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门-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纪芳菲显然对这种沉默有点不适应,最后,停下脚步对王鹏说:“你不用送我了,我自己走回去吧,正好可以用来消消食,保持体形。”

    王鹏刚刚把手里的烟抽完,轻轻掐了扔进垃圾箱后,朝纪芳菲笑笑说:“那你自己注意安全,我就不送了,有空再联系。”

    说完朝纪芳菲扬扬手,就走到路边,上了一直跟在后面的小车,直到开出老远,王鹏还能看见纪芳菲一动不动地站在路边,他几次想开口让余晓丰把车倒回去,最后还是忍住了,有些事不发生应该比发生好吧。

    车开到半道上,王鹏突然对余晓丰说:“晓丰,以后送我出来后,你就直接回去吧,我自己能想办法回去,别干耗着lang费时间。”

    “没事,王镇,这是我的工作,应该等的。”余晓丰第一次听王鹏叫他“晓丰”,心里高兴,劲头也更足了。

    王鹏从后视镜里看他一眼,笑着摇摇头说:“我讲的是真话,你要是不听,回头我自己真去把驾照考了,也省得你一天到晚跟着我跑。”

    余晓丰听他这样讲,连忙说:“那下次我就不等您了,如果您找不到办法回,就再呼我也行。”

    王鹏笑了笑不再说话,他自己做过秘书,知道这活表面风光,实际不轻松,时间上更是没有自由度。何况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镇长,整天让人跟在屁股后面服务,他觉得真的是太张扬,心里暗下了决心,回去要跟袁洪建说说,以后除了上班时间,下了班自己的活动一律自行解决,不要麻烦党政办的人跟着辛苦了。

    次日上班,王鹏就与袁洪建说了这事,虽然袁洪建一再说镇里领导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但扭不过王鹏的坚持,答应了照办。

    王鹏又将向县法院执行庭申请对张木根恢复强制执行的事,交给袁洪建去办,让他务必抓紧完成此事,并让他找曹继明配合一下,免得张木根听得风声又跑了。

    齐正虎和他的三位合作伙伴,在王鹏上班后没多久,就和梅伟良、葛志浩一起来了王鹏的办公室,先是问了一下王鹏昨晚回去的情况,表示了一下对他身体的关心,随后就把话题放到了毛衣采购订单一事上。

    王鹏昨晚回到宿舍就与姜朝平就此事商量过,并给梅伟良打了电话,认为这个事情不能操之过急。

    有订单是好事,但如果齐正虎他们的目标是铺货销售的话,那就需要在谈判的同时,火速派人去一趟彭城,对齐正虎等人的情况再做一个详细的摸底,王鹏认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可无。

    所以,齐正虎跨进王鹏办公室的时间,刚刚好是姜朝平带着葛志浩的销售经理登上火车前往彭城的时间。

    不管齐正虎怎样谈,王鹏始终坚持一条,热情待客,绝不让步,他要求齐正虎等人全额付清货款才能拿走货,如果答应这一点,他们在供货的时候可以考虑给予相当优惠的供货价格作为回报。

    一上午的谈判最终没有任何成果,齐正虎提出中午由他们作东请客,王鹏推说有事,让梅伟良等人去参加。

    在食堂吃了饭,他本想在办公室里寐一会儿,却接到了东子打来的电话,问他何时送王帅回学校?

    王鹏看了看手头的工作安排,告诉东子大概会在一周后成行。

    才搁了电话,想到沙发上躺下来,办公室的门又被“咚咚咚”的擂响,王鹏只好走过去把门打开,镇小校长刘云峰一下闯了进来,满脸的焦急之色。

    “什么事,这么着急慌忙的?”王鹏一把拉住刘云峰问。

第265章 揽责

    刘云峰反过手也是一把拉住王鹏,满脸忧色,“王镇,你快去看看吧,才翻建的教室,又塌了!”

    王鹏一听脸立刻变了色,“走,去看看!”

