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太平洋-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柏拉维夏的心猛地悬了起来,难道说斯洛的庄园又遭到了黑手?上帝,万一他真的发怒把事情通道了王后那里,恐怕自己立刻要下台了。

“斯洛阁下,出了什么事吗?”

斯洛气喘吁吁,连话都说不匀了,弓着身子良久后才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情报,递给了柏拉维夏:“总督阁下,各位将军,这是我刚刚得到的消息,那些野猴子要进攻甲米地了。”

柏拉维夏顾不上礼貌,一把撤过了情报,看了两眼后不但没着急,反而眼睛猛地亮了起来,马上递给了几位将军,笑道:“各位,我们的机会来了。”

几位将军看完后,也纷纷激动地满面通红,因为斯洛带来的可不是什么简单消息,而是一份那些暴民即将攻打甲米地的消息,而且根据情报,这一次那些暴民来了整整三万人,几乎把所有的军队都派来了。

情报详细的令人发指,甚至还罗列了进攻的线路,时间等等,在座的都不是傻瓜,这份情报如果属实,谁都知道预示着什么。

那几乎会是一场轻松地狩猎晚会。

只不过,这么重要的消息,这位斯洛先生是……没等大家怀疑呢,斯洛已经先一步哭丧起了脸:“诸位,为了这份情报,我花了足足五十盎司黄金。总督阁下,您看……”

斯洛狡诈奸猾的商人嘴脸,彻底让柏拉维夏等人放下了心,他连忙笑着拍了拍斯洛的肩膀:“斯洛先生,等这次结束,我会亲自回国觐见国王为您请功,此外至于您的损失,我想诸位将军们,会帮你弥补的。”

“我说的对吗?各位将军。”

房间里,顿时响起了一阵得意的大笑声,笑声结束后不久,柏拉维夏立即找来记者,当众宣布将派遣一万士兵前往棉兰替那些死去的同胞报仇,此外驻扎在甲米地的舰队也将前往达沃城支援。

三月十日夜晚,整装待发的一万名西班牙士兵开始陆陆续续登上运输船,在舰队的保护下前往棉兰,但只有很少人知道,这些士兵在海上绕了个大圈子后,又悄悄地回到了一处极为隐蔽的庄园内。

同一天夜晚,数以万计的卡蒂普南革命军,背着枪,拿着大刀和长矛,开始从吕宋各处向甲米地云集,而他们并不知道,黑暗中一些眼睛已经盯上了他们。

两天后,第三批两艘檀香山护航炮艇缓缓驶入了马尼拉港 ,根据之前的协议,它们将以这里为基地,为来往的西班牙货轮提供一个月的保护。

也是同天,一封只有六个字电报,被迅速发往了关岛,然后经由那里转发至檀香山和位于旅顺的总参谋部,电文如下:

“吕宋准备好了。”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247章 归来的港湾舰队

爱美岛,这座在李大少爷去日本化更名后的大岛,并没有出现如琉球大岛般烟囱林立,机器轰鸣般热闹。成片成片的红树林让这座美丽的岛屿依然保持了原汁原味的风貌,但细心地人依然能发现,在这片秀美的景色下,改变依然无处不在。

道路是最能体现这种改变的地方,昔日沙砾碎石铺筑的道路已经完全被水泥道路取代,两旁杂乱的矮树丛也被一排排整齐的防风林取代,夹杂期间的路灯上硕大的灯泡每到夜晚,便如一颗颗闪亮的星辰般将整个岛屿点亮。

没有人统计过岛上有多少这样的路灯,大家只知道,河道上一座新建的水电站为这些灯泡提供了电力,每当夜晚来临,站在高处就会发现,大岛上仿佛被镶嵌了一串串璀璨的水晶。

虽然没有重型工业出现,但这里也并非一无所有,在政务院的政策倾斜和小额贷款帮助下,渔业已经成为了这里的支柱产业,不大的海湾里停满了渔船,其中甚至还有几艘大型的远洋捕鱼船。

