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汽车黑科技-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六百辆陆巡的调动也好,近十万吨的生物柴油也好,还是出动正信的几百名员工也好,这些对于灾区的价值他统统都没有考虑。
只是单纯的想出一把力,尽自己的能量,做一些事情。
所以他没兴趣跟这些当官的说太多,因为他根本就不求那些平常人本该在乎的褒奖和夸赞。
心安而已,如此简单。
可是他没觉得怎么样,却是将在旁看着的王麟给着实的震惊到了。
一桶桶形似柴油的东西被那些一言不发,闷头苦干的人整齐的码放到工作点一边。不大会儿的功夫,便形成了一座由燃料堆积成的小山!
而当最后一桶柴油从车上搬下来之后,一个战士兴奋的跑到他身边,敬礼说道;
“队长!这才是他们第一批,这后面还有五百多辆!”
第647章: 他们有更重要的作用!(求月票,求订阅!)
李凡愚绝对没有料到,自己奶的这一波,对整个蒙省灾区的救援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当得知这是来自正信集团的支援,整个志愿队伍有七百多人的规模,总计来了整六百辆性能出众的越野车。而这六百辆越野车上,还满载着九万多升的柴油时。王麟直接走到了李凡愚的身边,站的笔直,敬了一个十分庄重的军礼!
“我代表蒙省阿拉善武警支队,代表阿拉善地区受灾群众,谢谢您!”
面对这样郑重的致谢,李凡愚倒是不好意思了。
别看平时嘻嘻哈哈的,但是从内心里,他还是有害羞的地方。
正在他尴尬的想着该怎样回礼的时候,王麟却对他点了点头,随即一个转身。直接跑到了临时指挥点上,将正信集团援助队的情况报了上去。
……
“好!好!好!”
当负责这次救灾副总指挥的蒙省武警总队司令员吴正森,得知正信援助队已经到达武中的时候。这个年近六十,魁梧黧黑的首长直接连道了三个“好”字。
现在整个灾区缺的是什么?
是支持工程车辆作业的燃油,是可以在恶劣环境下能执行搜救,运输任务的车辆。是任何有能力有大义,在紧要关头站出来的社会人士!
可以说李凡愚和正信此举,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对于整个抗灾救援任务的促进作用实在是太大了!
有了燃料,可以立刻对各个疏通作业点进行补充,将大大弥补因为运输造成的燃料紧缺,而影响的道路疏通进度。
有了性能出众,可以穿越灾区的越野车,便可以将灾区伤员,物资更好的进行调拨运输。
虽然与前两项比起来,正信来的这七百来号人对于近五万人的抗灾队伍显得无足轻重。但是这却是吴正森最为欣慰,也最为激动的地方。
正信是什么企业,他之前还真不知道。
但是经过询问,得知这是一个大学生创业,在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便成长为一个资产过千亿的企业时,老吴脸都激动的红了。
这叫什么?
这叫表率!
从救灾到现在,蒙省内部的各个企业自然做了很多,但是这些企业就是在灾区。一切配合武警总队的行为,都属于是自救。
但是正信不一样。
这是第一个对蒙省灾区伸出援手的规模上外地企业!而且他们董事长,还是一个年仅二十四岁的毕业大学生!
一个年轻的企业家,可以有这样的觉悟。那么对于社会上其他的企业,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多好的一个典型!
将这些零碎的想法在心里稍一串联,吴正森大手一挥,“去!马上派人到武中去。他们那里用不了那么多的车和燃料,你们跟正信救援队沟通一下,让他们配合指挥将救援队拆分,补充到现在急缺运输的灾区去!”
“是!”通讯员得到命令,马上就转身欲走。
“等等!我还没说完。”
“请副总指挥指示!”
“告诉前线负责调配的李成学,让他们赶紧将现在的道路疏通进度上报指挥部。对现有的物资情况进行清点,以各支队的现实情况为标准,把拆散后的正信救援队补充进去!”
“是!”
“还有,让快反直升机编队待命,将省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送到武中去,好好的采访报道一下正信的先进事迹!尽快见报见光,倡导社会上有能力的企业向正信学习,为抗灾救援工作尽一份力量!”
“是!请问副总指挥还有别的指示吗?”
“没有了,迅速传达!”
“是!”