    王鹏与刘云峰赶到镇小,老远就看见蔡光良在现场指挥处理事故,王鹏走到近前了,他才注意到。

    “王镇,这个……”蔡光良有点尴尬,他在王鹏面前立了军令状,要在开学前把教室修建好,哪知道都快完工了却出了这么大的质量事故,虽不是他自己亲手建的,可这责任是怎么也逃不掉的。

    王鹏挥挥手说:“直接说具体原因吧。”

    “初步判断是施工过程中没有按要求放置钢筋,砌筑过程中砂浆也没有按施工规范拌制。”

    蔡光良说话的时候,一个黑黑瘦瘦的年轻人站在边上点头哈腰的,拿着一包利群烟在分发,对王鹏更是恭敬有加,双手拿了烟递上来。

    王鹏听蔡光良说完就指着年轻人问:“他是施工单位的?”

    那年轻人连连点着头,蔡光良也立即回答:“对,曲柳建筑公司的老板耿建新。”

    王鹏沉着脸对耿建新道:“给孩子们上课的教室,你竟然都敢偷工减料,良心当真是被狗吃了啊!”

    耿建新灰着脸耷着脑袋,不停地哈着腰,嘴里喃喃地应着王鹏:“王镇骂得对,王镇骂的好,我良心是被狗吃了!”

    王鹏没工夫看他表演,转头问蔡光良:“你打算怎么处理?”

    蔡光良瞟了耿建新一眼说:“我已经第一时间成立了事故处理小组,所幸现场没有人员伤亡,接下来就是针对事故原因做出进一步分析后,由设计单位拿出加固方案后,再进入后续施工。只是……”他看了看王鹏道,“这个房子开学前是来不及弄好了。”

    王鹏沉着脸没有说话,让蔡光良的心揪了起来,沉吟了一下又说:“事故的原因出来后,会根据具体情况对施工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王鹏这才指着再度塌了一半墙的教室说:“对学校做这种事,不管有无人员伤亡,这都是主观上的犯罪,绝对不能姑息!”他转过身来看了耿建新一眼,“这个施工单位必须停工整顿。至于工期问题,你马上拟一个计划出来,包括多久能完工,施工期间学生上课的地点安排,都要考虑进去。”

    蔡光良刚应了一声,王鹏又说:“我给你半天的时间,晚上你召集相关人员全部到镇里开会,后续有什么问题你有困难的,我来给你协调。”他把脸转向刘云峰,“刘校长,你辛苦一下也来参加一下会议,有什么要求可以在会上提出来。”

    交待完,王鹏又在现场仔细看了一圈,才离开镇小回办公室。

    邱强也听说了镇小的事,让袁洪建通知党委一班人,下午一上班就开会,蔡光良在王鹏离开镇小没多久就被叫回镇里。

    出了这种事,王鹏觉得第一要务是处理事故,其次才是坐下来开会总结教训,但邱强已经通知了开会,他也不便再多说什么。

    下午一上班,除了姜朝平,十名党委委员悉数在五楼小会议室坐定,邱强主持会议,上来就直指要追查事故责任人,分管领导也要承担起相应的领导责任。

    定了会议的基调后,邱强跳过王鹏,直接让蔡光良汇报事故情况。

    蔡光良黑着脸汇报了事故过程,以及事故发生后已经做和准备做的工作,一说完就合上笔记本坐在那里猛抽烟。

    邱强一直想动蔡光良,在座的人全都清楚,这一次的事故又让他有了借题发挥的机会,自然是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想看热闹。

    王鹏对邱强急急开着会始终持不同态度,在蔡光良汇报完后,他就正了正身子开始说话,“今天发生的这个事故,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我在现场就说了,对学校做这样的事就是犯罪!”他转向曹继明又说,“进一步的事故分析确认后,对于触及法律的,还请派出所及时介入展开调查。”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了看邱强,然后又扫了其他党委一眼,站起了身子正色道:“我作为曲柳镇的镇长,统抓镇政府的全面工作,发生这次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在此,我向全体党委作出深刻检讨,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引以为戒,杜绝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同时接受组织上的批评教育。”

