,看着桌上的米粉肉、蛋羹,李家明心里暖洋洋的,小妹悄悄给他说过,这俩个菜只有他早晚在家时,二婶才会端上桌的。满妹有次吵着要吃,二婶都不给,还说哥哥没回来,好吃的东西要一家人吃。可李家明知道,二婶的筷子从不伸进这两个菜碗里,即使是二姐、三姐回来了,也不向这两碗菜伸筷子的。
李家明再次重申认真学习的人才有资格吃蜂蜜,还在失望中的满妹、小妹才跟他和二婶吃饭。洗完碗筷、洗完脚,二婶拿着给二伯新做的鞋垫、棉衣,带着李家明他们三个小的,去了传祖叔家。
昨天学校就通知了,明天上午九点之前到乡中小学报道,然后由王老师带李家明他们三个去县城参加竞赛。二婶会骑自行车,但家里的自行车早让二姐骑到学校去了,所以得让传祖叔送李家明去报道。
“行,我去送家明!”
传祖叔答应了一声,茶菊婶端了两杯热茶过来,还塞了张用红纸条扎着五块钱的新票子给李家明,笑道:“接着,你要不接,婶婶就生气了!”
“婶婶,我真不要,我自己带了五块钱,足够了!”
“你的是你的,婶婶给的是婶婶的!你是去参加竞赛,这给你讨个吉利的!”
“这“,李家明为难得看向二婶,崇乡有给读书伢子‘茶钱‘的习俗,但那都是给外出读书伢子的,自己去乡上考试已经拿了一次,这一次再拿这钱真有点不好意思。
二婶见茶菊婶执意要给,也笑道:“婶婶的心意,你就接着,金妹以后还要你多辅导呢。”
传祖叔揉了揉李家明的头,咧着大嘴笑道:“就是,要说起来,叔叔、婶婶还要谢你辅导金妹呢!这屋场里会读书的伢子不少,但家明是最有良心的,知道带弟弟妹妹一起读书。”
这话说到二婶心坎里了,大伯家四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会读书,可除了家德教了家明外,自己三个女儿别说以前当过代课老师的大伯,就连四个侄子都没一个教一教,特别是大伢、二伢以前还经常取笑大妹她们脑壳蠢。每学期那俩只白眼狼去读书,三叔都给‘茶钱‘,可轮到家明代表乡里去竞赛,大婶居然一分钱‘茶钱‘都不给,还不如隔了一下的叔伯会做人。
女人都喜欢东家长、西家短的聊,大伯、大婶平时也确实人缘不好,二婶起了个头,茶菊婶也附和起来。
茶菊婶的大儿子军伢有点结巴,以前读小学时比大伢、二伢低一班。军伢因为结巴,即使不懂的地方也不敢去问老师,为了这事传祖叔求过大伯,想让当过代课老师的大伯教一教。大伯倒是军伢去了就教,但军伢被大伢、二伢故意笑他‘结巴子也想读书’后,就再也不去了。
现在军伢跟着四叔在广东打工,每年回家都不去大伯家拜年的,就更别提去找大哥、二哥玩了。同样,大哥、二哥他们开学,大伯、大婶也只能问二伯、四叔、父亲他们借学费,传祖叔、传猛伯他们是理都不会理的。
大人说闲话,李家明可不敢去插嘴,喝完一杯豆子菊花茶,就带着三个小不点走了,阁楼上还有毛砣他们要他去监督呢。
四人刚到书房没一会,红英婶、莲英婶就来了,也是每人拿着一张扎着红纸条的五块钱新票子给李家明当‘茶钱‘,还有几个熟鸡蛋给他路上吃,临走时还交待:“家明,他们几个要是不听话、不认真读书,你就给我打!”
粗壮的莲英婶说完,又狠狠瞪了眼低着脑袋的毛砣,伸手就扭着他的耳朵,威胁道:“毛砣,家明打你,你要是敢还手,看我不打死你!”
