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未来科技强国-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宇宙飞船即将降落月球程序,防止降落过程中出现危险。请飞船内人员,做好安全措施。”
三位航天员,他们都经受过严格的培训。
等待这个机会已经很久,动作麻利的坐在自己的预定位置上。
这是三个悬浮在空中的椅子,他们坐上去之后。
从椅子上伸出几根机械臂,直接把航天员固定住。
这是通过引力技术,把椅子稳定在宇宙飞船的中心。
宇宙飞船就是坠落地球,受到一定的冲击,也会保证航天员的健康。
椅子周围又浮现出一圈能量防护罩,防护他们受到冲击。
地面的引力弹弓,立刻断开宇宙飞船的锚定点。停止给他供应能量。
防止宇宙飞船速度太快,直接撞击在月球上。或速度太高,月球无法捕获它。
它靠着自身的惯性,再加上引力干扰撤销后。
月球恢复引力平衡,对宇宙飞船的吸引力。
它按照既定角度,向着月球的方向飞去。
宇宙飞船准备完成后,给地面控制中心发来信息,请求降落。
在地面控制中心的于志远,张知等人。
他们仔细检查宇宙飞船的状态,察看星蓝模拟的宇宙飞船降落轨道。
所有专家都确定,这是降落的窗口选择的很好,十分安全。
于志远立刻同意宇宙飞船的降落请求。
宇宙飞船,接收到来自地球控制中心的信息之后。它立刻调整自己的姿态,开始进入匀减速模式。
这时央视媒体,又恢复关于登月的专题报道。
央视主播微笑的看着镜头,向大家介绍道。
“宇宙飞船,将会在今天登陆月球。
我们和大家,一起见证这个时刻。
我们在登月计划的控制中心,独家采访到飞船的制造商,星宇科技董事长张知先生。”
主持人介绍完后,他一挥手,屏幕上播放,记者采访张知的画面。
记者向着张知询问道:“张先生,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宇宙飞船登月的过程吗?”
张知面对镜头,他表现很自如,平淡的说道:“那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宇宙飞船登月的过程。
刚刚进入月球轨道,宇宙飞船就开始减速。
他的目的是让月球引力捕捉到它,而不是速度太高,直接擦过月球。”
张知说得同时,他的面前有光幕展现。
浮现出宇宙飞船登陆月球的动画场景。
“当它正式被月球引力捕获后,就开始进一步的制动。
向着我们在月球上建立的基地降落。
由于月球的重力很小,宇宙飞船可以很容易的制动。
再加上我们公司独有的反重力技术,它可以稳稳的停站基地的上方。
就是出现意外,宇宙飞船的外壳很坚硬。
航天员又做了足够的安全防护,他们的安全也能获得足够的保障。”
等到张知说完,演播室后方的屏幕,开始播放宇宙飞船现在的景象。
宇宙飞船在太空中稳稳的飞行,可以明显看到飞船的前方。有一个很大很明亮的天体。这就是月亮。
记者听完之后,她微笑的问道:“张先生,宇宙飞船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降落月球。到达我们在月球上建立的基地。”
张知竖起两根手指:“大概需要两个小时。”
画面转向在太空飞行的飞船,它接到控制中心的命令后。
飞船的前方开始喷出淡蓝色的火焰。
飞船上安装的电离发动机,开始进行制动。
按照飞船内置的程序,开始做匀减速运动。
央视的画面中,不断的播放飞船的画面和航天员的画面。
地面的控制中心,也紧张的关注飞船的各种参数。
不断的引导它的飞行的姿态,让它更准确的降落在月球上。
很快两个小时就过去,宇宙飞船开始降落月球。
它调整好姿态后,按照一定的角度,向着目标飞去。
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关注着宇宙飞船现在的行动。
