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太平洋-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铜还好说,大英帝国拥有240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所以并不缺少铜矿,但硝石就极为敏感了,它是各国生产炸药的最主要原材料,虽然秘鲁和太平洋小岛上累积了千百年,发生了化学反应后干结的鸟粪也可以作为炸药原材料,但比起占有了世界7成储量的智利硝石,那些实在是太小了,根本不足以改变什么。
现在德国正在四处挑战大英帝国,限制德国已经成为了英国的头等大事,硝石又是极为敏感的战略物资,失去智利的硝石,德国恐怕连炮弹都生产不了,所以把硝石交易完全掌握在英国手中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但问题是现在他才发现,如此重要的东西居然在自己眼皮底下居然神秘消失了四成。
这让自己怎么向首相和议会交代呢?
英国大使冷冷的眼神,同样让西蒙斯不太好受,这年头,英国大使的威胁不是每个人都以抵挡的,他甚至有把李默给供出来的想法,但问题是那位当年的李少爷如今同样羽翼丰满起来,四成的硝石肯定都是被他运回国生产炸药了,把他供出来智利能抵挡得住刚刚打败俄国的新华海军舰队?
一个是日不落帝国,另一个是新兴的大国,智利夹杂中间实在是难受,所以他摇了摇头:“大使阁下,我只想说那些硝石不在我手里,其它的无可奉告。”
“西蒙斯阁下,您难道不明白拒绝英国意味着什么吗?”
“我知道,就像我国损失了两艘战列舰那样。”西蒙斯咬着牙,硬着头皮说道。
英国大使没想到这位智利海军中将居然会提到那两艘被转交给了俄国,并且已经被击沉的快速级战列舰,气结下也顿时无语,扣押军舰并且最后撕毁合同这件事的确不是很地道,但大英帝国需要将信用吗?再说合同上写明了英国有权紧急征用,所以看了会对方后,才抓起帽子起身,重重地说了句:“那请恕我打搅了。”
送走了英国大使后,西蒙斯大松口气,从桌上掏出一支雪茄。
望着烟雾在眼前散去,他的眉头却越皱越紧,他不是傻子,骄傲的大英帝国居然要靠垄断硝石交易,来遏制德国和新华的发展趋势,足以证明日不落帝国对待竞争开始有心无力,而李默依靠着海军起家,短短几年硬生生打出了最大陆地国家的名声,虽然事实上英国的240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要高于新华,但殖民地的管理模式和新华全盘的省级管理模式是大大不同的。
轰鸣的了十年的舰炮,无疑鼓舞了那些想挑战英国霸权的国家,其中又以刚刚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地位的德国最为急迫,而对美洲来说,它还要面对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渗透,无处不在的美国商品从这片大陆带走了难以计数的金钱,也压制了美洲自己的工业脚步,所以如何维护智利的独立成为了最为急迫的事情。
智利虽然有巨大的硝石矿,但地理和国家实力决定了绝不可能参与到这场游戏中来,虽然身为海军他巴不得投入进去,但作为国家来说,智利必须继续保持中立。
但智利也并非没有隐忧,和阿根廷的领土纷争断断续续,因为帮助李默起家,英国对智利的不满急剧增加,这势必会鼓舞阿根廷人的野心,要不是因为硝石,或许英国早就抛弃智利了。
