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反转人生-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能因为他是个厨子出身有关,所以甭管现在家里的生意做得多大,可是老爸,心里最看重的还是这正阳酒店,每天到了正午饭点,酒店里人流量最大的时候,他都会去那边巡视一圈,一边是监督饭菜和服务的质量,另外一方面也是过去,看看今天有没有什么熟人来捧场,过去和人打声招呼,这也是他拓展自己交集圈子的一种土办法。
坐在老板的大班椅上,从边上的烟盒里抽出一支中华,开始吞云吐雾,这段时间一来的各种纷扰,竟然都是一扫而空。
原本有些郁闷的心情也好了不少,看着这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商业集团,开始像商业帝国的方向转变,并且已经是初具雏形,李逸帆这时候的心情,真的是有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
正爽着的当口,办公室的大门一下子被推开了,然后就看到老爸,满面红光,一身酒气的走了进来,显然刚刚在一号楼转了一圈,肯定是被他的那些老熟人,抓住灌了不少酒。(未完待续……)
891。 省城
“你这臭小子,前几天又跑到哪里去了?这一去就是半个月,外面SAS病毒闹得这么厉害,你知不知道你妈有多担心你啊?”
李立强看到大大咧咧坐在自己的老板椅上的儿子,倒也并不生气,反而是走过去,半边屁股坐在自己的大班台上,从烟盒里抽出一支软中华,还没等自己点着,边上的儿子,突然递过来一只点燃的打火机,然后就是那张陪着笑的笑脸。
“嘿嘿,老爸,瞧您说的,我走之前不是和您说了吗,有些小麻烦要去处理一下,就在南海岛,这不是回来了吗?你瞧我不啥事都没有呢吗?”
“哼!这话留着和你妈说去吧,你可不知道,这些天来,她在我耳朵边上磨叨,把我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嘿嘿,那好,等会儿我过去给她报个平安,她还在酒店大堂那边忙你啊?”
“可不是,现在都什么身份了,可是还是跟以前自己家开小饭店的时候一样,就喜欢每天饭点一到的时候,满大厅的乱窜,要么就是在收银台那边站着,好像那些收银小姐会偷咱们钱似地。”
显然李立强对于老婆每天这样的忙乎很是不满,李逸帆也是无奈的笑了笑。
“老爸,你也不能这样说我妈,她这不是劳累了一辈子,操心惯了,现在你陡然间让她放下以前的生活,换一种生活状态,去享清福,她肯定是转不过这弯来。再者说。我妈现在才什么年纪啊。要是现在就退休去享清福,她肯定不习惯。而且都忙碌了一辈子了,这些也都成习惯了,哪能一下子都改掉?要是陡然间就这么停下来,说不得还会把她给憋出病来。”
“哎!我有何尝不知道,就是像劝劝她,少干点,多休息休息。可是啊,她就是不听我的。算了,由她去吧!”
老爸慨叹一声,其实他自己有何尝不是?两位老人家,虽然在李逸帆眼里看来,都是老人家,可是人家的年纪,其实都不算大,也就是五十出头,而且这两年。因为生活条件好,保养的好。身体素质也比以前好得多。
这要是让他们这样前半生一直操劳的人,陡然停下,去享清福,说不得还真会把他们给憋出病来。
所以李逸帆对于老爸和老妈的选择,倒也不反对,他把老爸给让到那张大班椅上坐下,然后翻出老爸的茶具,打算煮点茶水。
“对了,逸帆,最近有时间没?”
“什么事?如果有时间的话,过几天我打算去省城那边看看,你陪我走一趟吧?”
