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反转人生-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现在不说别的地方。光是在宾城市内,就有大大小小十几家超市卖场。在和他们联系让他们凤凰酒厂的产品上架的事宜。

    而和他们联系的酒店和各种招待所难就更是数不胜数。

    那天新酒上市发布会之后的招标会上,光是酒类的代理权他们就卖出去将近一百万,而这几天每天来他们这里取货的各级代理商更是源源不断的再给他们送上现金流,每天光是货款都能打到五十万左右。

    在两千年之初,这家酒厂无疑已经成了李家人手里的另外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而且和他们手里的正阳酒店不同,这家酒厂未来的潜力,更是不可限量的。

    现在光是等着加盟的代理商就有无数,而今后如果厂子的产能扩大,那么今后他们的日营业额,还会与日俱增。

    最关键的就是,这酒厂的规模和他们正阳酒店完全不是可以同日而语的,酒厂现在才三百多人,而只是由这么多人,这么大的场地,就可以创造出这么高的利润,由此可见这酒厂的暴力前景。

    对于凤凰酒厂格外看重的李逸帆,这时候对于酒厂的未来当然会选择谨慎对待,小心的经营,这样的一直会下金蛋的母鸡,当然要小心培育,绝对不可以简而待之。

    所以关于这酒厂的未来经营之道,他肯定是小心对待的。

    滨城大多数的人都知道这凤凰酒厂的前身就是滨城酒厂,尽管现在凤凰酒厂一再的承诺质量,但是毕竟是有前车之鉴的,所以这时候哪怕是在产品的质量上出现那么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可能会引来一场雪崩似地效应。

    但是他们凤凰酒厂的市场拓展的速度,现在和他们的产能又是不能成正比,所以李逸帆只能动起了这从别的地方收购散酒的心思。

    事实上在北方大地,因为独特的气候环境问题,在各省各市的向下,都是有很多小型的散酒制作作坊存在的。

    而这些散酒制作作坊,一般都是会选择用纯粮食来酿酒,毕竟对于粮食资源比较丰富的北方几省来说,乡下的农民们自己酿制一些散酒还是不算什么大事的。

    但是并不能说所有通过粮食酿制的散酒,就都是好酒。

    一款成功的白酒,能够成功的关键有很多要素,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酒水所需要的酒曲,各种发酵酶,还有酒水用的水质等等因素。

    就好比是茅台酒之所以那么有特色,他们用来酿制酒水的水就很关键,后世曾经有人做过研究,茅台酒所使用的水,是来至于某条河流,而这条河流流经林地,山地等等自然环境保护的非常好的地段,正是流经这些地段,所以他们所使用的水里面就很有很多不同种的微量元素。

    而这些微量元素在和茅台酒独特的酒曲以及发酵酶混合在一起进行发酵之后,就会产生独特的化学反应,从而造就了茅台酒独特的口感,以及不醉人,不上头的,特性名号。

    从而就早就了茅台酒这款能被打上国酒标签的著名品牌。

    而他们凤凰酒厂所使用的水,虽然没有茅台酒那么特殊,但是因为靠近滨城的西山水库自然保护区,所以水质也是不差。

    另外就是他们意外得到的那几款老窖的窖藏原浆,这些都是可以作为特殊酒曲和发酵酶的。

    而至于北方大地上那些其他成千上百的小制酒作坊,他们哪里会有这样的水和酒曲,还有发酵酶来酿酒?

    所以尽管这些小酒作坊生产出来的白酒,大多是纯粮食酒,但是酒的质量却是不敢恭维,也许他们的酒劲会特别大,但是饮用了他们的酒之后,头疼,口干等等问题也都是大问题,这就是他们这些小酒作坊的粮食酒为什么不能得到市场认可的主要原因。

    这样的酒,大多是以散装的形势,在各村镇上面销售。

    而这时候北地的民风还比较淳朴,这样的粮食酒一般都是自酿自饮,或者小量的销售,并不会大量的勾兑之后在销售。

    所以当凤凰酒厂面临产能不足的问题的时候,李逸帆就会想出让秦明亮他们去下面的乡村收购这样的散装粮食酒的的办法来。

    当然这样的散装粮食酒在收购上来之后,因为杂质多,酒品不纯,口感不佳等问题,肯定是不能直接上市销售的。

    还需要在兑入他们的老窖原浆之后,在进行第二次提纯发酵,而他们老窖原浆里面的特殊酒曲还有发酵酶,则是会在这段时间起到作用。

    并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也许半年或者是一年的功夫,这些收购上来的粮食酒,就会在进行第二次发酵之后,被提纯上来,到时候就可以再次勾兑成为他们的凤凰老窖吗,或者是凤凰大曲进行销售。

