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明星-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那里,也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故事在流传……
当即,科特琳娜便保持着高度的精神集中,开始对文章进行阅读。
因为刘玉坤本身具备中美两国文化基础,在他出色的翻译下,《三体》的故事被完全展现在了科特琳娜的大脑当中。
“三十年前的中国竟然如此黑暗!”
“可怜的叶,父母、老师都被黑暗组织杀死,她当时的心灵受到了怎样的打击?真是太可怜了,如果是我的话,我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去报复社会了吧!”
“噢,天呐,中国私底下竟然也有秘密军师研究!身为天文学家的叶,带着对这个国家的满腔仇恨,竟然被引荐进了红岸工程!”
“军方真是作茧自缚,叶的性格使她必然会陷入人性的挣扎,如果想要剧情继续发展下去,叶必须成为大反派!”
“果不其然,她发现了四光年外的另一个文明……”
“纳米学家汪淼吗?天呐,这些专业的物理单词,我怎么一个都不认识!”
“网络游戏竟然可以通过意识连接?中国的科技发展已经到了这样惊人的地步吗?”
科特琳娜一边低声惊唿,一边继续阅读,但当她把鼠标往下滑动的时候,却发现文章已经到了尽头,只留下“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这一段话。
“该死的l。k,简直是吊人胃口!”
科特琳娜迫切的想要知道《三体》接下来发生的剧情,她忽然想起上次帮助l。k的文章登陆《美国科学》时留下的电话号码,顿时便打开旁边的抽屉,拿出自己的电话簿,仔细寻找l。k的联系方式,然后便顺手拿起电话……
但就在这时,她的动作却忽然停了下来。
“已经深夜了,这个时间打扰l。k太不礼貌了,还是等明天吧!”
科特琳娜想了想,还是把电话挂断,重新来到电脑前,再次看了一遍《三体》后,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回复栏,开始编辑文字,对这一部小说进行评价:
“这是一部很棒的科幻小说,虽然我至今对小说的名字大有不解,但这仍然不妨碍我对这部小说的喜爱,噢,尽管它看起来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内容!
整段故事,发生在神秘的中国,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美国视角的故事。
当我们看惯了独立战争、西部荒野、60年代的迷幻乐等烂题材后,偶尔欣赏一下这一部取材于中国的科幻小说,绝对是一种极其快乐的享受。
这篇小说,不同于很多中国式的科幻小说,我们都知道,中国作家写的小说,视野非常狭隘,一些取材自中国古代典籍的科幻作品,我们连翻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但这部《三体》不同,在我看到第五百字的内容时,我就已经被它吸引,完全忘记了时间的存在。
因为《三体》的故事,尽管是取材于中国,但它的宏大,以及叙事等发面,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全人类的命运!
我相信,在《三体》的故事里,我们所好奇的“人类从哪里来”,“现在在何处”以及“将往哪里去”等问题,将会有一个不错的解释。
加油,l。k,我即将成为《三体》的忠实读者,只要你不断更,我会一直追下去。”
…
ps:推荐一本朋友的新书《重生之都市大仙人》
(未完待续。。)
第716章 《鬼吹灯》上架
次日一早,许多“科幻世界”的网友登陆上论坛之后,便赫然发现板块主页最上方位置一篇被置顶的帖子。
帖子的名字叫做《三体问题》。
很多人都不明白这四个单词的含义,再加上又是被版主置顶的帖子,于是便忍不住好奇的点了进去。
直到此时他们才发现,原来这是一篇小说连载。
许多人觉得既然是置顶帖,那含金量自然非常高,于是便毫不犹豫的开始阅读起来,但更多的人却是习惯性的往下滑动,想要看看论坛网友们的阅读评论,再决定是否下口。
首先看到的,便是一楼位置,实习版主卡特琳娜的阅读评论,他们仔仔细细的看完了这几百字评论后,心中便忍不住好奇起来。
中国科幻作品吗?
紧接着,他们继续往楼下几层评论看去。
“噢,这简直是彻彻底底的杰作!这本书用这个词一点都不过分。”
“生动、极具想象力,并且依托于前沿科学,《三体问题》是我今年看到的最棒的作品,虽然只有几万字,但是它已经完完全全的吸引我了,期待作者多多更新!”
