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未来科技强国-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知等了不多时候,他就看到王明正,带着一群人来到自己的公司。

    他出去迎接,看到王明正满面焦急,衣领上还有汗渍存在。

    要知道这可是数九寒冬,燕京的天气,在北方来说虽然不是极度严寒。

    但也在零下十几度徘徊,正常来说,是不应该出这么多汗。

    张知怀着歉意的说道:“王主任你们辛苦了,早知道我就提前几天告诉你们。”

    王明正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你怎么提前,我们前几天才商量好,你要建造核聚变装置,没想到你的速度这么快。”

    王明正转身介绍他身边工程师模样的中年人。

    “这位是核工部的安全评估专家,于大福,于总工程师。”

    张知和他握握手,客气的说道:“于总工程师,你们受累了,里面请。”

    于大福也客气的说道:“是我们来打扰你,这是在职责所在,我们也是为了全城人的安全保障。”

    张知突然想到什么,他要星蓝把刚才机器人的检测结果,给他发过来。

    张知打开光幕,左手出现一本书。他用右手在上面轻轻一抹,整本书的内容就复制过去。

    他把光幕形成的书籍递给于大福说道:“这是我们公司,自己的检测结果。给你们留作参考。”

    于大福接过书籍,他的神色冷峻下来,职业化的说道:“我们相信我们自己专业的检测,张总还是带我们去现场。”

    张知知道他误会了什么,转身也没有说话。带着他们来到核聚变装置的核心空间。

    他们的人跟着张知,其中有几个人明显是抬着一台大型的设备。

    在路上的时候,张知简单的给他们讲解一下,他所设计的这个核聚变装置的原理。

    其中重点的讲解,核聚变装置的安全防护机制。

    于大福为首的工程师们,他们来到这里后。就开始认真的进行安全评估装置。

    张知生产的几种常用淀粉塑料,已经在工业部备案。

    他们都了解这种材料的性能,主要是检查,整体工程的安装情况。

    特别是材料的应力,里面有没有裂痕,和其他导致工程出现隐患的隐藏毛病。

第四百零九章 核聚变启动

    张知看着他们在检测,整个装置的安全性。

    他们带来很多便捷的检测装备。

    就是最大的装备,也只有普通的柴油发电机大小。两人人就能轻易的操作。

    还有好多探测机器人,保障能检测到每一个死角。

    王明正看到这里,他感慨的说道:“张总,这都是你带来的成果。

    有你们星宇科技所引导的科技大爆发,特别让我们在智能领域,和材料科学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他们以前的设备,都是很笨重。现在高度智能化和新材料的应用。

    让这些检测设备,都制造的很便捷。

    以前我们只能在核聚变电站没有投入运行时检测。

    现在由于设备大部分由智能机器人组成,它们可以随时开始检测。”

    张知谦虚的说道:“王主任过奖了,我们也只是起了一个引导的作用。

    还是我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努力研究的成果。”

    张知和王明正又聊了许多,特别是即将进行的太空探索方面。

    直到于大福分析完检测数据,他走到王明正面前,惊异的说道。

    “王主任,这个核聚变工厂的安全性能很优异,他比我们规定的安全指标,还要高出许多倍。

    我还没有看到能量防护罩的情况,只是这种物理防护的方式,它就完全能保证,核聚变装置的安全性。”

    他转身又看向张知,带着歉意的说道:“张总真对不起,我误会你了。

    你给我的检测结果,比我们分析出来的结果还要准确。”

    张知摆摆手,毫不在意的说道:“你们也是职责所在,这是很正常的做法。”

    他对着众人说道:“我准备启动核聚变装置,我们去外面等待它的结果。”

    张知说完之后,他带着众人,退出这个核聚变电站所在的地下空间。

    他们来到接待室后,张知命令星蓝。

    “开始加注核原料,准备启动核聚变装置。”

    星蓝笑着说道:“命令接到,开始执行程序。”

