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乐神-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明哲他们自然不会在外人面前随意显摆自己的身份,再加上楚扬也没提,所以到现在,风子荣还被蒙在鼓里。

    听到他的话,楚扬笑呵呵地说道:“先不说这个,子荣,昨天晚上看了你的比赛,我有个想法,想跟你说一下。你的鼓打得不错,来我的华音阁当打击乐老师怎么样?”

    “你要我来你的店里当老师?是燕京这里吗?”听到楚扬的话,风子荣愣了一下,有些兴奋地问道。

    “恩,没错,怎么样?想来吗?”楚扬笑着问道。

    “行,我来!”风子荣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他一直有个北漂梦,只不过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在学校他的成绩一般,早就有了辍学的心思,课堂里没有他的理想,在鼓声中才有他追求的世界。而现在,楚扬为他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正中他的下怀,所以他只是微微思考了一下,便应答了下来!

    “好,子荣,你不会后悔你今天的选择的。”楚扬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四章 《风华国乐》的采访

    央视《风华国乐》是一个以民族器乐欣赏为主要内容,介绍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展示民族音乐艺术家魅力的舞台,分日常、周末两版。周末版,通过《佳曲有约》、《聆听天籁》、《我们拥有》三个版块把民族音乐欣赏和突出文化品位的专题片串联在一起,是介绍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展示杰出艺术家魅力的舞台。

    主持人陈鲁豫,2002年进入央视,2004年调入文艺中心,曾主持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开幕晚会、《cctv…mtv音乐盛典》、《中韩歌会》等央视大型综艺演出,是央视当家小生之一,深受广大电视观众喜爱。

    像往常一样,刚刚完成舞台化妆的陈鲁豫,正坐在后台的专属休息室中,等待着参加节目的嘉宾。一身黑色的休闲西装,白色的大翻领衬衫,将本来就仪表堂堂的他,衬托得更是英俊不凡,在央视,陈鲁豫可能不是名气最大的男主持,不过论帅气,绝对可以排进前三之列。

    离节目开始还有一个小时,陈鲁豫看了看腕表,有些焦急地问着助手道:“那个嘉宾还没有来吗?”

    “刚打过了电话,在路上,说是马上就到现场了。”助手小声说道。

    陈鲁豫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心里却掠过一丝焦急,按照正常的程序,节目开始前他往往都要和嘉宾做一些私下的沟通,主要是针对一些采访的问题等等。而那些应约而来的嘉宾,也通常都会早到一点,可是这个楚扬却似乎一点也不着急的样子。

    正当他想要再次让助手打个电话催促一下的时候,门口却响起了敲门声。

    助手打开门,一个身穿黑色休闲t恤,牛仔裤的年轻人出现在门口。

    “请问,这里是《风华国乐》的录制现场吗?”楚扬站在门口,望着这个一脸精明干练的西装男问道。

    “对,你是楚扬吧,怎么才到啊。来赶快。主持人在里面等你呢。”助手一把将楚扬拉了进来,随即把他带到了陈鲁豫的面前。

    陈鲁豫打量着这个年轻的嘉宾,这个叫楚扬的年轻人给他的第一感觉就是年轻,有些过份的年轻!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就是写出《印象。花与少年》和《画眉》这两首笛子曲,在网络上让无数乐迷热议纷纷的人物。那两首曲子他也听过,的确非常的棒。特别是那首《画眉》,现在已经成了他睡前必听的一首休闲音乐,因为他发现听这首曲子时心情总是能很快地宁静下来,非常的舒服。

    楚扬也在打量着这个帅气的主持人。虽然对方的年龄比自己大,但在他的脸上,楚扬却只看到了蓬勃的朝气,和良好的修养,没有一丝让他感到不舒服的感觉,央视的大牌主持人,果然是不同凡响。

    两个人就这么默默地互相注视了一阵,陈鲁豫随后主动站起身来,朝楚扬伸出了手。

    “你好楚扬,我是陈鲁豫,欢迎你来到《风华国乐》节目坐客,来随便坐,距离节目开始还有段时间,我们随便聊下吧。”

    陈鲁豫的声音很好听,是那种中性而富有磁性的嗓音,楚扬觉得他如果去唱男中音一定非常不错。

    在他对面坐了下来,两个人随便聊了几句,楚扬马上就发现陈鲁豫十分健谈,从学生时代聊到音乐爱好,又聊到民乐的一些流派,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人情事故,都是信手掂来,丝毫不会让人有突兀之感。

