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天启-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主公!”徐和当即接令而去,很快,原本山坳里打生打死的两方人马,现在却相携合作,护运粮草,直奔长广县进发而去………。(未完待续。。)
第147集:组建太平军
长广县,一个残破的县城,曾经的东汉帝国领土,如今已经被黄巾军占领,城内的富户、家族都已经迁走,剩下的都是贫苦百姓,将近二十余万人,都成了黄巾!
而如今,这里,却成了异界神棍萧澜争霸天下的起始点,不过,这个起始点可没他先前想的那么美好。
徐和等人都是泥腿子出身,拉人练军也不过是过家家似得组织能上战场的人马,实际上呢?没有经过相对的训练,战斗力极其低下。
打仗尚且如此,更别说是治理了,除了一些百姓自发种了些田地,整个长广县的人,基本靠抢劫为生,更强盗劫匪也没什么两样了。
现在,萧澜明白过来了,徐和为什么会带上数千人马去抢劫袁术的粮草队伍,要怪,也怪袁术四世三公的原价背景太好,袁家的势力遍布各处,青州正好也有,因为如今正是秋收时节,所以,特让俞涉领人前来青州的地盘征集粮草。
好嘛!徐和等足足二十余万黄巾,正饿的呱呱叫呢,眼见着有一大批的粮草从眼前经过,自然不可能白白放过,于是,便就发生了萧澜看见的那一幕。
只是,黄巾军的战力实在太水,足足六千人马对上俞涉一千来人的运粮队伍,竟然硬是没占到便宜,要不是萧澜及时出现,恐怕徐和已经被俞涉做掉了,那么,接下来等待黄巾军的,将是前所未有的大败。
所以,萧澜眼下要做的事情,第一件事是收拢可战之兵,这件事情到不困难,长广县的黄巾军老大徐和都已经归降。剩下的人自然也不例外,在徐和的述说下,再配合萧澜施展一下飞天神迹,顿时全城归附。
黄巾之乱爆发至如今,已经过去好几年的时间了,能够活下来的黄巾军。老弱已经很少,只是,作为贫苦百姓,他们的生活质量太差,所以,能够拥有五十钧气力成为正规军的人数,实在是不多。
萧澜以念力筛选,二十万人之中也就挑出了两万余人,组建太平军。他自号元帅。封徐和为将军。好在,山坳里一番龙血造就,连黄巾带袁术的运粮队搞出了六千精兵、还有两百精骑,到不至于让萧澜觉得自己这个元帅当得太惨。
第二件事,便是分发粮食,说到粮食,萧澜不由得暗自皱眉,进入之前。他曾收购了大量的粮食存在随身空间之中,可是。来到了这个世界之后,他才发现,这变异世界的粮食比原点世界多出了一些东西,才能够满足这个世界人所需要的能量消耗。
“如此看来,带来的原点世界的改进粮种,必须要经过再次的改进。否则,根本不足以应对眼下的情况。”萧澜心里算计着,将城内的粮草划分,分给全城军民。
接下来,便是分土地、安排人种地的时候了。好在,整个长广县都是黄巾军,那些富户门阀土豪都已经撤离,土地全都无主,倒是省了萧澜的工夫,按照人头,分发土地,组织百姓种地。
徐和见状,不由得奇怪问道:“主公,我们干嘛还要种地啊?”
闻言,萧澜不由得为之一愣,忍不住的反口问道:“不种地我们麾下的军民吃什么?”
“抢啊!”徐和理所当然的回答道:“我们以前都是这么干的,那些士族门阀,不知从百姓的身上榨取了多少民脂民膏,我们就抢他们。”
萧澜听得一阵无语,而且,他也发现了,这两日,他组织百姓种地,这些黄巾百姓表现的并不积极,他心里一动,顿时便就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于是,挑了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萧澜召集了全城黄巾百姓,告众人道:“我组织百姓生产,并非想要大家为我种地,而是让大家为自己种地,分发的土地,今后将由大家自己拥有,但不得相互买卖,税收按土地大小计算,一百税一,我在这里承诺,今后我治下的百姓,永不加赋!”
贫苦百姓之中,也有少数识文断字、明白事理的,听得萧澜所言,当即站出来问道:“大帅此言当真!”
