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黑卡-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沉淀资金中的一千万被拿来进行产品的再生产,石磊在跟魏星月商量过后,告诉路西铭,由他主持新闻发布会,进行吴东和西溪这两座城市市场的开启。

    路西铭一惊。

    虽说魏星月早就交待过他,石磊依旧是魔都分公司的总经理,但是他这个副总,将来才是会负责起整个长三角业务的人,石磊以后只管宏观统筹,而不会介入到具体的运营中来。

    但是,这么快,就让他去主持发布会,他还真是有点儿没想到。

    “石少,会不会有些太快了?”路西铭颇有些担忧的说。

    石磊笑了笑,道:“怎么了?没信心?魏董应该跟你说过了吧,以后长三角会交给你负责,区域大经理的位置我早就给你留好了。你不会在这种时候跟我打退堂鼓吧?”

    “不是没信心,也不是打退堂鼓,只是觉得这会不会太快了?”

    “快?这间公司我和魏董准备的时间一共就一周左右,然后,一个多月我们就天使轮了。最初的总投资不到三千万,天使轮已经两点五亿的估值。而现在,帝都、魔都以及宝安、羊城这四座一线城市布局已经完成,接下来便是区域连片,并且不出一个礼拜,我们就将开启a轮融资。你觉得,两个月升一个区域大经理,这种速度真的叫快么?”

    路西铭眨眨眼,表示无言。

    他以前做的是品控,也有管理经验,倒不是说没有信心领导这样一个分公司。公司估值虽高,看起来公司规模也应该很大,但是由于生产不属于公司,只是外包的活儿,所以,实际上公司内部,员工数量并不算太多。

    路西铭对于管理这点儿人手,还是有十足的把握的。

    但是,他忽略了这和他以往的行业不同,以前是实体经济,而现在在产品上和从前差不多,只不过以租代售,区别也不算特别大。

    快闪说到底,是一家it企业,或者说是一种新模式的电商企业,这跟他以往所从事的实体行业线下行业发展完全走的不是同样的路。

    在他从前就职的企业里,一年能有一个小小的升职就算不错了,想做到分公司总经理,不熬上十年八年根本没可能。而至于区域大经理,这等同于是集团公司总部副总级别的,更是没有个十五二十年想都别想。

    但是在快闪,路西铭算是第一批员工,元老级别的人物,可毕竟,快闪成立一共才几个月啊。让他到魔都担任分公司副总,他已经觉得这是火箭般的蹿升速度了,不过当时觉得自己在以前的公司也是管理层,即便只是个品控主管,换到这家新成立不久的小公司来,做个分公司副总总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谁曾想,这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石磊和魏星月居然要提拔他做区域大经理了,这是集团公司高层职务啊,他感激之余,不免还是有些心虚。

    不过石磊这么一说,路西铭也意识到了自己思维上的错误,他彻底想通了企业性质的不同。

    以前的企业升迁慢,公司发展也慢啊,每年十几二十个点的价值增长,翻番的销售额增长,就已经了不起了。

    可是现在呢,公司价值几乎每天都有几个点乃至更多的增长,至于销售额,那更是翻着番儿的火速蹿升。

    业绩蹿升快,职位蹿升同样快,这似乎也就没什么难以接受的了。

    最主要的,是公司规模,从最初草台班子一般的十几个人,到现在光总部就二百多人,各地分公司都是大把的员工,员工数量也大大超过从前,自然需要更多的管理人员。

    想明白之后,路西铭终于点了点头,信心满满的说:“石少,我明白了。您放心,我会好好干的!绝不会让您和大小姐失望。”

    石磊淡淡一笑,说:“你还真得好好干,长三角,是公司布局的重中之重。现在只是魔都、吴东和西溪,下一步就是锡城、昆州,再往后,整个长三角的城市都要覆盖到。长三角是我国gdp和人口密度都最高的地区,所以,你这个大区经理,身上的担子也是最重的。当然,由于现在还在布局阶段,不可能那么快的实现大区分区,所以你暂时还只是分公司副总。但是以咱们公司发展和扩张的速度,一旦开启昆州和锡城这两个市场,大区的建立就势在必行了。到时候,你就是大区经理的不二人选。进入公司高层,具体的在入职的时候魏董应该都跟你说过,我就不重复了。”