    王鹏说话的时候,会议室里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谁也没有想到他会主动揽过,替蔡光良顶了雷。

    蔡光良几度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邱强尴尬地用拳头抵着嘴巴咳了又咳,许久才说:“大家都各自发表一下意见吧。”

    何小宝是第一个发言的,开会前她就准备了一大堆的说辞,要配合邱强对蔡光良狠狠地敲一榔头,但半路杀出王鹏这个程咬金,大包大揽地承担了责任,让她不得不把所有的话都直接埋进了肚子里,只是不痛不痒地说:“谁也不想发生这样的事故,好在没有人员伤亡,王镇也不必这么自责,还是请蔡镇抓紧事故善后处理,让学生位可以早点返校上课。”

    高建伟自然也是避过领导责任问题,只是要求严肃处理事故责任人和施工单位,并建议以后镇里的建设工作都不能再让这家单位做。

    其他人也都陆续发了言,基本都是附和高建伟的意见,这次党委会难得地意见极其统一,每个人都说了话,连一向开会时抬头只看天花板的王建德,也破天荒地看着众人说,当务之急是事故处理,而不是追究领导责任,真有什么问题,等事故处理完了,大家再来谈教训也不迟。

    所有人都发完言,邱强知道已经是多说无益,便要求政府班子尽快做好善后工作,尤其是安排好校舍修建期间学生的上课问题,随后他就宣布了散会。

    会议室出来,蔡光良直接跟着王鹏进了镇长办公室。

    “王镇,我什么也不多说了,就是来跟你表个态,以后你说什么我做什么,绝无二话!”蔡光良进门站在王鹏跟前大声说,脸上的表情透着真诚。

    王鹏指了指自己腕上的手表说:“半天时间,你还来得及吗?”

    蔡光良呵呵一笑,“我马上去,晚上六点开会,行吗?”

    王鹏点点头:“把人通知齐。”

    蔡光良应声才走,桌上的电话就响起,竟是年柏杨亲自打来的,让王鹏立刻去县里见他。

    王鹏与邱强通了个气,然后匆匆坐车去了梧桐。

    才一个多月没来县委大院,王鹏却觉得自己已经离开很久似的,细想一下,比起在县委大院的那些日子,现在真的是事务繁杂,每天都是忙不完的事,可谓是大事小情状况不断。

    他一边走,一边想,刚进入二号楼就差点撞了人,抬头一看竟是翁丽华。

    “翁主任,没撞着你吧?”王鹏连忙问。

    邱强与王鹏同时调任后,翁丽华就被提拔为政府办副主任,年前又开始兼任年柏杨的秘书,现在算是二号楼里的当红炸子鸡。

    “没有,没有。”翁丽华摇摇手,脸却突然红了。

    王鹏不想让年柏杨久等,听得翁丽华没事,就匆匆说声再见要上楼,却被翁丽华一把拉住。

    “县长办公室里现在还有人在,是他让我下来迎一下你。”翁丽华看了看外面的院子,“要不,先到县长的车里坐一会儿吧?”

    既然年柏杨还方便见自己,王鹏没理由拒绝翁丽华的提议,就随着她出了二号楼到停车场,上了年柏杨的车。

    “你还在为县长开车?”王鹏不但眼尖,鼻子也灵,上车后就发现车内的味道与过去一般无二,就估计翁丽华应该还兼着司机的角色。

    翁丽华果然点了点头,“县长不喜欢身边老是换人,所以干脆就由我一个兼了。”

    “那你可是够忙的。”王鹏道。

    “没事,反正我一个人,下了班也没什么事做,工作多反倒可以让自己少些想东想西的时间。”翁丽华说。

    王鹏随意点了下头,就把目光投向了窗外。

    翁丽华打破王鹏的沉默,低声问:“你知道县长找你来的原因吗?”

