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太平洋-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六月的北京,初显闷热,压低的云层总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让大家恨不能一下子过渡到火辣辣的夏天,干脆烫个痛快。

这样的季节里,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还在大洋彼岸的那场至关重要的谈判,李恩富继续着他的建设计划,铺开了新的画纸,在确保工业和基础建设的同时,也开始根据李默和试验田传回的消息,开始加速化肥等农业设施建设,同时又开始在西伯利亚地图上划分省份,研究铁路该铺到哪里。

李大皇帝一边和四女享受人生,一边忙着和陈平一起研究这次战争的得失,同时想着如何利用现有手段和技术,加快新军事革命的进程。

龙国章在为港口里的十几万吨钢铁发愁,不知道陈平说的会有人来抢的盛景何时出现,又要不断去船厂监督那新一代轻巡的建造进度,安排海军休整,为至今还不知道的远征目标做准备,按他的话说“连抱老婆的时间都没了”。

谭晓增正式辞去了海军总参谋长的职位,当起了海军后勤司令,只是接任者有些出乎大家的意料,居然不是任何一位主力舰舰长,而是有着留英经历的昔日北洋管带,现在的黑龙江号参谋长谢宝璋。

至于南洋舰队司令一职,也在风波平息后由刘步蟾接任,这位曾经的北洋提督,在海军中的能力和人缘都很不错,所以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德国和英国还在较劲,都在针对西比路海战研制更新更强的战列舰,英国海军的斗士,亲眼见证了俄国舰队覆灭的费舍尔爵士,在发现李默主力舰队的速度优势后,开始把自己锁在了办公室里,熬得眼睛通红正在勾勒一种全新的巡洋舰,这一次他决心要超过李默。

如同沉闷的天气,神州大地都感觉到了一种异样的气氛,当海军战胜俄国舰队的欢愉渐渐散去时,大家才发现战争其实还并没有结束,西北之外还在对峙着呢。

发生在俄国,并且开始由城市蔓延至农村的骚乱愈演愈烈,短短一个月内,就有上千家农场被焚毁,粮食被抢光,各地都传来了暴乱加剧的情况。

尼古拉二世率先有些坐不住了,由于参与暴动的很多都是农民,所以各地驻军都出现了倒戈的局面,所以他现在很需要把托木斯克外的几十万大军调回来镇压叛乱,但问题是谈判还在僵局中,此时撤兵无疑就是把背部留给对手了,所以他不得不亲自发电报给维特,询问谈判事宜。

在经历了最艰难的等待后,维特终于在第二个停战截止日期前十天得到了好消息,一直把俄国视作携手遏制德国的伙伴的法国政府率先表示愿意向俄国提供五亿法郎的紧急贷款,帮助俄国恢复国内局势。

同时美国也作出承诺,将向俄国提供五亿美元的贷款和军事物资,英国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做出了贷款承诺,而德皇威廉二世甚至还写了亲笔信,表示德国可以提供“大量的廉价”贷款。

维特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即使输掉了战争,导致俄国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国土,可只要有了这些贷款,俄国很快又能重新的站起来。

六月三十日,僵局了一个多月的费城谈判在美国国务卿约翰海伊的主持下再次开始,这一次双方都直入主题。

唐绍仪提出,以目前鄂毕河的军队实际控制线为界限,重新划分两国国境线,同时俄国必须立刻迁走以东的三百多万百姓。

这样的条件别说维特了,连美英等国也不会同意,而且鄂毕河与勒拿河之间的广袤领土历史上也并非全部属于中国,所以维特只答应按照贝尔加湖和勒拿河划分国界。

讨价还价,拍桌子辱骂,这就是谈判,别以为一群衣冠楚楚带着贵族头衔的人坐在那里会文质彬彬喝着红酒来勾勒地图,国家利益无论何时何地都充满了锱铢必较。

唐绍仪在领土问题上的寸土必争,让所有参与了谈判的人都感到头疼,最关键的是俄国如今没有反制的力量,各国有都不可能在现在去和新华开战,只得眼看着谈判又要陷入僵局。

七月十日,在规定的停火截止日期结束的同时,新华军在大量装甲车的掩护下,三个步兵师和两个骑兵师陡然冲出了托木斯克,信息不对称,还认为休整将一直下去的俄军完全被打懵了,持续了两天的战争,导致了俄军连连后退,最终不得不退守到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要塞。

