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反转人生-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看地图,这几块地,面积都不能算很大,而且也都不集中,但是这里现在可是国内房地产行业的风向标的地区,一直在被热烈炒作的地区,在这里能够有一个项目的话,那对于他们企业,扬名可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的……(未完待续……)
1104。 腾笼换鸟
对于李广利而言,这次他煞费心思的和美国西太平洋投资集团合作的事情,没有能够成型,他可是有着莫大的遗憾感的。
早些年的时候,在没有和李逸帆大姐结婚之前,他不过是滨城市一建的一名工人,只不过那时候滨城市一建的经营并不景气。
那个时候全国所有的大型国企,都不算太景气,更何况滨城市一建不过就是一家地级政府企业?
而且整个滨城,也不光只有他们一个建设公司,还有其他五六个建设公司,但是当时滨城的建设项目却并不多,所以大家之间的竞争很是激烈。
经常是三个月有活干,剩下的九个月没活干,开不出工资更是常有的事情。
后来和李逸帆的大姐结婚之后,因为有了家庭,有了压力,最后他干脆就从市一建停薪留职,自己下海单干去了。
那时候他最多也不过就是一个小包工头,领着一个施工队,在滨城周围的乡镇里,给那些农民盖房子。
这样的小工程一年虽然也干了不少,可是却经常会面临要不会工程款的情况,辛辛苦苦一年下来,能赚个几万块已经是顶了天了。
可是哪想到后来,随着老丈人一家命运的改变,他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剧变。
小舅子上大学之前,老丈人家的生意突然面临分家,老丈母娘一气之下生了病,然后去京城看病去了,可是哪想到却在京城意外的和已经失散海外多年的亲戚重逢了?
然后在这个颇有实力的海外亲戚的帮助下。老丈人一家居然直接收购了市里面的正阳酒店。然后又是一路扩张。收购酒厂等等,最后还成立了一个建筑公司。
最后还让自己来管理这个建筑公司,而他也凭借着自己的真本事,靠着自己多年来在滨城建筑界积攒的人脉,硬是把这家建筑公司经营的风生水起,成了李氏家族集团里,目前最为耀眼的一家企业。
原本他应该很满足,可是其实他的心里。总是有个疙瘩,那就是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担心,会被别人指着后背说,这就是个吃软饭的,全靠老丈人家才起家的。
李广利很是要面子,所以他很是想自己争口气,干出成绩,证明给别人看,自己能够混到今天的地位。可不光是靠老丈人家的扶持才起家的。
所以他非常重视,之前和那美国西太平洋集团的合作项目。但是没想到原本谈好的合作,最后却因为政府方面的原因而告吹了,这让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
没想到现在小舅子居然给了他一个惊喜,居然在京城现在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拿下了几个地块儿。
要知道他之前和他的那几个朋友,来京城考察的时候,也曾经来过这一块儿考察过,大家得出的结论,就是这绝对是个好地方。
别看这地方,现在还位于京城的核心区域之外,可是这地方,紧邻着京城的四个老城区,而且还是在京城新划定的东三环以内,而且最关键的是,这地方还完全没有开发呢。
如果能够在这地方拿下一块地,按照京城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这块地几年之后,绝对会成为未来的黄金地段。
所以当时他和他的那些朋友,也曾经想过办法,想要在这里拿下一块地,可是最后却因为资金,和关系不到位等等原因,放弃了这个念头。
可是哪想到,这才一转眼,半年不到的光景,他那个神奇的小舅子,居然在这地方,一口气拿下了四块土地。
虽然面积都不是很大,而且也都是零零散散的散开来的,但是好歹这也是他看好的第一块地方,他看到这些土地,可是觉得非常值了。
“逸帆,这都是你拿下来的地?”
看着地图上标记出来的几块红色的区域,李广利是按捺不住心头的阵阵狂喜翻腾,他再也坐不住了,而是直接来到了地图的前面,看着这几块地的标记,开始认真的打量了起来。
“嗯,呵呵,也不是买的,而是和别人换的。”
“和别人换的?用什么换的?”
