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反转人生-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桌面上的好菜不少,但是更为普通的家常菜也有很多,杨玉河很喜欢吃李立强做的家常菜,其实他更喜欢的是,这些家常菜,给他带来的家的感觉。

    “玉河,这次找你过来,其实也不是因为别的事,而是听说咱们滨城的特殊金属冶炼公司,打算出售了?”

    李立强开门见山的问杨玉河到,杨玉河听了之后倒是眉毛一挑。

    “怎么?大哥,你们想做工业了?”

    其实这几年以来,杨玉河一直有一块心病,那就是在滨城的工业发展方面,他并没有太多的建树。

    虽然他搞旅游城市搞得是风生水起,可是现在全国是什么个景象?到处的地方政府官员,都在大谈特谈所谓的GDP,而最能代表GDP的又是什么?

    无非就是你所辖区域内的工厂而已,虽然大家也都知道,一窝蜂的搞工业,其实有很多都是浪费的重复建设,可是这样的工业却不搞又不行。

    因为这工业投资大,可以迅速的拉动GDP产值,而且还能解决大把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所以这才让这玩意,成了很多地区领导眼中的香饽饽。

    可是对于杨玉河来说,早在他来滨城之前,滨城的工业潜能其实已经被齐满天挖掘的差不多了,而且滨城本地的那几家大型国企,对他杨玉河好像又不怎么敬服,最关键的是,这几家企业还都是大型国企,要么就是央企,他杨玉河就算是有心却也无力。

    至于招商引资方面,滨城虽然地理环境优越,可是和京城或者浦海那样的地方比起来,可以说完全没有什么吸引力,只能引进一些规模不大的日资或者是韩资企业。

    虽然他搞得高新产业园区,也引进了不少电子技术相关的外资企业,可是现在也不过是才初具雏形,不成气候。

    所以他在任期间的滨城的工业发展,可以说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

    原本的时候李家的经济实力不够,想搞工业企业可不是那么好发展的,所以他也没指望上李家什么,但是现在李家人居然问起了滨城特殊金属冶炼公司,杨玉河一下子就有些动了心了。

    “呵呵,还不是逸帆这个小崽子,他去了京城之后,可就是心野了,据他说他认识了一个国外的朋友,能搞到一些特殊金属的冶炼资料,而这方面又恰好是咱们国内的空白,所以他想拿下这家公司,自己搞这个产业。”

    “哦?逸帆,果然是你小子的主意啊?来,给杨叔叔说说,你都搞到了什么好东西?”

    杨玉河表面上是大大咧咧,可是心里这时候却是激动的厉害,如果真的如李逸帆所说,他搞到了一些特殊金属的冶炼资料,如果在能够弥补一些国内的空白,那他的政绩可就大了。

    要知道别的规模,创新什么的暂且不说,只要把一个弥补国内空白这个拿出来,那给他的政绩上,就绝对是镀了一层金的效果啊!

    所以这几年来,在工业发展上都是毫无建树的杨玉河,这时候心里如何能不激动?

    “嘻嘻,也没什么,就是一些建筑用的特种型材,主要就是改大楼时候用的那种工字钢,还有撑房顶用的角钢等等一些建筑型材。”

    李逸帆虽然是轻描淡写,可是这时候杨玉河的心里却是洪水滔天。

    他当年在下乡插队回城之后,就是在家里人的安排下,上了京华大学,而就读的专业就是土木工程专业。

    在毕业出来之后,他先后在好多家建筑企业里面干过,都是出任的工程师这样的角色。

    所以对于建筑这个行业,他或多或少还是知道了解不少的,虽然最近二十多年来,他已经不怎么参与这样的工程建筑项目了,但是对于大体方向上他还是了解的。

    最近十年以来,国内的各大城市,都是在疯狂的建设各种各样的摩天大楼,说好听点是什么赶超世界速度,其实心里明白的都知道,这些无非就是一些面子工程而已。

    毕竟你掌管的城市有那么几座摩天大楼,别人一到这里,就会感觉这里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很好,对于你执政的能力有个好印象。

    所以现在这股兴建摩天大楼之风是越刮越烈,从京城浦海开始,再到南方的深港羊城,再到后来扩散到全国范围。

    现在如果你到全国比较闻名的一些大中城市一看,如果这座城市没有几座摩天大楼,这些城市的领导,那还好意思和你打招呼?

