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太平洋-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恰好来维也纳办些事情。”列宁带着笑和薛全清拥抱了一下后,才指了指身后的德林斯,介绍道:“薛,我来为你介绍,德林斯,波兰人,他是我们布尔什维克的好同志,也是我最好的伙伴和助手。”
“德林斯先生,很荣幸能见到您。”薛全清握住了德林斯伸来的大手,看到列宁没注意,大拇指突然在对方手背上狠狠按了三下。
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德林斯微微一呆,眼睛里瞬间闪过一丝惊讶和激动,也悄悄用拇指迅速按了三下后,说道:“薛先生,列宁同志已经告诉我了,您现在是德国和奥地利最大的橡胶和铝制品商,所以希望您也能多多支持我们。”
“哈哈……”薛全清畅快的哈哈笑道:“德林斯先生真会夸人,我不过是个流浪在欧洲无家可归的普通华人,不过如果您和弗拉基米尔有什么需要我效劳,我绝不摇头。”
“德林斯,薛是我的老朋友了,他已经资助了我们超过五万马克,是我们真正的朋友。”听到德林斯的话有些冲,列宁说完后连忙对薛全清说道:“薛,不要介意,德林斯一直都是这种直来直去的脾气。”
“呵呵,我喜欢直爽的人,我的家乡有句话,能够陪你一起喝醉的人才是朋友。”
“是吗?看来我们今天有机会尝尝据说非常好的中国茅台酒了。”见到了多年的老朋友,列宁心情也好了很多,插科开起了玩笑。
“当然,而且我相信你们也一定会喜欢的。”
薛全清笑着,让助手去取刚从新华买了茅台,并且安排一顿丰盛的午餐时,列宁走到了桌子前,拿起刚才薛全清看的今天出版的维也纳报纸,忽然叹了口气:“可惜能够享受美酒和食物的时间越来越短了。”
听到列宁叹气,薛全清也跟着叹道:“是啊,这些混账编辑,不寻求解决危机的办法,还火上浇油,实在是太可恶了。”
“因为战争可以为资本家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利润,所以他们根本不在意人民流血。”德林斯说道。
“说的对。”列宁击掌道:“所以我们更需要摧毁资本家,让广大的无产阶级人民来当家做主,来决定国家的未来。”
听到两人的话后,薛全清呵呵一笑,没有接起话舌,故意避重就轻改变了话题:“亲爱的弗拉基米尔,难道你想来调解战争吗?或者是想找我购买橡胶?”
“我?调解战争?”列宁摇头笑道:“薛,你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我可没能力调解什么。”说完,看了眼德林斯,才压低声音说道:“我来维也纳是想获取一下支援,可现在……”
列宁把报纸放在了桌上,苦笑道:“我想已经不可能了。”
薛全清很能体会列宁心中的痛苦,这是个为了理想愿意献出生命的人,本来各国军备竞赛正是他和布尔什维克浑水摸鱼捞取好处的时候,可战争一旦爆发,各国资源会趋于紧张集中,对外输出会更加紧巴,所以他才会有如此感慨。
想到这里,薛全清笑了笑,忽然眯起眼睛向德林斯使了个眼色,笑道:“亲爱的弗拉基米尔,如果我是你,我此刻应该去买一张船票。”
“船票,去哪里的?”眼色,让德林斯身体往前那压了一下,故作惊讶的问道。
“远东。”
列宁身体猛的僵持,眼中精芒一闪,看着薛全清半天后才说道:“薛,我几年前去过那里,但他们的条件太苛刻了。”
“亲爱的弗拉基米尔,以前苛刻不代表现在,你觉得如果俄国最终获得了战争的胜利,远东还能太平吗?”薛全清两眼一眯,摆出一副神往想念的神色,叹道:“虽然我已经离开了祖国,但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家乡被敌人威胁,如果最后获胜的是沙皇,那么对新华来说将是一场灾难,所以如果你现在去,我想应该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消息。”
“因为在我家乡有句话,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把这句话在嘴里念叨了几遍后,列宁的眼睛慢慢亮了,此时德林斯也立刻说道:“列宁同志,我觉得薛先生的话可以去试试,哪里还有近三十万我们的同胞,只要把他们救出来,我们就可以给沙皇致命一击。”
“不,你们错了。”
薛全清的话,让两人全都呆住了,等到两双眼睛全都盯住了他,才慢条斯理笑道:“三十万俘虏,带回来干嘛?就算李默对他们的待遇很不错,就算他们的身体都很好,可他们已经远离战争很多年了,即使你们带回来,有武器给他们吗?有地方训练他们吗?”
