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反转人生-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这顾厅长要给应城拉投资,而在李逸帆看来,去应城最好的投资,无疑就是搞海产养殖了。

    他把这个想法和老爸一说,李立强倒也觉得如果是投资搞这个项目,倒还是显得有些靠谱。

    他年轻的时候,那时候应城的鲅鱼圈里的鲅鱼资源还没有枯竭,那时候他们单位福利还算不错,每年他都能在过节的时候分到几条鲅鱼。

    鲅鱼这种鱼和什么石斑,星斑之类的高档海鱼比起来味道和口感是差了一些,但是胜在实惠,肉多,而且刺少,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这种买这种海鱼来当海鲜品尝,实在是在合适不过了。

    所以李立强对于鲅鱼圈的鲅鱼的影响可是很深刻的,再加上这些年做饭店行当,对于什么地方产什么海产品他也是非常了解的,最近几年国内近海鱼类资源的不断枯竭也让他是深感忧虑,毕竟海鲜成本的提高,对于酒店的经营也是个不小的威胁。

    而现在李逸帆提起,让他去应城那边投资高海鲜养殖,一下子就好像是在他的面前,替他打开了一扇窗,李立强觉得这件事如果运作得当的话,还是非常值得做的。

    “老爸,你想想,前些年咱们做海鲜小餐馆的时候,那些名贵海鲜的价格,就一直是在呈现逐年攀升的状态,什么海参鲍鱼之类的就不说了,就连那螃蟹,大侠,鲅鱼,黄花鱼这类的产品都是在连年涨价。而现在做大酒店,你就更应该了解这海鲜在酒席上的价格了,那什么海参,买回来就是好几百块一斤,可是上了餐桌呢?咱们买的是几十块钱一根,这里面的暴利,可想而知啊,而且这海参鲍鱼这类高档海鲜的价格,目前呈现的还是节节攀升的状态,所以我觉得,与其从外面进,还不如咱们家干脆找个合适的地方养得了。现在滨城附近的好海域,已经被划分的产不多了,咱们不如干脆就去应城这边好了,他们的鲅鱼圈哪里的海域环境,可是非常有名的,当地的渔民,现在还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天然优势,现在搞人工养殖的还不多,我看这就是个好时候啊。”

    李逸帆侃侃而谈,而坐在大班椅上的李立强,也没有打断他,反而是点燃了手里的中华烟,开始沉思起来。

    “您在看看,现在咱们市里的什么中品堂海参,小泽海参,什么岛山海参,什么棒子岛海参,现在人家已经成了气候,这几家不过就是原来海边的渔民而已吗?但是你看看人家现在,人家的海参已经不光是卖给咱么市里的各大高级酒店了,人家现在自己成立了不少的专卖网点,不光是卖给咱们普通的市民,还卖给每年来咱们这里旅游的旅客呢,他们每年都赚多少?上次好像听杨叔叔提过一嘴,就是那个什么规模最小的小泽海参,去年就赚了净利润一千多万,一千多万啊!光是靠买海参而已,这里面得有多大的暴利啊?”

    李逸帆说的可是口沫横飞,这几家海参企业,都是十年之后在滨城呵呵有名的海参企业,从事的也就是人工养殖海产品的行业。

    具体这几家企业有多赚钱,他并不是很清楚,但是他清楚的是,这里面规模最小的小泽海参,就是硬靠着买海参赚来的钱,在市里的某个商业圈里,修建了一座商业大厦……

    “而且咱们可不光养殖海参,什么海胆,鲍鱼,什么鲅鱼,大虾,螃蟹,咱们都可以一起养,等到时候这些海鲜不光可以供应咱们酒店,还可以大量的供应市场,到时候光是靠这些海鲜,咱们可就可以赚翻了……”(未完待续。)

358。 大力支持

    杨玉河在中枢有关系,而且他本身也是红色豪门出身不假,但是正所谓是县官不如现管,他现在是属于北疆省的干部。

    所以无论是做什么事,都不能指望着老是靠中枢下条文,他自己必须也要在北疆省这边编织自己的关系网。

    他来到滨城当市长已经两年了,在省里已经是编织出了自己一定的关系网络,但是在交通厅这边关系网还真不是特别的牢靠,要不然也不会出现,他递交上去的滨城机场和火车站的扩建报告,一直被卡脖子的状况了。

    这次通过唐庆丰的关系结实了省交通厅的顾厅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在省交通厅这边打开缺口,所以他对于这份关系非常看重。