老爸对李逸帆说道,李逸帆忙不迭的点头称好,正好他还想明天就动身去省城呢。
在回来之前,胡月岩就告诉自己,前段时间和自己接触过的那个总装的赵东亮那边已经有了消息。
自己和他完成交易的条件就是,请他帮忙搞定一间无线电工厂,赵东亮当时可是满口答应下来的,没想到这家伙效率还挺快,这么会儿功夫,就从省城这边找到一家合适的,正要和自己约个时间,让自己过去看看呢。
正好赶上老爸想要去省城,李逸帆就打算自己也跟着过去看看,顺便把自己的事情也给办了。
想去就趁早,当天晚上在家里休息了一晚上,忍受了老妈一晚上的唠叨,第二天一早,父子两个就上路直奔省城而去。
李立强这次去省城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去考察一番生成的投资环境,现在杨玉河调任省城,出任省城书记,同时兼任北省副省长,省委常委的消息已经传来。
而且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就等着年底的缓解选举之后,杨玉河就要到省城去履新了。
而作为和杨玉河关系紧密的李家商业集团的带头人,早之前就喊出要支持杨玉河的工作的李立强,这时候也觉得该到了动真格的时候了。
之前李逸帆曾经几次三番的和他提起过这件事,原本作为一个小草根出身的他,根本就没想过这么多,他自己以为,自己在滨城把家族生意做大,就很好,根本没想过要去往省城扩张。
可是之前李逸帆几次三番的和他说起过这件事之后,他自己也琢磨过一阵子,确实如果今后,李家还想要有大发展,那么光是局限于滨城这么一地,那是肯定不行的。
还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目前说什么进军京城,这个有点扯,毕竟千达集团的路子是不可以复制的,人家的老总,可不是光靠齐满天起家的,人家老总本身就是根红苗正的红二代。
自己这个草根出身的人,和人家可没法比。
所以还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搞发展比较稳妥,杨玉河到了省城,自己家也跟进一步,到省城去搞点投资,来支持杨玉河的工作,这个最合适不过。
之前李逸帆就和他说过,想要进军省城,其实很简单,第一步只要把他们家的正阳酒店,开过去就好了,还有那福成火锅连锁,再有就是凤凰酒厂,现在生意火爆的不得了。
尤其是在朝廷台打了广告之后,这酒一方面自己品质不错,再加上广告宣传很是得力,现在已经成了国内的名牌酒品之一,在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很流行。
高端酒卖得好,药酒买的也非常不错,要不是前段时间SAS的影响严重,他们家的生意,早就更上一层楼了。
现在的产能,如果按照他们酒厂销售现在这个扩张的速度来看的话,肯定是不够,所以另选新址,开办分厂的事情,也该摆上案头了。
而这次他们选新厂址的事情,肯定就要设定在省城了,这次李立强来省城,就是抱着考察市场环境,和为酒厂选新址,的想法来的。
当然如果事情要是进展顺利的话,那么他们就顺带着连酒店,和火锅连锁的新店址,也都一并选了。
因为李逸帆跟着过来,所以这次老爸就没带司机,而是李逸帆当了司机来给他开车。
李逸帆的车技很是过得去,开起车来又快又稳,老爸不太喜欢奥迪A6那样的轿车,所以父子俩这次开的是那辆家里的林肯领航员SUV。
这车子很大,完全的美式风格,干脆就是为了长途路所准备的,所以这一路开起来很是舒服。
原本四个小时左右的路程,硬是让李逸帆三个小时就给跑完了。
看着公路尽头,那一片片拔地而起的水泥森林的景象,老爸也是感慨万千。
想当年他还是饭店学徒工的时候,省城是他到过的最远的地方,后来在他的印象里,好像除了京城之外,最大的城市,就要数这座省城了。
八百多万的人口,数十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积,在全国范围都是数的上号的大型城市,只不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家开始经济转型之后,这座城市就破落了下来。
当年的国家重工业中心,随着原来总理大臣的一句话改制,当即就让无数人下了岗,诸多的企业破了产,整个工业运转瞬间停摆,而省城也迎来了他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冬天。