    他们面前显示出一片光幕,这里面有核聚变装置的各个细节。

    从光幕上可以看到,有一种集装箱式的机器人,它开进电梯。

    来到核聚变装置所在的空间,它灵敏的打开身上的箱子,从里面伸出一个灵活的机械臂。

    从箱子里面拿出一捆一米长,直径十厘米的黑曜石塑料管。

    这正是提前封好的氘氚元素,核聚变反应所需要的核原料,它的纯度很高。

    以前都用金属锆合金管来装核原料,自从发现黑曜石的优良特性。

    张知就改用这种更好的材料,来装载核原料。

    机器人把这一捆核原料,转交给在房间顶部下来的吊车。

    吊车把核原料运送到核聚变反应装置的核心。

    装好和原料后,核聚变反应装置开始启动能量防护罩。

    可以看到分布在核聚变装置,四周的‘钅典烯’,它们的凹面,正对着核聚变的中心。

    生成的能量防护罩,在核聚变的中心,正好组成一个圆球形。

    这是经过严密计算的能量防护罩形状。它预留了核原料的入口。

    这是内层能量防护罩,它是允许中子通过。

    在它的外层,离的很近的地方。还有一层能量防护罩。

    在这两层的间距中,有一种特殊的等离子体。

    它可以吸收中子携带的能量,通过一定的装置,转化成电能释放出来。

    这就是这个核聚变装置,它的基本运行原理。

    等到能量防护罩启动完成,星蓝给出提示。

    “核聚变装置准备完成,防护系统启动。”

    在核聚变装置和物理防护装置之间,有一层能量防护罩启动。

    在整个地下空间的最外层,又有一层能量防护罩启动。

    第一层能量防护罩是无色透明的,人眼根本看不到。

    第二层能量防护罩,为了防止人们进入,它使用的是红色激光,作为激活激光。

    刺眼的红光,给人们足够的警示作用。

    王明正看着光幕上,那层红色的防护罩。

    他好奇的问道:“张总,这是什么?它也是保护系统中的一部分吗?”

    张知给他们简单介绍了一下,能量防护罩的作用。

    王明正惊诧的说道:“真的这么神奇,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他一脸精明的看着张知,开口问道:“能量防护罩设备,你们公司多不多。

    要是给每一个领导普及这个设备,保卫部门能省下多少工作。”

    张知笑着说道:“这个设备现在还是在进行试生产,没有调整好整个生产工艺。

    但我们也积攒不少,王主任你走时我赠送你几个。”

    这时光幕中传来星蓝的声音。

    “正式通电,开始进行核聚变反应。”

    光幕上清晰的展示出,核聚变反应时。能量防护罩的操作过程。

    正对着底部核聚变物料进口的能量防护罩开始熄灭。

    氘氚元素在引力场的约束下,开始进入能量防护罩内部。

    之后通过智能系统的控制。开始自由的控制‘钅典’烯基座的伸缩。核桃的形状变化。

    直观的表现就是,能量防护罩的直径开始变小。它开始向内部收缩。

    它们以极为缓慢的速度,开始压缩氘氚元素。

    这个时间将长达一小时。

    张知在等待的时候,他就让公司的员工,取来十几套能量防护罩装置。

    把这几个装置,赠送给王明正。

    并教会他使用能量防护罩的方法。

    他们可是活广告,等以后能量防护罩上市时,稍加宣传。这比任何广告的效果都有作用。

    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核聚变装置中氘氚元素达到,核聚变的临界反应条件。

    他们开始发生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并产生一定数量的中子。

    这可不是核裂变,中子不需要参与核反应,它们携带的高能量。

    遇到外面等待的等离子体,直接被转换成电能。

    在经过稳压调流装置后,被核聚变装置输出。

    张知看到,光幕上的数据。刚开始进行反应,还没有达到稳定时。

    这个核聚变反应装置的输出功率,它就达到五个三峡水电站的功率。

    王明正看不懂具体原理,但他能看到,这个核聚变装置,在稳定的运行中。

    他恭喜道:“张先生,你所设计的核聚变装置成功了。”

