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太平洋-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俯冲中油管不供油出现了加压油路系统。
利用引擎废气增加技术也在战场上得到了检验。
剧烈翻滚时引擎化油器中燃油溢出导致熄火问题也让工程师们发明了缸内直喷系统。
风冷发动机在炎热天气下容易震喘,难以降温的问题被提出后,液冷发动机和改良了散热系统的风冷发动机同时出现。
等等。
当北非雄鹰带着傲人的战绩和一大堆几乎成了废铁的飞机部件回到国内时,当欧洲各国终于将发动机马力提高到200马力,并纷纷开始给飞机安装外部机枪,研究小炸弹时,新华帝国飞行研究中心内,一款真正的单翼机悄然从飞行研究中心起飞。
除了技术上的突破外,这些拥有了实战经验的种子飞行员更成了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宝贝,他们的经验让两支年轻部队成长起来。
后世的美国总把小规模战争作为新武器试验场,而北非这场规模不大的战争,也让李默尝到了其中的甜头,当他得知单翼机开始试飞后,立即发了份电报给麦克金森,随即两根龙骨在大连和丹东同时铺下。
由于飞机出现在战场是从奥斯曼和意大利爆发战争后从那次海上空中较量开始,并且北非这场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空军的战役,所以很多人都把那支来自新华帝国的神秘自愿者部队,并且用鲜血和汗水统治了北非天空长达数月,迫使意大利不敢向那里增派飞机,意军士兵出门都要先看天空的自愿军称为。
“北非雄鹰”。
第七卷 我的世界大战 第491章 太平洋巨变
颐和园。
昆明湖畔的空闲草地上,横网将这里隔成了两截,网子上一只乳白色的小球来回穿梭,啪啪的球拍和小球的接触声不绝于耳。
“哎呦。”
短短几轮下来,李恩富就摆摆手,将网球拍递给了身边的侍卫后,笑道:“不行了,老了老了,以前在美国时,打一个下午都不觉得累。”
“呵呵,先生您才五十一吧?这可不老,当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时都六十多了,所以您正值盛年为国出力的时候。”李默呵呵一笑,也撤出了这个不久前才弄好的网球场,眼热的两位公主立即霸占了球场厮杀起来。
“退了。”李恩富白了眼李默,笑道:“皇上,我都退休了。”
“是吗?我怎么不知道?大壮,你知道吗?”李默笑着,明知故问杜大壮,可怜的大块头只得用力摇摇头。
“行了皇上,您有什么吩咐就说吧。”李恩富连忙告饶,耍嘴皮子,满世界还找不到能和李大皇帝相媲美的人呢。
“呵呵,李先生您这话就不对了,好似我逼着您一样。”李大皇帝一扭头,看着场中来回奔跑向小鹿似的两个女儿,露出了狐狸尾巴:“其实吧,我最近一个人闷的慌,所以想请您出山,做皇室顾问。”
“皇室顾问?”
“对啊,就是平时陪我下下棋,打打球,再去逛逛戏园子,很轻松。”李大皇帝眼都不眨。
“才怪。”李恩富心头苦笑,不过他闲赋在家也的确没什么事,反而被门生故吏什么的烦得头疼,所以也不矫情,说道:“那以后恩富就要拿您的工钱了?”
“嗯,保证让您在十年内,成为百万富翁。”
“哈哈……”
两人一边开着玩笑,一边看着两位公主打球,和煦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有股子说不出来的舒服,话题也随之而然的转到了目前还在鏖战的意大利和奥斯曼身上。
“打不久了。”李默端起茶杯喝了口,起身和李恩富一起向湖边走去,边走边说道:“昨天得到情报,继3月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已经签订了盟约后,希腊昨天也参加了进去,听说他们正在游说门的内哥罗(今黑山共和国),所以穆罕穆德五世已经派了代表前往英法德三国,请求他们出面调解呢。”
“这么说,奥斯曼又要割肉了?”