    而且滨城的发展,也离不开省交通厅的支持,这两年滨城的城市发展非常快,但是路上交通也成了困扰杨玉河的难题。

    滨城的北地第一出海口的地理位置是个优点,但是同时也是个缺点,毕竟这座城市就位于北部半岛的岛尖处,所以通往这里的陆路公路也是非常的重要。

    而因为时代的关系,再加上这两年滨城的海港位置的重要性越发的突出,这也导致了通过陆路运往滨城的货物重量在不断的加大,因为通往滨城的主要公路,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候修建的,陡然增大的货物运载量,也使得这些老旧的公路是不堪重负。

    而杨玉河也有心在任期内,改变这样的状况,原本他是打算在滨城的辖区内多修建几条城市快速路的。可是这些就离不开省交通厅的支持。毕竟现在滨城的市政建设资金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钱都投放到公路建设上,所以这就要上面协调拨款了,所以这就凸显了省交通厅对于他的重要性。

    所以尽管他也觉得这省交通厅的顾厅长的要求,实在是有些不合理,可是为了结交下这个关系,他却不得不绞尽脑汁来满足顾厅长的要求。

    给应城找投资,说实话他真的不愿意,可是这件事不办还不行。而现在因为应城的本地条件,他所能够指使的动,愿意去应城投资的企业实在是不多,想来想去也就只有李家靠得住了。

    可是就应城现在的基础条件,李家人去了又能干什么?难道让人家白白的拿出大几千万的资金,扔在应城,看不到回报?

    这样的条件谁会答应?所以最近几天杨市长感觉很头疼,可是他还是低估了李家人,看重他的决心。

    这几天李逸帆可是一直在和李立强讨论这投资应城的重要性,首先一点为了交好杨玉河。这就不必说了。

    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如果没什么大事的话。齐满天会在两年之内成为北疆省的省长,然后在过两年,他就会被调进中枢,而杨玉河则会借着这个机会,进入省中枢的核心权力圈子。

    在北疆经营数年之后,当下下届中枢换届的时候,杨玉河就会入主中枢,这样的一只政治潜力股,现在投资在合适不过了。

    作为一家在华国生存的家族企业,如果想要做大做强,离开政治人物的支持,那根本是不可能的,而且最重要的还要选择一个靠得住,信得过的政治人物来进行投资。

    而就李家目前手里所掌握的政治资源来看,投资杨玉河绝对是个稳赚不赔的选择。

    现在杨玉河遇到的难处,正是雪中送炭的好时候,就算是这笔买卖会赔钱,帮他一把也不错,就算这笔买卖赔了,相信杨玉河也会在别的投资上帮他们找回来。

    而第二点就是更何况这笔生意如果运作得当的话,根本就不会赔钱!

    不用说十年之后,就算是现在,海鲜也已经渐渐的成为了日常高端餐饮所主要消费的高级货,而今后的十年,是国内经济飞速发展的十年,也是高端消费日益膨胀的十年。

    尤其是在等到房地产经济火爆起来之后,那些权商勾结的交易,那一笔不是在酒桌上谈成的,而随着官员们的眼界原来越高,普通的高档餐饮已经是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了,只有高档海鲜,才能入得了他们的法眼。

    君不见后世一些机关单位去酒店,饭馆吃饭,根本就不在乎价钱?各种高档海鲜,什么海参,什么鲍鱼,更是跟不要钱似的流水般的往上点,这也就直接造成了十年之后,海鲜的价格一直是高居不下的市场局面。

    所以现在进入海产养殖这个行当,可以说绝对是再合适不过了。

    当杨玉河得知李家人真的打算在应城投资一笔的时候,也被李家人的爽利给震住了,要知道这顾厅长的胃口不小,为了帮他小舅子出政绩,人家要求的投资额度可是不低,最起码也是千万级别的。

    而在他看来,李家人毫不犹豫,就在应城砸下数千万的举动,完全是奔着要帮自己一把的目的去的,要说他心里一点感动都没有,那肯定是假的。

    这场利益交换,李家人成了自己最坚固的后盾,这份恩情他杨玉河记下了。

    当顾厅长得知这位赫赫有名的正阳酒店的李大老板打算在应城投资搞海产养殖的时候,也是吃了一惊,随之而来的是心头的狂喜。

    他已经是五十多了,撑死还能在官场上在混几年,入驻省委省政府,在齐满天这样的当打之年的干部如日中天的情况下,他自我感觉希望不大。

    所以他们家人可是把未来的希望全都放在了他那个在应城当市长的小舅子身上了,可是这两年因为滨城快速发展所产生的黑洞效应,倒是应城的发展一直不理想,他小舅子的考核成绩一直不算很好,如果在不出彩的话,很有可能他小舅子也就是要在应城一直混到退休了。