    “你知道?”王鹏不问反答。

    翁丽华点了下头,又问:“你们镇里最近打了两份报告上来,县长看了很生气,他说你下去没有锻炼成长,反倒成甩手掌柜了,有问题就往上面抛。”

    王鹏嘿嘿一笑问:“他真这么说?”

    “你还笑?”翁丽华眼神奇怪地看着他,“这是不是上次我们在ktv唱歌的后遗症啊?”

    王鹏收起笑说:“没有证据,我也不能随便说这是那次打架的后遗症。但是,我们的困难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呐!”

    王鹏刚叹了口气,翁丽华口袋里的呼机响了,她拿出来看了看,“我们可以上去了。”

    俩人立即下了车,回到二号楼,直奔年柏杨的县长办公室,在上楼的刹那,王鹏正好瞥见一个顶着大秃瓢的背影穿入四号楼的通廊,他的嘴角不由自主又泛起笑意。

第266章 哭穷

    把王鹏送到年柏杨的办公室,泡了茶,翁丽华就退了出去。

    年柏杨面无表情地指了指沙发,“坐。”

    王鹏依言入座,一如既往地沾了半个屁股,等着年柏杨发话。

    “你们那个立体农业搞得怎么样了?”年柏杨脸虽板着,却扔了一支烟给王鹏。

    王鹏接住烟拿在手里,认真地回答年柏杨:“具体的技术论证已经完成,试验范围也已经确定下来,就是农户对新事物有顾虑,不敢往里面投钱。镇里虽然出台了奖励政策,但是这个钱却实在是捉襟见肘,有点难以为继。”

    年柏杨吸了口烟道:“你小子一下去什么都没做就开始哭穷!你不是找人搞了个农业投资发展公司吗,难道这个前期投入的钱还不够你把试点搞起来的?”

    王鹏发现年柏杨虽然在办公室坐着,信息还是够灵通的,他在下面和田本光、邢胜利搞的这个农业投资发展公司,才仅仅签了个协议,竟然已经传到年柏杨耳朵里,看来自己身边有年柏杨的耳报神呢。

    “县长,我是下去才知道,十个缸九个盖呐。现在的生意人,一边变着法想和政府做生意,一边看见苗头不对就想撤资,加上我们本身的问题,这么多年下来,有些账都捆在一起了。这个农业投资发展公司是合伙不错,实际上却是我们镇里欠了人家的钱还不上,只好以新项目的股份抵债务,所以这个真正的启动资金还是一分没有啊。”王鹏向年柏杨解释。

    “照这么说,你这个立体农业是搞不下去的喽?”年柏杨眯着眼问。

    “那倒也不尽然。”王鹏说,“有了这个公司,我总能争取些贷款吧,钱是少了点,但只要把这个试点搞起来了,农户们看到有效益,接下去他们自己就会投入,后面的事就会好做许多。”

    年柏杨指了指茶几上的报告说:“那你们还把报告打上来要钱?你在县里待过,又不是不知道县里的财政也紧张得很啊?”

    王鹏脸露为难地说:“原本我们也没打算向县里张这个口,实在是因为原来向财政上申请的农业扶持资金黄了,才想着县里能不能另外帮我们一把,拨点钱下来,好歹提升一下农户的积极性。”

    “农业扶持资金为什么批不下来?”年柏杨不动声色地问。

    “说是不符合申请标准。”王鹏说,“关于这点,我们已经针对相关文件在进行自检,今年不行就明年吧。反正信用社的贷款已经下来了,明年要是能申请到这个贴息资金,也可以让我们在这个钱上面喘口气。”

    王鹏始终没有为这个钱说财政局任何不是,在他看来,即便张佑炳要整自己,也不会把见不得人的个人恩怨放到台面上来说,那么他如果在年柏杨面前用这种没有证据的事情来告张佑炳的状,反倒会让年柏杨看轻自己。