    路西铭似乎已经看到股份在向自己招手,他越发信心十足,道:“石少,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石磊笑着摆摆手,离开了公司,找韦卿和段公子叙了个旧,请他俩吃了顿饭,又回到了吴东。

    第二天一早,石磊便来到启宣,他是来跟药二商量石强什么时候回吴东的事情的。

    眼下启宣在岭东,在石强的领导下,羊城和宝安这两个城市的市场已经拥有了超过七成的市场占有率,冲拜不能说溃不成军,但是明显,他们融资不利,业绩普通,尤其是跟启宣相比,显然已经落后了一大截。

    于是,在石强的主张之下,他已经把珠三角另外两座城市的市场悄然打开了。

    不过由于资金有限,石强只是试探性的开启了市场,并未做大量的投入,但是,岭东,或者说珠三角大局已定,而启宣下一步的融资也迫在眉睫。

    石磊答应过,启宣的c轮融资让石强领投,当然,这要建立在他投的起的前提下。

    许志达接手的也算不错,药二这段时间已经比之前空闲许多,很多事都已经可以交给他去决定。

    石磊和药二又早有把石强调回来掌控大局而将药二解放出去的想法,在当下的局面下,也就是到了时候了。

    “该把石强调回来了吧?”石磊坐在药二办公桌对面,问他。

    药二点点头,说:“时机的确成熟了,而公司账上的钱也不多了,沉淀资金也用的七七八八,该宣布启动c轮融资了。”

    “好,你向资本市场发个信号,随时准备让石强回来接手。不过,你别想着清闲,下一步,你可能要到港岛待一段时间,有一个新的项目需要你跟进一下。”

第八百一十一章 两家公司同时融资

    快闪宣布a轮融资计划。

    这次融资,距离上一轮还不到两个月。

    上一轮快闪被估值两点五亿,创投圈觉得这已经有所溢价了。

    快闪上一轮融资两千五百万,再加上各个市场的沉淀资金,创投圈普遍认为快闪能够动用的资金超过四千万。

    现在快闪又宣布要融资,这就意味着这四千万已经快烧完了。

    不过相比起来,这四千万烧的倒还算靠谱,至少完善了一个魔都市场,打开了羊城和宝安两个市场,还把吴东、西溪两个市场初步搭建起来了。

    而快闪初期,石磊和魏星月联手投资了两千多万,其实也就是做了一个帝都的市场,魔都市场当时只不过是搭了个架子而已。

    所以,这两个月来的四千万,相当于做了三个完整的市场,而之前的两千多万,就只做了帝都一个市场,烧钱的效率算是相当不错了。

    有了石磊的豪言壮语,再加上四个一线城市的市场表现还算不错,所以,创投圈倒是不像之前那么保守,有些投资人开始认为快闪的模式或许也是能够产生盈利空间的。

    而且,投资人都不是傻子,他们比谁都精,投资这种事不是说随便出现一个项目就去投,赌博式的等待其中有爆表的潜力股。在投资之前,至少要肯定其运营模式,最好能直接找到盈利模式,投资的可能性才会大一些。

    启宣无疑还没有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但是其带来的用户数据以及国家扶持,又是新概念的绿色环保,这就已经足够让投资人心动了。

    而快闪虽然依旧不被他们看好,但是通过快闪和启宣这段时间的合作,投资人也看到这两家公司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只要启宣持续良好发展,快闪生存个几轮融资,甚至不断增值都是前景看好的。

    所以,当快闪宣布了融资计划之后,外界依旧颇有微词,但创投圈却纷纷积极行动起来。

    在这些行动起来的投资公司内部,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那就是大家都觉得,快闪这间公司,进的早应该还有利润空间,二线城市如果反应再好点儿,c轮还有操作的可能,但是d轮,无论如何都不值得进入了。

    融资的消息散播出去仅仅二十四小时,魏星月的办公电脑上,就已经有了五封投资约谈邮件。

    魏星月逐一给这五封邮件的公司打去电话,非常强势的要求对方直接报价,两家公司默默唧唧让魏星月报价,魏星月客气的让对方再考虑,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另外三家公司,最高的报出了八亿的估值,魏星月逐一礼貌的回绝,对方让她多考虑,她强势的告诉对方,不考虑。

