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太平洋-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绍仪阁下,按你的话说,如果哪位新皇帝立即下台,那么归国是不是就会继续让履行条约?确保东南沿海不受干扰?

这帮列强们,果然还是不舍得放弃南方,皇上说的一点都没错,英国为了保住能够继续奴役南方的权利,肯定会提出这个问题。

不过嘛。

“是的。”唐绍仪微笑道:“亲爱大的大使阁下,如果南方局面不会改变,那么我们依然愿意履行协议。”

“那我知道怎么办了。”

窦麦乐更准备点头,唐绍仪却一手阻止了他,继续说道:“大使阁下,除了确保东南不要发生令我们不快的事情外,我还有个不情之请。”

唐绍仪吸吸鼻子:“请大使阁下允许我们临时进入英租界。”

“我们要去抓个人。”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351章 试探

上海,英租界内。

一幢三层的洋房门口,同时挂起了两块牌,一块是中国通商银行,另一块是华盛纺织总厂。

之所以会造成这个情况,是因为这两家总部在上海赫赫有名的公司都属于一个人,盛宣怀。

若说晚清末年中国大陆的哪个城市是经济活跃的地区,那么非上海莫属,这个开埠不过百年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城市,因为长江水道航运日渐重要而变得繁忙,自从迎来了第一艘外国军舰后,便如同打了鸡血般飞崛起,能和他媲美的也只有被英国控制的香港。

这里是中国最早的第一代对外开放城市,这里有太多的列强租界,也有大量带着欧美风格的建筑,大街小巷上洋人来回穿棱,即便在一江之隔的海门已经被华控制,也没能遏制住这里蓬勃的朝气,反而因为作为北方资金进入的桥头堡,显得愈加繁荣不息。

而除了那些逐利的洋人外,也有一些华商在这里打拼,其中有名望的无疑就是打败了胡雪岩,被誉为李鸿章小金库的盛宣怀。

但今日,这位华商代表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尤其是看到银行门口长长地排队来挤兑的储户,是一个头两个大,愁眉紧锁。

他不是担心目前的南方局势,其实还非常满意,因为皇已经封了他为商务大臣,专职负责联络各国在华经商活动,这样就给了他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江对岸的新华显然还在忙于西北和北方外的蒙古,只要他们能在那里被拖上几年,那么南方统一的政权就会迅速发展壮大,再联合洋人,未必没有收复河山的可能!

可就在官场春风得意的时候,他的生意却遭到了非常大的波折,从胡雪岩手里抢来的生丝生意遭遇了上游农户不愿意出售的尴尬,而刚开始的银行和采矿生意,是遭遇了前所未见的困局,矿场其他股东几乎全部抵制他,令人头疼的是银行方面,也不知是何人透露了储户信息,目前开始有人大量从储户手里直接以高息吸纳存款,然后那些存单来上海这边集中挤兑!

这可是个大问题!储户是银行的根,现在别人直接在根上动手,忽然出现的挤兑风潮让他的不得不从各地抽调资金来堵住这个漏洞,可越是这样储户们就越不相信银行,形成了恶心循环。

这次危机的背后黑手是谁?这个问题盛宣怀反复想过,心里也有了些底。但对方的实力显然太出乎他的意料了,就像是一条小溪要和大海对抗,他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只能傻傻的看着资金被一分一分抽走!

今天到了这场半边较量的后关头,如果还不能堵住上海这边储户们挤兑,那么刚成立三年的通商银行就不得不宣布倒闭!

那么能不能堵住这股漏洞呢?

盛宣怀吸了口气,楼下长长地人龙反而激起了他争胜的决心,他就不信哪个人能一手遮天。所以他从湖南和贵州调来了数百万两现银,这些银两都会在严密的保护下于今天抵达,只要这笔庞大资金抵达,那么自己还是胜利者!

正当他又重恢复了纵横商场几十年的信心时,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忽然从从外传来。

“大人,不好了,押运湖南和贵州现银镖局入上海时,被人截了!”

“什么!”盛宣怀刷的一下脸色陡然失去了血色,他想到对方后面可能会有其他手段,可能会继续从商业上挖他的墙角,但他没想到那些人竟然直接以武力动手,根本不和自己玩商业游戏!

似乎噩耗还没有结束,楼下几乎同时传来了几个坏消息,预留在上海的后一点现银已经全部挤兑完毕,储户们开始出现恐慌,而华盛纺织总厂的工人们忽然宣布全体辞职,所有工人都被开设的一家规模大的纺织以高薪挖走!

