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跃龙门-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家明叭着烟、喝着凉茶,笑骂道:“蠢货!我们公司以后还要发展,肯定还要引进股东,要是大股东讲了算,你们以后不会吃亏?”
“切,有你在,我们会受欺负?”
“行了行了,少拍马屁,喊贤成进来,大家商量一下公司的事。”
“哎”
门外热切盼望的王贤成进来后,听说公司给他股份,而不是象大老板样给张炳义涨工资,激动得连道谢的声音都发抖。
工资能加几多?张炳义的工资从1200涨到3000一个月,都让几多干部讲大老板仁义,可哪有小老板大方、仁义?2%的股份,一年少讲都是赚20万,而且公司经营得好,还不止这个数!
两年后兑现?自己又不是公司创始人,刘新、帅勇想销售公司的股份都要等三年,何况自己就是一个打工的!
等这中年男人平静了一些,李家明笑道:“讲正事,硬杂木的价钱怎么涨这么快?”
想要拿股份就得卖命工作,脸上还难抑激动的王贤成连忙道:“家明,封城、平乡那边的煤矿要用大量杂木,特别是大口径的硬杂木。加上我们县的交通状况不好又正在修路,货主们都不愿往这边送木头,我只好价钱出高一些。
我估计等那条隧道修好了,以后的运费能跌下来,还可以直接从湘西那边调货。这样,成本应该可以降下来不少,但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
哎,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虽然煤矿资源还属于国家开采,但照样需要大量的杂木作为坑道支撑。上好的杉木才340元/立方米左右,但杂木已经涨到了650元/立方米,若加上运费得合到近800。
这倒也没关系,别说800块钱一立方米,就是1000块钱一立方米,公司也承受得起。
只是有件事,李家明总也想不通,前世的香菇、银耳那么便宜,怎么到自己手上就这么贵。鲜菇、鲜银耳的成本都合到一块多钱一斤,放在后世不得五六块钱一斤?
汇报工作是王贤成的强项,而且李家明又隐隐有些不满,他连忙解释道:“刘新、帅勇用各种木头试验过了,用桉树成本最低,每斤能降两毛多钱,但品质与硬杂木的有明显差异。当然,我们是吃多了的人,那些平时吃得少的人,还是吃不出差别。”
莫非方向错了?并不精通这一行的李家明,只好无奈道:“那就继续用硬杂木,宁愿扛点贵,也得保证质量!”
这个没意见,不用看销售公司的账目,刘新和帅勇都知道,利润的大头在销售,而不是在生产。眼看着公司成立两年多了,坚持到明年,销售收入就可以大家分享。(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章 离开前的安排(下)
‘山里人家’公司这公司名土气,产品也用这土里土气的名字,但发展速度可不慢。成立两年来,从净资产二百零几万到年赢利上千万,虽然公司的赢利都变成了厂房、设备,并不显山露水,但也称得上发展速度骇人。这里面除了李家明的‘眼光前瞻’之外,总经理王贤成也功不可没。
有功得赏,有过则罚,一直标榜做人要讲究、做事要公道的李家明,稍微跟两股东商量一下,就给了王贤成2%的公司期股。虽然比不上当初他给另外两个创始人的待遇,但也出乎王贤成的预料,让这中年男人感激涕零。
2%的期股,那就相当于两年后,最少年收入20万!在刚毕业的本科生工资只有343元/月的年代里,正常情况下的正县长,都未必有这么高的年收入。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以国士待之则只能国士报之。
三年前过年的时候,李家明一边代他父亲给员工发红包,一边向他们鞠躬致谢开始,三年来他一直这么干,尊重公司每一个员工。公司刚创立时,工人的工资不过是三四百块钱一个月,随着公司的发展,普通员工的月工资已经五百多,不低于那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干部,也让从王贤成至最底层的员工,都把李家明当成了最仁义的老板。
但这只是李家明仁义的一面,另一面则是严格的管理。虽然李家明从不出面训斥人、开除人,但经王贤成开除的人有八个,遭处分、训斥的更是数以几十计。也正是不低的待遇加上严格的管理,公司才能发展得如此迅速,王贤成才能拿到那2%的期股。
就如当初李家明当着所有员工的面,宣称公司不是大家的家而是大家工作、学习的地方,干得好的人升职、加薪,干得不好的人要么原地不动要么离开。即使是拿到了期股的王贤成,心里也非常清楚,若是自己对公司对老板没有了价值,即使成为了公司的股东,等待自己的将是闲置、等着年底分红。
四人讨论完菌棒原料成本的事后,急于表现的王贤成连忙又汇报水电站的事。水电站是个好项目,但在他的操作之下,几个股东从答应投资一半降到1/3,但王贤成还想将那1/3也踢掉,而且不落人口舌。
当手下的,若不把老板的利益放第一位,老板凭什么信任你?