“割肉也是没办法,巴尔干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北非那个地方能有什么?而且您别忘记了,英国控制了埃及,就算他想打下去,也根本没办法派部队,海军赢了一小仗后又害怕出去被意大利人报复,不和谈才怪呢。”
李恩富点点头,巴尔干对奥斯曼来说的确是太重要了,对意大利来说,如果可以逼迫奥斯曼割让整个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那么损失几百架飞机和两艘战列舰又算什么。
“那咱们的北非雄鹰要回来了吧?”李恩富笑笑,这段时间欧洲报纸大肆宣传这支部队,连新华国内也受到了波及,连带这几个月国内去各地飞行学校飞驾驶的年轻人暴增了三倍都不止,不过随着意大利占据了绝对优势,他们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所以在留下去只会成为意大利的俘虏。
“是啊。”李默点点头:“冯琪已经和意大利人谈好了,以100架老飞机,换他们平安撤出,现在船应该已经抵达班加西了。”
“现在为了他们,龙国章、乐飞和薛慕华都吵翻了,前几天还闹到了陈平那里。”
“闹翻?为何?”
“还不是看中了他们的经验,龙国章和乐飞坚持认为,他们海军应该分到一半,可薛慕华说当初人员是按照五比一选派的,所以回来后也应该按照这个比例分配。”
“呵呵,一帮混球。”李恩富笑骂道。
“骂得好,的确是一帮混蛋,都是闲得慌了没事做。”李恩富的笑骂,让李默也笑了起来,继续说道:“不过他们也闲不了多久了。”
“闲不久?”李恩富诧异了一眼,想到刚才李默提及巴尔干,莫非?连忙骇然问道:“皇上,您不是想去巴尔干吧?”
李默也没想到李恩富有着猜想,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让李恩富满头雾水,不过其实这也不能怪他瞎想,作为前首相,对于李默帮助奥斯曼的事情是知道的,但说新华要卷入巴尔干,那可不是小事啊意大利和奥斯曼之争不过是小菜,可尝尝小菜都惹来了欧洲漫天的嘘声,如果去欧洲最乱的地方,那就是满天炮弹了。
从目前的局势看,巴尔干地区肯定会闹腾了,如果不去那里,怎么解释海空军不闲着这句话?就在李恩富皱眉的动作中,李默招招手让杜大壮拿来了最新收到的机密情报,递给了他说道:“您看看。”
李恩富接过情报,才看了两眼,脸上已经满是骇然之色,讶问道:“皇上,这些消息证实了吗?”
“已经让情报部和安全局去全力办了。”李默说道。
“不对,这没道理啊?现在英国正处于巅峰,费舍尔重新回到海军部后,已经重新调整了之前变来变去的战略,全力开始打压德国,还公开宣称德国造一艘战列舰,英国就要造两艘压制这种豪言,又怎么会突然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呢?”李恩富急促的问道,脸色有些骇然。
“那还不简单。”李默扭过头,恰好看到龙国章正兴高采烈的走来,便朝他撇了撇嘴吧:“呶,还不是因为这厮。”
见到李默和李恩富都转过身来,龙国章笑呵呵的一路小跑过来,问好道:“皇上吉祥,李先生您看起来又年轻了不少啊。”
“我呸。”李恩富笑骂道:“我看你倒是春风满面,遇上什么喜事了?”
“他还能有什么喜事。”李默没好气的骂道:“人家英国前两艘猎户座级战列舰才交付,世界第一的宝座的凳子还没坐稳呢,他就把上个月才交付的河北号拉到了南海去演戏,还故意选在了新加坡门口。”
“你说,这不是找事吗?”