    何况,年柏杨既然在自己之前把张佑炳也找了来,就证明年柏杨对他们之间的恩怨就算不是百分之百的清楚,也应该是掌握得八,九不离十,他就更没有必要再多说什么了。

    年柏杨听了王鹏的回答沉吟了一会儿说:“县里现在也很困难,到处都要用钱,我还指望着你们下面能多多引进资金、多多创收呢!所以你这个事,我真的是爱莫能助,还得靠你自己多动动脑筋来解决。至于你说明年再申请农业扶持资金贴息这件事,我倒是可以帮你盯着财政上面,让他们一定帮你们把这事给落实了,你看怎么样?”

    王鹏本就没打算县里真会给自己这个钱,所以年柏杨这样一说,他也只是略显失望地点头了。

    但是,年柏杨接下来却说:“不过,你们要是能把今年的税收任务给完成了,在应该给你们的奖励之外,我无论如何也要为你们把这个农业扶持资金给争取下来!”

    这下王鹏可真的是苦笑了,“县长,我们班子成员真的是谁都没有指望这个奖励,别说奖励了,就现在的这个指标,能保住饭碗都难呐!”

    “不难要你们三个人一起去曲柳干吗?”年柏杨提高了声音说,“你们不要以为只有你们知道曲柳的情况,在这个税收任务下达前,财政局是向县里汇报过的,这是一个全县统筹考虑的事情,并不是特别针对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乡镇。”

    王鹏有点郁闷了,这么搞的创收目标,就算真能完成,那明年怎么办?后年怎么办?他不怕自己苦点累点,多花点心思,问题是他不可能要求人人和自己一样,一旦任务压下去,就怕最后变了相,那么苦的就是老百姓。

    “县长,如果这个目标不适当下降,我真的没法干,你还不如提前就把我撤了!”王鹏犯驴了。

    “你!”年柏杨一下站了起来,指着王鹏,“你还是不是我认识的王鹏?就这么个指标,把你难成这样?”

    “县长,定指标下任务,也得听听我们基层的声音吧?你说县里没钱,我们上农业项目得自己想办法,行,我认了!可是这个任务指标是要从老百姓口袋里去掏出来的,曲柳现在各块产业都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指标都还没上来,我向谁去收这些个钱?”王鹏越说越激动。

    也是因为王鹏曾做过年柏杨的秘书,对年柏杨的脾性有所了解,他说话也就少些顾忌,而且在他看来,基层干部自掏腰包垫付完不成的任务指标这种事,年柏杨这样的空降干部是未必知道的。

    果然,年柏杨不悦地说:“如果真如你所说的这么糟糕,我们每年的财政任务又是怎么完成的?”

    王鹏叹口气说:“县长,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每一位干部都必须服从组织纪律,一旦任务下达就只能坚决去完成,这中间有多少人是拿了自己的工资在垫付的,我没有做过完全统计,没有资格在您面前说。我只是希望,县里能考虑我们下面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这个指标。我可以向您保证,只要曲柳经济能完全进入轨道,可以多缴一分钱,我们曲柳就决不会少缴一文!”

    年柏杨久久地凝视着王鹏,看着这张年轻刚毅的脸庞上,布满的无奈、挣扎与坚持,知道王鹏讲了自己平时很难从其他人嘴里听到的实情,他与王鹏一样为钱忧虑的同时,也暗暗庆幸自己把王鹏放到乡镇去的决定,这至少让他不会坐在办公室里慢慢变得失聪。

    “这样吧,你先回去,这个事情我和展风书记通个气,商量以后再做最后的决定。”年柏杨说,“但是,在县里决定下达以后,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希望你始终一贯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少给我做撂挑子的事情!”

