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太平洋-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满清式微,已无法代表我中华各族,李默虽有心扛鼎大旗,但一人之力终有不怠,只愿终此文一出,我辈中华儿女能襄义举,心团结,齐发奋,共携手,重建一个新中华,开启再一次新中华盛世。”

杨景镇的声音在大厅里飘荡着,四周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这篇文章中的新华理论他们不清楚,但“满清式微,无法代表中华各族”这句却听得很清晰。

除了杨景镇,所有人都咽了口口水。

北京城的皇上刚出了份《明定国是诏》,意图维新自强,这边李大少爷便提出了《新中华论》,这岂不是……

打擂台啊。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304章 少爷去了北京

颐和园。

乐寿堂内,李莲英缓缓摊开白纸,用镇纸压住两侧,然后注水磨墨,等墨水均匀后才举笔沾了沾,递给了旁边的慈禧:“老佛爷,好了。”

“嗯。”

虽然已经过了立秋,但天气还很炎热,所以慈禧也卸去了厚重的皇太后装扮,换上了淡衫薄衣,接过笔后想了一会,便在宣纸上勾下了第一条细线。

李莲英垂手立在旁边,看着笔尖在宣纸上转圜勾勒,不到片刻便显出了一朵兰花的雏形,顿时眯起笑眼正要拍上几句马匹,忽然此时身后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正恼怒是谁打搅了老佛爷的雅兴,便见到在外伺候的小太监朝他招了招手,连忙轻手轻脚走了过去。

“公公,直隶总督荣禄,庆亲王奕正在殿外听宣。”

李莲英听到汇报,眉头猛然皱了一下,这几天来老佛爷可一直在揪心着皇上的事情,两人此时前来会不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呢?

“小李子,是谁啊?”

听到问话,李莲英忙窜上两步回到慈禧身边,弯腰道:“老佛爷,直隶总督荣禄与庆亲王奕正在殿外听宣,下面说还挺急的,似乎有什么急事。”

“哎。”慈禧笔尖一顿,一滴墨汁落在宣纸上,顿时将刚画好的兰花叶儿染黑了一片,不禁叹了口气放下笔:“算了,撤了吧,让他们进来。”

“嗻。”

李莲英招招手,身后几位宫女立刻将桌上的宣纸和画笔收了起来,此时荣禄和庆亲王奕也已经进了房内,可刚见到慈禧,奕便急急跪倒在地:“太后,老佛爷,出大事了。”

“哼,什么大事能让你一个堂堂的亲王吓得跪下。”被搅了难得起笔的雅兴,慈禧本来就心情不悦,见到庆亲王这般,更是恼怒,斥道:“难道这天塌下来了不成?”

李莲英站在慈禧身后,也连忙朝奕使了个眼色,后者见到后便知今日慈禧心绪不佳,但事关重大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回禀老佛爷,有您在天怎么会塌呢?但若是没有您,这大清朝怕是真要塌了。”

“胡扯。”慈禧狠狠瞪了眼奕,知道此人志大才疏,此时故意做作肯定是有话要说,挥挥手唤他起来后才继续说道:“说吧,哀家还死不了,是不是皇上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奕一骨碌爬了起来,急道:“岂止是出幺蛾子,皇上这是要对您下手了。”

“放肆。”慈禧狠狠一拍扶手,斥道:“皇上年轻,虽然最近受了妖人蛊惑,但也只是一时气盛要和哀家对着干,相比过段时间他想通了也就好了,你身为亲王不思好好帮衬着署理江山,还要在这里胡说八道,是何居心?”

见到慈禧发火,奕连连摆手,扯过身边的荣禄说道:“老佛爷,奕可不是说假话,您问问荣禄好了。”

荣禄连忙拱手道:“禀老佛爷,庆亲王的确没有危言耸听,两日之前,皇上召见袁世凯,封他为兵部侍郎,臣就觉得不妥,但却想不明白是何事,但昨夜袁世凯回天津后立即来见我,告知谭嗣同带着皇上的口信去见了他,令他与在天津阅兵之时发动兵变,并且还要包围着颐和园,圈禁……,老佛爷您。”

“什么?”听到这个消息,慈禧也是脸色大变,猛地站了起来:“荣禄,你此言可当真?”