……
武中这个地方虽然对于宁霞自治区来说不是什么重要的城市,但是其地理位置对于蒙省来说却是极为特殊。
这里与蒙省的南部交接,位置正好处于蒙省的中下方。
在接到总指挥部直接下达的命令之后,王麟在第一时间找到了李凡愚,询问是否能将正信就团队拆散,补充到各个抗灾分区中去。
李凡愚自然是没有意见。
既然来了,就是想为灾区尽一份力。至于救援队该以什么形式,去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自然是服从统一指挥,进行统筹分配。
这样效率更高一些,也能更好的发挥救援队的作用。
对于李凡愚的配合,王麟简直感动。
他是真的真的服了。
在之前他怎么也不会想到,那个和杨晨在一起默默往返于营地与前方疏通点,任劳任怨丝毫没有二话的年轻人,是一个身价千亿的集团董事长!
可以说李凡愚,打破了他对富豪的认识。
而从上级那里,得知李凡愚是私人直升机被快反编队征用,偶然的困在这里。见到灾区情况后立刻动员集团对灾区进行援助之后,更是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所以面对李凡愚提出的“将救援队分开可以,但是一定要在救援行动之中保证救援队人员安全”要求之时,王麟直接把自己的胸膛拍的砰砰直响;
“你放心!正信救援队不远千里来援,这对于蒙省灾区就是天大的恩情。我会上报我的上级,在救援过程中让我们的战士全程陪同。蒙省的恩人们要是少了一根毫毛,就拿我王麟的命换!”
不是李凡愚想的太多,而是实在是灾区的情况太过于恶劣。
由于大雪,很多即使是已经疏通的道路路况也并不是很好。而蒙省又是一个地形复杂的省份,戈壁,沙漠,草原高原等地形错综复杂。
这对救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自然也增加了许许多多未可知的危险。
正信的人来到这里虽然是为了支援蒙省的抗灾,但既然是响应李凡愚的号召,他就自然要承担起保证这些人安全的责任。
所以王麟的这个保证,是他必须要得到的。
至此,他才将心中顾虑稍稍压下。
在这之后没多大功夫,他便接到了来自救灾指挥部的联系。
在经过沟通之后,他将正信正信就团队叫到一起。把六百辆车分成三十个组,并任命了主管责任人。负责各组的安全与通讯联络等事宜、
各组将要奔赴的地区确定之后,立刻开始行动。
一部分以已经疏通了道路向阿拉善腹地进发。
一部分沿着武川公路穿过吟川向雾海,巴彦淖额挺近。
还有一部分需要穿过受大雪影响较轻的毛乌素沙地,直奔额剁市。
此一行,正信救援队的足迹,将会遍布蒙省整个中部地区!
而在救援队出发之后,一架直升机便降临了武中临时救援营地。一群记者在匆匆跳下直升机后,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谁知道正信集团的董事长李凡愚在哪儿?”
。。。。。。
第648章:真正的风采不在这里!(加更求订阅,求月票!)
李凡愚此时正在挂着红十字的医疗帐篷之中,看着一觉睡了整整十二个小时,因为挂水挂太多被尿憋醒的杨晨。
见到床边的李凡愚,杨晨一个机灵,“我日个仙人!我这是咋了?”
李凡愚见这货要起身,一把将他按住,“别动了,你过度劳累晕倒了。血压飚到了一百八十多,差点儿猝死你知不知道。”
“莫得可能!我肯定是太困了。不行,我得起来!”
见杨晨还要挣扎着起身,李凡愚手上用了力气。
十五点体质属性的加成可不是吹出来的,虽然这十五点属性并不是加在力量上,但是体质的增强,也间接的给李凡愚带来了一定的力量提升。
别说杨晨现在属于过度劳累后浑身酸痛的状态,就算是他处于巅峰状态,也不定能有李凡愚有劲儿。
所以这一下子,杨晨便被李凡愚生生的按回了床上。
见这货挣扎的快要将手上的吊瓶针给扯掉了,李凡愚才大声喊到:“你丫能不能消停点儿!前边的疏通工作已经做完了,三十公里的雪路已经被打通,跟前方通往灾区的道路连通了。你就好好歇着吧!”
听见这话,杨晨才停止了挣扎,一双依然可以看见红血丝的眼睛里写满喜气,“真的?”
