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醒细无声-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物业公司的统筹管理,像宽带接入、有线电视接入之类的价格也会有所降低。因为它可以用集团用户的身份去和相应公司进行谈判,比各家各户单打独斗更有说服力。

    反正吧,好处是大家都看得见的,坏处只有一个,就是各家各户每个月都要缴纳一定数量的物业费。这笔钱并不多,一户一年平均在一千块钱左右。这还是独门独院的价格,如果是大杂院会因为居住面积的不同而相应降低。

    其实物业公司并不全靠物业费养活,更多的是靠有偿增值服务,比如说各种修理维护、接送、家政服务、社区内部摊位租赁、接纳广告等等。

    但在这里洪涛又做了一个弊,这家中标的物业公司根本就不是冲着二十五户居民来的,它本身是大姨夫公司开发楼盘之后的配套公司,有没有这二十五户居民都得存在。

    单就这二十五户居民而言它是赔钱的,之所以还愿意来投标,一方面是靠大姨夫的关系,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更大的市场前景和洪涛私下给的补贴。

    只要后期能有更多居民加入管委会,也就等于同时加入了物业公司的服务范围。一旦缴费居民达到了一定数量值,那物业公司就有可能进入收支平衡模式。

    而洪涛给他们的补贴也不是钱,而是房子。没错,就是那些门脸房。

    这些房子洪涛会用一个不太高也不太低的价格租给物业公司,由它统一管理、统一出租,其中的差价就是物业公司的补贴。

    如果经营效果良好,光是这些房屋的租赁费用差价就有可能让物业公司弥补所有亏损,说不定还能盈利。

    可能有人会问了,难道说物业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吗?这话怎么聊呢,其实京城的大部分物业公司,只要不偷奸耍滑盘剥居民,基本都是亏损的。

    那这么多亏损的物业公司靠什么活下去呢?很简单,开发商会给它们补贴。

    开发商开发一个楼盘之后,按照法规必须成立物业公司进行有效管理,否则不仅无法获得售楼证,光是楼盘口碑不佳,影响了楼盘价值,就够开发商头疼的。

    所以开发商并不是发善心,只能说你买房的价格里已经包含了这部分费用,里外里都是你掏的钱,只不过经过开发商的手转了一下。

    洪涛并不认同这种模式,他希望物业公司也能真正盈利,这样才能长久健康的存活下去,也就不容易出现降低服务质量、盘剥居民的事情发生。理想社区嘛,不管能不能达到,总得先理想一下。

    但是外人并不清楚其中的弯弯绕,别说外人了,除了极少数几个人之外,甚至连物业公司的经理都不清楚总公司为啥非要让他去投标这么一个小项目,短期收益少不说,还要占用大量人手。

    当然了,等他从管委会那里看到即将可以租到的门脸房之后就不会这么想了,那些房屋的价值和所处的地段,会让每个物业公司经理都笑开花的。

    不过也别笑得太早,这些门脸房并不是无条件出租,管委会对社区附近的商业环境有严格要求。像饭馆、洗衣房、酒吧、小超市、健身房、发廊、花店、汽修店、洗车房之类的项目不仅要全,还不能重复太多。

    不是说谁给钱多就租给谁,这些问题就得物业公司经理自己去平衡了,反正任何店铺入驻都要经过管委会三位代表的同意。

    其实也不是他们同意,他们的决议会由居委会主任吴小兰转交给洪涛,得到批示之后才能作数,否则同意了也是白搭。因为吴小兰有一票否决权,这也是当初街道办事处同意社区居民自建管委会的先决条件。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条件并不是为他们准备的,吴小兰的真正上级也不是街道办事处,而是整天带着几个孩子无所事事的家庭妇男,洪涛!

    说到孩子,后海社会管委会所做的第二件事儿也随之而来了,啥呢?入托问题。

    现在的幼儿园是越来越贵、越来越难入。可各家都只有一个宝贝孩子,也不知道是那个孙子王八蛋说的,苦了谁不能苦了孩子。

    这句话的直接后果就是让最该受苦的孩子都成了小皇帝,大人们自己缩衣节食,也得打肿脸充胖子,拼了命把孩子往好一点的幼儿园里送。美其名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在这一点上欧美的社区结构就比较合理,大家按照收入水平的不同集中居住,相同档次的几个社区共用幼儿园、小学、甚至中学。这样一来大家也就没法攀比了,大家收入全差不多,总不能比谁能吃吧。