“皇上,您怎么能这么说呢?英国三年连续建造了四艘猎户座,三艘百夫长,还有四艘铁公爵级,全都是大家伙,咱不过才接收了第一艘。”
“你个混蛋,人家最大的才30000吨,你开着35000吨的过去不是给我找麻烦嘛。”见到龙国章还犟嘴,被刚才那份情报弄得满肚子郁闷的李大皇帝顿时唾沫星子横飞。
“啧啧……”,李恩富似乎觉得还不够热闹,在旁边眯着眼睛啧啧几声,笑道:“我就说了,前几天看报纸说英国又来抗议了,我还纳闷以为是北非的事情呢,没想到是老龙你惹出来的啊。”
李大皇帝骂了一通后,气也顺了些好多,倒是英国太可怜了,三年里连续开工了十一艘13。5英寸的战列舰,结果现在才开始享受喜悦,就被一闷棍子打得郁闷无比,因为新华的河北级战列舰装备的是14英寸,而且还在交付前又多花了三个月把45倍身管提高到了50倍。
最傻眼的人,英国舰炮都是五门双联装,而河北级却是四门三联装,足足多了两门超大口径舰炮这不是要气死丘吉尔嘛。
“皇上您放心吧,我把后面四艘的建造对外说成了巡洋舰,还发布了了资料混淆。”龙国章似乎还有些得意自己的小计谋,却没想到李默更是翻白眼,巡洋舰?亏这家伙想得出来。
算了,反正战舰既然造了饿,也隐瞒不了多久,岔开话题问道:“对了,你这次来有什么事吗?”
“有。”龙国章搓搓手,立刻掏出一份厚厚的设计资料,递给李默:“皇上,您一年前要的东西设计部搞出来了。”
三人找了个地方坐下后,李默便仔细的看起来这份设计资料。
一年前,当李默得知美国建造了六艘彭萨科拉级重巡洋舰后,就一直想在对付它的办法,新华在大连级后便彻底放弃了重巡,虽然四艘大连级在西比路岛海战中表现出色,但因为吨位和舰炮口径问题,已经开始落伍了,而且因为动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所以李默转而建造了北京级。
北京级别是李默对快速战列舰的一次重大尝试,虽然速度和火力都达到了要求,但装甲上一直不尽如人意,主装甲带太窄,水平装甲太薄,都限制了北京级再往前走一步。
于是在动力再进一步还很困难的情况下,李默选择了降低速度,开建了河北级。
河北级是一艘他个人比较满意的战列舰,和北京级基本类似的舰型,也采用了三角桅杆,此外水下还首次增加了四个对称的减摇翼,使得适航性更为完美。
标准31500吨,满载35300吨的数据,甚至比英国即将要建造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更大,当然,这不是说新华造舰水平高,恰恰相反,在吨位利用率上新华和英国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甚至比德国还差点。
火力上河北级更是精心打造,放弃了长艏楼采用中央桥楼舰型后,使得全舰看起来更加紧凑,舰炮呈艏艉背负式布局,四门三联装356毫米/L50型舰炮,每门炮备弹100枚,全部采用了电渣重炼和内部镀铬技术,膛线84条,炮口初速835M/S,最大射程32000米,发射重型680公斤穿甲弹时,穿深分别达到了17000米/356毫米和25000米/254毫米,速度也达到了每分钟1。7枚,可以说无论是威力还是穿甲深度,只比即将开工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15英寸舰炮低一点点,却比美国即将要装备纽约级的同口径舰炮强。
六门双联130毫米/L47型速射炮,八门单装76毫米高平两用舰炮,八门四联装37毫米速射机关炮,以及十二门双联12。7毫米大毒蛇机枪,构成了完整的近距离防御手段。
同时,在全世界都往主力舰上装飞机的时候,新华却主动全面撤销了主力舰上飞机,因为西比路岛海战和之后的研究发现,大口径舰炮发射时震动太大,飞机停留在军舰上很容易损伤,而且交战时飞机也无法起降,根本是个鸡肋,所以还不如派一艘专门的轻巡在边上释放飞机侦查。