细嫩美味鱼肉被制成罐头,然后再由这里运往各地销售,根据计算,仅仅这三个月,就有超过三万吨鱼肉罐头和渔业加工品被运往世界各地销售。

除了渔业外,丰富的桑蚕资源也吸引来了很多从江南等地移民来的丝绸布商,渐渐发展起了纯粹用手工制造的丝绸,在那些受李大少爷影响,非常注重包装和品质的檀香山商人们强势的广告宣传下,首次进入了欧美奢侈品的行列,给当地人和那些外来移民带来了大量财富。

如果琉球岛的开发属于轰轰烈烈的话,那么这里就只能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但正是这种悄然间不经意的改变,却让大鸟圭介更觉得坐立难安。

他来到这里已经半个月了,除了代表天皇陛下来向李默就上次的刺杀事件道歉和送上医疗费外,还是来谈判希望太平洋舰队能暂时开放浦贺水道,让四艘正在美国军舰保护下,停驻在外海已经好久的主力舰回国。

谈判很艰苦,冷嘲热讽,污言秽语,谩骂攻击层出不绝,因为谁都知道,如果不是有美国人的保护,并悬挂了美国国旗,那么太平洋舰队恐怕早就全体出动攻击四艘主力舰了。

但他却不得不咬着牙坚持,在那些檀香山派来的,明显就是拿自己来锻炼经验的年轻新手面前,保持着微笑,展示着大日本帝国不会屈服的决心。可事实上连他也心里没底,不知道在英美两国都派出了代表参加的这次谈判中,李默会不会答应开放水道放四舰回家。

面前长长的桌子,摆放整齐的茶杯,桌子中央每天都更换的鲜花,还有那位递交协议的年轻官员嘴角的那丝微笑,跃入此刻的眼帘后,却始终感觉充满了怪异和阴谋,忽然间他觉得自己仿佛变成了离开了大海,被摆放在案板上的游鱼,大口大口的喘着气。

他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走进这间会议室了?连他身边的随行人员也都麻木了,他只知道自己每天准时来到这里后不久,对方就会在开放时间,进入水道的顺序等等鸡毛蒜皮的细节上反复纠缠不清,最后找个无聊透顶的机会,宣布休会。

再然后,又是多边小范围的调停,随后又进入谈判,随后又休会。

仿佛一个永远醒不来的噩梦,无休无止侵袭着前来爱美岛的日本谈判代表团中的所有人,即便是几天前传来消息四艘主力舰已经在美国军舰的保护下抵达外海的消息,也没能让他有丝毫兴奋之感。

作为一名外交官,大鸟圭介有着超乎寻常的冷静,也比那些远在东京大本营内的官员更加清醒,他甚至必须感谢对手,让他有机会来一次琉球岛,用自己的眼睛更直观的查看对方但正是这段日子亲眼所见,让他明白了或许是痛苦无比的事实,日本已经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了。

是的他无法对外人说这些被认为是“有辱帝国”的丧气话,但他没法欺骗自己的眼睛,看看那些遍布于琉球各岛工厂,听着工厂里日夜不停的轰鸣声,他就知道日本已经输得彻彻底底。

三年前,在檀香山人发动偷袭时,双方还算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为那个时侯的日本已经建立起了初步的工业体系,但随着太平洋舰队的炮击,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不仅彻底瘫痪,就连横须贺造船厂都被拿去做了赔偿。

虽然天皇陛下竭尽全力,大本营想尽办法,利用一切资源扩充了唯一的横滨船厂,但各种各样的借口,断断续续的封锁,和横行外海吓得商人不敢前来的太平洋舰队的军舰,却彻底断绝了日本追赶的希望。

因为日本不是资源大国,甚至某些方面还不如朝鲜,重要物资几乎全靠海外输入的情况下,那种封锁大海就意味着掐断了心脏的血管。

与此同时,对手却再以火箭般的速度发展,他们在把瓦胡岛建成了大工厂,接下来又初步完成了琉球的工业化,现在更获得了资源丰富的东北三省,不仅解决了资源不足的后顾之忧,更获得了最宝贵的人力资源。