消息传到费城,维特和各国代表终于坐不住了,作为西西伯利亚最重要的要塞,如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沦陷,意味着从哪里前往叶卡捷琳娜堡将变成一片通途,所以维特再次发电报给了尼古拉二世,最终说服了他以泰梅尔半岛以东的哈坦加河入海口为北方起始点,同时以南下的科图伊河为界限划分,简单来说就是按照东经100线一劈为二,除了泰梅尔半岛全部属于俄国外,其它东部地区都割让给新华。

尼古拉二世咬着牙答应了这个条件,虽然这比李默心中最差的以勒拿河划界好了很多很多,但唐绍仪却觉得不够,又对叶尼塞河以东,安加拉河以南的唐努乌梁海外面这块地方发生了兴趣。

这可是肥美的草原之地啊。

尼古拉二世气的很像亲自提马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宰了李默,可现实的压力却让他不得不低下头,在唐绍仪游说了美英等国后,最后在贷款和国内暴乱的压力下,他还是咬着牙答应了下来。

最关键的土地问题解决后,接下来的谈判就简单多了,首先假模假样的确定了中俄继续友好,然后两国都各自限定了驻军规模,根据协约新华和俄国都不得不在新国界部署超过五万军队,此外对于赔偿上唐绍仪倒是没有过分追求,只是象征性的要求了两百万美元的牺牲士兵赔偿金。

得到了大批承诺贷款的维特连请示都不想做了,直接答应了要求,但在最关键的战俘赎金问题上,尼古拉二世连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连赎回几艘老军舰都不谈了,在他看来俄国并不缺少人口,那些必须从东方撤回来的两百多万人就已经够让他头疼了,何况只要解决了叛变,再次武装个几百万军队就可以重新开战夺回失地,所以那会在意被俘虏的几十万人,但后来,他却悔恨无比,因为当十年后这批得知了被尼古拉二世视为草芥的士兵服刑结束回国后,几乎全加入了列宁领导的革命军。

七月二十五日,《费城条约》火辣出炉,当中俄谈判双方在条约上分别签字后,全世界都松了口气,但大家都不知道当天尼古拉二世几乎砸烂了全部的花瓶,因为这意味着俄国一下子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土地,新华却正式取代了俄国成为了世界最大陆地国家。

历史上的朴茨茅斯条约宣布日本正式成为了亚洲霸主,进入了国际俱乐部,而这份费城条约同样昭示这个列强俱乐部里迎来了一个新的成员。

八月一日,在开战刚好一年后,李默以新华帝国皇帝的名义,宣布对俄战争结束,宣布中华民族彻底收复了昔日的全部国土。

当那份大大的新地图被公布出来后,如同夏日的一场暴雨般洗去了所有人心中的阴霾,学生们首先走上街头奔走相告,李默也适时的宣布全国放假三天庆祝胜利。

就在李默宣布了战争结束后四天上班后,李恩富主持了新五年计划会议,根据这次会议,他将包括堪察加在内的西伯利亚地区将被划分为十个省,同时为了加速对那里的控制,他还首次制定了十年三千万的庞大移民计划,根据这份计划,南洋、西北和西伯利亚十省将各占一千万。

如果说南洋移民已经开始步入正轨,西北也开始缓慢启动,但西伯利亚的移民就没难么简单了,主要是那里太苦寒了,尤其是勘察加半岛等极北之地,连俄国人都望而生畏,除了在第二个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海港城市居住着一万多俄国人外,其他地方根本是不毛之地。

