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太平洋-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这些举动来看,我认为他们会被伏击点设于靠近日本的地点,而且小笠原群岛附近海域是这次日本舰队回国舰队途中唯一无法回避的航段,除非他们愿意直冲琉球。”
直冲琉球当然不可能,虽然李默的主力舰队都出来了,但不代表琉球那么好欺负,数百门大口径岸炮,大量的小型鱼雷艇和水雷封锁,足够淹没整支经验不够丰富的日本舰队。
何况这是目前世界上铁甲舰经验最丰富的一支舰队,相信他们绝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在远海拦截技术手段不足的情况下,选择近海拦截肯定是最佳手段。
但太平洋舰队真的会选择小笠原群岛吗?
费舍尔动了动嘴角,还没发出声音身后便传来了舰长的声音:“将军,我们已经进入所罗门海,日本军舰也开始加煤了,预计明天早上可以越过新不列颠岛。”
……
明天清晨通过新不列颠岛。
乐飞缓缓放下了烈风号发来的日本舰队动向的情报,抬起头,外面的天空早已挂满了星辰。
身旁,完成了保护陆战队抢岛任务的哥萨克号和德拉季奇号已经加入了编队,他们将和四艘靖海舰一起,担负这次长途奔袭的任务。
舰队的速度并不快,只保持了十六节的中等航速,并非乐飞不知道这六舰能跑多快,而是他必须积攒力量为即将到来的海战做好一切准备。
这不是可以任意折腾的檀香山号试验舰,从舰炮到动力,从观瞄到舰内各子系统,这是一艘全新的军舰,虽然在几个月的测试中表现完美,而且不久前还做过一次全面的保养,但此时还不是发力折腾的时候。
虽然速度并不快,但呼呼的海风还是不断沿着舷窗灌入舰桥,带着凉意的海风吹散了白天的酷暑,也让仿佛给这支沉默奔袭的舰队插上了翅膀。
十艘主力舰,还有十六艘辅助军舰,足以让任何一位太平洋舰队的舰长滴口水,但乐飞也非常清楚,以靖海级的能力,打掉对方战列舰和重巡是不现实的,152毫米新式舰炮虽然威力大幅提升,但还没到万米击穿十艘主力舰装甲的能力。
如果把距离压近到七千米,也将遭到对手的猛烈炮击,虽然舰体庞大,排水量近万吨,但靖海级还没到能挨几发305毫米重弹面不改色的地步。
所以他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十九艘辅助军舰上,四艘日本轻巡,十二艘驱逐舰和三艘补给船,没有一艘能过抵挡住的四十八门152毫米舰炮和二十四门130毫米舰炮的狂轰滥炸。
当然,他也没忘记那四艘前来观战的军舰,嘴角难得勾起了一丝微笑。
明天。
一切迷雾都将揭开,他相信,整个世界都会被靖海舰风一般狂飙突进所震惊那些列强们都会发现,他们所秉承,所坚持的海战模式已经彻底崩溃,海上拦截战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随着无线电、蒸汽轮机和燃油化等新技术的使用,随着新式舰炮射程越来越远,舰队已经从近海决战已经发展到了远海战术拦截,从不到五公里的炮战距离延伸到万米之外。
他相信,整个世界都会被这股速度和距离的风暴给烫伤,当他们低下头,拿着放大镜仔细研究这场海战后会发现,太平洋舰队已经悄然站上了这个时代之巅。
“熄灯。”
乐飞抬起手腕看了看表,下达了今天的最后一个命令,五分钟后六艘军舰内所有会影响休息的光源都被熄灭,除了值班人员外,所有人都被勒令爬上了床,不管你睡得着睡不着,都必须闭上眼睛。
一切,都为了明天。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259章 速度将改变海战
徐徐的海风吹散了一夜的阴霾,数以百计的水兵们挤上了甲板,望着东方已经露出了一半的红日,开始虔心祈祷。
山本权兵卫站在舰桥内,并没有打搅士兵们的动作,对于一支已经长途航行了数万海里的舰队来说,无论是精神还是体力,都已经被压榨到了极致,谁也不知道那根弦何时会崩断。
但显然现在还不是结束的时候,距离回家的道路还剩下一小半,听起来挺少,但距离也有四千多海里,全速航行的话需要十二天。
问题是,舰队已经无法全速了,上万海里的航行,使得每艘军舰船底都沾满了寄生物,这些小东西严重拖延了舰队的脚步,使得舰队的平均速度从十七节一下子降到了十五节。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更严重的是出发前大家已经得知了吕宋被太平洋舰队攻占的消息,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此刻前方原本属于西班牙占领地的加罗林群岛等岛屿,恐怕已经被太平洋军占领了,幸好这些岛屿都不具备停驻舰队的能力,要不然他就必须带着舰队继续绕道。
只要穿过加罗林群岛,就将抵达北马里亚纳群岛,然后就将进入最危险,也是本该属于大日本帝国的小笠原群岛海域。
一想到这个被李默以几十万就强行买走的群岛,他的心就一阵绞痛,谁会想到有一天这片被日本无奈放弃的海岛,将会成为本国舰队回家的最大障碍呢?