    那有人说了,这样不是阶级固化吗?富人的孩子永远比穷人孩子得到的教育资源多、成才几率大,以后当富人的机会也大。

    这是必须的,也是符合人性的。我们的老祖宗说过,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还有门当户对之类的警语。

    阶级这个玩意不管在什么社会里都是存在的,而且也必须相对稳定。不管大家乐意不乐意,事实就是如此。只有各阶层相对稳定,整个社会才会稳定。

    阶级固化的罪魁祸首并不是各阶层之间界限分明,而是互相失去了流通渠道。有一句广告词用在这里很合适,叫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只要能把流通渠道畅通、数量增多,穷人能看到足够的上升空间,不用像古代科举一样亿万人去挤一条羊肠小道,各家各户还用逼着自己的孩子去拼命争夺起跑线吗?

    这样不仅能稳定社会,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各行各业中调动起足够的积极性,不用整天上班混日子了。

    又有人说了,我们已经阶级斗争了好多年,早就消灭阶级啦。我呸!说这种话的人要不就是眼瞎、要不就是脑残。

    要说阶级固化,中国可以排上世界前几名,除了那几个有天生人种歧视的国家之外,恐怕就数我们厉害了。

    这一点不用争论,啥叫官二代、富二代、红二代?如果没有所谓的精英阶级,这些二代全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而且我们除了考试一条路之外,基本就没有平民阶层的上升通道了。这玩意只要看看历史书就会发现,以前是寒窗苦读为做官,现在还是一个德性,高考已经成了全民性质的大运动,规模堪比春节,重要性有过之无不及。

    这些都是题外话,洪涛所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在魏家大院里建立一座社区幼儿园,专门接收本社区的适龄儿童。

    幼儿园老师暂时全部从国外聘请,已经不是双语了,只要你想学,光英语就有美英印澳外加香港五六种口音,再加上法语、德语和拉丁语,不怕种类不够,就怕家长挑花眼。

994章 孩子王

    这么做的目的依旧是不得已,你要说都是本国幼师还没啥名气,各位家长愿意把孩子送进来吗?社会风气就这样,光靠洪涛一个人也改变不了。

    但他是钻规则漏洞的大师,你们不是好这一口嘛,得嘞,咱就先给你们点甜头尝尝。别急,等外国老师来了之后你们就知道啥叫国际化教育了,不让你们孩子全变成小野人我就不姓洪。

    到那时我看你们谁会说外国老师不好,说了也没人搭理,这就是愚昧和盲从的结果。

    一旦幼儿园的名气大了,信誉有了,那就对不起了,外国雇员会逐年减少、中国幼师会逐渐增加。套路还是原来的套路,只不过实施者变了。

    习惯一旦形成就不是谁能随意改变的,这就和洪涛改变不了社会风气是一个道理。

    当然了,这个幼儿园的收费会很低,甚至比其它普通幼儿园还低,内部设施却堪称豪华。光是一个魏家大院就已经算得上王府级别了,要面积有面积,要花园有花园,要环境有环境,要安全有安全,不豪华都不对齐这座房子。

    但这个幼儿园不用洪涛出一分钱,包括聘请外国教师的费用,全部由吉达的基金会支付。原因也很简单,你别白得一座大院子啊,幼儿教育当然也算是慈善事业的一种,那你就出点血吧。

    吉达对洪涛这个要求也答应的挺爽快,丝毫没觉得为难。这是为啥呢?几天之后洪涛就从黛安那里得到了答案,合算吉达也是借花献佛,她自己不花一分钱。

    所有幼儿园的设备全部由慈善捐款购买,外国教师更绝了,他们都是联合国的志愿者,就算有工资也是由联合国出。

    真是小巫见大巫啊,此时洪涛觉得自己这点小脑筋真没法和吉达她们比,人家只需要穿着漂亮衣服去晚会上动动嘴,小钱钱就哗啦啦的飞过来了,不光送钱还送人,不要都不答应。自己殚心竭虑的算计了半天,结果都是无用功。

    另一个需要感谢的就是杨薇,在修缮四合院的项目上,杨家和徐老太太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们两家人一个是通过官方渠道向上反映后海社区居民的居住环境急需修整问题,一个是高举支持奥运会的旗帜,主动提出要为京城建设添砖加瓦,一内一外配合得无比严丝合缝。

    再加上齐家和欧阳家给引荐的各级领导,这件事很快就找对了人,没怎么走弯路就批了下来。本来嘛,既能改善社区环境、又不用政府掏钱、还能算作任内政绩,这种好事儿干嘛要往外推呢。