    虽然在质量上也许比不上他们这个时段推出的经典凤凰老窖,或者是凤凰大曲,口感上面或许会有略微的差异。

    但是等到来年,他们酒厂已经具备了自身造血的功能,产能方面虽然也许还会略有不足,但是最起码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的手忙脚乱了。

    这就是李逸帆想出来的办法,而秦明亮对于这个办法也是非常的赞同,事实上就算他不赞同也没办法,因为在这样下去的话,也许用不了一个月的功夫,凤凰酒厂这边就要面临一个无酒可买的局面了。

    而且这样的路数,对于外行来讲也许很新鲜,但是对于白酒行内的人来说,这其实就是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而已,甚至可以说是某良液的模式。

    后世和茅台齐名的某良液派白酒,在品牌的知名度方面和茅台比起来略有不足,但是在抢占市场方面,他们却是很有一手,这样才造就了他们和茅台齐名的格局。

    但是因为市场占有量扩大,战线拉长,他们也面临着产能不足的局面,最后没办法他们只好从本地附近的小作坊里收购粮食酒,然后运回来在经过自己的酒曲和发酵酶进行二次发酵,这才让战线拉长的某良液在市场上存活了下来。

    而现在李逸帆为了稳扎稳打,让自己的凤凰酒厂采用这样一条路线,在秦明亮看来,也算是非常可为的,毕竟现在他们的选择不多。

    至于酒厂的另外两款主打产品凤凰酿和凤凰醇,这两款药酒,和凤凰老窖和凤凰大曲比起来,其实这才是不折不扣的暴利产品。(未完待续。)

217。 奶牛热

    求订阅!

    **************

    但凡是自己炮制过药酒的人也许都知道,炮制药酒的时候,对于酒的需求其实并不高,好的药酒,所在意的其实并不是你使用的酒的本质,而是你使用的药材的本质。

    只要你使用的药材够地道,那么你用来炮制药酒的白酒,哪怕是最低端的散装白酒,只要炮制的方法对,时间够长,那么最后这药酒的品质就并不会很差。

    因为药酒和普通的饮用白酒比起来,他所要求的并不是你这酒的口感,或者是饮用之后到底会不会上头之类,药酒的关键就是要在服用之后确实对身体产生实打实的良性影响。

    所以李立强在炮制药酒的时候,所使用的白酒其实都不是质量特别好的高端白酒,只不过因为这药酒属于高端产品,在推出的时候,需要那么一点点口感来作为点缀,所以他才在炮制药酒的时候在药酒里面加入了非常少量的老窖原浆。

    但是他在炮制药酒的时候,所使用的药材却绝对是非常地道,而且量足的。

    正是这样上好的药材,这才保证了这药酒的品质,这年头中药材的价格,还没有像十年之后,游资乱窜,炒作的那么高,药材的价格还算是比较公道。

    一斤上好的长白山人工养殖的人身,也不过是百来元的价格而已,这还是年头非常不错的人参,这样的人参等到十年之后,要是没有个几百块你根本就别想买到一斤。

    枸杞之类的药酒必需品的价格更是不贵。所以李立强之前正好因为手头的资金比较足。就在李逸帆的鼓动之下是大量的囤积了不少药材。

    这些药材完全足够酒厂未来两年的需要了。而按照目前这样的采购进价,以及生产成本来估算,他们所生产的药酒绝对属于暴力商品的行当。

    现在虽然凤凰酒厂的凤凰酿和凤凰醇还没有登上央视这样的大型广告载体,但是因为前段时间的特殊炒作,在滨城已经是名气斐然。

    尤其是在第一批的药酒上市之后,这口碑更是非常的不错,滨城是海滨城市,而且还地处北方。每年都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处于潮湿阴冷的环境之中的,这样一来就有相当多的市民,患有这风湿的毛病。

    而凤凰酿这种专门针对风湿的药酒一经推出市场,就立刻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尽管价格并不便宜,但是还是受到了热捧。