    不过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专业工程师的杨玉河可是知道,要建设一座这样的摩天大楼要消耗多少资源。

    那些土地,钢筋,水泥什么的就暂且不说了,光是那些工字钢,还有角钢就要用掉不少,而这些材料一般都是要从日本进口的。

    国内的大型钢厂,倒是也不是不能生产,只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和人家日本人的根本没法比。

    这个方面一直是国内工程界人士的一块心头病,现在对面这小子居然说,他从国外搞到了一些资料,可以生产这样的材料,这让杨玉河如何能不激动?

    这里面的经济效益暂且不说,光是这玩意所能给自己带来的名气,和政绩,那就够自己受用一辈子的了。

    “逸帆,你这些资料是从哪里搞来的?是日本不?如果不是的话,那比日本人的材料怎么样?你别怕,说实话,哪怕是不入日本人的,但是比他们的材料差的不多的话也没事。只要你说的是真的,那那个特殊金属冶炼公司,杨叔叔绝对会帮你拿下来。”

    刚刚还一直故作镇定的杨玉河,几句话的功夫,就暴露了他内心的焦急,当然这也和他和李家人的关系亲密有关系。

    “哎呦!杨叔叔,哪能这么急啊,我不过是和人家打了声招呼,他答应帮我去搞,现在还没结果呢,我哪能知道,他搞来的资料的好坏啊!”

    李逸帆感觉有些好笑,不过面子上可不敢表露出来,杨玉河一听这话,脸上不由得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就有调整了情绪。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逸帆,你和杨叔叔说说,你这朋友是哪里人,他说的话,靠谱不,那些资料能搞到手不?据我说知,这样的资料可是很难搞的,无论是日本人,还是美国人,对这样的资料,可都是很看重的呢。”

    “呵呵,这一点你放心好了,杨叔叔,他答应我了,就肯定能帮我办到。”(未完待续……)

617。 给杨玉河提意见

    杨玉河这么心急,还真是出乎了李逸帆的预料,他根本就不知道杨玉河其实心里一直很在乎,他自己在滨城工业发展上的表现。

    所以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一贯雍容的杨玉河,为什么会在这么一个工业的问题上这么失态了。

    不过看到杨玉河这么焦急的摸样,这总归是一件好事,有了他的支持,到时候自己家拿下滨城特殊金属冶炼公司的过程,也会方便好多。

    而杨玉河看到李逸帆这样笃定的态度,也就放下了心,他也知道自己刚刚有些失态了,这样的从国外搞资料,毕竟不是什么太光彩的事,李逸帆没有和自己说他是通过哪国人搞得,这也说得过去,毕竟这样的事情,自己知道的太多也不好。

    “呵呵,看来还是我心急了,不过你们是不知道我听说这件事后的激动啊!逸帆,你可能不知道,原来的时候,你杨叔叔就是搞土木工程出身的,虽然现在我不参与实际的工作好多年了,可是我对建筑专业还是有感情的,对于咱们建筑行业的内幕,我也了解不少。我也知道咱们国家的摩天大楼用的工字钢和角钢,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如果你要是真的能搞到资料,咱们自己做到国产的话,那你这可就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弥补了国内的一大工业空白了,所以你也得原谅杨叔叔刚刚为什么会那么激动。”

    杨玉河没把李家人当外人,这才给他们解释道,而李逸帆听了这话之后。也就释然了。难怪呢。感情杨叔叔也是早些年的技术党啊!

    “呵呵。哪能呢,其实我听我那朋友说起这件事之后,也很是吃惊呢,他手里正好有这样的资源,而我琢磨着,咱们国内正好又紧缺这样的材料,这才琢磨着通过他弄来一些。这些技术,虽然欧美日本他们不像是对那些军用技术那样封锁的那么严密。可是毕竟也是很多企业敝帚自珍的好东西,所以我琢磨着,如果咱们能搞到手的话,对咱们也是有莫大的好处的,这才下了狠手。”

    “呵呵,没少花钱吧!”