“咕咚……”盛宣怀刚刚跌落在地,楼下开始响起了储户们激动地叫喊声,人群如潮水般涌入银行,连几位特意请来的洋人保镖都没能阻挡得住。

“大使阁下,上海来了紧急电报……”

欧格纳迅的扫了眼电报,脸色陡然变得僵硬无比。

上海著名的通商银行出现了挤兑风波,大量暴民进入租界冲击银行没有得到应有的钱后,最终点燃了通商银行大楼总部,一把火将哪里烧了个干干净净。

大火燃起后,那个姓盛的商人逃出大楼后,却忽然被几个彪形大汉给抓了起来,幸好巡捕房也赶到了那里,并把那几个抓人的和盛富怀都抓进了租界警察署。

看完电报,欧格纳感觉仿佛心底被人塞进了一个闷雷,对面的唐绍仪眯着眼睛,锐光犹如一枚刺针,让他坐立不安,因为那几个抓捕的人,竟然是新华警察总署的人!

李默这个混蛋,竟然派了人前往英租界抓人!欧格纳的脸色一下变得铁青,什么叫租界?什么叫特权?

租界就是好的例子,如果说掠夺资源只是各国在华外在利益的话,即便是损失一些也可以接受,那么租界则是各国在华的最后底线!

如果连租界内的利益和权力都无法保障,那么还不如老老实实的退回欧洲,把这里留给李默,反正他对待商人的还不错,只要不触犯当地法律,他就不会无缘无故的找各国商人的麻烦。

但此刻,李默和新华无疑在挑战这个底线!

因为他相信,以李默此刻的实力,要想杀一个人或者抓捕,那么可以采用很多不为人知的办法,而且就算他派人进入租界光天化日下杀人,只要不是自己国家的人,那么各国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且现在他却大张旗鼓的来当面要求进入租界抓人!

虽然那个盛宣怀是促成了南方互保,给了各国有机会插手远东的借口的那个华人,但他还没重要到不能牺牲!

要知道自己刚连那个狗屁皇帝都能牺牲换取南方继续回到原来的现状,何况是一个华商呢?而且他相信李默也知道这一点!

此时此刻他却要故意提出进租界抓人,根本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要的不是那个华商,而是在试探各国的底线!

这个狡猾的搅局者,再加面前这些爪牙,一次次在通过各种方式试探各国的底线!

绝不能他这个机会!

“唐大人,那是大英帝国的租地!除非等到租借合同到期,否则根据协议我国有租界内司法独立权!”,欧格纳目光冷冷一扫:“对于贵国派警察进入租界抓人的做法,请恕我不能芶同,他们必须受到审判!”

“审判?!”

唐绍仪假意惊慌,其实心底却早已骂开了花,盛宣怀算个屁?一个商人,竟然纵横联合整个东南数省,若是这样下去,岂不是人人都以为自己是吕不韦了?

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都是不可饶恕的,因为他实质上促成了国家的分裂!

商人就是商人,老老实实做生意,干政!

哼!

早在得知盛宣怀促成了东南互保,妄图分裂国家后,情报部就针对他作出了一连串的秘密行动,不仅掐死了生丝的上游来源,还利用高额利息把他的储户全都拉拢过来强行挤兑,把他当年对付胡雪岩的招数全都还给了他。

再加上他名下的财产不断被收购侵吞,实际上他已经大不如前,用脱毛的凤凰来形容也不为过,这样一个值得专门派人去租界抓吗?

这次打草惊蛇的行动,事实上是总参授意的,就是为了试探各国对租界的态度!现在欧格纳坚持要把派去的几人送去接受审判,说明这些列强的底线依然没有丝毫松动。

唐绍仪很清楚李默的心思,之所以摆开了架势要利用西北战事和俄国死干了,其实还是在威慑南方,此外派自己来附加这个条件,就是想告诉英法等国,远东已经进入了一个时代,让他们重新考虑在这里的利益问题。

现在欧格纳一口就说要把自己这边的人送去审判,显然还是抱着租界死死不愿放弃的念头,这对于加速南方解决是极为不利的。

不过现在也的确不是发难的时候,将后三个师全部投入北方,皇上加速北方的决心已定,从俄国人插手新疆来看,虽然新华时代已经开始,海军也一直处于积极进攻的态势,但陆军却因为庞大的疆域和国土正在加紧收复失地,对俄也一直处于积极防守的架势,何时能从守势逆转为积极进攻的态势,对整个新华至关重要!