李广利迟疑了一下,然后问道。
“用我在平昌区的那几块地,呵呵,原本不是想在那边建工厂的吗?建了一个茶饮料厂,结果还剩下了很多,没想到,今年市政府这边要在那边兴修十三号地铁线,于是就有地铁公司的人找上了门来,想要买我的那几块地,最开始的时候,价格没谈拢。于是他们就提出,用他们在这里的几块地,来和我换,我看了看,就同意。这不,才签了合同。”
李广利一听这话,不由得一拍大腿。
“哎呦,逸帆啊,你怎么这么糊涂,你在平昌区的那几块地,平时虽然是不值钱,可是现在你都明知道要修地铁经过哪里了,你何苦和他们换呢?你在那边的土地面积多大啊?到时候只要地铁一修成,你那块的地,马上就得升值好几倍,到时候别说是自己开发,还是卖出去,你都能赚不少呢。这边的区域虽然炒作的很热,可是这价格也没太高啊?而且你看看这几块地,单个的面积都不算很大,开发起来的话成本会很高,现在这地段啥价格?我去年了解过,好一点的也不过就五千左右,平均也不过才三千多,而你在平昌区那边的地,要是地铁修成了,分分钟都能超过三千啊,你这是何苦呢?”
就连大姐夫这样浸淫在地产行业里的人,都非常不看好李逸帆的这次置换,听了李逸帆的说法之后,也是恨得咬牙切齿,以为他是被人蒙骗了。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在这个念头,国内的房地产行业,与其说是房地产,倒还不如就是说,他们是买房子的。
其实真正的房地产理念,在国内现在还没怎么成型呢,这房地产理念,其实一直要到2004年以后,才真正的在国内成型,并且成熟了起来。
而在这之前,所谓的房地产,在很多人,甚至很多本身搞地产的人眼里看来,其实无非就是包工头,领着几个施工队的野路子而已,在这个行当里根本就没有正规军。
就更别提,有真正的房地产认知理念的人存在了。
这年头,国内的房地产行业刚刚兴起,而真正了解这个行业理念的人也不多,再加上国内的房价普遍也都还不算高,当然这是和十几年之后比。
而且对于李广利这样,根本就没经历过,国内房地产大潮的疯狂的一代人而言,他们根本就不能理解,这黄金区域和普通区域房价增值的差别。
在这时候他眼里看来,这几块地虽然地理位置好,可是面积小,还零散,开发成本高。
而李逸帆在平昌区的那些土地,面积大,都连在一块,开发的时候好开发,而且修成了地铁之后,升值的潜力也大,所以用来换这几块地,很明显是个赔本的买卖。
可是他不了解的是,这块地在今后几年,会被炒成了气候,会成为京城的新的核心区域之一,今后这里一旦成了气候,再加上房地产大潮的到来,那么这里地块的升值潜力,就绝对不是京郊那些大块土地所能够比拟的了。
但是这些话,李逸帆可没法和李广利说,他如果告诉李广利,他手里的这几块地,十年之后,价格会比现在翻上十倍。
估计别说李广利不相信,恐怕到时候说不定都得把他当成精神病。
这可绝对不是在危言耸听,一个正常人,谁能想到这里的房价,会在十年之后,翻上十倍?别说是普通人,恐怕就是那些所谓的专家也绝对不会想得到。
“姐夫,你可不能这样想?我那几块地拿下的时候才花了多少钱啊?而且那地方太偏,除了搞住宅小区开发之外,其他的功用并不大。而我之所以用他们换了这几块地,主要还是因为这几块地的地理位置好,正处于未来京城的核心区域内,是未来京城的重要商圈。而我要这几块地,也是有其他目的的,比如你看这块地?我想在这里建成一个双子楼,前面带花园停车场的,这个双子楼,我打算把咱们的正阳酒店挪到这里来开一家分店。而这边这个,你看看就是靠近那SOHU现代城的,我打算在这里开发一幢写字楼大厦,将来把咱们家的公司总部,搬到这里来,剩下的两块地,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搞两个中型的住宅小区,我看也足够了……”
李逸帆指着地图上的几块区域侃侃而谈,而李广利听了他的想法之后,也是有点瞠目结舌的感觉。
自己这个小舅子,看来是野心不小啊,居然想把老巢给搬到京城来,不过确实也是,滨城虽然是他们的发家之地。
