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玩人生-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宣德炉有固定的样式,但并不是今天的定式,而是宣德年就定下来的。而这些样式,跟宣德炉的具体使用环境有关。宣德炉最广泛的式样是蛐蜓耳式,蛐蜓是一种虫子,俗称“鼻涕虫”。于立飞在农村的时候,经常能见到这种虫子。而村民养菜。最怕的也是这种虫子,因为它喜欢啃菜叶子。这种炉一般用在书房,于立飞别墅里的书房,也有一个蛐蜓耳式宣德炉,但并不是宣德年间的,只是晚明,也算是精品。
第二种就是冲天耳式,也叫朝天耳式,多用在祭祀当中。第三种是双鱼耳式,也叫鱼耳式。两只耳像鱼。这是从宋官窑模仿下来的式样,一般情况下,鱼耳式主要是放在卧室里。最后的就是桥耳式,也叫凤眼式,一般用在讲经的地方。当然,还有狮耳式、鼎式、钵式、桶式、四方式等,但存量不大。
“立飞同志啊,我在家里,你过来吧。”蒋广增知道。胡新君肯定已经跟于立飞谈过话。明天于立飞就要上任,今天晚上来找自己,也是正常的。
“立飞,你来就来嘛。怎么又带东西?”蒋广增在家里的书房招待于立飞,见到于立飞一进来,就在书桌上摆了个炉子,责备的说。
“蒋书记。你这可说错了,我这可是送货上门,这东西五百块。就算你是领导,也不能还价。”于立飞拿出早就准备的收据,笑嘻嘻的送到蒋广增身前。
“我说你小子,不能总打上级领导的主意。”蒋广增笑着说,但还是收过收据,并且到外面拿了钱给于立飞。
上次于立飞“卖”给他的木胎金漆观音像,他还没有找到人来鉴定。可是他母亲见到那个古色古香的观音像之后,非常喜欢。信佛的人也有一个圈子,她一个同道之人,看到这尊观音像之后,想以八千元买走。可是他母亲根本没打算卖,只是每天都要多烧几柱香了。
“领导照顾我的生意,那是天经地义的。”于立飞微笑着说。
“立飞同志,你这是强卖强卖。我花五百块钱买你的东西,还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呢?”蒋广增虽然是政法委书记,可是对古玩并不精通。
“这只炉子叫冲天耳式宣德炉,主要用来作祭祀用。宣德炉是从明朝宣德时期开始烧造的,一烧出来就天下闻名。五百年来名声不减,导致不管哪个朝代铸造的这种铜炉,都叫宣德炉。”于立飞微笑着说道。
“宣德炉?确实很有名气,立飞,你自己开古玩店的,给我科普科普。”蒋广增说道,家里多了两件古玩,如果别人问起来,他总得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才行。那件观音像他是不敢动的。上次他想摸一下,都被母亲骂了一顿。所以这只所谓的宣德炉,他自然不能一点也不知情。
“宣德炉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名气,也不是白来的。首先是它用材精良,原材料经过反复冶炼。这个过程不是我们想象的,只是把铜化成铜水,一铸造就成了。它需要反复冶炼,每冶炼一次,就要去掉一些杂质,剩下的是精华。当然,分量就会减少。
当时这个宣德炉,是宣德皇帝亲自督造。他亲自下令,要仿照《宣和博古图》的样式,先画图,放样,最后制造。所以他的要求很高,质量自然也非常高。当时制造宣德炉的原材料风磨铜,是暹罗国进贡的。一斤进贡来的铜材料,经过冶炼,只能剩下四两。这四两还是小两,那时一斤是十六两。所以说,那时的四两,只相当于两的二两半。”于立飞微笑着说。
“我国古代的工艺,要求确实很高。工匠对待工作,也非常负责。有这方面,我们要向古人学习。”蒋广增被说于立飞说得意动,把这只冲天耳式宣德炉拿到身前,仔细打量着。
“当时的宣德皇帝问工匠,要怎么样才能使铜器的质感显得好?工匠回复,至少要冶炼六次,就自然会交闪着宝光。宣德皇帝财大气粗,他当时大气的说,给我烧十二次。当时冶炼六次,一斤就只剩下八两。冶炼十二次的话,就只剩下四两了。所以,宣德炉的材料,那是精华中的精华。”于立飞微笑着说。
“没想到,一只小小的宣德炉,竟然能惊动皇帝。”蒋广增说道。
“要不然宣德炉怎么会有这么大名气呢,可见任何工作都需要领导重视。”于立飞奉承的说。