何况在他的眼中,那位李默对工业的投入是极其惊人的,光是投在琉球的工业化建设资金,就是日本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如果算整体的话,他这两年在工业上的投入资金,甚至比一些老牌列强还多。

三年,他将数十万琉球人从农夫培训成了工人。

三年,他利用和英德意等国的贸易往来,派遣了超过五万学习工。

三年,他统治下仅仅一家航运公司,拥用的大型货轮比帝国总和还多几十倍,往来于太平洋每一个角落,为他带来数不尽的物资和金钱。

仅仅是三年,他让帝国控制时没有任何工业能力的琉球,建起了一座巨大的船厂,并且开始为他改装和建造新式军舰。

原本,帝国也有机会追上对方的脚步,至少不至于拉得这么大,但在获得了美国贷款后,大本营却将所有钱都用在了扩军上,重建海军花去了一半,陆军又分走了一部分,最后剩下的也大都用于储备物资和备战上,除了扩建了横滨船厂外,投入到其他基础设施和工业的钱基本为……零。

仇恨的怒火蒙蔽了所有日本人的眼睛,他们忘记了,一个没有重工业,仅靠一个船厂的帝国拿什么去对抗武装到牙齿的对手。

即便是胜利一次,即便是打残了太平洋舰队,可对方依然能在短时间内依靠强大的工业力量,重新建立起一支令人生畏的军队。

现在,他们在德国购买的两艘战列舰已经被拖入了琉球船坞,准备改装这两艘融合了德国、意大利或许还有英国技术的新战舰上即便不是专家,大鸟圭介也知道这种改装需要涉及到多少技术,需要多少有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夏威夷船厂忽然解除了封闭,但却处于所有人预料的空空如也,那原本应该曝光的四艘军舰忽然从所有人的视线中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有原本在琉球船厂内维修和改造的四艘大型巡洋舰。

没人知道这八艘军舰去了哪里,就仿佛他们从未出现过一般。

但他们的的确确存在,大鸟圭介很清楚,虽然日本已经恳求英美法德等对那八艘军舰也很感兴趣的国家提供情报帮助,但至今也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可以这样说,两年多来日本疯狂的扩军不仅没有缩小差距,反而在对方闲庭信步般的运筹下,依靠着强大的经济能力,将差距越拉越大尤其此刻新购四艘主力舰不得不因为封锁停靠在海面上,国内新水兵只能干瞪眼无法登舰训练的情况下,缺乏经验的新联合舰队能够获胜吗?

答案其实从对方在谈判中不断的纠缠就可以得到了。

与其说檀香山人是在找借口封锁,倒不如说他们是在进行最后的准备,不然以他们的力量完全可以几个月前就发动进攻,根本不给日本外购舰队回来的机会。

可他们没有。

大鸟圭介并不觉得奇怪,因为他知道,太平洋军不是手下留情,更不是别人所说的迫于外交压力,他们只是不屑于现在就开战,他们的胃口恐怕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大。

因为他们在等帝国军舰回国,他们想的是再一次全歼大日本帝国海军。

深深地吸了口气,大鸟圭介努力地堆起笑容,向对面的几位年轻外交官鞠躬后,刚要坐下来开始新一天的拉锯战,一份文件忽然推到了他面前。

“大鸟圭介先生,这是给您的。”

大鸟圭介抬起头,望着对面面带微笑的年轻的檀香山谈判官,有些失神,良久后才翻开文件,一股喜悦猛地冲入脑际,太平洋军同意开放一天水道。

但很快,他的喜悦就被疑惑和不安深深包裹了,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太平洋军会愿意开放水道?一股深深地恐惧感忽然从他心头升起,霎那间就遍布全身,直到身边的随从推了他一把,他才麻木的站了起来,从对方的谈判代表手中接过了协议书。