“家明,还有件事。供电部门来过,他们讲我们向‘大发’厂供电是不合法的。
肖局还私下跟我讲,若是年底供电划成条管,他还当供电局的局长,这事他可以当作没看到。若是外调来一个局长,这事会很麻烦,市供电局蒋局长的岳父,是省里的钱副书记。”
老肖同志爬得挺快的啊,从粮食局纪检组长蹦成供电局局长,莫看只是副科平调,可供电局一划成条管就是正科,而且工资福利都能大涨。人啊,只要脑壳开了窍,就会飞黄腾达。
“我觉得吧,肖局长可能也只是卖个面子,他答应了的事,下任还可能同意?要不,我们还是把多余的电,直接卖给供电所算了,免得浪费几十万搞线路。”
有能力又会替老板打算,难怪父亲会让他过来,而不是更为果敢的张炳义。李家明暗乐几声,拿起桌上的电话打给肖大局长。
“肖叔,我,家明。准备大红包就是,低于一千,可没喜酒吃!
嘿嘿,我问个事。我们跟‘大发’竹木加工厂是一个集团的,我们公司的电用不完,给他们用,这也违反政策?行行,我让贤成来你那补个手续,手续费算便宜点哦。”
挂了电话,李家明乐得装煳涂道:“先不管那么多,万一肖局能当几年局长呢?只要他还当得了一年局长,那几十万就能赚回来。”
“也行,等下我去李总那开证明、补手续。”
说完,李家明又扭头对刘新、帅勇道:“新伢、勇伢,水电站的事,你们再考虑考虑?我估计五至六年就会回本,一次性投资能赚几十年钱的。你们跟我姐夫和陈东不同,你们是本地人,没他们那么多投资机会的。”
几十年以后的事,谁讲得清?五六年才转本的生意可不是什么好生意,两人连忙摆手道:“不要不要,明年销售公司并过来,我们还要准备钱补股份差价呢,哪有闲钱?”
送钱都不要,那就算了,李家明吩咐道:“贤成,你去跟张叔他们谈,这事我不方便。”
现在‘大发’的新厂建成了,供电部门又马上要划成条管,自然协议也得改一改。得卖人家一部分股份,回笼一些资金,顺便把那政策漏洞给钻通来,精明的王贤成会意道:“要的”。
三言两语商量完了公司的事,话题又扯回了菌棒原料,李家明印象非常深刻,银耳在前世就是滥大街的东西,不可能成本如此高昂。
“家明,真没办法了,我们把能想到的木头都试验过了。”
李家明突然觉得放走了曾春很可惜,那小子有野心、有小心计,但不可否认是人才。哎,这就是差距,庸才强调困难,人才主动克服。以前自己只要交等曾春的事,他从不强调困难,而且会想方设法去完成。原料的事,要交给曾春去办,不止木材恐怕连稻草、秸杆、玉米蕊,那小子都会去试验一遍。
“你们跟华南农大联系一下,看他们有没有降低成本的办法。”
“已经问过了,他们也没有好办法。”
可惜现在的大中专毕业生,都是国家包分配的,否则真得去大学里招批技术人员来。这两小子都是小富即安的人,已经没了创立公司时的冲劲。
“那就这样吧,你们先去忙。”
“哎”
等两人出去了,王贤成又问起水电站谈判的底线。同古的小水电资源丰富,只是大家还没有注意到这个回本周期长的投资项目,但张卫民他们的厂子不同。若是要价高了,人家还不如迁厂,自己搞小水电提供电力。
“没有底线,你自己作主谈。”
“啊?”,王贤成愕然。这是三四百万的商业谈判,就这样让自己去谈、作主?
“贤成,你要习惯作决策,不能什么事都等着我来拍板。开学后,我们隔了几千里路,你汇报得再详细,我也不可能对所有事都了如指掌,你让我怎么做决定?
很多机会稍纵即逝,你得学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父亲的眼光很准,或者说他的运气很不错,王贤成确实是大将之才,但早年的挫折也让他失去了锐气。若是能激发出他的锐气,一个三四百万的商业谈判吃点亏算什么?