“嘿嘿嘿,不敢不敢,家明是我老师嘛“,毛砣陪着笑,看着同样‘嘿嘿嘿‘笑的李家明,生怕他告状。
第四十七章 雪天偶遇
南方山区里的冬天冷啊,特别是碰到雨雪天气,那种阴寒的湿冷简直能渗到人的骨子里去。
传祖叔一大早骑着四叔的摩托车,将包裹得象个大棕子的李家明送到乡中小学,会同王老师他们坐上了公共汽车。乡村中小学都有个传统,谁的学生考了第一,带队去县城参加竞赛的老师就是谁,这也是方便老师照顾好那个最有希望拿奖的尖子生。
李家明他们师生四人的运气不好,昨天白天还只是阴天,半夜就漫天雪花飞舞了。更要命的是,去县城的公路号称九百九十九弯,特别是花山林场那里的盘山公路山高坡陡,碰到这样的天气,公共汽车只能开到山下,让乘客们步行十多里,到另一边的山脚下再坐车去县城。
刚上车的那十几里路还好,大家关着车窗,车里暖融融的,但随着弯路越来越多越来越急,即使司机比平时开得更慢更小心了,但晕车的人也开始呕吐了。车窗开开关关,寒风从车窗外吹进来,吹跑了车里的热气,吹得车里变得寒冷入骨。
幸好坐车经验丰富的王老师早有准备,一上车就给李家明他们一人发了借来的军大衣,将他们两个伢子一个妹子裹得严严实实一点也不冷。坐车经验同样‘丰富’的李家明更是一上车就睡觉,被寒风吹醒后,盘坐在座位上将身体全裹进大衣,还将领子竖起来挡住头脸,继续蒙头大睡。
等到汽车到了花山林场,王老师拍醒李家明时,汽车里的人都差不多下光了。
“家明,你经常坐车?”
李家明连忙起来,还不忘将军大衣折好,交还给王老师,“嘿嘿嘿,第一次坐,就觉得车子摇摇晃晃的很舒服,一下就想睡了。”
王老师接过大衣,与另外两件放在一起,捆成一个背包状背在背上,随口道:“不错,天生会坐车,以后去外面读书,可以少受很多苦。下车去喝杯热水、休息一下,我们还要走二十多里路呢。”
“哎”
花山林场场部座落在一个长坡中间,群山之间有条小河蜿蜒而过,十几幢红砖房子散布在公路、小河边,不时还有鸡鸣狗吠。如果不是公路边停着一长溜装着木头等山上雪融的大车,或是空着车厢等着装木头的大车,还有工人们装车的吆喝声,这里很象一个幽远的山间小集镇。
两个伢子一个妹子,跟着王老师到林场招待所喝了点热水,也准备和其他乘客步行爬山。
这年头,人心还很纯朴,同一车的又大多是崇乡的,王老师带着三个学生一出招待所,就有热心的叔伯接过四人的书包、大衣帮他们背;有两个好心的大婶,还把自己的伞让给李家明他们。这天太冷了,冻坏了这三个会读书的伢子、妹子,这些纯朴的大婶可会心里不落忍的。
“王老师,你们学校应该让乡上派个车。这么小的伢子,要是冻坏了,怎么得了哦?”
“你想得美!乡上那些吃人饭不干人事的xxx,除了会捉赌、捉超生、催提留统筹款外,还会干什么?”
“就是,乡上的车,你还想打主意?那是书记和乡长的专车,连副书记都没份,还轮得到王老师他们坐?”