“立飞,你可是什么事情,都能联系到工作当中来啊。”蒋广增笑吟吟的说。
“刚才蒋书记也说了,我们要向古人学习嘛。其实宣德炉除了皇帝要求精益求精之外,还采用的当时的一种新工艺。过去做炉都是用翻砂法,表面就会有砂眼。宣德用的是失蜡法,铸好的炉变得非常光洁好看。另外,宣德炉应该是含有黄金的。”于立飞说道。
“含黄金?”蒋广增很感兴趣的说。
“是的,真正的宣德炉,应该含有百分之三的黄金。当然,这只宣德炉是清中期的,比清晚期的又要好一些。”于立飞说道。
“立飞,这只炉子的市场价在多少?你应该不会贵我吧?”蒋广增笑着说,这只宣德炉重十几斤,如果真的含有百分之三的黄金,那就是一百多克呢。但听到于立飞说是清中期的,恐怕是没有黄金了。
“蒋书记,咱们生意已经成交了,就算贵了,你也不能反悔。轩雅斋的原则是,货物出门,概不退换。”于立飞笑眯眯的说。他相信蒋广增是明白人,跟领导做生意,哪会让他吃亏?
“你啊,还像个生意人。以后去了经济开发区,还得发挥这个特长。”蒋广增说道。于立飞能文能武,上次特种油墨项目,给区里的领导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要不是这样,他也不会提议于立飞去经开区派出所。
“蒋书记,这次组织上让我筹建经开区派出所,我是诚惶诚恐。既怕辜负了组织的期望,又担心给经开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于立飞诚恳的说道。
“你一直在派出所工作,如何筹建派出所,你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至于经开区派出所的工作,主要负责清查管理暂住人口、流动人口、重点人口和出租房,调解区内治安纠纷,查破经济、刑事案件,打击违法犯罪,全力创建平安园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确保社会稳定。至于征收办跟当地群众的矛盾,你们可以出警,但不能介入太深。”蒋广增面授机宜的说,于立飞晚上来向自己汇报工作,又“卖”给自己这只是清代三只朝天耳宣德炉,不就是想要听自己说几句真心话么。
“我还不知道派出所的办公条件怎么样呢。”于立飞说道。
“立飞,这你得做好心理准备。毕竟是新建的所,刚开始肯定会艰苦些。但我希望,你能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争取把经开区派出所建设成为优秀派出所。”蒋广增说道。
于立飞在大托派出所三个月,让大托派出所旧貌换新颜。到晓园派出所之后,虽然没有招来财神爷,可是他坚决整顿治安的行动,赢得了辖区内的领导和群众高度肯定。而且治安整顿,也为晓园派出所大量创收,现在晓园派出所已经新添了两辆面包警车。
“请蒋书记放心,我们一定不等不靠,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派出所的工作走上正轨。”于立飞坚定的说。
ps:快月中了,求一张月票。(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三章 满目疮痍
因为经开区派出所只是初建,办公场地、警务装备、人员都还没有到位。甚至连派出所的地址在哪里都不知道,于立飞到了经开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向经开区领导报到。经开区工委书记聂奕真、管委会主任叶坤宇,他们两人是以后于立飞的主要领导。
聂奕真作为经开区工委书记,主持开发区全面工作。叶坤宇作为副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协助聂奕真主持全面工作,主持管委会全面工作。对经开区的情况,于立飞暂时也只是了解了这么多,但只要分清了主次,以后的工作就会少犯错误。
“聂书记,你好,我是于立飞,向你报到。”于立飞在办公室主任洪江的带领下,到了聂奕真的办公室。经开区虽然是副处级单位,但是工委和管委会是共用办公室。洪江这个办公室主任,既要服务好聂奕真,也要服务好叶坤宇。