很少有人明白,当道路和物资调集困难的时刻,一个国家的军队只处于守势时,是很难有心思全力投入到国家建设中的,漫长的边境线需要防御,兵站需要建设,铁路道路都需要以军事需求为先,这会倾吞大量的国家资源,而只有当守势变化为攻势,将防御线推到敌人的境内,划出专门的军事空挡区,这样能以空间换时间,一旦爆发战争将敌人率先进入的依然是自己的领土。

“一支军队强大不是看你装备了多少式武器,而是有两个硬性指标,一是对战局的控制能力,第二个则是能掌握战场选择权!”

这是少爷在去年建军节上对各级军官们说的话,所以他在国家建设刚刚开始时,一意推行加北方和西北战事,其实很少人知道,相府是不赞成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调动的,虽然这是收复国土,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同时兼顾照顾国家建设和军队消耗是极大的考验。不过李默却坚持认为,加速北方和西北的平静,以大量军队进驻确保地方平安,震慑地方那些依然不死心的宵小之辈的同时,要将陆上威胁尽可能顶在国境线外。

南方的英法等国只是跳粱小丑,他们的海军虽然强大,但始终有一个大的弱势,就是在远东的陆军力量严重不足,英法德三国在远东的总兵力还不过四万人,最大的驻军德国却因为当初对日本的眼红,使得他们目前远离大陆,加上海军是各国中弱小的,也无法真正威胁到远东大陆。

而法国大部分兵力都在越南,或许对付云贵还有些办法,但让他们北上却有些力不从心,关键的是这两大号称世界第一和第二的陆军部队却严重不合,根本无法齐心协力!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英国,但英国一直是以海军优先,他的海军舰队总规模一直是世界前三位的总和,每年投入不下于五千万英傍,再加上英伦三岛面积狭小,这就使得他无法再腾出大量的资金用于陆军建设,要不然一场布尔战争也不至于打了三年,还从澳大利亚,印度等殖民地抽调军队。

这样三家即便是暂时媾和在了一起,也是无法做到齐心协力,加上南方如令人心思变,各地都出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呼声,虽然还有点弱,但这股趋势却已经很难阻止,尤其是北方日月异的改变,和相府一心维护大部分普通人的利益,确保国家安稳过度,积极发展经济等一系列施政手段,使得南方很多有识之士也终于开始反思,东南互保是否有应该继续维持下去。

南方虽然有互保,只要不出现一个统一的政权,那么就不会形成多大的威胁,至多就是经济上被各国破坏一些,但相府早已在秘密推动南方经济维稳工作,并且在考虑以铁路投资公司的名义,将北方铁路网延伸到南方,争取早日先将交通给统一起来,这样也能利用铁路和交通网,加速南方变革。

所以南方根本不是大问题,只要有几年时间的渗透,改变是肯定的。等到北方和西北真正的稳定下来,哪怕是英法等国真正的携手,也不可能阻止国家统一的脚步。

在一番讨价还价后,唐绍仪和欧格纳达成了协议,答应了将派去抓捕的几人按照租界英国法律处置,但不得伤害他们的身体,并且达成了引渡盛宣怀的意见。

十天后,上海英租界法庭正式开庭审判华公务人员擅自进入租界抓人的案件,并在当庭宣布几人将被判处三个月的监禁。

这起案件轰动了整个上海和南方,很多人都认为那是洋人反击李默,决心要死保东南的信号,但所有人都没想到,仅仅在三天后,新华在上海发表公告,将爱觉罗溥伦列为了头号通缉犯!并悬赏一万蓝币予以悬赏抓捕。

这个消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李鸿章和张之洞等人大惊失色,他们担心的不是什么通缉犯,而是这份公告居然是在上海法租界内发出的!

同日,英法德等国也纷纷表示,无法接受东南拥有一个皇帝的结果,要求溥伦立即下野,恢复东南沿海的现状。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惊雷沉重打击了李鸿章等挟洋派,此时他们真正明白,洋人关心的不过是在东南沿海的利益,而不是那个已经消失了几年的大清朝!

两份几乎同时出的公告,彻底的掀开了东南各省的乱局,在四川被华军控制后,云贵两省率先退出了东南互保,而湖南是成为了乱局之源,大量的学生走上街头,要求结束东南分裂,维持国家统一。

即便是远的广东沿海,也被这股乱局烫到了,而英法等国是加大了对东南各省的讹诈。

为了不让动乱继续下去,李鸿章不得不拖着病体亲自来上海与各国代表协商,试图做最后的努力。就在东南沿海顿时陷入了混乱之时,李默在安排完四川道路和行政构架建设等事宜,悄然来到了江苏,开始准备他的次环球访问。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352章 图纸被盗取了?