天皇道歉和十万英镑仅仅换来了开放一天水道时间,这就等于除非选择率先开战,要不然四艘回国的主力舰就成了只能在港湾里打转的内海炮艇。

身边传来了随行官员传来的压抑的兴奋声,看着他们紧握的拳头,看着他们嘴角的微笑,大鸟圭介的心却更加凉了。

这是份羞辱的协议,日本军舰甚至需要看敌人的脸色才能回国,但这又是不得不接受的协议,他无法拒绝在协议上签字,因为帝国和大本营都急需让四艘主力舰立刻回来提升士气。

他知道,李默绝不是忽然改了胃口的饿狼,也不是良心发现,这份看起来对帝国无比重要的协议其实就一份宣战书,预示着太平洋军已经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

“这或许是自己这辈子签署的最后一份协约吧。”大鸟圭介深深地吸了口气,在协约上签下了名字后,头也不回的走出了会议室,登上了回家的货轮。

三天后,当日本谈判代表团的轮船抵达东京后,人们才发现大鸟圭介已经回家的前一刻,在船舱内服毒自杀了,没有人知道这位日本外交官中的佼佼者,为什么会在取得了外交成果,并看到了帝国海岸线的时候选择离去。

……

浦贺水道外,南极星号舰桥顶部的飞桥上,季濡山为了看清楚正在缓缓进入水道,依然悬挂着美国国旗的两艘战列舰和两艘重巡,甚至找来了一架梯子站到了上面。

“日本人果然在水道里布置了水雷。” 望着进入水道后立刻排成一列,缓缓改变航迹的美日舰队,眼中寒星一点。

上次太平洋舰队用水雷封锁了海参崴,造成了卡马波夫死亡的事情历历在目,所以他并不奇怪日本也会选择这种方式来确保东京湾咽喉的安全,但正是知道水雷的威胁,才会让他更觉得棘手。

梯子下,几位参谋也围在一起,指着远处已经变成小黑点的日本舰队,小声交谈着。

“你们说参谋部到底在搞什么鬼?按我说直接开战打沉他们算了。”

“那可不行,人家现在悬挂的是美国国旗,而且上面操作的也都是美国水兵,日本兵都在美国军舰上呢。”

“我看参谋长和四邻这次是糊涂了,管他美国日本的,只要不开放不就完了吗?逼得他们先动手,我们也不用瞎耽误时间。”

“放心吧,参谋部的计划都是经过少爷同意的,我想少爷肯定是有别的计划了。”

“得了,我说你们几个都别瞎猜了,再有一个半月,什么就知道了。”

参谋的话,让季濡山微微皱起了眉头,说实话他也搞不懂为何总参会同意让日本军舰回去,虽然狭小的东京湾也不可能训练出一支真正的舰队,但四舰的回归对日本无疑是个鼓励,一次提升信心的大好宣传,少爷为何要给他们这次机会呢?

“报告,总参急电。”

这时,一身急促的脚步声从攀上了舷梯,季濡山连忙跳下梯子,但等接过这份标注为紧急和绝密的电报才发现,竟然有几张纸厚。

这让他一下子诧异起来,要知道无线电虽然方便,但要发这么厚一份电报的话,没几个小时是绝对不够的,是什么样的电报,需要几个小时来发送呢?

当他避开了所有目光,展开了电报后,瞳孔猛地收缩起来。

“报告,北极星号,南极星号来了。”远处的地平线上,滚滚黑烟直冲云霄,两艘北极星级战列舰雄壮的舰艏劈波斩浪撞开了腾腾水雾,加入了封锁舰队。

半个小时后,才刚刚将四艘主力舰迎回的水道,再次被太平洋舰队封锁,而这一次封锁的已经由两艘战列舰改为了四艘战列舰。

……

横须贺港内今天则是旌旗招展,码头边挤满了来自东京大本营的高级军官,水兵们更是难得的换上了全新白色的制服,而围在外圈的普通日本民众则更加兴奋,每个人都仰着头,踮着脚,翘首以盼。