这次要降落成功,对所有人的信心,都是一个极大的提升。
要是失败,那也会给人造成极大的打击。
张知神情淡定,面带微笑的看着宇宙飞船的降落。
他和众多专家一起,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完美,就是要保证宇宙飞船能安全往返地月之间。
他就是把极端危险情况都考虑到,在最极端的时刻,可以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没有惊心动魄,宇宙飞船安安稳稳的停在月球基地的上方。
这种平淡,没有出现任何事故,才代表着技术真正的成熟,一切尽在把握中。
月球基地的控制中心,开始和宇宙飞船发生信息交流,确认它的身份。
再通过地面控制中心的辅助确认,它们的智能系统开始联通。
守护月球基地的能量防护罩打开一个小口,供宇宙飞船进出。
当宇宙飞船稳稳地停在月球基地。
从央视的画面中,地球的大多数人,也第一次看到月球基地的景象。
这完全不像是他们想象的荒凉的月球。而是一个极为活跃的工业城市。
判断它是月球基地,最鲜明的特征不是它的环境,而是在快速行走的工业机器人。
王彦峰,周启杰,朱梓璇三位航天员看到宇宙飞船停稳后。
他们按照在地球训练中心进行的流程。
开始穿上宇航服,背上氧气瓶。
在队长王彦峰的带领下,他们三人打开,宇宙飞船的舱门。
一是走出宇宙飞船,踏入月球的土地。
这是月球迎来的第一批居民,他们将在月球基地工作几年时间。见证着月球基地的变化。
他们离开宇宙飞船,他们充满好奇,四下张望。不断的通过量子网络交流着他们自己的想法。
月球上是没有空气,也发不出自己的声音,他们的交流全靠量子的网络完成。
月球上的量子网络,甚至给他们每人,每天十分钟,和家人通话的时间。
观察到月球基地的场景,朱梓璇惊讶的说道:“这里真是太先进,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
我还以为自己要担当设计师和建筑工人,一砖一瓦的建立月球基地。
没想到机器人已经给我们建好了一切,我们只需要指导机器人来完成任务。”
第四百四十五章 在月球的生活
王彦峰对他们二人说道:“我们还是按照月球基地智能精灵的指引,去看看我们生活的地方。”
众人都点点头,向着他们的住宿区赶去。
在他们的面前,都有一个虚拟的智能精灵。帮助他们熟悉月球基地的各种情况。
月球基地的摄像头,把航天员在基地中生活的景象,都拍摄下来。
特别是它们出舱的景象,传回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向媒体公开。
于志远接受央视的采访,他高声宣布道。
“我们登月计划,第一阶段已经完美成功。
这是我们华夏文明,正式走出地球,向外太空迈出重要的一步。”
随着这个画面的传播,华夏人民都沸腾起来,庆祝这个喜悦的时刻。
而西方精英听到这个消息,却皱着眉头仔细的思索。想要应对华夏带来的压力。
他们已经比华夏落后许多倍,只靠一个没有约束力的月球法案,是无法约束华夏的行动。
世界性的超级强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我没听过的条约,它比厕纸还不如。”
签订的条约都可以随意撕毁,何况是没有签字的条约。
这个除了在舆论上,起不到多大作用。
张知看到整个行动进行的很完美。
他告辞离开,月球基地有人指挥下,开发月球的效率能更快的展开。
张知要依靠航天员配合他,进行月球的绿化工作。建立一个初见成效的生态圈。
他要公司生物部门的科研人员,对整个生态圈进行打包处理。
分批把它发送到月球上,改造月球的环境。
在生物圈准备的时刻,他要还送上一些物资,让月球建立初步的养殖场。
公司这里现在成了月球基地的物质调配中心。
不只是张知所设计月球基地的建设。
