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太平洋-第3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18年10月21日上午8点,在得到《伊斯坦布尔和平条约》签署后,英国皇家海军总计92艘大小船只全部自沉在斯卡帕湾锚地内!

第七卷 我的世界大战 第871章 我们,胜利了!

“你个没用的吃货!”

何老汉驾着牛,怒气冲冲的挥着竹条不停地击打拉车水牛的屁股,身后的车板上堆放着几只鸡笼,肥壮的老母鸡似乎还嫌不够闹的,一个劲扑闪着翅膀。

一路上何老汉的嘴巴就没停过,他今天是有些不开心,全都是因为刚结婚的小儿子闹的。

自打十年前新政府在香山各家各户推广种植龙眼,还保价回收后,家里的条件是一天比一天好,不仅盖起了瓦房,三个小子还都说上了媳妇,那时他何老汉逢人便说新政府好。

可今个小儿子成了亲后,却在媳妇的鼓捣下要去那个啥澳大利亚,还悄悄去政府登记连手续都办好了。

这个小王八蛋!

何老汉又挥了一竹条,他实在是想不通,香山有啥不好的,自打政府推广龙眼种植,还帮着育种养苗保价回收后,四里八乡的大姑娘谁不想往这边嫁,省城人如今听说香山都得高看两眼。

可现在倒好,这小子放着好好地龙眼不守着,要远赴海外,听说那地方光是坐火轮就要大半月的,这要是自己出点啥事岂不是连回来送终都不肯能了嘛!

“迟早把你卖了肉。”

见到日头越来越高了,何老汉也顾不上气了,虽说他不想小儿子去那么远,但儿子要走了,自己这个做爹的总不能啥也不管,于是一咬牙把家里养的几十只鸡全给带了出来,就是想多卖点钱给小儿子留着防身,最起码到了那边万一没啥好也不至于没钱坐船回来。

眼看着就要入城了,身后突然响起了一阵滴滴的喇叭声,何老汉连忙牵住缰绳避开半条道,这才扭头看去。好家伙,一长串看不到头的汽车正沿着新修的洋灰路开来,光看着架势就知道绝对不凡。

何老汉也不是没见过汽车,这些年各地都在修路,汽车也逐渐的多了起来,村里几户能折腾的也买了卡车来回省城拉货,听说这一个月就能挣八九十呢。

但这么大架势的车队还是把他和路人都镇住了,尤其是最后一辆辆军车更是让大家心底寒了下,看着坐在车上荷枪实弹的士兵,都在想难道外面仗打输了?那帮鬼畜又杀回来了?

可不对啊!昨个不是还说就等着洋鬼子投降了吗?

一辆接着一辆的军车让大伙纷纷议论了起来,等到车队全部过去后,大伙也纷纷加快了脚步往县城里跑,准备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

何老汉也不由自主的加快了动作,等到进了城才发现,刚才那些士兵早已把各条路都给堵死了,每个进出的人都要详细检查。

这是出了啥事?

“真的?纪老三,这事可不是玩笑。”

“我说六哥,这我还敢瞎说吗?李大人还乡这事早就在省城传遍了,县城里那所新建的中学知道不?那就是李大人出资建的,这次回来就是专门回来祭祖,还要给学校揭牌的。”

“我的老天爷诶,那我可得去看看。”

“走,一起。”

何老汉在旁听得糊里糊涂,见到两人要入城了,连忙扯住问道:“两位先生,你们说的老汉我怎么听不懂呢?这是出什么事情了?”

“哈哈……叔,今天我们香山有大喜事了。”

“大喜事?”

“李大人知道吗?就是前首相李恩富李大人。”

“知道,这我知道,李大人那是万岁爷的宠臣,是开国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老汉连忙点头:“他还是我们香山人呢,前几天我还看见李老太爷在县城里遛鸟呢。”

“叔,现在那还有什么宰相,改叫首相了。”

“哦,对对对,看我这把记性,我家老二当兵回来还和我说了呢,现在得叫首相。”

“叔,今天我们香山可是有大喜事,李大人要回来祭祖,而且还要给县里新建的中学剪彩,哦,就是主持开学仪式。”

“真的?!李……李大人要回来了!”何老汉嘴皮子都不利索了,哆嗦半天才追问道:“是给县里那个大学堂主持开张?对对,看我老汉糊涂了,那个学堂不就是李老爷家建的嘛。”

“呵呵,叔,那不是李老爷建的,是李大人自己通过募捐筹款办的,怎么说呢,就是李大人建的,要让我们香山更多人读书识字。”