“这本书的推测思索性非常强,不过我感觉《三体问题》最大的看点,还是描述的三十年前的中国所发生的事情,天呐,简直太黑暗了!这个天文学家背负了如此多的负面能量,她绝对会让整个地球蒙上一层厚厚的阴翳的!”
“我感觉后面会出现外星人,这毕竟是一本科幻小说,没有外星人大战地球超级英雄的故事,那就太不过瘾了!”
“求更新!”
……
当看到上百个用户的一致好评后,人们心中的好奇越来越盛。
要知道,科幻世界论坛存在着许多欧美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
他们因为自小就喜爱科幻,研究科幻,因此对科幻小说的逻辑性和可读性,都非常看重,每一本书,几乎都是抱着极为刁钻的态度去阅读。
能让这么多精英人士众口一词的夸赞,这部小说,难道真的那么好看?
一念至此,正在浏览帖子的人们都是精神一振,好奇得不得了,各个都开始返回主页,兴趣盎然的开始从《三体问题》的第一章阅读起来。
这一读,便是一发不可收拾……
刘玉坤不知道自己的举动会对多少人产生影响,他只是遵从自己的心意,把自己喜爱的东西分享出去,哪怕没有取得一分一毫的利益,他也毫不在意。
从小时候,祖母就告诉过他,做人,一定要懂得分享快乐。
但是刘玉坤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他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使得中国科幻小说这个冷门的类别,开始正式受到了美国科幻文学界的重视……
在经过时间的发酵之后,偌大的北美洲,渐渐刮起一场叫做《三体问题》的阅读风暴!
12月25日,《三体》发布后的第五天。
正当全国各大校园,乃至不少社会场所的人们都兴致勃勃讨论《三体》的时候,李青又重新返回到了香港。
这一次,李青要留在香港整整一周,全力排练新年第一天,也就是1月1日当天的演唱会项目。
因为元旦是国家法定假期,所以瀚海提前宣布全体员工集体放假三天,再加上两天调休日,许多员工实际上都有五天假期。
当知道老板要在香港举办演唱会后,瀚海一些中高层管理人员便开始群情踊跃的索要演唱会门票。
多数人也都开始趁着这个机会,与家属、同事们一起结伴前往香港旅游,顺便一起观看老板的第一场演唱会。
而随着李青前来的,除了柳沁和薛燕等人外,还有韩菡、周、许雯、铁旭、方昊天等人。
有些人是工作需要,有些人则完全是凑热闹。
阳新年即将到来,每一年的这个时候,除了内地不太热衷外,世界各地的人们,基本上都会积极的走上街头,和所有人一同度过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年夜!
香港也不例外。
因此,趁着这次的元旦假期,瀚海大部分员工也都开始准备在香港度过今年的阳跨年夜。
但李青、秦海等人,每天却还是要前往红体育馆进行节目排练。
除了必备的歌曲外,风靡全国的李青爱心舞也将会在演唱会当中展现。
而秦海、王重、采璃等人的专属歌曲,也已经在这几天没日没夜的演练当中,记的滚瓜烂熟,只等演唱会到来的那一天,就可以站在万众瞩目的舞台当中,一展风采。
每每想起那一幕,王重、采璃两人都是激动的热泪盈眶,就算是出道多年的秦海,也保持不了淡定。
可以说,在这个年代,能在红馆演唱出自己的声音,绝对是每一个华人歌手都引以为傲的荣誉!
与此同时,唐朝出版社精心准备的《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在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印刷出版之后,便开始向全国各地十多个省份、直辖市进行大量铺货。
12月28日,一大早,整个内地的群众都是疯狂的涌进各大书店进行购买……
因为宣传方面覆盖了全国各地的市县地方,因此许多书迷几乎都知道了李青的新书将在28日上架。
京城,新华书店。
早上9点钟,店门刚刚打开,在店里守夜值班的店长,就被眼前黑压压的一片人群吓了一跳。
“老板,来本《鬼吹灯》!”
“给我来十本《鬼吹灯》!”
“有没有限量版?就是李青亲笔签名的那种?”
“《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到货了没有?”
“《鬼吹灯》还有货吗?”