还有很多科研单位,他们在月球基地,都有自己的建设项目。
现在航天员到达月球,有人来亲自规划指挥各个大型项目。
月球基地的建设,一直是很谨慎。
就是人工智能再先进,机器总有出现差错的时候。月球基地的建设,却容不得一丝差错。
月球基地。
王彦峰他们三人来到自己住宿和工作的地方。
他们来到1栋3层小楼前。房子的墙壁泛着金属光泽,这是一栋全金属打造的房子。
这些房子全部都是从月壤中提纯出来的铁打造。
这是经过简单的加工,由工业机器人制作的房子。
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月球上都是这种铁楼。
月球上可没有制造水泥和砖瓦的条件。
制作它们的原料,在月球上还是能寻找到。
但他们制作过程中,所需要消耗的大量氧气,这对于月球来说太过奢侈。
月球中的氧气,对于在月球上生活的人,是最重要的物资。
消耗的每一份氧气,都是从月壤中的提存氧元素,制造出来的。
这栋铁楼的一层是食堂和开会的地方。
第二层和第三层,是提供住宿的地方。
每个房间都很小,只有十几平米。
他们来到各自的屋内,发现这里的生活设施都很齐全。
朱梓璇进入他自己的房间,身边的智能精灵,就给它讲解房间内设备的应用。
她听完之后,对这个住宿条件很满意。
房间里有电视,可以收看到地球上的节目。
最令他欣喜的是,这个房间里还可以洗澡。
要知道月球的水资源极为短缺。每一毫升水都是从地球上运送过来。
就是人类的排泄物都会进入污水净化系统。
净化之后,用作清洗用途和工业用水。
朱梓璇怀着好奇的心情,进入到房间的浴室中。
她很奇怪,其他地方的浴室都保护的很严密,防止其他人窥视。这里竟然很随意。
她在这里没看到水龙头,也没看到浴盆。
房间中只有一个按钮,上面写着开关。
智能精灵告诉朱梓璇,不用脱下衣服,直接要把外层的宇航服脱下。
他她按照引导精灵的吩咐,脱下这几天穿着的宇航服,直接按下这个按钮。
她只感觉到身上一凉,之后痒痒的,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她皮肤上爬过。
智能精灵用清脆的语音给她讲解。
“这是月球上独有的洗浴方式,纳米机器人清洁法。
运用纳米机器人,可以直接清洁皮肤和衣服上的污垢。
甚至是皮肤遇到宇宙辐射污染,纳米机器人也可以清除它们,恢复人的健康。”
等到引导精灵说完,她也感觉到皮肤上的纳米机器人已经退去。
纳米机器人,她在航天训练中心接触过。
这是他们在月球,除了延寿药剂和人体干细胞诱导剂。他们可以接受唯一的成体系医疗方式。
这个纳米机器人可以解决大部分疾病。没想到它还有洗衣这种清洁功能。
朱梓璇也知道浴室没有严密防护的原因。这根本不是需要。
她整理好自己的房间,就离开这里。
在楼下等了一会儿,她的两位同事也来到这里。
周启杰提议道:“现在有些饿了,我们去吃饭吧。顺便看看食堂怎么样,这里要是能吃到炒菜,就太好了。”
朱梓璇摇了摇头:“杰哥,你别想好事了。这里怎么可能有炒菜,估计还是太空食品。”
王彦峰高兴的说道:“我们先吃几顿吃太空食品。等几天之后,我们就可以吃上大餐了。
别忘了我们是来干什么的,现在地球上传来消息,第一批物资马上就到。
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
王彦峰一扭头,看到周启杰没有携带氧气瓶。
他对着周启杰,语重心长的嘱咐着:“小周,在这个铁楼里没事,这里的氧气还算充足。
走到外面,千万要携带氧气瓶。这里面没有空气流动,氧气分布极为不均。
有些地方氧气供应不充足,容易造成缺氧。”
高启杰点点头道:“王哥,我知道了。我也是探测铁楼里氧气充足,才没有继续佩戴氧气瓶。”
他们说完就去食堂吃饭,这里的食堂全靠机器人服务。它们现在还没有开始工作。
他们吃着从宇宙飞船上拿来的太空食品。
吃完饭之后,他们就开始锻炼自己的身体。