“好,好啊,那可是大好事!老汉我也得去看看。”

何老汉跟着两个年轻人过了检查后,便急匆匆的架着牛车赶往了位于县中央的新学校,等到了那里一看早已是人山人海,数十辆刚才见到的小汽车已经停在了那里,而且还有很多衣襟上绣着金龙图案的士兵在保护。

何老汉见到,校门口一位中年男子正不停地看着手表神态紧张,看样子应该是李大人快到了,所以也就忘记了卖鸡的事情耐着性子等。

新任广东省教育司司长的陶成章又看了看手表,扫了眼围在外面的人群有些担忧,本来这不过是比较普通的首相学府建成仪式,却没想到今早得到消息皇上也悄悄来了,这可把省里的政府官员们忙得够呛。

大家是既兴奋又紧张,兴奋地是皇上驾临广东,虽说这些年皇上去过很多地方,广东也来过多次,但基本上都是微服sī访,而这次却一改传统高调出席前首相募捐的学校建成仪式,除了是给李恩富撑场面外,也是在告诉大家即使战争还没结束,皇室和政府对教育的态度绝不会变。

陶成章本人也是很兴奋,因为他曾经是李恩富时期的首相秘书,这回能重见老上司,还是在这么多政府要员面前,对自己的仕途也是大有帮助。

只是面对数以万计黑压压的人头,让他有些担忧,毕竟目前战争还没结束,负责保卫工作的驻军上校也已经是满头大汗,幸好他的责任只是维持治安,更重要的任务则大都被提前抵达的禁卫军和情报部接手。

片刻后,一辆没有任何牌照的汽车在数辆装甲车的拥簇下缓缓驶了过来,大家见状连忙自发的让道,一些人更是欢呼了起来,就连何老汉也猜到李大人应该是到了。

车门打开,果然是早已传遍了香山的李恩富大人率先走出了车子,不过让大家奇快的是,李大人走出车子后竟然没有立刻走,而是转身看着车门,似乎车里还有贵客。

是谁呢?

大家纷纷猜测时,一位满面威严的男子突然走了出来,何老汉旁边的几位年轻人见到男子后,顿时倒吸了口冷气。

“皇上,是皇上!皇上来香山了!”

消息,如炸弹般猛烈爆开开,在报纸上见过李大皇帝肖像的人纷纷捂住了嘴巴不敢相信,何老汉更是被吓得竹条落地,双膝直接跪在了地上三呼万岁。

李默早已见惯了这些,虽然国家宣传机器早已说明了目前新华的体制,也解释了君主立宪,取消了这些跪拜的陋习,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很多人在见到李默后还是会不由自主的下跪,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

早有准备的士兵和禁卫军连忙扶起了那些跪拜的老者,李默这才走到了新学校前,在陶成章等官员的介绍下参观起了新学校。

李恩富中学,是李默加深免费教育,使教育深入人心的一个小招数,来源于美国总统卸任总会建图书馆的想法,现在李恩富作为前首相第一个通过纯粹的募捐建起了中学,加上自己亲自出席仪式,相信很快便会成为一个传统,也让那些官员在搞好政绩的时候不忘教育投入。

陶成章一边介绍一边偷偷看了眼李默,嘴角的那道硬线让他意识到此刻皇上的心思恐怕并不全在这里,作为政府要员又是前首相秘书,他很清楚目前国家的困境。

一边是谈判迟迟未定,而另一边却是一道接着一道关于严防疫情进入国内的紧急公文,加上这段时间报纸、电台也都纷纷报道了欧美流感疫情大规模爆发,每天都要死成千上万人的事情,所以压力可想而知。

正当李默快要参观完新学校时,一位背着电台的禁卫军突然冲到了队伍旁,把负责警戒的伙伴吓了一跳,但等伙伴明白了事情后,却也顾不上礼节了,一把拉住了贴身保护的杜大壮,嘀咕了几句。

杜大壮听完后,脸上一阵狂喜,连忙冲到了李默和李恩富身边,手舞足蹈不停地说着什么。

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

所有人都见到,刚才还嘴角发硬的李默和李恩富突然开怀大笑了起来,然后围在四周的人全都像孩子般跳了起来,叫着,笑着,击掌拥抱着。

“怎么回事?”

最外面不知情况的人见到此景,恨不能立刻冲过去听听,就在他们最着急的时候,李默突然快步走到了校门口,接过早已准备好的话筒,对着数以万计的国民和官员,激动地举起了手:“我很高兴,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不仅仅因为这个学校,更因为……我接到了一封来自大海对面的电报!”