    现在好了,有杨玉河牵头,李老板答应投资几千万在应城,甭管人家在应城搞什么,但是只要这几千万砸进了应城,这对他小舅子而言,就是一笔耀眼的成绩,这两年的考核成绩能好看一点,如果这李老板他们真的把这海产养殖搞得有声有色,他们在好好的运作一下,未来他这小舅子的成就,能够达到多高,这还真不好说。

    所以在当天大家一起聚会吃过一顿午饭,交流了一番想法之后,这顾厅长晚上就把他小舅子从应城给叫过来了。

    这顾厅长的小舅子叫张天放,今天四十出头,正是一个干部最年富力强的好时候,在应城当市长已经是第三年了,这几年可是为了拉投资的事情,愁得不但是白了头,甚至还有点成为大秃顶的意思。

    晚上当一伙人在聚在一起,坐在正阳酒店的包间里,这位张市长听说李老板要投资几千万,在他的地头,搞海产养殖的时候,更是激动的站起来,握着李立强的手就一个劲的晃了不下三分钟,由此可见这位市长对于投资的饥渴程度。

    也难怪这张市长这样的激动,自从前两年现任总理,搞改制分流政策之后,受到冲击最为严重的省份,可以说就要数北疆省了。

    原本作为共和国的重工业之都,北疆省每年都为国家提供着各种各样的重型机械以及重要的工业原料,可是这一搞改制,国家对原本的重点国营企业都不管了,这也导致了北疆省出现了大面积的下岗潮,和工厂倒闭潮。

    可以说这两年除了省城和滨城靠着地理政治优势之外,还能获得一些投资商的亲睐,整个北疆省的其他城市,可以说是哀鸿一片,工厂大面积倒闭,工人大面积下岗,人才大量的流逝,提到发展,只能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而上面考核你政绩的时候,可不会考虑到这些,人家只看你这些年来给城市拉来了多少投资,搞成了多少项目。

    他张天放一个小政治家族的小人物,手里哪有那样多的资源,所以这几年他在应城的成绩,可以说一直是不温不火。

    出问题难,可是想出政绩,也同样难。

    现在好了,人家滨城的李大老板说了,要在他们应城搞海产养殖,而且一投就是千万起步,他哪里能不激动?

    咱们应城有什么?和滨城比起来,优势还真不多,但是好的适合海产养殖的海岸线那可是绝对够多,你李老板不是要投资搞海产养殖吗?

    好,人家张市长二话不说,当场就拍胸口跟李老板保证了,别的不敢说,只要他李老板看重的地段,人家随时随地都能给你划出来,在应城他张天放说了算。

    张市长之所以底气这么足,当然也是和应城的现状有关,现在在应城辖区的沿海地段,不是没有搞海产养殖的,可是这些搞海产养殖的都不成气候,一般都是本地渔村的一些最早富起来的一批人,可是也都是小打小闹,不成规模。

    这些私人投资能有个几十万都是大户了,而人家李老板可是一张嘴就要投资上千万,而且还要成规模的搞,这样一来支持谁,他当然是心里有数了!!(未完待续。)

359。 海产项目

    在酒席上基本敲定了投资事宜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的多了。

    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东西的顾厅长,当然也就顺水推舟,不但是在唐庆丰赢取省内高速公路的建设方面是大加推手,而且在滨城递交上去的修建几条市内快速路和扩建机场和火车站的方案上也是大开绿灯,短短的时间之内,滨城的几个重要公路和重要交通网点的扩建计划就在省交通厅这边获得了通过。