尽管顾客非常多,但店长回过神来后,也是反应即时,迅速吩咐刚刚来上班的店员们进入工作状态,他则开始给顾客指明书架上摆放的《鬼吹灯》位置。
但书架再大,撑死也就装个二三十本。
没一会儿的时间,书架上的《鬼吹灯》就被一抢而空。
店员连忙打开储备室去补货,但他补货的速度完全赶不上别人购买的速度,一时间急的满头大汗。
店长见状,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就纷纷他们把仅有的几百本《鬼吹灯》一一堆放在柜台前,这样既节省了店员的劳动力,也省了顾客寻找的时间。
接下来,每一个顾客前来,还没等他们出声询问,店长就是一句话:“《鬼吹灯之精绝古城》,19块8毛钱一本,给20块不找零,赠送《鬼吹灯》便签一张。”
没有人去纠结《鬼吹灯》的便签究竟值不值那两毛钱,所有人一听《鬼吹灯》有货,就连忙急不可耐的掏钱购买。
店长对这个现象非常奇怪,就算《鬼吹灯》再火,那也不可能卖的这么快呀!
要知道,就算是顶尖一线作家云桦的新作上架,也不可能有这个销售速度!
仔细一打听,店长顿时便是一阵无语。
原来前来购买《鬼吹灯》的顾客们,多数都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小说读者,这些人大半都是李青的歌迷粉丝,有些人甚至对《鬼吹灯》的内容完全不感兴趣,也从来不爱看小说。
但当他们从各大宣传渠道上得知这一部小说是李青亲自创作的时候,所有歌迷几乎都按耐不住自己的购买**。甚至有些学生为了支持偶像,提前就开始存钱,只等《鬼吹灯》一上架,便是第一时间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们前往书店进行购买。
这就导致,周边几家规模较小的书店,当天进购的一百本左右的《鬼吹灯》,瞬间被疯抢一空。
许多真正喜欢读书的读者们,走访了整个城市的各大书店,想要购买《鬼吹灯》,一睹为快,但在询问之下,才惊愕的发现,各大书店的《鬼吹灯》库存,几乎全部都是空缺状态。
就像是肚子饿了却找不到食物的模样,这些读者们顿时都是心急如焚,以为自己错过了最佳购买时间,于是便连忙跑到全国最大的书店进行购买。
幸运的是,新店的铺货量足够多,足足有上千本,但这个数字,在新华书店店长看来,也似乎只能支撑起一两天的销量而已。(未完待续。。)
第717章 盗墓小说
察觉到这个现象,新店店长就连忙吩咐店员给面前的顾客结账,他则躲在僻静的角落,拿起手机,开始喜滋滋的给唐朝出版社进行联系。
毕竟,《鬼吹灯》如果能大卖,他这个做店长的也能拿到不少提成。
但不一会儿,他脸上的笑意就渐渐消失了,甚至有些满头大汗起来。
因为十多分钟过去了,唐朝出版社的联系电话却始终都处于忙音状态……
店长焦急的来回踱步。
他不知道的是,在全国各地,几乎所有书店的老板,不管自家门店规模大小,几乎都在这一刻,给唐朝出版社方面进行电话联系。
因为《鬼吹灯》实在太火爆了!
李青歌迷粉丝的力量,加上《鬼吹灯》的读者力量,仅仅第一天,全国各地的存货量就宣布告急!
这一现象,让唐朝出版社总编方四海等人震惊的头皮发麻。
要知道,《鬼吹灯》第一批发行量,可是有一百万册!
这还仅仅只是《鬼吹灯》上架的第一天而已!
尽管有各方面的客观原因,但一百万册的发行量,第一天就宣布销售告急也的确是事实。
面对这个现象,唐朝出版社也是飞速开始向工厂增加订单。
订单数量,从原本的一百万,增加到了五百万!
而为了照顾到每一笔经销商的订单,唐朝出版社也临时牵了四根电话线,但依然来不及接听来自全国各地经销商的电话连线。
“《鬼吹灯》竟然恐怖如斯!”
主编吴邵波看着办公大厅内接连起伏响起的电话铃声,只感觉头皮发麻。
“不是《鬼吹灯》厉害,而是李青这个人太厉害了!”责编邹伟伦在旁边默默的说。
吴邵波回过头,皱眉道:“此话怎讲?”