但是那座城市的格局太小了,而且和京城比起来,发展潜力确实有限,反观京城就不一样了,北方最大的城市,还是首都……(未完待续……)
1105。 海蒂的回归
京城的发展潜力,绝对不是滨城,甚至是省城所能够比拟的。
相对于其他地方城市,这里实在是集中了太多的优势资源,比如教育,比如医疗等等,更何况未来六年之后,这里还会迎来华国的第一次世界运动会……
一想到这些,李广利也就释然了,同时也就理解了李逸帆的野心,看来这小子的志向,可远不是守住自己的老窝那么简单。
光是那两个大型项目,一个是京城的正阳酒店分店,另外一个那个写字楼的计划,就不是寻常人敢轻易做出的决断。
以自己家老爷子的习惯,肯定是不会反对他的决定的,一想到这些,李广利心里就更加的释然了。
难怪这小子把自己给叫过来呢,看样子也是打定了这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想要把这两个项目交给,曙光建设来做,这倒也是不错,最起码是给了曙光建设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
虽然这些项目,都是自家的工程项目,可是如果由曙光建设来承建的话,这也是给了曙光建设一个,在京城地区扬名立万的机会,一个进入这个市场的契机。
这倒也是件好事,毕竟之前自己也琢磨着进军京城的房地产市场,可是却一直没有敲门砖呢。
这次如果承接了这些工程项目,只要建设的好,曙光建设在京城地区,也就算是小有名气了,到时候也可以正大光明的参与到京城的房地产圈子里来了。
李广利不再反对了。李逸帆下午就带着李广利,却考察那几块地域去了,开着车带着李广利。好好的把这几块地都给转了个遍,然后大致的说了一些自己关于这些地块的建设的想法和要求。
而李广利,也都把小舅子的这些想法和要求,一一的记在心上,到时候落实方面还要靠他,所以他这个承建人必须要上心。
这一逛就是两天的光景,才把这几个地块儿。全都给逛了个遍,熟悉的差不多了,李广利心中也大致的有了自己的想法。
然后李逸帆就当了甩手大掌柜。把这边的事情都交给了他,什么找设计团队来设计,建设施工方面,这些都是李广利的专长。他就不参与了。
而之所以把这些活都交给李广利。还是因为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海蒂已经从美国回来了。
这天下午,他直接去了机场,把海蒂给接了回来,从机场出来,就直奔他在朝@阳区的那座豪宅。
进了家门,放下行李,海蒂就给了他一个热吻。然后就在这夏日的午后,两人好好的在床上大战三百回合。一解双方的相思之苦。
心满意足之后,李逸帆靠在床上,美滋滋的抽着事后烟,而海蒂则是像一只小猫咪一样,趴在他的怀里。
“3DSYSTEMS,那边倒也没给我出什么难题,很痛快就答应了咱们的条件,开始还假惺惺的作势抵抗了一下,可是当我把价位给拉到一亿五千万的时候,他们立马就缴械投降了。这次咱们,可是拿到了这家公司百分之八十的绝对控制权,剩下的属于他们,而且公司的管理,和经营还是属于他们。最关键的是,因为咱们同样也很看好,未来的3D打印技术,而且答应,未来会在这项技术的研发上,给予他们充分的资金支持,所以他们才会答应的这么痛快。”
海蒂趴在李逸帆的怀里,一边在他的胸口画着圈圈,一边跟李逸帆说道。
而李逸帆则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废话,他们不同意能行吗?
这3DSYSTEMS公司,原来也不过就是一个做3D地图的,虽然靠着独门技术的关系,在这个市场上一直处于垄断地位。
可是这个市场毕竟不大,出了一些国家机构,和科研部门之外,他们根本就没有其他的市场。
而且在欧洲那边,他们也有很多竞争对手,虽然对他们构不成太大的竞争,但是毕竟市场有限,所以他们一直在谋求转型。
眼看着是盯上了3D打印技术,这两年也往里面扔了不少钱,可是这样关键的技术,哪能是那么快就能攻克的?