防护上也是几经周折,德国的小水密舱布局和北京级开始的重点防护理念得到了延续,11°倾斜布置的330毫米主装甲带首次往水下延伸,宽度达到了5。8米,初步解决了近失弹问题,炮塔正面和司令塔均为350毫米,炮座和炮塔顶部305毫米,艏艉次要部位装甲152毫米,水线以上加到了180毫米,最重要的水平装甲为127至180毫米,其中主要的地方更是和北京级一样加焊了60毫米的渗碳钢。
面对越拉越大的水下鱼雷威胁,李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至少可以抗住三枚新华使用的长矛二型鱼雷直接命中而不至于沉没。
这是个极大地考验,长矛二型装药高达300公斤TNT,别说三枚了,一枚运气不好也别想活下去。
为此麦克金森再次修改了水下隔舱部分,增加储备浮力,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就在大家着急时,一位年轻的新华设计师提出,可以在北京级两层船底的结构上再加一层,使用三层复合船底,再加上127毫米的防护壁接合的设计方案,此方案还得到了当年的设计奖。
可水下部分增重,也导致了吨位超额厉害,设计部只好重新回国头来调整装甲布局,此时李默给出了后世北卡罗来纳级首创的“装甲围舱”的匣式布局,使得装甲防护更加集中,并且节省了一千吨的重量,才终于达标。
但即使这样,史无前例的13000吨的装甲总重,还是压的河北级航速减到了25节,为了提高续航力,设计部甚至还想出了用重油代替部分压仓水的办法,才终于使得续航力达到了22节/6000海里,12节/15000海里的战术要求。
河北级可以说是李默基本满意的一级战列舰,所以在得知更大口径舰炮研制没有达到预期后,他选择了继续建造四艘这种战列舰。
虽然河北级很强,但速度的减弱导致了李默刚开始的快速战列舰梦想不得不戛然而止,尤其是最近有情报显示,英国的蒸汽轮机技术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据说费舍尔已经考虑强行把蒸汽轮机安装到伊丽莎白女王级上,争取把速度提高到22节。
欧洲老牌帝国的科技和制造能力开始一点点蚕食新华在动力方面的巨大优势,虽然自己这边也在加紧研究新一代动力,可人家毕竟是上百年的工业国家,底子上就比新华强太多了,精密制造能力根本没有可比性,要不然火力相当的情况下,吨位也不会比伊丽莎白女王级高了两千吨。
要知道为了培养出目前这批技术工人,新华就花了五六年时间,导致了李默有金手指,加工和制造能力也达不到,而对欧美来说,人家根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所以只要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就能会很快制造出来。
从现在看,优势还在自己手里,欧洲要想把三万吨以上的战列舰提高到25节这第一个关卡,起码还要四年时间,所以河北级对抗伊丽莎白女王级毫无问题,而他最担忧的是蒸汽轮机技术被安装到战列巡洋舰上,一旦那样欧洲就会出现大批速度可以达到25节左右的战巡。
英国和美国的关系已经开始出现非同寻常的微妙变化,所以李默才在一年前把新的设计任务交给了麦克金森,重启快速战列舰的设计和研究,争取在速度上重新压制各国所有主力舰。
可问题是他现在却下不定决心了,因为阿德尔已经在不久前给他发了电报,第一架单翼650马力的全铝制战机最晚7月就可以试飞,虽然马力勉强达到了要求,但海军改革已经初步现曙光,是集中资源建造航母,还是继续建造第二代快速战列舰呢?