李家明和另一个小同学,撑着不知名的好心大婶给的伞,走在三四十个人中间,听着大叔、伯、婶们鄙薄乡上的干部,看着漫天的雪花、银妆素裹的群山,倒也怡然自得。
走了四五里路,大人还不觉得什么,三个小的已经气喘吁吁了。正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汽车声和两三声喇叭,大家连忙让在路边,鄙夷地看着那辆黑色的‘三菱’越野车。
大雪天路滑,除了这种一看就知道非常值钱的越野车绑上防滑链还能走外,其他车都不敢爬这座山。这样的车,除了县里的书记、县长们能坐得起外,恐怕乡上的书记、乡长都没资格坐!
与这些大伯、大叔、大婶们不同,李家明‘早’养成看车牌的习惯,一看是粤a打头,而且就是昨天吴建国坐的车,不禁心里想不通。乡上没有招待所,他肯定昨晚就回了县城,这么大的雪,他怎么会出现在这?
不过,李家明也没多想,如果有顺风车坐,不坐白不坐。要是冒雪走二十多里路出一身大汗,等会再坐车吹一路寒风,想不感冒都难。等车不快不慢地经过身边时,李家明连忙往车里仔细地看,见车里除了吴建国外空荡荡的,急忙追着车跑,大声叫道:“吴叔叔!吴叔叔!”
下雪天,开车的司机本就小心翼翼的,突然听到有人追着车叫,连忙将车停下来,一看车外的李家明乐了,回头道:“舅父,琴日个细出便叫你呀(舅舅,昨天那个小家伙在外面叫您呢。)”
“啊?”
正看车外雪景的吴建国微微一笑,扭头一看,昨天不给自己当干儿子的那小家伙,正双手撑在膝盖上喘白汽呢。
推开车门,吴建国哈哈大笑,打趣道:“哟,家明小盆友,你这是‘汽车来了我不怕,我跟汽车打一架?’”
求人就要有个求人的样子,李家明陪着笑道:“吴叔叔,您就别笑话我了。‘汽车来了我不怕’,那是你们城里人的童谣,我们山里伢子唱的是‘嘀嘀嘀,我是汽车的小司机’!”
吴建国下了车,大手压在李家明头上,用力揉了揉,再看看路两边愕然的人群,笑呵呵道:“你开车有人敢坐吗?哎,那个穿军大衣的是你们老师?”
“您怎么知道?哦,王老师是我老师,带我们去县里参加数学竞赛”,李家明看了眼王老师,见他身边站着两个小孩,这才恍然大悟。
李家明话还没说完,穿着一件黑色呢大衣的吴建国已经走向了王老师,老远就伸出手,操着港腔普通话笑道:“王老师是吧?我是家明的叔叔吴建国,正好进山办点事,坐我的车走吧,孩子们太小,别冻坏了。”
叔叔?李家明祖宗八代都是农民,什么时候冒出个广东叔叔来了?难道是他四叔的朋友?
王老师疑惑地与吴建国握了下手,本想婉拒陌生人的好意,但看看身边两个孩子,也连忙笑道:“吴先生,那就麻烦您了。”
“小事小事,请请”
王老师连忙从同乡手里接过背包、书包,带着两个学生上了车,上车之前还不忘拍打掉三个学生和自己身上、鞋子上的雪花。吴建国也连忙帮着司机,将第三排的座位放下来,两个大人、三个小孩坐在宽敞的车里,非但不挤而且还很宽松。
一个头脑活络的生意人、一个有些古板的王老师,在车上攀谈几句也熟悉了起来。只是谈话的主动权一直在吴建国手里,不但让王老师如沐春风,还不时跟着他欢笑。
坐这种进口高档越野车,对于王老师和另外俩个小同学都是新鲜事,可对于李家明来说没有一点新鲜感,甚至还‘怀念’自己‘当初’的悍马,上车没几分钟又开始打瞌睡。
吴建国看了看后排的李家明脑袋一栽一栽的,再看看旁边两个对车里什么都好奇的小朋友,好笑道:“王老师,你这学生可真与众不同。”
老师都为能有优秀的学生而骄傲,王老师也一样。
“哦,家明同学确实与众不同,看看以后能不能考个清华北大,给我们崇乡争争光。”
王老师夸奖完,又鼓励旁边两位小朋友:“绍龙同学、聪菊同学,你们也要努力,天分是上天给的,但也要勤奋。家明同学已经开始自学初中课程了,你们要多向他学习!”