荣禄吓得连忙跪下:“老佛爷,臣字字真言不敢有假,那袁世凯总算是还有些良心,敷衍骗走了谭嗣同后,便立即来天津告诉了我,所以臣连夜赶来北京,又怕被皇上看见,只得先去找了庆亲王,得他相助才能来到这里禀告。”

听完了荣禄的一番汇报后,慈禧脸色连变,她没想到那个一直以为能捏在手心里皇上竟然叛逆到了如此程度,先是不征询她边发了诏书推强维新,后有与翁同稣狼狈为奸,整日和那些维新党厮混,此时竟到了对她动心思的地步。

慈禧想到这里,立秋刚过竟然背上就出了一身冷汗,若非此时荣禄来报,怕是等她画完了那副兰花赋,便要一辈子囚禁于此了。

奕见到慈禧迟迟不说话,还以为她在顾念旧情,连忙添油加醋道:“老佛爷可以的一个月前,皇上来颐和园见您,与您就维新一事起了口角,那时您说了句玩笑要废除他,并从宗室另立新皇,或许皇上他那时便……”

“好了。”慈禧打断了奕的话,挥挥手道:“下去吧,哀家有些累了。”

奕和荣禄对视一眼不知为何慈禧听到这个消息竟然还不做安排,不由心中诧异,问道:“老佛爷,事到如此,您可不能在心软了,若是让那帮维新党人真的对您……,那我大清几百年的基业可真要毁掉了。”

见到两人不跪安,反而继续跪在那里不动,慈禧也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若是那帮维新党真的成事,恐怕第一个就不会饶了两人。

两人是他的心腹之人,若是此刻不能给他们安心,恐怕他们连家都不敢回了,思索了片刻后终于动动身子,说道:“起来吧,此事我知道了,荣禄你回去吧,等我的消息。”

“奕,你也回吧,给我带个口信给各家亲王,告诉他们,这大清的天……”慈禧说到这里老眼一寒:“还塌不了。”

“嗻。”

得到了皇太后的保证,两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了回去,等到两人后离开后,慈禧立即挥退了虽有的宫女太监,只把李莲英留了下来。

见到慈禧面色发白,李莲英连忙伺候道:“老佛爷,身子重要,或许这只是那个谭嗣同假借圣旨也说不准,皇上自幼跟在您身边,不会如此无情的。”

慈禧知道李莲英这是安慰她,深深吸了口气,忽然问道:“小李子,你和哀家说说,皇上这次为何铁了心要维新?难道说不维新我大清就会亡了?”

“老佛爷,这事奴才可不懂。”李莲英知道慈禧的心思,想了想后又说道:“不过嘛,大道理奴才不懂,但奴才只知道一件事,这祖宗定下的规矩自然有他的道理,若是就这么轻易丢了,那岂不是天下都乱了?”

慈禧点点头,怅道:“是啊,如是把祖宗的规矩都丢了,学那些洋人立宪,那我大清还成什么样子?等哀家死后,怎么有脸去见列祖列宗。”

“老佛爷您可别说这等丧气话,奴才还指着在服侍您几百年呢。”

“得了,你啊,就是那张嘴。”慈禧总算是露出了一丝微笑,忽然走到桌前,执笔连写了几道懿旨,递给了李莲英:“去,把这些都送下去,告诉他们,哀家明日一早回宫。”

“嗻。”

李莲英是最熟知慈禧的心思了,见她开颜露出了笑脸,便知道她这是下定了决心,一刻都不敢耽误连忙捧着懿旨趁夜出了颐和园。

……

旅顺总参。

会议室内,李恩富点着烟,瞅了眼旁边的唐绍仪和严复,又瞅瞅那边的几位军方将领,才回过头问陈平道:“你派谁去的?怎么还没回信?”