吴邵波年纪稍长,虽然知道李青很有名气,但他个人是从来不屑关注娱乐圈的,因此并不太理解脑残粉的力量……
邹伟伦却是非常明白,笑了笑,说:“《鬼吹灯》的确很好看,我也的确承认我自己已经是《鬼吹灯》的忠实粉丝。但波哥您要知道,一个人的阅读速度非常有限,半天时间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能读完这本书的故事内容,毕竟这本书可足足有二十万字,就算是我,也读了足足有一天的时间,所以这次销量爆发,八成以上的原因,都是李青的忠实粉丝在出力,这就是一个顶尖巨星的人气。”
“李青在娱乐圈竟然这么有影响力?他只是一名歌手而已……唉,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吴邵波原本还有些不以为然,但在铁打的事实面前,却是慢慢改了口,到得最后,脸上只剩一片慨然。
邹伟伦看着吴邵波唏嘘不已的模样,内心有些嘲弄。
他也认清了,跟着这样的领导,自己恐怕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
从《寻秦记》开始,自己原本已经抓到手的机遇,就硬生生的被这位主编大人给剥夺以封建迷信的理由不予出版《寻秦记》,继而让自己错失了升职加薪的机会。
如今,《鬼吹灯》虽然被总编以高达31%的版税率拿到手,但不管卖的如何火爆,都不会跟他邹伟伦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一想到接下来几年,自己说不定还是一名小责编的时候,邹伟伦心里就非常不是滋味。
因为最近这些天,他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在前不久瀚海招标大会上,看到的昔日大学同窗蔡阿芬那一副时尚丽人的模样……
而蔡阿芬,因为举荐《寻秦记》,如今已经是香港文化出版社一名高高在上的主编……
……
杨树林毕业于京大史系,对史研究方面有着超乎常人的能力。
如今年近四十岁的他,就职于故宫博物学院,是一名在职研究员,从事古物鉴定工作。
同时他也是一名考古学家,只要组织上有任务,他就会跟团去一些名胜古迹进行挖掘和研究工作。
距离阳年还有一两天的时间,妻子因为工作原因进行职务调动,这段时间都是每隔两周才回家一趟,杨树林虽然颇有怨言,但考虑到是组织安排,也就把这份唠叨埋在心底,并主动承担起了儿子杨业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
今天刚刚下班,杨树林就看到正在上高中的儿子正在津津有味的坐在书桌前阅读着一本书籍。
杨树林起初还没在意,端着棋盘,正准备出门去找门房大爷下棋,可刚刚打开大门,忽然杨树林内心就感觉到一丝不对劲儿来。
杨业这小子什么时候这么热爱学习了?
放假时间不去找小伙伴去打球,竟然呆在卧室里学习?
想起儿子脸上精神满满的模样,杨树林心中就咯噔一声,这小子不会是在看小黄书吧?
一念至此,杨树林就嘭的一下把手中的棋盘重重的放在客厅的茶桌上,然后怒气冲冲的走进儿子的卧室。
杨业正沉浸在手中书籍的内容当中,听到客厅一声巨响,也是吓了一跳,茫然的抬起头来,就看到父亲正一脸怒容的伸出手,用力把自己手中的书籍抢了过去。
“《鬼吹灯之精绝古城》?”
杨树林低头一看书页,顿时便是一愣。
这个书名可不像是小黄书,反而有些像是鬼故事之类的读物。
他仔细一瞅封面,便发现上面写着“大型悬疑文字冒险故事系列小说”。
尽管和想象当中的画面不同,但杨树林却依然没有丝毫的容忍,把《鬼吹灯》收起来后,沉声道:“你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现在看什么小说?给我做试卷,认真复习!明年考不上京大,看我怎么收拾你!”
杨业一脸懵逼,看着父亲拿着《鬼吹灯》离开的备用,他欲哭无泪。
“我就看一小说而已,至于这么大张旗鼓的吗?连最喜爱的棋盘都摔了……”
不过严厉的父亲一向是杨业敬畏的对象,因此他只能郁闷的拿起试卷,开始埋头做题,然而《鬼吹灯》里那天马行空般的故事,还有那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却始终让杨业沉不下心去。
没过一会儿,他就抬起头,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客厅。
没有发现父亲的身影后,他就迅速拿起外套,一边披在身上,一边拉开书桌抽屉,从中拿出自己的“私房钱”,然后瞒着父亲,悄悄的走出家门,朝着新华书店方向狂奔而去……
另一边,杨树林把《鬼吹灯》收缴过来后,正准备拿起棋盘出门,然而却郁闷的发现,棋盘因为自己一时激动被拦腰摔裂。
这也忒不结实了吧!