    “楚扬,一会儿节目就要开始了,我要和你说一些注意的事项……”眼看着离开播只剩下不到半个小时了,陈鲁豫开始结束了闲聊,向楚扬说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楚扬听着他的话,不时轻轻地点着头。

    时间指向18点10分。

    “走吧小伙子,我们去直播间。”陈鲁豫拍了拍楚扬的肩膀,笑着说道。

    楚扬跟着陈鲁豫走到直播间,明亮的舞台灯光下,一对米色的沙发隔着白色的小几相对而放,茶几上摆着一束淡雅的鲜花。背景巨大的led显示屏幕上,正在播放着风华国乐的片头。

    楚扬对于这个节目并不陌生,之前在昌乐的时候就曾经看过几次,当时他对这个节目的印象还算不错,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真正以弘扬民乐为已任的节目,比起那些毫无艺术价值的娱乐节目要强得多了。

    楚扬和主持人一左一右坐下,按着音响师的要求各自测试一下耳机耳麦,随即便开始等待着节目的开始。

    现场下面坐了百十余名观众,在节目开始之前,这些人都很热情地和楚扬打着招呼。

    “楚扬,这是你第一次上电视节目吗?”陈鲁豫笑着和楚扬随意聊着。

    “第一次。”楚扬也同样笑着冲主持人点了点头。

    “可我看你一点也不紧张啊,你的心理素质真的很好。”陈鲁豫有些惊讶地说道,似乎对楚扬这样自然的表现,有些不可思议。

    之前接到节目组的安排,要求进行这样一个专访的时候,陈鲁豫就特意多研究了一下楚扬的资料,因为在此之前,这个舞台上真的没有如此年轻的嘉宾。

    而且在此之前,楚扬真的可以说是民乐圈里籍籍无名,只是因为最近的cctv民乐大赛,才一飞冲天,闯进了乐迷们的视野。

    这样的一个人,却在第一次做电视访谈节目的时候表现得如此淡定,真的让陈鲁豫有些意外。

    正在他想通过更多一些问题来了解一下这个年轻人的自信和淡定来自哪里的时候,导播示意节目马上快要开始了。

    陈鲁豫熟练地向楚扬比划了一个“准备”的手势,随即听着耳麦里传来的倒数声,熟练地将脸转向摄像机的方向。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风华国乐,我是主持人鲁豫,很高兴又能在周三的晚上和您准时相约……”陈鲁豫面前摄像机,一连串熟极而流的开场白之后,马上切入了正题。

    “本期的节目,我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新民乐这个话题。那么在话题开始之前,让我们首先来共同欣赏一段音乐。”随着陈鲁豫的话语,屏幕上画面一切,播放出了一段演奏视频。

    这段视频,正是cctv民乐大赛的现场,而在屏幕中央演奏竹笛的,正是此刻坐在演播室里的楚扬。当然,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是看不到楚扬在现场的,因为摄像机只给了主持人镜头。

    悠扬的笛声响起,赫然正是那首比赛当天,让无数乐迷感动落泪的《画眉》。

    虽然隔着电视,无法体验到现场那种强烈的感染力,但笛声婉转,依然可以让人感受得到那种宁静的美感。

    三分多钟的视频,让很多乐迷再次重温了一次优美的旋律。

    在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画面切回了现场。

    陈鲁豫面对屏幕,侃侃而谈。

    “相信最近关注cctv民乐大赛的观众对这段视频一定不陌生,没错,这就是荣获本届民乐大赛最佳原创作品奖的新民乐作品《画眉》,而在今天, 我们也很荣幸地请来了这首曲子的演奏者——楚扬,让我们掌声欢迎楚扬!”

    导播的镜头切换到了楚扬那里,后者则笑着起身打了个招呼。

    “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楚扬。”楚扬的声音平静而又充满亲切,这声招呼顿时让很多守候在电视前的乐迷惊喜不已!

    “哇,居然是楚扬哎,没想到他居然上央视的音乐频道了!”电视机前,一位晴迷惊喜地喊道!

    “果然是楚大大,今天的楚大真是太帅了!”

    “央视啊,楚大威武!”

    ……

    一场民乐大赛,让喜爱竹笛的乐迷们认识了楚扬,也让晴迷的数量急剧增加,现在经过“晴迷会”认证的晴迷,已经达到了500余人的规模,而且还在不断的增长中!