所以要想解决移民计划,首先就要做好道路建设,俄国留下的西伯利亚铁路需要改成新华轨制,同时在吉林至伯力的支线已经完成的时刻,还要在库伦和乌苏雅里台开辟另外两条支线将中蒙和西北与西伯利亚联系起来。

除了接驳外,根据李恩富的最终计划,吉林至伯力,库伦至安加尔斯克,乌苏雅里台至安加拉河的三条支线不仅要接驳西伯利亚铁路,更需要不断向北延伸,不仅要联系上勘察加半岛,并最终要进入北方入海口。

这个计划连李默看到也傻眼了,敢情李恩富比自己还厉害,先不说技术能不能解决,光是要想向北极圈进发的野心让他这位后来者都汗颜了。

李恩富不是那种跃进思想弥漫的人,连他自己也知道在一年里只能工作几个月的西伯利亚,花十年功夫都不一定能修好这么多铁路,他只是想给后来者留下一个宏大的目标,因为他的任期只剩下了最后五年。

所以李默最后也没干涉,正如李恩富所说,向北衍射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他要做的是给后来者一个指引,帮着他们先勾画好未来的铁路布局,何况那种苦寒地方修铁路,最倒霉的还是几十万俄国俘虏和几百万建设兵团。

同一天三家新的拖拉机厂几乎同时开建,在冻土地带耕种,拖拉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李默着重加强了这方面建设,并且还在第一家生产拖拉机的长春机械厂下了五千辆的订单,准备送给首批前往西伯利亚的移民使用。

站在露台上,当李默的双手滑入月儿的衣襟,将两团柔腻覆盖在掌心时,他想的却是李恩富的任期只有五年了,这也意味着新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选将在五年后进行,而且自己准备的时间还有最多十年。

当月儿意乱情迷的时候,欧洲却响起了一片叮叮当当的枪铆声。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440章 多好的一个机会啊!

“你们这么做是不是过分了? ”

“别说指挥了,我连参加都没参加。”

夜晚的新花园内,拉起了一块巨大的白色幕布,后方的三脚架旁一位摄影师摇动着放映机,杜大壮带着瞪大眼睛的卫兵和侍女围成一堆,得意洋洋给大家解释什么叫电影,至于四位皇子和公主更是端着小板凳,好奇的盯着白色幕布上不断闪烁的画面不时发出惊叫,尤其是看到李默站在军舰上,手持望远镜指着前方的身影时,乐宁和乐茜两位公主更是跑了过来,一左一右的摇着李默的胳膊,稚嫩的俏脸上因为叫喊憋得通红。

“父皇,你看,是你,是你。”

“我看到父皇了。”

“是是,看到了。”

“停,再摇我就要被你们晃晕了。”

李默嘴上说晕,心里却别提有多高兴了,对一个穿越者来说,家人和孩子意味着他还活在真实中,要不然恐怕谁都会被现实和虚幻的问题折磨的精神出问题。

虽然孩子们很闹,但还是让他很开心,和这年头的深闺式家族教育不同,李默不喜欢约束孩子,在他看来,他们应该有个人成长的空间。

但这不代表他不重视教育,相反作为后世人,他非常重视这点,甚至时常亲自指导,不过他并没有沿袭古老的宫廷教育办法,皇长子李榕(前章写成了皇太子,这里道歉)和长公主李乐宁都被送入了外面的普通蒙学馆,平时上课都是由侍卫们扮作家长悄悄送去,学校里也只有极少人知道两人的身份,这种办法看似有些繁琐可笑,但孩子们却很喜欢,因为他们发现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何况他也不喜欢把孩子都养在深闺大院里,要不然他们恐怕这辈子都毁掉了,而且孩子的童年也需要朋友和伙伴。