听到薛全清的话,列宁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因为薛全清的话正中他最大的软肋,这些年来布尔什维克通过一些手段的确累积了很多财富,但尼古拉二世对他们的打击和清剿很严,欧洲战争爆发已经不可避免,不可能再提供武器和场所给自己,所以如何壮大布尔什维克的武装成了至关重要的事情。
上次的斗争预演已经证明,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根本动摇不了尼古拉二世的统治,所以他已经把思想宣传渐渐转到了武装革命的道路上来,只是这个想法一直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所以刚才的话让他心头猛地一震,立刻问道:“薛,你有什么建议吗?”
见到列宁已经入套,薛全清心底一笑,布尔什维克这些年通过手段累积了大批的财富,这笔钱放在他们手里实在是太不让人放心了,所以立刻说道:“三十万失去了斗志的俘虏,能比得上五万精锐的战士吗?所以我觉得你不该仅仅看到赎回战俘的好处,应该想办法让李默帮你们用战俘训练一支军队。”
“那些人都是老兵,只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重新武装起来,当你需要时,他们可以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很迅速的支援革命,而且他们远在东方训练,尼古拉二世也不会知道他们的存在,这不是最好的隐藏实力的办法吗?”
薛全清这个在远东练兵的大胆方案,让列宁心头猛地跳了起来,这的确是个很好的建议,可是李默会同意吗?就算他会同意,上次的价格就让自己肉疼了很久,这次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
“弗拉基米尔,李默的条件或许有些苛刻,但和推翻沙皇的统治,将解放人民相比,这点代价算什么呢?”
“当然,光是钱恐怕还无法打动李默,所以你还要做好一些其它准备。”薛全清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才吐出了最后一句:“比如推翻了沙皇后,让他的火车可以从俄国过境。”
列宁瞳孔一缩,最后这个建议的确给了他一些想法,但开放铁路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虽然只要能推翻沙皇,他肯定不会在加入资本主义的掠夺战争,可铁路打开后会不会将野心同样不小的李默放进来呢?
不等他考虑完,德林斯已经跳了起来:“列宁同志,我觉得薛先生的办法很好,如果你愿意,我愿意亲自去训练和带领那些士兵。”
列宁微笑着招招手,示意德林斯稍安勿躁,笑道:“德林斯,你是我们的重要成员,现在可不能离开,不过你说的也很对,即使李默答应了,我们也必须派人去哪里,所以就由你去挑选几位懂得训练士兵的好同志吧。”
“好的。”德林斯顿时心头大喜,虽然他不能去,但那些“好同志”一样可以完成任务,所以立刻点头答应了下来。
“亲爱的弗拉基米尔。”薛全清忽然从抽屉里掏出一叠法郎,推到了列宁面前,忽然扭头看了眼德林斯,才说道:“这是我的资助请不要推辞,战争要爆发了,我必须尽快结束这里和柏林的生意回瑞士,而且身处险地您也要自己保重小心,希望下次见到你们时,能够得到成功的好消息。”
“谢谢你,薛。”
列宁重重的和薛全清握了握手,表达了自己的感谢,旁边德林斯嘴角浮起了一抹感激,因为刚才薛全清一瞬间投来的眼神和话语,其实是在提醒自己。
……
吉普车急匆匆驶入了国防部大楼,李默不等车子停稳,便和陈平一起迅速向指挥中心走去,庞大的指挥中心内人来人忙,即便是皇帝亲自到来也只能让大家稍稍停顿片刻,然后便又立刻投入到忙碌中。
推开核心的作战室大门,段祺瑞等人早已站在了大沙盘前,张作霖更是拿着推杆,指在了最重要的西线位置。
见到李默和陈平后,众人连忙立正行礼,情况紧急李默也没了心思客套,立刻走到沙盘前问道:“有什么最新消息吗?”