个人再有能力,也不过是个能人,能发挥团队的能力,那是老板该干的事。两年来,王贤成证明了他的能力与忠诚,自己再不完全放权,那不是蠢货一个?
“就这样了,你放手去做,我先回家。”
处理完公司的事,习惯了当头头的李家明,在车间里提了几袋新鲜香菇、银耳,开着摆在公司里当门面的‘帕杰罗’,回家接三姐去省城给车做保养。
其实吃早饭的时候,李家明就觉得三姐很不习惯没压力的生活,仿佛少了点什么样地坐立不安。他很了理解三姐这种若有所失的心态,平时闷在书里的人突然放松下来,能习惯才怪呢。
正好自己要去省城保养车子,让三姐陪自己去省城玩一趟,顺便帮她拾掇一下,增长点社会经验。读大学可不比读高中,不但得学习好,也得外形漂亮,这样才会受欢迎。尤其是社会经验,新学妹入校报道,那是多少人渣企盼的大事?没点社会经验,迟早让那帮人渣给祸害了。
对了,还得培养三姐花钱的习惯,不能再那么死抠了。女孩要富养,现在屋里又不是没钱,更要学会享受生活,不能跟以前样过于节省。(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一章 给三姐补课
回到家里,静悄悄的。
李家明转身去了二伯家,大门、房门都是虚掩的,三姐的闺房内传来她和她同学的聊天声,聊的正是自己跟柳莎莎。听三姐的口气,好象那姑娘已经是她弟妹一般。
哎,三姐也真是的,自己跟柳本球斗得那么狠,难道她一点都不知道?看来三姐的社会经验太差了,比一辈子呆在大山里的婶婶们强不了多少,这样出去读大学,怎么能让人放心哦?
进了屋,李家明灌了杯冷茶,靠在门框上打量着三姐,突然道:“三姐,今年几大了?”
“十九啊,比你大一岁”
“切,我还以为你九十呢!”
正跟同学讲弟弟有个没挑明的漂亮女朋友的三姐没反应过来,疑惑地看向弟弟,摇头晃脑的李家明指指她的白色真丝短袖衬衫、黑西裤、浅黄牛皮坡跟鞋、金丝眼镜,玩笑道:“看看你这样子,跟大姐一样,你还讲你是十九岁?”
不好吗?这些衣物可是大姐送的,上百块钱一件呢。
“好什么好?大姐是生意人,要的是干练,你一个读书妹子这样穿,晓得的人讲你是不会打扮,不晓得的人还以为屋里亏待了你呢!走了,去帮你买衣服。”
“你以为你蛮晓得啊?”
“我当然晓得,我跟你讲,妹子怎么穿才好看,男子人最晓得!”
几年没在打扮上花心思的三姐嫣然一笑,揪着弟弟胳膊上的肉往客厅里扯,取笑道:“莎莎最会打扮,要不要请她帮你打扮一下?”
看来这几年,三姐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完全跟外面脱节了。穿着t恤、短裤、外加一双人字拖的李家明,不好当着人家同学面批评,只好臭屁道:“我是腹中有书气自华,哪用得着打扮?”
“牛皮!四哥那种,才真叫翩翩才子!”
“切,我这叫真名士自风流!”
看着李家明一反常态的开朗、幽默,没见过他这副模样的张象枫,总觉得非常怪异。倒是大婶、二婶见多了小时候的李家明如此调皮,知道没跌那一跤之前,这侄子就是个十足的皮伢子,而且比大狗伢、毛砣他们还更调皮捣蛋。大狗伢、毛砣他们是调蠢皮,这孩子是花样百出地捣蛋,而且很少让人捉到痛脚。
“你不晓得,以前家明就是这样的,后来他跌了一跤,性子就完全变了。”
正择着菜的大婶,听着客厅里的两姐弟又在闹,也感叹道:“哎,这几年家明苦啊,自己要读书,还要带着这么多伢子、妹子读。要是跟以前样,哪能让毛砣他们这么听话?”
“也是,那年欣华读初一,成绩不好不坏。要不是家明拖着读书,讲不定就跟二妹样,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了”。
餐厅、厨房里的婶婶们看不到,但能听到她们的说话声,聪慧的三姐突然小声道:“家明,多谢你啊。”
哦,三姐也知道这几天自己一反常态,纯粹是为了让她放松,或许那张签的事,她也猜出点什么。毛砣那家伙又不信神鬼,还会那么积极地跑前头?