    随后,药二也向外界放出启宣要进行b轮融资的消息。

    一时间,药二办公桌上的电话简直就成了热线,相比起快闪,投资人显然更加看好启宣的发展,也更愿意给启宣投资。

    而药二的态度也比魏星月表现的更加强势,无论亲疏远近,药二都是同样的一句话“麻烦形成投资意向书,直接传真到我们公司吧。很抱歉,电话太多,脑容量有限,真的记不住。”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启宣现在是投资市场的香饽饽呢。众多创业者必须带着创业计划书一家家的跑,求爹爹告奶奶也不见得能拿到一笔投资,但是启宣却是姜太公稳坐钓鱼台,电话都不想接,只要看书面的投资意向书。

    说穿了,这就是启宣在待价而沽,等待资本市场给出一个更高的估值来。

    可即便如此,投资意向书还是一份份的发向启宣,药二给石强打了个电话,让他尽快移交手里的工作,回到吴东启宣总部来。

    石磊此前已经跟石强大致达成了一致的意见,石强原本以为还要等珠三角另外两座城市的布局更完善一些,没想到药二启动b轮融资之后,就立刻召他回去了。

    因为石磊提前打过招呼,所以石强这段时间也有意识的把手里的权力分给了四个人,让他们每人负责一座城市。

    现在接到药二的电话,石强立刻召集四个人开了个会,表示谁能坐上他这个位置,就看接下来四个人的表现。同时警告他们,想要升上去,就好好的做自己的市场,不要试图给其他人的市场使绊子。一旦被发现有人损害公司利益,那就不是升不了职的问题了。

    四人面面相觑,石强又用两天时间彻底移交了手里的工作,石磊此刻也已经回到宝安,自然接过了石强的位置,只不过他也跟那四个人表了态,他只是暂时负责协调他们四个人的工作,不会过多的把持这个位置。

    石强回到吴东。

    药二把已经遴选过的投资意向书交到了石强的手里,石强明白,这是药二再向他展示目前资本市场对于启宣的追逐,同时也是在向他展示目前启宣的估值范围。

    虽说石磊答应b轮的领投权可以给石强,但也得石强跟得上启宣的形势,总不能说外界对启宣估值二十亿,而石强却只给出十亿的估值,那也让石强领投吧?

    而且,药二发现,就连他都把启宣的估值想象的有点低了,因为在十余份投资意向书里,估值最低的也达到了十八亿软妹币,而估值最高的一家,甚至给启宣开出了四亿美元的估值。

    四亿美元,按照现在对软妹币六点七左右的汇率,已经是高达二十七亿软妹币的估值了。

    石强拿着这些投资意向书,回去跟自己的家人好好的商量了一番。

    高达二十多亿的估值,想要把b轮十个点的股份全部拿下就需要两亿多的现金,石强家里虽然有钱,但也还真没到随随便便就能拿出两亿多现金的份上。

    而且,石家也不可能把肉吃了还把汤也喝的一滴不剩,资本市场这么热情,石强也必须兼顾其他公司的想法。

    关键是启宣现在绝不会接受分期支付融资款的条件,要投,就一定是一笔头把资金全部注入。

    最终讨论的结果,是对启宣做出二十六亿软妹币的估值,石强的家族领投,占百分之五,剩余百分之五的股份,交由投资意向最为强烈,报价最高的三家公司分配。

    三天之后,后发布融资消息的启宣,却先一步拿下了b轮的融资。

    启宣的估值达到二十六亿,本轮融资也达到两点六亿,再加上a轮投资的公司全部表示增持意向,启宣在b轮融资之中,实际得到的资金多达接近两点九亿。

    没能拿到启宣b轮投资的公司,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刺激,其中有一半都转向了快闪。

    这使得魏星月最终敲定的快闪a轮融资也达到了一亿三千万,这也意味着,快闪被估值十三亿。

第八百一十二章 无宣传策略

    在这场资本将石磊推向更高舞台的盛宴之中,在启宣和快闪估值纷纷攀上新高的狂欢之间,有细心的人发现,原本一直以石磊左右手,甚至是代言人的面貌出现的药二,竟然除了发布启宣开展b轮融资的消息之外,竟然没有在这个融资的重要里程碑里,扮演任何的角色。