让自己开始适应月球上的环境。
第四百四十六章 防卫系统
他们吃完饭后,就各自查看自己任务。
王彦峰要去调试基地的防卫系统。
吴启杰在地面科学家的指导下,去查看整个基地的工业生产链。
朱梓璇去整理基地的物资,对它们进行分类统计。
众人都开始行动后,其中王彦峰的任务最为重要。
基地的防卫系统,除了在明面儿上的能量防护罩保护系统。
他们还有很多跟随第一次发射任务,运送到月球的武器系统。
说是基地的防卫系统,但他们最准确的名称,叫做月基武器系统。
王彦峰走到一个隐秘的地方,这里就是月基武器的部署地点。
他看着这里的钢铁巨兽,心里感到十分自豪。
这就是一个国家的底蕴,没有这些高端的武器相制衡。
国家就只是一个怀抱金砖的三岁小儿,随时面对着危险。
他拿出一个小黑盒,输入一长串的密码之后,连陆武器系统的控制中枢。
这里的武器系统,只有一少部分是地面的控制中心能控制。其他都归属一个特殊的部门管控。
在等待处理的同时,王彦峰观察这里的设备。
这里的武器主要分为两大类。
保卫月球基地的武器和对地球进行战略打击的武器。
他先看向对准地球的武器系统。
月球和地球的平均轨道距离是38万公里。
战略武器的最大要求就是快速打击,不给别人反应时间。
像常规的武器,比如电磁炮和导弹,他们的速度都是很慢。
无法达到在月球,就对地球形成战略压制的态势。
现在月球基地,对地球的武器系统只有两种。
大功率激光炮和高能粒子炮。
激光武器的速度是光速,高能粒子武器的速度是亚光速。
它们都可以瞬时对地球的战略目标进行打击。
激光武器由于大气层对光的散射作用。
它主要是用来对付大气层外的战略目标。
比如在太空中部署的卫星,和以后可能出现的太空武器。
现在战争打的就是信息战,只要把对方卫星打掉。
敌方对战场态势的把握,就会消失。高科技制导武器立刻失效。
高能粒子武器,它就可以轻易的穿过大气层,对位于地面的战略目标进行打击。
只要能量足够,粒子束集中,它甚至可以轻易的穿透一二百米的地下掩体,对隐藏目标进行打击。
月球是一个天然的武器部署平台。
由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潮汐锁定效应。
再加上月球的自转速度和月球的公转速度相同。
月球永远是一个面冲着地球。
在这个面上部署武器,他可以24小时之内,打击地球的任何一个位置。
科技越来越发达,月球现在的位置,就属于兵家必争之地。
是决定战争胜负,至关重要的战略地点。
现在只有华夏能独享月球,在月球上部署战略武器。
这就相当于一座大炮,随时瞄准着你的房子。
最关键的是在月球上的武器系统,技术不够先进,根本就无法进行反击。
它可以打击别人,别人却无法有效的进行还击。
王彦峰又看向其他的武器系统,它们主要是保护月球基地。
防备月球基地可能出现的陨石撞击,其他国家有可能发起的攻击行动。
它的主要武器系统是激光武器系统和电磁炮武器系统。
再加上能量防护罩系统,共同组成了月球基地的防卫机制。
王彦峰把主要目光放在月球上的武器。
因为对准地球的战略武器系统,它们的体积非常庞大,主要部件都隐藏在山体中。
他面前的就是电磁炮系统。
这是一个长度达300米的电磁炮滑轨。
它可以把弹丸加速到30马赫以上。
主要靠惯性来实施对目标的打击。
电磁炮系统主要攻击远处的大型慢速目标。
王彦峰在这里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炮弹。它上面有辐射性的标志。
从航天训练中心的课程中,他学到过这种弹药。
这是用电磁炮发射的氢弹。它的引爆方式也是撞击引爆法。
这种用电磁炮系统发射的氢弹,它主要是为了对付接近月球和地球的小行星。
小星星要是撞击在月球上,整个月球基地就全部报废。
它要是撞击在地球上,地球现在的生命就要锐减95%。
特别是脆弱的人类,几乎将要消亡。