“有。”
张作霖迅速将旁边的文件拿来,说道:“最新的情报,由于抓获的行刺人员都来自塞尔维亚,所以奥匈帝国已经给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牒,不过由于担心俄国,所以奥匈已经在寻求德国的帮助,此外威廉二世和奥匈弗兰茨皇帝都已经召开了军事会议,接见了总参谋长和一些大臣。”
“俄国和法国呢?”
“尼古拉二世昨天在圣彼得堡发表了讲话,告诫奥匈不要攻打塞尔维亚,因为那会惹怒俄国。”张作霖继续回答道:“法国总统彭加勒和总理维维安尼已经联袂前往俄国访问,虽然俄国是塞尔维亚的保护国,但因为担心德国所以法国也决定插手了。”
“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也已经抵达了奥匈,希望说服弗兰茨皇帝不要开战。”不等李默继续询问,张作霖已经继续说道:“不过根据情报,这十天英国来往于法国和俄国的船舶增加了三倍。”
“妈的,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这么大的物资量,不是故意支持俄法开战吗?”龙国章骂骂咧咧的说道。
对于英国这种行为李默倒是习惯了,大英帝国历来就不是什么好鸟,何况他现在还认为自己孤悬海外可以避难,等到比利时沦陷才明白什么叫切肤之痛。
虽然英国还在进行外交努力,但此时看来已经是苍白无比,所以李默撇去了纷扰和繁杂,走到了沙盘前。
西线。
还是西线。
后世逛军坛时,总会有人跳出来把施里芬计划骂得一文不值,说他没考虑到德国需要两线作战,更匪夷所思的是很多人还把一战的德国军队和二战纳粹混合到一起。
但在他看来,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普法战争后,德国终于挤入了欧洲大国的行列,但因为太晚受到了欧洲传统势力的挤压,使得德国看不到公平的阳光,所以从那时起每一代德国军人就在想尽办法打开这个破局,因为他们很清楚,除非有战争,要不然德国不可能获得公正的待遇。
所以他个人是极为钦佩一战时期的德军的,与同时代各国相比这是一支准备时间之长,武器装备之精良、之充分,普通士兵士气高昂,为了国家未来勇敢地扛着枪冲向敌人的军队,它和二战时被煽动起来的纳粹有着本质的区别。
可笑很多人还在叫喊英法是自由民主的,而德国是纳粹是军国主义的,所以才会失败,他们却没想到集中营制度最早出自西班牙人布尔战争中,号称民主自由的英国军队更是采取了比侵华战争时日本更毒辣的三光政策。
可惜,在浮华和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下,很多东西都被掩埋,虽然李默个人是很喜欢这支德军的,但现在出于国家利益,他也必须放下个人好恶。
施里芬是个真正的战略家,同时代里很少有人能超越这个面色苍白的老人,而在李默看来他那个被后世很多人鄙夷说不切实际的计划根本是错误的,因为没考虑到当时的部队机动能力,使得军队陷入了堑壕拉锯战中的作战计划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作品。
因为施里芬计划的精髓不是强大的右勾拳,而是那个故意被拉空拿来诱敌的左翼,如果以左边做中轴,整条战线就像一个巨大的旋转门,而推动这个旋转门的人不应该是德国,而是法国。
好比在坎尼的罗马军队推动迦太基中路军队后退而被合围一样,如果认为这扇大门是靠德军去推动的,那无疑是幼稚和无知的。
所以施里芬不断要求加强右翼,就是准备彻底的清空左翼,让法国人不断地深入去推动那扇旋转门,他们推的越快,大门另一侧旋转的就越是快,如果他们抵达莱茵河,那么这扇大门将彻底关闭。