    当然了,这也全靠洪涛运筹帷幄,如果不知道哪一片几年后要拆迁、哪一片不拆,这种投资就会成为大败笔,搞不好还没完工就得付之东流。

    差不多从七月份开始,后海北岸时不时就有某座院落被一群工人扒成了平地,每天晚上都有装载建筑材料的大卡车穿梭,把一摞摞青砖、木料堆放到指定的位置。

    洪涛每天依旧会晨跑,只是队伍壮大了一些,连田思思带刘备差不多有十多个孩子跟在他身后,年纪从五六岁到十岁都有。

    这些孩子全是管委会辖区住户的,既然幼儿园的审批工作已经进入了实质阶段,洪涛也不打算永远躲在背后指手画脚,他要兼任体育老师一职。至于说幼儿园用不用配备专业的体育老师那就不管了,我说需要就需要!不服气可以别来啊。

    “以后这里就是你们未来十几年甚至一辈子生活的地方,大家都要发自内心的爱护,不仅仅是停留在嘴上,还得有实际行动。”

    “从明天开始,每隔一天放学之后就由田思思同学带队上街义务劳动一小时,看到有这样乱扔垃圾的人就好教育他们,让他们把垃圾都捡回垃圾箱里去。”

    “如果你们父母对我的安排有意见,就让他们来找我说明情况,但不许一声不吭就不参加。田思思要做好考勤记录,无故缺席活动达到三次者,我会上他家找他父母聊聊。”

    光当体育老师洪涛还不满足,谁说体育老师就不能进行德育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给孩子当做教材。

    老祖宗不是说过嘛,言传身教。正好有个路人把食物的包装纸随手扔到了地上,洪涛一看,得,机会来了,开讲吧。

    “现在你们一起去让他把垃圾捡起来,马上!”光讲还不成,坐言立行,洪涛打算进行一次现场教育,看看这群孩子到底有没有胆量去和一个成年人讲理,会不会据理力争。

    “叔,他怕我们了,嘿嘿嘿……”试验结果很成功,那个中年人刚开始还不以为意,瞪着眼吓唬这群不知道从哪儿窜出来、还一嘴一个道德、环境的小屁孩。

    孩子们也确实有些怕,胆小的都不敢往前凑。但也有胆大的,比如田思思和刘备。他们从小就跟着洪涛耳濡目染,别的东西没学利落,却练就了一张利嘴和一副贼大胆。

    连同洪涛在内,只要让他们觉得没道理就必须得顶嘴,不管能不能赢,反正你得用道理把他们说服才算完。

    而且他们俩还很难被忽悠,因为他们看的书很杂,接触到的、听到的、看到的事物也很杂。

    说白了吧,就是这两个孩子相比同龄人更见多识广、心智更成熟,完全按照对付小孩子的方式去吓唬他们基本没可能。

    小孩子非常善于学习,只要有了榜样,其他的就会有样学样。田思思和刘备不退缩,别的孩子也就有胆大的跟着起哄,然后越来越多。

    这个中年人被一群孩子围在当中,走又走不了、骂难听了很丢脸、打还不敢打,最终只能把包装纸捡起来扔到了不远处的垃圾桶里,快步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

    “我们的老祖宗说过,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有时候别看自己弱,但只要抓住了道理,又能善于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再能团结大多数人,就可以战胜比自己强很多的人。”

    初战告捷,孩子们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除了田思思和刘备之外,其他孩子可能还是第一次直面成年人不哭不闹,只凭理直气壮就能获得胜利。在这种状态下,你说的每一个字他们都会记住,这就叫引导。

    “叔,要是他动手打我们该怎么办?”田思思是女孩子,胆子没有刘备那么大,心思也更细腻。刚才她虽然也冲在前面据理力争,但心里还是有点惶恐。

    “这个问题问的好,以后你们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有危险了,到底该不该上呢?这时候就需要去琢磨危险在哪儿、到底有多大、能不能想办法规避。算清楚了,正确选择也就有了。”

    “就拿刚才的事儿举例吧,谁能告诉我,如何计算危险性的大小?”田思思的问题又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选择。

    这个玩意将伴随人的一生,几乎每时每刻都要去做,很多时候还不是正反两个选择,而是多个。到底该怎么选才对自己有利,是一门大学问。

    洪涛离掌握这门学问还很远,有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但相对于孩子来讲还是有发言权的。就算不能具体教授他们细节技术,也可以把原理讲一讲,让他们有个大致的逻辑。