“谢什么?你是我三姐!不开玩笑了,跟我去趟省城,从明天起,跟我学开车吧?”
虽然有点不惯平时沉稳的弟弟变得多嘴多舌,但已经没了任何压力的李欣华变得开朗多了,玩笑道:“学会了又没车,要不你送辆车给我?”
女孩要富养,象三姐闷在书里五六年,不让她见见世面,以后到大学里上了当、吃了亏,对得起二伯、二婶吗?
“行!等你去报道时,不但送你辆车,还送你幢屋!”
正笑着的三姐愕然,狐疑道:“你不开玩笑吧?”
“我开什么玩笑?满妹她们早几年就嚷嚷着,讲以后考上大学,喊我送车送屋。我能答应她们,不送你?”
闷在书斋里五六年,李欣华已经和社会有些脱节了,压根就没有多少金钱概念。见弟弟如此大方,她也大大方方地答应,好象车和房就是小时候吃的薯干一样。
“嗯,毕业以后买,开车去学堂里,象什么话?”
也是,这年头敢开车上学的学生非富即贵,要不就是权贵、大老板养的金丝雀。
“走,我们去省城玩。”
兴奋的李欣华连忙去厨房跟婶婶们讲了一声,又把羡慕她的同学送走,跟着弟弟去省城玩。
路过宜风时,李家明照例拎着一袋香菇、银耳去送礼,依然白胖的华天雄满面春风,一个劲地答应会去吃他的升学酒。当然是满面春风喽,净资产两千多万的厂子,却被他和他背后的人以五百万的价格吞掉,不得不说小富靠勤奋、大富靠天定。
两人又说笑几句,李家明带着半懂半不懂的三姐继续上路,等出了县城,坐副驾驶室的三姐才好奇道:“家明,这个华叔叔这么有钱?”
“有个屁的钱,那厂子净资产最少两千万,正常情况下,他一个副科级买得起?”
“还有非正常情况?”
世面就是这样见识的,看惯了动辄上千万的交易,以后出去了,就会看不上那些拿钱物讨好女孩的纨绔子弟。
“三姐,打个比方吧。这厂子值两千万,我先想办法做点假账,搞个严重亏损的场面出来,再让人把厂子估成五百万。然后,我筹五百万买下来,估高点价抵押给银行,就可以贷到一千五百万。这一倒手,就等于厂子归我了,手头上还多了一千万现金。厂子赚钱就开,慢慢地把它做大;不赚钱,先把财产转移再把厂子破产,我还是赚了一千万!”
“什么?”
单纯的三姐眼睛瞪得熘圆,她无论如何也没想过,钱还能这么赚的。
“三姐,知道我们那厂子怎么来的吗?”
“也是这样?”
比华天雄他们干净点,但也没好到哪去,原始资本的积累,哪有干净的?
李家明将车速放慢一些,说起了另外一件事,“三姐,晓得去年的‘省三好学生’谁得了吗?”
“丁飞?”
“柳莎莎。”
“啊?”
三姐再次被这消息震惊到了,她无论如何也没想过,平时待弟弟那么好的柳老师、钟老师,还有那么喜欢他的莎莎,居然能干出这样的事来。
怎么会这样?沉默了良久,心情很难过的三姐迟疑道:“那你还成日笑眯眯的?”
可怜的三姐,读书都读蠢了,不笑难道还哭?
人啊,单纯点是好,放眼之处都是美好的;可这世界并不单纯,多见识点社会的阴暗面,总是能少吃点亏、少上点当。把温情、美好背后的真相,告诉未涉世事的一个十九岁姑娘,或许有些残酷,但总比日后摔跟头强。文学作品里写得很缠绵悱恻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是没几个人愿意经的,所以才有‘平安是福’这么一说。
等三姐消化了一阵这事,李家明又道:“三姐,晓得今年我为什么得‘省三好学生’吗?”
“为什么?不是讲,两三年才轮到一次吗?”