往嘴巴里塞了片难吃的黑面包,略带霉味的面包让他皱了下眉头,幸好再有十几天就可以回到日本,美味的米酒将滋润这些战士们的喉咙。
山本权兵卫拍了拍手,抖去了手中的面包屑,看了眼远处的那艘黑色小军舰。他知道那是谁的军舰,但他并不是很担心,虽然舰队的速度降低了很多,但还是能在他们带着太平洋舰队抵达前,跑出数百公里。
数百公里,在这片大海上足以让任何一支舰队消失无踪。
甲板上,云集的士兵越来越多,挤在一起谈论着家乡,抽着卷烟,吃着早餐,享受这段旅程中最后的一段清闲。
军官们并没有阻止这种休息,反而乐得加入其中。
渐渐升高的太阳,带来了炽热而舒适的阳光,就连山本权兵卫都伸了个懒腰,一步步向舰桥顶部的飞桥走去,当他在几位军官的鞠躬中踏上飞桥时,眼角忽然猛地抽了一下。
远处那艘从安达曼海就一直跟随的黑色军舰忽然加速了,就犹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
轰轰轰……
更让人惊诧的事情出现了,那艘黑色的小军舰,竟然开炮了,舰艏小小的单管105毫米舰炮连续喷薄出三团巨大的火球,浓烈的硝烟霎时涂满了碧蓝的天空。
蹲在甲板上的日本士兵们如同炸了锅一般,全都站了起来寻找掩护,紧张中他们也非常纳闷,这艘小军舰难道发疯了吗?以不足千吨的体型,挑战完整而庞大的大日本帝国舰队?
一发一发清脆的炮击声还在继续,水柱从各舰四周冲天而起,由于距离较远,而且对方的炮击也根本没有任何目的性,一会瞄准了战列舰,一会又对准了巡洋舰,最后几炮甚至朝鱼雷舰扑去,却都没有任何收获。
该死的。
显然,这是一种挑衅,赤裸裸的调戏和耍弄。
虽然哪怕是让对方放开手炮击,105毫米舰炮也不可能给舰队造成多大的上海,但对一支航行了上万海里,一直处于紧张和不安中的舰队来说,这种调戏足以让大家憋在心里的怒火全释放出来,所以山本权兵卫和军官们立即就被激怒了,他们都没想到这艘小小的军舰竟敢悍然想庞大的舰队本阵开火,顿时气得直跳脚。还好总算是没烧糊涂,没有去浪费宝贵的主炮炮弹,便下令千岁号和笠置号带着三艘鱼雷舰追击驱赶。
得到命令后,位于舰队中央的两艘轻巡和三艘鱼雷舰立即加速冲出了本阵,这些体型小巧的军舰原本就为了速度而生,所以很快就追了上去。
小小的黑色军舰显然速度也并不低,见到五艘军舰围了过来,立刻边撤退边炮击,其中两发还差点击中了一艘鱼雷舰。
这个突发的情况,别说日本舰队了,就连千里迢迢跑来围观的四艘观战舰上都炸开了,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或者是美国德国的海军军官和士兵们,除了为这艘黑色小军舰的勇气钦佩外,也为它的自不量力感觉好笑。
随着三艘日本雷级鱼雷舰越来越快,眼看就要追上对方时,黑色军舰猛地绕了个湾后,如同一匹受惊了骏马,飞速的窜了出去。
这让举着望远镜观战的所有人都张大了嘴巴,尤其是费舍尔这种精通军舰建造和设计的海军军官,因为他们发现,这艘黑色小军舰几乎没有任何费力,就从原来的二十节一下子加速到了三十节,而且速度还在继续提升。
上帝,它里面塞满了锅炉吗?