没有喧嚣,没有锣鼓,潮水起起落落发出的哗哗声和粗重的呼吸声混合在一起,竟让横须贺港湾内再无其他一丝杂音。

西乡从道站在欢迎队伍的最前面,四周安静而压抑的景象让他的心微微颤抖了一下,回想几年前,吉野号回国时的场景,虽然围观的人数没有减少,虽然大本营内来的军官比当时更多,但和那时鼓乐齐鸣的喧嚣相比,此刻这种安静让他觉得份外异样。

这是不正常的,这种不正常正是源于正在水道外,耀武扬威几个月了的太平洋舰队,从护航队再次全军覆没后,大家对日本能不能获得战争胜利已经起了疑心,一些悲观的人甚至认为即便是主力舰全部回国,日本已经无法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这或许就是太平洋舰队封锁东京湾所想达到的成果吧。

西乡从道深叹了口气,努力使自己站得更直一些,希望能给身后那些普通民众更多的信心,因为它代表的是关乎帝国生死的大日本海军。

很快,人群中出现一阵躁动,西乡从道连忙望去,只见海平面上先后出现了四个艨艟巨影,桅杆上高高飘扬的帝国海军旗一下子吹散了港湾上空的阴霾,他连忙举起望远镜,直到看到四艘军舰的舰体上没有任何损坏的痕迹时,才在人群的呼唤中松了口气。

很意外,太平洋舰队竟然真的没有拦截四艘主力舰。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美国人护航的关系?”看着视野中越来越大的战舰,西乡从道瞄了眼远处特意来欢迎军舰的皇太子,心地突然涌起了不妙的感觉。

“部长阁下,英国来的电报,曼彻斯特港外发生了严重的货轮相撞事件,山本权将军来电说,我们有四艘战列舰被堵在了港口内无法进出,所以他必须要等英国人清理完水道后才能出发,抵达日本大约要打五月十五日。

“晚了半个月。”

西乡从道终于知道为何一直心绪不宁了,李默终于还是出手了,而且还是用这样一种谁也没有想到的方式,直接冲到了世界第一海军强国的家门口,制造了一场堵塞对方水道的好戏。

事故。

连英国人都没办法发脾气的事故而已。

三月十五日,英国曼彻斯特港狭窄的水道内忽然发生了严重的货轮相撞事故,两艘货轮沉没,横在了水道中央。

三月十六日,日本从美国订购,以1894年版依阿华级为版本的两艘战列舰萨摩号,安云号和两艘大型装甲巡洋舰出云号,磐手号抵达横须贺港。

但由于浦贺水道继续被四艘北极星级战列舰封锁,日本归国四艘主力舰不得不依赖东京湾进行日常训练,但所有人都知道,日本新联合舰队正在等待决战的那天。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248章 我们还有四十天

《远东,一触即发》。

三月二十日的报纸上,粗黑醒目的大字标题犹如远东上空的阴霾,让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的眉头拧成了川字。

谁也不会想到,李默那个混蛋竟然跑到大英帝国家门口捣乱来了,四艘日本战列舰刚海试进行到一半,进入曼彻斯特补充燃煤就被两艘法国货轮给堵死在港内,装满了燃煤的沉船横在狭窄的港湾水道里,堵塞了整个港口。

海军部和港口管理局已经在倾尽全力打捞,法国船东也送来了二十万法郎的赔款和打捞费用,并且态度陈恳表示愿意承担责任并配合英国政府打捞,可要把两艘满载燃煤的货轮打捞出来,至少需要两周时间。

这是巧合吗?