两艘快速级二等战列舰的失去对智利海军来说是个重创,使得智利海军在南美的地位一下子落到了巴西和阿根廷之后,幸好低价获得了两艘北极星级二手战列舰,虽然无法和快速级相比,但它们毕竟经过了实战的考验,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今天自己得罪了英国大使,会不会给前程蒙上一层阴影呢?”西蒙斯正想着,桌上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接起来后不久,他的脸色开始阴沉下来。
电话是总统府来的,那位英国大使还是不甘心,又去找到了总统,向自己施加压力。
虽然总统对海军的影响并不太重要,但很难说议会是否会被影响,十几年前的内战西蒙斯不想再来一次,所以他必须去见总统解释清楚,让他知道智利必须保持中立,而不是卷入新华和英国的竞争中,但当他刚拉开门,就差点被人撞了满怀,退后一步才发现,居然是老朋友,新华驻智利大使邱子山。
“哈哈,邱,他们不是说你去了巴西吗?什么时候回来的?我们去喝一杯?”西蒙斯状若亲密,哈哈大笑,但心里对这位干瘦的中年人可不敢小嘘,虽然名义上他只是驻智利大使,但事实上他却经常来往于南美各国,从一些迹象来看,他很可能是李默在南美的最高负责人,而且还替李默掌管着在南美的庞大财富。
“西蒙斯阁下,都快十几年了,可您的脾气一点都没变。”听到西蒙斯的话,邱子山也呵呵大笑,递过一份文件给他后,忽然凑过去咬耳朵道:“我的车里有一箱的拉菲。”
“什么?”西蒙斯舔舔嘴唇,拉着邱子山就要往外冲,后者连忙拉住他,哭笑不得:“亲爱的中将阁下,您总该先办完正事吧。”
“哦,对。”
西蒙斯才想起还捏着文件呢,但等到翻开后,刚涌起的酒劲却刷的一声彻底了消失了,两艘战列舰,两艘一级装甲巡洋舰,还有两艘他们叫轻巡洋舰万吨级巡洋舰,全都是新一代的战舰,再加上必须的辅助船,规模将超过十二艘。
这么大阵容,别说来训练和演习了,都够在南美瘫痪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了。
李默到底想干嘛?
“西蒙斯阁下,您觉得厄瓜多尔有什么好投资的吗?”邱子山眯着眼睛,看着皱眉的西蒙斯,忽然压低了声音。
这句话,却让西蒙斯身体一震,嘴角陡然变冷,脸色也猛地严肃起来:“不,你们不该那么做,这里是南美,不是远东。”
“哈哈……”邱子山知道西蒙斯误会了,不过他总不能告诉说我们要科隆群岛把,连忙摆手道:“我的西蒙斯将军,您想到哪里去了,我们可不愿意在这片土地上开战。”
“那你……”
“呵呵,路上再说吧,我正好也要去见总统阁下。”邱子山看了看四周,神神秘秘的拉着西蒙斯就往楼下走去,等到了车里后才搓搓手,一副奸商摸样说道:“其实是这样的,那些俄国军舰太多了,现在这种老军舰非常难出手,所以我们才想找您和您的舰队配合一下,当然,这只是一点小报酬。”
邱子山递上了一张一万美元的支票,望着支票,西蒙斯终于明白了,李默这是准备借和智利海军演习的机会,造成地区紧张的假象,然后推销他的军舰。
不过这和他没关系,军事演习计划议会早就批准了,至于演习的内容由海军自己决定,只要演演戏就可以拿一万美元,有什么不好呢?况且刚才英国大使的话已经代表了英国正在对智利不满,刚刚大胜的新华舰队此时来访,恰好可以给智利一个选择,让英国和新华互相制衡,对智利来说是个好办法。
何况,只要他们稍稍露出新华海军和自己的私人关系,那么总统阁下就不得不考虑把自己撤职后的影响。
只是这个李默居然又在算计自己,实在是太可恶了,“混蛋,再加两箱拉菲。”想到这里,他也不禁爆了句粗口,旋即哈哈大笑起来。
“成交。”邱子山同样呵呵笑了起来。
随着一份电报迅速的发回檀香山,边角的争夺正式开始。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444章 长江级