“呵呵,刚才那华叔叔他五叔,就是地区教委的华主任。三姐,这个世界不是书上、报纸上写的那么单纯,以后你去了外头读书,凡事都要多想。天下没有白吃的东西,更不会天上掉馅饼的,永远都莫轻信别人。”
沉默了一阵,大受冲击的三姐点了点头。(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二章 杀人的冲动
到省城给车做完保养,把打扮老相的三姐拾掇成了青春美少女,把她扔给社会经验丰富的婷姐后,李家明也回到了崇乡陪阿婆。
公司的事有王贤成管着,李家明完全放心,一年三万的工资再加上水电站的股份、公司的期股,足够这个经过挫折的中年人尽心尽力。至于估分、报志愿之类的,他压根就不着急,从走出考场那一瞬间,李家明就知道自己辛苦六年,终于弥补了上一辈子的愧疚,现在该在阿婆面前进进孝。
母舅的新屋建成了,不差钱的母舅怕在家的阿公、阿婆热,吊扇、风扇应有尽有,连客厅都装上了柜式空调。只是老人家节俭惯了,舍不得电费,连吊扇、风扇都难得开,就更别提空调。李家明来了就不同,两个老人家生怕热着了宝贝外甥,三楼的卧室空调全天开着,整个房间都清凉一片。
可惜李家明也是闲不住的人,大太阳下钻山沟爬山嵴,跟着阿公上山做抚育,顺便挖点老虎姜(黄精)。阿婆查出了心血管有问题,而且血糖也偏高,这东西不管是炖排骨还是鸭子,吃了对身体都有好处。
一天、两天,阿公还当外甥孙是好玩,可看他手上磨出血泡也照样干,终于劝道:“明伢,你是做大事的人,莫跟着我上山。”
“阿公哎,等我走了,以后想做这样的事,都没地方做喽。”
看着外甥手上的水泡,阿婆也心疼道:“明伢,你是有大本事的人,有时间还不如多带村上的人赚钱。我看你搞的香菇、银耳就蛮好,村上这么多女子人在屋里都有事做,省得没事就嚼舌头。”
确实是蛮好,村上又推倒了几幢泥巴屋,估计再过两年,银子滩就没泥巴屋喽。
正带外甥孙的舅母见外甥又在换鞋,突然想起了昨夜打电话来的那后生,连忙道:“家明,今日莫上山。昨日夜边十点多钟,有个后生打电话来寻你,看你睡着了,就没让我喊你。听他讲,他是茶山的,以前还跟你开过公司,叫曾春。”
曾春?哦,刘新讲过他寻自己有事。
来寻自己帮忙,那就不必太客气,李家明继续换上母舅的胶鞋,笑道:“没事,中午搞两个好菜就是,他又不是什么外人。”
等到中午时分,又挖了一堆老虎姜的李家明回来时,心不在焉的曾春正坐在客厅里陪阿婆聊天。
“家明,我寻你有事。”
满头大汗的李家明拿草帽扇着风,教训道:“急什么?做什么事都要沉得住气,当老板的人,还这么毛燥?”
“哦”,前老大的训斥,让急切的曾春仿佛又回到了让他扇耳光的时候,突然有种亲切的感觉。在外头混难啊,时刻得提防着别人,哪有跟在老大后面混轻松?
觉得很亲切的曾春,帮着热得不行了的李家明洗干净老虎姜,又帮着晒好,再等这大佬洗好澡、换好衣裳,一直到大家吃完饭,都没再说什么事。这还差不多,一身清爽了的李家明吃完了饭,才带他进自己的房间。母舅的小洋楼上下三层,第一层他和阿公、阿婆住,第二层给表哥、表姐他们住,第三层成了李家明兄妹的临时住处。
“讲吧,是不是在浏洋得罪了人?”
“嘿嘿,上了次恶当,都过去了”。
有了几分老板样的曾春关拢门,将他的背包放在桌上,陪笑道:“家明,我想跟你合作。”
疑惑的李家明瞟了眼桌上的劣质旅行包,缓缓摇头道:“曾春,你也晓得我的为人,若是食用菌方面的事,不可能甩开公司单干的。我跟他们是一条船上的人,不能有好处就我占着,要做事的时候再大家一起来。”
曾春犹豫了,比他还精明的李家明,从他一说合作的事,就猜到了可能这小子解决了菌棒原料成本高居不下的问题。这小子在浏洋其实干得不错,可惜有钱就烧包,吃喝嫖赌样样来,街上的事又摆不平,连耍个妹子都让人搞出个‘仙人跳’。也好在这小子摆不平,否则哪会来找自己合作?