    张知开始操控核聚变,让它维持在最低运行状态。

    并让星蓝根据公司的耗能情况,智能的调节核聚变装置的输出功率。

第四百一十章 引力弹弓实验

    听到张知的吩咐后,星蓝开始接管集团内部的电能分配。

    按照预定的电量使用情况,开始智能的调节核聚变装置的功率,并留出一定的发电余量。

    这些多发出的一些电量,反向输入给国家电网。

    于大福在王明正身边耳语了几句。

    王明正走到张知面前,他有些歉意的说道:“张先生,我们能不能让机器人,再次进入核聚变的核心区。

    我们想检测一下,能量防护罩的防护程度和防护墙的安全性能。”

    张知知道他们担心核聚变装置的安全性,他点头同意道:“可以,机器人能进去,人就不要进去了。

    我虽然对能量防护罩有信心,但毕竟第一次使用,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

    于大福高兴的说道:“机器人进去就可以,我们只是采取几项数据,验证它的安全性,远程操控就足够了。”

    张知让星蓝开通通道,于大福团队操控检测的机器人,再一次进入核聚变装置的核心区域。

    很快机器人就探测完所有数据,核心区的具体情况经过机器的分析后,形成报告。

    于大福看着机器人发过来的报告,他惊讶的说道:“这怎么可能,能量防护罩的外面,完全没有检测到辐射值。

    这个设备竟然能把核聚变所产生的所有辐射,全部挡在能量防护罩外边。”

    于大福随后轻松的说道:“这样我就非常放心,它的安全性很好,是我见过最安全的装置。”

    王明正听到于大福的结论后,他对张知说道:“既然核聚变装置的安全性没有问题,我们也要离开了。”

    张知客气的说道:“现在已经快中午,你们在公司吃完饭再走吧。”

    王明正摆摆手,说道:“这个就不用了,我还要回去汇报具体情况。”

    他说完,拿着张知赠送的便携能量防护罩设备。

    带领于大福等人,一起离开公司。

    张知送走他们后,看到已经将进中午,这是要是吃饭的时候。

    他在公司的食堂定制一桌饭菜。邀请公司的高层,一起来聚餐。

    很快到了饭点,公司的高层接到信息后,陆续来到餐厅。

    张知在席间告诉他们,公司自己的核聚变,成功的消息。

    并首次向大家说明,以后建立反重力大厦,作为公司的总部。

    每一个部门,都可以独自设计,他们部门的建筑样式。

    大家相谈甚欢,有的人感到惊讶,这只是因为核聚变的建成太过迅速。

    他们对公司的技术很有信心,建成核聚变对公司不算困难。

    其中还有人起哄,说现在可以随意使用电能,公司可以无限供应,又不花钱。

    吃完饭后,众人都散去。

    张知去查看引力弹弓的制造情况。

    经过工厂的连夜赶工,引力弹弓的各个配件已经全部制造完成。

    整个引力弹弓,占地500平方米。差不多是一个小型花园大小。

    它分为引力扭曲装置和主体装置。

    主体装置是用来探测引力状态,进行引力参数计算还有能量供应的主要设备。

    引力扭曲装置是一个直径一米的圆球。内部装有通信联络核能量接收装置。

    它主要是接受外部引力的受力点。也起到探测引力环境的作用。

    张知准备把这个引力弹弓,放在智能工厂的边上。

    他让公司的工程师去按照设计图纸,选择适合引力弹弓的地点。

    同时通知曲晓妍,让她和科技园的管委会商量,取得建筑许可证。

    这一天就在忙碌中度过,曲晓妍取得了建筑许可证,工程师也找到适合安装引力弹弓的地点。

    时间缓缓过去,引力弹弓经过复杂的建设和前期调试工作。

    在1月20号这天,星宇科技才完成它的全部调试工作。正式完成建设工作。

    别看它的实用性和对文明的贡献,没有核聚变装置那么重要。

    但它的科技含量和整个系统的复杂性,可比核聚变装置,难度高上许多倍。

    核聚变反应原理在上个世纪,就被人提出。

    上世纪50年代,就有前苏联科学家,提出可行性很大的托卡马克装置。

    它一直在缓慢发展,而没有取得更大的突破,就是受到材料的限制。在理论上已经没有障碍。

    引力弹弓可不相同,它的原理刚刚出现。

    就连引力波这种现象,也是17年才被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观测到。

    张知带着公司的科研团队和公司高层,来到引力弹弓的操作室。

    这里只有30平米,里面有复杂的设备,可以操控引力扭曲装置。

    这几天通过引力扭曲装置的几次试验。

    引力弹弓已经记录,这个空间的引力参数。

    它现在所锚定的引力星体是太阳和月亮。

    用它们所提供的引力,只需要很少的能源。就能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

    张知指着操作台,他兴奋的说道:“这就是引力弹弓的控制中心,我们以后主流的航天发射技术。”