    药二似乎已经悄然退出了启宣的管理层,有些人不禁开始为启宣的未来担忧,哪怕启宣以二十六亿的估值让它的对手冲拜显得不值一提。

    有人觉得这是石磊鸟尽弓藏,自以为启宣必将一路凯歌,却忽略了在启宣成立这半年多来,扮演了最重要角色的功臣。

    甚至有人已经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这些自媒体上,发表对启宣在b轮融资最关键的当下,悄然换帅的事情。

    石强浮出水面,许志达也浮出水面,在这些自媒体的分析文章之中,大家已经清楚的意识到,石强和许志达联手取代了药二的位置。

    而石强,正是启宣b轮融资的领投者,这不禁更加让许多阴谋论的人们猜测更多。

    石磊问过药二,要不要站出来解释一下,药二却表示没必要,这简直就是一场免费的营销,也是让那些质疑者真切的认识到石强真正能力的最好机会。

    石强上任之后,并没有任何大刀阔斧的改革,药二为公司搭建的所有结构,都被予以保留,这似乎从另一个层面上对那些质疑声发表了回应,这似乎是在告诉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阴谋论者,所谓启宣的换帅危机并不存在,这只不过是启宣内部战略的一次常规调整。

    只可惜,这个信号释放的太微弱了,以至于虽然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却很快淹没在更多的质疑声中。

    石强和许志达联手上任之后所做的第一个举措,便是延续石强在岭东省的布局,宣布开启珠三角另外两座城市的市场。

    但是这种宣布,仅仅只有行动,而没有伴随任何的语言。

    两座城市,各一万辆亮眼的明黄色,在几乎没有什么宣传的前提下,悄然散落在城市主城区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不是另一个身份也是城市居民的记者在晨跑的时候,偶然注意到一排整整齐齐的启宣单车,甚至没有任何人意识到这是启宣已经启动了新的市场。

    记者虽然也是市民,但他有足够的职业敏感度,他立刻上网搜索,却没有搜索到任何关于启宣进入自己所在的这座城市的新闻,他敏锐的意识到,自己今天将会拥有一个绝佳的新闻素材。

    他立刻回家拿出了单反相机,拍下了这一排启宣单车,然后,他打开手机上早就下载好的启宣单车app,开着自己的车在城市里四处寻找。果不其然,在公交站,大型小区门口,大型商场门口,都停放着一排排耀眼的明黄色。

    启宣单车果然已经进驻这座城市了,但是,为什么他们连宣传都没有呢?

    是因为换帅之后的协调出现了问题,还是因为新上任的启宣掌门人太过自信,认为启宣单车已经强大到不需要宣传的程度?

    时间已经过了八点,沉睡了一夜的城市彻底苏醒,记者发现,很多人流连在启宣单车周围,其中至少八成都拿出手机试图扫描上边的二维码,倒不一定是想骑走一辆,但明显,这些人都想要先将启宣单车的app下载到自己的手机里。

    记者坐在车里沉思,很快看见那一排至少二十多辆明黄色已经消失了,它们都已经被骑走,骑向不同的方向,被散落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

    急忙打了个电话到社里,告诉社里他今天有一个新闻要跟,会稍微晚一些到报社。

    然后,记者开着车,就像是启宣的调查员一样,在城市里四下溜达。他看到,自己之前找到的那些启宣单车聚集的地方,多的还能剩下三五辆单车,而大多数的投放点,都已经是空无一物。

    过了九点这个上班的时间之后,记者的车每行至一处,都能在app找到附近有几辆散落的启宣单车。这说明,这些单车是真的被市民使用起来了,启宣虽然没有进行任何的宣传,但显然,启宣单车这个品牌,这种出行的新模式,哪怕是在这座城市,也早已深入人心,差的,只不过是何时投放而已。

    难怪启宣没有做宣传,他们也许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试验一把,看看启宣单车对于市场的启动能力。

    而现在,至少在这名记者的调查中看来,启动的非常好。

    并不是说启宣可以完全抛弃宣传,但至少,启宣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主动高调的去宣传了。

    记者意识到,这段时间网络上关于启宣换帅风波的热议,也是导致这种局面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车里,记者拿出了笔记本电脑,噼里啪啦的敲出了一篇报道,然后,直接把报道发到了新闻部主任的邮箱之中。

    一个电话打了过去,记者简单的叙述了这件事,并且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主任沉吟道:“你认为这次悄无声息的市场开启,是启宣新掌门人强大的信心的表现?你的意思是,启宣并没有任何内部斗争,这段时间网上的讨论根本就是在杞人忧天?”