这就是为何这个计划被形象的称为旋转门。
史里芬计划历时十年经过七次大的修改,是当之无愧的军事杰作,但施里芬只是没想到,最后的问题竟然出在了实施者身上因为小毛奇的能力不足,难以理解该计划却被皇帝放到了参谋总长的位置上,不敢减少,甚至放弃东普鲁士形成内凹吸引法军主力,最后看似稳妥的同时在轴线两边去推门,后果当然是无法旋转起来。
小毛奇的担忧也有道理,因为东普鲁士是德国重要的工农业区,但在李默看来,法国军队还没有那么强大的机动能力,汽车遇上堑壕时低劣的表现会让军队损失惨重,所以只需要在东普鲁士层层挖掘堑壕设防,延误法军主力,那么一个完美的包围圈是可以出现的。
要想让欧洲付出更多的鲜血,就必须让这扇大门顺畅起来,所以他才不顾惊世骇俗,一口点破了施里芬计划,提醒小毛奇不要去削弱右翼,还给了他100辆坦克,让他继续去加强。
这么做不是没有风险,起码不久前孙九功就发来了电报说德国正在彻查内部泄密事件,不过他已经顾不上了,只有让大门旋转起来,这场战争才会更加激烈。
但问题是自己能成功吗?
张作霖依然在指着西线解说,但这已经勾不起李默的任何兴趣,摆摆手:“孙九功有新消息吗?”
“还没有,不过据他说,小毛奇已经从右翼抽回了两个师。”
“白痴。”李默狠狠地拧了下眉头,小毛奇不敢这么做是因为有威廉二世,俺害怕国土被入侵而让皇帝陛下失望。
可没有牺牲,又怎么会有胜利呢?
“用最快的办法把王士珍送往德国,由他接任驻德武官,另外让他把我的亲笔信带给威廉二世。”李默叹了口气,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能否推开那扇旋转地大门,让整个欧美世界都陷落进去,就看这次了。
第七卷 我的世界大战 第514章 德国西非殖民地兵力可不足!
柏林的火车站内,霍夫曼悠闲地抽着雪茄,浑似没看到四周进进出出的士兵,宽宽的脸颊上因为戴着一副小眼镜而显得惹人发笑。
穿着整齐的德国士兵们如潮水般从身边涌过,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往这里看两眼,他们不是看霍夫曼,而是站在霍夫曼身边,一位穿着和德国军装风格迥异的中年人。
“孙,听说你要回去了?”
“是。”孙九功点点头,目光扫过身边密密麻麻的德国士兵,不知为何心里竟然也涌起了阵阵冲动,虽然他很想等到战争开打一段时间后在离开,但总参已经不允许他在这里继续待下去了。
王士珍已经于昨日带着护卫便衣抵达了意大利,趁着还未开战的机会坐火车穿过奥匈赶来这里,他将正式接任新华驻德武馆一职,为了能让他和德国总参谋部说上话,皇上甚至授予了他副总参谋长的职位,而接自己的船也已经抵达了汉堡,所以是时候离开了。
对于孙九功要离开,霍夫曼并不感到奇怪,事实上自从他那天将一封信交给了小毛奇,惹来了德国高层内部的大彻查后,他就知道远东那位已经不甘心蛰伏了。
如果能够和远东联系起来,德国的胜算将大很多倍,但那个被人称为纵火犯的皇帝是否愿意插手,怎么插手还是个谜,虽然德国远东舰队司令斯佩将军已经被委任为特使去说服他,但据说几次都没有成功,所以要想远东也参与进来,显然不是那么容易。
“霍夫曼,去东线是不是很失望?”孙九功打断了霍夫曼的思绪,笑道:“俄国人的战斗力可没法和法国相比,你一定会非常寂寞。”
“我可不想去和法国的大炮问好,而且我更喜欢俄国女人。”霍夫曼依然是那副满不在乎的神色,刚要说话突然汽笛声响了起来,眼看分别的时候终于到了,他还是没忍住突然压低了声音:“孙,能告诉我李默陛下那封信里说了什么吗?”