“你个瓜娃子,我骗你干嘛?”李凡愚笑骂道。
“莫得可能撒,我记得燃料都莫得喽,前边的钩机是靠啥子挖雪滴?”
李凡愚无奈,只好将用最精简的语言自己的身份,和从集团调配过来救援队的事情说了一遍。
待他说完,便发现养成的眼睛瞪得老大,满脸的不可置信。
见到这个傻呆呆的表情,他推了推杨晨,“咋,是不是累的脑壳坏掉了?”
经他这么一推,杨晨才反应过来,忙紧张的说道:“哎呀呀,哎呀呀、你看我这是笨蛋庞海靶子叫,王八想进龙王庙。真是不晓得你是这么大个老板撒,多有得罪,多有得罪!”
李凡愚反应半天,才明白“笨蛋庞海靶子叫”是啥意思……
他懂得点儿四川话,那是通过大学时候系里有一口音特浓重的川娃子学来的。这“笨蛋庞海靶子叫”,很可能是笨蛋螃蟹八只脚的意思……
虽然不太明白为什么八只脚的螃蟹是笨蛋,但是听杨晨的话应该是为之前套路自己当苦力的事儿道歉。
他不禁好笑,伸手就在杨晨的脑袋上轻轻拍了一下,“行了,别嗦了。就你这觉悟,就算当初知道我是干啥的,怕是该使唤我也还得使唤我。”
听李凡愚这么一说,杨晨嘿嘿傻笑,但是眼睛里的狡黠已经将他深深出卖。
正在这个时候,一群拿着照相机摄像机的人钻进了帐篷。
“请问李凡愚董事长是哪一位?”
杨晨见人问,立刻举手道:“这呢这呢!”
众记者自然是有眼力见的,当然不可能认为一个这个挂着水,一身军装的人是堂堂正信董事长。
他们打量了一下,见李凡愚身上价值不菲的冲锋衣,便立刻堆砌起笑容走了过来。
“您好李董,我是蒙省电视台的记者刘玉峰,这位是央视新闻频道记者江海。我们得到上级部门的指示,想对您做一个专访,采访一下您动员正信集团成立救援队,对灾区伸出援手的事情经过。请问,您现在有时间么?”
专访?
李凡愚的眉头蹙起,这个节骨眼儿上,到处都忙的脚打后脑勺,做什么专访?
“没时间。”
众记者死也不会想到会接到这么干脆的拒绝,一时间脸上都有点儿难堪。
“李董,我再申明一下,这位是央视新闻频道的记者江海,我是蒙省电视台记者刘玉峰。对您的这个采访,是要做成抗灾先进典型,对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的,对于您个人,以及您的集团都将是一个非常好的……”
还没等他说完,李凡愚便伸手摆了摆,“是这样的,如果你们真的想做典型搞宣传,那就不该采访我。我们正信这一次确实出了力,做了一些事情。
但是这个相比于救灾一线的武警战士们,就比如我身边的这位杨晨杨班副做的,显然是微不足道。而且就算是有荣誉,这个荣誉也不属于我。而是属于整个正信援助队的全体人员,那七百来号人。
如果你们真的想找先进,那就采访我们的战士。对我们正信做采访可以,但是请前往到灾区去,去采访我们现在已经奔赴救灾一线的救援队。我想他们比我更有典型性,也更有说服力。”
这番话说完,李凡愚便起身。朝杨晨挤了挤眼睛,做出一副“机会留给你了,好好表现。”的骚骚样子。
一直未曾开口的央视记者江海听完他的一番话,眼睛一亮,开口了:“李董,你刚才所说的这番话,我可以写进我的新闻稿里么?”
看着这个个子不高,眼镜度数却不小的人,李凡愚耸了耸肩,“可以。”
说完便不顾一群记者的纠缠,转身离开了帐篷,留下了一群记者在原地面面相觑。
见众人这番表情,江海推了推眼镜,“李董说的没错。我们不能因为李董身份的特殊,就将所有的笔墨和注意力都用在他的身上。先收集这个营地的先进典型素材,然后我们就启程去灾区,去采访一线的正信救援队!”
听到他的指示,记者们便收起了脸上的无奈,转而将矛头对准了病床上正欲起身的杨晨。
“杨副班长,李董刚才对您的评价很高,能说说你的经历吗?冒昧的问一句,你是因为什么才负伤的?”