现在科学表明,远古时代的霸主恐龙,就是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引发的生态灾难灭绝。
在电磁炮旁边,是激光发射系统。
它主要是为了对付高速目标,比如某些大国对月球基地发射导弹。
体积太小,速度太高的陨石。
这两种武器系统,足以保证月球基地的安全。
王彦峰收起小盒子,它已经完成对控制系统,能源供应系统和自动装弹系统的检测工作。
有这种武器部署在身边,才是华夏守卫月球基地的底气所在。
武器系统都部署在这个平台。
这是基地旁边的一座小山峰,等到武器系统将要使用时。
他们直接利用反重力技术,从这个空间,通过专用通道,直接升到山峰顶部。
王彦峰临走时,他看了一眼位于中心的大圆球。
这个就是华夏研发的最高技术雷达,量子雷达。
他听说过老师的讲解,部署一个大功率量子雷达,可以观看整个太阳系的情况。
这个就是基地的眼睛,随时为基地的武器系统,指引着方向。
王彦峰离开这里,他现在才深刻的明白。
月球基地不只是华夏向外太空探索的第一步。
它还是一个守卫地球的基地,防止地球被小行星和外敌入侵。
他回到铁楼里,看到吴启杰和朱梓璇都已经回来。
王彦峰向他们了解情况。
“你们那里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
吴启杰高兴的回道:“我这里一切正常,看到了基地先进的工业体系。
我对这里的信心更足了,它只要发展起来,比国任何一个工业城市群都厉害。”
朱梓璇也对他们说道:“现在基地有氧气循环系统,我们还储存一些氧气。足够我们使用。
但是淡水资源很少,只有一百多立方米。
我们的食物也全是太空食物。估计还要吃许多天。”
“对了。”朱梓璇想到什么?开口对他们说:“刚才地面控制中心给我们来消息。明天的时候,又有一批物资到达月球。
让我们明天安静的呆在楼中,不要出去。
这里面足够安全,防止有失控的运载舱,对我们的安全造成影响。”
第四百四十七章 月球的农业
三位航天员都很疲惫。一路飞到月球就没有休息好。
来到月球之后,又进行工作。
他们按照地球的作息时间,在月球上休息。
月球的白天长达15天,外面的温度是非常高。
基地里有中央空调,可以保持人体适当的温度。
他们回到自己的房间,都深沉的睡去。
地球星宇科技,引力弹弓所在的广场,这里车来车往非常忙碌。
智能工厂里的设备,全部搬到反重力大厦后。
庞大的厂区因为紧挨着引力弹弓,这里就变成了一个大型中转仓库。
进行地球和月球之间物质的中转。
张知正在指挥着公司员工,让他们按照既定计划,把这次给月球的物质规划好。
这一批即将到达月球的物资,主要有供飞行员使用几年的食品。
10万吨经过压缩的纯净水。
已经基因优化好的黑萝卜和菟丝子超级植物组合。
新研制的月球植物米柳树。
月球上养殖的特种小花猪苗和奶虫。
从这些物质上就可以看出,他们是准备在月球上建立农业系统。
华夏文明的种族天赋,就是到达任何一个地方,都想办法种植谷物和蔬菜。
当然在月球上也不例外。根据李菱秋研究的成果。
星宇科技的专家,通过不间断的努力,已经设置好月球农业的实现方法,培育出特殊的动植物。
这些物资装载在运载舱中,向着月球飞去。
地球时间,早上5:35。
正在宿舍熟睡的三人,他们突然感觉到地面震动。
王彦峰立刻反应过来,他整理好衣服来到大厅中。
不一会儿其他两人也赶到大厅中,他们都面露喜色。
调出基地摄像头拍摄的景象,看着就陨石雨降落的场景,有运载舱不断的砸向地球。
周启杰感慨的说道:“我们国家的技术实在是太先进了,竟然能把这么多物资,轻易地运送到月球上。”
他们发现,有的运载舱落点出现偏差,砸在了基地的能量防护罩上。
被能量防护罩弹出很远,掉落在地上。
看到这一波运载舱,已经全部降落完成。
他们指挥基地的工业机器人,把运载舱都运送到基的仓库里,按照分类储存好所有物质。
正在这时候,他们三人的量子手机都传来地面控制中心的消息。