望着如刨根问底孩子般神色的霍夫曼,孙九功嘴角一勾,也压低了声音凑到耳旁说道:“只有一句话,必有一战时,切莫削弱我的右翼。”
得到了答案的霍夫曼脸色变了又变,他终于明白为何小毛奇总参谋长要彻查内部,连他也被多次询问了,因为那位中国皇帝竟然一口道破了绝密的施里芬计划中最关键的一句话。
作为为数不多接触过施里芬计划的中层军官,他能明白那份计划里的玄机,但人微言轻他插不上嘴,不过有一点他坚信,计划中有一点是很对的,那就是必须要有九十七个师才能征服法国,其中必须用七十九个师组成经过比利时的庞大突击旋转运动,甚至他认为那还少了,如果是他指挥,或许宁愿从东线在抽调几个师来增加回旋力度。
可惜执行者不是他,小毛奇总参谋长并非真正控制军队的人,他只是皇帝陛下委任在军队里的傀儡,真正掌握军队的是陛下,而陛下的性格是决不允许洛林地区被法国占领,哪怕是一寸也不会放弃,所以这个计划根本不可能取得完美。
催促的汽笛声再一次响起,霍夫曼拍了拍孙九功的肩膀,笑道:“谢谢你,请转告我对李默陛下的感谢,可惜……”摇了摇头,霍夫曼再没说完,一头转进了车厢。
随着列车缓缓启动,孙九功向站在门口的霍夫曼挥了挥手,脚步坚定的向车站外走去,其实他早猜到了小毛奇恐怕不会那么轻易放弃普法战争中从法国抢来的土地,霍夫曼的话只是证实了他这个想法罢了,不过即便是德国不愿意配合又有什么关系?
新华的未来,只能靠华夏儿女自己用命去杀出来。
……
“皇上。”
清晨的新花园内,陈平走到假寐的李默身边,将王士珍发回来的电报递给了他:“王士珍已经见到了威廉二世,不过德皇已经明确表示,不会放弃洛林地区,而且小毛奇也已经根据他的想法,修改了计划,准备派七十八个师到西线,其中五十三个师进行旋转的攻击,此外他还把从我们手里获得的100辆坦克秘密运上了火车,从此刻的情况看,他非常有可能投入到西线攻坚中。”
“希望吧。”
李默冷冷的吐出了三个字,这段时间来他就一直有预感,德国根本不会接纳自己的计划,因为自己和施里芬都犯了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都站在了军队的立场上,而未能考虑威廉二世的想法。
威廉二世是个性格多变,好大喜功的皇帝,这样的人只想着开疆拓土,又怎么会用父辈从法国人手里抢来的土地作牺牲的,而小毛奇不过是夹在了军队和皇帝之间的可怜儿,历史上西线无法进展后他被立刻抛弃,就足以说明问题。
现在唯一能奢望的就是一百辆不伦不类的A7V能够发威了,只要德国能迅速的突破烈日要塞,逼近到马恩河一线,那么平坦的法兰西大平原还是能让这支部队发挥足够优势的。
原本他的想法是提醒德国不要改变施里芬计划,用一个漂亮的右勾拳包围住法国主力,只要一举把法国主力包围,英国必然要投入更多的部队,可他们的力量又不足以帮助岌岌可危的法国,这样一来势必就要把美国拖下水,此时看来这个想法虽然因为还有坦克这个杀手锏不一定会失败,但困难程度显然要大很多了。
不过即便是威廉二世和小毛奇都非常固执,但自己也已经不能闲着,是时候出手了。
“元寿,预备役的事情怎么样了?”