    虽然才上市几天,但是这口碑在口口相传之下,可是不得了,这年头广告的威力,和口口相传的威力。也不过才是差不多的年代,尤其是在一个相对局限的小环境里。

    这就造成了滨城本地百姓对凤凰酿这种针对风湿类疾病的药酒的热捧。

    而另外一种药酒凤凰醇。所受到的待遇则是更加的隆重,现在几乎是处于天天卖断货的局面,只要有一车凤凰醇被拉出酒厂,刚刚回到经销店,就会被蜂拥而至的各级客户抢购一空。

    而照成这样局面的则当然是因为这种酒的使用效果,和在朝廷台打广告的量酒那种补酒不同,显然这种补酒的效果更佳的明显,更佳的迅速。

    而能够迅速见效的中药补酒,既不伤身,还能够保健,这样的产品,哪有不受到追捧的道理?

    这酒的效果,当然和李逸帆他们祖上留下来的方子有关,想想也是那时候皇上每天日理万机,晚上还要换着法的临幸各路嫔妃,如果没有足够的精力,哪还能打造铁杆的江山啊?

    所以如果这药酒要是不好使,那他那个厨子可是要被砍头的。

    所以这种现在名为凤凰醇的药酒,和市面上目前流行的各种各样的药酒比起来,那质量可是哟这天差地别。

    酒有效,当然就会受到各路人士的追捧,不光是有钱的阔佬们喜欢这样的补酒,其实各级的政府实权部门的官员,才是消费这种药酒的主力军。

    别看这种药酒的价格不菲,可是对于这些手握公款消费大权的人物来说,这点小钱有算得了什么?

    没有药酒,晚上怎么写日记?

    于是这凤凰醇就火了,而且还是火上加火,因为经常处于缺货的状态,现在在滨城的黑市上,甚至有黄牛党开始专门炒作这种凤凰醇药酒。

    一瓶起步价在三百八十八的凤凰醇,甚至已经被炒到了伍佰元的价格,可是却依旧是面临着有价无市的局面。

    面对着广大消费者对于凤凰酒厂的产品,犹如井喷一般的消费热情,李立强父子,还有秦明亮都是有点没有想到。

    如果说李逸帆最起码还是稍稍有那么一点点的心理准备,可是李立强和秦明亮可真的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所以现在这两人,每天看着这封况涌入的现金,和一直排队到大门外的提货车队,既是有点乐开了花,又是有点心理没底。

    乐开了花那是因为财源滚滚而来,心里没底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样的场面还能持续多久,万一哪天要是他们的产能跟不上了怎么办?

    不过在李逸帆连续的给秦明亮发出了一定的指令之后,秦明亮算是稳定住了心神。

    “放心吧,老板,我知道怎么做了,这收购上来的散装酒的质量你尽管放心好了,我肯定会严格把关的。”

    目前也只有这么一条路可以走了,他秦明亮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嗯,那就好,根据我的估计,按照咱们酒厂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咱们在滨城下辖的几个县镇里收购散装酒的产量,都不一定能够满足这个市场,你要眼界放开一点,步子买的在大一点,和咱们相邻的吉省。其实也是个产粮大省,哪里的乡村里自酿粮食酒的农户,其实有很多,而且哪里的散酒价格更便宜,质量更好,你完全可以派人过去那边采购,但是有一点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千万要把好了质量关,咱们可千万不能砸了自己的牌子。”

    李逸帆继续提点着秦明亮说道,其实这吉省的散装粮食酒是有名的,原来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曾经有一个老家吉省的同寝好友。

    那位朋友家里就是自己有个小作坊,自产的白酒不但可以自己喝,还能往外卖,而且销量还一直很不错。

    据他说那些酒,后来基本都是卖给了一些大酒厂,供他们拿回去之后勾兑过后,进行二次发酵去了。

    而吉省的市场,秦明亮这个在白酒界里厮混了这么久的老将哪里能不知道。

    “放心吧,李总,我知道怎么做了,这酒的质量你们放心,我们原来就曾经在这问题上栽过一次跟头,这次绝对不会有第二次。如果有那个采购敢给我上眼药,那我就直接让他滚蛋。”

    秦明亮眼珠子一瞪,对李氏父子说道,这个厂子现在他当家,这个工厂可不光是李氏父子的资产,可同样还是他们这些留下来的酒厂老职工的饭碗,如果谁要是像砸了他们的饭碗,那头一个就得问他秦明亮答不答应。

    又在这酒厂里盘恒了一会儿,父子俩这才坐上车从拥挤的酒厂里出来,慢慢的驶出了被提货的大卡车,堵得几乎是水泄不通的大门,李逸帆坐在副驾驶上问他老爸道。

    “老爸,等到七月初的时候,咱们手头可以有的现金以功能有多少?”