李默从设计资料上抽回了目光,扫了眼李恩富和龙国章。
龙国章是极力坚持先建造这种快速战列舰的,虽然李默曾向他解释过航母的巨大威力,他也深信不疑,但目前来看这世界依然是战舰的天下。
其中有两个问题,一是目前设计部拿出来的航母设计方案,根本没可能达到快速战列舰最低15节/10000海里以上的续航能力,这对于需要防御辽阔海疆,需要快速到达的新华海军来说严重不足。
此外飞机马力不足,导致了载弹量有限,650马力的飞机最多只能挂三百公斤左右的炸弹,两架还比不上一枚356毫米炮弹,一旦遇到攻坚战或者是对岸支援,几十架飞机根本不顶用,就算是派上三四艘航母,也不如一艘河北级战列舰的投送能力强。
而对李恩富来说,他不太懂海战,仅从目前新华拥有的主力舰数量来看,撇掉剩下正在旅顺半退役的三艘公爵级,包括重巡和再建的一共是20艘,用于防御基本够了,但进攻却显得不足。
原本进攻还暂时不需要考虑,但刚才那份情报却一下使得情况发生了变化,所以他立刻说道:“皇上,是不是要建造这批战列舰,我觉得应该首先弄清楚刚才那份情报是不是真的。”
“情报?什么情报?”龙国章连忙问道。
李默点点头,让杜大壮把情报交给了龙国章,说道:“刚收到的,英国学习德国,把吉尔伯特群岛,萨摩亚群岛,斐济群岛和瓦努阿图在内的大片太平洋殖民岛屿抵押给了美国,换取了二十亿美元的贷款。”
“什么?”
龙国章抱着情报,猛地站了起来。
作为海军总司令,他可不是十几年前莽撞的北洋管带了,这些年的历练早已练出了一双精精火眼。
吉尔伯特群岛,萨摩亚群岛,斐济群岛和瓦努阿图,都是西南太平洋上极为重要的战略支撑点,当年新华拿下密克罗尼西亚和马绍尔群岛,并且占领了瑙鲁后,就一直对这些地方垂涎三尺,可那些都是英国殖民地,所以一直没敢乱来。
却没想到现在英国把这些地区都抵押给了美国,那就意味着美国的手正式伸进了太平洋的核心地区,最关键的是,如果英美联手登陆澳大利亚,再加上澳大利亚原本的人力资源,那么新华苦心十几年打造的太平洋优势就彻底消失。
看着惊骇的龙国章,李默也不禁苦笑起来,自己耗二十年时间,从十二岁的孩子到现在三十岁,一手打造出了一个巨大的太平洋防御圈,却因为一次交易几乎全盘丢掉。
这是老天爷在作弄自己吗?
高傲的英国居然会把这些极为重要的西南太平洋战略支撑点给美国换钱,真的是因为英国缺钱了吗?
不是。
李默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历史上直至一战后才被美国接管的岛屿和地区,之所以提前给了美国,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出现。
新华在太平洋上的快速崛起,已经引来了英国的强烈不安,如果说之前这种不安还是担心的话,那么现在因为要全力对付德国,所以已经转化为了现实的忧虑。
英国不怕新华进入欧洲,因为只要掐住了马六甲,关闭苏伊士运河,那么新华无论如何想要威胁英国本土都不太可能,这也是为何英国对家门口的德国崛起如此害怕,对新华却并不太操心的主要原因。
但不害怕不代表就可以放松警惕,在太平洋英国的利益还很广泛,尤其是澳大利亚,之前的澳大利亚危机至今还没有结束,西北澳的华人自卫军还在和澳大利亚军队出于对峙状态,加上现在欧洲大战几乎不可避免,这就导致了英国更担心一旦他们和德国开战,澳大利亚就会迅速被新华占领。
所以英国才故意把野心同样不小的美国放入西南太平洋来牵制新华帝国。
这就像大英帝国解体时,在非洲和印度玩的花招一样,故意把势力划分弄得复杂无比,然后逼得后世长达数十年来宗教和土地之争从未断过。
可以这么说,后世最大的流氓是美国,而最大的混蛋是英国,因为正是英国撤退时故意留下了无数冲突祸根,才导致了后来满世界的各种冲突。