“回皇上,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征召预备役的话,一个月内可以完成二十个师,半年内可以达到一百个师。”
陈平说这番话时带着一丝傲然,说实话这个世界想要和新华比兵力和国防动员能力的国家还没出现呢,即使号称拥有世界最多殖民地的英国,或者是拥有世界最强经济能力和近一亿人口的美国,在这点上也是无法和新华相比的。
因为多年前国防动员法和反分裂国家法一起在议会通过后,新华就已经在皇上的计划下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预备役方案,直至现在很多人才能明白皇上高瞻远瞩的目光是如何厉害。
根据这份法案,数年来新华各地驻军派出了近十万人次的军官,利用农闲的机会,让足足三百万适龄年轻人接受了至少两年的连续基本军事培训,由于训练多是农忙时节,加上来培训是可以得到国家补助津贴的,所以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一时间这件事还成为了年轻人为家里增加收入的好办法。
再加上大型工厂也需要按照国防动员法安排部分工人轮换接受培训,所以目前新华是这个世界上拥有懂得基本军事能力的预备役士兵最多的国家,如果再加上二十个国民警卫队师(注:国民警卫队编制为三团制,每个师一万人),一口气拉出四百万拥有最基本战斗能力的军队毫无问题。
所以拼人数,比陆军,新华绝不怵任何国家,最主要军队的投送能力和装备囤积问题,投送随着海军这几年开始建造专用大型远洋登陆舰开始得到缓解,装备囤积倒是个问题,主要是早年国家制造能力差,军工厂就那么几家,所以军事物资储备一直没跟上来,现在虽然制造业能力上去了,可家当也大了,不仅需要满足自身装备,还需要提供对外援助和出售,所以也有些紧巴巴的。
不过如果只征集一百万部队,还是能够办到的,但如果再多恐怕就只能每人发支枪配几发子弹了,这也是为何皇上一直不愿意现在就插手欧洲的主要原因。
得到了陈平的保证,李默深吸了口气,虽然他没有现在就插一脚的想法,不过也是时候适当的搞些小动作了,让军队闲着显然是最大的浪费,这场战争除非美国不参加,要不然自己就逃不掉,所以还不如趁着欧洲打成一团的时候多练练兵,省的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所以他立刻问道:“元寿,按照你的想法,你觉得我们应该征集多少预备役呢?”
李默这句话到让陈平笑了起来,虽然他早就知道皇上是不会放弃这个世界政治大洗牌的机会,甚至十年前就开始策划准备,但自己也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啊,摊开大手摇头苦笑:“皇上您也该告诉我要做什么啊?”