“张作霖去了,不过下午时听说少爷好像要出门,也不知道在不在。”陈平苦起了脸,谁会想到这时候李默忽然要出门呢。

“少爷要出门?去哪里?”李恩富脸都歪了,这个时候少爷还要去那里闲逛啊?不过他也没办法管李默,想着只要他不离开辽东就行,所以转头问起了刚收到的电报:“陈平,你刚才说慈禧将于明天动手是不是真的?”

陈平肯定的点点头:“是段飞亲自从北京发来的消息,而且消息是李莲英那个便宜儿子那边传出的,决不会有错。”

“这么说康有为他们岂不是……?”严复也点着了一支烟,说道:“少爷之前有没有说要救出他们?”

“救?为何要救?”唐绍仪呵呵一笑:“几道兄,康有为此人我有接触,他是死忠的保皇派,虽说口口声声维新,但此人私心太重,不可能招揽,而且他一直将我们作为攻击对象,拿来做维新对手,即便是来了又有何用?”

“少川说的不错,夸夸其谈之辈,何必用那么多心思。”龙国章大马金刀的坐在旁边,拿着一份计划表不停查看,但心思却完全不在上面。

“元寿,你那里做好了准备吗?”李恩富打断了大家的话,盯住了陈平。

陈平猛地掐灭了烟头,朝旁边的赵龙点了点头,后者立刻说道:“第一骑兵师一团已经到了葫芦岛,另外一个团抵达了营口,虽然我们和清廷是以奉天为界,但上次季濡山那顿炮轰后,清军已经基本上放弃了整个辽东,全部退回了关内,只要我们愿意,一日一夜就可以抵达山海关。”

“一师三个团,二师和四师各一个团,都已经在东港和营口集合,运输船都已经等在哪里了,只要得到命令,十个小时内第一批四个团就可以出发。”赵龙说完,转向了龙国章,后者立刻接口道:“海军这边你们也放心吧,季濡山已经带舰队抵达了小龙山岛海外,距离塘沽口只有几个小时的海路,陆战队四团也做好了准备,随时准备掐断从山东与直隶的联系。”

“八个团,四万人这是我们目前在旅顺可以拿出来的最大力量,不过考虑到万一出现问题,淮军和湘军可能北上,我已经命令第二舰队,驻扎在吕宋的三师和五师做好了准备,随时准备登陆东南沿海,拖住他们没法北上。”

“而且我们这次没有太多的后备,陆战队二团需要防御檀香山,一团在北海道,三团暂时分散到了特鲁克和关岛,三师三团在琉球要确保台湾安危,其他几个陆军团也已经散到了朝鲜,和吉林黑龙江一带防备俄国。”陈平一边说,一边面色严峻:“这也是少爷最担心,也拿不定主意的原因,我们没有能力消耗,我们不怕大清的军队,但不得不防英法德这几国的反应,而且最担心的是蒙古和外面的俄国,如果他们进来,起码可以凑出五万以上的部队。”

“另外我已经下令,第一舰队的两艘战列舰已经开始南下,他们将帮助乐飞监视英法舰队,如果两家想插手的话,我们已经做好了开战的准备。”

陈平的话,让即便是最不懂军事的梁敦彦也倒吸了口冷气,他也没想到情况会如此复杂,而且总参这帮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根本是以打一场全面战争而做的计划。

李恩富也知道陈平的压力,虽然他不太相信清廷各地督抚驻军会北上,但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出现这个情况,而且光是天津和北京两地,清军就有多达十万,大部分都在袁世凯手中,如果他铁了心的要保皇,那恐怕真是一场苦战。

一旦战争不能快速结束,让英法等国有机会插手,恐怕这要彻底乱了。

“元寿兄,你们这么准备是不是有些过了?英法真的会插手吗?而且袁世凯此人恐怕也不会为清廷拼命。”唐绍仪皱了下眉头,他也被总参的作战计划吓了一跳,不过他还是坚信自己的判断,一旦登陆塘沽后,决不会遭遇什么像样的抵抗。