    杨玉河当然是喜上眉梢,而李家这边也是频频的组织人手去应城那边实地考察。

    李立强在滨城大学读的那个什么MBA班可不是白读的,不但让他拓展了他在滨城的人及关系圈子,而且还在滨城的几所大学的高级教授里认识了不少能人。

    搞海产养殖这样的买卖,光靠钱多,埋头蛮干那可不行,在什么都讲究科学的今天,想要把这门生意做好,不尊重科学那可是不行的。

    而且对于海产养殖这方面所不好听点,李家父子可都是门外汉,光靠手里这俩钱投进去,然后就不管不问,那到最后肯定是赔个底朝天的下场。

    所以这段时间,李立强是邀请了不少滨城各路大学的海产养殖方面的专家教授,让他们一起陪同去应城这边考察,然后指定详细的投资计划。

    这些教授还真是没白请,短短两个多月的功夫,人家就冒着数九寒天,把应城的海岸线给走了个遍,然后制定出了一份详细的计划。

    而看了一圈之后。大家得出的一致结论那就是想要在应城这边搞好这海产养殖。还真就得在原来的鲅鱼圈这边搞。最好。

    毕竟哪里的地理环境,还有洋流环境都非常适合搞海产养殖,虽然这些年哪里搞开发区建设,搞新码头建设,对本地的海洋环境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万幸的是,他们这开发区和码头的建设搞得都不太成功,所以还是给他们的海产养殖留下了相当的可操作空间。

    而应城的张市长那边对于李家也是格外的重视。几次李立强带着专家去应城考察环境,他可都是全程陪同,在那些专家们拿出合理的养殖投资计划之后,张市长大手一挥,立刻就给李家划出了十五公里的合适的海岸线,作为养殖基地。

    这条海岸线位于鲅鱼圈的两个乡镇中间,原本也有一些小型的养殖户,在这边搞养殖,可是他们哪里能够敌得过人家李家大手笔的投资。

    而当地的乡镇政府,对于李家这样的大投资客的到来。那当然也是举双手双脚欢迎的,所以这个投资计划。很快就成型了。

    不过因为时间已经进入了寒冬腊月,马上就是年底收官的时候了,所以李家的这笔投资具体进行,也要等到来年三月开春之后才进行。

    而这段时间,李立强主要操心的也就是这投资计划的细分话。

    根据那几个专家总结出来的计划,在海岸线的沿岸一带,最适合的养殖项目是海蟹,他们家承包的十五公里的海岸线当中,有大概七八公里的海岸线属于是海岸泥巴地,盐碱程度比较高,而且因为涨潮落潮的关系,哪里的土地受海水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最适合搞螃蟹养殖。

    而且人家专家还别出心裁,给李立强提出搞反季节养殖,要知道每年螃蟹大量上市的时节,一般都是**月份,而且国内比较流行吃河蟹。

    而一旦过了这个时节,想要在市面上在吃到品质比较高的河蟹,可就非常困难了,而这时候尤其是进入冬季,快要赶上春节这段时间,海鲜市场一般都是品种非常匮乏的,如果在者人格时节,能够提供大量的螃蟹上市,那么所能够获取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而海蟹和河蟹因为生长周期的不同,所以非常适合,做这样的反季节养殖项目。

    而李立强也被这些专家忽悠的动了心,李逸帆听了老爸的说法之后,也感觉这个计划非常不错,后世的螃蟹价格,他可是亲身经历过的。

    每年**月份时候的螃蟹价格都高的吓人,而等到了年关的时候,在北地如果想要吃上螃蟹,那就更是要花费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尽管这样,人们对于这个时节上市的螃蟹,那却依旧是趋之若鹜,价格根本不是问题,普通人吃不起,可是有钱人那可绝对不在乎。

    所以这个项目非常合适,而另外一个项目,则是搞鲍鱼养殖。

    在他们家承包的这十五公里的海岸线正中间,有一条入海的小河,这条不知名的小河的上游,却正好是应城地区的一座主要负责城市供暖的热电厂。

    因为这个热电厂的存在,尤其是时不时的回往这条小河里排放一些热水,这导致这条小河的整体温度,相对会比其他的河流温度高一些。

    而鲍鱼最喜欢这种水温相对比较高的环境,尤其是这条小河的入海口处遍布着各种各样的海边礁岩,而这些礁岩的下面,则就成了最适合鲍鱼生长的乐园。

    于是那些专家就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把这条小河的入海口,作为主要的鲍鱼养殖基地,而对于这样的建议,李家父子当然是毫不犹豫的采纳了。

    鲍鱼可是海中珍品,尤其是在后世海鲜价格高居不下的情况下,这玩意基本都是论个买,而且基本品质好一点的鲍鱼价格都不会低于十五元一只。

    国内有很多海岸线都盛产鲍鱼,可是有求于过度捕捞的缘故,就导致了国内的鲍鱼一般都长不太大就上了餐桌,一般国内品质好一点的鲍鱼,都要靠从澳洲等地进口。

    而随着海洋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的越发严重,国内的海岸线附近,想要找到好的鲍鱼,那基本是非常困难的了,如果要是能够在这片地方,养出合格的高档鲍鱼,那光是这个鲍鱼养殖基地,每年就可以给他们家带来上千万的收入。