除了孩子的教育外,在建国初期废除了八股和科举制度后,李默也立刻推行了全民免费教育,作为后世来客,他很清楚传统国学教育中人性和道德的教育是多么好,说白了就是数千年熏陶出来的风骨,后世就是因为这些东西缺失了,才使得国家陷入了浮躁和传统道德缺失的境地,所以他不仅仅采用了西式教育方式,还加强了传统国学教育,只是当时这比巨大的花销差点压得他喘不过起来,随着这些年各国电力的蓬勃兴起,他把特斯拉转让给他的交流电专利带来的收益全部投入了教育中,再从其他项目上凑了一些,这才勉强维持住了局面。

只是他也没想到,这么做的第一个好处竟然是特斯拉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首次跑来找他说了句谢谢,差点让他以为这位大牛人要走了呢。

特斯拉是个性格很怪的人,他不喜欢研制武器,所以基本上不接手李默有关军工的研制项目,他只爱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这点上李默也没办法,而且在特斯拉心里一直有个疙瘩,那就是他觉得李默会用他提供的交流电专利赚钱后去武装军队,直到发现李默竟然全部投入到了教育中,才解开了这个心结,真正的安下心来为新华科学院出力,甚至还主动表示可以去北京大学担任客串教授。

第二个好处李默更想不到,那些得到了免费上学机会的孩子们,尤其是很多穷人的孩子,再被很多家长们抹着泪喊着“皇上万岁”的声音中送入了学校后,竟然全都自认起了是天子门生,使得李默在民间的威望增加了很多,连很多从私塾转来的老学究们都在惩罚学生打手心时带上一句:“身为天子门生,皇上代付学费供你们读书已属偷天之幸,汝却不苦读学问,不思忠君报国,该打。”

啪啪啪几板子,虽然疼,却打出了一个皇室的巨大威望,确实是让人想不到。

所以李默也并未考虑过要继续加强皇室和自己在民间的声威,但李恩富和陈平却不这么想,在他们看来,光是靠报纸长年累月的宣传皇上对国家的贡献和教育等事情,号召力显然还不够,所以才有了这部经过剪辑记录了西比路岛海战的默片电影中,居然把自己在檀香山号上观战的几个画面剪到了一串军舰被击沉的画面前,就好像是自己英明神武的指挥,才打沉了一艘艘俄国军舰,最终迎来了胜利。

这些画面,让李默哭笑不得,这不是作弊嘛。

“皇上,这可不是玩笑,而且当时您的确在檀香山号上观看了海战的全部过程,再说如果不是您的总体布局,那也没有我们的胜利,所以这份功劳应该属于您。”李恩富板着脸说道。

“那你们想过没有,将士们看了会怎么想?”

“这个我们想过,虽然当初指挥战斗的是龙国章,但您那时的确在檀香山号上,电影放出去他们不但不会觉得奇怪,反而会认为其实您一直在边上指挥,只是不想给将士们造成心理压力,才故意拉开距离的。”陈平也是板着脸,丝毫没有让李默拒绝的意思,继续说道:“至于那些军官,我都已经交代好了,何况他们自己也说,他们本来就是您的军官和舰队,如果不是您造出了新式战列舰,他们也不肯能获胜,所以最大的功劳本来就是该归您。”

望着闪烁的画面,两人的话也让李默有些心动,说实话他不是个没有私心的人,要不然也不会选择当皇帝了,他也不希望自己死后皇室被推翻,所以指定个各项法律限制,而且和历史悠久的欧洲皇室相比,新华皇室几乎是平地而起,至今也不过十几年时间,基本没什么根基,按照玩笑话说,他现在最该做的就是拼命养儿子,然后开枝散叶加强影响。

养儿子当然也不是说养就能养出来的,还必须采用些辅助手段,所以加强国民君主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而他最大的优势是,至少目前身边的人都是绝对的心腹,能处处为他着想,但问题是李恩富很清晰的知道,自己在有五年就要卸任了,下任首相是谁?能否继续支持皇室,都是个疑问。

“皇上,这不是玩笑。”