见到政务院几位都被自己的话惊住了,陈平这才微微一笑:“这不是准备吗,总得往坏处想。”

“好你个陈平,我说呢,怎么会这么严重,感情你这又是想吓我们,我可告诉你,增兵你想也别想。”李恩富笑骂一句,刚要继续说话,但陈平却阻止了他。

“李先生,英法干涉的可能很小,之前我们已经和他们达成了以长江划界的条约,只要不进入南方,他们就不会和我们拼命,而且他们还巴不得大清乱起来呢,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扶持豪强,加大掠夺。”

“所以少爷担心的不是列强,而是国内军阀割据。”

“我和少爷谈过,这也是他为何迟迟下不定决心的原因,一个完整的清廷虽然会阻碍我们继续南下,但起码能维持各地平衡,不会出现光明正大的割据,但如果我们占领北京,那么……”

“我们将要面临一个支离破碎的华夏大地,正式拉开内战的序幕。”

陈平的话让会议室的空气陡然凝固起来,谁都知道他的话没有错,没了北京,大清也就亡国了,各地肯定是豪强四起,以目前这点陆军力量,加上庞大的疆域,绝对不可能做到速战速决,那么少爷会怎么选择呢?

正当所有人都在猜测李默会如何选择的时候,会议室大门陡然被推开了,张作霖全身戎装冲进了房间,几乎同时,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张作霖走到陈平和李恩富面前,敬礼后递上了一张纸条,汇报道:“报告参谋长,李先生,少爷同意了第一方案。他让我转告李先生,请您执笔写一篇讨满檄文,另外您询问的建国日,少爷定为十月一日。”

“哦,对了,刚才少爷已经和李强大壮一起上了船,他说他在北京等我们。”

“什么?少爷去了北京?”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305章 走!立刻走!

“笑什么?”

李默瞪了眼嘴角歪斜的李强,将牵着一根长辫子的瓜皮小帽往头上一套,片刻便装扮成了一位来往直隶之间的普通商贩。

“噗嗤。”身后顶着同样帽子的杜大壮笑了出声,道:“少爷,您这样子还真让人不习惯。”

“嗯,我也觉得不习惯。”李大少爷对着镜子横竖瞅了几眼,也觉得辫子有些扎眼,自从十二岁在加拿大剪去辫子后,他连长发都没留过,平时都和士兵们一样留平头,而且身边的人也都剪去了辫子,就连之前去台湾他也弄假辫子,即便东北此刻还有很多留着辫子的普通人,但轮到自己时还是觉得有些怪怪的。

不过这次毕竟是去北京,怕给四周的警卫惹麻烦,也只得硬着头皮套上一根假的再说。

李默这次搭乘五艘听风级之一的台风号,最大三十节的航速可以保证他能在最快时间抵达天津,本来他还打算用飞艇,但那样也委实太张扬了,所以才改为搭乘侦查舰。

从舷窗往外看去,东边的地平线上已经微微泛白,或许此刻慈禧也已经从颐和园出发回紫禁城了,可怜的光绪帝会被她从寝宫拉出来,然后关进瀛台圈禁起来。

“对了,昨夜侍寝光绪的妃子是那位?这些写历史的,怎么关键问题都回避了呢?”

李大少爷嘴角一勾,他这次忽然去北京,可不是为了看那个老太婆耍把戏的,他此行最大的目的是为了袁世凯。

是的,袁世凯。

其实早在占领东北三省后,李默就曾想过暗杀掉袁世凯,他对这位的印象可不好,但思来想去还是没有动手,倒不是办不到,而是他手下那支新北洋军着实令他眼红。

李默看来,袁世凯其实还是很有能力的,他虽然出卖了维新党,但其实也知道维新的重要,所以辛亥当上了大总统后,就积极发展实业,统一了币制,还创立了近代的司法和教育制度,起码实现了短暂的统一和稳定,如果不是他野心爆棚,又被别人蛊惑想复辟当皇帝,恐怕北洋会不会出现后来的割据还是个问题。