萧澜二话不说,纵身御空而去,不多时,便就回返,将一块足有十丈高下的石碑立在广场上,以陨星剑刻下几行大字:
“土地国有,百姓均耕,一百税一,永不加赋!”
这是个看重承诺的时代,讲究大丈夫一言九鼎、驷马难追,更何况萧澜这般公开立碑为证,全城黄巾百姓无不信服。
“天啊,我不是在做梦吧,以后,这些土地就是我们自己的了?”
“是啊,是啊,一百税一,永不加赋,大汉朝建立这么多年,还从未听过有如此低廉的赋税呢!”
“浑说,大帅可不是大汉朝的,你没听渠帅说吗,大帅是天上神仙下凡,特地来拯救我们百姓于水火的。”
“什么渠帅,现在是大帅手下的步军大将,徐和将军!”
虽然这时代百姓的眼界有限,但是,土地分发到手,税赋减低到一百税一,这可是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稍稍一怔愣神之后,顿时全城百姓都忍不住的大感惊喜,纷纷为之欢呼雀跃。
提高了百姓的积极性,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许多了,分发粮食和粮种,还有组织人手打造农具,亏得萧澜辉煌一号的只能记录着大量的信息,从中挑出适合的图纸,交给百姓之中的工匠打造即刻,也算是作弊的行为了。
农事生产步入正轨的同时,萧澜自然不会忘记练兵,毕竟,说到底,这才是他争霸天下的根本所在。
正常情况下,从二十万百姓之中挑出两万人的军队,这绝对是属于自毁根基的事情,不过,因为他们本就是黄巾军,熬过了数年战乱,所以倒也还勉强可以接受。而且,这些人常与官军征战,比起一般的平民百姓,却是多出了几分凶悍,毕竟,黄巾军基本就是贫苦农民组成,跟在徐和手下,过得跟山贼盗匪一样,就这样的乌合之众,还能够与官军厮杀了数年时间,可见凶悍程度,如果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加以正规的锻炼培训,当很快便可成为精兵。
相比之下,袁术的一千运粮军队,看似训练有度,战力强过散漫的黄巾军,但实际上,他们的潜力反倒不如黄巾军,好在,杨逍之前给他们喝了龙血酒,增加了几分底蕴,不论是潜力还是战力,比之前都大有提升。
如今,萧澜执掌军事,组建太平军,自然不可能像原先的黄巾军那样散漫无端,更不可能照搬汉朝的军队建设,他将十人编为一小队,百人为一中队,千人为一大队,万人为一校,设校尉,日后,这便是基本的军队设置,将领带兵,都以校尉为基础,便就不怕遭遇反叛了。
不过,现在这些士兵的觉悟还有待提高,萧澜索性便找识字的人教授他们认字,并将后世的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搬了过来,稍加更改,做了军规:
三大纪律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百姓一针线,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是,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第三借人东西要归还,第四东西损坏要赔偿,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第七不许调戏妇女耍流氓,第八不许打骂虐待士兵和俘虏。
开始的时候,太平军的军士们还不太适应,但是,伴随着萧澜恩威并使,双管齐下,不出两个月的时间,就将长广县军民牢牢控制在手中,形成一个奋发的整体,至年关时候,已然成了气候。
但是,现在太平军终究只是初建,想要真的具备强大战力,必须要经过一场血与火的考验,说白了,就是要发动战争,萧澜本以为袁术会因为粮草之事举兵来攻,但这厮却迟迟没有动静。所以,萧澜只能继续等待机会,等待一个合适的出兵机会,而且,他相信,这个机会很快就会来临……。。(未完待续。。)
第148集:诸侯会盟,太平起义
中平六年,自七月份起,董卓废掉了少帝刘辨,立了陈留王刘协为帝,这洛阳就没有太平过。
那董卓骄奢淫顾,自称相国,见天子而不拜,配刀剑而入宫,这也使得了他手底下的那些个西凉军也是嚣张万分。
本来那董卓的西凉军就一只生活在凉州,穷苦惯了,而如今好不容易到了洛阳那么繁华的地方,还有董卓给他们撑腰,犯事就更无法无天起来了,强抢民女、为非作歹的事情可没有少做,百姓们只能敢怒而不敢言。
这个时候,对汉朝还是忠心耿耿的曹操终于决定干一件大事:为了国家社稷,他要刺杀董卓!