“于立飞同志,欢迎你来经开区。”聂奕真四十岁不到,身材保持得好,整个人看上去很精干。他看到于立飞,显得有些意外。如果不是洪江告诉他这是于立飞,恐怕他会认为,这是新来的工作人员。于立飞太过年轻,根本就不像是个派出所的所长嘛。
“谢谢。以后我就是聂书记的兵了,坚决执行工委的指示。”于立飞向聂奕真敬了个礼,大声说道。
“经开区的治安形势不容乐观,你来了之后,我就能放心了。”聂奕真暗暗点了点头,于立飞在大托派出所的所作所为,给人一种莽撞的感觉。但现在听他说话,还是有觉悟的。
区里让于立飞来经开区,他当时是有些不乐意的。但区委的决定,他只能服从。现在看到于立飞很会说话。他心里悬起的石头算是落了地。于立飞的这份圆滑,跟实际年纪并不相符,看来是在派出所历练出来了。他不希望经开区派出所的所长,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像这样的干部,现在已经很难再受重视赏识。
“请聂书记对我们派出所的工作作指示。”于立飞拿出笔和本子,准备记录。虽然他的记忆力很好,不管聂奕真说什么,他都能记得住。但这样做的目的,只是更直观的表达对聂奕真的尊重。
“你在大托派出所的时候。搞的治安整顿行动,效果显著。我希望到了经开区之后,能再接再厉。快过年了,能不能过一个平安年,就要看你们派出所的了。”聂奕真看到于立飞在认真记录,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不管以后于立飞的表现如何,第一次见面,他对于立飞的印象,比想像中要好得多。
其实从经济开发区筹建之后。盗窃行为就很猖獗。刚开始是偷建材、铜、铁等物品。后来发展到,撬开仓库偷成品。虽然区内的企业也都有保安,而且经开区也让东城分局展开过行动,可是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偷盗分子猖狂到。把企业保安暴打一顿之后,拉着偷来的产品扬长而去的地步。
“请聂书记放心,经开区派出所在工委的领导下,一定会彻底扭转治安局面。”于立飞坚定的说道。
“于立飞同志。经开区派出所的条件,现在有些简陋,条件也很艰苦。但我希望。你们能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先开展工作,至于以后的办公条件,管委会会逐步完善的。”聂奕真在最后说道。
“请聂书记放心,不管什么样的条件,我们都能适应。”于立飞坚定的说。于立飞现在说的很痛快,可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把话说满了,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向叶坤宇汇报的时候,就不用这么表决心了。他们谈的是实际问题,比如办公场地。经开区的办公楼很豪华,虽然只有三楼,但外面还加了玻璃墙。经开区下属的几个单位,除了开发公司之外,全部都在这里办公。
而且,于立飞注意到,办公大楼的装潢也很现代,聂奕真和叶坤宇的办公室都非常大。甚至比区领导的办公室,还要大得多。里面的家具,都是红木的,沙发,是真皮的。他们的办公桌,比一张台球桌还要大。无论哪个地方,都彰显着经开区的财大气粗。于立飞暗暗憧憬着,自己的经开区派出所,会有什么样的场地。
派出所因为要经常面对基层群众,自然不能在这里办公。叶坤宇告诉于立飞,已经给派出所准备了一栋两层的办公楼。于立飞很是高兴,他觉得能单独的一栋办公楼,条件已经算不错了。另外,叶坤宇一口答应给经开区派出所二十万的办公费。
这让于立飞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二十万啊,就连晓园派出所,一年也没有这么多经费。要不是靠财政返还,晓园派出所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现在经开区派出所,一来就有二十万的经费,他自然满心高兴。要知道,马上就要过年了,现在都有二十万,过了年之后,岂不是会更多?