    “你问这个干啥?”

    儿子原本并不是特别关心家里的财务问题,现在李逸帆突然问起,李立强还感觉有点奇怪。

    “这不是到时候可能要去加拿大那边采购奶牛什么的吗?怎么的也得让我知道,现在咱们家大概有多少资产啊?”

    这两年随着国内两**制品公司的迅速扩张,在全国范围之内已经开始兴起了一股全民养奶牛的热潮。

    进口奶牛的价格,更是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一路飙升,在1995年的时候,一头奶牛的价格大概也就是6000块钱左右。

    可是等到今年一头奶牛的价格已经基本涨到了两万元左右,这就是李逸帆最近调查出来的市场价格。

    原本他知道国内曾经有过一段奶牛热,但是之前他对于养奶牛这个行业并不了解,所以他以为那要在几年之后,可是没想到等到一番了解下来,这才清楚,感情现在就正是这全民养奶牛的热潮最热的时期。

    这股热潮一直持续到几年之后,当时一头奶牛的价格最高的时候,曾经被炒到了三万以上,直到后来这股热潮退去之后,奶牛的价格才算降了下来,不过也维持在一万二到一万八千元之间。

    但是后来因为国家印刷了四万亿来提振经济,结果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通货膨胀,而那之后奶牛的价格就没有下过三万块一头。

    还有肉牛的价格,也同样是不便宜,现在也基本涨到了一万多左右,本来李逸帆一家是打算趁着七月份的暑假去加拿大探亲,外加采买一些种牛的。

    可是现在这直线飙升的奶牛和肉牛的价格,却让李逸帆有点担心,家里的现金流到底够不够充足!(未完待续。)

218。 暴利的奶粉行业

    求订阅啊,还没订阅的朋友,就帮忙订阅几章吧,尤其是VIP第一章,这个数据对蚂蚁很重要,拜托大家了!如果真的不方便,哪怕只订阅这一掌也成啊!几分钱而已!

    **************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实这个时候进入奶牛市场,并不划算,因为现在的奶牛价格正在一路上涨,甚至还没有冲到最高位。

    但是如果从早点布局,进入乳制品行业来说,现在来看还是比较划算的,毕竟时间不等人,你不可能等到奶牛的价格下降了之后,才出手。

    如果等到那个时候,估计别的企业早就已经占领了乳制品行业的制高点了,这对培养一个企业的名誉,并不是一件好事。

    想要在国内毁掉一个产业的品牌,也许只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但是如果想要塑造一个成功的品牌,却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力气。

    而且从长远角度来说,现在入手奶牛其实也并不吃亏,要知道等到十年之后,考虑到物价疯涨的因素,等到那个时候,一头奶牛的价格往往的高居三万块钱的红线以上。

    所以李逸帆坐在车上衡量了一番,现在入手奶牛倒也不是不可以。

    “儿子,现在这奶牛的价格大概在两万一头左右,从国外进口的奶牛也不见得便宜到哪里去,咱们现在入手这奶牛,是不是有点……”

    李立强一边开着车,一边对李逸帆说道。其实他有点不明白儿子为什么痴迷于要进军乳制品行业。

    从他的角度来看。现在国内的两**制品巨头在整个行业里可以说是无比强势。甚至是一排横扫的架势,其他的乳制品公司,要么是被并购,要么就是市场萎缩。

    虽然他也知道乳制品行业赚钱,可是进入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他真的没有多大的信心,毕竟全国最好的奶源地,都是被人家控制的。而现在就凭他们李家的这幅小身板,去和人家叫板,他哪里会有信心?

    如果不是之前李逸帆给家里指点的几条路,都赚了钱,他真的想要否决了李逸帆这次的提议。

    毕竟乳品厂那块的地已经拿到手了,就等着钱够手之后,后继跟进开发就可以了,为什么非得要进军乳制品行业呢?