很显然,英国发出了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要么乖乖的看着,要么你就必须先打败美国。
“皇上,李先生,龙司令。”
急匆匆赶来的段飞打破了凉亭内近乎凝固的气氛,将刚得到的情报交给了李默:“这是刚收到的,英国将包括不倦级战列巡洋舰澳大利亚号和新西兰号在内的七艘巡洋舰调往了澳大利亚,另外印度情报站今早也发现了六艘纳尔逊级战列舰相继进入了德里的海军基地。”
“操。”
李默狠狠地咬着白牙
第七卷 我的世界大战 第492章 北非雄鹰回来了
美丽的黄浦江畔,无数记者和上海市民拥簇在码头边,张头望去。
身后,一栋栋欧式风格的建筑,为这座城市平添了几分异国风情,远处更高更大的建筑群也正在拔地而起,新兴的帝国商人们,似乎正在和纽约进行一场建筑大赛。
而其中的推波助澜者,就是身为皇家大总管的李秀峰,他在得知了摩根在纽约大肆建造摩天大楼后,也表示要在上海建造一栋高达19层的摩天楼,据说连名字都起好了,叫帝国大厦。
这个名字曾让李默哑然失笑,不过他没去管这些,作为开埠最早的对外城市之一,上海有着重要且不可抹去的地位,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又让这里成为了各国商人来往新华的第一站,繁忙的长江水道更是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无数机会。
如果说华盛顿和纽约分别是美国的大脑和心脏,那么北京和上海就是新华的大脑和心脏。
从建国且收复南方后,这里就脱离了江苏政府管辖,正式升格为了直辖市,而且从一开始就被定位为新华帝国资本集散中心。
所以你现在走在黄浦江畔,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银行,保险,期货公司和信托公司,这些资本商人迅速学习了欧美的先进经验,用了十年时间将这里变成了世界第六大资本交易中心。
所以建造一栋地标式建筑,的确比较符合如今这座有了点国际化大都会的身份。
不过李默今天来可不是参加什么帝国大厦开工之类的活动的,而是专程赶来迎接那些刚从北非回来的飞行员,巧合的是,他们在旅途中遇到了刚刚参加完奥运会也同回上海的伙伴。
所以才有了码头上那热闹的一幕。
远处,三艘巨大的身影徐徐驶来,当先一艘涂着帝国海军标准的浅灰色防水漆,高高的舰桥,三角形的桅杆,以及雄壮的三联装炮塔,无一不充满了张扬而冰冷霸气。
上海号,是北京级的二号舰,与半年前才刚刚交付,很多上海市民对这艘海军的新宝贝都很熟悉,因为它下水命名的地点就是这里,报纸上很详细的介绍过这艘战舰。
而今天,他们更关注的是后面那两艘乳白色的大型邮轮,皇家海洋号和皇家公主号。
当上海号结束护航任务,缓缓驶向远处的江南船厂时,所有人仿佛觉得被一座钢铁小山迎面压来,雪白的船身,给人高贵、纯洁感的同时,45000吨的排水量,也着实惊到了所有前来欢迎的人。
这就是李默为了转移从美国赚取的资金向大连造船厂订购的超级邮轮,为了给皇帝陛下建造出最好也是最安全的超级巨轮,除了完全采用了海军标准建造外,船厂还专门找了海军部,一路绿灯给它使用了海军新开发的带过热器的增压锅炉和蒸汽轮机,九万马力的强劲引擎,不仅让这个庞然大物达到了23节,更可以以15节的航速连续行使20000海里。
可谁也没想到,这艘才下水不久的超级邮轮的第一个任务,不是送皇帝陛下去巡视海疆,还是被派往运送参加奥运会的帝国年轻人。
当这艘超级巨轮抵达斯德哥尔摩的那天,整个欧洲都在传诵这个大家伙,以至于甚至引发了一场新的邮轮竞赛。