索尔兹伯里摇了摇头,天下没有那么多巧合的事情,这显然是一起有预谋的行动,虽然情报部找不出那家法国货轮公司和李默的关系,但傲慢的法国佬愿意出动承担打捞费用和赔偿损失,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可是说明了问题又能怎么样?因为一起“事故”就像檀香山宣战?不,议会会撕了自己,要制造自己这次支持日本的举动已经引来了很多的不满,一些保守党议员甚至公开表示,要求弹劾自己,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正在把英国带入干涉主义的危险中。

沉船事故,就是最好的明证。

支持日本,将两艘檀香山订造的战列舰转交给日本,就等于和檀香山彻底撕破了脸,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甚至是美国纷纷从檀香山手里接过巨额订单的时候,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却一无所获,这已经让很多国内的商人感到了愤怒,纷纷指责政府的计划。

在他们看来,保持原来那种超然于大陆之外的独立,看着檀香山和日本继续火并,并从中渔利才是最好的办法,但几乎没有人意识到,当两只野兽在囚笼中厮杀互咬沾满了鲜血后,最终获胜的那一只会有多么嗜血。

索尔兹伯里想到这里,抬起了头,环视了一下坐在四周的几位,才把目光放到了正对面的大英帝国第一海军大臣巴登贝格路易亲王身上。

“亲王阁下,我想在座的诸位都想知道,如果远东战局一旦糜烂至不可收拾,帝国远东舰队有能力干涉吗?”索尔兹伯里放下报纸,顺手端起了咖啡杯。

作为英国最强大武力的掌舵者,在如今远东局势变幻莫测的时候,巴登贝格路易亲王自然而然的掌握了足够分量的话语权,一时间房间里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位已经年近六旬,依然红光满面的老者身上。

巴登贝格路易亲王喜欢这种被人注视的感觉,就犹如他领导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一样,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成为所有人和所有国家的焦点。

“如果能立即给我五艘老人星的话,我想我们可以获得胜利。如果没有,那么又不能抽调其他军舰的话,我想……”说到这里,巴登贝格路易亲王摊开手:“恕我无能为力。”

“什么?”第一个被震动的就是外交大臣金伯雷了,他没想到一向以强硬闻名的巴登贝格路易亲王会这样回答。上帝,难道说没有新的战列舰,皇家海军就不会打仗了吗?难道说刚组建了没几年,军舰也大部分都是从英国购买的太平洋舰队,实力会比帝国海军更强。

作为老资格的海军大臣,巴登贝格亲王不愿意和这些政客解释战争,只是淡淡的说道:“或许我的话会让人难以接受,但请大家不要忘记,檀香山人刚刚从德国接手了两艘新式战列舰,根据海军部得到的情报,这两艘战列舰完全是仿造他们在我国订造的两艘战列舰标准建造。此外,檀香山四个船坞已经封闭了两年,根据他们之前建造那艘四千多吨的巡洋舰的建造速度来看,我们推测那里面起码是四艘大型装甲巡洋舰,甚至有可能是战列舰。无论是战列舰,还是大型装甲巡洋舰,一旦这四艘军舰加入,加上他们缴获的俄国军舰,他们舰队的规模已经膨胀到拥有十八艘主力舰。而我国的远东舰队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五艘战列舰,也全部都是老式的,即便是我们在军舰总数上有优势,但请大家别忘了,太平洋舰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有大规模钢制战列舰作战经验的舰队,他们的士兵所受的训练强度是远东舰队的三倍,而且全部都经过了实战的检验。”

“我想只要不是傻瓜,应该可以得出结论。”巴登贝格亲王说完,猛地提高了一声调:“当然,如果允许我从大西洋舰队抽调主力舰,那么我相信,胜利依旧属于英国。”

“从大西洋抽调主力舰?”索尔兹伯里首相首先就摇了摇头,虽然他已经在努力改变英国政府实施了很久的独立主义政策,也希望帝国能重新回到世界大舞台中央,而不是继续再旁观看,但这种改变不能靠进行一场战争来完成。

别说索尔兹伯里了,在座的大都对巴登贝格亲王的提议采取了摇头状,只有少数几位没有表态,但从他们的表情来看,显然也不愿意为了日本人和檀香山开战。

英国不惧怕战争,皇家舰队依然是世界第一舰队,但如果动用大西洋的主力,那就等于和檀香山政府决战为了一个还不知道能不能胜利的日本去和檀香山人决战上帝,议会会撕碎了自己。