李恩富一字一顿的说完后,看着李默表情非常严肃,作为第一任首相,跟着李默这么久,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个年轻皇帝的能力,光是储备在他手里的黄金和大量珍宝,就足够他在做任何事情所以从李默选择君主立宪起,他就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有私心,但李默能坦白的说出来,恰恰证实了他从不遮掩私心,这是最难得的地方,毕竟这天底下没有一个人是敢说自己没有为己之心的,所以他担心的不是他卸任后李默控制不了朝局,而是担忧继任者不知分寸把李默逼到一个绝地,如果那样刚刚稳定的国家又会陷入一场动荡中。

对于他这位深爱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来说,这是绝不容许的。

所以他才会支持加强君主教育,已经用去了五年,将再用五年的时间让它继续深入人心,此外也做好了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接替人的想法。

李恩富和陈平凝重的表情,即使李默也首次见到,才恍然大悟两人不仅仅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这个国家,在他们心中,或许恐怕早就有一个长期的战略,那就是在他们当权的时候,想尽办法确保这个新国家政权稳定。

只要等国家兴旺起来,等到几十年后这个国家充满了因为李默而获得教育感恩的真正傲骨之人,等到君权深入人心,使得国家百姓认为有个象征性的皇帝没什么不好时,那么这个国家才算真正的稳固下来。

两人坚定地眼光让李默也不禁为之感动,轻轻拍了拍最小的乐茜小公主头,让她自己去玩后才轻轻地说了句:“谢谢。”

一句谢谢,定下了君臣人心,陈平和李恩富相视一笑,全都放下了大心思。

为了缓解刚才的沉闷,李默呵呵一笑,指着电影问道:“元寿,这个东西你到底准备了多少?”

“别,这个啊不是我准备的。”心头最大的疙瘩放下后,陈平也恢复了爽朗,笑道:“皇上您应该问首相才对。”

“哦?”才扭过头,李恩富就已经笑着竖起了一根手指,李默惊讶道:“一百份?那么多?”

“皇上,这可不像您的作风啊,您不是一向高大全吗?恩富这些年跟着您自然也学了些,所以呀,这次我准备了一千个,准备过几天的国庆日在全国统一放映。”李恩富哈哈笑道。

“一千份?”

李大皇帝也不禁咋舌啊,没想到李恩富为了他的光辉形象还真舍得下本钱,这年头的电影胶片价格可不低,而且新华目前还不能自产,绝对的属于高档奢侈品啊。

“呵呵,这回皇上您可孤陋寡闻了。”陈平笑着介绍道:“上海有个叫宋嘉树的商人,以前也随父亲旅居美国,回来后一直在经商,前年回美国时他居然买下了全部的电影和照相机胶片生产技术后回上海开了厂,只是国内在这方面使用还很少,所以缺乏问津,一直经营不佳。”

“恰好我们要扶持一批国内商人起来,就把军队和政府所有的订单都交给了他,所以这批拷贝的胶片都是由他提供的,比起美国进口价格低了三成。”

“宋嘉树?”李默总觉得听过这个名字,不过思索了半天也没想起也就放弃了,毕竟他回来见过的名人多了去了,也不在乎多听几个了,立刻说道:“嗯,胶片行业很重要,不仅仅要好好扶持,最好在联系一下常林让他派专人研究,最好能弄出彩色的,还要能把它装在飞机上自动拍摄。”

彩色倒没想过,但装上飞机的话却让陈平心中一动,也觉得这个办法很好,这样一来只要派飞机去敌人上方飞一圈,回来后什么情况都清楚了,所以立刻应了下来。

害怕陈平和李恩富不当回事,李默又交代了几句,要知道后世的侦察卫星都需要用到这个东西,所以小小胶片绝对属于高精尖的东西,直到两人都明白了重要性后,他才笑问道:“对了,我听说欧洲又热闹了?”