佩尔西瞪大眼睛,指着那艘黑色军舰不敢相信,眼看速度最快的三艘鱼雷舰就要追上对方,忽然间黑色军舰改变了战术,一边蛇形机动躲避炮火,一边释放出大量的浓黑的烟雾。
滚滚浓烟霎时就沾满了天边,视线一下子变得模糊起来,由于处于下风口,无论是正在缓慢行驶的日本主力舰队还是四艘观战巡洋舰,都被这股浓烟遮蔽了视线。
小小的黑色军舰上,似乎是堆满了发烟材料,连续不断的冒出浓密的黑烟,加上它不断地机动回转,使得天空都仿佛被染黑了,五艘日本军舰很快就被浓浓黑烟卷入吞没。
一声接一声并不算密集的炮声,让佩尔西忽然感觉有些奇怪,按理说那艘小军舰完全可以凭借速度逃走,他为何还要……?
佩尔西还未想完,瞳孔猛地缩成一点寒星,因为他发现在远处海平面上浓密的黑云中,忽然升起了几道不一样的烟雾,那是……
佩尔西还没喊出声,滚滚的浓烟中忽然亮起了数十个火团,紧接着隆隆的炮声便从天边传来,让伴随日本主力舰队行动的所有人心猛地揪了起来。
“敌袭。”
刺耳的警报声从每一艘军舰上响起,正在看好戏,等着那艘黑色军舰被包围然后击沉再欢庆的日本水兵们顿时鸡飞狗跳不成样子,一些人飞奔跑上战位拉开炮衣,一些人则飞速的钻入船舱,狼奔兀走杂乱无章。
就连观战的四国巡洋舰,也急速掉转舰艏与日本舰队拉开了距离,同时各自升起了几面国旗,毕竟谁也不愿意在这种情况下被误伤。
此时的佩尔西终于知道为何那艘小军舰不逃跑反而频繁释放烟雾了,很显然对方那种特殊的能够大量释放黑烟的设备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因为地球曲线的作用,人眼最多只能看到两万米左右,超出这个距离就无能为力了,而此时两万米外缠斗的六艘军舰刚好处于视线尽头,加上浓烟遮蔽,很轻易就能挡住大家的视线,为友舰靠近掩护。
当然,佩尔西可以肯定来袭的军舰不多,也肯定是排成了特殊的紧密队形,最重要的是肯定不会全速,因为全速时冒出的烟柱肯定会比烟雾更粗也更黑。
几分钟后,当漫天的烟雾渐渐淡去,整个日本主力舰队和观战军舰全都目瞪口呆,一些人揉揉眼睛,一些人揪揪手背,似乎都不敢相信看到的画面。
那是什么?
一万吨左右的舰体,高大的跟宝塔似的舰桥,还有甲板上……?