虽然可以派出主力舰队他有把握彻底消灭太平洋舰队,但那样一来,最高兴的恐怕只会是尼古拉二世那个疯子和大苹果城的暴发户。

自从普法战争后,德国咄咄逼人的气势已经让整个欧洲坐立不安了,现在他们似乎又和李默搅在了一起,如果再让他们趁这机会插手远东,恐怕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就会受到致命打击。

而且大英帝国也有自己的烦恼,帝国军队刚刚在德兰士瓦首都比勒陀利亚受挫,布尔人正在拼命地挖掘属于帝国的黄金,偷取成堆的钻石,甚至还叫嚣着要把英国赶出非洲。

议员们已经恼怒不堪,他们无法忍受黄金和钻石被一群土拨鼠抢走,已经无数次要求增兵,或许下一秒布尔人的全面战争就会打响,更让议员们无法忍受的是,布尔人身后明显有德国和法国的影子,这两个国家暗中武装和支持布尔军队,正在掘取本该属于英国的利益。

大西洋对面,美国在经济上膨胀越来越让人难以忍受,他们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英国太多,而俄国也在飞速的扩充舰队,除了叫嚣着要把檀香山从地球上抹去外,天知道尼古拉二世那个疯子会不会借机夺取整个远东。

英国的核心利益依然在欧洲,如果要在俄国人还是檀香山统治远东的问题上做出选择,恐怕没有一位议员会选前者。

“但如果不继续支持日本,一旦李默完全控制了远东,那么……”索尔兹伯里想到这里,重新抬起头,但刚要开口,忽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

“咚咚咚咚……”

“请进。”索尔兹伯里吸了口气,虽然有些恼怒,但他依然保持了优雅的风度。

一位助手飞快冲进了房间,扫视了围坐在四周的大臣们,急促的说道:“首相先生,希腊和土耳其开战了。”

什么?

索尔兹伯里猛地站了起来,虽然希腊和土耳其一直有爆发战争的迹象,但他没想到会在这个关键的时刻。

助手似乎没看到大家脸上丰富的表情,继续说道:“此外,三个小时前威廉二世柏林正式任命了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为德国海军大臣,同时他们的议会正式通过了《海军扩充法案》,表示要组建一支包括十七艘战列舰新舰队。”

“而且,他们还派出了五艘满载士兵的运输船前往远东。”

“十七艘战列舰的新舰队?”

索尔兹伯里和房间里德所有人眼皮都猛地跳了一下,巴登贝格亲王更是一跃而起,差点想把报信的助手抓到面前问个清楚。

看着助手最后的话似乎被所有人都忽视了,索尔兹伯里缓缓地坐了下来,端着咖啡杯的手停滞在了嘴唇前。德国人在搞什么鬼?为什么这个时候会提出建新建队?难道他们以为建一支新舰队就能挑战无敌的帝国海军了吗?

“可笑。”

他轻蔑的啐了一口,谁也不能挑战帝国皇家海军,无论是新崛起的檀香山,还是经济突飞猛进的美国,或者是虎视眈眈的德国。

他们都忘记了,大英帝国皇家舰队不是纸面上的玩具,而是实实在在的打出来的。

“不过,他们在这个时候派陆军前往远东干吗?难道他们想趁李默和日本开战的机会,分一杯羹吗?”

索尔兹伯里首相想了一会后,忽然起身走到了衣帽架前,看了看怀表:“金伯雷先生,去通知港口加快打捞和疏导,争取尽早把日本军舰送出去。”

说完,他飞快的穿好外衣,戴上了最喜欢的礼帽,但刚走到门口,忽然又停顿了一下,转过头扫视全场吁了口气:“诸位,我不知道我的决定是否正确,但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依然会作出支持日本的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