可是当于立飞到了派出所的新址之后才知道,所谓的办公楼,原来是间厂房。一楼是车间,二楼是仓库。前面都有空地,外面也有围墙围了起来,只是地面还没有用水泥整平,到处坑坑洼洼的,都是杂草。这要是下雨的话,不用多久,马上就能变成一片水海。
“洪主任,这个办公地点也太简陋了吧?”于立飞是跟着洪江一起过来的,看到这样的条件,他倒吸了一口冷气。怪不得聂奕真会向他解释,办公场地有些简陋。怪不得叶坤宇,一见面就答应给二十万的办公费。于立飞感觉,自己好像跳进了一个坑,一个深不见底的坑。
“于所长,简陋是简陋了点,但幸好水、电都通了。后面还有栋宿舍,有近二十间房。”洪江说道,这里确实是一个简单的厂区。没办法,谁让区里的决定这么突然呢,经开区根本就没有准备好。甚至连财政预算,也没有派出所的份。
“洪主任,管委会是不是把这个厂区全部交给我们了?”于立飞问。如果光看围墙里面的面积,这里比大托派出所还要大得多。如果有钱的话,好好规划,规模甚至能超过东城分局。可问题是,他手里没钱。
“当然,这里所有的场地,派出所都可以使用。只是那栋小办公楼还没有完工,原本那里是给厂里办公用的。”洪江指的地方,是原来厂区的办公楼,不大,只有两层,但还没封顶就停工了。
“我们所的经费,什么时候能到位?”于立飞无可奈何的说。这里的情况,远超他的想像。他向聂奕真和叶坤宇都承诺过,今天派出所就要正式开展工作,可是这样的办公环境,怎么可能办公?不要说办公,能喝口热水,吃口热饭都很难。
“这个是问财政局,既然叶主任答应了,我相信不会太久。”洪江不紧不慢的说。鉴于经开区派出所的办公条件,叶坤宇答应在年前给派出所一笔二十万的经费。其中十五万用来装修,剩下的五万是开支。
“不会太久?洪主任,这马上就要过年了。总不能让干警,在杂草丛生的地方过年吧?”于立飞蹙了蹙眉头。
“于所长,我跟你交个底吧,经开区的财政,其实非常紧张。叶主任答应的二十万,可以说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洪江说道。
“今年的招商引资不是搞得很好么?”于立飞诧异的问,他一直觉得,经开区应该是个不缺钱的单位。经开区派出所以后的经费,自然也不会成问题。但现在听洪江的口气,好像这二十万,仅仅是口头承诺。想要落实,还不知道猴年马月似的。
“我们这个经开区,是去年才成立的,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洪江叹了口气,说道。如果于立飞不能自己解决经费问题,这个经开区派出所恐怕以后连油都加不起。
于立飞送走洪江之后,看到满目疮痍的新派出所,于立飞欲哭无泪。他拿起手机,给胡新君去了个电话。他答应来经开区派出所的时候,胡新君问过他有什么想法,他当时也没提什么条件。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就算分局的支援少一些,不还有个财大气粗的经开区么?可现在他才知道,经开区只是金玉其外。
“胡局,我已经到了派出所的办公地点,一定得来经开区派出所视察一下才行。”于立飞说道。
“怎么,对那里的办公条件很满意?”胡新君问。
“满意?我真是太满意了。胡局,所里的人员什么时候才能到位?”于立飞讥讽的说。
“今天就能全部向你报到。”胡新君说道。
“咱们所的车子呢?”于立飞又问,他开的是自己的路虎,但要出去办事,开这样的车子显然是不合适的。
“葛副局长已经亲自给你送来了,同行的还是冯永辉。经过局党委研究,决定任命冯永辉同志为经开区派出所教导员。”胡新君说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四章 拜访
胡新君其实已经知道了经开区派出所的办公情况,于立飞看似不着边际的问题,他其实早就知道了于立飞的意思。只是快到年底,分局的财政也非常紧张。今年分局的年终奖,区财政会发一部分,局里也会补贴一部分。可以说,分局都自顾不暇,自然也就没办法接济经开区派出所。
“谢谢胡局的支持,我现在希望他们能早点来,否则晚上都不知道睡在哪里。”于立飞无奈的说道。
“怎么回事?”胡新君故意问。但一问完,他就后悔了。
“经开区给所里准备的办公场地是一个废弃的厂区,地盘子倒是蛮大。如果是开工厂,倒也合适。但要是做派出所嘛,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于立飞苦笑着说。