这个原本就靠着工业为根本的城市,瞬间就从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变成了半死不活的枯枝败叶。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几年的时间,直到前两年齐满天调任省城当了副省长,然后在转战一把手之后,情况才略有好转。
但是齐满天从根本上来说,是个玩资本运作的好手,其实在重振工业方面到并不是他的特长,所以这两年省城的经济发展,虽然是略有起色,可是根本上的工业发展,却并没有扭转颓势。
这个城市的大部分人,依旧是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很多原本引以为傲的工业企业,现在基本都是停摆,或者是破败不堪的摸样。
齐满天入驻省城时候,首先下手的地方,就是市容市貌,和他当初主政滨城的时候一样,他首先是从这市容市貌方面下手,下大力气改建省城的外观。
这一点对于省城的发展,确实是有着莫大的好处,要知道在这之前,省城的诸多领导,脑子里可根本就没有提升硬件措施这样的概念。
而齐满天正是从这方面下手,一方面是大力的拓展街道,另外一方面,也是大力的新兴各种商业楼宇,让省城的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早些年时候的省城,其实就是一副红军走了之后就没变过的德行,可是齐满天来了之后,其他方面暂且不说,这市容市貌方面确实是比以前好了很多,也有点对得起八百万人的大型城市的称号了。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招商引资,其实他本身的光环就能够吸引一批企业到省城来投资,所以这两年省城的发展,比起以前,可算是好了很多,而他齐满天在省城这边的老百姓口中,也确实是赢得了一个好名声。
只不过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要到头了,省城即将迎来他的新一任主人了!(未完待续……)
892。 8086工厂
到达省城的当天,爷俩并没有急着去考察他们的项目,而是先联系了一系列的朋友,出来见面,熟悉一下省城这边的市场情况。
这几年的时间里,人们谈论起北省,往往会把两个城市挂在嘴边,一个是省城,而另外一个就是滨城。
实话实说,前些年齐满天主政滨城时期,还是干了不少实事,给后来滨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杨玉河可以说是接了个好班。
齐满天在滨城的那几年,滨城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市容市貌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滨城也因为这个政治明星的纯在,一跃成为了国内知名的二线城市。
而当时的省城因为,刚刚进入大规模国企的破产泥团,所以是一副灰头土脸的摸样,从经济版图来看,当时的滨城要强于省城。
可是后来齐满天到了省城,带走了大部分的投资商,留下的滨城,虽然是有一副好基础,可是后继发展的动力,却已经是缺失的状态,杨玉河接手之后,不得不重新对城市的发展进行了定位,并且靠着几个大型的市政工程项目,让滨城的经济重新恢复的活力。
而省城这边,也因为齐满天这样的政治明星的到来,再度成为了国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不过省城和滨城不同,省城虽然那些年有些落魄,可是毕竟这是一座拥有近千万人口的城市,而滨城的人口不过二百万,所以省城的规模。无论是土地规模。还是人口规模。都要比滨城打上好几倍。
所以尽管这些年,齐满天在省城也算是做出了一些成绩,不过他在省城所取得的成绩,还是不如他在滨城所取得的成绩那么耀眼。
更何况他来到省城之后,他所主要从事的工作,已经从原来的一个城市,提高到一个省,所以这阶段他的主要目标是把整个北省的经济都搞上去。而说实话在这一点上,他做的并不是特别出色。
这些年来,整个北省的发展,虽然是略见了一些起色,可是整体而言,还是非常缓慢。
当年国家一声令下,大批的国营企业,破产或者被清算拍卖,整个北省赖以生存的重工业,不复往日的荣光。