    李立强有这样的想法和担忧,李逸帆倒也并不奇怪,毕竟他不是自己这样的重生人士。对于几年之后的奶粉行业的暴利情况,他并不能了解。

    而作为一个过来人的李逸帆。却深深的知道,这个行业的暴利前景,完全不见得比他们现在经营的凤凰酒厂要差。

    因为华国的特殊情况,一些父母并不能想欧美的家庭那样,一个人去上班,另外一个在家当全职主妇,来照看孩子。

    因为母亲也要出去工作养家,所以很多华国的新生婴儿一般六个月之后就会断奶,一旦断了奶,那就必须要使用奶粉来喂养婴儿。

    而华国本来就不是盛产牛奶的大国,不过即便是这样一罐高质量的奶粉的成本,在国内也能控制在六十元左右,而这样的奶粉拿到商超或者是私营连锁,则是要买到二百八十元到三百三十元左右的价格,由此可见这婴儿奶粉的暴利。

    而像澳大利亚或者是新西兰这样的畜牧业大国,他们本身就生产牛奶,再加上他们制作奶粉的工艺流程比较先进,这就造成他们没生产一罐奶粉的成本会更低,即便是他们生产的奶粉进口到国内,价格也不见得比国产高质量的奶粉要高尚多少,可是他们的奶粉在市场上的价格,却因为安全因素被炒作的更高。

    这样一来也就让李逸帆更加的在意乳制品这个新生行业,这个行业,在千千万万的家长的关注下,在未来完全可以说是一个朝阳行业。

    趁着现在国内的诸多乳制品行业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这时候入手这个行业,可以说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但是这些话,现在还没有办法对老爸说,最好的契机就是几年大姐也要生孩子了,等到大姐的孩子降生之后,他们就会了解到这个行业到底有多么的暴利了。

    “老爸,信我的总没错,你就放心吧,你别看现在国内的两**制品巨头非常强势,可是他们这样的迅速的抢占和拓展市场,总不是一件好事,这市场拓展的太快,他们的产能总是有跟不上的时候,你就等着瞧吧,他们早晚要出事。”

    “儿子,你的意思是?”

    对于国内的这些企业,李立强现在接触了一些企业主多,知道的黑幕也就越多,以前一些他想都没想过的事情,现在频繁的出现在他的生活里,让他也对经营企业有了更多的认识。

    一些纯粹的资本利益追逐者,为了利益,真的是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

    “而且再有一个月左右,大姐就要生了吧?你就看吧,到时候这生孩子所需要的花费可大着呢。”

    李逸帆一提起大姐,李立强的老脸上就绽放出了笑容,大女儿快要生了,他就要升级为外公了,这还是令人开心的一件事。

    父子俩就这么一路闲扯着回到了正阳酒店,刚回到酒店,就看到大儿子李立强在酒店的大厅里坐着呢,一般这样的情况,那就意味着杨玉河肯定是在酒店招待客人,而他作为司机,一般就会在一楼的大厅里等着。

    别看他大哥现在也是李家的少爷,可是在杨市长面前,他就是一个司机跟班而已,一些需要注意的情况是一定要把握好尺度的,在外面他可不能留露出任何的大少爷气质,免得给杨市长抹黑。

    “怎么了,逸强,你杨叔叔在上面吃饭?”

    老爸一看到大哥在客厅就出声问道。

    “嗯,在上面的紫竹厅呢。”

    李逸强和老爸还有弟弟寒暄了几句,然后李立强就走了上去,杨玉河来他们酒店不是什么新鲜事,事实上自从他们家的酒店开业了之后,杨玉河只要在滨城,不下乡或者去外地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会来一次。

    这里几乎已经成了他招待客人的主要场所,如果没客人的时候,也就成了他的食堂,谁让他和李立强一家的关系特殊呢,即便是外面有些人风言风语,杨玉河也不在乎,毕竟这点在他看来都是小事,他不在乎别人指指点点。

    杨玉河来了,李立强当然要上去打招呼,于是他就让服务员给自己端来一瓶凤凰老窖酒,直接来到了紫竹厅。

    等到进去的时候,正好看到杨玉河还有他的妻弟张勇,正陪着一个气度不凡的中年人在哪里热闹的寒暄着。

    这个中年人个头不高,头发微微有些谢顶,但是身材到很是壮实,穿着一身BOSS的西装,十根手指上更是带着好几个硕大的金戒指。

    咋一看留露出一股暴发户的气质,但是架在他鼻梁上的那金丝眼镜,却又让他的气质变得柔和了许多,总之这人给人的感觉很怪,一种说不出的怪。

    “哈哈,来来,麦老板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这家酒店的大老板李立强先生,他的背后是香江的大通公司,说实话你们来至一个地方,应该有点印象吧?老李,这位是来至香江白石投资的麦永亨,麦先生,他旗下的白石投资可是一家非常有实力的公司,麦先生对我们滨城的发展很感兴趣,这次正好来咱们这里考察一下,打算做点投资。”