李默扬了扬手中的纸条,突然提高了声音:“经过了两年多的浴血奋战,在全国上下一心的努力下,在付出了数十万士兵死亡的代价后,今天我们终于走到了终点。我们……胜利了!”

“胜利了?”人群一时还没有明白过来,但片刻后所有人都开始高呼!

“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五个字,如同一道电流从所有人背脊流过涌入大脑,一阵酥麻和畅快霎时袭满了全身,历时两年多的战争终于结束了,而且是以这个新生国家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今天,是值得我,你们和所有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都该铭记的日子!我们胜利了!我们用了22年,从一个被殖民,被欺凌,被列强们视为‘跑马场’的国家走到了今天!”李默用力的挥舞着拳头,抒发着内心的激动地同时,也激昂的喊道:“我要感谢为了今天去浴血奋战的数百万将士!我要感谢那些为国家养育了英雄儿女的母亲们!我要感谢那些学成归来报效国家的学生!我最要感谢的就是你们!你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们辛勤的劳动,你们为部队送去了一颗颗粮食,造出了一枚枚铆钉!你们,是这个国家的基石,是这个国家强大的最大靠山!

从此刻起,我们将昂首阔步,我们将向全世界宣告。

这里不仅仅是个神奇而美丽的国度,也不是只有黄金和白银的却让你们来掠夺的国度!这是个……伟大的国度,我们拥有世界最高山脊,同样也拥有绝不屈服的脊梁!”

“我们……胜利了!”

第七卷 我的世界大战 第872章 全面告急

“打赢了。”

“我们胜利了!”

何老汉站在牛车上,和个孩子一样跺着脚,眼眶红红滴下了喜悦的眼泪。

他不懂大道理,也不管胜利了有多大好处,他只听懂了皇上说的一句话,从如今开始他也能抬起头做人了!

就是这么简单。

活了大半辈子,半裁都入土,经历了前朝横跨了世纪的他比谁都清楚,抬起头做人是多么提精神的一件事!

千古难见的大胜仗,又得见了天颜,把何老汉乐的脸上的褶子都烫平了,红着脸似喝醉了般大喊着将老母鸡半卖半送然后驾着牛车一路小跑回了家,二话不说答应了小儿子去澳大利亚闯荡的事情。

打赢了!

这大海从此就是华人的家,万里之遥也是国土,还有那里不能去的!!

岂止是何老汉,万里河山千万海疆,短短半月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得知了战争结束,大获全胜的消息,尤其是《伊斯坦布尔和平条约》中的一些内容被有意无意的捅到报纸上后,更是让很多人潸然泪下,多少年了!满清开始割地赔款屡见不鲜,唯有今日。

胜得大快人心,胜得酣畅淋漓,胜得让敌人割地赔款!

悠悠千年,一个轮回就此打开,汉唐盛世雄风归来,自陈汤之后,华人终于可以自豪的拍着胸脯再喊一声,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没有大话,没有豪言,可谁都必须承认,这个国家在皇上以身为准,倡导少说话多做事的行动派远比满清时期夸夸其谈的政府更务实!

这就仿佛在水里憋尽了最后一口气,出水的那刻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

畅快!

李默在李恩富中学建成仪式上宣布的胜利消息,如同一杯烈酒让全国上下大呼痛快,原本一些销量不高的小报也被一抢而空,更别提商人们了,胜利宴、胜利酒、胜利大甩卖之类的,几乎是铺天盖地淹没了大街小巷,很多地区都自发的组织了舞龙舞狮大游行等庆祝活动。

巨大喜悦淹没了新华的同时,阴霾却也已经悄然拉近。

根据情报部和外交部得到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伊斯坦布尔和平条约》正式签订后的半个月内,横行欧美的流感瘟疫造成了大约300万人死亡!

这个数字远高于李默记忆中的后世数据。

其中损失最大的是美国,短短半个月内超过110万人死亡在流感之下,之所以这么大的损失近半要归咎于战争造成了这个近亿人口的国家卫生和医疗彻底瘫痪,人口大量在东北部集中,食物的匮乏和药品短缺也是造成了这么惊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第二个损失最大的是法国,美国被新华投下了数千万枚炸弹和炮弹,还被故意用爆炸物破坏达数十万次!而后者同样被德国用大炮蹂躏了一遍又一遍,按照总量来算甚至还高于美国。

饥荒本来就已经严重摧残着法兰西大平原,人们的体质已经到了最低点,面对可怕的流感几乎是毫无抵抗之力,有超过70万人在半个月内快速死去。

而这还不是全部!