估计这几年的折腾,他们早就已经掏空了家底了,再加上美国那帮科研人员的尿性,李逸帆可是非常了解的。
能不加班,那是绝对不会给你加班的,就算加班,他们也会要多出一杯半的加班费,科研项目,他们那些科研人员,当然是觉得做得时间越长越好,因为时间越长,他们的工资拿的就越多。
要知道美国人可都是按小时来拿工资的,别以为那帮科研人员有多高尚,其实人家可精明着呢。
一项工作,在没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当然是做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样就能够拿到更多的工资,那帮家伙可远没有国内搞科研的人员的那种情怀。
万一要是搞完了研发,上面在找个借口来裁员呢?
这样的事情,在美国人和科研机构都是常事,所以大家当然愿意把研发时间拖得越久越好,这样就能够拿更多的工资,到时候万一别裁员了,自己也好歹能够多一点保障。
所以估计那公司的管理者们,也早就被这帮科研人员给搞烦了,上辈子的时候,这家公司,就是一直在咬牙死撑。
直到几年之后,他们出了成品结果之后,推出了几款面对市场的小型3D打印机,他们的日子,才算好过了一点点。
只可惜接下来他们马上又迎来了金融风暴的冲击,本来他们是马上就要倒闭的,可是在这次金融冲击当中,受冲击的可不光是他们,还有很多美国的其他科研单位。
而军方也是受影响比较严重的单位之一,因为新型战斗机的生产成本一直高居不下,而金融危机之下,国会又在不断的削减军方的研发开支。
所以军方才不得不冒险尝试了一下这新兴的3D打印技术,没想到结果却令他们大吃一惊,用这种技术生产的新型战斗机的骨架,居然比用传统技术生产的骨架,要节省百分之九十。
这才有了后来3Dsystems公司,后来靠着军方订单,一举起死回生的奇迹。
而也正是靠着军方的订单,让他们不但赚到了大把的资金,而且还在这个领域是扬名立万,再加上美国政府的有心扶持,让他们迅速的就成为了这个新兴领域的霸主,并且在短短三年之后,就在纳斯达克上上了市。
这样的结果,除了他,是绝对不会有第二个人能够想得到的。
但是现在这家公司,已经落入了他的手心儿里,嘿嘿,到时候他想这么的,还不就是怎么地?
而且有海蒂出头,到时候对于这家公司的技术,他可是予取予求的,用这家美国公司的技术,来支撑自己在华国内部的科研实体,到时候,这个行业领域的霸主,到底是谁,可就不好说喽。
“对了,海蒂,过段时间,恐怕还是要你再去美国一趟。”
“嗯?怎么回事?”
海蒂一抬头,看着李逸帆问道,李逸帆微微一笑。
“还是有几个企业需要你去收购?”
“啧啧啧,果然是大财主啊,手里有几个钱,这要是不花出去,我看你是不会罢休的。”
海蒂横了李逸帆一眼,然后说道,自从上次借着日本SAS危机的事情,她和李逸帆一起可是大发横财。
先是做空日经指数,做空日元大赚了一笔,然后紧接着又买入了一些医药公司的股票,又是大赚了一笔。
她自己赚了不少,而李逸帆也同样没少赚,差不多二十多个亿的美金呢,这些钱要是干放在哪里,那可是一种犯罪。
“这次,你又看上了那些企业?”