    孙谦好奇的问道:“张总,你刚才给我们讲它的基本原理,它现在使用太阳的引力和月球的引力有什么不同吗?”

    张知看到有人问到,这个重要的问题,他简略的回答道:“当然不一样,具体的来说,太阳的引力很狂躁,月球的引力稍微显得柔和一些。

    如果要是使用银河系的引力,我做过实验,引力弹弓把锚定点设为银河系。

    引力扭曲器被一股极为强大的引力,直接扯碎成离子态。

    我们现在是做实验,看设备的具体情况,这才采用太阳引力做实验。

    它所产生的引力波动,运送坚固的物体没有问题。

    等到运送人和脆弱的物体,我们就使用更加柔和的月球引力。”

    张知经过一番操作之后,引力弹弓缓缓启动。

    在它的发射平台上,有一个科技公司正在研发的空间站一比一模型。

    张知看到曲晓妍,正好奇的观察引力弹弓。

    他询问道:“曲姐,你是否告知航空部门?我们要在这个空域做实验。”

    曲晓妍爽朗的说道:“我办事你还不放心,放心吧,我们头顶的空域,这个时段没有飞行器经过。”

    张知随后启动引力弹弓,它解析完引力扭曲器周围的引力场。

    开始正是扭曲引力场,只看到那个空间站模型,在平台上颤动几下。

    之后向着太阳的方向快速飞去,几秒钟的时间,就达到一千米的高空。

    之后凌空解体,只剩下引力扭曲机器,继续向着太阳快速的飞去。

    众人看到这个景象,露出一脸惊愕的表情。

第四百一十一章 伪生物圈

    曲晓妍看着凌空解体的模型,诧异的说道:“这,这就是你说的坚固的物体没有问题。

    它可是高强度合金,一般的航天器,都达不到它的结构坚固度。

    要是发射航天器时出现这个现象,我都无法想象这个后果。”

    张知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他看到周围的人,都意味深长的看着他。

    他喃喃自语道:“参数没问题,这个不可能啊。”

    他们没有理会众人,直接通过的操作台,让引力弹弓重新把引力扭曲机器拉回来。

    张知开始查看,刚才的探测到的数据,是哪个参数出现问题。

    经过简单的分析后,他恍然大悟。

    张知对着众人说道:“我们走吧,这次实验没有考虑周全。

    只在地球上探测引力场不行,我们还要发射卫星,探测宇宙的引力场。

    我只是考虑到太阳系主要的引力场,没有注意到银河系和太阳系的相对位置,它们都在宇宙中高速的运转。

    整个宇宙都相对运动,运动的速度不同。我们平时以太阳系为参照系,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但引力场,可是宇宙中大质量物体,引起空间的涟漪。

    它们都是互相影响,刚才就是有一个离我们非常远的中子星。它的引力,直接作用到引力扭曲器上。

    这道引力对于地球来说,基本没什么影响。

    但对于我们这个模型来说,它产生的影响足以致命。”

    众人听到张知的话,他们都离开这里。

    这是关于引力弹弓的实验,就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张知留下严集亮和吴夏,对他们吩咐道:“你们要设计出一个引力探测卫星,用航天飞机把它发射上去。

    我所设计的引力弹弓中,就有引力探测装置,你们只需要把它放大。加载到卫星上就可以。”

    严集亮保证道:“张总,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保证引力探测卫星可以顺利的制造。

    那时我们的空间站,它的主体结构也会建设完成。”

    吴夏也说道:“我们的航天飞机,现在使用状况良好。

    只要提前两天给我打招呼,随时都可以发射卫星。”