谁都知道,这样两个已经被打烂的国家里,短时间内政府根本不可能重新理顺社会关系,恢复秩序,所以有人认为,这两个国家的死亡数字很可能是政府公布的几倍。

随着美法相继出现骇人的大规模死亡病例,西班牙、奥匈和意大利开始出现疫情扩散的迹象,患病人口登记在册的已经超过了3000万之多!而且在俄国、乌克兰、希腊甚至奥斯曼和北非地区也出现了大量感染病例。

11月10日,新华国防部宣布从北美等战区大规模撤退,总撤军规模达到了270万人,根据这份命令,所有无关且非必要人员都必须在明年四月前全部回到国内,为了完成这个目标,甚至延后了武器等装备的撤退速度,动用了全部包括航空、海运连远洋渔船都被动员了起来。

然后,就在撤退命令下达的同天,印度孟买和苏门答腊首次也出现了疫情,短短十天内印度孟买有记录的死亡人口超过了37万之多,患病预计超过了500万!其中就包括新华印度海军站的179位水兵。

仅仅11月,新华在外士兵和感染总人数就突破了27万,死亡3。3万人,很多都是顶着子弹和炮火从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士兵,却最终在回家前前一刻倒在了病魔的脚下。

东方公主号娜轮内,握着这些数据安坐在沙发上的李默只觉得遍体发寒。

斯卡帕湾锚地内发生的事情,已经让他头皮发麻的,和历史上著名的彩虹行动比,英国几乎将全部军舰都沉了,就连合约允许的驱逐舰和巡洋舰也干净利落的全部炸沉!

这除了显示这个百年海上强国的不屈外,也同样显示英国已经决心重启炉灶,在战后打造一支新式海军的决心!

虽然他早有预料英国绝不会把战舰引渡给德国作为赔款,就像历史上德国所做的那样,因为这是海军的最后骄傲。而这个行动则充分说明,世界绝不会就此和平下来,仇恨的种子已经深埋在大家心中。

自己和这个国家的未来,又将是怎样的呢?

然而就在这个之后,却是流感开始疯狂肆虐的消息,从美国至英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的流感终于随着军队和人员流动来到了亚洲。

印度和苏门答腊仅仅是开始,此时即使是医疗条件、防护手段更好的后世,恐怕也已经很难做到百分百把病魔隔绝在本土之外了。

被自己搅得天翻地覆的历史和世界,终于用它的办法开始报复,能不能挡住这波可怕的瘟疫呢?

“皇上。”李恩富小心翼翼的走进了船舱,带来了刚收到的消息:“红十字会确认,在吕宋和台湾分别发现了流感病例,已经造成了一人死亡。此外,日本也爆发了疫情,根据推测可能是上周首批回国的日军士兵带回去的,目前日本政府已经下达了紧急命令,隔离全部回国士兵并且任何有感冒、发热和咳嗽迹象的人都必须汇报。”

“吕宋和台湾也有了?!”李默刷的站了起来这个消息意味着流感正式跨过天然的海洋屏障抵达了新华国内腹地!

“是的。”李恩富同样神色不安点了点头,凝重的说道:“此外,还有一个消息,昨天下午16艘载满士兵原本准备前方福建的运输船在途径台湾海峡时被发现出现了疫情,目前已经停船接受检查,距离我们就只有40海里。”

“赶过去!”

“皇上不可,您身为一国之君,不可轻易涉险,何况这次的疫情非常危险,不仅死亡率奇高,对青壮年……”

“驶过去,我知道怎么做!”李默斩钉截铁的打断了李恩富的话,执着的眼神告诉旁边每个人,他绝不会因为流感就被吓倒。

半小时后,邮轮抵达了台湾海峡西侧,静静停泊在这里等待检查和救援的16艘运输船上顿时爆发出了雷鸣般的呼喊声,得到了消息的士兵们全部冲上了甲板,用力挥舞着军帽和所有可以抓到的一切,向帝国皇帝陛下致敬。

望着这些触手可及的黝黑脸庞,李默很有种上前去握住每个人的手的冲动,但他不是孩子,他知道此时走入他们中间不但不会被视为英雄,还有可能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

“旗语,这是个伟大的国度,我们赢得了一次伟大苒胜利,我们也绝不会被病魔吓倒!我会在这里守护你们,直到你们全部平安归家!”