    杨玉河问了一嘴,这样的好东西,在他看来,就算花再多的钱也不为过。

    “嗯。”

    李逸帆点了点头,至于这些技术的具体来历。他从来没和任何人讲过,甚至就是他老爸他也没说。

    “对了。杨叔叔,听说你打算支持咱们市里,建设一条轻轨线路,连同保税区,还有开发区,以及银沙滩风景旅游区?”

    李逸帆打算转移话题,毕竟今天邀请杨玉河过来,可不光是为了这个铁厂的事情,还有另外一件事,他也打算给杨玉河提个醒。

    “嗯,没错,你也听说了?怎么样,有什么想法没有,我知道你小子,可是挺有想法的一个人的。”

    杨玉河笑眯眯的问李逸帆到,李逸帆这小子别看年纪不大,但是胆子不小,而且鬼主意不小,最关键的是眼光特别准,这轻轨建设上,说不定他就有什么其他的具体主意呢。

    “呵呵,我能有什么想法啊,这个提议真的是好极了,这样一来可是大大的方便了咱们滨城老百姓的日常出行,我相信,咱们滨城的老百姓肯定会记住你的功绩的杨叔叔,这个工程可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工程的。”

    李逸帆顺手就给杨玉河拍了一记马屁,这一记马屁拍的杨玉河是非常的舒服。

    事实上这条轻轨线路,也确实是对滨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因为在没有这条线路之前,滨城的百姓去往银州技术开发区,或者是银沙滩旅游的时候,可是非常的不方便,而且这个年头,私家车也还不像是后世那么盛行,能够自己家买得起车的人家还真是不多。

    当初银州开发区成立之后,在滨城市区的不少工业企业,就都搬迁到了那边,这就导致每天上下班的人们不得不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可是这公共交通出行哪有那么方便,那么长的路程,人又多,所以那条公交线路,可以说是被人诟病最多的一条线路。

    但是如果这条轻轨线建成之后,那就会大大的缓解市区通往银州开发区的交通状况。

    而且从另外一方面来讲,也会大大的促进银州开发区的经济发展,现在随着银州开发区的发展日益完善,再加上哪里的地理环境说实话也要比滨城的主城区好得多,所以越来越多的小型开发商,都选择在银州开始建设楼盘。

    平整的土地,开阔的环境,比市区还要良好的绿化,再加上超低的房价,这些都构成了极其有利的因素,很多购房者,都会银州开发区的房子很是动心,可是大家却也有着自己的担心。

    银州开发区就算开发的再好,比起市区来,还是有些落后,配套资源跟不上,比如小孩上学,和医疗等方面,所以如果把房子买在银州,这样一来将来小孩上学,和就医岂不是非常的不方便?

    但是现在有了这条轨道交通,那情况可就是大大的不一样了,这也会直接的导致两地之间的人口的流通。

    反正这条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对于滨城的发展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而这些好处,对于这条线路的始作俑者杨玉河而言,他哪能不明白,李逸帆也隐隐约约的在席间提起了这些轨道交通所能够带来的好处,每每听到这些,杨玉河都会感觉到非常的得意。

    “杨叔叔,既然这条轨道交通线都建了,为什么咱们就不直接把这条轨道交通修到旅港去?做成一条可以直接贯通,咱们滨城整个市区的轨道交通线路,这样岂不是更划算?现在旅港,虽然还没开发起来,但是按照国家现在这样的发展速度而言,旅港肯定也会大面积的宣布发展建设的,而且旅港的地理环境特殊,那地方没有火车站,出入出了坐船,就只能坐大巴车到咱们市区里,非常的不方便。而现在按照咱们滨城的发展速度而言,将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到这座城市,你也知道,咱们滨城的可用好地并不多,北面现在已经被银州开发区给卡住了口子,所以将来只能是向南发展,而向南最好的地点,无非就是旅港市,咱们现在如果把这条线路给搭建起来的话,那可同样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啊!“

    李逸帆好像是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却顿时在杨玉河的心里掀起了阵阵的滔天巨浪,这小子,真的就是个妖孽啊,这样的事情,他是怎么想到的?