“是啊。”李恩富刚要说话,恰好见到电影上又出现了一次主炮齐射的画面,顿时指着说道:“都是皇上您闹的,英国大概是见到了新战列舰的威力后,觉得目前拥有的一艘无畏号和五艘纳尔逊勋爵级没法彻底的压制我们和德国的四艘拿骚级以及那艘莱茵号,所以又追加了三艘新战列舰的建造计划。”

“哦?有情报吗?”作为BB党,李默自然很清楚英国的战略,那就是德国建一艘,英国就必须要有两艘,只是自己出现后,不知道英国在把原本应该只有两艘的纳尔逊勋爵级前无畏搞成五艘纳尔逊勋爵级无畏舰后,又能拿出怎样的新东西。

“有了,不过不是很详细。”陈平刚要摇头,身后忽然想起了一个声音,大家还没回头呢,乐宁公主早就欢呼着“舅舅”冲了过去。

“舅舅,有没有给我带新玩具啊?”乐宁几乎勾住了来者的胳膊,就差赖在身上了。

能被乐宁称为舅舅的也就只有段飞了,这位总是神出鬼没一脸冷相的情报大员见到了妹妹的女儿后却完全换了副摸样,笑着从身后摸出了一个类似棋盘和一个小布包,带着宠溺道:“喏,这是法国最流行的玩具,叫独立钻石,玩法我都写在上面了,你们比比看谁先赢吧。”

“哦,谢谢舅舅。”

在一片的欢呼中,四个孩子如小鸟般呼啸着抢过了玩具,争先恐后的研究起来,他们那副欢呼雀跃的模样,让正在痴迷李大皇帝光辉形象的四女都嗤嗤的笑成了一团。

“皇上,首相,参谋长。”段飞向三人一一问好后,才接过杜大壮搬来的凳子,从送包里拿出了刚收到的情报,说道:“详细的还没有搞到,不过根据初步显示,很可能只是纳尔逊勋爵的改进型,因为情报说虽然只看到了一眼图纸,但舰炮的布置方式和无畏号以及纳尔逊勋爵级基本类似。”

“还是老布置?”李默叹了口气,也实在是为英国人的顽固保守觉得不可思议,如果换做他如果技术达不到,就宁愿先等等,反正以英国的造舰速度和能力,最多一年后就能拿出类似于吉林级战列舰,何必这么急呢。

“那么其他国家有什么反应?”段飞追问道。

“还没有,不过情报说德国也已经得知了英国要追加三艘的计划,所以我们认为他们也将很快跟进,但具体是什么型号目前还不清楚,此外法国和意大利也有了计划,听说奥匈帝国也有了。”段飞连忙回答道。

“那美国呢?”被自己搞乱后,尤其是中间插入了四艘第一代依阿华级后,李默对美国目前的战列舰总数也有些乱,所以追问了一句。

“包括在建的,美国目前有总计八个级别,一共是26艘战列舰,其中印第安那级两艘,依阿华级三艘,伊利诺伊级三艘,奇尔沙治级两艘,缅因级三艘,弗吉尼亚级五艘,康涅狄格级六艘,密西西比级两艘,其中康涅狄格级六艘中的前三艘都已经服役,后三艘正在加紧建造,密西西比级两艘也已经完成了一半,最晚预计到1907年初可以服役。”

“此外这几年他们还建造了大约十二艘一级装甲巡洋舰,主炮口径大都在203毫米以上,其中以四艘田纳西级一级装甲巡洋舰最强,不仅排水量达到了14000吨,而且还拥有两门双联254毫米主炮,十六门152毫米副炮,和二十二门76毫米副炮,速度也达到了22节。”

“而且美国国会最近又通过了两艘战列舰的预算,我们估计他们可能会仿制吉林级。”

段飞提供的这些数据,让李恩富首先倒吸了口冷气,他平时不太关心这些,而且对军舰说实话完全属于外行,但当他听说美国现在就有了可以拿出手的21艘战列舰,还是被吓了一跳。