随着东方公主号开始缓缓下锚,一遍遍挥动的旗语信号让所有士兵都浑身一震,虽然皇上没有上船来,但此刻这种大声说话都能听到的距离,还是让大家心头一暖。

而且此刻谁都知道船队里出现了流感瘟疫,但皇上却还是来到了这里,和他们一起等待着救援,等待着送他们全部人回家!这让之前躁动、不满和担忧的将士全都放下了心。

东方公主号出人意料的停靠在了爆发流感的船队旁,皇上亲自陪伴士兵的消息经过来回救援和医务人员蹲传递后,顿时在国内引发了又一场风暴。

在国内有人说皇上不该停船,皇家安危比士兵更加重要。而有些人则认为皇帝陛下这是爱兵如子,是真正的好皇帝。

但在那些源源不断从战场撤回来,却被告知必须待在琉球等外海岛屿上隔离观察的士兵们也安心了下来,他们一致认为皇帝陛下的行动意味着,祖国并没有因为他们从流感区回来就抛弃他们!

随着李默搭乘的邮轮暂住海峡,议会也在战争结束后不久立刻再次通过了首相府提出的紧急法案,准许首相府调集全国包括军队在内的所有部门,可以不经议会表决自行处置这场旷世大瘟疫。

这道法案也等于变向在告诉全国,弥漫在欧洲上空的流感终于抵达了新华腹地。

11月25日,广州城内首先发现了疫情,约有27位从吕宋归来的海员因为流感住院接受治疗。

11月27日,台湾和吕宋告急,短短十几天内超过4。7万人患病。

12月1日,上海、香港、新加坡、大连甚至内地的河北与哈尔滨等地也全线汇报发现了流感病例。

12月15日,短短半月流感便肆虐了大半个东南沿海,约有超过170万人患病,加上农村很多地方宣传力度还不够,死亡率也开始不断增加,为此首相府在经过慎重考虑后,不得不宣布全国13个省市休市、休课!

那天,上海《申报》的这样写道:“今天,整个城市都陷入了停顿,大半个国家都停止了呼吸,我们带上了白色口罩,从此只能开手语交流。”

第七卷 我的世界大战 第873章 新药的考验

坐在舷窗旁,茫茫太行山从身边快速掠过。

每次乘坐飞机,都会给陈平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仿佛地球突然间变得很小很小。

20年前,最快的民用船从上海抵达悉尼也需要22天左右,而现在新开的上海经由吕宋、拉包尔至澳大利亚的空中航线,却仅仅需要3天时间,如果不是考虑到飞行员需要休息,飞机航程也不足需要中途需要加油,甚至可以缩短到2天内。

足足十一倍的差距!

虽然新开的航线上还没有爆棚现象,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被皇上认为是未来支柱产业之一的航空产业将毫无疑问为这个国家插上飞天的翅膀。

然而,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目前最紧要的便是遏制流感在国内的快速传播。

情况很糟,东南沿海感染患病的人数已经超过了百万,从这场世纪瘟疫在欧美的爆发轨迹来看,如果还不能找到办法,那么四月份会是一个爆发高潮,很可能出现类似欧美目前这样每月少则几十万,多则百万的重大死伤!

决不能这样!

飞行员似乎明白了总参谋长的心思,擦着山脊钻入了下方的云层,随着积云逐渐消失,一座并不大的机场突兀的出现在了大山之间。

鬼差基地。

这是国内机密度最高的军事基地之一,机场仅仅是用于运输,鉴于鬼差的特殊破坏力,所有的设施都必须建在太行山内,然后用厚厚的水泥和土层挡住潜在危险。

下了飞机后,早已等到多时的吉普车载着陈平又行驶了大约五公里后一头扎入了山壁,山壁上一座近四米高的巨大钢铁拱门就犹如蛮荒巨兽裂开的大嘴,缓缓吞噬了车队。

一圈接着一圈的灯光将隧道照亮,整个鬼差基地中这种隧道总长度27公里,基地核心距离地表大约有300米,为了确保独立且不受干扰,整个基地都拥有完全独立的通讯和电力等设施。

当年为了建造这个基地,军方总计动用了超过8万从南洋抓来的土人日夜施工,不仅耗时10年,花费更是无数。

随着电梯慢慢下沉,陈平和随行人员很快抵达了试验大厅,警卫员在核实了身份又套上白大褂后,才准许进入。

试验大厅并不属于高机密实验室,没有那种一间间用玻璃隔开的机要实验室看护那么严格,步入其中可以见到数以百计的化学和生物专家、助手忙碌其间,还不时能看到一些基本上这辈子都无法离开新华的洋面孔在里面。

见到陈平后,早已得到消息的林联辉立刻走了过来,两人寒暄了几句后便立刻切入了话题,问道:“外面怎么样了?”