十几分钟的交谈,足够让吴建国对王老师有所了解了,听他如此夸奖李家明,不禁又多看了这个瞌睡虫几眼。。
第四十八章 初遇妖精
‘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曲折离奇,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
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我愿能一生永远陪伴你!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曲折离奇,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我愿能一生永远陪伴你哦~~。’
突然震耳欲聋的音乐,把正和周公聊天的李家明吵醒了,不好意思地擦了下垂在嘴边的口水,见那个一脸青春痘的司机正看着自己狭促地笑,他也‘嘿嘿嘿‘傻笑起来。
恶作剧的司机冲李家明做了个鬼脸,操着港腔普通话打趣道:“哎,梦见吃咩(什么)了?”
“板栗炖鸡”
司机的话问得够快,李家明的回答也够快,引来准备下车的王老师的莞尔一笑。
“就到了?吴叔叔呢?”
吴建国不在车上了,司机就风趣了起来,伸手把车载音响关小了,把车熟练地停在陈旧的知青旅社‘门口,玩笑道:“后悔昨天没认干爹了?”
如果严厉的王老师和两个小朋友不在车上,李家明不介意跟司机开开玩笑、斗斗嘴玩。但现在,他只能挠着头傻笑,跟着王老师下车,还不忘跟人道谢、道再见,象足了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阿明,等一下!”
司机跳下车叫住了李家明,把他拉到离王老师他们远点的车头,小声道:“阿明,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哥求你个事,能不能时常来看看我舅舅?”
舅舅?这年轻人不是吴叔叔的司机?
“啊?我“,一时间,李家明不知如何回答。人家是大人物,自己只是一个山里孩子,实在是不想高攀啊。
见这早熟而且有点小骨气的小孩支唔,年轻人连忙小声解释道:“阿明,这么跟你说吧,你长得很象我十几年前去世的表哥。”
十几年前?哦,应该是自己象他表哥小时候的样子,李家明这才恍然大悟。难怪那天在乡上时,吴建国用那种眼神看自己,还想让自己认他当干爹。合着就是自己长得象人家死去的儿子,看着自己就想起了他儿子,恐怕买野蜂蜜、今天的偶遇都是刻意安排好了的。
吴建国的外甥还是太年轻了,见李家明不说话,连忙道:“阿明,要不这样吧?我听说你二伯在工地上打小工,你只要答应多来看看我舅舅,我就帮他找个好工作,工资高又轻闲,你觉得怎么样?还有你父亲、四叔在广东打工,我也可以帮他们找份好工作,只要你常来看看我舅舅就行。”
嗯?他们倒打听得够清楚的,李家明无语地看了这年轻人一眼,暗叹了口气。有钱人总是习惯俯视穷人,却不知穷人也有穷人的骨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接受施舍的,哪怕他们是出于好意。
“不用了,大哥哥,我母亲也去世了,我知道失去亲人的痛苦。我欢迎你和吴叔叔去我家作客,但希望你不要打扰我们的生活。大哥哥,生在富裕家庭是一种幸运,但清贫人家未必不幸福。”
年轻人愕然,他昨天看到了李家明不贪心、不攀高枝,但万万没想到,这个山里孩子居然会说出一番他理解不了的话来。等李家明转身走出十几米,年轻人才追上去拉住他,急切道:“阿明,那你这是答应了?”
“嗯”
“太好了,我叫董昊,你以后可以叫我阿昊哥或是昊哥,大佬(大哥)送你个礼物!”
董昊亲热地搂着李家明的脖子,半抱着来到驾驶室旁,从司机座位旁的储物箱里,拿出个上面还插着耳机、九成新的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