朱梓璇看到这个消息,她惊喜的说道:“这次终于不用吃味道很差的太空食品。
地面这次给我们送来,很多的食材。
我要做宫爆鸡丁,红烧肉,鱼香肉丝。”
王彦峰看到地面的指示,对他们说道:“我们又要开始忙碌了,地面指示我们,要在月球建立起高科技的农业。”
周启杰微笑的说道:“我们来月球,不就是让这个基地快速发展,终于有工作了。”
“又不是靠我们亲自动手,就是我们亲自动手也帮不了许多忙。
我们是指导工业机器人,完成这个月球农业的建设工作。”
朱梓璇看到详细资料后,发现周启杰有些兴奋的表情,她出声提醒道。
王彦峰也点点头,对着他们二人说道:“我们就在这里,指挥机器人工作。”
作为队长,他开始给众人分配任务。
“朱梓璇你心细,我看到名单中有很多,在地球上运送过来的生物**,他们用特殊手段冰封。
时间长了,我怕它们死去,你按照智能精灵的指点,负责解封它们,照顾它们生活。”
他转头看向周启杰,说道:“地面已经给我们发过来,详细的布局。
我负责建设米柳树培育厂和小花猪养殖场的建立,你负责种植黑萝卜和菟丝子。”
他们接到任务后开始分头行动。
朱梓璇到心神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她开始指挥基地的工业机器人。
按照先期搜寻机器人运送过来的运载舱。
开始找到专门装载生物的运载舱。对里面冰封的生物,进行解封操作。
她先找到一个特殊的运载舱,把生物解封设备取出来。
朱梓璇控制操作设备,开始逐一把冰冻的生物解封。
在能量防护罩的保护下,基地里面的氧气还算充足。这些生物不会因为缺氧而死。
朱梓璇看到这些奇特的生物,有一米多高非常像灌木的米柳树。
它结出的米,既含有谷物的成分,又含有蔬菜的成分。营养十分丰富。
它还可以在极端条件下存活,非常适合月球环境。
朱梓璇看到,150株米柳树来到月球竟然活了132株。
他又解封了黑萝卜和菟丝子组合,这两种超级植物她是认识的。
它们将担负责整个基地的氧气循环功能。
黑萝卜吸收体内到辐射值,给菟丝子传递营养,把二氧化碳转化成高浓度的氧气。
促进整个基地小环境的氧气交换。
最后他看到的是两种动物,其中一种圆圆的,很像是圆软体动物,这个她不认识。
还有一种动物,她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是十多只小花猪。
他们接受最严密的保护,竟然只死了一只小花猪。
没想到在月球上,他们还在月球上养猪。
王彦峰看到地球上传来的资料,他就开始操作工业机器人,建造米柳树的种植基地和养猪厂。
建造他们的材料,全部取材于月球制造的原料。
这是非常大的单层厂房。它们除了使用钢架和钢板,还使用月球上极为稀有的玻璃进行建造。
王彦峰按照图纸,开始指导工业机器人努力的建造工厂。
周启杰没有进入虚拟世界,他直接带领着工业机器人,查找黑萝卜的种植地方。
跟在他后面的运输机器人,拿着从朱梓璇那里解封好的黑萝卜和菟丝子。
他要在基地四周适合的地方,栽种这两种植物。
栽种的地点需要他近距离探测。
在黑萝卜种好之后。按照这个布置,基地内就可以自发的进行空气流动。
黑萝卜都是采用特殊的容器,把它们固定在月球表面。
它的生长是需要一定的水,而月球上最缺的就是水。
这个设备可以储存大量的水,不蒸发只供黑萝卜吸收。
周启杰每种好一个黑萝卜。当黑萝卜吸收宇宙辐射,转化为能量之后。
菟丝子吸收它的能量,就开始进行二氧化碳转化,释放出大量的氧气。
当种好黑萝卜后,他都感觉到,现在在基地中喘气更容易了。
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让他认识到了国家的科技水平。
第四百四十八章 月球养猪
三位航天员,他们围坐在食堂里,吃一顿大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