跟在李家明后面混了两年,精明的曾春也知道他的性子,放权是真放权,但也牢牢掌握着公司的财务和人事。可菌棒确实赚不到什么大钱,想赚大钱就得与有销售渠道、能庇护自己的李家明合作,而且李家明是个信誉卓着的人,跟他合作根本不担心会坑自己。
矛盾了一阵,曾春主动让步道:“要不这样,我们搞个新公司,作为公司的子公司。我占五成,你占三成,公司再占两成。”
这小子有点心计,还知道既保证了他的控制权,又削减别人的利益讨好最有实力的自己,可自己是那样的人吗?
“不必了,若这合作有前途,你占五成一,公司占四成九就可以。”
这方案看似公平,但却还是把利润大头给了销售公司,没多少本钱讨价还价的曾春央求道:“家明,我能占销售公司的股份不?”
“曾春,这得看你说的东西有多大利益。我们现在毕竟不是一条船上的人,都得替自己的人争利益。我只能跟你保证,只要利益可观,会给你公平的股份。”
要说人的名声好就是好,李家明当初能主动给十万股份,又大方得给曾春补齐一百万,而且在他沉迷于赌博的时候打醒他,桩桩件件都让他对李家明有足够的信任。
“行,我听你的!”
稍一犹豫,曾春立即打开旅行包,从里面掏出两朵银耳干,小声道:“家明,我解决了菌棒的成本问题,而且干鲜比更高!”
解决了?
狐疑的李家明,打量着着手里的两朵银耳干,一眼就看出了差别。这种不知什么原料长出来银耳的个大如碗、朵片肉质肥厚;而杂木屑长出来的形似菊花、瓣小而松、质地轻。要论看相,这种未知原料的银耳,比杂木屑长出来的还胜出一筹。
可李家明的脸上神色如常,玩笑道:“曾春,你吃别人的亏,该不会是因为这事吧?”
“不是不是,人家故意寻个妹子跟我耍,捉我的猴子。”
有钱了就烧包,又没有自己的势力,不被人家玩‘仙人跳’才有鬼!
“你的伙计(合作伙伴)?”
“那倒不是,街上的一个混混,毛伢帮我摆平了。”
那技术就没有泄漏出去,李家明随手将两条银耳扔桌上,正色道:“讲讲,成本能降几多,产量和干鲜比又会是几多?”
“菌棒成本下降45%左右,鲜耳产量高出40%左右,鲜干比下降到10:1!”
妈的,难怪前世的银耳滥大街!
突然间,李家明有种想杀人的冲动,‘菌棒成本下降45%,产量高出40%,鲜干比下降到10:1!’,就意味着每斤银耳干的成本下降到不足二十元,而批发价是60元!
忠诚是因为背叛的代价不够,有信誉是因为违约的利益不足。300%以上的利润,足够李家明铤而走险,何况又不需要真的杀人灭口。山上的薯窖多的是,随便在村上喊两个伢子,将这家伙扔进去饿三天,什么都问出来了。
以自己今时今日的势力、地位,在同古只要不把人搞死,谁敢动老子一根毛?以自己的名声,谁他/妈的又会信一个没事去嫖货的人的话?
“五叔,睡觉觉”。
当肉嘟嘟的八斤推开门,爬到床上酣然大睡,心生恶念的李家明这才醒过神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三章 怀璧其罪?
进入九十年代后期,大山里的生活开始好过了。发了家的李家明母舅建起了小洋楼,还给整个三楼留给最让他脸上有光的外甥住,从书房、卧室、卫生间一应俱全,哪怕这只外甥狗崽一年也不会来住几日。
山里人还是节俭惯了的,这么热的天气,楼上楼下都装了空调,但也只有三楼的空调开着,就是怕热着李家明这只最让他们骄傲的外甥狗。小名八斤的小家伙,在县城过惯了舒服日子,五叔这有空调就来五叔这睡,倒也让心生恶念的李家明清醒过来。
哎,钱是赚不完的,底线一丧失就会变成唯利之徒,最终害人害己。清醒过来的李家明暗叹一声,拉过毯子搭在八斤的小肚皮上,小声道:“曾春,晓得什么叫怀壁其罪吗?”
得知了如此暴利的财路,还跟自己讲人生道理,在浏洋被人坑害的曾春,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自己真是碰了鬼,这样的老板、老大不跟,还跑去创业?结果怎么样?
“家明,我信得过你!”
或许吧,更多的是这小子手下没人,外面没势力,怕‘怀璧其罪’;更怕耽误不起时间,怕象袋装香菇样,刚搞起个规模,就滥了大街。
“走,我们去外边谈,莫吵到我侄子。”
两人出了卧室,到了隔壁给小妹准备的客房里,李家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