陈平见状,也是微微皱眉,道:“首相你也不要太担忧,美国这些都是老式战列舰,而且其中十六艘在大西洋,要想过来就需要半年时间,不过美国的工业实力比俄国强太多了,如果真要打恐怕三年内增加一倍的战列舰都不是问题。”

李默听完了倒是不太惊讶,毕竟除了多出来的三艘第一代依阿华级外,其它的他都很熟悉,不过陈平的话不错,美国工业能力太强了,真要蛮干,估计世界上没一个国家能比的,可也正如刚才的话,美国最大的缺陷是造船业基本都集中在东部,海军主力也在那里,从东海岸绕过麦哲伦海峡在抵达西海岸,航程约为一万五千海里,再强大的舰队走那么长距离也比俄国好不了多少,所以掐住巴拿马运河就极为关键了。

望着电影里正在播放的,萨镇冰带领奉天号单挑两艘快速级的画面,嘴角勾起了一丝诡笑。

多好的一个机会啊。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441章 此时无声胜有声

“叮铛,叮铛。”

清晨的北京城内,两行铁轨并行而过,一辆四节长的小火车上铃铛叮咚,沿着铁轨缓缓而行,几位挑着担子的菜农望着车头上不时闪耀着电花的“小辫子”很是奇怪,想不明白为何火车不冒烟。

随着电容产生的嗡嗡声渐渐远去,菜农们才加快了脚步向市场走去,忽然一大堆孩子从巷子里嬉闹着、呼啸着冲了出来,手里摇晃着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小号的红底金龙的国旗,仿佛那就是最心爱的玩具。

菜农们被吓了一跳,见到摇晃的国旗,才想起今个是一年一次的国庆日,是国家的大节,全部的学校和工厂都放假,所以也寻思着等会买完菜后早点回去,让婆娘也给整两个好菜下酒。

小火车速度不快,一路缓行一路响铃,提醒行人小心,也在告知那些要坐电车的人准备好,铃铛声中,不时可以看到有人从车门钻进钻出,甚至还可以看到几个洋人的和大伙一样,挤在人堆里跟着摇晃。

由于速度慢,这种刚刚投入使用的小火车一路都不会停,而是以额定的每小时十公里左右的速度绕着城区穿行,只有当路过偏僻地区才会加快些速度。

四号车厢的尾部,几位穿着普通灰蓝色工人服的大汉挤在一堆嘻嘻哈哈,但如果细看,就会发现他们的眼神几乎没有停止过扫视四周,无论是坐还是站,似乎都有意无意的保护着角落里的的两个人。

杜大壮自打出门,一只手就揣在怀里,此刻挤在那么多人的电车上,更是紧张的手心冒汗,李默见状呵呵一笑:“得了,看你紧张了的,哪有那么多人认得我。”

话是这么说,但杜大壮可不敢过分放松,现在不比以前了,拿刀拿剑的还可以用身体来挡,但上过战场后才清楚,那种开枪扑倒别人身上帮着挡子弹的效果不并大,子弹很容易钻头人体打在掩护的人。

所以最近的几位禁卫衣服里都穿着前后都插着一块厚钢板的马甲,因为只有那样才能真的挡住子弹,不过一路背着钢板走路,即便是快入冬了也有些闷热喘气。

李默心底叹了声,只要自己一天不离开这里,禁卫们就不会真的放松下来,这是他们的职责,所以也就没有在劝。

叮铛的铃声中,一大群穿着短裙抱着书本的女孩冲了上来,唧唧喳喳的犹如一群百灵鸟,免费教育是向所有适龄孩子开放的,所以各地出现了很多专门的女子学院,梁启超这位教育大臣如今是一年到头连家都不会,带着手下从南到北的视察工作,就地解决师资和资金等等问题,在这种忘我的精神下,教育普及的速度的确飞快,就连他也惊讶万分,不仅全国如今有了几十所女子学校,技校和职业学校更是遍地开花,很大程度缓解了技术工人紧缺的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