而没了重工业的支撑。北省就只能靠外来投资,和农业来支撑发展。这些年来,北省的外来投资,因为齐满天这个政治明星的光环,倒是也有不少,可是这是一个省份,可不是一座单一的城市,所以这些外来投资,对于整个省份而言,还是有些杯水车薪。
而且省城因为是省委省政府的所在地,这里的政治环境非常的错综复杂,而且关系更是盘根错节,虽然齐满天一向是以铁腕著称,可是即便他再是强势,铁腕,也不敢得罪了整个省份的政治势力,所以省城最近几年,虽然在发展方面有所起色,可是在很多外人看来,却依旧是一副暮气沉沉的摸样。
事实上,他这些年在北省,主要所关注的领域,也就是基础建设,物流流通等方面,对于如何来重振整个北省的工业发展,其实并没有做出太多的贡献。
原有的那么几个大型国企,比如大钢铁,和大化工,这样的产业,靠着国家的政策,依旧是半死不活的活着,在国内的房地产大潮没有到来之际,他们的发展,都还没有太多的起色。
而其他的私营的中小企业,现在的日子也不算太好过,首先北省的民间私营经济,因为自身经济实力的因素,就没有江浙一带,活着是粤东一带,那么活跃。
另外一方面,北省这边的政治关系太过混乱,官员们很多要么是昏庸无能,要么是太贪婪,对于私营经济的发展,要么是指导无方,要么就是喜欢吃拿卡要,所以北省的私营经济一直是不太活跃。
很多了解北方的人都知道,在北方私营个体经济发展不是很好,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都是和这边黑暗的官场有着很大的关系。
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些贪婪而又无能的官员们,在制约着这样的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
你想要把一个店开起来,往往要通过各个层次的关卡,消防,工商,税务,城管,等等一系列的部门,你有一个打点不到,人家都能把你给整的半死不活。
而且尤其是在省城,这样的情况是尤其的严重,哪怕是你资金雄厚,可是如果你来这地方投资搞企业,你要是有一个衙门没烧香,一座佛没拜到位,人家就可以把你整治一番。
就算你有关系,有门路,可是人家一样有关系有门路,所以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想要在这地方做生意,而且做好生意,你就必须要把这样盘根错节的关系给全部捋顺才行。
已经答应了杨玉河来省城试水,可是李家父子还是决定要小心翼翼,毕竟现在杨玉河还没有调入到省城,最起码到年底之前,他还没有过来。
所以他们两个就必须要小心,毕竟现在在省城,他们还没有话语权。
老爸这几年做生意,认识了不少人,眼界也开阔了不少,所以这一到了省城,他就开始给他的那些老朋友打电话。
这些人有的是和他在滨城有过合作的,有的是他们正阳酒店的常客,还有的则是他们家凤凰酒厂的代理商。
第二天中午,一帮人在他们下榻的酒店的餐厅里,齐聚一堂,这些人还都是挺给李立强面子的,毕竟人家现在也是滨城商业圈里的代表人物之一。
这次人家来省城考察,他们当然要给面子。
这样的碰面会,李逸帆并没有参加,因为他觉得,他去参加这样的会议,作用不大。
不过他倒是也没闲着,而是直接给赵东亮打了电话,告诉他一声自己来了。
赵东亮这边果然也够速度,中午李逸帆刚刚在酒店里吃过了午餐,人家接人的车就到了。
车子是一辆军牌的三菱越野车,开车的是驻省城装备部门的一个司机,而赵东亮就坐在后面。
“回来的挺快啊?听说你们最近一段时间,在南边接连破获了好几起大案,这次你们可算是给总参争了脸,立了大功了。”
赵东亮和胡月岩是老朋友,两人的背景关系非常类似,所以和李逸帆说话也没什么好见外的。
“哈哈,那都是胡哥他们的功劳,和我没多大关系。”
李逸帆谦虚的说道,赵东亮用很是古怪的眼神看了这家伙一眼,不过也没多说什么,显然胡月岩和他是说了他们和李逸帆之间的关系。
“走吧,趁着这会儿有时间,咱们先去那个8086工厂去看看。”
之前赵东亮在电话里和他都说了,这次给他介绍的这家工厂,是隶属总后勤部装备部下属的一个无线电工厂,最近正好想转制呢。
赵东亮倒也是个爽利人,在路上就给李逸帆介绍开了。