甲板上,身着着统一的服装,刚刚参加完奥运会,就被皇帝陛下亲自下令派最好的邮轮接回来的年轻人们兴奋地挥着手,他们没有辜负帝国的期望,终于在连续参加了三次奥运会后,为祖国拿到了第一枚金牌。
他们狠狠地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
所以当他们将在上海靠岸的消息传开,整个城市都沸腾了,人们一大早就赶来这里等待,希望看到这群年轻人。
外滩一号大楼内,李默看了眼从落地窗前驶过的海洋号,迅速走到了李振身前,仔细的检查了一下他的衣着,才说道:“去吧,作为皇长子,你应该出席一些活动了,去欢迎我们的健儿回家。”
“是,父皇。”李振应了声刚要离开,乐宁不知道从那窜了出来,嚷道:“皇兄,我也要去。”
“啊,不行不行。”李振连忙摆摆手,自己这两位妹妹都是野性子,那么多人万一有什么事,自己可不敢担待。
“不行,父皇。”乐宁见到大哥那里说不通,只好又去拽李默的衣角,被缠得实在没办法了,他也只好苦着脸对杜大壮招招手:“大壮,你多派几个人保护吧。”
“是。”
总算是把两兄妹赶走了,李默耳旁也清净了不少,立刻走向了落地窗,只见到在二号码头靠岸的皇家公主号上,已经走下来一群面色黝黑的年轻人,和前面热烈的欢饮场面不同,他们这里却安静如斯。
“呵呵,还是运动员受欢迎,候斌,要不咱们转投运动员好了。”小何看到远处挤满了记者和欢迎的人群,不由得眼热起来。
“快了。”朱候斌瞥了眼前方,傲然笑道:“当哪天我们真正的凯旋而归时,欢迎会比这里更热闹。”
“是的,肯定会比他们热闹。”
突然出现的声音,让这些刚下船闯出了北非雄鹰名号的年轻人迅速扭头,才发现旁边一位三十许气度不凡的人竟然和参谋长一起走了过来,朱候斌正在纳闷怎么那么熟悉的时候,旁边已经叫喊了起来。
“皇上,是皇上。”
“立正。”
“全体都有。”
“第五飞行大队,向伟大的皇帝陛下致敬”
随着田云的嘹亮口号,所有飞行员和战士立刻整齐的排成一线敬礼,李默和陈平举起右臂,从这一张张消瘦黝黑的脸庞面前走过,直到把每个人都看一遍,才大声说道:“今天只有我和参谋长两人,不过我相信,下次全国会来欢迎你们。”
“感谢你们为国家赢得了骄傲。”
“你们是一群真正的雄鹰。”
“欢迎回家。”
“父皇。”
就在李默说完,准备和大家握手,问问他们在北非的战斗很生活情况时,一抹白色长裙打破了码头上的气氛,当乐宁公主带着侍卫出现在远处时,几乎所有眼珠子都被吸引了过去。
“这个小丫头。”
李默哭笑不得,不知道她为何没去迎接运动员却又来到这里,连忙招招手:“过来。”
乐宁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天鹅般跑了过来,绝美的身姿和气度,顿时吸引了所有目光,面对那么多双眼睛,心头也如小鹿般有些忐忑,暗暗怪自己不该来这里。
“这是我的女儿,乐宁。”
“第五飞行大队,见过公主殿下。”朱候斌第一个反应过来,连忙推了一下队长田云,带头敬礼喊道。
军人特有的洪亮嗓门,吓得乐宁微微一吐舌头,美眸扫过这位消瘦黝黑却总觉得很干练的年轻人,不知为何心跳的更快了,幸好严格的礼仪教育让她很快回过神来,伸出小手学李默刚才的话,轻声说道:“乐宁欢迎你们回家。”
“谢谢公主。”朱候斌愣了一下后,才握住了那只伸来的小手,一丝温暖霎时洗去了几个月来不断杀戮带来的暴虐。
望着乐宁和一位位飞行员、战士握手,眼角却总不时扫向刚才带头的年轻人,李默嘴角微微一勾,不由感叹时间过得很快,自己的儿女不知不觉中全都慢慢长大了。
“那个年轻人叫什么?”李默偏着脑袋,悄悄问陈平。
“叫朱候斌,是这次击落飞机最多的人,按照空军的标准,够得上王牌飞行员了。”陈平立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