半圆形的下议院大会议室内,一圈一圈的座椅安装在向下倾斜的地板上,如同海上的波浪般将正面的议会主席台围住,也使得哪怕坐在最后面,也能很清晰的看清前面。
座位上,早已挤满了人,熊希龄扫了眼身边的549位同僚,脸上也不禁闪过一丝激动,从新华大军进入东南开始,他因为提倡全国统一,并且在长沙表现杰出,成为了新任长沙市长,后来加入了李恩富领导的大国家党后,在今年的改组中,被选为了湖南代表,为了一位下议院议员。
和他一样,身边的549位同僚很多人当时都不明白什么叫议会,什么叫政党,但热情却丝毫不减,虽然现在大家都已经分属两党,可齐心协力为国家出谋划策却很积极。
新华采用的是类似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皇帝是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下设首相和两院制度,已达到互相节制目的。
目前新华拥有总计45各省和10个直辖市,所以共设立有550个下议院议席,和16个旁听席位,不过并不是简单的各省市平均,而是按照人口多少比例划分,类似于至今只设立还未有人居住的西伯利亚十省,都只有四十个席位,而且议员还都不是当地人。
二十个旁听席位中,除了皇室和首相府的代表外,还有军队和独立与两院和首相府之外的司法机构代表。
当然,和英美等国相比,这些还很简陋,甚至连这一届议会都是由两党和政府推选出来组成的,第一次真正的大选要等到五年后进行,但这依然是一种进步。
熊希龄扫了眼前面几位正在小声嘀咕的议员,他们是来自吕宋的代表,其中还有几位是吕宋当地著名的士绅,像这种让其他民族参与进来的办法,是释放民族对立矛盾的一个手段,让少数民族也能感觉到起码皇帝和政府没有忽视他们,让他们有地方表达自己的意愿。
不过今天要审核的两部由皇上和首相府提出的新法案,却让这些少数族裔,尤其是南洋地区的代表有些棘手,因为它们一部是反分裂国家法,和一部国防动员法。
尤其是前者,一旦他们表决举手,那就代表了他们已经从法理意义上认同了这个国家。
还是皇上高明啊。
不同意?那么在这个国家已经步入正规的时候,再次清洗一下也没什么大碍,如果同意,那么报纸就会立刻把表决过程公布出去,就坐实了他们承认自己是中华一员的现实。
熊希龄没猜错,事实上此刻远在大连,和麦克金森一起视察新一代轻巡的建造进度的李默也极为重视这两部法案是否能顺利通过下议院审核,上议院和下议院是不同的,上议院基本都是由新贵族组成,他们是新华的既得利益者,所以只要下议院通过后,这两部法案就可以很快生效。
李默是那种先干再完善的人,所以无论是首相府还是两院,多多少少都沾染了这种风气,五年来议会审核通过的法案一大堆,从医疗到教育,从专利保护到垄断打击,从刑法到交通法都出台了草案,就是为了在国家初定的时刻,尽可能的先参照国外的成熟法律,把自己的法律框架全部完善起来,然后在根据以后的实际情况慢慢修改。
这是很重要的,给国家和人民一个清晰的行为规范准则极为关键,别看条条框框限制了很多,使得做事时不免会有掣肘,但如果没有这些法案,那么就会出现条理不清的混乱中。
反分裂国家法,这个毋庸置疑的重要,而国防动员法同样关键,一旦通过就预示着,紧急时刻国家有权征召全国18到25岁之间的男丁参战,其中也包括少数族裔,这可是个极为庞大的数字,几年卫生大臣林联辉几乎是熬白了头发,不仅建立起了专门的西医和中医大学,还基本完成了主要城市卫生设施的建设,使得新华的人口出生率已经有了显著提高,这意味着如果十年后按照历史开战,新华帝国至少有两千万左右的兵员。