海蒂看着李逸帆问道,这个家伙的投资眼光,可是一贯非常精准的,甚至有时候她都会感到惊奇,他到底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但是他既然不愿意说,她当然也不能多问,反正她知道,只要跟着这家伙,自己总是不会吃亏的。
“嗯,等过两天我准备一下之后,在告诉你。”
“切,还卖上关子了呢,谁稀罕哪……”
“嘿嘿,那倒也是不是,主要是有一些事情,还没考虑清楚。对了,这次叫你回来,可不光是为了这些事,还有咱们的那几个生物柴油炼化工厂的事情。我已经和国内的石油和石化的主管,都联系好了,可就等着你那边的资金和技术到位了……”
“哎呦,这件事,你要不说,我还都忘了呢。我那边是早就准备好了,明天就会有一个工程师团队,从欧洲那边飞过来,和我一起去考察你提供给我们的那几个工厂。我们必须先去那些厂区看看,他们的设备和现在用的技术,然后在决定,我们如何来进行技术升级。哈哈,这个生意,你就放心吧,我是早就有所准备的,甚至可以说我准备了已经有好长时间了呢。还有我在华国南方投资的那些加油站,已经差不多有很多都竣工了,所以过段时间,我得去南方考察一下,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看看?”(未完待续……)
1106。 下手谷歌
海蒂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李逸帆,李逸帆有点心软,他知道海蒂是想和他多点时间在一起。
可是他现在感觉自己真的很忙,去考察这些项目,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尤其是涉及到从北到南四个工厂,更何况里面还有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
现在的他并不想,太多的暴漏在国人面前,尤其是很多不必要的人的面前,发财还是闷声发大财最好。
而考察这样的合资项目,最好还是有海蒂这样的纯外国人出面最好,依着国内那帮人最怕洋大人的习惯,海蒂直接出面的话,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算了,我还是不去了,我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要处理。”
海蒂的眼里闪过了一丝遗憾的神色,而李逸帆这边也觉得颇为愧疚,他的胳膊上加了几分力道,把海蒂搂的更紧了一些。
“没关系,只要忙过了这段时间,我们就还有时间,甚至有大把的时间,在一起,年底的时候,我争取抽出一段时间,去趟欧洲。老在国内这么窝着,也没什么意思。”
“真的?”
海蒂一听李逸帆这样一说,很是高兴,毕竟这么多年来,她都是孑然一身,虽然已经习惯了寂寞,可是有了李逸帆这么一个闯入她心扉的人,经常长时间的分离,还是让她有些难以接受的。
“当然,放心,我说道做到。年底肯定去欧洲陪你。”
“达令。你真好。”
“呵呵。先不说这些了,等你在国内考察完毕了,我想你再去美国帮我收购一家公司的一些股权。”
“嗯,你说的是什么公司?”
“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现在刚刚有些名气,我很看好他们未来的发展,如果你手里资金充足的话,不妨也可以试着买一些。”
“哦?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更加的有兴趣了,你说的是什么公司?”
“就是最近很火爆的谷歌公司。”
“谷歌公司?那家搞搜索引擎的互联网公司?”
“嗯,就是他们。”
李逸帆微笑着对海蒂说道,原本重生之后,他还真没考虑过,来靠谷歌这个股市大杀器来赚钱,倒不是他不想,只不过是因为那个时候,一来他没有到海外的资本通路,二来是因为他没有那么多的资本。
可是现在可不一样了。一来有了海蒂这么一条信得过的资本通路,二来是因为手里的资金比较充足。那靠着SAS疫情赚来的二十几个亿的美金,现在根本就没处花,还不如就投入到谷歌的股票里去翻几个跟头。
而且后世美国的互联网行业里,还有很多值得投资的对象,但是现在都还不是好时候。
就比如几年之后,那家在IPO融资上市的时候,造成轰动效应和谷歌差不多的脸谱网,但是现在脸谱网这玩意的概念,还没诞生呢,人家的创始人连大学还没上呢。
虽然自己也知道脸谱网的理念,完全可以撇开那脸谱网的创始人,自己来搞,但是有一个大麻烦就是,脸谱网之所以能够在后世迅速的发展起来,是和当时的网络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的。
当时可是无线互联网,在苹果推出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带动下,迅速发展的年代,而脸谱网这种软件,属于即时通讯的性质,可是和这种无线网络的发展建设息息相关的。
而现在这年头,世界各国连无线网络的规格都还没能敲定呢,你这时候来搞脸谱网这样的网站,只能说你脑子进水,嫌钱多了。
在美国这年头,搞这玩意,不亏死你,都算你都点幸的,而且那个网站发展起来,还有一段时间,所以李逸帆并不着急。
这都是后世的吸金利器,自己不必急于过早的把他们都开发出来,只要顺其自然,等待着他们雨后萌芽。
一旦这网站的创始人,把这个网站给鼓捣出来,他就肯定需要融资,而那时候就正是自己下手的最好时机。
更何况早在这个网站创建之初,可根本就没多少人,看好这脸谱网,而那个社交网络之父,更是因为资金短缺,而一度想过想要卖掉这家网站,所以自己完全不必着急。
那是2006年之后的事情,而现在自己应该把更多的经历放到这谷歌上面,要知道这家网站,在后来可一度被人称之为逆天的股票大杀器。
八十五美元上市的原始股,到了当年年底,就涨到接近三百美元每股,而两年之后,更是一度涨到了每股七百美元,最高的时候,更是突破每股上千美元的股价。
要是不狠狠的在这只股票上赚上一笔,那可真是太对不起自己了,以前自己是因为没有渠道,也没哟资金,所以没想过动这家公司的脑筋,可是现在自己二者齐备,如果在不想想从这家公司身上赚点钱,那自己就太蠢了。
李逸帆还躺在床上抽着烟,而这时候海蒂已经从他的怀里起身出去,拿过了笔记本电脑,开机,在床上查阅了起来。
等到李逸帆抽完了香烟的功夫,海蒂也差不多查完了资料,她把电脑往旁边一推,又躺会到李逸帆的怀里说道。
“亲爱的,我刚刚查了一下,这家谷歌公司,目前还没有上市啊?我们怎么收购他们的股票?”