    王鹏见事情多少有了点转机,也就嘿嘿笑着应了。

    本以为谈话就此结束,哪知年柏杨并没有立刻让他走,而是突然问他:“江秀希望我做做你的工作,你自己怎么看啊?”

    年柏杨这话问得有意思,王鹏没作犹豫便答道:“这事回不了头啦,您既然刚刚不接受我撂挑子,少不得以后我这个私事会给您添些麻烦。”

    年柏杨愣了一下笑骂:“臭小子,你是有恃无恐啊!”他挥了挥手说,“回去吧,好好工作,你要是把曲柳弄砸了,我饶不了你!”

    王鹏告辞走到门口,年柏杨突然说:“来都来了,也去董书记那儿汇报汇报思想,他挺关心你的近况。”

    王鹏应了出来,路过翁丽华的办公室,看见门开得直直的,就过去站门口与她打了个招呼,翁丽华一副失落的样子,问他:“不吃了晚饭再走吗?”

    “不了,我去董书记那儿转转,晚上镇里还要开会。”王鹏说完朝她挥了挥手。

    董展风不似年柏杨那般严肃,见了王鹏很高兴地问长问短,让他有什么困难只管开口。

    王鹏一下明白了年柏杨让他来见董展风的原因,立刻笑着说其他问题没有,就是缺钱,都快要憋死了。

    董展风也不含糊,说他知道曲柳最近打了两个报告,开口闭口都是钱,看来三个大男人是真让钱给难住了。

    王鹏嘿嘿地笑,也不多说。

    董展风又询问了年前镇小那两位受伤的老师的情况,王鹏也作了详细的汇报,并简略汇报了一下上午发生的事故,作了自我检讨。

    虽然王鹏讲到了镇小的事故,又承认是自己的管理责任,但董展风对王鹏的表现似乎很满意,临走让他放心回去工作,那两个报告的事,等他和年柏杨讨论后,一定会给曲柳一个合理的答复。

    王鹏告别董展风,马不停蹄地赶回曲柳,余晓丰刚刚把车子驶进镇政府大院,王鹏身上的呼机就“滴滴滴……”地叫起来,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外地电话号码。

    到办公室坐定后,王鹏回拨了那个呼叫号码,接电话的人正是人在彭城的姜朝平。

    “你调查的情况怎么样?”王鹏一听姜朝平的声音就急急地问,齐正虎他们的耐心已经被磨得差不多了。

第267章 彭城的好消息

    “初步摸了个底,齐正虎等人的身份没什么问题,经济实力也不弱,在当地还算是比较有口碑的商人。不过……”姜朝平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不过什么?别卖关子!”王鹏立刻说。

    “我们发现这儿的毛衣不是一般的好卖啊!”姜朝平笑道。

    “哦,快说说,到底是怎么一个情况?”王鹏的身体在椅子上挪了挪,下意识地挺起了背。

    “去的时候,毛芳萍随意拿了几件毛衣过来,想试试市场反映。谁知道,我们才到这里的商场拿出样品问人家,就被几个顾客抢着买去了,商场的经理都出来了,问我们有没有兴趣到他们那里设柜,昨晚还带我们认识了几个专门做服装生意的老板。”姜朝平说的每一个字都透露着得意。

    王鹏拿着电话站了起来,在自己的桌子边上来回打着转,电话线被他拖得老长,“你这个消息来得太及时了!齐正虎今天中午还打电话说,要是再不满足他们的条件,他们就打道回府了,有了你这个消息,我就有底气了。”

    王鹏想了想,又对姜朝平说:“朝平,你们先不要急着回来,跟那边的商场和服装老板再好好谈谈,顺便了解一下那边的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东西,看看他们会给出什么样的价格来。另外,我马上让葛志浩带一些样品和照片北上跟你们汇合,你们再走一下彭城周边的几个城市,一并儿给我把底都摸了!”