“杨副班长,请问您是怎么跟李董认识的?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经历,能详细跟我们说说吗?”
“请问你隶属那个部分,哪个支队?你们的任务是什么?”
杨晨看着快怼到自己脸上的录音笔和笔记本,惊慌无措之余,面色立刻就垮掉了、
在一群记者似是看见了萝莉的怪蜀黍一般的眼神中,他苦着脸,带着颤音,道:“那啥,我想先解个手行么。。。。。。”
敢情,这货就是被尿憋醒的。刚才挣扎了几下想出去方便都被李凡愚拍回了床上,他已经憋不住了。。。。。。。
。。。。。。
在采访完杨晨,支队长王麟,以及前来支援的武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组之后。众记者充满敬意的告别了李凡愚,登上了快反编队的直升机。
他们的下一站,便是正信救援队所在的一线灾区。
他们不知道的是,那里才是真正精彩的地方,才是真正能体现正信人风采和贡献的地方!
第649章:初显神威!
西乌图,这个位于蒙省中部的草场,此时已经被大雪所淹没。
这个蒙省中部的草原因为地势平坦,在所有的受灾区域之中,算是情况比较好的。但是尽管如此,地面积雪也深达半米。部分低洼地带,被风吹雪所填平垫高,更是能将行人直接吞没。
经历了连续五天的大雪之后,天气终于放晴。太阳高高的现身在碧蓝的天空之上,耀眼的光芒为西乌图草原披上一层亮色。
在地上白雪的反射下,放眼望去,大地宛若被一片细碎的水晶所覆盖。
这景色,实在是如梦似幻。
但是这样的景色美则美矣,却丝毫不能让前来救援的军民感觉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豪情。
由柳青带领的正信第2组救援车队的人们,心情无比的沉重。
他们刚刚接到求援,载满了食物,燃料,药品和医务人员等补给,车队整组开进西乌图。
但是一路上见到的情况,实在是太过凄惨。
在灾区周围,距离城镇较近的牧民都已经逃出。但是在漫天风雪之中,牛羊是带不走的。
来的一路上,他们经过了两座牧场,见到许许多多的耸立在雪层之上的尖角。
那都是已经被大学困住并冻成了冰雕的牛羊!
“太惨了,这边的牧场一般都是很大的牧场。据当地政府给出的数据,就算是最小的牧场,也有超过一千只的牛羊。这些牛羊如果被抛弃在圈里得不到草料,在这样的低温下幼崽和较弱的很难挺过去。除了那些健壮的牛羊,牧场内的牲畜死亡率或许要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听着蹲在车后的随行记者介绍,柳青皱着眉点了点头,“损失太大了。”
“哎、谁说不是呢。牧民养成这些牛羊,需要几年的时间。现在一长大雪,怕是几年的辛苦都付诸东流了。其实在大雪的前两天,大部分的牧民都是可以脱离牧场,前往城镇避难的。但是就是因为舍不得圈里的牛羊才留了下来,最终才被困住脱身不得。”
哎、
听到这儿,柳青身边的一个工程师低声叹了口气,骂了句妈卖批。久居城市的他们,对于这种大自然的天威和无情,实在是很难接受。
正在这个时候,部队特地为车队加装的车载无线电响起。
传来声音的是负责搜寻的头车,由武警支队的一个班长负责。
“11点钟方向,约一公里山坡上,发现人类活动踪迹!”
收到无线电,柳青迅速向自己的左前方望去。
果然!正如无线电里报告的那样,远处的山坡之上,一个黑影在雪地里蹒跚跋涉。
但是在众人刚刚发现目标,他黑影就突然消失在了山坡上。
“不好!他掉到雪窝子里了!”
雪窝子就是原本地上有深坑,但是被大雪所覆盖,表面上看起来是平的,但是下面谁也不知道有多深。
浅一点儿的,可能就将人绊个跟头,但是深一些的就危险了!
要知道,草原上的大风是可以将雪粒子压的很实的。人掉到里面去,直接就被盐一样的雪粒子所裹住。
只用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就能让人窒息而死!
“快快快!冲上去!”见到这一幕,柳青立刻命令道。
“不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前方是一座山包,山包下面是小河。咱们车现在这么大的重量,小河上的冰层不一定能支撑住!”