不算武器等因素,足可以淹没世界了。
这才是真正的人多力量大嘛。
李大皇帝咂咂嘴吧,不过他可没有打算玩人海战术,先进的装备依然是确保胜利的关键,就比如眼前这两艘长江级轻巡。
长江级轻巡洋舰,是十年海军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靖海级轻巡洋舰在新华海军中的作用有目共睹,作为海军中至关重要,也是最具有多用途性的一级战舰,李默对它很偏爱,可靖海级毕竟始于十年前的设计,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加上海域庞大,所以两年前海军就提出了建造一款新轻巡的计划。
十几年的打磨,加上中华舰、吉林级和大连级等一系列的锻炼,麦克金森为首的海军舰船设计部已经能很好的把握脉络,得知了海军的需求后,经过一年的设计和实验,最终拿出了面前这个方案。
从李默的眼光看,长江级轻巡洋舰非常类似于英国著名的南安普顿级轻巡洋舰,长180米,宽20米,吃水6。5米,几乎是南安普顿级的翻版。
9550吨的标准排水量,最大满载为11600吨,比靖海级大了约两千吨,无论是内部结构,还是防护水平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它还是新华第一艘采用了长艏楼舰型的军舰。
四门三联装L52/152毫米主炮,四门双联L47/130毫米舰炮,都是靖海级的升级版,布置方式也一样,再加六门单装76毫米舰炮,六门双联37毫米速射炮,和十二门双联大毒蛇机枪,两座五连装550毫米长矛鱼雷发射架,两架蜂鸟水上侦查飞机、以及首次配备的40枚深水炸弹。
它就仿佛一只龇牙咧嘴的钢铁大刺猬。
虽然看似舰炮火力强度没增加,但有一点极为关键,那就是全部舰炮都首次具备了70°仰角射击能力,意味着新华第一次给舰队撑起了对空防御大伞。
这些仅仅是看得到的地方,事实上在看不到的地方,改变却更大,最关键的速度指标上,长江级也有了很大突破,八台三缸式燃油锅炉虽然比靖海级少了四台锅炉,但配合四台蒸气轮机,依然可以达到创纪录的75000马力,让长江级的设计指标首次突破了大型军舰30节的分界线,首次达到31节,并且续航力也变成了15节/8000海里。
在李默小步快跑的指导思想下,长江级还首次采用了两种新技术,第一就是这级军舰,完全放弃了铆接技术,采用了全新的焊接技术,作为BB党,李默很轻松的拿出了国外花了十几年才找出来的对付厚装甲采用的堆焊法。
堆焊法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技巧,只要将要焊的钢板中间留出五毫米,然后两边斜线切出一道坡来,供焊条伸进去焊中间的五毫米,接好后,再逐步装两边空出的地方一层层用料焊实,由于是一层层堆积焊接,所以叫堆焊,而且焊出来的质量也相当过硬的。
等到中间的五毫米完全焊实,就保证了它的完全无逢,再将中间两边切出来的空间用料堆焊实,就能保证了焊口的结实。
其实此时的欧洲各国都在寻找将焊接技术运用到大型军舰上的办法,因为铆钉实在是太占排水量了,一万吨的军舰上起码有两三百吨要被铆钉占去,随着舰船越来越大,装甲越来越厚,意味着铆钉的数量和重量也在不断增加,空间和重量都极为紧张的情况下,铆钉就成了各国专家的眼中钉。
这个技术从焊接开始运用于造船后,德国花了足足十年摸索才最终摸索出来,现在被无耻的被李大皇帝给盗版了。
除了焊接外,另外一项就可以说是绝密了,因为长江级内,首次安装了一套大型水下听声器。
灰脊鲨级潜艇已经证实了自己的能力,而且这还仅仅是第二代,更新的第三代已经在研制中,各国目前也开始逐渐重视潜艇,所以水下的威胁已经日渐严重。