    “楚扬你好,相信之前的片子,已经让大家对你很熟悉了。我真的很好奇,因为你看上去是这么的年轻,而像《画眉》这首曲子,却又是如此这样一首富有华夏传统文化美感的作品,我想问究竟是什么样的环境或是创作冲动,让你有了创作这样一首曲子的想法呢?”陈鲁豫笑着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两个人在台下的时候就沟通过了,所以此刻楚扬无非是解释了一番自己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以及对华夏古典文化的喜爱的研究,其实这些东西很多都是他编出来的。因为他不是喜爱古典文化,而是压根就来自一个古代的世界,虽然五尊大陆和这个世界的古代有些不同,但大体上却是差不多的。

    听了楚扬的回答,陈鲁豫点了点头,随即问出了自己的第二个问题。

    “之前在交流的时候,楚扬你把这首曲子定位成新民乐,那么能不能请你谈一谈对新民乐的看法呢?”(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五章 楚扬的“狂言”

    燕京,华夏音乐学院家属院8号楼四单元的一间单元房内,段国生正坐在客厅的春秋椅上,手端一壶龙井,悠然地边喝边看电视节目。

    段国生,华夏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二胡专业老师,高级教授职称,国家一级演员,兼任华夏东方民族乐团二胡首席。

    客厅一侧的墙壁上,有一个精致的木质橱架,上面的小格子里,满满地摆放着各种奖励。在华夏二胡界,段国生可以说是元老级的人物。同时,他也是新民乐的领军人物,近些年,他出品的几张休闲二胡专辑,销量都相当不错。

    电视机里,音乐频道正在播出《风华国乐》栏目,段国生很喜欢这个节目,在他这种懂行的人眼里,这个节目代表了华夏民乐的最高水准和最新动向。

    不过今天播出的内容,和二胡没什么关系,电视里,主持人正在采访着一个叫楚扬的年轻人,而看着电视里的报道,这个楚扬应该是一个吹竹笛的。一首《画眉》也是听得段国生微微点头,他是行家,自然听得出来这首曲子里深厚的国学功底。

    此刻,电视里他熟悉的主持人陈鲁豫,正在采访着这个年轻人。

    “关于新民乐,我个人认为不能单纯的将其与传统民乐割裂开来,而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继承发扬。现在很多人觉得演奏一个流行歌曲,或是改编一首国外的歌曲、乐曲,再加上一些电声的手段。就是新民乐了,我觉得这是不对的。且不说适合改编的流行歌曲并不多,只说那些改编之后的作品,有很多都没有发挥出乐器本身的特点,只是为了改编而改编,结果效果很差,说句不客气的,这是对传统民乐的一种亵渎。”

    电视里,年轻的楚扬侃侃而谈。

    听着这段话,段国生的脸色却是微微一变。同时心里有些不悦起来。

    因为他的那张新专辑。里面就有很多曲子,是直接改编的流行歌曲。

    看着电视里那张年轻的脸,最多也就二十左右,段国生不禁轻哼了一声。

    “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小小年轻懂得什么是新民乐!”

    听到楚扬的这番论调。陈鲁豫也不禁在心里感叹着楚扬的大胆。这番话虽然说得是事实,不过却得罪了很大一部分人,想到这儿他不禁有些后悔起来。早知道他是这么个脾气,上台之前应该好好和他沟通一下的。

    “楚扬,你的作曲和演奏水平很高,不过为什么没有参加比赛呢?这一点我一直很奇怪,要知道以你的水平如果去参赛的话,应该会拿到一个很好的成绩,甚至第一名也不一定。”陈鲁豫立刻转换了话题,不再讨论新民乐,他怕再说下去,这小子再放地图炮的话,自己收不了场。

    “这个问题,之前红浪网的记者已经问过我了,我在接受他的采访时就谈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没有参加比赛,主要的原因是我觉得作为一名纯粹的音乐人,主要精力应该放在音乐本身,而不是比赛、演出上,当然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参加比赛和演出,只是不能为了比赛而比赛,为了演出而演出,这两者只是表现音乐本身的一种途径而已……”