他心疼的把棋盘收起来,准备明天上班的时候顺路再买一个回来。
当一切收拾完毕,他来到书房当中,想要准备一些明天上班用到的资料。
可不知道怎么地,他忽地就想起儿子刚刚在看的那部悬疑小说来。
想起自己与儿子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凸显的代沟,杨树林嘴上不说,但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杨业那小子刚出生时那牙牙学语的可爱模样似乎近在眼前,一想到这些,杨树林脸上情不自禁的便露出一丝怅然。
他转过身,找到那本《鬼吹灯》。
原本不在意的一瞥,可目光却死死的定在了封面上。
封面上,两个大大的关键词“盗墓”,吸引了他的目光。
因为工作原因,他自己也下过几次墓地,进行考古性挖掘,而盗墓界与考古界,也一向是势同水火,彼此之间都是“仇恨”状态……
“这难道是一部写盗墓的小说?”
杨树林脸上惊疑不定,甚至隐隐有一丝怒容:“宣扬盗墓?”
他沉思许久,便是深吸一口,压下心中的惊诧,继而带着批判性的目光,开始阅读了起来。
“我的祖父叫胡国华……”
…
ps:求月票,推荐票啦!!(未完待续。。)
第718章 封建迷信
新华书店。
杨业站在柜台前,捧着手中的《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正津津有味的阅读着,和他同样姿势的,还有新华书店的几名店员,以及几名同样在书店流连忘返的《鬼吹灯》书迷。
《鬼吹灯》从早上九点上架,到得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多个小时,原以为只是当做收藏作用的《鬼吹灯》,在人们偶然的翻阅下,顿时便沉浸在了盗墓者的故事当中,不可自拔。
盗墓者的经,吸引了许多对这个行业不熟知的读者人群,随着故事情节的一环扣一环,《鬼吹灯》成功让所有正在阅读的人忘记了时间的存在。
天色入夜,新华书店的店员们开始盘点一日账本。
直到这个时候,杨业才勐然惊醒。
他把书页叠到正在阅读的那一张,然后意犹未尽的看了看时间。
这不看还好,一看便让杨业眼珠子一凸,瞬间感到头皮发麻。
这都快九点钟了,老爹肯定坐在家里拎着皮带等自己了!
他连忙拿起结过账的《鬼吹灯》,塞进怀里后,便拔腿朝家的方向狂奔。
路上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原本紧张的小腿直打哆嗦的杨业忽然笑了。
因为他发现,整个公交车车厢里的乘客,几乎人手一本《鬼吹灯》,各个都在微弱的灯光下贪婪的阅读着。
这个画面,让杨业心中与有荣焉。
因为这足以说明《鬼吹灯》这部小说的精彩!
而在老杨家,杨树林的书房里,从三个小时前就亮起了灯光。
杨树林坐在书桌前,身子坐得笔直,目光严谨的看着《鬼吹灯》中描述的一切。
起先,杨树林以为胡国华就是故事的主角。
胡国华抽大烟,娶纸人为妻,与硕鼠为朋,让杨树林这个无神主义者颇为不屑。
但到后来,当他看到胡国华被女尸挖了心肝,成了行尸走肉,欲要谋害百姓时,却被途中一法师孙先生所救下的一幕,杨树林心中就嘀咕了,这不就是批了武侠小说的皮吗?
接下来,胡国华是不是会跟随奇人学的盖世神功,接着行走江湖闯荡武林?
杨树林抱着这样的心思去看,却不成想,这一看,就让他着了迷。
《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
看着胡国华拜孙先生为师,学到一丁半点看风水寻墓穴的秘术时,杨树林就是浑身一震。
他知道,这《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就是为接下来主角盗墓所定下的根本!
当真正的主角,也就是胡国华的孙子胡八一出场后,杨树林就隐约对接下来的剧情猜测的七七八八。
“胡闹!太胡闹了!主角竟然是现代人,这岂不真是教人去盗墓?”
作为考古研究工作者,杨树林对倒斗的盗墓人简直是恨到了骨子里。
从他参加工作至今,不知道发掘过多少古墓。
原本以为可以从古墓的陪葬品、建筑上面得知许多古代信息,然而每每当考古团队连夜抵达现场,却震怒的发现,这些古墓竟然全都被盗墓人光顾过!