    张知和吴夏回到公司,严集亮去智能工厂,要和那里的工程师研讨卫星的设计工作。

    张知正往回赶的时候,接到李菱秋的信息。

    她所设计的太空生物圈,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他心里对于引力弹弓失败产生的阴霾,消散了一些。

    别看在众人面前,他做出一副很淡定的样子。

    其实张知心里也有一些不愉快,本来已经十拿九稳的事情,因为自己考虑不周的情况,导致实验失败。

    他这次是吸取教训,新的科技,有很多他不熟悉的地方,还需要尽力探索。

    张知也反思自己最近的想法,有没有违反自然界中的规律。

    他来到李菱秋设立生物圈的地方。

    李菱秋看到张知,她就安慰道:“引力弹弓这次失败没什么关系,就是以前新研究出一个火箭,它们发射的成功概率,也只是在50%左右。

    何况我们这个新的技术,不用在意它的成功率,只要每次有进步就是好的情况。”

    李菱秋带着张知来到她所建立的生物圈。

    她指着占地只有一百平米的微型生物圈,说道:“这是这是我研究的微型生物圈。

    我经过多次模拟,它们在能量防护罩的保护下,可以在宇宙中独自的生存。”

    张知听到李菱秋这么说,他略微诧异的问道:“你这个微型生物圈,他已经可以实现自我循环了吗?

    我们地球生物圈能实现自我循环,那可是在太阳的能量持续输入下,才可以完成。

    无论是大气的循环,水汽的循环,还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都是需要阳光的参与。

    我这也是在引力弹弓失败后,接到你的信息,仔细的反思我以前的想法。

    发现我所认为的生物圈,在空间站中是无法生存的,我们就是用灯光做能源,也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李菱秋撅着嘴说道:“在你提出建立太空生物圈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外行的提法。

    根本无法有效的建立一个完整的生物圈。”

    她又加重语气说道:“我本来就没有想建立,和地球上相同的生物圈。

    我只是想建立一个,可以在人工干预下,勉强自我循环的伪生物圈。”

    “伪生物圈。”张知头一次听到这个名词,但他也能理解这个意思。

    他不解的问道:“我的最终目标是改造星球,让他变成人类可以生存的星球。伪生物圈,能达到这个作用吗?”

    张知在发现自己的错误后,他心里已经放弃建立生物圈这个计划。

    准备用引力弹弓,建设连接月球和地球的太空高铁。

    通过地球的资源,来弥补月球的不足。

    通俗的来讲,在他的未来蓝图中,地球就等于农业地区,月球等于工业地区。

    李菱秋听到张知有些质疑的语气,她自信的说道:“我这个生物圈,当然能提供人类生存,达到它应有的作用。

    我已经找到了,给生物圈另外获得能量的方法。”

    张知诧异的问道:“这怎么可能,除了阳光之外,也没有其他物体能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供应一个生物圈生长。

    难道是用核聚变作为能源,让它驱动高能量的灯泡,来实现人工太阳。”

    李菱秋摇了摇头,她有些庆幸的说道:“你记不记得我们公司,有两个因为意外产生的特殊植物。

    他们都在岛国,一个是你免费播种,一个是高价卖出去。”

    张知眼神一亮,他说道:“难道是菟丝子和黑萝卜这两种植物。”

    他对岛国所做的事情,李菱秋是唯一的知情者,那天她还看了直播。

    “就是这两个植物。”李菱秋点头说道。

    “它们真的很神奇,菟丝子可以高效的把碳的气态氧化物,转化成为氧气。

    黑萝卜可以,吸收宇宙辐射,独自的生存下去。

    它们都不需要光合作用,在宇宙中可以独自的存活。”

    张知还没等菱秋说完,他就打断李菱秋的话语,不解的问道。

    “就这两个植物,他也无法组成一个复杂的生态圈。

    最重要的是,他们都不能食用,就是能存活,也没什么作用啊!”

    李菱秋白了张知一眼,她继续说道:“你太着急了,我还没说完。

    用你聪明的大脑,仔细想一下。当菟丝子寄生在黑萝卜的身上,它会发生什么?”