尤其在用人和选拔人才上,袁世凯非常有一套手段,天津小站苦练新兵,采用了全西式的练兵方法后,聘请了德国教官,手底下的北洋陆军虽然不能和自己比,但却是大清最有实力的军队,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由于自己的到来,使得一些东西改变了轨迹,此刻的北洋新军也受到了影响,因为害怕自己的舰队直入天津,所以大清上下无论是维新党还是后党,都极为重视这支新军,不仅将原来东北退回去的几万人编入其中,更重新招募了一万人,凑齐五万之数,比同时代大了几倍。

说白了,李大少爷挡住了甲午之灾,免去了几亿两白银的赔款,清政府的家底还没被大幅消耗,只要执行坚决,组织个十来万新军根本不成问题。

从这支部队建立之初,李默和总参部便予以了高度关注,不过和陈平他们想得如何对付不同,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这支部队弄到手。

所以他不能杀袁世凯,这个人目前就是这支部队的主心骨,还没有一个人能取代他,万一杀了他导致了分裂,能不能吃到这口肉还难说。

其实自从转世之后,李大少爷便多了个恶趣味,那就是总喜欢用别的人东西,挖别人的金子,抢人家的资源,最后还抢了日本几乎把全体国民都卖掉还债的四艘战列舰,此刻又弄了那么多假币四处购买物资,说白了还是用人家的钱。

用别人的钱打仗,放在后世不算什么新鲜事,美国二战后都是这么做的,连国内的资源都给捂得紧紧的,如此优良品德自然要继承,所以收编这五万新军,就成了想扩编陆军的他心头最大的一块肉,哪怕只割下一小半下来,这些已经有了足够底子,只需要简单训练便可投入战场的北洋新军足以让陆军实力再上层楼。

原本李默是不准备亲自出马的,但最近情报部发现,袁世凯不断利用各类机会正在把手里的北洋新军疏散,显然他也已经预感到了北京可能会出问题,正在为自己准备后面的事,所以他才想来试试,他可不希望这支部队最后遁入辽阔的大清国内,成为自己的拦路虎。

思来想去,派别人来恐怕不能说服这位有野心的袁大帅,所以他决定亲自来,再来一次单刀直入,同时也亲眼见证一下戊戌变法时代中国的心脏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少爷,还有十分钟我们就到了。”台风号舰长出现在了舱门外,李默点了点头:“联系赵诚吧,让他先去试探一下袁世凯,他要是想留最好,要是还想走……”

“那就看看是他快还是我快。”

“是。”

舰长离开后,四周紧邻的舱室内顿时响起了一片脚步声,警卫营和夜鹰们纷纷开始准备,李默也重新戴上了瓜皮小帽。

……

天津的新建北洋陆军提督府内,家丁和士兵忙忙碌碌,不断将大大小小的箱子抬入后院,在那里几辆马车已经是整装待发。

袁世凯坐在大厅里,看着院子里来来往往的士兵,叹了口气,辛辛苦苦几年,还是到了这个地步,不是因为如今动乱的北京城,而是来自渤海相隔的辽东。

旁边,王英楷,王士珍和冯国璋等人也是皱眉紧锁,这些人都是经过举荐或者是几年前从三省退回来后被袁世凯慢慢提拔起来的将领,此刻见到辛辛苦苦攒下的基业要搬迁到内陆,心里也很是不舍。

山西虽然是好地方,晋商更是富足,足可支撑起几万军队,但比起天津直隶却是偏僻了很多,一旦河南被截断,山西就是个死疙瘩,除非大家愿意去喝西北风,要不然只能干看着大块吃肉喝酒,自己却一点点耗死。

“大帅,是不是再等等,北边不是还没过来吗?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王士珍实在不忍就这么扔下基业,终于打破了沉默劝道。