    “呵,你这是想搞大来啊?!”姜朝平笑道。

    “没办法,我算是尝到缺钱的味道了,咱们得自己出去把市场打开了,不能坐等着齐正虎他们来找我们,这样才能把该挣的钱都挣到手。”王鹏挥着手大声说。

    “那行,你赶快安排葛志浩过来,手里没有东西的话,我们待在这儿一天的花费就是损失。”姜朝平说。

    “好。”

    王鹏挂了电话,立刻又拨打了梅伟良的电话,让他马上和葛志浩一起到自己的办公室。他将姜朝平电话传递过来的信息与梅、葛二人一说,他们也是兴奋莫名,葛志浩立刻就动身去厂里取样品、拍照,王鹏让葛志浩同时去毛衫市场给每一家商户也都拍点照片一并儿带上,他不但要让镇集体的企业把生意做出去,也要把那些私营商户推销出去,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把毛衫市场做大的目的。

    “那齐正虎等人怎么办?”梅伟良等王鹏安排完后问。

    王鹏呵呵一笑道:“你可以适当透露一点朝平了解到的信息,我相信,一听到又人跟他抢市场,齐正虎一定会坐不住的,接下去的主动权就全在我们手里了。”

    梅伟良离开后,王鹏兴奋地将自己的办公椅重重地转了一下,看着椅子滴溜溜地转着圈子,他感到心情大好,不由自主哼起了“甜蜜的工作,甜蜜的工作,无限好罗喂……”这首老歌。

    正当王鹏沉浸在姜朝平给他带来的好消息时,耳中却隐约传来吵吵闹闹的哭诉声,那声音时高时低,不时从走廊里飘进王鹏的办公室。

    王鹏停下自得其乐的哼唱,正想竖起耳朵听一下,竟发现这声音忆经比刚才近了好多,随即自己的门就被一下撞开了,一名六十多岁的老妇人哭着闯了进来,后面跟着尴尬的牛蓓蓓。

    老妇人看见王鹏明显愣了愣,上下打量一番后,又哭泣着对牛蓓蓓说:“小娘啊,你不兴这样作弄我这老太婆哦,我要见王镇长,勿是要见这毛头小伙子!”

    “刘阿婆,这就是王镇长啊!”牛蓓蓓急道。

    “真的?”刘阿婆抽泣着又看了看王鹏。

    王鹏连忙走到她跟前,握住她干瘦皱巴的手说:“刘阿婆,我就是镇长王鹏,快到沙发上坐,有事慢慢说。”

    “喔哟,你真是王镇长啊?”刘阿婆还是有点不相信地看着王鹏,一只手还抬起来摸了摸王鹏的下巴,“老人家讲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国家怎么找了这么年轻的人当镇长啊,是不是找不到人当干部了啊?”

    王鹏大为尴尬,甚至有点后悔自己不该把胡子刮得这么干净,好歹留几根装装样子也好。

    “刘阿婆,我们镇长很厉害的,不然组织上也不会派他来当镇长啊!”牛蓓蓓倒是不忘帮王鹏抬高身份。

    王鹏瞪了牛蓓蓓一眼,把刘阿婆扶到沙发边坐下,又亲自去倒了一杯热水过来送到刘阿婆手里,这才低声问:“刘阿婆,你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吧?喝口热水,慢慢告诉我。”

    刘阿婆一听这话,眼泪立刻又叭答叭答地流了下来,王鹏赶紧从自己口袋里掏出手绢帮她擦眼泪,一边劝慰着:“刘阿婆,有话你尽管说,我一定认真地听着。”

    刘阿婆这才打开了话匣子。

    刘阿婆,本名刘来宝,世居曲柳大街,早年丧夫,一个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带大,嫁了女儿又给儿子娶了媳妇,还带大了两个孙子,眼瞅着年纪一天天大了,问题也来了。

    原来三个儿子讲好,刘阿婆每家住一个月。

    这两年,先是大儿子说孩子大了家里房子太小,没地方给刘阿婆住;再是二儿子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