两年能干什么?

江苏人会告诉你,他们花了两年时间,把昔日海洲湾的小鱼港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新港区,伴随着港区的建成,一座海港城市也已经现出了雏形。

年轻的新任江苏省省长正在给李默介绍连云港的近况和远景,这位在法国留学归来的年轻人,还曾负责过琉球的建设和规划,是首相府自己培养出来的新一代官员。

作为沿海大省,他非常清晰的给江苏定好了基调,在保持农业增长的情况下,加强沿海各港区的建设,并且利用短途铁路,将这些建设甚至规划中的新港区和国家铁路网连接起来,辐射内陆城市,同时大力发展渔业等海洋经济。

在他自信的目光和言语中,让李默看到了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如今家大业大了,各省建设只能由当地官员自己和首相府统筹规划,自己这位皇帝正在逐步淡出一线建设指挥,只在一些大方向上提出些建议。

从江苏光复后,新建设高潮就已经陆陆续续开始,尤其是水泥,石料等工厂更成为了重中之重,而当这些工厂陆陆续续开工后,北方的建设也进入了狂奔状态,贯穿全省的铁路已经修到了一半,而作为新五年计划中一座较为重要的海港,连云港虽然还不能和旅顺,大连以及苏比克等良港相比,但已经初具规模。

尤其是,不管你承不承认,新华以海起家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利用先知先觉的优势,李默以托马斯矿业和其他几家公司作掩护,圈下了大量的资源,加上庞大的海外领土和疆域,使得新华比中华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甚至比英法等国都更关注海洋,这也是为何在国家建设急需资金,陆军也开始发力后,倾尽全力也要维持一支庞大的海上舰队的原因。

随着大量的新生官员在这种潜移默化下逐渐走到了一线,他们也比寻常人更重视海洋,尤其是沿海诸省,更是纷纷把海港建设,运输和航运业发展列为优先项目。

在他们的努力和经济手段刺激下,海洋运输业首当其中,海上贸易量更是节节攀升,除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商船外,当年里李默投资的太平洋航运公司在林永祥的操持下,也已经成为了当之无愧地巨无霸。

但这并没有遏制私人经营航运的热情,反而各地也涌现出大量的私人航运公司,其中又以琉球国王投资的东大洋货运贸易公司最引人注目,除了他背后的琉球王室和李默合股的闪耀光芒外,十几艘从英国购买的二手远洋货轮,让它一下子成了北方仅次于太平洋货运的海上运输力量。

对于琉球国王的投资,李默不仅没有不满,反而出资参股,并且将以前缴获的日本商船挑出了几艘充实了船队,当时尚泰看到那些原属于日本的货轮,激动地直流眼泪,他从来就没有想到过,有一天琉球人也能压住日本,占夺日本的大船。

这也让他出了被囚禁十几年的一口恶气,所以他甚至连改装一下都没想,依旧让日本菊花附在船壳上,为的就是羞辱一下日本人。

而在南方,吕宋华商筹建的南洋货运公司,也是奋起直追,如今已经拥有了不下二十艘远洋货轮,就连保守的江苏山东等地,也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小船主,购买了大量的小型平底快船,专门用于内陆小水道运输。

贸易量增大,人员往来频繁,促使了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大海,“海洋经济”这个名词也在不久前首次出现在了首相府的一份报告中。

大海正变得越来越吸引眼球,也开始产生越来越多的财富,反之保卫海上生命线的任务,也就越发成为了重中之重。

由于全程都要靠大海航运,所以李默的这次出访,与其说是一次让世界了解新中华的机会,还不如说是要去告诉全世界,新华不仅仅是陆地大国,更是一个拥有庞大海域和外海利益的国家。

为了这次的出访,海军部除了按照授意将中华号加入编队外,还特意从太平洋舰队和南洋舰队分别调集了两艘靖海级轻巡,沿途保护和展示力量。

由于除了中华号还是用普通的燃煤动力,其余各舰都是燃油化,考虑到各国都还没有进入燃油化,补给很可能有困难外,海军部还特意派来了一艘刚刚加入现役的大型远洋油水补给船,此外第二艘油水补给船也将稍后从夏威夷出发,绕道智利进入墨西哥湾,在哪里加满重油并等待环球编队。