    要知道修建这条直通旅港的轨道交通线路,他也琢磨了不是一天两天了,可是却一直没对任何人说过,毕竟修建连同银州和银沙滩的这条轨道交通线路,已经让市里的财政背负上很大的压力了,所以这个项目,他就一直没提出来,可是没想到就是这样,这小子却琢磨出来了意思,而且还把自己的心里给把握的这么精准。

    这旅港因为是华国北洋舰队的母港,因为其地理位置敏感,所以在之前一直都没有划归到滨城的辖区之内,一直是一个其他的独立单位级别的城市,直到最近几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座小城才划归到了滨城的管辖范围之内。

    但是因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经济发展的状况一直不是很好,算是滨城下辖区县内一个比较落后的经济体。

    甚至可以说这座小城划归到地方管理之后,给滨城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和财政支出,所以滨城市政府里有很多人都在头疼这座小城的发展问题。

    现在其他暂且不说,对于滨城的当政者而言,最为头疼的就是这两座城市之间的交通问题,旅港当初之所以被划分为军港,在海港方面有优势,在陆地上又是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可是关键。

    这易守难攻的特点,在战争年代是好事,但是在现在这样的和平年代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想要经济发展,就必须要有现代化的物流水平,所以如何加强旅港和滨城的交通问题,就一直是让滨城的当政者们头疼的问题。

    滨城距离旅港的距离只有三十多公里,可是中间多山,虽然开通了那么几条公路,可是却依旧不是很方便,尤其是对于两地之间的百姓出行而言,每次只能乘坐定点班车,不但价格不便宜,而且乘坐起来也不舒服,这已经是让很多老百姓抱怨的事情了。

    如果要是效仿之前的连同银州和银沙滩那样建设一条轨道交通线路,确实是最好的办法,可是这样做来造价却非常的高,这不是目前的滨城市的财政可以承受的起的。

    杨玉河看着面前笑眯眯的李逸帆,这小子既然敢和自己这样的提议,而看他现在的表情,就说明他肯定是有着自己的想法,也对这小子一向是以鬼点子多而著称,那就问问他,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好主意!(未完待续……)

619。 何乐而不为?

    杨玉河是怦然心动了,原本以为是很困难的事情,可是自己怎么就把这个老电车轨道给忘了呢?

    其实这主要是也是和现在国内官员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有原因,这年头的国内各大城市的当政者们,无论是搞什么工程,都在求大,求新,要求的就是亮丽光鲜有面子,高端大气上档次,至于老旧的东西,一概拆除,这些所谓的历史遗迹,在他们的眼里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价值,反而是有碍于市容市貌的老东西。

    之前的杨玉河和他下面的一些谋士们,基本也都是这样的思路,所以就把这么个现成的好东西给忘了。

    现在正如李逸帆所说,如果要是把这条市内的有轨电车的线路给好好的利用上的话,那么这将无疑会大大的缩减掉,原来他们所预想的难度。

    “利用好了这条101轨道线路的话,不但可以将咱们滨城的南北干线彻底贯通,将几个重要的商圈全部连通起来,最关键的是,还可以大大的缩减成本。如果按照原来的设想,想要一举装上时下最新型的轨道交通设施的话,花费肯定不菲,咱本市里的财政承担不起,可是如果利用好了101的线路的话,这样一来成本最起码要缩减一半,这样一来,咱们市里的财政总应该能够承受的起了吧?”

    李逸帆看到杨玉河面露沉思的摸样,就知道他已经被自己给说动心了,于是立马就开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开始推销起自己的计划来。

    其实原本在上辈子的时候。滨城市的当政者们为了连通旅港和滨城之间的线路。也曾经冥思苦想了好长一段时间。不过一直是等到十年之后,国家投入四万亿来刺激国内的基础建设的时候,滨城市的当政者们才想起这么一出。

    在市里大肆兴建不切实际的地铁线路的同时,也顺带着延伸了101有轨电车的线路,利用这条线路的延伸,将滨城和旅港彻底的连通了起来。

    不过当时这样的工程,可是花费了足足几十个亿,当然这里面真正的造价成本并没有多少。里面的水分成本则是大得很。

    当时那个工程,可是着实让滨城的很多官商们富裕了起来,可怜了老百姓却要咬着牙,为这条线路还上几十年的地方债。

    李逸帆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竭力的劝谏杨玉河,要他来主修这条线路,一方面是要给杨玉河多争取一些政绩,让他去省城的时候面子更加的光鲜一点。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杨玉河这个人并不贪财,官声还是不错,因为他的家族里有他的妹妹在商界打拼。其实说白了是在为他们整个家族打拼,所以杨玉河并不缺钱。所以在金钱方面贪欲并不是很大,这样的官员,在这年头的华国已经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