上帝,三联装炮塔。
背负式中轴线安装方式,还有足足十二门的数量。
视线中,那四艘奇怪的军舰和两艘三千吨的防护巡洋舰组成的舰队已经完成了回转,并且堵住了了两艘日本巡洋舰和鱼雷舰,无数的火团正在从那仿佛插满了甲板的炮管中暴出,隆隆的炮声比鼓点还要密集,眨眼间五艘追击的日本军舰四周就出现了大量的水柱。
“敌舰速度25节,偏左两度……”
一分钟的急促射击,已经足够测试和调整炮击诸元使用的了,位于航海舰桥之上的炮击指挥塔内,观测手一边通过长达十五米的潜望式测距仪观察首轮炮击的效果和误差,一边大喊着将这些数据汇报给身后的枪炮长。
枪炮长则将立刻将一组组数字通过电话线传递给舰桥司令塔下方被厚厚装甲保护着得火控计算舱,在五台手摇式计算机的帮助下,汇集了全舰各类数据的炮击诸元很快被计算出来,然后又通过电话线传递到各座炮塔。
流程看起来有些繁琐,但实际上只是短短几十秒时间,当第一轮测试的炮击结束后一分钟,观测后得出的修正数据已经传遍了各个炮位。
“五分钟,急促射击。”
枪炮长刚刚对着电话喊出准备完毕,新编入的枪炮参谋就已经对乐飞竖起了大拇指,后者也根本没有给被打蒙的两艘日本轻巡和三艘鱼雷舰任何机会,立即下达了全速炮击的命令。
十二门52倍口径152毫米舰炮每分钟六发,四门47倍口径130毫米舰炮急促射击时每分钟八发,再加上编队中的哥萨克号和德拉季奇号前后同样的双联130毫米舰炮,一分钟内轻巡编队可以投掷出480枚炮弹。
几乎是在眨眼间,距离仅仅五千米,刚才还依靠着三十节航速冲在最前面的三艘鱼雷舰就被打成了筛子。
这么近的,即便是没有新式测距仪和火控指挥系统,即便鱼雷舰目标小机动灵活,经久考验,长年接受高强度训练的太平洋舰队炮手们,也能确保两成的命中率,就等于每艘鱼雷艇都挨了近三十发炮弹。
炮弹在它们身边炸开,小小的舰体和船壳根本没法承受那么密集的弹雨,很快便燃起了熊熊大火,当两声剧烈的爆炸几乎同时从至今乐飞还不知道舰名的两艘鱼雷舰舰艏爆开,鱼雷被击中诱爆的场景顿时让交战双方全都瞪圆了眼珠。
太平洋舰队的水兵和军官们都没想到,只不过装上了刚开发的测距仪和还显简陋的火控系统,舰炮的威力和精确度居然能发挥如斯。
而日本主力舰队和观战的巡洋舰上则根本没想到,这种插满了152毫米舰炮的怪异军舰,打沉三艘鱼雷舰只不过花了短短两分钟。
剧烈爆炸中,褐黄色的硝烟冲天而起,当炮手们根据最新的诸元开始把炮口全部对准那两艘轻巡时,三艘小小的鱼雷艇已经开始下沉。
两分钟。
带领檀香山号测试了近一年的新式火控系统和三联装舰炮,甚至它们组合后威力的乐飞对能在这么短时间打沉三艘鱼雷舰根本不奇怪,以四艘靖海级和两艘轻巡强大的速射炮配置,近距离秒杀三艘鱼雷舰算不得什么功劳,所以连脸皮都没抽动半下,他的注意力全集中在拖在后面,距离万米左右的两艘日本轻巡。
千岁号,笠置号,都属于同批的千岁级二级巡洋舰,满载排水量4850吨,装备两座单装40倍口径203毫米舰炮,此外还装备了十门单装152毫米炮廓副炮和12门单装76毫米速射炮,以及6座47毫米哈乞开斯速射炮,航速更是达到了21节。
无论是排水量还是火力,都已经超出了一般二级防护巡洋舰的范围,甚至已经达到了能和决心级对轰的标准,所以从接受任务开始,他就把这两艘英国建造的轻巡和另外两艘由法国建造,主炮相同只是副炮口径不同的轻巡列为了打击重点。