    这比学什么知识都管用,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是决定性的。很多人的一生都是因为一次不经意的选择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以前如此,以后也一样。

995章 吃的是文化

    “他不敢打我们,有叔您在呢!”刘备必须是第一个抢答的,别的孩子不敢他敢,因为他知道洪涛最喜欢胆子大的孩子,不喜欢唯唯诺诺的人。哪怕说错了也比不说强,不光不会受到惩罚,说不定还有褒奖。

    “那要是我不在呢?以后你们上街义务劳动,我总不能每次都跟着,你们说该怎么办?”洪涛并不打算让刘备和田思思过于鹤立鸡群,他还是想让更多孩子把动脑子当成习惯。

    “我让爸爸妈妈跟着我一起去……”终于有孩子壮着胆子开腔了。

    “还有我奶奶!”有了一个就会有第二个。

    “我有哥哥,他上大学了,长那么高,不怕坏人!”有了第二个就会有第三个。

    “这可不成,你们要独立出来,不能让家长跟着。他们上了一天班,回家还要给你们做饭吃,很累对不对?你们如果把父母都累坏了,以后就没人给你们做饭、洗衣服、交学费了。”

    “所以啊,能自己解决的事儿就要自己想办法,不能总依靠父母。好了,这个问题咱们当成作业,过些天我再提问。谁回答对了,我就奖励谁一套连环画。”可以讲道理,但讲多了对孩子也没啥用。洪涛不打算填鸭,思考是一种习惯,无法速成,必须有耐心。

    “你就积点德吧,他们家大人也是缺心眼,怎么能把孩子交给你带!”结束了这次实习,洪涛刚把孩子们送回家,小舅舅突然出现在门口,摇着头为那些孩子惋惜。

    “这一大清早的您就上我这儿来瞎叫,是不是工地上出事儿了?”洪涛本来想去吃早点,但一看小舅舅来了立马改了方向,直接进了院子,几块钱都不能浪费。

    “合算你舅舅是乌鸦啊!你还别和我打岔,我问你,那些门脸房你打算怎么办?要不租给我两间吧,我有个哥们打算开个饭馆,专营淮扬菜。”

    “这边环境还不错,停车位也够,就是合适的房子都让你小子给占了。”小舅舅并没走,而是跟着洪涛进了院子。这就叫无事不登三宝殿,自打金月的墓也在院子里落成之后,他好像还没进来过。

    “淮扬菜……靠谱吗?”那些门脸房洪涛也没打算全给物业公司,确实还有一大部分要租出去,但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规划。

    小舅舅想蹭自己一顿饭很难,不过说正事的时候他必须是自己亲舅舅。肥水不流外人田嘛,组给谁都是租,洪涛唯一担心的是他的那些朋友都是口贩子,不靠谱。

    “你这话说的,合算我找的人都不靠谱还是怎么滴!他们兄弟俩的手艺都是家传的,扬州本地人。这不兄弟俩分家了,家里的馆子留给了他哥哥,当弟弟的这才想出来创业。”

    “我一听这事儿就想起你这些房子来了,淮扬菜、扬州,那必须和水沾边才正宗对吧?它有瘦西湖,咱有后海,我觉得挺般配的。”

    这甥舅俩一直是谁也看不上谁,说话从来都是互相贬低,小舅舅也不以为意,把开饭馆的详情和洪涛简单提了提,还把他的构思也讲了讲。

    “……成啊舅舅,都开始玩饮食文化了,这不会也是花蕾教你的吧?老实和我说,这个饭馆里是不是有你的股份?”小舅舅是什么档次洪涛太清楚了,他嘴里还能讲出这些东西,必须有外人的作用。

    谁对他影响力这么大呢,最靠谱的就是花蕾。至今为止洪涛是一次舅妈也没叫过,不管人前人后,估计这辈子也别打算让他改口了。

    “我觉得现在要开就开高档馆子才挣钱,这个弟弟的手艺确实不错,还能从家乡带一批厨师和服务员上来。我这不也正想找你给参谋参谋,这个买卖能不能干?”