    因为他为官比较清廉,所以他所下辖的滨城现在官场上的作风也还算可以,尽管不可能呢完全杜绝了贪腐之风,但是最起码官场上的风气,可是要比齐满天在位的时候要好得多。

    如果由他来主政这个工程的话,这样一来就会减免掉很多不必要的灰色成本,让老百姓少背一些包袱。

    而另外一方面来说,现在建设这条线路的话,一方面是可以方便滨城和旅港之间的交流,让这样的实惠能够提早十年落到老百姓的头上。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还是成本控制,要知道现在修建这样的一条线路,考虑到物价和成本的因素,预计这样一条线路的成本估计可以控制在十个亿以内,但是如果要是换到十年之后的话,这样一条线路,别看只有短短的几十公里,这成本可能就会直接翻一倍,甚至是翻两到三倍。

    而这笔节省下来的钱,则完全可以让滨城的老百姓在其他的地方享受到实惠,比如医疗保险,或者是其他的市政交通方面。

    李逸帆的一番解说,是口若悬河,说个不停,而杨玉河这边却一直没怎么说话,不过他面色红润,可以看得出是有些激动,显然李逸帆说的越多,他这边心动的就越是厉害。

    不管怎么看来,这个项目,现在在他看来,好像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如果真的在自己即将到任之前,把这个项目主导上马的话,那么对他而言,就无疑是大功一件。

    其实李逸帆没有和杨玉河说的是,在未来的十年,国内的城市化进程将会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

    现在滨城市区加上下属的辖区内的统计人口不过也就是二百来万,就算加上外来人口,也不过三百多万不到四百万的样子,可是又有谁能够想到,短短的十年之后,这座城市光是市内的人口,就能够达到将近六百万的恐怖程度?

    大量人口的涌入,一方面是刺激了本地的经济发展,另外一方面也是极大的加大了对市内道路交通的需求压力。

    杨玉河之后的继任者是什么水平,李逸帆可是知道的,他和那个夏青禾接触过,那个家伙后来上位之后,一门心思的都是在让GDP攀高,不断的引进各种工业企业,尤其是上缴税率比较高的化工企业。

    后来北面的银州开发区就到处的充斥着这样的高污染企业,短短的十年时间,滨城就从原来北方最好的旅游城市,沦落成了PM2。5仅次于京城的重污染城市。

    这家伙对那些大项目上心,可是对于这样的普通的市政工程项目却根本就没什么想法,可以说是把滨城糟蹋的够呛。

    后来直到国家出台一揽子4万亿刺激经济的计划之后,这才开始琢磨着大规模的翻新滨城的市政道路交通建设,可是在那之前,滨城的老百姓可是饱受了交通不便之苦。

    夏青禾上台,自己是不可阻止的,也不是自己能够阻止的,据李逸帆所知,那家伙就是未来即将上任的一号首长手下的一条忠犬。

    尽管他在位期间,把滨城搞得是乌烟瘴气,滨城的老百姓对他是颇多的不满,可是那家伙的位置却一直是很稳固的,甚至直到自己穿越之前,那家伙还依旧活跃在滨城的政坛上。

    虽然之前因为理想广场的事情,李逸帆家里也算是和那个夏青禾打过交道,并且也接下了善缘,可是其实打心眼里,他还是有些看不起那个家伙。

    这个工程项目,与其留到十年之后,给那家伙提升政绩,还不如现在就交到杨叔叔的手里,由他来主导完成。

    “逸帆,你的这个提议,我刚刚仔细的琢磨了一下,确实是个好办法。可是吧,现在却有这么几个难题,首先最重要的就还是这个财政的问题。你说的这条线路确实非常的不多,可是咱们滨城到旅港之间的线路,你也知道,多山,这一路肯定是要开山搭桥,如果要是在平地上修的话,成本肯定不算很高,可是之前在做北面的线路的时候,咱们就找人来评估过,哪条线路光是开山就要开七八座,隧道要打好几个,光是这些就让那条线路的成本比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的线路成本高出百分之五十。可是咱们所说的这条向南的轨道交通线路,这条线路的复杂性,比较起来,不但是不比北面的差,甚至比北面的还要烂的多,所以线路虽然不长,但是造价却并不一定会比北面的低。咱们市里的财政,现在光是支撑北面那一条线路的话,也许还能应付的来,可是如果南面的如果要是同时上的话,这就恐怕有些吃力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恐怕你也知道,你杨叔叔明年可能要去省里了,如果我要是还能在这个位置上待几年,那么这条线路就肯定能够修得起来,可是现在是时间等不起,如果我走了,市里的财政就算缓过来了,可是这时候也不是我说了算了……”