    记者没有犹豫,他说:“从启宣单车今天第一天投放,就如此受到欢迎的情况来看,很可能是这样。毕竟,没有强大的信心绝不敢如此。甚至,即便这真的是因为启宣换帅导致的衔接问题,最终的结果却是市民对启宣这个品牌的极高认同度。那么,从新闻的角度出发,我们跟网络言论唱唱反调,只会有助于我们的新闻报道。”

    主任明白了记者的意思,也就是说,所有的一切都是从当下的结果倒推而成的,不管启宣是不是有问题,至少,结果是站在启宣这一边的。那么,这种时候,启宣内部的问题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启宣这个品牌甚至已经强大到可以无需宣传就彻底打开一个市场的地步。

    “好,你的这篇文章,我和你联合署名,今天的晚报发!”

    “主任,别忘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还有微博官方号,这两个地方,我们可以不需要过多的笔墨,直接把照片发上去就行了。我有很多同一个地点同一个角度的对比图片,我会尽快将这些图片制作出来,发到您的邮箱里。”

    “好,但是要快!不能让别的网络媒体抢在我们前边。”

    记者再度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图片的编辑。

    很快,他做出了九张长图,把他今天所走过的地方全部编辑了进去,甚至舍不得浪费任何一张图片。

第八百一十三章 网络言论的反转

    这样的故事并不只有这座城市在发生,另一座城市里,也有类似的人在做着几乎相同的事情。

    但是,那个人所持的观点和这名记者完全不同,他的调查不足够细致,他一意孤行的认定启宣内部的管理和工作的下达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然后,他就这么将他所认为的一切,发表在了他的自媒体平台上。

    这个人,是一个著名的营销号。

    他的观点,以及他的图文,很快得到大量的转发,引起了相当强烈的反响。

    可是,当那名记者发回去的图片在当地晚报的微博微信平台发布之后,也得到了一些本地自媒体的转发,渐渐,引起了一些大v的注意,他们也对这条没有文字,只有九张长图的新闻进行了转发……

    在两条微博的评论之中,充斥着大量各自的拥趸,然后,当这两条微博终于相遇,两边的拥趸也顿时大打出手。

    而在这些观点背后的自媒体,也纷纷加入战团,大多数人都在秉持他们这一段时间以来的观点,眼见启宣居然没有做任何宣传就开启了新的市场,而且一开就是两座城市,甚至这两座城市居然是在珠三角,而并非长三角这个启宣单车的大本营,他们更加认定启宣内部的管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各种角度的分析,各种不负责任的猜测,那些和那名记者持相同看法,认为这是国民老公石磊又一次的信心爆棚的表现的人们,在庞大的自媒体的粉丝面前,显得脆弱到不堪一击。

    这个局面,直到傍晚七点半,才得到少许的改观。

    而到了晚上九点的时候,支持启宣没有问题的言论,甚至已经反败为胜,压倒了质疑声。

    自媒体和大v们纷纷噤声,他们也意识到自己在这件事上那些洋洋万言的分析其实狗屁不通。

    原因很简单,他们面前都有一张图片,这是来自于启宣官方微博账号发布的一条图片。

    同样,没有任何的文字说明,只是简单的一张图。甚至,这都不能称之为图片,因为这其实是一份表格。

    表格上,显示的是新的两座城市的市场今天在启宣单车投放之后的情况对比。

    数据同样都在激烈的增加。

    早晨八点之前,这两座城市的启宣单车app下载量,都只有不到三万,而这三万,显然是启宣的忠粉,他们提前就下载好了启宣的app,只等启宣能够进入自己所居住和生活的城市。