只不过……
乐飞看着远处已经拉近到九千米,却始终没打出一炮的两舰,嘴角猛地拉开了一道上翘的弧线,当眼角的余光扫到更远的,正在加速赶来的日本主力舰队和四艘外围观战的第三国巡洋舰后,更是眸光雪亮,对炮击参谋做了个手势。
日本人还是没有吸取教训,不顾一切的选择大口径重炮,企图增强火力优势,但又想保持航速,所以搞出了这四艘薄皮大馅的饺子,根据情报,四艘轻巡穹甲最厚处也不过两英寸,这种厚度的装甲,即便在新式152毫米舰炮的最大射程上,甚至都不需要使用刚刚列装的被帽穿甲弹。
何况此刻他们已经主动拉近至了九千米,而且还因为射角问题,副炮根本无法开炮瞄准。
“保持一万米距离,穿甲弹。”
乐飞冷静的下达了命令,航海长立刻拨动了舵盘,舰艏开始微微偏斜的同时,四艘靖海级的主炮再次咆哮起来。
……
一万米。
早已被突然出现的太平洋舰队四艘靖海级轻巡上,那种新颖舰炮布置弄得神魂颠倒的费舍尔仿佛觉得眼球都要炸开了,还没等他仔细看个清除,就见到对方主动拉开了和两艘日本二级巡洋舰的距离,然后四十八门主炮同时喷出了炽烈的火球。
如果说超过六十门130毫米以上口径舰炮同时开火,在五千米内秒杀三艘鱼雷舰还属于正常范围的话,那么此时他们主动撤退到一万米外开火就很不正常了。
尤其是费舍尔这种专业的火炮专家更是非常清楚,目前各国的舰炮虽然理论上都可以打出一万米以上,但问题是射击太小,而且一旦海战距离超过万米的话,对炮手的要求则非常高,所以各国基本上都把五千米作为最佳炮战距离,一旦超过了这个距离,命中率将大幅下降,至于一万米外,那根本是碰运气了。
所以他很清楚日本那两艘二级防护巡洋舰的火炮威力,如果拉近到五千米,凭借着两门单装203毫米舰炮,他们可以很轻易地撕碎对方的装甲,但现在他看到了什么?
近万吨舰体却只布置了四座三联装152毫米舰炮也就算了,居然还主动拉开到了一万米外射击,难道太平洋舰队的炮手都是千里眼吗?
太平洋舰队的炮手当然不是千里眼,但高高舰桥上的测距仪却可以准确的提供出两艘日本轻巡的航速,距离和炮击偏差等数据,前后舰桥两套观瞄系统不断地测距下,再加上站在桅盘和炮击舰桥两侧的观测手,就可以很及时为各炮组提供准确炮击诸元。
“轰轰轰……”
作为一款轻巡洋舰,靖海级和主力的战列舰重巡是不一样的,既不追求统一炮击,也不追求线性战术,唯一的要诀就是快。
反应快,开炮快,航速快。
而当这些快都集中到一起,就形成了一股可怕地钢铁旋风,虽然130毫米舰炮射程也超过了万米,但它们还没有配备专用穿甲弹,所以在万米距离上只能看着主炮以每分钟六发炮弹的全速,向敌人怒吼着倾洒弹雨。
根据之前几个月的测试,在万米距离上命中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十五,理论上一分钟内72枚穿甲弹中可以命中十余发炮弹,所以短短几分钟内,企图靠近的千岁号和笠置号舰身上就不断地冒起火光,虽然两舰甚至是远在近两万米外的日本主力舰队也已经开火,但射角不够,又没有先进的观瞄设备,那么远的距离上的这种炮击连瘙痒都够不上资格。
最让两位日本舰长感到绝望的是,无论他们如何提高航速,那些明显比自己大了很多的军舰,居然还是稳稳地保持了万米的距离,难道说对方的速度也超过了二十二节以上?