王允拍双手表示赞同,无偿奉送给曹操一把神级装备:七星宝刀!
可惜了,曹操的装备虽好,但踩点计划没有做好,行动的时候接连出现意外,以至于刺杀失败。
为此,董卓愤怒无比,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如此愤怒过,因为,自从他董卓入洛阳以来,这洛阳的文武百官们全都对他畏之如虎,厌恶至极。唯独那曹操一个人例外,没有像那些大臣们一般不待见他董卓,相反还对他十分尊重,这使得他董卓心里暗爽不已。
想当初,大家都在大将军何进麾下做马仔的时候,董卓和曹操也见过,不过并没有太深厚的交情,最多只能算是点头之交罢了。而现如今因为此时,使得他董卓就好像是找到了一个朋友似的,心里面多多少少有点安慰。
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曹操这个被自己当成朋友的家伙,居然会来刺杀他。要不是他董卓警惕,恐怕已经成为一尸体了。
直到这个时候,他方才直到,原来那曹操对自己尊敬,与自己交好,都是为了接近自己。为了刺杀自己,这也使得他董卓为之愤怒非常,先后下了三道命令,通传天下,一定要抓捕曹操归案。
曹操也是个狠人,在刺杀董卓失败之后,一路狂奔回了陈留,在其父曹嵩的支持下,散尽家财征募乡勇。又得到当地豪强卫兹也倾家财助之,率先揭竿举义,准备讨伐董卓。因为其刺杀董卓,使得其名声大涨,一时间有着无数英豪纷纷赶来投奔曹操。
次年,初平元年正月,曹操发出讨贼檄文,号召各路诸侯共同起兵。讨伐董卓。
一时间整个大汉风起云涌,各路或大或小的诸侯纷纷揭竿起义。举兵响应,打算会师与酸枣,共同讨伐国贼董卓。
萧澜自然也没有闲着,这段时间,他虽然没有发动大的军事行动,却让徐和暗中联系上了青州其他的几股黄巾军。有白饶、于毒和耿凌,更有小股黄巾军如周仓、廖化等,多则三二十万人,聚集县城,少则一两万人。盘踞山林。
对于这些人,萧澜自然也不需要耍多么高明的手段,只将神仙的身份摆出来,加以利诱,再加上雕龙金印武力压迫,很快,这些黄巾军相继很识时务的投降归服,接受了萧澜的整编改革。
萧澜照着接收长广县的方式,挑取其中精壮组成太平军,其余百姓则入户分土地,投入生产,工匠们则被组织起来,或是打造农具,或是铸造兵甲,虽然表面上青州的各方势力并未有什么变化,但实际上,偌大青州,已有半数暗中落入萧澜掌控。
这期间,萧澜遍走青州,入眼之处,田地荒芜,土地干涸,难民流离失所,百姓无家可归,路边处处是荒冢,到处是死尸,饿死的,渴死的,累死的……惨不忍睹,萧澜感慨万千,当即下令太平军的地盘接收青州流民,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萧澜掌控的人口数量就足足超过了两百万之巨。
不几日,太平军之中,还算有些见识的于毒便向萧澜皱眉提醒道:“主公,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人太多了,人吃马喂,每天的消耗,都是惊人之数,再不想办法,我们太平军只怕要不了多少时间,就会崩溃了。”
“呵呵……。”闻言,萧澜当即为之一笑,口中道:“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再过三日,诸侯会盟酸枣之时,我们便乘势起义,等全面占领了青州,这些都不是问题。”
“主公的意思是劫掠那些富户?”于毒忍不住的出声问道:“可是,主公不是发下军令,太平军不可抢劫百姓吗?”
“哈!于毒啊于毒,你可真是白瞎了这个名字。”萧澜笑着道:“我说的是,不许劫掠平常百姓,那些富户,善良者少,多是贪官污吏,世家豪门,吃穿用度,无不是民脂民膏,对付他们,无需客气!”
于毒闻言,当即眼睛一亮,说起来,抢劫的勾当,这可是他们黄巾军的老本行啊!