“好的话我就不来了。”陈平叹了口气,把外面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尤其是听到李默至今还在海峡上和患病士兵们在一起,林联辉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你这里怎么样了?我可是一听说有进展了就赶过来,皇上和首相那边也在等着消息呢。”陈平脚步停在了几位年轻的实习生面前,扭头问道。

林联辉立刻那出早已准备好的试验数据,指着一份份资料和图标说道:“这是根据银翘散为主方配置的新型感冒药的数据,从目前的试验情况来看,对这种流感病毒有很大的杀伤性,如果能配合抗生素一起使用的话,效果还能更好些。”

“哦?这么说有希望了?!”

“希望是有。”林联辉点点头,脸上也不禁抹过一丝喜色,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找到配方克制这种流感他也很高兴,但在高兴之余还是很严肃的说道:“元寿,我不想瞒你,每种新药是否能真正的有效果,必须经过短则数月,长则数年的临床试验才能知道是否真的有效。从之前的经验和国际上药品开发的过程来看,实验室新药能够最终被认定有效地案例并不多,大多数都是失败的,而且流感不同于其它疾病,一旦药物无效的话反而会促使病株发生变异,造成更大的伤害,将来控制起来也更加难!”

“你的意思是……。”

“时间不够,如果有个三五月给我们继续临床和活体实验或许有把握,但现在如果要强行使用的话,我只能说……尽人事,安天命!”

林联辉重重的话语,让陈平也听出了其中的隐患,一旦新药不成功造成了病株变异,那么恐怕就没有时间再研制新药,只能眼看着流感肆虐了。

从之前的准备来看,全国数十家药厂目前都得到了通知,各项原材料也储备充足,加班加点的话两个月内制造出足够的药品一点也不成问题,但问题是新药还没有获得临床试验,一切数据都是在实验室里诞生的。

会不会导致病株变异?会不会反而加重了流感疫情?

尽人事,安天命!区区六个字,却是一个谁也不敢负责的重大决定!

“接首相府、皇上。”即使陈平这样的人,也在深吸了口气扭头吩咐准备联络后,才问道:“新药有名字了吗?”

“以银翘散为主方,所以暂定为银翘解风丸。”

“风就是风瘟的意思吧?”

林联辉点头的同时,陈平已经快步向通讯处走去,片刻后几道电波便飞速传到了目的地,凡是看到了电报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关系到数以万计人生命的大决定。

“皇上,这是首相的决定。”

李恩富将电报递给了李默:“少川说,他已经准备好了!”

李默接过电报点了点头,从电报上也看出了唐绍仪在字里行间表达出来的决断和紧张,因为让一种没有经过临床试验的新药直接给士兵使用,一旦失败即意味着他的首相位置很可能到了尽头!

李默转过身,扭头看着站在面前,带着口罩的一位年轻上校:“首相已经决定了,但我还是要问你,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你们船队上目前有1325人患病,保守治疗的话或许要付出大约200人死亡的代价,但现在如果失败,那就可能是病情加重最终导致……”

“皇上。”年轻上校敬了个礼:“我知道后果,但我们是军人!”

“是……,你们是最好的军人!”上校的话,让大厅内的所有人都肃然起敬。

“去准备吧,药品明早就可以空运过来。”李默也毫不矫情,此时此刻任何的话语已经是多余,只吩咐了一句:“你必须向我保证,所有人都是自愿!”

“是,皇上,所有人都是自愿!”

上校离开了外形修长的乳白色东方公主号,将一个消息带回了最后两艘停靠在海峡内的货轮上,然后掏出了一份写好的自愿书。

第一位咳嗽着的士兵按了手印,然后是第二位,第三位……

每个人都清楚,他们成为了试药的工具,也有人退出,但更多的人却依然选择了按下手印,因为国家还等待着新药是否有效的结果,还等待着那它救援更多的国民,或许其中就有他们的家人和朋友。

上校望着自己的兵,口罩都已经被泪水打湿,他清楚地记得每位士兵的名字,也知道他们获得的功勋,他们很多人其实可以退出,只要能撑到身体康复,就能衣锦还乡!可现在,他们却义无反顾的步入了另一条未知的道路。

李默也是心情沉重,这次首相府几乎是拿着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