“立飞,组织上是相信你的能力的,任命你为经开区派出所所长,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相信,在你的领导下,经开区派出所一定会迅速形成战斗力,维护好经开区的社会治安。”胡新君连忙说道。他要是不提前堵住于立飞的嘴,恐怕等会又得狮子大开口了。
“胡局,我这还没张嘴,你就给挡回来了。”于立飞之所以向胡新君诉苦,还真的是想多提点条件。经开区就像个驴粪蛋,表面鲜光,里面却是团屎。
“我这是对你有绝对的信心,这也是组织上对你的考验。立飞,等会我还有个会,就不跟你多说了。”胡新君连忙挂断了电话。他其实也是今天才知道经开区派出所的情况,毕竟经开区派出所也是东城分局的派出机构,他向叶坤宇了解情况,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果。
当然,胡新君并不认为这就是坏事。如果于立飞能在经开区派出所站稳脚跟,并且干出成绩的话,他这个第一任所长。就会让人刮目相看。所以,一切都掌握在于立飞手中。而且,就算于立飞真的碌碌无为,也是可以原谅的。大不了,明年再想办法把于立飞调走就是。
“我……”于立飞还要说话,但话筒里已经传来了嘟嘟嘟的忙音。
刚起起电话,于立飞就看到远处开来了警车和摩托车。打头的是一辆桑塔纳警车,后面跟着一辆警用面包车和三辆摩托车,正是胡新君答应给经开区派出所的装备,看到车子和人。于立飞放下忧郁,连忙迎了上去。车子停下来之后,葛路喜率先从桑塔纳里走了下来。
“葛局,这些东西还用你亲自送过来?”于立飞敬了个礼,微笑着说。
“今天是你第一天上任,我当然要看给你助助威。怎么,这就是经开区派出所?”葛路喜看了看没有大门的厂房和杂草横生的地面,惊诧不已的问。
“对,欢迎葛局视察。”于立飞苦笑着说。
“我就不进去了。立飞同志,你的任务很艰巨。希望你再接再厉,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派出所的工作尽快进入正轨。”葛路喜说道。现在的经开区派出所,不要说一杯热茶,恐怕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请葛局放心,今天派出所就要正式开展工作。”于立飞坚定的说。不管办公条件有多简陋,从今天开始,经开区派出所算是正式挂牌成立了。
“好。立飞同志,我给你介绍一下经开区派出所的其他同志。”葛路喜说道。
“谢谢葛局。”于立飞说道,经开区派出所一共有九个编制,除了他之外,还有八位同志,今天也会全部到位。至于其他人员,会陆续前来报到。
“这位是冯永辉同志,是你的搭档,我就不多介绍了。这位是纪磊,担任副所长,这是其他同志的档案和名单。”葛路喜介绍道。
于立飞只是跟他们寒暄了几句,葛路喜就走了。经开区派出所的情况,让他一刻也不想多待,而且于立飞刚上任,他这个副局长待在这里,反而碍事。
“于所,同志都到了,给我们讲几句吧。”冯永辉等葛路喜走后,对于立飞说道。他在晓园派出所,可以说是抑郁不得志,可是于立飞却向分局建议,让他来当教导员。虽然教导员跟副所长,只相差半级,甚至有的时候,权力还不如副所长。但他的级别却从副科提拔为正科,这是实实在在的。
“同志们,所里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这里原来是一个废弃的厂房,我们的办公场地和宿舍虽然都有,但很简陋,可是说一无所有。但同志们不要灰心,我相信,在工委和管委会的领导下,在分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所的条件,一定会好转起来的。”于立飞说道。
“于所,这一点我们是绝对相信的。你在大托派出所的时候,就能重建派出所。我们这里条件简陋,正好到时候推倒重建,大家说是不是啊?”冯永辉笑着说。
“是啊,于所,我们有信心,在你的领导下,让经开区派出所全为成分局,甚至是全市最好的派出所。”纪磊也马上说道。所里的条件这么差,如果不能马上改善,至少也要给人画一个大饼。要不然,人心不稳,接下来的工作就不好开展了。
“我向聂书记和叶主任保证过,今天派出所就要正式开展工作。经开区办公室的洪主任会给我们送来办公用品,纪副所长,你带领同志们接收并且摆放好,下午要能正常上班。顾晓岚同志负责卫生工作,我们要尽快把卫生搞好。我跟教导员去拜访区内的企业。”于立飞说道,顾晓岚是所里的内勤,也是全所唯一的女同志。
经开区有不少失窃过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保卫工作,将是他们重点检查对象。而且经开区也有不少大型企业,跟这些企业搞好关系,也是于立飞的工作之一。