柳青听着身后记者的提醒,怒道:“那怎么办?!”
“咱们得走过去!”
“别逗!下面的雪足有半米多高,等咱们从这里走过去,人早都闷死了!”
想到这里,柳青狠狠的咬了咬牙,吼道:“往前冲!能走多远是多远,实在不行了再下车过去!”
说完,他身边负责驾驶的工程师重重点头表示收到,随即一个加油便将冲了过去。
陆地巡洋舰本身自重便已经超过两吨。
此时车上连人带物资,又是加了近一吨的重量。
这样的重量,将d4d柴油发动机在低速状态下爆发出来的马力与扭矩,更好的传动到已经绑着防滑铰链的宽大轮胎之上。
而部队特意焊接在车头防护栏上的简易铲头,可以如利剑一般分开雪层,使得整辆车得意推开半米多高的积雪,在雪地上迅速穿行过去!
在这样的环境下,陆巡硬是跑出了四十多公里每小时的速度。
若非是担心雪层下方的路面,这个速度还可以再快一些!
见到车在雪地里迅速接近山坡,车后蹲着的记者,迅速打开摄像机,将这一幕记录了下来。
但是扛着摄像机,感受着车辆在迅速向山坡前进,他的一颗心是吊起来的。
这位记者,就是蒙省电视台的。这片区域他来过很多次,记得清清楚楚山下有条小河。河虽然不深,但是因为常年遭到河水冲刷,与地面也得有近一米的深度。
而要命的是,草原上的这种小河是经常改变河道的。
河,肯定存在。但是此时就像是埋藏在雪层下的地雷,根本不知道它在哪儿里!
按说此时的车速不算太快,但是如果一头栽进河里,车上的人肯定也够喝一壶的!
见柳青的车不管不顾的冲上前去,车载无线电台里面已经炸窝了。
队伍中的武警战士可是接到了上面的死命令!
尽全力抢救灾民,但是在此同时,千万千万要保证正信救援队人员的人身安全!
“2号车,2号车!请减慢速度,前方有危险!”
柳青本来就是急性子,现在见了灾民有难,还哪里顾得上这?
“别管他们,冲上去!”
“得嘞!你就瞧好吧!”正在开车的工程师哈哈一笑,将油门又踩深了些。车速,又陡然提升了一截!
可是记者和武警战士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就在陆巡已经开到了距离救援目标不足三百米的时候,车子前轮一空。
“噗!”的一声,就一头扎进了雪里!
前一秒,车子还在雪原之上飞奔,下一秒,整辆车就全然不见了踪影,被阳光下泛着荧光的深雪所吞没。
被他们甩在后面的武警战士心里一惊,随即便是一凉。
完了,要出事儿……
可是,还没等他们做出反应,事情就发生了急转;
只见刚才二号车消失地点前方约五六米的地方,雪层突然鼓起一个大包。然后,那辆通体白色的二号车,便如同越出了海面的鲸鱼一般,直接从雪层之中跳了出来!
没有停留,没有迟疑,二号车便以极快的速度爬上了山坡,直接停在了刚才发现灾民的地点。
车辆前排的两个人在车子停稳之后,便飞身跳了下来,用随身带着的兵工铲迅速开挖,当后面的车辆全部赶到之时,已经将方才困在雪窝子里的灾民拖了出来!
扛着摄像机,将整个过程全部记录了下来的记者,此时手都是颤抖的。
一半儿是因为害怕,一边儿是因为激动!
外面的人或许只能看到刚才二号车消失了两秒钟,但是在车内的他,可是知道当时是有多么的危险。
虽然车子当时陷入雪中,没有参照物。但是记者凭着感觉,便判断这个或许已经干涸的小河,怕是快有两米之深!
之所以感觉沟壑如此之深,是因为方才坠入雪中的感觉,就像是在u型滑板场上玩儿了一回,先是极速的向下,接着又是令人头晕目眩的飞跃。
这简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在来之前,他还始终认为在这样的极限环境下,目前的陆地巡洋舰不是最好的救援运输工具。如果按照专业救援来说,更应该用雪地摩托,或者是加装了履带轮的越野车才算是专业。
之前,他甚至对这些看着粗狂笨重的陆巡,抱的最大希望就是能将人员各物资尽量送到离灾区深处更近一些的地方。
剩下的,靠着人一点点的背过去、
但是在经历了刚才集更新动魄的一幕,看着眼前仰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喘息着的灾民……这景象,完全颠覆了他内心的想法!