三日之后,司隶,酸枣。
酸枣地处豫州,兖州,冀州三州交界之处,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张良就是在此处刺杀的始皇,后世赵匡胤也是在此处黄袍加身,地位非凡。
而如今的大汉,酸枣就在司隶河南酸枣县,距离洛阳倒也并不是太远,因此那曹操就把此次会盟的地点放在了此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发布的讨董檄文也是慢慢的扩散了出去,大汉各地的诸侯全都收到了这一消息,纷纷赶来酸枣会盟: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字公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字文节。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绪。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字公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字公节。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字孟卓。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字元伟。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字伯业。第九镇,济北相鲍信字允诚。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字文举。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字孟高。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字恭祖。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字寿成。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字伯珪。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字稚生。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文台。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字本初。再加上曹操本部人马,总计十八路诸侯,更有平原县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等英雄人物,俱都汇聚而来。
众诸侯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曹操宰牛杀羊,大宴诸位首领,商议进兵之策。
河内郡太守王匡道:“咱们奉旨汇集于此,当需立一位盟主;众人都听盟主约束,方可同心协力。”
冀州刺史韩馥道:“我推选袁绍为盟主,袁家四世三公,乃众望所归!”
众人闻言,纷纷应和,袁绍便在众人的推举下坐上盟主之位,道:“绍虽不才,既承各位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停顿了一下看了看众人,道:“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更须一人为先锋,直抵虎牢关挑战。其余人各据险要,以为接应。”
孙坚立功心切,出列道:“坚愿为前部。”
袁绍道:“文台勇烈,可当此任。”
孙坚当即便带部队直奔虎牢关而去,由此而开启了浩浩荡荡的讨董大战!
这注定了是为这方世界铭记的一天,因为,就在这一日,经过一番紧张筹备,萧澜也终于在青州举兵。
太平军拥百姓两百余万,兵二十余万,萧澜自号平天大元帅,麾下将白饶、于毒、耿凌、徐和、周仓、廖化、于毒等,在萧澜的带领之下,自青州各地起兵。
义军精锐,又有突袭之利,大举发动之下,攻城占地,一日之间,青州竟有大半领土落入太平军手中……。。(未完待续。。)
第149集:打土豪,分田地
十八路诸侯酸枣会盟之日,萧澜发动太平军起义之时,二十万太平军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青州大地。
虽然太平军军令森严,但是,起义之时,仍然难免有不少触犯军规的士兵,萧澜以念力操控,标记其人,尽数将之严惩,杀了不下百人,总算彻底肃正了军规。
不许扰民,不许杀害无辜,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简直是一只前所未见的军队,至于那些为富不仁的富户、官吏乃至门阀世族,太平军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在太平军的占领的区域之内,萧澜毫不犹豫的实行着打土豪、分土地的政策,那些多行不义的贪官污吏、豪绅恶霸,手上沾满了百姓的鲜血,搜刮压榨了百姓的血汗,没有理由不将他们扒光杀绝。
短短数日时间,平天大元帅萧澜的大名在青州已然是无人不晓、无人不知。在百姓心中,他是救危扶困的旷世英雄,在官吏世族眼里,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屠夫,许多豪门世族都开始组织人马,准备反扑太平军。
可是,萧澜对此早有准备,在全面起义之前,他已然吩咐下去,各地义军都要集中精锐部队,针对青州官军和豪门世族的私兵进行毁灭性的打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对于萧澜的话,太平军上下自是严格遵守,所以起义一发动,太平军便就针对性的向官军发动了几场大战,击溃了青州官军的主力,以至于官军反应过来想要反击的时候,已然凑不出反击的力量,只能收缩兵力,在各处城中固守。
经历了起义之战的血火历练。太平军战力大增,再加上萧澜指挥有度,乐陵郡、乐安郡、城阳郡、平原郡、济南国、北海国、东莱郡相继完全被攻陷,只剩下州府齐郡还在抵抗,周仓、廖化领军两万,连攻数日不下!