除了这些军舰外,在船队中最令人瞩目的,无疑就是如今停靠在连云港一号码头上,由檀香山造船厂自建,全身被涂成了乳白色,代表了目前新华民用船最高成就的东方公主号大型远洋邮轮。

乳白色的装饰,修长的船身,欧式风格的上层建筑间夹杂了三座大型烟囱,让它看起来犹如一位典雅的东方美人。

这艘邮轮本来是新华成立时李默考虑到自己以后方便,私人订购的一艘皇家邮轮,可以说是完完全全按照他后世的想法打造出来的杰作,后来恰逢公主出生,为了纪念,也就被改名为东方公主号。

就如同李默当初在纽约港见到那艘巨大的条顿号大西洋邮轮时一样,每一位见到东方公主号的人,都会被它那庞大的身躯折服,宽阔的船舱,华美的装饰,漂亮的涂装,都让见到它的人有种想上去看看的冲动。

但这仅仅是外表,它里面的装备也是焕然一新,燃油锅炉加蒸汽轮机的组合,可以让这艘排水量一万吨的庞然大物跑出最高二十五节的速度,拥有十四节航速下一万两千海里大续航力的同时,也给船上六台发电机提供了源源不断地能量,不仅用于电力,通讯等用外,还富裕得让船上安装了一套电解的海水淡化设备。

以至于每一位登上这艘皇家邮轮的人,都对船尾的游泳池目瞪口呆。

这艘邮轮,不敢说代表了目前新华工业能力的最高体现,但起码是最完美的一艘,何况钢铁巨轮,本来就是这个时代的象征。

望着码头上看着东方公主号发呆和滴口水的船工和士兵了,身为航海长的图罗西克,顿时提起肩膀,感觉到一股骄傲和自豪。

作为土生土长的夏威夷人,其实当初图罗西克对于李大少爷占据了瓦胡岛和可爱岛非常不满,即使女王赐予了他公爵的身份,他同样觉得这是因为女王受到了要挟后才做出的决定。

随着大量华人前来,和图罗西克有着一样观点的人也渐渐增多,可随着和华人们日渐交融,这些勤奋,聪明,友好的华人在他心中逐渐改变了形象。加上后来李默推行的种族平等政策,和越来越多的夏威夷当地人进入工厂,和华人们一起工作,享受同等的待遇后,反对变成了拥护。

当你的孩子可以接收免费教育,当你的家人可以接受最好的医疗,当你的口袋越来越富足,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去质疑公爵大人呢?是的,他有私心,但他也在报纸上公开表示,不会分裂夏威夷王国,即使两大岛屿事实上是世袭的领地,但那份保证还是打消了很多怀疑,何况公爵大人现在还成了一个更大国家的皇帝。

夏威夷不是大国,缺少资源的王国没办法独立生存下去,即使没有公爵大人,也会被美国或者其他国家吞并,那时情况或许还不如现在。

想通后,图罗西克和伙伴们便加入了汹涌澎湃的洪流中,而他多年在美国公司的航海经验,使得他立即成为了太平洋货运公司的高级员工,并在最近调到了东方公主号,担任了航海长。

码头上士兵列起了长龙,大包小包的货物开始接受保安的检查,虽然手续有些麻烦,但为了皇帝陛下的安全,这样的检查是必要的。

水手们站在甲板上,穿着笔挺的新制服,个个昂着头,等待着皇帝陛下的到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激动,能有幸为皇上服务,是每位新华水手最大的梦想

随着几辆在严密保护下的轿车驶入了码头,围观的人群顿时纷扰起来,首先看到的就是钻出桥车的两位风情各异,却同样美丽的女孩,在警卫的保护下下车走向了舷梯。

图罗西克顿时呼吸急促起来,皇帝陛下终于来了。

似乎是听到了他心底的声音,那个在报纸上出现过无数次,即使在国外也能经常看到他照片的身影,也钻出了车子。

当三声嘹亮短促的汽笛声响彻码头,三座烟囱里同时冒起了滚滚浓烟时,在大马力拖轮用力推挤下,东方公主号终于开始了它的首次环球处女航。

十几分钟后,当东方公主号冲出港湾,早已待命多时的中华号和四艘靖海级轻巡,以及一万六千吨的大型油水补给船迅速的靠拢过来。

……

英国皇家海军西印度群岛海军站司令部内,刚作为列席参加完美国和古巴和平会谈回来的费舍尔领着小包,站在打扫后整洁一新的办公室中,不仅没感觉惬意,反而还有些愤怒。

因为他那些宝贝图纸都不知道被塞到哪里去了

那可是在这个该死的连军舰都没几艘的地方守了两年的成果,不知道耗费了多少脑细胞才搞出来,虽然因为技术上的原因有些地方还不现实,但他却坚信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但现在,那原本该堆在办公桌上的宝贝,却全被勤务兵不知道塞进了那里。