里面陪葬的奇珍异宝全部被盗不说,一些极具考古价值的瓶瓶罐罐,也全部被盗墓贼销毁。
看着一件件国家的文化财富或消失或被损毁,杨树林等一众考古人员,心里简直就是在滴血。
而如今,这《鬼吹灯》里描述的一切,虽然稍显夸张,但描写之细致,完全就像是身临其境之人。
虽然文学作品一向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夸张一点毫不奇怪,但杨树林猜测,这作者青莲剑仙肯定是熟知盗墓贼活动的人!
什么洛阳铲、黑驴蹄子,说的这么煞有其事,指不定就是摸金校尉的后代!
虽然越想越气愤,但杨树林却依旧没忍住继续往下阅读。
当看到胡八一所在的装甲师部队,改编为工程兵部队,前往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口进行地质勘探的时候,杨树林的目光就再也挪不动了。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为了回答自己心中的疑问,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杨树林就这么坐在书房当中,眼睛紧紧的盯着手中的《鬼吹灯》,缓慢而又认真的一页一页的翻阅着。
当杨业气喘吁吁从外面赶回来时,正准备编个瞎话蒙混过去,却发现家里黑灯瞎火,竟然没人!
他好奇的用钥匙打开房门,走进客厅后,才发现老爹书房门缝处,隐约透露出灯光。
等他悄悄推门走进去,瞧清楚书房里的情景后,杨业脸上顿时便满是古怪之色。
只见父亲如同一个小学生一般,坐在书桌前,捧着从自己那里收缴过来的《鬼吹灯》,一脸投入的阅读着。
时不时的皱眉,时不时的咬牙切齿,时不时的冷笑……
这般的认真程度,竟然连自己进入书房都没有发觉。
杨业偷偷一笑,悄悄关了房门,然后自己去厨房找了些剩饭囫囵填饱了肚子,紧接着便回到自己的卧室里,躺在床上,拿出刚买的那本《鬼吹灯》,掀开来,继续废寝忘食的接着看了下去。
第二天一早,杨业从睡梦中醒来,愣了好一会儿后,才急忙把床边放着的《鬼吹灯》塞进桌底,然后便起床洗漱,准备去吃早餐。
等他洗漱完毕,忽然看到老爹书房里的门被打开。
顶着一双黑眼圈,眼睛里满是血丝的杨树林,来到杨业面前,扬了扬手中的《鬼吹灯》,面目严肃的对杨业说:“这种书,以后不准再看!”
“为什么?”杨业有些委屈的问。
杨树林喝道:“封建迷信的东西,影响学习!”
杨业睁大眼睛,第一次抬高强调道:“这哪里封建迷信了?小说本来就是艺术加工的作品,您要说封建迷信,那《西游记》还能看吗?妖怪都成精了!”
杨树林认真的看了看儿子,缓缓点头说:“看看没什么,但是你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成绩。如果因为看《鬼吹灯》而考不上京大,受到损失的不是我,而是你自己,你好好想想!”
杨业看着父亲佝偻着身体缓缓离开的背影,一时间怔怔无言。(未完待续。。)
第719章 跨年夜
《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刚一上架,便受到了全国各地青粉们的热烈追捧,这个现象被许多新闻报社用镜头记录了下来。
很多记者都感慨李青的人气无以伦比,因此在第二天的相关报道,所有媒体的关注点,似乎都在李青的人气上,而本来应该是重点关照的小说作品《鬼吹灯》,反而没有人去关注。
内地群众对李青的印象就是当红歌手,他们听过李青的歌曲,却不知道李青原来还会写小说。
就算《三体》在文学界掀起阵阵波澜,但普通群众却全然毫不知情。
因此,即便听说李青出版了小说作品,也以为是李青为了捞钱而写。
所以除了青粉外,大多数人对李青的小说并没有购买的**。
再加上这次发行的全部都是简体版本,李青在香港、台湾等地拥有的大批忠实读者并没有第一时间查阅到,所以《鬼吹灯》刚一上架,在内地反而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讨论。
直到一些考古学专家跳出了批判《鬼吹灯》是封建迷信小说,并请求出版总署将之封杀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