萧澜闻得此言。在安排人手统计青州土地人口的同时,亲自领军三万,直奔齐郡而来,当是时,数万大军围住齐郡城池,萧澜以雕龙金印一击而破城门,城乃下,自此,青州全境。尽入太平军之手。
全据青州之后,萧澜并没有着急扩张,而是加紧了对青州的治理,盘踞在青州各处的士族门阀,便成为了他要清除的首要目标。
话说这士族阶级萌芽于东汉,也是东汉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士族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把持政策特权,是皇权赖以建立和巩固的支柱。这来自于士族强大的力量。东汉末年的士族,在经济上已“田亩连于方国”。“奴婢千群,徒附万计”。也就是说,士族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土地上的人都要听他们的。
而在政治上更是“累世经学”,“累世公卿”,甚至出现袁绍这种“四世三公”的显赫家族。并享有事实上的免除赋役的特权。
这些权柄在东汉末年达到了巅峰,东汉官吏掌权后,把握权柄的士族,就更加为自己家谋福利。大量百姓的土地,被他们兼并。他们不用交税。土地都是他们的了,朝廷自然就没钱了。他们又比朝廷还狠,完全忽视律法,对土地上的百姓随意生杀予夺,这就引起了许多农民起义。
士族制度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政治特点,也是西晋政治法度黑暗的表现。由于士族大肆吸血,本身富可敌国却自私自利,导致朝廷没有钱粮建设国防。自然而然的,五胡乱华开始了。
士族鼎盛时期,可以说就是华夏的黑暗时期,国家层次没有任何强大的表现。
这士族无论哪一方面,都是对统治者不利的。然而统治者脱胎于士族,利益关系盘根错节,让他们无法对士族下手。
但是萧澜不同,他自原点世界而来,“打土豪分田地”的思想理论成熟,二来他跟士族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个农民起义军的首领,他很清楚自己的立场,天下百姓是他的根基,而士族门阀,无疑便是他的敌人。
他没有四世三公的背景,也没有门阀家族的后台,作为一个反贼,他在士族门阀能够获得的助力堪称为零,所以,只有推行解放政策,站在士族门阀的对立面,还地与民,争取百姓的支持,才能够在未来争霸天下的道路上,获得其他诸侯无法获得的力量。
百姓力量的强大,绝对是超乎想象的,至少,在萧澜的认知之中,他清楚地知道,历史上历次改朝换代,都是从农民开始的,而三国时代的黄巾起义,只是因为没有正确的领导而已,若是不然,足以覆灭东汉。
于是乎,伴随着萧澜的振臂一呼,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便就拉开了序幕,他亲自颁下法令,统计青州人口,没收士族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士族本应得到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有着辉煌一号智能支持,他很清楚地规定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办法,初始时候,百姓们还将信将疑,但随着政策逐渐推行开来,百姓们拿到了土地契文,获得了切实利益,便就纷纷响应,一时搞得热火朝天。
萧澜很清楚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一来,经过黄巾数年的肆虐,青州的士族数量大有减少,二来,太平军麾下有着二十多万的大军作为后盾,三来,有着辉煌一号的详细统计和计算,改革运动自然进行的十分顺利。
伴随着政策的逐渐执行,百姓们对萧澜自然是万分爱戴热情,一时之间,为萧澜争取到了整个青州的民心,但同时,青州境内的士族们却是满心的怨愤不甘。
田家,青州最大的士族,居于历城县,他们一家,几乎掌控了历城县一地八成的土地,是历城县的实际掌控者,得知萧澜全据青州正在推行土地改革之后,当下连忙召集青州各地残存的士族领军汇聚而来。
因黄巾肆虐,再加上萧澜攻占青州时候的杀戮,以及正在推行的土地改革运功,残存的士族已然不多,只有不到三十家,可是,千万别小看了这三十家,他们可是掌握了青州小半的土地。
而且,不仅如此,他们每一家,都有私兵,少的有数百人、多得能有几千人,比如此次聚会的召集者田家,就足有超过六千的私兵。
这些家兵来自于世代耕种他们土地的佃户,需要服士族的徭役,一旦有所需要,就会被强行征兆入伍。
“该死的太平军,竟然想要打我们各家土地的主意,这无疑是将我们往绝路上逼!”
“是啊,先祖的土地,岂能轻易拱手让出,我算是看明白了,所谓的太平军,根本就是之前的黄巾贼!”
好吧,事实却是如此,萧澜麾下的太平军本来就是黄巾军改头换面而来,只不过,萧澜可比张角来的高大上多了,无论是先进的思想统治,还是正规的军事整备,都将为这个时代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眼见着群情激奋,田家家主田信当即振臂高呼:“好,既然各位都已经明白现在的情势,还请马上回去召集家兵,我们当年既然能够抵抗黄巾贼的侵袭,现在自然也能够抵抗得了太平贼!”