“聘卿兄,北边早在上个月便已经开始调兵遣将,几艘铁甲大舰更是全部从琉球回到了旅顺,何况那位李少爷,他……”王英楷不知道是不是该将李默当初的那句话说出来,看了眼袁世凯,见到后者点头后才继续说道:“那位李少爷早在维新开始之前便带来了话,不准我们支持维新,由此可见他是打定了主意要动手了。”

“竟有这事?”王士珍也是首次听说这个情况,连忙看向了袁世凯,后者立刻点点头:“邵宸说的不错,那位李少爷早已命人来关照过我,不许我支持维新党,看得出他是不想让大清恢复元气。”

“不让我们支持维新党和他出兵有何关系?”冯国璋有些不解,立即问道。

“华甫你想啊,他假借他人之口,不让我们支持维新,那样一来皇上必定无法成事,或许此刻北京城内已经是乱作一团,一旦皇上被废或者出了什么岔子,你觉得以他的性格会看着直隶怎么乱下去吗?”

王英楷说道:“上次皇上港颁布了维新诏,他便也亲自执笔写下了新华论,鼓动中华一家,说满族早已不配再座天下,其实他进军关内之心早已是路人皆知,虽然我也不知道他会以何种方式进军,但敢肯定,他这几日内必定会有大动作。”

“娘的,不就是几艘铁甲舰吗?难道他真敢炮轰天津不成?这里可有的是洋人,他不怕引起纠纷?”旁边的吴长纯粗口骂娘道。

“洋人?哼”王英楷冷笑一声:“你们见过人家怕洋人吗?当年英国和美国那么支持日本,他还不是说打就打了,再说了,以他此刻手中的水师力量,那个洋人敢真的得罪他?”

王英楷的话引来了大家一片点头,说实在话大家也还真有些羡慕东北那些人,几场他们想都想不出来的硬仗,让洋人都礼让三分,而且还把东北打理的井井有条,听说三年来连通了三条铁路,要这个势头下去,再有两年怕是真整个东北都能贯通了。

正在大家思索间,袁世凯起身环视一眼,叹气道:“诸位,愿意跟着我走的,都去准备吧,若是想留下来,我也决不会强求。”

说完,等不到回答便准备往外走去,当他刚刚走到院子里,忽然门外传来了一阵跑步声,亲兵来报,天津港的赵诚大掌柜前来拜访。

“赵诚?”

别说是袁世凯了,就连身后紧随的新军将领也是全呆住了,赵诚是谁?这个名字如今在天津一带砸在地上都会带个响声。

“他怎么会来这里?而且还选在这个时候?那位李少爷,又要耍什么幺蛾子?”

一连串的疑问在袁世凯心中升起,让他渐渐感到了不妙,但人家已经堵在了门口,若是闭门不见也不好,何况他身后那位可是……

想到这里,袁世凯立即挥散了正在搬东西的士兵,带着几位将领走向了前厅,刚到门口便见到一位三十许左右的男子,气定神闲的坐在客厅里。

忽然间,桌上一顶小帽引起了他的注意,黑色的小帽子摆在边上,里面竟露出了一截发丝,这时他才发现,那位原本并未剃发的赵诚竟然递了个光头。

这一幕,顿时袁世凯和王英楷心猛地沉了下来,这里是天津,不是东北,敢在这里不留辫子,那是要杀头的,而对方竟然敢在自己府上如此光明正大脱帽,连伪装也懒得做,只能说明一件事。

“赵掌柜是在稀客啊,不知这么早找袁某有何事?是不是码头上那帮青皮又闹事了?您说句话,我这就让人把他们全抓起来。”袁世凯抱拳呵呵一笑,带着几人踏进了客厅。

“袁大人客气了,些许青皮闹事怎么敢麻烦您呢。”赵诚也回礼道:“刚才路过这里,见大人府上不时有车队进出,大人您这是?”