    刚刚杨玉河就一直在琢磨这些问题,最开始时候的兴奋,这时候在现实问题面前已经开始渐渐的散去,换上来的是有些颓丧的气氛。

    “嗨!我还当是什么大事呢,不就是钱吗?这样,杨叔叔我可以帮你联系一下安娜姑姑他们,他们对于投资这样回报率比较高,风险又低的市政工程项目是最有兴趣了。大不了到时候咱们可以和他们联合组成一个运营公司,将未来几年的这条线路的经营权交给他们,反正让他们现在出钱先把线路给搭建起来,这不就成了吗?”

    李逸帆微笑着说道,其实他也知道,刚刚杨玉河那样的表演,其实就是等着他这句话呢。

    现在这样的方式对于一些地方政府可是非常的流行,到处修建的高速公路,几乎都是这样建设起来的,甚至后世很多城市修建的地铁也同样是如此修建起来的。

    外资投钱,然后得到一定年限的运营权,市政府得名,而且还可以定期的从这个公司得到相应的好处,这样的合作大家何乐而不为呢?(未完待续……)

620。 杨玉河的布局

    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杨玉河就同意了李逸帆的说法,其实他之前之所以在哪里一个劲的所财政问题,就是想要让李逸帆他们帮忙想办法。

    因为他知道李逸帆的身后有着那个神秘的法国财团!

    其实他之所以这么做,也确实是现在大势所趋,现在的华国,尤其是总理实行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牢牢的把财政大权掌握在手里,地方政府每年上缴了中央财政之后,确实是没有几个富裕的。

    市里面有些一小项目那还好办,可是如果一旦要是有大型项目上马,就必须要向上逐级申请,这样的一番运作下来,不但是耗时耗力,最关键的是,因为你是层层上报,最后往往还需要面临层层的盘剥。

    最后就算中央给你批下钱来,结果到了地方的手上,这些经费经过七刮八刮,最后能落到实处的能有八成你就千恩万谢去吧。

    这就导致了,现在地方政府因为各种原因,频频的上马各种修桥造路的运动,不过很多都不选择走中央财政,一般都会选择外来的投资公司合作,别的投资公司掏钱,然后把运营权交出去,最后自己跟着运营公司吃红利。

    后世国内被曝光和那些没有被曝光的诸多收费高速公路,几乎都是在采用这种方式在运行,其实很多公路,早就已经收回了成本,而且已经开始盈利。

    可是却因为这些投资公司和地方政府的贪婪,却依旧是在保持着收费的状态,反正苦的都是老百姓。而地方政府和投资公司却是坐着收钱就行。这样的买卖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那时候这样的情况。是被国内的广大车主们骂的狗血淋头,可是现在这样的合作模式,却是在国内大行其道。

    在很多本地的当政者看来,不花一分钱的财政收入,只不过给出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就可以修建一条道路,给自己增添上一条条的政绩,这样的买卖当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原本李逸帆是没想过。要通过这样的手段来获取这条线路的运营权的,虽然他知道这绝对是一块肥肉,可是现在既然杨叔叔主动提出来这一点了,那他要是在故作清高,那就有点太矫情了。

    于是一家人吃顿饭的功夫,就已经把这条线路未来的命运给决定下来了。

    “对了,逸帆,你尽量和你那朋友说快一点,尽快的把那些资料搞到手,回头我打声招呼。反正国资委那边,正在策划明年要出售的市里的一些国有企业。到时候这个特殊金属冶炼公司,我和他们打声招呼,你们就直接拿下来好了。”

    饭快要吃完了,杨玉河又开始惦记起了李逸帆之前所提起的那个特殊金属冶炼的项目,毕竟和什么其他的工程比起来,这个也是重中之重。

    如果李逸帆要是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