第四百一十二章 神奇的生物圈

    张知的脑海中,开始回想这两个超级植物的作用。

    黑萝卜还记得很清楚,它是不需要光合作用,就可以存在自然界中。

    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清除辐射污染。它可以吸收,射线中的能量,供应特殊细胞进行物质合成。

    菟丝子是寄生植物,它主要吸收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在极端的情况下,它还可以吸收甲烷等有机气体。

    利用宿主的能量,制作营养物质,并吐出高浓度的氧气。

    张知脑海中想着这两个超级植物,它们互相能达成的作用。

    他还有些不相信,试探的说道:“这两个植物,他们就能完成二氧化碳和氧气之间的循环,这也太神奇了。”

    李菱秋也认同的点点头,她说道:“我开始也没注意到,它们两个植物合起来,有这么大功效。”

    李菱秋一挥手,她的身前浮现出光幕,上面有一篇新闻报道。

    这是关于岛国的新闻,发现在东京湾地区。

    有好多昆虫出现返祖现象,30厘米长的吸血蚊子。10厘米粗的蜈蚣。手掌大小的蜻蜓。

    其中还有好多奇形怪状的昆虫,那里的人们深受其扰。出现多起昆虫袭击人类的事故。

    岛国有科学家分析,是那里辐射浓度太高,导致昆虫的基因突变。

    又有人反驳,不可能所有的昆虫都基因突变,这明显是返祖现象。

    最后经过岛国科科研机构联合调查,发现那里氧浓度含量过高。

    它的氧浓度,几乎和侏罗纪晚期,地球的含氧浓度差不多。

    如果不是时间短,可能会出现,长度达3米的蜻蜓,与猪差不多大小的蟋蟀。

    最后他们发现,罪魁祸首是有一个植物寄生黑萝卜上,那里正好有化工企业在偷排污水。

    李菱秋指着这个新闻,她笑着说道:“要不是这个报道,在国际生物界引起大讨论。

    我还看不到这两种植物和在一起的效果。”

    张知也很感慨,他也一直没有关注生物界。就连岛国的新闻,不是太过重要,他都一带而过。

    他随后又有一些疑问,向李菱秋问道:“氧气循环解决了,水循环和大气循环,你是怎么解决的。

    这两个问题,可比氧气循环,棘手多了。”

    李菱秋一撇嘴,她解释道:“我都说是伪生物圈,当然是用机器解决这个问题。

    本来就是一个小型的生物圈,大气环流直接用鼓风机。

    水循环直接采用人工降雨和滴灌作业。”

    张知愣了愣,他直接说道:“这样还算是生物圈吗?

    这不就是一个大型的农场,你不是说它可以自我循环。”

    “你也不看看条件多么恶劣,还想要完美的生物圈。

    我说生物圈自我循环,那是指生物链之间的物质循环。

    要想完全模拟地球上的生物圈,以现在的技术来说,这是不可能做到。”

    张知也觉得他有些好高骛远,点头说道:“这也非常不错,其实有一个能进行基本循环的生物圈,在现阶段来说,已经很神奇了。”

    听到张知的夸奖,李菱秋欢快的说道:“你看一下我制作的生物圈,这些生物都是我精挑细选,它们的生命力都是很顽强。”

    张知盯着这个被玻璃墙隔开的生物圈。

    玻璃墙上还有透明的光幕,这里面随机显示,生物圈里生物的生活行为。

    他听到李菱秋说生命顽强,在光幕上扫了几眼,果然在阴暗处发现蟑螂的身影。

    这是基本的食腐昆虫,它在生物圈中有重要的作用。

    可以分解动植物死亡后的躯体,保证各个物质在生物圈中循环利用。

    蟑螂的生命力极为顽强,它在地球上生存了四亿年。

    即使被摘下头,也可以存活九天,死亡的原因是极度饥饿。

    这个生物圈,有几种稀少的植物。大约能看出来,是几种顽强的杂草和两三种花朵。

    这些植物张知都不认识,但他能看出,这属于路边的杂草,在地球上基本没人关注。

    它们唯一的相同点就是生命力极为顽强。

    生物圈里的大型动物,张知能全部认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