    八点半,启宣单车app的下载迎来一个小高峰,短短半个小时,下载和安装量已经翻番,这也就意味着,启宣单车的app,在这半小时内,被下载安装了三万次。

    到九点的时候,下载量稍稍放缓,但仍有一万的涨幅。

    十点,随着网络上开始热议这次毫无宣传毫无前兆的新市场的开启,启宣单车app的下载迎来第二个高峰。

    短短半小时,下载量激增了五万。

    其后一发不可收拾,截止这条图片发表为止,启宣单车的app在这两座城市里的下载安装量,分别都已经突破了二十万大关。

    有趣的是,两座城市的增长,十分的平衡。

    这两座城市无论城市面积还是收入程度,以及人口数量都十分的类似,而它们给启宣单车的回馈也如此的类似。

    这当然还不足够让那些自媒体闭嘴。

    图片中的表格里,还有关于启宣单车今天开启了两个新市场之后,单车的使用情况和使用人数。

    一共两万辆,每座城市一万辆单车,其总使用次数竟然达到了近十万次,这也就意味着,每辆单车的平均使用次数,接近五次。

    使用最高的一辆单车,被使用了十一次,最低的也有三次,这表示,启宣单车不但在第一天的使用率就已经相当可观了,而且,每辆单车被使用的频率还相当的平均。

    这样的数据,显然是不可能刷出来的。

    因为,刷数据往往是在一小部分单车的使用频次上做文章,启宣不可能拥有那么大的刷子军团,去把这一万辆单车都在路上跑起来。

    而使用总人数,竟然也都达到了五万,这意味着,每座城市那二十万个下载了启宣单车app的人里,有四分之一都已经使用过启宣单车。按照每个人需要缴纳一百九十九的押金计算,今日单一城市,启宣的流水至少达到一千万。

    当然,这一千万里,会有很大一部分被退还,要形成沉淀资金,并非这么容易。

    但无论如何,这都已经很可观了。

    这样的数据表明,启宣对于这两座城市的市场开启,有着他们通盘的计划,也有十足的把握,并不想那些自媒体想象的那样,是因为内部管理出现了问题。相反,这是启宣一次最为成功的对于市场反应的试探。

    有了这次成功的试探之后,启宣再开启类似的二三线城市的市场的时候,宣传这一块所需要动用的资金,会大幅减少。

    这几乎意味着,冲拜已经彻底被启宣压在了头顶,他们只能作为启宣的补充而存在,已经不具备跟启宣较量的资格了。

    这时候,才有人注意到,在启宣完成b轮融资之后,冲拜也终于开启了他们的b轮融资。

    但是,不管是在媒体上,还是在创投圈,他们都没能迎来太大的关注。

    目前,创投圈对冲拜的估值都是不超过五亿。

    看上去似乎也不少,比a轮翻了一番,但是,相比起启宣b轮二十六亿的估值,这个数字,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网络上再度形成热议,只是热议的方向已经发生了悄然的转变,大家开始研究的是启宣这次的战略,而不再是之前对于启宣管理层的质疑。

    同时,有心人也开始调查石强的背景,毕竟是一个在b轮给启宣做出二十六亿估值的领投者。

    很快,石强的背景被曝光,石强在美国做的那些在他眼里失败,但是在其他人眼里都是绝对的成功的创业,一条条的被放在了网上。

    而后,石强和石磊投资的之前找厕所的app,也被挖掘了出来。

    这时候,那些自媒体才知道,原来石强和石磊早在启宣之前就有了合作,那么,这次启宣的临阵换帅,很有可能也是谋划了很久的一次正常调整。

    只是,药二去了哪里呢?

    这些人关心的药二,此刻正站在港岛尖沙咀的一家酒店的二十六楼的某个房间之中,他看着网络上的热议,拿起了电话,打了出去。

    很快,一家风投公司的某项目负责人的私人微博上,出现了一条,他们公司也是启宣b轮跟投的公司之一,他表示当初他们公司给启宣做出的估值是二十七亿,最终他们得到两个点的投资权,节约了两百万的资金。

    而药二自己一共只发表过两条微博的账号,也有了更新。

    “我在港岛,跟进一个新项目,我的老板还是石磊。”

第八百一十四章 有没有奖励

    是的,药二早就去了港岛,他负责盯着丁宇的研究所,这就是石磊给他安排的新任务。

    和石磊不同,石磊只是简单的决定投资丁宇,而药二则需要从技术层面了解丁宇手里的那个课题,到底要如何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