“于所,还是开你的车子去吧。”冯永辉听说是要拜访企业,当然要开于立飞路虎才够气派。如果开着那辆破面包车,搞不好得两头受气。
“这不是私车公用了么。”于立飞轻轻摇了摇头,要不是寒风刺骨,他还想跟冯永辉骑摩托车去呢。派出所的条件越差,他才好到那些企业家面前诉苦啊。
“于所,坐面包车很辛苦的。”冯永辉提醒道。
“坐车还辛苦?再说了,我们拜访的对象也没多远。”于立飞笑着说。但他坐上车之后,才发现,冯永辉说的有道理。
“老冯,这不是新车?”于立飞诧异的问。他一直以为,胡新君答应的一辆面包车、三辆摩托车肯定会是新的。刚才开来的时候,他也注意到,所有的车子都是新刷的警用标志,也就没有注意。
“这车是分局淘汰的,摩托车也一样,只是重新喷了漆。”冯永辉说道,刚才在分局的时候,他看到这几辆破车,也是大为吃惊。可是他并不知道分局的安排,而且今天又是第一天上任,也不没有说什么。
“老冯,以后我们的日子就难过了。”于立飞叹了口气,说道。想要加强治安管理,必然要有强大的机动性。可是如果车辆的车况不行,机动性就无从说起。难道真的只能用自己的车子当警车?这是他绝对不愿意的。公私分明,这是他工作的最起码原则。
“条件越艰苦,越能锻炼人嘛。于所,你在看什么?”冯永辉开车的时候瞥见于立飞在看材料,问。
“这是分局转过来的一些治安案子,都是经开区发生的,我们先去昨天晚上发生盗窃案的盛宇装饰材料厂。”于立飞说道。
“于所,不是去拜访企业么,怎么就出警了?”冯永辉惊讶的问。
“去盛宇装饰材料厂,既拜访了老板,也顺便出了警,不是一举两得么?”于立飞说道,事情有轻重缓急,昨天晚上发生的案子,现在才出警,已经有些不合适了。如果再拖到下午,就更说不过去。
“勘查过了吗?”冯永辉问。
“报案人是早上才报的案,这个时候,这里已经是我们的辖区了,当然得我们来查。”于立飞说道,严格来说,从昨天下班之后,经开区的治安,就已经处于真空状态。
在政府机关,各人自扫门前雪,是一条默认的潜规则。说各行其是或许有些过了,但相互之间,能推诿的,绝对不会主动揽过来。这也是为什么,去政府机关办事的时候,总会在各个部门不停的转,遇到这样的事,谁都会头昏。
盛宇装饰材料厂的老板叫王维湘,他也是报案人和受害者。看到于立飞他们到的时候,拧着眉头走了过来。他一大早就报了案,可警察现在才来,他心里已经非常不满。而且,他的企业是私人企业,也没有买保险,所有的损失只能自己承担。
但王维湘的素质还算好,没有当面冷嘲热讽说经开区的治安不好,说我党的坏话,就已经算不错了。
“王老板,你也别急,区里为了搞好开发区的治安,已经成立了经开区派出所。这位是刚来的于所长,你就放心吧。”冯永辉说道。
“王老板,你先介绍一下情况吧。”于立飞说道,王维湘四十多岁,也算是饱经风霜,头顶的头发稀疏,看来为了创业,也费足了神。(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五章 开门红
“我这个厂是做装饰材料的,昨天晚上被偷了五千多斤铝材,那可是六七万块钱啊。”王维湘一说到这个数字,心里就无比疼痛。六七万块钱,足够把他这个厂搞破产的了。
而且最让王维湘不满的是,派出所不但来的这么晚,而且还派了于立飞这么个年轻的警官过来,这哪里是来破案,简直就是走过场嘛。但他心里虽然有气,但做生意的时间长了,自然不会在脸上表露出来。
“老冯,你做一下笔录,我到周围看看。”于立飞说道。盛宇装饰材料厂,位置较偏,旁边有一处林子,不远处就是几座丘陵。偷了东西,如果往林子里钻,很难找到。
但是五千多的铝,如果没有车子运输的话,是很难马上运走的。于立飞虽然是半路出家,可是他现在的理论水平,比科班出身的警察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他几乎每天都坚持出警,破案这种事,除了要有理论知识外,最重要的是丰富的经验。
而且,于立飞经常接触治安案件,同样也需要用到刑侦手段。理论联系实际,他的刑侦水平,早就达到了一定的级别。至少,胜任派出所的所长,还是绰绰有余的。
材料厂的仓库里,还有一吨多的铝锭。显然,这些铝锭是来不及搬走,或者已经搬不动了。于立飞试了试,一个铝锭,差不多有五十斤左右。五千斤铝锭就是一百个,如果只搬一二个,马上就能搬走。但一下子要搬走一百多个铝锭,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所有的小偷都是贪婪的,如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