    洪涛改不改口、叫不叫舅妈对小舅舅而言半点意义都没有。外甥就是外甥,叫啥不重要,能帮自己挣钱才是重点。

    别看他嘴上总也瞧不上洪涛,老在洪涛面前冲大辈儿,但只要遇上投资方面的问题,不管大小都得和洪涛通个气,在这方面他早就服了。

    “干是能干,但光高档我觉得还不够,还得有特色,得把咱这里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做餐饮是洪涛的大忌,不是看不上这个行业,而是太累了。

    但洪涛不反对别人干,脑子里也不缺各种点子。刚才小舅舅的一番话已经让他想起了一个好创意,虽然不是独创,但在京城里也得算数一数二。最主要的是别人没法跟风,这就消除了之后的大部分竞争对手。

    “特色……你是说在湖边摆上一排桌子?这倒也成,城管和环卫那边我可以找找关系,不过夏天蚊子多、冬天又太冷,总共也摆不了几天啊。”

    小舅舅看着洪涛往南边努嘴,马上就意识所说的特色和后海沾边。但随后又提出了不同意见,这个创意是挺好,但可行性不大。

    “湖边不解气,你再往湖水里想想。”洪涛也是带孩子时间长了,凡事儿都习惯让对方先思考。

    “湖水里……你是说在里面养鱼?可这里属于园林局,就算他们肯承包咱们也不好管理。就你们这边的街坊,十家里有八家都钓鱼,剩下两家干脆就撒网,我得撒多少鱼苗才够他们祸害的啊!”

    小舅舅脑子还真灵活,一提湖水马上就想到了养鱼,现捞现做活鱼也是个卖点。但一提起鱼他就满脸鄙视,嘴上说的是洪涛的邻居,其实是在影射洪涛本人。

    “你充其量也就是个千万富翁,很难上亿,知道为啥不?这里不够用!”有人向自己发起挑衅,洪涛真不能忍。钓鱼咋了?又没钓你们家鱼。

    “别废话,有屁赶紧放,过不过亿你少操心!”这句话可捅到小舅舅肺管子上了,他最烦别人说他不能挣大钱,洪涛也不例外。

    “船啊!你也不是没去过扬州,就算没去过电影里总看过吧?那边运河上不是有船娘嘛,弄个带顶棚的小船,里面放上桌子,往湖面上这么一荡漾,档次是不是立马就高了?”

    “人多了坐大船、人少了坐小船,找几个会划船小伙子穿上古代衣服后面摇橹,船头再坐上一个唱评弹的姑娘。唱得好不好无所谓,也没人能听懂,瞎哼哼呗,只要味道对就成。”

    “你说这么一条船再加上一桌子菜得卖多少钱?这就不光是卖饭菜了,而是卖的文化。文化懂不?那玩意没准谱,你说多少就是多少,还别侃价!”

    小舅舅真急了洪涛也就不和他逗了,把自己的设想原原本本的这么一说,然后斜楞着眼准备接受小舅舅的顶礼膜拜。

    这个主意也不是他自己的创意,还是剽窃后世的。假如不是他把酒吧街的规模给破坏了,这些小船应该已经在湖面上荡漾了。吃一顿确实要花不少钱,你还别嫌贵,想消费得排队预定呢。

    “……你的傻儿子估计又尿了,啥玩意生啥玩意,你看他的德性,和你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长大了也不是啥好鸟!”

    如果不是洪常青趴在窗户上咿咿呀呀的怪叫,小舅舅确实得好好夸一夸这个外甥。人比人真是得死,你说这脑子是咋长的,都不用去试,光听洪涛说了说,他就已经看到了小钱钱漫天飞舞。

    光是洪涛一个人的嘴脸小舅舅还能忍受,可是再加上皮笑肉不笑的甥外孙就真不能忍了。一个屁大点的孩子就敢嘲笑舅姥爷,这还有没有王法了,该天打五雷轰!

996章 千金驾到

    “嘿嘿嘿……好儿子,都知道叫老爸接电话了,真乖。听见你舅姥爷说你啥了吧?赶紧长大了学本事,以后天天揍他儿子。那小子比你大不了几岁,你还得管他叫舅舅,这才叫没天理呢!”

    本该获得的马屁没得到,洪涛不怪洪常青,而是把黑锅扣在了小舅舅的儿子头上。那小子是自己的表弟,却和自己相差三十多岁,很难亲手去欺负。

    不过没关系,自己也有儿子,过几年倒要看看外甥揍舅舅是个什么场面。一想起当舅舅的被外甥揍得哭天抹泪,洪涛就和亲手揍了小舅舅一顿那么畅快。

    这是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洪常青必须能替自己圆梦。别看他还不到一岁,却已经能独自在家不哭不闹安安静静的玩了。

    如果换成其他孩子,自己每天的晨练就得背着一个小婴儿跑,一边跑还得一边哭闹。照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不用太久,再过六七年说不定就能看到外甥揍舅舅的戏码啦。