万吨级军舰超过二十二节,这要装载多少锅炉啊。
随着一发发炮弹准确的命中舰体,两艘巡洋舰终于撑不住了,准备掉头向与主力舰队回合,但乐飞怎么会让到手的猎物飞走,果断下令左满舵,绕到了两艘日本轻巡的左翼,继续狂轰乱炸,同时下令哥萨克号和德拉季奇号抵近炮击。
更换了蒸汽轮机,并使用了新一代燃油锅炉后,加速性更快,速度可以飙到二十五节的两艘轻巡如脱缰的野马般冲了出去,在密集的弹雨掩护下,很快便把距离拉近到了七千米。
这个距离上,他们搭载的130毫米舰炮已经可以完全发挥出来,每分钟八枚的速度比靖海舰主炮更快,精度也更高,接连命中了早已冒起浓烟的舰体。
如此密集的弹雨下,尤其是那些新式的穿甲弹不断穿透装甲后,千岁号和笠置号终于坚持不住了,疯狂灌入的海水更使得两舰航速锐减至了十五节。
一旦失去了速度,无论是那种巡洋舰都会像是被扒光了牙齿的老虎,只剩下利爪,但利爪显然也不够锋利,根本够不着万米之外的敌人。
当千岁号舰体中部的锅炉舱首先发生爆炸,目疵欲裂的山本权兵卫终于带着主力舰队冲到了一万米内,但可惜一切都已经晚了。
千岁号爆炸后不到一分钟,笠置号也因为锅炉舱大量进水,导致锅炉和动力全部损坏,舰体也开始倾斜,最终在一小时后翻覆沉没。
而在千岁号发生爆炸时,乐飞就看到了已经冲近的日本主力舰对,并下达了撤退命令。
看着六艘军舰以超过二十三节的速度重新消失在地平线外,终于从震惊中缓过神来的约翰费舍尔和菲利特曼互望一眼,掏出怀表看了下时间。
三十分钟。
费舍尔倒吸了一口冷气,短短二十五分钟,只够让一艘二十节的军舰跑上一万米而已。但就是这一万米,却成了日本舰队主力的天堑。
谁也无法否认,这是一次成功的战术偷袭行动。
从激怒对手冒进,到不断地拉开追击军舰和主力之间的距离,再到释放大量烟雾掩护友舰靠近,直到最后摧毁两艘被认为是最好的二级防护巡洋舰,除了完美的战术设计外,也和那四艘安装了大量六英寸速射舰炮的万吨级军舰分不开关系。
费舍尔几乎可以肯定,那就是檀香山造船厂封闭了两年创造出来的新式军舰,新奇的外形,高耸的舰桥,以及令人耳目一新的炮塔布置结构,和那令人瞠目结舌的短时间内大密度弹丸的投送能力,都让观战的四艘巡洋舰上的各国军官震惊不已。
虽然大家对万吨级军舰只安装152毫米舰炮的功效,以及排水吨位利用率上依然持怀疑态度,但谁也不能否认,这款他们从未见过,甚至是让人震惊的新式军舰,将成为世界各国所有二级巡洋舰的克星,甚至很多一级巡洋舰也无法抵挡得住如此众多的六英寸炮弹。
日本水兵呆滞的目光,和四艘观战巡洋舰上久久难以平息的心跳中,那艘黑色的小型军舰又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远远地吊在日本舰队身后,仿佛刚才的一切完全没有发生过。
佩尔西回到了船舱,缓缓地打开了笔记本,凝滞了片刻后才拿起笔写下了一行字。
“速度,将改变海战。”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260章 能回家吗?
密克罗尼西亚群岛。
叶祖珪从黑暗中收回了目光,远处的海平面下是一片破碎而密布的岛屿,密密麻麻绵延千里,他从未想过会有一天带着军舰来到这片大洋的深处。
和以前带着靖远舰长卧旅顺港相比,此时他才明白什么是海军。
从旅顺到琉球,从琉球到吕宋,在从吕宋到密克罗尼亚西,通过被誉为太平洋踏脚之地的威克岛抵达檀香山,最后再从檀香山途径小笠原群岛回到旅顺。
那位还未满二十岁,被欧洲成为远东纵火犯,被美国人怒斥为战争狂人,被领地内百姓戏称为“咱家少爷”的少年,已经拥有了比整个大清国还辽阔的海疆。
或许那些依然身处国内,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会嗤笑要那么多鼻屎大小岛作何用,但身为海军军官,叶祖珪却非常清楚,这片辽阔的即使军舰绕一圈也要几个月的海疆,将带来多少财富。
而比财富更重要的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岛屿,其实是多么重要。