李默很想弄出声纳,但现在是1906年1月,虽然他有特斯拉,有爱因斯坦,电子技术领先世界,但还没达到能弄出声纳的标准,所以只能接受听声器。
听声器的原理并不复杂,见过西医里戴在耳朵上的听筒的人都知道,但要运用到军舰就很难了,首先是军舰自身有着极强的噪音,如何减轻干扰就足够头疼了,麦克金森甚至把当初李默为潜艇搞出的减震阀等东西都运用到了长江级内,最后科技部也组织了公关,最终在半年前才拿出了实物测试。
此刻的水下听声器更似三个分别安装在舰艏和两侧的超大型医生听筒,他们紧贴在舰壳内,四周用了橡胶做媒介进行隔音处理,虽然具体效果如何还待验证,但测试时两位听声员携手合作,把一艘千米内的灰脊鲨找出来的结果,让李默下决心使用它。
技术放在实验室中永远只能是技术,李默很清楚这点,没有听声器也就不可能有后面的声纳,所以这是个过程,只能在使用中完善它。
长江级轻巡是海军的重点项目之一,但花销也是巨大的,由于采用了多种新技术,每艘的造价达到了700万蓝币,约合100万英镑,要知道大连级重巡也不过150万英镑。
由于暂时没有太急迫的外部威胁,国家的10亿收入要优先保证国内建设,所以每年只能拿出1。5亿军费投入,其中海军占去了六成,看似很多,但实际上除去日常花销外,每年也只能建造两艘主力舰和两艘长江级轻巡,所以建造速度被放慢了很多,根据计划,十二艘长江级将分别在大连、葫芦岛和琉球建造,从1908年一月起开始每年交付三艘,分四年完成。
1896年1月1日,等李默拍拍手,满意的从长江级轻巡的肚子里钻出来,他终于得到了两部法案获得全体通过的好消息,这意味着已经步入了最至关重要的十年期。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445章 闹南美去
美丽的瓜亚基尔港内,两艘悬挂着血红金龙旗,肩并肩停靠在一起的军舰格外惹人注意,从西班牙殖民统治结束,到大哥伦比亚解体,厄瓜多尔这个位于赤道上的南美小国还是第一次迎来中国军舰。
旁边,一艘锈迹斑驳的炮艇缓缓驶过,几位厄瓜多尔士兵羡慕的看着被擦得锃亮的舰体,望着它们艏艉各一门的单装L47/130毫米舰炮,顿时觉得自己艇艏那门76毫米炮是多么短小难看。
的确,作为一个只有几艘炮艇撑场面,几乎没有海军的小国,1200吨的北风号已经算庞然大物了,更别提旁边那艘4880吨的渤海号海军调查船了。
甲板上,几位无聊的年轻水兵正在向厄瓜多尔士兵招手问好,另一边更多的水兵三三两两结伴下船,准备去好好逛逛这座充满了异域风情的城市。
瓜亚基尔港海湾很深,有大山阻隔,所以这里是东太平洋最重要的避风港之一,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船只来这里躲避风暴,这也促成了当地的繁荣。
洛清混在人堆里走下了渤海号,这是个典型的太平洋自由港,码头还是十八世纪的风貌,到处都是叫卖的小商小贩,其中最多的就是各类饰品和咖啡,还有一种圆润瓷白,却很坚硬的果实,当地人称它为象牙果。
几位衣着热辣的厄瓜多尔姑娘围住了一群新华水兵,虽然双方的英语都极为蹩脚,但她们还是挺着鼓鼓的胸脯,不时假装出汗摸一把暴露在外的半只乳球,抛着媚眼勾引这几个呆头鹅买象牙果。
水兵们常年在外跑,而且从入伍开始就要接受军中的新式教育,应该说眼界比国内普通百姓广阔多了,但这几个明显是菜鸟,被那几双白生生的ru房晃的,稀里糊涂就了买了下来。
洛清没去提醒他们,没必要去和卖象牙果的姑娘们较劲,长时间的海上漂泊后水兵们需要去缓解枯燥,或许看几眼那几只半露的ru房,对水兵们来说比比象牙果更带劲。
微笑着避开了几位企图围住他的姑娘后,洛清钻入了瓜亚基尔港的一座小巷,小巷子并不大,但居住的着几百早年漂泊至此的华人。