    听着楚扬的话,陈鲁豫额头上已经微微见汗了。原以为换个话题会好一些,没想到这小子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段话前面听着没什么问题,可越是到后来听着就越不对劲了,隐隐地,楚扬竟然有批评整个娱乐圈的味道。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娱乐圈里一些音乐人,每天不是想着上节目就是拍广告,要不就是到处比赛捞名气,天天沉迷在这些事情上面,还有多少时间去搞音乐?这样的情形之下搞出的音乐,还能听吗?”楚扬继续放着他的地图炮。他并不是通过这种方法搏眼球,而是他心性直爽,有什么就说什么。你主持人既然问到了这里,那我当然是心里怎么想的嘴上就怎么说。

    至于这些话会给他带来什么麻烦,他才不管呢,反正他从来也没有想过做个明星。再说了,就算是做明星,他也首先是楚扬,然后才是明星,他不是人民币,不需要每个人都喜欢!

    “好的,楚扬,从你的话里我也的确感受到了你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在这次大赛中我还注意到了一个地方,那就是你的钢琴弹得也同样出色,我看到中央音乐学院的杜一航教授也公开发表了对你创作的这首钢琴伴奏的赞赏,一个乐手,在两种乐器上同时取得这样的成绩,得到权威的认同,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当然我知道一个演奏家往往在精通一种乐器的同时,也会涉猎一些相关的其他乐器,比如演奏竹笛的,会同时去学习一些箫、葫芦丝之类的,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选择的都是与专业乐器相类似的。而竹笛与钢琴,我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可能有点大,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对两者都进行了这么深入的研究呢?难道他们不会相互影响吗?”

    听着陈鲁豫的这个问题,楚扬笑了。

    同时专精两门乐器,特别是不同领域的两门乐器,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对于楚扬这个音修者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事实上,如果他想,完全可以在三、两天之内,将地球上的任何一门乐器学到精通,达到那些所谓的大师级的水平。当然,这种临时突击,只能啃下一到两首曲子,并不能将这门乐器的所有经典曲目都掌握下来,毕竟楚扬只是技巧强悍,至于记忆力,也就比普通人强上那么一点而已。

    “这个不是问题,同时学习不同的乐器,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就拿钢琴来说,其实作为一种和声乐器,钢琴的每首曲子,其实都在有意无意地模仿着其他乐器,比如右手的旋律部分,可能是小提琴,中声部的位置可能是大提琴,而左手的低音可能是bass,也可能是鼓,那么你如果学习了这些乐器,在演奏钢琴的时候心里就更能够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样的声音。反过来也一样,你学笛子,学二胡,学什么其他的民乐,如果能够同时精通一些其他不同领域的乐器的声音,那么你在演出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合奏的过程中,就更能很好地同这些乐器结合在一起,发挥出更好的效果。而你精通的乐器越多,你在音乐方面的视野也就越宽,你的创作,你的演奏的路子也就越宽,成就也就越高,大概就是这样。”

    楚扬的这一大段话,说得很慢,也很有条理,说完之后,台下的观众向他报以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能够参加这个节目的,很多观众都是音乐方面的行家,刚刚楚扬这段话,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很多人都不自觉地改变了之前的想法,认为自己学习一门乐器,就要心无旁骛,专心一致。他们开始考虑,是不是回去之后,也要把选学的那门乐器,好好捡起来练一练了。

    “说得非常好,那冒昧地问一句,你现在能够称得上精通的乐器,或者说能够达到你现在的钢琴或是竹笛这种水平的乐器,大概有多少种?”陈鲁豫笑着问道。

    “这个不能用多少种来衡量,事实上每种乐器都是相通的,当你在一门乐器上的水平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的时候,你完全可以做到拿起任何一件乐器,都能够自如的演奏,触类旁通嘛。”楚扬笑呵呵地说道。

    楚扬说得轻松,但这句话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令现场和电视机前很多观看电视节目的观众都大呼不已。

    “拿起任何一件乐器,都能够自如的演奏?我没听错吧。”

    “楚大不愧是楚大,这话说得霸气!”

    “话说楚大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无论什么乐器都能够演奏?是能随便来两下,还是都能达到他竹笛和钢琴那样的程度?”

    ……

    陈豫豫皱了皱眉,他也没想到自己的一句话,居然招来了楚扬这样的回答。事实上,好像刚刚他提的好几个问题,最后都被楚扬带得有些跑偏了,而且这家伙,简直就是一个放地图炮的高手啊。他难道不知道他刚刚这么说,会得罪很多人吗?