“诺!”各大士族纷纷回返家族,召集家兵,前往历城县汇聚,短短不到数日,这县城之中便就汇聚了不下四五万人的军队。
萧澜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不由得为之一阵惊讶,他攻占青州的时候,遭遇的正规官军也不过就是这个数量,不得不说,士族门阀的势力,还真是令人惊讶啊!
不过,萧澜也没有半点畏惧的意思,当下便就点出三万兵马,以周仓、廖化二人为将,亲自往历城县而来,他倒要看看,连汉朝的正规官军都都挡他不住,这些乌合之众一般的士族私兵,能否挡住太平军的锋芒………(未完待续。。)
第150集:士族的顽抗
数日之后,萧澜亲率三万大军,兵临历城,虽然已经有所预料,但他还是忍不住的为之倒吸一口凉气。
小小的历城县,修得竟然比齐郡郡都还要高大,城头上兵甲林立,各个皮甲执兵,看着架势,若不是萧澜击败了官军,得到了正规的兵甲,恐怕太平军士兵的装备还不如这些士族门阀的私兵呢?
有钱有粮有人,土皇帝,萧澜算是见识到了士族的强势。但萧澜不会有任何畏惧,因为,他相信,在百姓的力量面前,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来人可是平天大元帅萧澜?”眼见着太平军军势肃整,非同寻常,城头上的田信心里也不免有些慌张,不过,他毕竟不愧是世家大族的掌权者,为人沉稳非常,人在城头,居高临下,恭声道:“久违元帅大名,今日大驾到此,未知有何贵干?”
“哈!”萧澜当即便是一声轻笑:“本帅想做什么,难道田家主会不知道?如今青州已在我手,天兵压境,难道你们还想自不量力、负隅顽抗吗?”
“非是我等顽抗,而是元帅不给我等活路!”田信高声道:“只要元帅肯答应,不在劫掠富户士族,强抢我等的土地,我等愿意开城投降,归附元帅,来日夏收,我田家愿意奉上三千石粮草以为元帅解忧。”
好家伙,开口就是三千石粮草,这些士族阀门可比自己想象之中要来的富裕太多,只是,萧澜何许人也,怎么可能为了区区三千石的粮食就更改自己的初衷?当下,他便是一声冷哼:“看来田家主是有心想要顽抗到底了。”
田信道:“分明是元帅欺人太甚,想要强抢我等先祖留下来的田地。此等行径,与当初的黄巾贼何异?”
“是吗?”萧澜淡然出声道:“据我调查所知,你们田家十年前不过只有田地不足百倾,而如今却足有上万倾,还请田家主告诉本帅,你们田家是如何生财有道。短短十年时间,就有了这般规模?”
闻言,田信不由得眉头紧皱,额头上不自觉的有冷汗滴落,田家如何生财有道,作为家主的他再清楚也不过,勾结官府、强取豪夺……。反正,压榨百姓的事情,他田家没有少干就是了。
萧澜沉声道:“看来田家主是在反省自身了。很好,两天,本帅给你两天时间考虑,不肯投降,便就战场上见高下吧!”说罢,他自转身离去,不再多言。
有些话,无需多说。他要做的,是干掉对方!
大军就在城下安营扎寨。是夜,不等周仓、廖化问策,萧澜便就下令,着太平军士兵召集历城县内的百姓佃户。这些人家大都有壮丁被田家抽走,组成了现在的私兵,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但这些人,却也正是萧澜的必胜绝招。
接到太平军令状,第二日,便有历城县诸多百姓络绎不绝的汇聚而来,只因为。萧澜在青州全面推行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已经得到了青州百姓们的认可,在这个民以食为天的时代,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就是每个百姓的终极梦想,而萧澜就是能够让他们梦想实现的人,所以,萧澜轻而易举的就得到了百姓们的支持!
短短半天时间不到,历城下就聚集了百姓不下五六万人,黑压压的一片,直看得田家等一众士族心惊胆战,田信也不例外,但他却还是强撑着道:“萧澜,你强收我们的土地,这是在与全天下的士人门阀作对,与朝廷作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