李默豁然从躺椅上坐了起来,目中剑芒一闪:“帮我牵制住俄国一百万陆军,另外还需要在婆罗洲保证五个快速步兵师,可以再急需时一个月内投送到澳大利亚或者东南半岛。”
陈平咂舌吸了口气,五个快速师倒没问题,除了核心的四个装甲师和四个机步师外,利用经济腾飞的好处,陆军这些年采购了足足三万辆卡车,各师都配备了很多,机动能力增强不少,所以只要抽调五个主力师进驻,在适当从目前的订单中增强些卡车和野猫3型装甲车的配备就可以了。
但要牵制俄国一百万大军可不容易,俄国拥有二百五十万常备军,而且紧急情况下拼凑出五百万军队不成问题,按照欧洲的标准,要想牵制一百万自己也需要一百万,这么大的兵力除非立刻进入战时,要不然还真有些困难。
不过也不是完全不行,俄国在新华手里吃足了苦头,不仅失去了大半个西伯利亚,至今还有三十万老兵在服劳役,所以只要自己抽调出五十万甚至更少,尼古拉二世也必须做足准备。
所以他想了想后,说道:“皇上,如果仅仅是如此的话,那么在征召十五个师就足够了。”
“十五个师,你有把握?”李默看了眼陈平笑道。
“西伯利亚铁路线已经全部改造完毕,东北和库伦两条线都已经接驳好,最远的唐努乌梁海接驳段年底也可以竣工了,所以我们已经具备了向北线大规模投送部队的能力。”
“入疆铁路已经到了乌鲁木齐,现在已经越过了伊犁正在向巴尔喀什湖延伸,根据首相府的通车时间表,最晚明年年中也能通车,所以如果要牵制俄国一百万军队,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现在的紧张局势,宣布调集十五个师,在新疆、唐努乌梁海和伊尔库茨克举行大型演习,另外把十五个新征召的步兵师集结点也放在贝尔加湖和新疆境内,如果尼古拉二世还不上钩,那么干脆制造边境冲突,控制叶尼塞河,让俄国不得不向西西伯利亚增兵。”
听到陈平信心十足,李默也不由点点头,不开战的情况下,自己能帮助德国的也就那么多了,牵制住一百万俄军对德国东线将是决定性的,如果这种情况下还不能把这场绞肉机上足发条,那么恐怕就必须等到自己上场了。
“就这么办吧,这件事你亲自去和唐绍仪商量下。”
“是。”
陈平刚准备离开,就看到段飞脚步匆匆的走了过来,等他走近后立刻说道:“皇上,美国向澳大利亚投送的第二批武器和物资已经抵达了,另外他们还派去了三万名士兵。”
段飞原以为这个消息会让李默和陈平紧张,却没想到两人却相视一笑,似乎对英美向澳大利亚拼命投送部队和物资根本不关心,挠挠头焦心道:“皇上,这样下去自卫军那里可撑不住多久了。”
“没事,只要我们既不说开战,也不说中立,英美就不敢下死手。”陈平哈哈一笑:“他们愿意增就增吧,将来他们或许要为这个决定后悔死。”
“后悔?”陈平这句没头没尾的话,让段飞拧起了眉头,但片刻后眼睛就亮了起来,有些明白皇上放任美国势力进入澳大利亚和西南太平洋的行动了。
不过这个闷葫芦皇上和参谋长他们都没有打破,自己也就没必要去说出来,所以转移了话题说道:“皇上,斯佩和德国大使又来了,正在外面等待您接见。”
“斯佩又来了。”李默想起这位已经来过不下五次,企图说服自己参战的德国远东舰队司令了,也被他的执着弄得有些头疼,笑问道:“你们猜这次他来干什么?”
“估计还是和上次一样,想说服我们加入同盟参战。”
段飞刚说完,陈平倒是摇了摇头,笑道:“我倒是觉得,他这次来可能是为了驻扎在九州横须贺的一万精锐德国陆军士兵,现在欧洲眼看要开打了,这么强的一股力量留在这里实在是太浪费了,而且通往德国的海路基本全被封锁了,我估计他是想找我们帮忙,给这支部队找个出路了。”
李默点点头,斯佩手底下除了两艘装甲巡洋舰组成的舰队外,在九州岛还有大量的德国精锐士兵,这股力量是不可能此时继续丢在远东的,不过他们要想回去也已经不可能,那么自己该怎么安排这些人呢?
“皇上,德国的西非殖民地兵力可不足。”
陈平刚说完,李默眼中猛的亮光一闪,一万精锐德国士兵,投放到位于南非边上的殖民地,这倒是极为趣的事情。
第七卷 我的世界大战 第515章 施佩的新任务
李默是在涵元殿见到施佩的,这位来过数次,有着突出的高大鼻子,留着胡子,眼神锐利的德国远东舰队司令有些消瘦,看得出最近发生在欧洲的事情已经让他有些寝食难安。
作为狂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