    “喂,那位啊?”抱着乖儿子,洪涛拿起了卫星电话。

    “哇哇哇……”电话里没人说话,只传来了一阵婴儿的啼哭声。

    “啧啧啧,我洪家的闺女哭起来都这么清脆。老婆啊,你现在身体咋样啦?”转一转眼珠,洪涛立刻就知道这个电话是谁打来的,黛安呗!也知道她为啥要打电话来,洪安娜已经过了百天,不日即将送回来由自己抚养。

    “哈哈哈哈……你是不是见到女人就叫老婆啊?还真别说,如果你答应让我家再多投进去点钱,我还真想嫁给你了。”可惜洪涛猜错了,电话里传来的女人笑声不是黛安,而是杨薇。

    “我说杨大小姐,用孩子当诱饵占我便宜是不是太龌龊了?你就不怕我闺女为父报仇,把你一身手工衣服给尿了?”

    洪涛真是服了这个娘们,老大不小的整天就没正行儿。自己喜欢恶作剧,但是和她一比好像还有点不够格,她是时时刻刻、不分场合、没轻没重的恶。而且只要一牵扯到买卖问题还特别记仇,好几年都念念不忘。

    “没关系,尿了就让你媳妇赔呗,她现在已经可以和各国央行行长吃午饭了,算不算首富我没算过,反正是我这辈子见过最有钱的女人,没有之一!”杨薇的心情很不错,不等洪涛问就把黛安的情况透露了一些。

    “你们可真狠啊,连月子都不让她做完就得出去奔波,还有没有点人性了。她有个屁的钱,还不都是你们这些吸血鬼的,出了事儿还得帮着你们背黑锅!”

    “我可把丑化说在前面,不出事还则罢了,一旦有事儿谁敢往她头上扣屎盆子,我就和谁家玩命!”不提黛安还好,一提起来洪涛就一脑门子气,不光是气这些认钱不认人的资本家,更恨黛安。

    你说你是猪啊,生完孩子刚二十多天就坐着飞机跑欧洲折腾去了,就不怕弄坏了身体,有命挣钱没命花!

    “你看你看,又急了,这事儿可真怪不了我们,是她自己非要过去的。你媳妇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你不在谁拦得住她啊。”

    “不过你大可放心,黛安身体好着呢。她和咱们不同,坐月子就是多余。我也没在一边看笑话,这不连我自己的医生、美容师、厨师都派过去了。”

    “现在她过得比你我舒服多了,拉都拉不回来,不信你打电话试试,看她会不会回来。”杨薇听洪涛抱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要打电话基本都是这一套,回答也差不多。反正说破了天也没她啥责任,还全是功劳。

    “那您这么早就把我吵醒,不会只是要告诉我黛安正在吃香的喝辣的吧?”黛安的身体情况洪涛也清楚,每周两个人都会通话,从声音上就能听出来,那个二百五是发自内心的愉悦。

    也是,谁拿着海量的资金去别人股市里捣乱,还稳赢不亏,都会身心愉悦的。即便不全是自己的钱照样很过瘾,尤其是对黛安这种专业人士来说,那是一辈子梦寐以求的机会,绝大部分人根本连边都沾不上。

    最厉害的还是副作用,只要这件事儿一水落石出,黛安的名号就会响彻五洲。别看她是不受各国政府欢迎的金融投机者,还会受到媒体的抨击,但是在专业圈子里她就是神的化身,身份地位都会蹭蹭的往上涨。

    还当啥职业经理人啊,找人代笔胡乱写本书,那也得是百分百的畅销,光拿版税就够吃喝不尽一辈子的。谁不想看看这位股市传奇人物是如何兴风作浪的呢,万一学到点皮毛可就受用终身喽。

    其实这都是瞎扯淡,世界上没一个成功人士是看着别的成功人士写的书而成功的。可人就是这么不开眼,就喜欢找捷径,明知道学不到什么,还是忍不住掏钱买来看看,这尼玛也是人性!

    “嗨,我也是忙糊涂了,忘了还有时差。其实也不早了,我和你说啊,我可是飞了十个小时刚刚下飞机,专程把你闺女送回来的天使。你要是还那么多废话,信不信我抱着安娜上飞机回欧洲去!”

    “乖,叫两声给你那个坏爸爸听听,他好像不太欢迎你哦!”杨薇逗够了,这才说了实话,合算她的人已经到了京城,电话里又传来了婴儿的哼唧。

    “得嘞,劳您这位天使再扑棱几下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