“哦,没什么,家里几个女人吵着闹着说要去北京住几天,再下只能找几个兵士帮着收拾收拾。”袁世凯连忙打起了哈哈。

赵诚眼角一眯,他不相信袁世凯会没看到他故意取下的帽子,既然看到了还能不提不问,就说明他真的有鬼幸好自己早有准备,不由笑道:“袁大人,这几日天津不太平,咱们这些人还要靠着您呢,怎么我却听说您准备把新军往山东、山西调,难不成那里出了悍匪暴乱?需要您过去督办?”

“你……”袁世凯豁然站了起来,就连身边的王英楷等人也是脸色大变,没想到自己这边自认隐秘的事情竟然一举一动都落入了人家眼里,难道那位李少爷真实自己的克星。

“袁大人公务繁忙,赵某不便打搅,不过有人让我带句话给您。”赵诚站起来对视着袁世凯,抱拳道:“大人,您是汉人,也是我中华一员,值此国家变革之际,外有洋人为祸横行,内有权清不思进取割地赔款,若非我家少爷,甲午结果相比您比谁都清楚,所以在下不想多说,谁才是真心为民相信您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少爷只让我带一句话给您。”

“国、民之间,当有抉择,割据纵使能得一时之快,但始终如不得大流,还可能被子孙唾弃,您若真是明白人,当知道如何取舍,勿要误了自己和他人。”

说完,抱拳拜了拜后,立即向外走去,身后的冯国璋等人却早已气得挽起袖子就想抓人,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了,那位李默以为自己是谁?他在东北也不过十来万人,又要防备俄国,又要保证安定,能过来个四五万就很了不起了,即便是十万都过来又如何?自己这边也有好几万人呢,真要想走,谁能拦得住。

袁世凯拦住了众人,缓缓跌坐在椅子上,片刻后忽然想起一件事,环视四周骇然问道:“段祺瑞呢?”他的话让众人也不禁心颤了一下,王士珍连忙说道:“段祺瑞早上被一个德国教员拉了去说事了,大人您的意思是?”

“遭了,德国与那李默早就是穿一条裤子了,他会不会是?”王英楷猛地站了起来,脸色霎时变得有些惨白。

“不会,决计不会,芝泉与我等都是兄弟,撤走之事他也早有所知,之前他还把家眷都送去了山西,怎么可能会出卖我们呢?”冯国璋摇了摇头。

“难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要不然那个李默怎么会知道我们要走?”

众人议论纷纷,使得客厅里一下子纷乱起来,就连一向冷静的袁世凯此时也变得焦躁不安,起身走了几步后想想后,忽然猛地一咬牙。

“走,立刻走。”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306章 这笔买卖,你做,还是不做!

嘚嘚的马蹄声在耳边不断响起,身体随着马车来回摇晃,段祺瑞只觉得胸口都快炸开了,他这辈子都没想到国,竟然会被人在大营里给绑票了,而且绑自己的还是德国人。

这帮子洋鬼畜,绑架自己干什么?

段祺瑞真想睁眼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惜头上被蒙了个黑布口袋,只能隐隐约约瞅见些光亮,其它竟然都不知道,幸好他也是胆大之人,若是遇上旁人,恐怕早被吓得屁滚尿流了,此刻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不过对方只是打晕将自己绑上,那么起码说明还不想杀自己。

段祺瑞正思量间,马车忽然停了下来,然后就觉得几只胳膊拽住了自己,把他带出了车厢,隔着黑布眼前也亮堂了很多。

“解开他。”

忽然间,段祺瑞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不等他深想便觉得眼前陡然放光,刺目的阳光让他用手遮蔽了一会,才慢慢适应过来,这时才看见四周站满了背着枪的士兵,正要开口询问,忽然间那些士兵身上灰不溜丢还绿褐夹杂的古怪军装让他猛然脊椎发寒,瞳孔一下子收缩了起来。

段祺瑞的表情让李默很满意,走向绑架他的两位德国军官,对杜大壮招了招手:“两个先生,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这里是五万马克,还请笑纳。”

配合少爷的话,杜大壮猛然翻开了皮箱,霎时整整一箱德国马克纸币暴露在阳光下,顿时让两位德国军官气都不匀了,要知道他们在新军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