在灾害危急,专业救援物资因为道路受阻输送不利的情况下。这样的汽车,这样的车队出现在灾区,简直就没有办法时最好的办法!
而对于灾区之中的受困群众,更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想到这里,记者将镜头拉近,把画面给了正在奋力拍打着灾民脸上雪粒子的柳青。之后,便回身给了沾满冰雪,引擎盖上还蒸腾着热气的陆地巡洋舰一个特写镜头。
好素材!
当真是好素材!
第650章:雪海争锋!
相比于柳青所在的西乌图,位于小青山下的摩苏克的形势则显得更加严峻。
独特的山区环境,让整个救援行动进行的极其困难。
要说柳青等人遇到的危险状况仅仅是隐藏在雪层之下的沟渠河道,那么在这里,每一公里的前进都给救援队带来极大的困难。
而因为青山之下水草肥美,周围的牧场是多不胜数。而也是因为大风遭遇小青山,吹到此处形成紊乱的气流,这里的“风吹雪”现象更为严重。
风吹雪,指的就是由气流挟带起分散的雪粒,在地面高速移动。而由于雪有一定的黏度,不同相流下的雪层层层堆积,将整个地形地貌改变的自然现象。
“风吹雪”对自然形成的积雪有重新分配的作用,因这种现象而形成的积雪,深度要比自然积雪厚达三到十倍!
也就是说,在这片平均降雪量四十厘米的区域,救援队很可能遇到深达四米的雪层!
而且雪粒被风裹挟,吹经平坦开阔地面时,便随风运行并形成各种形态,从而形成由雪组成的大雾。
若经过起伏变化大的地面,不仅摩擦阻力增大,同时形成因地形局部变化,产生的涡旋阻力,使风速急剧减小,导致雪粒的大量堆积。
堆积形态多种多样,比如雪檐、雪堤、雪丘、雪舌、波浪式雪堆等等形态。
而这,正是对救援队影响最大的情况。
因为大风和风吹雪的存在,之前紧急疏通的道路再次部分受阻。
而且救援队即使在大雪已经停了的情况下,还要克服雪雾造成的视线障碍。更为要命的是,即使不考虑雪雾的原因,在能见度较好的时候,明明你看见前面是一个大雪堆,但其实下面很可能是一个大坑!
这种假象,简直让救援队吃尽了苦头。
万般无奈之下,带领救援队进入摩苏克的武警战士,在附近的城镇之中找了三个对当地地形地貌相当熟悉的向导,由这三位识途老马带领,艰难的向灾区挺近。
因为这边受灾被困的群众较多,所以救援队也对陆巡做了一些改装;
比如将临时借到广场舞用的那种音响固定到了车顶,将电源连在了电瓶上面,向周围发出救援信号。
而为了方便识别,正信救援队还在车顶,车门两侧用红色电工胶带diy了几个大大的“红十字”标示。表明自己的存在,方便让受困群众和负责空中引到的直升机看见。
还好,为了让救援队的行动顺畅。总指挥部让负责空中救援的快反直升机编队,负责引到。
这才让众人的效率稍稍提高。
但就算是这样,这边的救援行动,却仍然进行的无比艰难。潘强领衔负责的摩苏克地区,救援的任务量相比于西乌图那边,实在是大了不止一筹。
不同于西乌图一般的牧民都建造了砖房,这边的牧民一般都有夏季冬季两个草场,为了方便流动,牧民们大部分都是住的毡帐。
在大雪大风之下,这些帐篷大部分都被掀翻压塌,救援队每到一处,都需要将帐篷掀起来,才能将下面的牧民救出来。
而因为帐篷的倒塌,许多的受灾牧民都有冻伤以及因压迫造成的外伤。
现在,潘强率领的第二组救援队,就正在处理这样的情况。
这是一处位于山脚下的牧场,里面的八顶毡帐都已经被大雪压垮。若不是向导肯定这里有一处牧场六户人家,救援队是怎么也不会找到这里的。
这六户被发现的时候,已经在倒塌的帐篷里生生挺了四十多个小时。
看着帐篷下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