    至于海参的养殖,则放到了不能太近海的地段,在他们家的承包的这十五公里海岸线的近海面上,有着大大小小十多个不知名的小岛。

    而这些小岛和海岸线之间的这片海域,则成了最佳的海参养殖基地,来年开春的时候,只要把买进来的海参苗子扔进海里,然后定期的等着收货就行了。

    海参的生长比较缓慢,一般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长成,所以这海参的养殖,算是他们前期投入需要最大的项目。

    还好因为应城地处渤海湾,前面又有半岛阻挡住了来至太平洋的洋流,所以这片海域的海况非常好,不至于有太大的洋流活动,所以倒也不担心这些海参会被洋流卷入大海。

    只要做好防盗和防污染工作,就可以在两三年之后静等着收获了。

    因为海参和鲍鱼都是需要长期投资的项目,在投资最开始的头两年一般是很难见到成果的,所以就必须要从其他海产品的养殖项目上把这笔投资给找回来。

    海鱼因为有洄游的特性,所以一般都很难养殖,但是对虾,或者是牡蛎之类的海产品,因为活动范围小,迅游速度慢,倒是可以养殖。

    所以李立强基本把头两年的成本回收的计划,放到了这些见效相对比较快的养殖项目上。

    这两年国内大虾的价格也是在节节攀升,尤其是每到了重大节假日的前后,对虾的价格更是高的吓人,而现在对虾的养殖技术在我国已经是非常成熟。

    在南方沿海的滩涂地带,养殖大虾的专业农户那可是多了去了,而在北方,尝试养殖大虾的渔民也不少。

    养殖大虾如果有完善的销路的话,可以说绝对不会赔钱,但是这种养殖,需要的前期投入比较大,而且后期需要精心的管理,这些成本比较高。

    如果是小农户进行养殖的话,可能会因为成本的问题,而养不起,但是对于李立强这样的大老板来说,成本完全不是问题。

    所以很快这些个项目也获得了批准……

    随着一个个具体的海产养殖项目经过讨论上马,李家的应城海产养殖计划,也渐渐的上了轨道,李逸帆也不用在每天放学之后,都会去老爸那边听取项目的进展,而是把中心都放在了学校。

    尽管现在他的学习也可以用上了轨道来形容,可是马上就要到来的期末考试,他还是不得不重视起来。

    这次的期末考试,可以说是来年的高考的一次预演,全校上下都非常的重视,越是临近高考,班级里的气氛就越是凝重。

    虽然他李逸帆对于这样的考试倒是不太在乎,但是班主任和校长可不能不重视,所以这段时间来自学校的压力,可以说是分外的重。

    就连他也不得不收摄心神,全身心的进入了期末考的备战当中,毕竟他也是伍老师的重点培养对象,和学校非常看重的苗子吗……(未完待续。)

360。 滑雪

    “对,就这样,两腿叉开,这样……”

    这样的话,连李逸帆自己都感觉到有些邪恶,可是在他的怀里,脸蛋红扑扑的唐甜却并没有察觉,而依旧是带着风镜,很是认真的看着前面的滑雪道,仅仅的咬着嘴唇,向下缓缓而行。

    期末考试很快就过去了,不过作为高三毕业生的他们,并没有高一和高二的学生那样的寒假特权,只不过是在临近春节的时候,才获得了二十天左右的假期。

    这次期末考试,唐甜依旧是全年组第一,而李逸帆并没有尽全力的情况下,也取得了班级第二,全年级组第二的好成绩。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孩子得到了可以去莲花乡这边来疯狂一把的特权,于是在大年夜的前夕,李逸帆带着唐甜来到了他们家在莲花乡这边投资的这个温泉度假村。

    现在的温泉度假村还并没有成型,在莲花谷里,已经成规模的也就是酒厂的厂房,因为酒厂的项目比较特殊,所以在去年的建设当中,得到了有限的照顾。

    而至于温泉度假村这边,才不过是刚刚搭建好了一个框架而已,度假村的房屋地基,已经打了下去,今年等到开春天气合适,就可以破土动工了,而这个度假村预计会在今年的年底完工。