“该死的,这些新来的土豆。”费舍尔咒骂一声,也是无可奈何,由于南非战事,英国抽调了太多有经验的老兵,像西印度海军兵站这种次要地方,更是被抽走了一大半,要不是必须维持这里的战略存在,或许他这个司令都要被抽调到前线了,至于补充来的新兵,却都是些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

所以他气的立即大喊起来:“查理查理,你这个该死的,在哪里?”

过道里,响起了一阵窃笑声,憨头憨脑刚分配来的勤务兵查理连滚带爬的冲进了办公室,不知道有哪里做错了。

“查理,我的文件呢?图纸呢?”

费舍尔咆哮着,唾沫星子几乎要淹没这位勤务兵了,吓得后者脸色苍白,不明白那堆废纸有什么重要的,自己将办公室收拾的整洁一新,不仅没得到赞扬,反而还被迎头臭骂一顿,连忙指着角落的橱柜:“司令官阁下,东西都在那里。”

费舍尔立刻放下包,疾步匆匆走到橱柜边,等到打开橱柜时,眼睛都红了,只见到他那些宝贝,虽然被收了起来,但却杂乱无章,有些甚至还弄残了。

“查理,”费舍尔愤怒的站了起来,刚准备再臭骂一顿,办公室大门却突然被人撞开。

“报告,伦敦紧急电报。”

“紧急?”

费舍尔别过头,暂时放开了可怜的勤务兵查理,不过让他有些奇怪的是,西印度有什么事情?需要用到紧急二字呢?

何况从欧洲途径美国到这里,在紧急的电报也需要两天左右,所以海军部这些年发来的电报从未被标注过紧急二字。

就在这种疑惑中,费舍尔打开了电报,才看了几行脸色就陡然大变。

一种拥有五座炮塔,十门十二英寸主炮的全新战列舰。

上帝,费舍尔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这份电报里详细描述的新式战列舰,居然和他设想的战列舰一模一样。

难道是有人盗取了自己的图纸?

费舍尔下意识的看向了勤务兵查理,锐利的目光让后者咽了咽口水,但很快他又打消了这个想法,因为那艘战列舰开工至今起码已经有两年多,甚至三年了,那个时候查理还在苏格兰老家玩泥巴呢。

如果不是盗窃自己的设计,难道说远东真的也出现了一位和自己一样,有着相同战术思考的海军专家?

而且。

他们是怎么解决技术上难关的?动力结构后坐力等等,他们是怎么解决的?能在菲利特曼面前做演示,说明他已经成型了。

“查理,放下那些该死的图纸,去给我准备船,我要立刻回伦敦。”几乎是看完电报最后一个字的同时,费舍尔就已经大喊起来,他的脑海里仅剩下一个念头,必须要亲眼看看那艘战列舰。

必须。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353章 卖给法国佬?

四月。

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中原大地的百姓已经在为春耕忙碌,但新疆依然是春寒陡峭,虽然白天的阳光直射下,沙漠温度上升很快,但夜晚却还需要裹着厚厚的棉衣才能入睡。

长长的骑兵队伍中,排在末位的几匹骆驼格外注目,不时响起的悠长驼铃声,让最前面的骑兵们知道,并没有伙伴掉队。

永山骑在马背上,脸上包裹着遮挡风沙的黄巾,背着骑兵枪,腰里还插着最爱的二十响驳壳枪,若不是那身军装,活脱脱就是个混迹于西北的刀客打扮。

自从收复了三万蒙古骑兵后,类似于他这样的骑一师军官纷纷被抽调到了三个新骑兵师,充实军官力量,加速三个骑兵师尽早形成战斗力。

而在他边上并肩而骑的是蒙古籍副营长阿古拉,在蒙语中他的名字代表着山岳。

即便不用蒙语表述,这家伙也真的和山岳一般,高大魁梧,脸色膛红,鼓丘分明,活脱脱一个蒙古大汉,尤其是当他骑在马背上的时候,真让人怀疑这家伙会不会把马压垮了。

从当初心不愿情不甘,甚至是被迫加入了新华骑兵,到如今的认同,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