    “类好,类好,喔系麦永亨,李生,今后多多关照,多多关照……”

    杨玉河这边刚刚介绍完毕,这边那位麦先生就很是主动的站起身,伸出手来和李立强握了握手,对方握手的时候很有力道,和李立强经常遇到的那种官场上的轻轻一触非常的不同,他甚至可以通过握住对方的手,感受到对方手掌心里那厚厚的老茧。

    “麦先生,李立强先生也是我的老朋友了,你不介意他加入吧?”

    杨玉河笑眯眯的问麦永亨到。

    “唔会,唔会?典会嘞?你杨先生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我怎么会拒绝这位朋友和咱们一起呢?来,李生,请坐,请坐……”

    麦永亨很是热情的帮李立强拉开了他身后的座椅,李立强也就没有推辞,顺势坐下。

    “李大哥你来得晚,刚刚还没和你说,这位麦先生只来咱们滨城考察投资项目的,他对于咱们滨城的滨海广场的建设计划很感兴趣……”

    杨玉河连带兴奋的悄声对刚刚坐下的李立强介绍到,显然这位香港客商麦永亨的到来,很是让他重视。

    之前他主导的滨海广场的修建计划,吵吵嚷嚷已经有一年多了,可是却一直因为缺钱而没有什么动静,本来打算今年年初就动工的,可是有以为酒厂,和一系列的国有中小企业的改制问题,而被耽搁了下来。

    现在终于是把市内的那些烂摊子给理清了,终于是到他施展他的宏图伟业的时候了,一旦这个广场要是建成,那么今后他杨玉河在滨城的位置就算是彻底的稳定下来了。

    只要稳稳当当的在熬个几年,不出差错的话,将这份资历拿到手,将来是入驻省委,还是回中枢,异或是到别的省份去出任封疆大吏,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未完待续。)

219。 香江豪客

    求订阅!尤其是VIP的第一章!拜托大家了!

    ***********

    看到杨玉河满脸兴奋的神情,李立强也替自己的这位老弟,感到很是高兴。

    这滨海广场的修建计划,可是杨玉河筹谋已久的大事了,可惜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是未能大展宏图,之前他找了安娜谈了这件事,就是希望安娜她们能够在这个广场这里进行投资,可是安娜那边迟迟没动静,杨玉河为了这件事到底有多麽心焦,他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这样啊,感情麦先生是贵客,是我们滨城的贵人啊,来,我替滨城的老少百姓,来敬你一杯。”

    杨玉河的贵客,李立强自然要给面子,场面话当然要说,有些事也当然要做。

    李立强这样捧场,杨玉河还很是高兴的,而那位麦永亨更是不客气,站起来就和李立强碰了杯,然后一仰脖子,一杯凤凰老窖是一饮而下,很是豪气。

    “好,麦先生真是豪气,来咱们在饮一杯。”

    杨玉河一看场面热烈,也站起来给麦永亨敬酒,按理说他一市之长,完全犯不上这样讨好一个投资商。

    可是现在才不过是两千年,还不是大人们高高在上的十年之后,这年头各个城市的领导人对于麦永亨这样的投资商可都是非常巴结的,何况是关乎到滨海广场这样一个有助于他前途发展的大项目?

    麦永亨是酒到杯干,非常的豪爽大气,光是这一点就赢得了李立强和杨玉河的好感。

    之后的酒席气氛更是热烈。宾主双方可谓是觥筹交错。原本刚刚相识没多久的人们。一顿酒席下来,竟然有要成为好友的架势,尤其是这位麦先生千杯不醉的酒量,还有他难得的豪爽大气,更是让李立强和杨玉河非常的欣赏。

    “麦先生,您来咱们滨城也有十多天了,对这个滨海广场这个计划,还有杜家庄这片地域也考察了一段时间。你对这个滨海广场的建设计划,有什么看法?”

    杨玉河一看酒席也吃的差不多了,是该谈正事了,于是就不在试探,直接开门见山的问这麦永亨到。

    “好,非常只好,杨市长这段时间我考察了滨城的整个市场情况,我认为滨城这里很有发展潜力,尤其是您所主导的花园城市的建设计划,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