    至于山顶的那所度假山顶观光酒店,则不过是刚刚开始挖地基而已,这座酒店不算太高,但是因为李逸帆的特殊要求。这所酒店的建设时间可能要长一点。估计等到后年才能完工。

    不过与之配套的滑雪场。现在到是已经初具规模了,莲花乡这边的气候条件非常不错,因为处于渤海和黄海的气流交汇处,所以雨量充沛,不光是夏天的雨水多,冬天的降雪量也是不少,条件非常适合建设滑雪场。

    而加拿大请来的那个滑雪场设计公司也是非常有经验,很快就根据这里的情况。帮忙设计的两块滑雪场。

    其实这滑雪场的建设相对于什么酒店,和度假村的建设来讲,非常的简单,只要根据地面的情况适当的将地面平整,然后将滑雪道中间的树木铲除掉,平整好土地,然后在建设好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就可以了,其实这滑雪场在他们的冬季旅游项目中的成本并不算高。

    毕竟他们修建的不是什么世界级的滑雪场,也就是供应游客们尝个鲜的玩乐场所而已,所以对什么赛道难度。和坡度什么的要求都不高,所以建设起来都很方便。

    今年这两条滑雪道。只不过是经过简单的打磨,整理一下就成型了,现在正在对一些已经招聘进来的员工进行紧急的培训而已。

    毕竟这里今后成为滑雪度假村之后,可是需要不少的滑雪教练的,所以虽然这温泉度假村还没有彻底成型,但是这莲花谷西坡和北坡的滑雪道上倒是非常的热闹。

    不光有在培训的各种滑雪教练,还有不少本地的老百姓,本着没事来热闹热闹的心里,在这里玩雪。

    现在这里还没有建设成型,多以对于这些来这里玩雪的老百姓也是免费开放,并不收费,而这帮周围的百姓倒也玩的乐呵。

    毕竟在冬日的北方,忙乎了一年的老百姓,一般都是躲在家里猫冬,出了打麻将,看电视之外,也没什么其他的活动。

    而这个滑雪场的兴建,倒是让这帮百姓见识到了新奇的地方,作为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怎么滑雪,怎么滑冰,可是像这样专业的开出一个山坡,供人们送山顶一直滑到山脚下,享受速度的乐趣,这样的玩法还真是不多见,所以附近的百姓对于这项运到,倒是非常的喜欢。

    而李逸帆则是带着唐甜,在这样的环境下悄悄的来到了这滑雪场,开始早早的享受起了滑雪的乐趣。

    这项运动,李逸帆上辈子的时候,原本就学过,虽然算不上精通,但是现在在捡起来,还是能很快的上手。

    但是从小在京城长大,虽然见过雪,但是次数不多的唐甜,对于这项运动,那可就是新奇的狠了,虽然平时在电视上也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运动员,在滑雪场上飞驰,可是只有当你亲自的体验,并且享受过那种速度的刺激之后,你才能够体会到这项运动的乐趣。

    沿着小山坡一路直下,风声在耳边呼啸而过,速度与激情同时产生,非常能够刺激人的肾上腺素的分泌。

    平时非常文静的唐甜,在从山上在李逸帆的陪同下,滑下来几回之后,就侧地的被这项运动给迷住了。

    虽然他们玩速降的滑雪场,不过是原本为初学者设计的缓坡,可是唐甜还是非常迷恋那种从山顶呼啸而下的乐趣。

    不过唯一的痛苦的地方就是,因为设备配套还没跟上,从山地到山顶的缆车还没有修建好,他们从山顶滑下来到了山脚下之后,就只能靠着两条腿在走上去。

    就这样玩了两天,唐甜依旧是乐此不疲,尽管每天都能够玩得一身臭汗,尽管在那风驰电掣当中,她的尖叫声会毁掉她的淑女形象,可是她却并不在乎,依旧是执拗的每天流连于滑雪场的初学者雪道。

    最后搞得李逸帆都没办法,不得不偷偷的搞来了一台二手的雪地摩托,这才解决了两人每天从山脚到山顶的问题。

    第三天又是在初学者雪道痛痛快快的玩了一天,直到天差不多已经彻底的黑了下来,唐甜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滑雪场,带着滑雪板,坐着雪地摩托,跟着李逸帆回了莲花谷。

    虽然这里的温泉度假村还没有彻底建好,不过在这里李逸帆可是早就让人在这边修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