    果然,正在电视机前看节目的段国生,听到楚扬这段话的时候,就将遥控器扔到了沙发上,嘴里哼了一声。

    “哼,不知天高地厚!别说竹笛只是民乐大类里最简单的乐器,远比不上二胡、扬琴这些音域宽,演奏技巧丰富的复杂乐器,就算是将这些乐器精通了,也没见哪个演奏家说他就能弹奏所有的乐器了,你以为你是乐神转世吗?”

    段国生觉得现在这些年轻人实在是太不谦虚了,他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人,最是看不惯这些轻浮张狂,有了一点小成绩就胡吹乱侃的年轻人。听完楚扬这段话之后,他节目也不看了,扔下电视就回到了书房,拿起纸笔开始写起来。

    段国生在生活中,一直是个很传统的人,对于电脑这些高科技的东西,他不怎么感冒,到现在依然坚持着用纸笔写作。

    “论青年一代演奏家的浮躁怪现状”

    一个火药味十足的大标题,端端正正地被摆到了稿纸中央。(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师的批评

    “……作为一位文艺工作者,我拉了四十几年二胡,别人尊称我一声大师,但我依然不敢以这两个字自居。我也粗通一些板胡、京胡的演奏,但我更是不敢认为,我在除了二胡以外的其他乐器领域,有与本专业相近的演奏水平。音乐是诚实的,一个音乐人对待自己的音乐,更应该有一个诚实的态度。任何一门乐器,想要精通,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苦功,民乐博大精深,更是如此。楚扬给年轻的音乐人开了一个坏头,给这个圈子注入了一股浮躁之风,此风不可长,此种现象更不值得追捧!”

    《华夏民乐》是华夏民族管弦乐学会的内部资料,深受广大乐迷读者的喜爱,同时也是民乐领域十分权威的一本杂志,采取月刊形式发售,发行量约为五十万册左右。

    最新一期的《华夏民乐》杂志上,在醒目的位置刊登着二胡演奏家段国生的一篇文章,《论青年一代演奏家的浮躁怪现状》。这篇火药味十足的文章一经刊登,立刻便在民乐界激起了一阵不小的水花。

    段国生是华夏二胡演奏的元老级人物,而他在这篇文章里,毫不客气地批判了一些青年演奏家急于出名,浮躁不实的心态,到了后面更是直接点出了楚扬的名字,可见其火气之大。

    《华夏民乐》是一家十分权威的民乐杂志,自然不会随随便便什么样的文章都会往外刊发,不过像段国生这样重量级的大家。其稿件杂志社是相当重视的。虽然通篇稿件的言辞有些过激,不过整体上却也算得上是有理有据,所以杂志社的主编面对这篇在审稿时很有争议的一篇稿子,亲自签字发了出来。

    一个是民乐界的二胡大家,一个是借助民乐大赛迅猛崛起的人气新人,这篇文章刚一发出来,便立刻开始迅速发酵,在网络上引发了乐迷们的热烈讨论。

    “支持段老,作为一个演奏家,首要的就是专注。如果在不同的领域里牵扯太多的精力。就无法在某一门乐器上达到专精,楚扬还是太年轻了。”

    “楼上的一看就没听过楚大的《画眉》,楚大在笛子上的造诣已经达到了大师级水准,年轻不是置疑能力的理由。”

    “没错。我是楚大的脑残粉。现在每天都要听一遍《画眉》才能睡得着。话说我前段时间精神衰弱的毛病都听好了,强烈建议睡眠质量差的网友听听这首曲子。”

    “哈哈,楼上的莫非是楚大的高级黑?怎么听你这意思。楚大的曲子就等同于催眠曲一样?”

    “楚大的《画眉》的确是相当出色的一首曲子,楼上在喷之前建议先去好好听一下。顺便附上千度音乐的下载地址,不用谢。”

    ……

    网络上的讨论沸沸扬扬,身处舆论中心的楚扬,此刻也有点生气。

    本来自己参加个节目挺高兴的,结果第二天就看到这么一篇文章。本来他都已经准备动身回秦海了,不过眼看这个和自己素昧平生的段国生如此刻薄地写文章骂他,楚扬不淡定了!

    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人家都骑到自己头上开骂了,他自然不会客气。什么“楚扬给年轻的音乐人开了一个坏头。”、“年纪轻轻没有踏实诚实的音乐态度”之类的,就像是一个老学究在训学生一样,问题是,他有这个资格么?