“这家工厂你别看在外头名声不响,可是其实在咱们部队内部,还是挺有名气的。是最早的一批老功勋工厂,当年前苏联援建的无线电生产企业。当年非常时期,主要是生产长波电台为主,专门特供部队使用的。后来你也知道,改革开放以后,咱们部队开始大裁军,而且调整了建军思路,这里的条件就有点跟不上趟了。后来他们也几经转进,开始生产过收音机,后来又生产过随身听,可惜都没折腾起来。前几年他们终于是从上面争取了一个名额,参与到咱们国家新一代雷达的研发当中来,专门生产波频显示器,只可惜还是因为技术不达标,后来没有竞标成功,输给了西川和浦海的几家企业。没了部队的订单,民用市场,他们又没分量,所以现在的状况很是不好,全靠上面的拨款过活。上面对他们这样的状况,也挺不满的,早就有心想要把他们给处理掉了,可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买家。这次你说想搞个无线电方面的工厂,我就正好想到了这一家。”
赵东亮把这个8086工厂的概况,和李逸帆介绍了一番,李逸帆一听对这个工厂大概有了个印象,不过具体什么个情况,还要到现场看看再说。
省城作为全国早些年的重工业中心,当年可是各种工业企业配套非常的齐全,造飞机的,造火车的,造汽车的,甚至是造飞机的,可以说是一应俱全。这样的一个无线电工厂,当然也是不在话下。
8086工厂,因为是军工厂的特性,所以所在的地理位置非常的特殊,位于省城东北角落的山沟里,距离省城的主城区,大概有三十多公里的车程,隶属凤凰山脉的余脉,就在两座山麓于枝环抱的一块小盆地当中,这整个小盆地都是属于这家工厂的,面积大概有十多平方公里,面积不算小。
最关键的是,因为这里远离闹市区,而且人迹罕至,空气环境非常的好。(未完待续……)
893。 小小的意外之喜
从省城通往北方的高速路上行驶大概三十公里左右,然后从高速公路上拐下来,走一条乡间公路,穿过一块块农田或者是野树林,大概十来分钟的车程,就来到了这个8086工厂的面前。
两座小山环抱,中间只有一条通路,前面的通路上还有一个门岗,不过门岗里并且有卫兵把守。
以前这里是军工企业的时候,这里可是重中之重,专门都有卫兵把手的,后来国际情况发生了变化,部队的建军思想也发生了变化,长波电台,已经不再能够满足部队的通讯需要之后,这里的发展,就跟不上了部队发展的脚步,也就渐渐的没落了下来。
通过了门岗,再往里,就是工厂那锈迹斑斑的大铁门,看门的老头看到了过来的军车,过来打开了大铁门,放他们开了进去。
靠近铁门的位置,是工厂的宿舍区,这样的无线电工厂,以前因为是重要生产单位,所以没有放到省城的市区内,放到了郊区,所以省城的工人来上班生活不太方便,工厂就建了这么几座宿舍楼。
那时候工厂的效益好,不知道多少人眼红这工厂的待遇呢,上班班车接送,到了工厂,还能住宿舍,吃食堂,每个月的工资也非常丰厚。
可是现在这样的情况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几座宿舍楼是破败不堪,甚至有很多房间的窗户玻璃,都被打碎了,也没人管。楼门口更是杂草丛生。有几个大楼的大门都不知道怎么搞的粉碎一片。
看到这样的情况。李逸帆不由得摇了摇头。
“哎!工厂经营状况不佳,连班车都维护不起,开不出工资来,工人们就不愿意来上班,而这宿舍区,这周边你也看了,因为军工企业的需要,所以什么都没有。没有饭店,没有商店,生活设施不配套,生活非常不方便,所以工人们都宁愿会省城里去租房住,也不愿意留在这里,现在这里是基本都荒废了。”
赵东亮看着李逸帆的眼神,一时间也不由得感慨万千。
这无线电工厂,原来是专门生产军工长波电台的,这样的工厂。可是和其他的那些军工企业,比如生产坦克。枪支,大炮的工厂不一样。
这样的单位,需要极度保密,所以周边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配套措施,所以也就造成了今天这样的摸样。
“那边是工厂区,走,我带你去看一看。”
赵东亮也不想太多的缅怀这个工厂的过去,毕竟像这样的工厂,军方手里可多了去了,这还不算最惨的。
最惨的就要数西川那边的几个大型工厂,比如某个专门生产海军兵器的,想当年赫赫有名的一个鱼雷厂。
当年最红火的时候,工厂可是有数万员工,大家就在山沟沟里,自然而然的发展成了一个人口规模十万人的小城市。
可是后来随着部队建设思路的转变,他们自身的产品性能跟不上,只能被逐步的淘汰之后,那么一个原来红红火火的十万人的小城,现在也就剩下一两万,走不动的留守老人了。
剩下的年轻人,要么出去打工,要么就是远走他乡,那么一座小城,只不过几年的光景,就荒废了。
恐怕在等到几年之后,等到那些留守老人的子女们,在其他的地方,站稳脚跟之后,那个小城就要彻底的荒废掉了。