李逸帆一愣,然后赶忙给海蒂解释道。
这家谷歌公司,创建于上世纪的1998年,成立之初,员工还不到十个人。
而在1999年,他们获得了红杉资本的一笔2500万美金的融资,同年他们的员工数量还不到五十人。
在进入2000年之后,靠着红杉资本的那2500万美金,他们开始招兵买马,不断的在研发上加大投入,同年他们的员工人数扩张到了将近一百五十人的水平,但是公司却依旧是出于亏损的状态。
而到了2001年,随着他们的搜索引擎,越来越完善,使用的网民越来越多,他们的公司也首次开始盈利,同年他们的营收达到了八千多万美元,而利润也达到了将近七百万美元。
而这一年,他们的员工也增加到了将近250人。
而等到进入了2002年,谷歌正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夯实了基础,奠定了他们在搜索引擎业界霸主的地位。
这一年他们创造了一个营收奇迹,他们的营收业绩从去年的八千多万美元,猛增到了四点三亿美元,而纯利润更是一句翻了十倍,达到了9900万美元。
而他们的员工,也增加到了将近五百人。
这就是短短五年的时间里,谷歌的发展历程,而且作为一家良性发展的公司,他们的财政出了最开始的第二年有过一次融资之外,其他时候并没有需要外来资金帮助的时候。
而且这家公司的老板,对他们手下的员工都非常大方,为了留住人才,他们给他们的员工,都在实行,股权鼓励制度。
也就是说,你只要加盟这家公司,那么你就可以获得这家公司的一定的股权,只不过这些股权,在上市之前,和上市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是绝对不可以转让的。
但是这却并不妨碍,李逸帆让海蒂来收购这家公司的股票。
“你可以从三方面下手,一方面,你可以试探着去问问这家公司,到底需不需要融资,如果他们需要,当然我们就可以正大光明的获得这家公司的股权。当然这有点困难,毕竟现在他们的财政状况非常好。第二你可以联系他们那些拥有公司股票的员工和管理者,虽然现在他们手里的股票不被允许外卖,但是我们可以和他们签订类似期货的合同,就比如如果他们的公司的股票上市之后,达到什么样的价格,或者达不到什么样的价格,他们就必须把他们手里的股票,以一个规定的执行价格,来卖给我们,你知道,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对公司这么有信心的,或者有些人是急着需要用钱的……”
“你就这么看好这家公司?”
海蒂听了李逸帆提出的手段之后,不由得很是好奇,李逸帆到底是从哪里得来的勇气,对这家公司这么有信心。
“是的,我非常看好这家公司,甚至在我看来,这家公司未来的前景,将不会弱于微软,至于到底为什么,我想应该算是我的直觉,和判断吧!”
李逸帆不想做过多的解释,只能给出一个比较炫富的答案,还好海蒂也不是特别喜欢刨根问底的人,她更是一个很好的执行者。
“第三点吗,就是干脆找上门去,问他们愿不愿意卖掉这家公司,不过我想这一点很困难,但是我们可以试试。”
李逸帆说出了第三个想法,说实话这一点,他感觉希望非常渺茫,要知道后来微软都曾经想要拿下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