早在十八世纪末,就有华人来到了瓜亚基尔定居,虽然人数不多,但正是因为几乎遍布南美各国的华人,才撑起了情报部的半边天空。
推开带着霉斑的木门后,一件铁匠铺出现在眼前,各式各样的刀剑映入眼帘没多久,一柄寒光闪闪的细剑就陡然从后搁在了他的脖子上。
洛清仿佛为看到森寒的剑刃,微微一笑,念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当他刚念完,身后也想起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满江红开篇下句,旋即剑尖也收了回去。
洛清哈哈笑着转过身,眼前出现了两位面貌相似的中年男子,其中一位手握宝剑,拱手笑道:“异国他乡,难免紧张了,兄弟别往心里去。”
“呵呵,能有如此警觉心,洛清佩服还来不及。”
“武裕(武生),见过洛兄。”武裕和弟弟拱手笑完,三人状若笑着来了个拥抱。
武家兄弟祖辈都是铁匠,有一套不错的家传功夫,当年祖辈们前往旧金山淘金,吃尽了苦头逃了出来后后跟着一艘西班牙船来到了这里,并以一手铁匠手艺扎根了下来。
寒暄过后,两人带着洛清来到这铁匠铺的阁楼上,阁楼里的天窗下有一台无线电发报机和一个手摇式发电机,一根细细的电线从窗口穿出,虽然国内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无线电,但在外的电报机却都是第一代,只是功率较大而已。
两兄弟都是普通人,能够把无线电玩起来看来也是花费了一番苦功,因为电台是需要密码本翻译的,多达几千字的密码本要背下来就是一件难事。
武裕清理了桌子后,三人围着桌子坐了下来,洛清立刻问道:“都摸清楚了吗?”
虽然新华和厄瓜多尔还未能正式建交,但不代表摸清楚厄瓜多尔基本情况有多困难,在这个政变如家常便饭的国家里,金钱是最大的武器,所以从得到命令才半年,武家兄弟就已经摸了个大概。
所以武裕立刻回答道:“基本已经搞清楚,作出决定参与交易的是现在这位利萨尔多·加西亚总统,他之前是陆军上校,英国人当时的条件就是帮助他成为总统,据说除了当总统外,他还获得了一万英镑的好处费。”
“呵呵,好条件。”洛清也不禁拍了拍手,一个少校就能凭借着二手商,一跃成为这个国家的总统,可见乱到了什么程度。
“是呀,不过他上台后也不怎么样,增加了很多税收,还扬言要解散议会,所以目前厄瓜多尔各界都很讨厌他,,最近还传出了有人要刺杀他的声音。”武生说道。
“刺杀他?”洛清眼睛一寒,冷笑道:“他可不能这么早死了。”
“我们也在留意呢,还在他身边秘密安排了几个朋友监视,也是怕他被人宰了,那样我们就没动手的目标了。”武裕搓搓手,似乎对自己这个办法挺得意的。
“那有没有合适的合作目标?”洛清又问道。
“有。”武裕走到旁边翻出一张报纸,指着报纸首页照片上一位中年男子说道:“他叫埃洛伊·阿尔法罗,十年前还是总统,落选后就成了议会首领,他和加西亚很不对付,一直想重新执政,还一度扬言要推翻加西亚的军政府。”
“埃洛伊·阿尔法罗。”洛清念了几声这个名字后,眸光一闪:“能联系到他吗?”
“可以,这几天他恰好就在这里。”武生说道:“听他的侍卫说,他正在寻找军中的支持,有可能就在这几天内发动政变,重新夺回政权。”
“这几天?”听到这里,洛清缓缓站了起来,如果在以前,厄瓜多尔就是打内战也不管他的事情,但现在必须保住这位总统在位子上多呆几天,要不然失去了借口,事情就会复杂很多了。
所以他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几步,又看了看表后,才指了指电台,可以联系到檀香山吗?”