    就连马迪,论名气不比他段国生小吧,还不是客客气气地和他交流?像那样的人品,才能被尊称一声大师。

    想要教训自己,可以,前提是你拿得出与教训相符合的实力!

    不客气的说,在这个世界上,楚扬认为可以在音乐领域里用居高临下的教训口吻同自己说话的人,还没有出生呢!

    《给二胡演奏家段国生的一封公开信》

    楚扬打开cctv民乐大赛的官方论坛,登录自己的实名认证id,打开一篇新贴子,在键盘上敲打了起来。

    虽然大赛已经结束了,不过这个论坛的关注度依然很高,特别是有关于他的话题,在这个论坛上更是占据了前几页的主要版面。楚扬不认识那个什么《华夏民乐》的编辑,对于这样一家刊登这种文章的杂志,他也没有任何的好感,所以他直接打开论坛,在这方面发表了回应的贴子。

    “……年龄不是衡量音乐水平的标准,倚老卖老的教训别人,也不能就此提高自己的身价。正如段先生所说,音乐是诚实的,它不会说谎。我的作品如何,也不需要别人去评头品足,喜欢它的人,不会因为一两句风凉话而不喜欢,而莫名诋毁的人,也不值得我去理会或生气,我只是觉得这样的行为有些无聊。再不客气地说一句,虽然段先生口口声声说自己拉了四十几年二胡,不过本人粗听几首段先生的作品,水平的确不敢恭维。如果练了四十几年就是这么一个水平的话,对此我只能遗憾地说一句,段先生,拉二胡这个事,的确不太适合您!”

    民乐大赛官网的论坛流量不是很大,平时在线活跃的人数也就几百人而已。楚扬这篇贴子发上去之后,很快便吸引了那些正在活跃的用户的注意。

    李沐沐作为晴迷会的副会主,每天闲暇时间都会上网关注一些楚大的最新消息,像是cctv民乐大赛的论坛,也会偶尔点开看一眼。

    这两天她的心情不太好,原因自然是因为二胡大师段国生在杂志上发文批评偶像一事。在她看来这个段国生实在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不好好的拉自己的二胡,非要跑来对她的偶像指指点点,这让李沐沐好不气愤。

    不过刚刚她在逛论坛的时候,却偶然发现了楚扬刚刚发到论坛的那封公开信,一开始的时候她还以为眼花了,等她再仔细看了看,发现那的确是楚大实名认证的id之后,顿时忍不住激动的心情,迅速点开了贴子!

    “如果练了四十几年就是这么一个水平的话,对此我只能遗憾地说一句,段先生,拉二胡这个事,的确不太适合您!”

    看到楚扬的这段话,李沐沐顿时很没形象地哈哈大笑起来,同时还用力地拍着桌子喊道:“好,不愧是楚大,这两句话说得太给力了!”

    李沐沐看完这段解气的贴子,马上打开了企鹅,将这个贴子的连接发到了晴迷会的专属vip群里,同时附上了一段话。

    “晴迷们集合啦,楚大威武,在论坛上发公开信回应段国生事件,在线的马上给我转!”

    李沐沐作为副会主,在上次活动的时候就以其可爱、泼辣、开朗的形象,迅速在晴迷中建立了不低的威望。此刻群里这条消息一发布,顿时几十个在线的晴迷纷纷响应,急火火地转发去了。

    没过半天时间,在晴迷和其他乐迷的共同“努力”下,楚扬的这封回应的公开信,便出现在了十几家权威的民乐论坛和贴吧。红浪娱乐更是第一时间将这封公开信放到了娱乐频道的首页上。当然,有这么迅速的反应速度,也和肖然时刻关注楚扬的动态有关!

    “段教授,你看看这个!”刚刚上完一节二胡课的段国生,突然发现自己带的研究生江兰快步向自己走来,随后将手里的平板电脑递给了他。

    “什么消息啊?”段国生奇怪地接过这个得意门生的平板电脑,只匆匆扫了一眼标题,整个人便顿时愣住了。

    “这是谁?居然给自己写了一封公开信?难道又是哪个想要求学拜到自己门下的二胡学生搞出的花样?”

    段国生疑惑地一边想着,一边看了下去。

    只是,等他看完内容之后,整个人的脸色却顿时黑了下来,全然没有了刚刚上课时的风度!

    本来那篇文章,只是他一时看不过眼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