脚下的重巡疾驰狂奔,这艘原来属于俄国的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大型巡洋舰,经过大半年的改装,早已改头换面,恐怕就连原先的设计师都很难认出。
原来的切斯马号,锡诺普号,科尔尼洛夫上将号和这艘舰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虽然舰体吨位大小有些许差异,但在改装后全被别列为了同一级别,分别改名为海参崴号,双子城号和满洲里号,乌苏里号。
海军内编号为海参崴级,类型为重型装甲巡洋舰。
这是太平洋舰队独特的分级,将目前各国混乱的一级,二级战列舰,一级二级装甲巡洋舰等混杂的分类简化,在太平洋舰队中,一级战列舰均称为战列舰,二级战列舰和一级装甲巡洋舰均称为重巡洋舰,其余都是轻巡洋舰。
剩下的各国鱼雷舰或者雷击舰都叫驱逐舰,听说最近还有种能潜入水下叫潜艇的军舰服役了,但那支部队他还没见过。
新服役的靖海四舰虽然满载排水量达到了九千八百吨,比之前四艘轻巡打了整整两倍,但由于缺乏标志性的重型火炮,所以被编为了轻巡洋舰之列。
乌苏里号,原来是一艘俄国一级大型装甲巡洋舰,满载排水量七千六百吨,这次改装后吨位更增加至了八千二百吨。
和用战列舰改装来的海参崴号,双子城号相比,同级别的乌苏里号和满洲里号小了整整一圈,加上舰体时间也长了,所以最后不得不牺牲了部分装甲和副炮火力,载煤量和续航力也减少了很多。
两门三联装45倍口径203毫米舰炮,要不是新式舰炮重量和后坐力大为减少,恐怕也塞不进这两艘重巡,而原本二十门多各类口径副炮全部被拆除,仅剩下八门152毫米炮廓副炮和四门双联37毫米甲板速射炮,看似火炮大幅减少,但因为前后半球的三联装舰炮,攻击能力不仅没减小,反而增强了不少。
小水管燃煤锅炉和效率更高的往复式蒸汽机组合,放在其他国家依然属于一线装备,但在太平洋舰队中已经逐渐老去,已经无法和靖海级采用的新式动力组合相比,可依然能让乌苏里号保证20节的航速。
从昔日两千多吨的靖远舰,到如今的八千吨级重巡,叶祖珪做梦都没想到最走到今天。
而这还并非是让他最激动兴奋的事情,作为重型巡洋舰的舰长,海军中的高级军官,他已经可以涉及一些高机密东西,所以见过那两副随少爷和参谋长随身携带,只做高级会议展示却从不悬挂起来的太平洋海图,当他第一次参加高级军官会议,见到那副海图后,就差点惊掉了下巴。
少爷,要的可不仅仅是夏威夷,吕宋,和密克罗尼亚西这些地方,他的雄心足以吞灭这片大洋。
那幅地图,只是匆匆一掠,但却已经镌刻于脑海深处,虽然距离最终的目标还很遥远,甚至是米克罗尼亚中例如马绍尔群岛等岛屿还在德英等国的控制下,但总有一天,这里的每座岛屿,都将插上那面旗帜。
叶祖珪慢慢地扭过头,望着月光中模糊却依旧随风飘扬舰队战旗,战士的鲜血染红云朵,华夏的巨龙伸出了金爪,探空而出,覆盖蓝色的大洋,折断了冰冷的军舰。
血云龙爪旗。
那是一面已经享誉整个世界,是依然在无数将士们拖抬下,一步步向山巅插去的战旗。
叶祖珪深深一吸,腥淡的海风灌入鼻腔,让他整个人都精神了很多,看了眼旁边的姊妹舰满洲里号,暗想萨镇冰是不是也在看战旗,或者正在打算用日本新舰队来血洗北洋的耻辱?
微微一笑,他立刻向舰内走去,这是他的习惯,在熄灯之后巡视各舱。
走道内,大部分灯光已经熄灭,只有几盏应急灯还在发着淡淡的光芒,轻微的鼾声从每个休息舱传出,休息舱斜下方,便是用厚厚装甲包裹的弹药舱。
快步走过弹药舱准备去看看动力舱时,隔舱厚厚的铁门后一阵细碎的交谈声引起了他的注意,舱门后,几位管理弹药库的士兵正一边笑着,一边在几颗粗大的203毫米炮弹上画上涂鸦。
“东子,你说的是不是真的?”
“当然,要不然我大晚上的带你们下来干嘛?”被称为东子士兵指天画地保证道:“张参谋都和我说了,明天指定开战,所以我得趁着开战前写上一句。”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