“可以,不过距离太远,信号不是很稳定。”
“那不行。”洛清摇摇头,想了想后立刻从兜里掏出一张通行证递给了武生:“武生兄弟,你立刻拿我的通行证去码头,找到舰长,就说我说的,让他立刻让联络檀香山,就说事态紧急,希望舰队能立刻出发。”
“武裕兄弟,你和我立刻去见阿尔法罗,不管如何都要拖住他政变的脚步。”
“就这么去?”武裕佩服洛清的果断同时,也不禁有些担心,这么去是不是太仓促了?“放心吧,我给他送一个大大的外援,相信他一定有耐性多等几天。”洛清哈哈一下,带着武裕走出了铁匠铺。
……
今天虽然是星期天,但美丽的珍珠港内依然船来船往,虽说这里的大部分工业已经撤回了国内,人口也一下子下降了很多,但太平洋上最佳海港的名声可不是白来的,具有战略性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依然备受关注,何况这里还是新华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基地。
昔日繁忙的造船厂虽然还保留着三座船坞,但因为原材料的因素,这里生产的军舰造价要较国内高出百分之二十,所以这里已经不再会有新的订单了,不过为了维持一定的修造能力,还是保留了必要的设施,主要是为舰队提供维修和保养服务。
虽然没有了浓烈的工业烟尘味,但因为这里是李默的起家之地,而且几位皇妃和皇帝也时常会来这里住几天,加上舰队内的大量家属和来往的商船,使得檀香山依然繁华依旧。
没有了海军订单,甚至民用订单也没了,但因为这里已经成为了来往美国和南美的中转地,所以船厂的维修工作倒是接到了很多,所以还是很忙碌。
最近来来往往的船队经过这里时,都会情不自禁的这里看上两眼,不是因为怀念,而是因为这里最近停留着一支庞大“俄国”舰队。
切萨列维奇号 12900吨,波尔塔瓦号11500吨,格罗姆鲍伊号13300吨 ,奥斯利亚比亚号13000吨, 亚历山大三世号15200吨,巴扬7000吨,奥恰科夫号6700吨,帕拉达号6700吨,狄安娜号6700吨,诺维克号3200吨,罗斯季斯拉夫号8800吨,斯维特拉娜2100吨。
除了四艘被分别出售给泰国和朝鲜的防护巡洋舰外,剩下的缴获俄舰都云集在了这里,初看到还以为俄国占领了这里呢。
这些昔日的国家骄傲集中在这里维修,除了可以减小国内的船台压力外,还让船厂小赚了一笔,只是它们如今就像是脱了毛的凤凰,在这里得到维修后几乎却没人愿意再看一眼,天天看着舰队新一代主力舰的檀香山人,除了刚来时轰动了一阵子后,现在早已看不上这些铁疙瘩了,这让拥挤在这里的十几艘俄国军舰更显得格外孤单。
趁着这个假日,一身便装的季濡山坐在草地上,欣赏这些战利品的同时,脑海里却不断浮现出那场海战的经过,琢磨着得失,忽然一大群扛着照相机的学生引起了他的注意。
望着这些和卫兵比划的学生,季濡山微微一笑,最近也只有这些刚刚从国内来檀香山大学的学子,才会如此有兴趣来拍照留念,望着这些学生,他隔着老远悄悄向保卫的士兵点了点头,卫兵这才派人跟着,送学生们上甲板拍照。
虽然有些违反小规定,但已经无伤大雅了,因为这些军舰不会进入海军服役,上面的东西该研究的都研究了,连舰炮都都用新华的舰炮更换了几门,用于研究俄国的加工水平,所以也谈不上泄不泄密,还不如让大家高兴高兴。
当他起身缓步向码头走去,准备听听学子们是如何看待那场海战时,忽然一辆吉普车飞速来到了季濡山面前。
“报告,军部急电。”
季濡山迅速的看完电报后,嘴角又浮现出了微笑,经过半年的休整后,太平洋舰队终于又可以冲出港湾,再次进入那片让人心醉的深蓝了。
这一次,他要做的,是在南美掀起一场钢铁风暴。
第六卷 远东第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