而像这样的在特殊年代,因为需求而兴起的军工小镇,其实总装那边的号下,最起码还有十几二十多个。
这个无线电工厂,和那些小城比起来,完全算不上什么。
几个人并没有下车,就在门口的宿舍楼这边扫视了几眼,然后继续开车往里,在宿舍楼后面,就是一座老式的筒子楼,这里是原来工厂的行政办公中心。
再往后又是一座筒子楼,这里据赵东亮的介绍,是工厂的研发中心,也不知道他们到底研发出来了什么。
再往后就是生产区了,几座老式的砖瓦似地生产车间,虽然历经了风雨,显得很是破烂,但是主体结构,依旧是非常的结实。
不过里面的生产线什么的早就没了,据赵东亮所,那些生产设备,都不太入流,而且工厂这么多年开不出工资,那些设备,早就被一些愤怒的工人,拿出去卖废铁了。
说到这些的时候,他脸上的表情也是有着很多的无奈,李逸帆并不怀疑他这番说法。
不过对于那些设备,他倒也也并不太在乎,不过在参观几个车间的时候,他还是被一些设备给吸引住了。
这些车间里面的生产线虽然没有了,而且这些车间已经空置了很长时间,可是这些工厂车间里的环境,却依然很干净,看样子不像是长期有人打扫,但是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当年,为了能够拿到咱们军方的雷达元器件的订单,和浦海,还有西川省的几个兄弟企业,进行竞标。他们工厂是耗尽了最后的一丝元气,拿着上面的拨款,和银行里的贷款,专门从德国和法国,进口了不少专用的除尘,除静电的设备,当年为了搞到这些设备,他们可是花了大本钱啊。德国的尼欧迪克,法国的历高生的设备,可都不便宜。几乎每个车间,他们都配套了这些设备,只可惜最后他们是没能竞争过他们的对手,没有从我们这边拿到订单,而这些设备的资金,也成了压垮这个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说道这里的时候,赵东亮也有些不胜唏嘘的感觉,毕竟当年这个企业的领导者,也是打算破釜沉舟,做最后一搏的,只可以他们没有成功。
而李逸帆听到这里的时候,不由得是心头一愣,感情好,原来是配备了这样好的除尘设备呢啊?
别的生产线什么的,他可不需要,可是这些设备,可是他打算进军无线电领域所必须要的。
在日本的时候,他可是淘弄了不少专业的高精尖的设备,这些还不算什么,其中最令他感到惊讶的,就是他抄了尼康工厂的时候,从人家的生产车间里搞来的那些生产规则手册。
那些个紧密机床,对他而言,就好像是武侠高手用的神兵利器,而那些生产手册,其实在他看来,才是真正的武功秘籍。
正是上面列的一条条的详细的规则,才是人家能够生产出那么优质产品的关键,那些可都是经验,人家是打死都不会告诉你的。
所以和那些机床什么的比起来,在李逸帆看来,那些个生产手册才是关键。
而在回国之后,他就一有时间,就翻看那些生产手册,想要从日本人这边学取到最为宝贵的经验。
而那些经验中,首先最重要的一条,也是令他记忆尤其深刻的一条,就是人家非常强调,在生产工作区环境的干净程度,甚至就连空气的洁净程度,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因为这种半导体的元器件,对于空气中的粉尘非常的敏感,如果你在生产过程中,让你的工件,太长时间的暴漏在这样的粉尘当中,就会对你这个工件的使用寿命,和工作质量,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
一个小元件质量不过关,就会导致整个产品的质量不过关。
所以他对于人家日本人的生产手册上面的解释,是非常的重视的,尤其是细节,难怪人家说细节决定成败。
上辈子的时候,他也曾经到国内的一些加工中心去看过,国内的这些加工中心的生产环境,和人家日本人的比,根本就不用比了,那环境简直都可以用不堪入目来形容。
有一些不讲究的工厂,工人们在操作机床的时候,如果尿急,根本就不去厕所,直接在生产车间的墙根处就解决了。
这样的工作态度,生产出来的东西,如果能够达到人家日本人的标准,那才有鬼。
所以这段时间,他也一直在琢磨着到底该如何来建立,这样的一个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工厂,不过才刚刚有了眉目。
到这个8086工厂来参观的时候,他并没有抱什么太大的期望,因为军方的德行,他可是相当了解的,这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